“你切不可將此秘密告訴他人。這位移功在關鍵時刻可救得人命,若是叫他人得知,命休矣!”
“我自然會替你一輩子保密,不過我有一個條件。”
“小鬼頭,老是和我討價還價。”
“大師,你必須把這位移功教給我。”
“得得得,你什麽虧都吃不了。”
“大師,你讓所有人都以為你死了,你這演的是哪出戲?”
“你也知道他們是誰了吧,使用繡春刀的隻能是錦衣衛。”
“錦衣衛為什麽要殺你?”石頭故作疑惑。
“你應該要問皇上為什麽要殺我?這個我也不能肯定,估計和燕王有關。可我們倆平時行事謹慎,從未在地麵上打照麵,皇上怎麽會注意到我?”
“嗯,皇上應該不會和你一個僧人過不去。哦,原來你裝死是為了騙過皇上?”石頭恍然大悟,暗暗佩服道衍遇事沉著,反應機敏。
“聰明,你小子是塊材料!當時我一看到繡春刀,我就知道皇上想讓我死。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不過這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我必須保住燕王。錦衣衛刺中我的心髒,他肯定以為我必死無疑。”
“可是……可是他刺中你後並沒有放過你。”
“哼,他是想取我的首級!”
“哦,難怪他的刀往你脖子上抹,幸好你的徒兒用飛撾截住了繡春刀。”
“沒想到當初留住他們倆,還救了我一命。”
“所以說善惡終有報。你真可以考慮收他們做徒弟了,別總盯著我。”石頭趁熱打鐵,俱盧族護衛滾燙的淚水還在他眼前閃爍。
“別人求我收他們做徒弟都求不來,你怎麽這麽不識好歹?”
“人家不想當和尚嘛!”驚心動魄的時刻過去之後,幾句俏皮話讓他們倆全都放鬆了下來。
道衍的眉頭很快又蹙了起來:“我來北平也不少時間了,一直都相安無事,為什麽直到今日皇上才派人來殺我?”
“剛剛發現你和燕王來往?可是你平日都呆在這寺院裏,哪也沒去。難道他們追蹤到這寺院來了?”
石頭猛然站起身來四處張望,任何一道縫隙後麵似乎都藏著一雙窺視的眼睛。
“石頭,你最近有沒有發現寺院裏來過一些不尋常的人?”
“沒有啊,如果有了話,我早就告訴你了。寺院裏來的都是一些普通的香客,還有一些就是武林中人。不過他們沒什麽問題,我們隻是切磋切磋武功,和以往一樣。”
道衍撚著胡須這是他思考時的習慣動作,好像他的主意會從胡子裏出來似的。
“噢,還有就是那些遊曆的文人雅士,他們總不會有問題吧。他們頂多也就喝點小酒,趁著酒興作幾首詩。”說到這,石頭突然停住,瞪大眼睛望著道衍。
“怎麽了?有什麽問題?”
“大師,會不會是你題的詩?”
“我題的詩?”
“你在劉秉忠的墓地題的詩……”
“啊!不好!”道衍一拍桌子,站起身來。
“哎呀!”道衍痛苦地呻吟。
“大師,別動,坐下!”
“我真不該得意忘形,沒想到那些詩詞……”
“是啊,雖說你是為劉秉忠題的詩,但劉秉忠是何許人也,皇上會不知道嗎?你題的詩就相當於暗示你將輔佐皇子登上皇位。雖然你的詩字裏行間未提及燕王,但是從這慶壽寺順藤摸瓜就可以找到燕王府。”
道衍閉上眼睛,歎了一口氣。懊悔在他臉上縱橫交錯的皺紋裏艱難爬行。
慶壽寺當初在道衍看來是他成就偉業的福地,而現在它卻很有可能給他和燕王帶來滅頂之災。
“不過……”石頭試圖安慰道衍,“這都隻是我們的猜測。”
“不隻是猜測。”道衍哀傷地搖搖頭,“我牽連了燕王,我和劉秉忠差的太遠了。”
“能不能補救?把劉秉忠墓前的詩詞搗毀了?”石頭馬上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不行,那是多此一舉,此地無銀三百兩。”
“燕王能力出眾,在所有皇子中,他對皇太子的威脅最大,皇上一直對燕王防範得最緊。皇上看到那些詩,恐怕……唉!我不但沒幫上他,還害了他。”
“大師,這件事要趕緊告知燕王,說不定他有對策。”石頭很想見見道衍一心一意輔佐的這位明君。他想燕王必有過人之處,不知是三頭還是六臂。
道衍無奈的點點頭:“我真無顏見他。把那扇門開了吧。”道衍指著身後的牆,“轉動右側的燈台。”
舉著油燈,石頭和道衍弓著身走入一個狹窄的暗道。暗道大約有三四丈長,在它的盡頭,道衍移動了牆上的一塊磚。
通往另一個密室的門出現了。這個密室比方丈室底下的密室寬敞一些。
一張一人睡的小床靠邊擺放,中央是一張大理石圓桌,桌上也擺著一套精美茶具。
石頭知道此刻他的頭上正是燕王府。
“石頭,現在是什麽時候?”
“我進密室的時候大概是亥正。”
“那麽再過一兩刻鍾,估計燕王就會迴到寢殿了。把這個點燃。”道衍從桌上拿起一小節檀香遞給石頭。
“大師,點這個做什麽?”
“告訴燕王我在密室。”道衍指著頭頂西側的牆角,“那裏有一個小凹槽,你把檀香放在上麵。”
凹槽上方有一個綠豆大的透氣孔,隱藏的很好,不到近前根本發現不了。
一刻鍾之後,被檀香召喚來的燕王朱棣出現在密室。
“見過殿下!”道衍吃力地躬身作揖。
“大師免禮!”燕王朱棣趕忙上前扶住道衍。
“燕王殿下?”石頭驚愕不已。
此人正是他在瓦舍看見的富貴公子。
石頭認出燕王的同時,燕王也認出了石頭。
“是你!”兩人同時脫口而出。
“原來你是燕王殿下!”石頭說道。
“原來你是道衍的忘年之交。”燕王笑意盈盈,但並沒有像石頭那樣一驚一乍。
“石頭,還愣著幹什麽?趕緊向殿下行禮!”道衍拍了一下石頭的胳膊。
“免禮!我和石頭見過。”
“對,對,在瓦舍!”石頭手舞足蹈,關不住自己的驚訝。
“噓!小點聲!在殿下麵前穩重點!況且你想讓外麵的人聽到你的聲音,是吧?”道衍教育石頭。
“哦,抱歉,殿下!”石頭趕緊縮迴激情飛揚的雙手。
“嗬!”朱棣微微一笑,倒也並不介意石頭張狂的舉動,“我當時看見你衝到擂台上,就知道你是個熱血沸騰的人。”
“殿下過獎!”石頭微微一笑,不敢再與成熟穩重和文質彬彬背道而馳。
“大師,你傷勢如何?”朱棣滿臉關切之色,“快躺在床上,現在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事就是養好傷。”
他走到道衍身旁,伸出手攙扶著他。
“殿下,我來。”石頭沒料到一個堂堂的皇子會如此放下身段,心中暗暗佩服道衍的眼光。
道衍忙唿:“殿下不可亂了禮數,石頭扶著我就行了。”
朱棣自不理會道衍,抓著道衍的胳膊緊緊不放,和石頭一起把道衍安置在床上,並且親自把他的腳挪到了床上。
“石頭,你救道衍有功,我日後定會重重賞你。”
“謝殿下!”石頭抬起頭來,透過橘色的燭光,與朱棣四目相對。
那是一張英俊霸氣的年輕臉龐,眉宇之間透著自信與沉著。
他舉止優雅,但絕非文弱書生。他謙遜有禮,對待下人就像朋友一樣。他方寸之心,如海能納百川。
石頭知道朱棣就是那個他要找的人。
“今日聽聞大師遇刺,我心亂如麻。直到聞到寢殿裏的檀香,這才鬆了一口氣。到底出了什麽事?是誰幹的?”朱棣憂心忡忡。
“是錦衣衛幹的。”道衍麵色凝重,“殿下,我犯了一個大錯。”
“哦,大師,不要著急,你細細講來。”
道衍在懊悔中把事情發生的來龍去脈以及與石頭的討論結果通通說與朱棣聽。
他語調低沉,曾經一時的得意忘形變成了枷鎖牢牢的捆綁著他。
“大師,你不必過多自責。父皇他……始終就不相信我。”一抹陰鬱的愁雲爬上朱棣的臉龐。
十年前,他和二哥、三哥一同興衝衝地從鳳陽趕到應天受藩。二哥和三哥如願以償到了藩地,他卻從父皇口中聽到了冰冷的兩個字“暫緩”。
他明顯感覺到父皇對自己的偏見,但卻不知這偏見從何而來,也不知該如何彌補。
幸得老天眷顧,給了他一次營救父皇的機會。這次救駕改變了父皇對他的看法。
除掉胡惟庸後,父皇應允他就藩北平,他以為他們父子之間已冰釋前嫌,重修於好。
道衍被錦衣衛刺殺的消息有如晴天霹靂,朱棣的心徹底寒了。
他不明白父皇為什麽老是針對自己。
他聽到過大臣們背地裏議論他的能力超過朱標,有可能會威脅到朱標的太子之位,但他捫心自問從未覬覦過太子之位,從來都不敢僭越半步。
在一些公開的場合,他盡量表現得低調。可以拿第一的騎射比賽,他故意射偏,讓太子和其他皇子得勝。
父皇叫他發表對朝政的看法,他也總是時刻警惕不能搶太子的風頭。
可是他的隱忍沒有得到迴報。
父皇還是不喜歡他,很少給他獎賞,甚至連見都很難得見上一麵。
“我自然會替你一輩子保密,不過我有一個條件。”
“小鬼頭,老是和我討價還價。”
“大師,你必須把這位移功教給我。”
“得得得,你什麽虧都吃不了。”
“大師,你讓所有人都以為你死了,你這演的是哪出戲?”
“你也知道他們是誰了吧,使用繡春刀的隻能是錦衣衛。”
“錦衣衛為什麽要殺你?”石頭故作疑惑。
“你應該要問皇上為什麽要殺我?這個我也不能肯定,估計和燕王有關。可我們倆平時行事謹慎,從未在地麵上打照麵,皇上怎麽會注意到我?”
“嗯,皇上應該不會和你一個僧人過不去。哦,原來你裝死是為了騙過皇上?”石頭恍然大悟,暗暗佩服道衍遇事沉著,反應機敏。
“聰明,你小子是塊材料!當時我一看到繡春刀,我就知道皇上想讓我死。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不過這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我必須保住燕王。錦衣衛刺中我的心髒,他肯定以為我必死無疑。”
“可是……可是他刺中你後並沒有放過你。”
“哼,他是想取我的首級!”
“哦,難怪他的刀往你脖子上抹,幸好你的徒兒用飛撾截住了繡春刀。”
“沒想到當初留住他們倆,還救了我一命。”
“所以說善惡終有報。你真可以考慮收他們做徒弟了,別總盯著我。”石頭趁熱打鐵,俱盧族護衛滾燙的淚水還在他眼前閃爍。
“別人求我收他們做徒弟都求不來,你怎麽這麽不識好歹?”
“人家不想當和尚嘛!”驚心動魄的時刻過去之後,幾句俏皮話讓他們倆全都放鬆了下來。
道衍的眉頭很快又蹙了起來:“我來北平也不少時間了,一直都相安無事,為什麽直到今日皇上才派人來殺我?”
“剛剛發現你和燕王來往?可是你平日都呆在這寺院裏,哪也沒去。難道他們追蹤到這寺院來了?”
石頭猛然站起身來四處張望,任何一道縫隙後麵似乎都藏著一雙窺視的眼睛。
“石頭,你最近有沒有發現寺院裏來過一些不尋常的人?”
“沒有啊,如果有了話,我早就告訴你了。寺院裏來的都是一些普通的香客,還有一些就是武林中人。不過他們沒什麽問題,我們隻是切磋切磋武功,和以往一樣。”
道衍撚著胡須這是他思考時的習慣動作,好像他的主意會從胡子裏出來似的。
“噢,還有就是那些遊曆的文人雅士,他們總不會有問題吧。他們頂多也就喝點小酒,趁著酒興作幾首詩。”說到這,石頭突然停住,瞪大眼睛望著道衍。
“怎麽了?有什麽問題?”
“大師,會不會是你題的詩?”
“我題的詩?”
“你在劉秉忠的墓地題的詩……”
“啊!不好!”道衍一拍桌子,站起身來。
“哎呀!”道衍痛苦地呻吟。
“大師,別動,坐下!”
“我真不該得意忘形,沒想到那些詩詞……”
“是啊,雖說你是為劉秉忠題的詩,但劉秉忠是何許人也,皇上會不知道嗎?你題的詩就相當於暗示你將輔佐皇子登上皇位。雖然你的詩字裏行間未提及燕王,但是從這慶壽寺順藤摸瓜就可以找到燕王府。”
道衍閉上眼睛,歎了一口氣。懊悔在他臉上縱橫交錯的皺紋裏艱難爬行。
慶壽寺當初在道衍看來是他成就偉業的福地,而現在它卻很有可能給他和燕王帶來滅頂之災。
“不過……”石頭試圖安慰道衍,“這都隻是我們的猜測。”
“不隻是猜測。”道衍哀傷地搖搖頭,“我牽連了燕王,我和劉秉忠差的太遠了。”
“能不能補救?把劉秉忠墓前的詩詞搗毀了?”石頭馬上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不行,那是多此一舉,此地無銀三百兩。”
“燕王能力出眾,在所有皇子中,他對皇太子的威脅最大,皇上一直對燕王防範得最緊。皇上看到那些詩,恐怕……唉!我不但沒幫上他,還害了他。”
“大師,這件事要趕緊告知燕王,說不定他有對策。”石頭很想見見道衍一心一意輔佐的這位明君。他想燕王必有過人之處,不知是三頭還是六臂。
道衍無奈的點點頭:“我真無顏見他。把那扇門開了吧。”道衍指著身後的牆,“轉動右側的燈台。”
舉著油燈,石頭和道衍弓著身走入一個狹窄的暗道。暗道大約有三四丈長,在它的盡頭,道衍移動了牆上的一塊磚。
通往另一個密室的門出現了。這個密室比方丈室底下的密室寬敞一些。
一張一人睡的小床靠邊擺放,中央是一張大理石圓桌,桌上也擺著一套精美茶具。
石頭知道此刻他的頭上正是燕王府。
“石頭,現在是什麽時候?”
“我進密室的時候大概是亥正。”
“那麽再過一兩刻鍾,估計燕王就會迴到寢殿了。把這個點燃。”道衍從桌上拿起一小節檀香遞給石頭。
“大師,點這個做什麽?”
“告訴燕王我在密室。”道衍指著頭頂西側的牆角,“那裏有一個小凹槽,你把檀香放在上麵。”
凹槽上方有一個綠豆大的透氣孔,隱藏的很好,不到近前根本發現不了。
一刻鍾之後,被檀香召喚來的燕王朱棣出現在密室。
“見過殿下!”道衍吃力地躬身作揖。
“大師免禮!”燕王朱棣趕忙上前扶住道衍。
“燕王殿下?”石頭驚愕不已。
此人正是他在瓦舍看見的富貴公子。
石頭認出燕王的同時,燕王也認出了石頭。
“是你!”兩人同時脫口而出。
“原來你是燕王殿下!”石頭說道。
“原來你是道衍的忘年之交。”燕王笑意盈盈,但並沒有像石頭那樣一驚一乍。
“石頭,還愣著幹什麽?趕緊向殿下行禮!”道衍拍了一下石頭的胳膊。
“免禮!我和石頭見過。”
“對,對,在瓦舍!”石頭手舞足蹈,關不住自己的驚訝。
“噓!小點聲!在殿下麵前穩重點!況且你想讓外麵的人聽到你的聲音,是吧?”道衍教育石頭。
“哦,抱歉,殿下!”石頭趕緊縮迴激情飛揚的雙手。
“嗬!”朱棣微微一笑,倒也並不介意石頭張狂的舉動,“我當時看見你衝到擂台上,就知道你是個熱血沸騰的人。”
“殿下過獎!”石頭微微一笑,不敢再與成熟穩重和文質彬彬背道而馳。
“大師,你傷勢如何?”朱棣滿臉關切之色,“快躺在床上,現在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事就是養好傷。”
他走到道衍身旁,伸出手攙扶著他。
“殿下,我來。”石頭沒料到一個堂堂的皇子會如此放下身段,心中暗暗佩服道衍的眼光。
道衍忙唿:“殿下不可亂了禮數,石頭扶著我就行了。”
朱棣自不理會道衍,抓著道衍的胳膊緊緊不放,和石頭一起把道衍安置在床上,並且親自把他的腳挪到了床上。
“石頭,你救道衍有功,我日後定會重重賞你。”
“謝殿下!”石頭抬起頭來,透過橘色的燭光,與朱棣四目相對。
那是一張英俊霸氣的年輕臉龐,眉宇之間透著自信與沉著。
他舉止優雅,但絕非文弱書生。他謙遜有禮,對待下人就像朋友一樣。他方寸之心,如海能納百川。
石頭知道朱棣就是那個他要找的人。
“今日聽聞大師遇刺,我心亂如麻。直到聞到寢殿裏的檀香,這才鬆了一口氣。到底出了什麽事?是誰幹的?”朱棣憂心忡忡。
“是錦衣衛幹的。”道衍麵色凝重,“殿下,我犯了一個大錯。”
“哦,大師,不要著急,你細細講來。”
道衍在懊悔中把事情發生的來龍去脈以及與石頭的討論結果通通說與朱棣聽。
他語調低沉,曾經一時的得意忘形變成了枷鎖牢牢的捆綁著他。
“大師,你不必過多自責。父皇他……始終就不相信我。”一抹陰鬱的愁雲爬上朱棣的臉龐。
十年前,他和二哥、三哥一同興衝衝地從鳳陽趕到應天受藩。二哥和三哥如願以償到了藩地,他卻從父皇口中聽到了冰冷的兩個字“暫緩”。
他明顯感覺到父皇對自己的偏見,但卻不知這偏見從何而來,也不知該如何彌補。
幸得老天眷顧,給了他一次營救父皇的機會。這次救駕改變了父皇對他的看法。
除掉胡惟庸後,父皇應允他就藩北平,他以為他們父子之間已冰釋前嫌,重修於好。
道衍被錦衣衛刺殺的消息有如晴天霹靂,朱棣的心徹底寒了。
他不明白父皇為什麽老是針對自己。
他聽到過大臣們背地裏議論他的能力超過朱標,有可能會威脅到朱標的太子之位,但他捫心自問從未覬覦過太子之位,從來都不敢僭越半步。
在一些公開的場合,他盡量表現得低調。可以拿第一的騎射比賽,他故意射偏,讓太子和其他皇子得勝。
父皇叫他發表對朝政的看法,他也總是時刻警惕不能搶太子的風頭。
可是他的隱忍沒有得到迴報。
父皇還是不喜歡他,很少給他獎賞,甚至連見都很難得見上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