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北大將軍楊茁一進南京,就被安排在劉義康的府邸裏。


    本來所有的封疆大吏在南京都應該有府邸的,因為怕他們造反,所以朝廷會出錢給他們按照品級修建府邸,把親屬放進去作為人質,但是偏偏楊小瓜是個例外,本身他年紀輕,崛起的又快,根本來不及給他修房子就又升官了,再加上他一直沒有結婚,根本沒有家眷,然後朝廷內部變動一個接一個,皇帝換了好幾茬,自然就把他的事情耽誤了,等劉駿坐穩了位置,一時半會兒也不好對這個有功之臣提要求,就又給撂下了,就這樣鬧了好幾迴都沒建成。現在,隻好安排在倒了黴的劉義康的府邸裏暫住,雖然從規製上,王府比刺史大得多,但是他不吉利呀,這一住進去,京城的禁軍就以保護為理由在周圍駐紮了萬人,這一下子,但凡不瞎的人就都知道皇帝的意思了,這是要把對方往死裏整呀。


    於是乎,還沒等顏師伯安排,就有那聰明的臣子紛紛上奏折彈劾鎮北將軍楊茁,短短的幾天,皇帝的禦書房裏就積累了幾箱子彈劾奏章,彈劾楊茁大大小小的罪名數百,什麽從小偷看男人洗澡啦,踢絕戶墳,刨寡婦門啦,簡直是令人發指,萬死莫辭其咎,就算是曆史上所有的惡人,從夏桀到商紂,從尤渾到費仲,從王莽到十常侍,從秦檜到汪精衛,所有曆史上的奸惡加在一起也不足楊某人的萬一,果然是罄竹難書,天下有識之士紛紛口誅筆伐,要求把楊某人貶為庶民,再淩遲一萬次,於是皇帝大哭流涕,罷朝三日,這才勉為其難的決定,把楊茁貶去所有職銜打入天牢待審,命顏師伯和顏峻主持審訊工作,命王玄謨為冀州刺史,立刻去接管冀州的防務。


    抓捕楊茁的行動並沒有遭到任何反抗,就這樣楊茁就被打入了天牢,當然,所有的衛兵和丫鬟什麽的都給一起抓了進去,整個行動極為順利,順利得劉駿都懷疑是不是有什麽不對了,他深知自己這位楊家哥哥可不是善茬,這麽順當就處置是不可能的,對方必有後招。出於安全考慮,雖然打入天牢,他也沒有真的當作犯人對待,除了換一個居住環境外,並沒有戴上手銬腳鐐之類的,也沒有控製對方的食水,這也是應有之義,古代刑不上大夫,所以給士人上刑是會被天下人唾棄的,可以抓可以殺不可以侮辱,這就是規則。皇帝也不能隨便違背。


    實際上,皇帝劉駿並沒有沾沾自喜,相反的他在等待對方的反擊,太過順利的行動並不會叫他歡欣鼓舞,反而提心吊膽。


    終於,在劉駿的“期盼”下,第一桶冷水迎頭澆了下來,尚書令範曄宣布對朝政有不同意見,辭官告老,皇帝百般挽留無效,隻好叫範曄全家離開南京,直奔荊州而去。緊接著邊疆上的多名督撫紛紛上表替楊茁鳴冤,要求皇帝嚴懲誣陷楊大將軍的人,恢複楊大將軍的職銜,親君子遠小人。這幾句話就讓皇帝很不爽了,第一,稱唿楊小瓜楊大將軍,這就是不承認朝廷的所有相關處理意見,仍然承認楊小瓜的身份,第二,並不是要求朝廷徹查案件,而是直接否定所有指控,把這些歸於誣陷,意思很明白,不需要你審判調查,你怎麽說我們也不承認,第三,親君子遠小人,這是出師表裏的話,直接把皇帝歸於阿鬥的級別,還直接指責所有對付楊茁的人就是小人就是奸佞,這打擊不可謂不大。


    劉駿暴跳如雷,就想著把這些人統統抓起來治罪,可是一看這些奏章的署名,皇帝也是倒吸了一口氣,想不到反對的聲音這麽大了。這些反對的人包括,梁州刺史征北大將軍薛安都,益州刺史楊勇,西路軍大都督範晏,洛州刺史老將軍垣護之、豫州刺史裴方明、相州刺史沈明、交州刺史馬鍾,青州刺史楊薈等人,每個人都是手握兵權的悍將,還有些人雖然沒有這麽激進,也是表示了不同意見,包括朝中的重臣何尚之等人,這其中還有些人雖然和楊家並無牽連,但是作為世家同氣連枝,琅琊王氏、清河崔氏、範陽盧氏,還有謝家等等一大堆一流世家也通過各種渠道表示了不滿,甚至在有心人的操作下變成了出身寒族的劉裕家族聯合顏家、沈家、柳家這些寒門與老牌士族的對立,畢竟楊小瓜是弘農楊氏,老師是謝家掌門謝靈運,老媽是琅琊王氏,又和崔家勾連,這樣兩崔兩王一個謝等等都不得不出來站隊,朝野之間的對立情緒越發的激烈起來,這一切都是劉駿從沒想過的,也不願意看到的,他並沒有想過處理一個邊疆武將竟然比處理皇族的親叔叔親弟弟還要難,其實這也很正常,五姓七家對於皇族內鬥並不關心,但是你現在無緣無故對付一個掌權的世家子弟那就犯了眾怒,別說我們沒有犯罪是功臣,就算犯罪也不能這麽搞呀,明顯是寒門的奸邪搗亂呢,這一爭吵,就把皇帝也是寒門這件事扯了進去,自然是天下大亂。


    此時的劉駿騎虎難下,但是欲罷不能,必須咬牙堅持下去,趁著還沒有釀成大的風暴快刀斬亂麻處理掉楊小瓜。可是就在這時候,又有人跳出來添亂了,北魏的皇帝拓跋晃宣布,應劉駿的邀請,協助劉宋王朝平定叛亂,出大軍三十萬,自幽州出發,要踏平冀州,收複失地,這下子就更熱鬧了,紛紛有世家跳出來指責劉駿賣國求榮裏通外國背叛祖宗,看上去穩如泰山的劉駿政權一夜之間陷入風雨飄搖之中。


    王玄謨本來是要取得冀州軍權的,剛走到兗州就聽說東北巡幸的拓跋晃三十萬大軍出兵的事情,立刻就停住不動了,他可不想當替罪羊,就算勉強拿到冀州的軍權,那時候也是士氣低落兵無戰心,恐怕全冀州上上下下都會和他作對,現在就算他順利拿下也打不過拓跋晃的三十萬大軍,何況這種情況,那不就是找死嗎,他又不傻,自然會原地觀望。


    放下焦頭爛額的劉駿不提,單說在東北裝了幾年孫子的拓跋晃,在北平的大營裏是哈哈大笑,他對著文武群臣說道,“劉駿小兒真的是太愚蠢了,我都不敢招惹楊家哥哥,他偏偏去自毀長城玩,真的是權勢迷了眼呀。不過也謝謝他,正好給我們一個奪迴失地的機會,冀州太重要了,楊家哥哥在,我可不敢去捋虎須,現在好啦,天賜良機,冀州群龍無首,正好我來取之。”


    各位臣下紛紛大拍馬屁,把拓跋晃說的英武睿智天下無雙,說的拓跋晃是大樂不已,捋著自己已經老長的胡子顧盼自雄,得意非常,多年韜晦,現在勝利就在眼前,不由得他不高興,就傳令下去,三十萬大軍,以自己的十萬禁軍為中軍,各位藩王帶著十萬部族軍隊為後隊,當地的契丹、靺鞨等等異族的十萬混編部隊為前鋒,浩浩蕩蕩直奔冀州。三十萬人很多的,人上一萬無邊無沿,人上十萬扯地連天,三十萬大軍一開拔,蔓延隊伍幾十裏長,拓跋晃一看這不行呀,等到和敵人開戰了,自己都不一定出發,於是又緊急改變策略,把三十萬大軍分成三路,一路穆伏幹帶著勳貴聯軍走範陽高陽攻打武邑,第二路拓跋晃自己走漁陽章武攻打渤海郡,還有一路順著定州巨鹿攻打常樂郡(冀州)是一路偏師,由前些年被放迴去的尉遲無雙帶著。其中拓跋晃的實力自然是最雄厚的,有二十萬人,穆伏幹和尉遲無雙各有五萬人,起一個騷擾策應的作用。這三十萬人一分開,速度就快了,一個個不要命的向前,既然他們畏懼的楊茁不在,自然是抓緊時間搶財寶搶女人了,誰慢了誰就趕不上了。


    在冀州的大將軍府裏,拓跋嫣然坐在帥案的側麵。一臉輕鬆的看著楊家的將領們,她的背後是一張猛虎下山圖,手中的大印和虎符告訴大家,現在她是冀州主將。拓跋嫣然多年來一直是冀州的謀主,所以雖然在幕後,但是在親信將領中威望並不低,看到她坐在那裏,眾將都寂靜無聲的看著她,等她下令。


    “拓跋晃三十萬大軍來勢洶洶要一口吃掉我們,這個小家夥多年來一直韜晦,蹲在東北裝孫子,現在我師兄去南京巡幸了一圈,他就坐不住了,非要出來撿便宜,唉,真的是自作孽不可活,自以為翅膀硬了就來送人頭,我們要是不收下這份大禮,可是對不起師兄多年的謀劃呢。”拓跋嫣然此言一出,引起一陣哄堂大笑。


    這時候大家才想起來,拓跋晃和拓跋嫣然是族親,隻是拓跋嫣然成名很早,從小就參與謀劃,幫助姐姐拓跋蓉在東北地區縱橫馳騁,那也是威震一方的人物,而北魏皇帝拓跋晃那時候還在開蒙呢,不由得心頭一鬆,對呀,大將軍不在這裏,夫人那也是一樣的運籌帷幄決勝千裏,怕個錘子。尤其是拓跋嫣然用了巡幸這個詞,那可是皇帝專用詞匯,這個詞就等於給眾將一個目標一個希望,告訴大家我們的目標不隻是大將軍,這樣大家更方便團結一致追求更高的目標,對士氣的激勵那也是無法描述的。於是大家就不再把即將到來的戰鬥當迴事兒了,隻是把拓跋晃當成來送人頭刷經驗值的小怪獸了。


    “拓跋晃兵分三路來勢洶洶,但是他有一個致命的弱點,他不會打仗。做後勤做統籌他的能力很強,可以說知人善任,是一個很好的王佐之才,當個丞相挺適合的,這次親自率領大軍,那就是勉為其難了。”拓跋嫣然對這位族弟還是很了解的,現在侃侃說來,眾人也是心悅誠服,她頓了頓,帶著大家來到沙盤室,用一根教鞭指點著裏邊的山川河流說道,“大家看,他三路大軍分兵,看上去似乎來勢洶洶,但是我們都知道,由於道路原因,這些人的速度有快有慢不會同時到來,就給了我們一口一口吃掉的機會。現在定州這一路肯定是第一個接敵的,尉遲無雙好大喜功,本人沒什麽本事,人馬最少,還急於雪恥,送上來的肥肉,我們不得不吃,楊敢將軍,你帶著兩萬騎兵迎頭趕上,爭取在野戰中消滅尉遲無雙,然後迴師高陽,等著和楊薈將軍合兵消滅穆伏幹的人馬,至於說拓跋晃這個傻孩子,我和姐姐會去渤海,給他一個終身難忘的教訓。”


    眾人看她指揮若定就不再緊張,按照命令各自去執行了。


    先說楊敢,作為騎兵統領出身,定州又本來就是他的地盤,自然行動快捷,隻需要一個命令,大隊人馬就快速向著邊境集結,等他飛馬到達中山的時候,敵人還沒有過淶源,於是楊敢兵鋒前置,直逼淶源,淶源一線是萬裏長城的所在,誰先占據誰就立於不敗之地。楊敢知道自己的動作雖快,但是仍然沒把握比那個急於洗脫被楊家俘虜的恥辱的尉遲無雙的更快,於是派出楊家新一代將領中最擅長守禦的黃泉帶著兩千龍騎兵一人三馬搶占淶源一線的長城。


    所謂龍騎兵是拿破侖發明的,其實就是騎馬的步兵,對他們來說戰馬就是個交通工具,騎射啥的他們不說一竅不通反正肯定比不上遊牧民族,他們的特長就是攻城或者守城,而黃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對北魏的戰鬥中,以一當十,幾乎所有的北魏勳貴都在黃泉麵前铩羽而歸。黃泉拿出極限速度一天跑了兩百裏,終於搶在尉遲無雙前邊占據了淶源的長城,長城本身就是最好的防禦陣地,所以倒是省下了建築防禦工事的麻煩,雖然被遊牧民族損壞後荒廢多年,修複起來也簡單很多,黃泉背靠大後方,所以不用擔心物資問題,實際上他上了長城,後麵的物資就會源源不斷的運來,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他有信心和那個尉遲無雙好好玩一陣子。


    尉遲無雙動作很快,可以說日夜兼程,五萬人馬就跟被狗攆著一樣三天跑了七百裏,但是仍然晚了黃泉半天,這也正常,五萬人永遠沒有兩千人運動快,光是壇壇罐罐就一大堆,不像這些龍騎兵,帶上幹糧和武器就出發了,完全不考慮後勤。


    看到長城上已經插上了劉宋的旗幟,尉遲無雙的斥候立刻迴馬去向主帥報告,尉遲無雙因為急於報複,自己親自作為先鋒大將,所以倒是省了很多時間,他得到報告立刻飛馬親自到山下觀看敵情,隻見遠處旗幡招展,雖然鑼鼓喧天,但是看不到一個人,隻見到處是旗幟,也不知道有多少敵兵,要是完全看旗幟,至少有上萬人,尉遲無雙也是倒吸一口冷氣。他這個人好謀而無斷,雖然咋咋唿唿的,但是並不是真的蠻勇,反而自詡智將,所以一看這旗幟就愣了,前車之鑒,他可是做過俘虜的人,雖然說的很那啥,其實內心是有陰影的,可不想著再做一次楊家的俘虜,於是思慮再三,命令部隊山下紮營,休息一下,養好精神再進攻,畢竟強弩之末其勢不能穿魯縞,他三天跑了那麽遠,跑路可以,遇到強敵就不行了,必須緩下來穩紮穩打了。


    尉遲無雙在那裏安排紮營盤,修柵欄,打水煮飯鍘草喂馬,一通折騰,黃泉居高臨下,把尉遲無雙的行動看了個一清二楚,烽火台的修築特別科學,不需要專門去找了望點,隻要在烽火台上,四周的情況盡收眼底,十分的方便,黃泉看了看對方的行動,心裏就有了底了,對方不過是個庸才罷了,沒有什麽大不了,想從自己手裏奪下長城關隘,那還差很多。不過嘛,黃泉眼珠轉了轉,遠來是客,不好好招待一番,那就顯得沒禮貌了,於是也叫來手下人,吩咐幾句,士兵們也去準備了。


    到了半夜裏,忽然就聽到山崩地裂的響聲,然後就是火花飛舞,尉遲無雙的大營裏就亂成了一鍋粥。營地四周到處是鑼鼓聲,呐喊聲,營地裏邊的士兵一下子就驚醒了,尉遲無雙根本鬧不清發生了什麽就一骨碌身跳了起來,幸好他為了防止襲營穿著盔甲睡的,直接拿著武器衝出帳篷,就看到眼前全是火光,士兵來迴亂跑,人影憧憧,甚至還有很多地方傳來了弓弦聲,慘叫聲和兵器碰撞聲,還有戰馬的嘶鳴聲,這是要營嘯了。


    古代打仗,士兵大多因為營養不良而患有夜盲症,半夜起來通常會分不清東西南北,一旦遇到過度疲勞或者士氣低落的時候,很容易導致半夜神經錯亂,甚至會發生夢遊殺人這種事情,一旦開始自相殘殺就會象傳染病一樣席卷全營,人人自危,不管清醒的還是不清醒的,隻要有人靠近自己就會揮刀砍殺,自相殘殺形成營嘯,一旦發生營嘯,那麽會導致大量死傷,士氣也無法挽救,甚至因此全軍嘩變也是常有的事情。


    而這一次,尉遲無雙為了全速前進,三天七百裏,那是古代的精銳都很難達到的水平,就算是曹操的虎豹騎這麽幹了之後也差一點崩潰,要不然趙子龍憑啥殺個七進七出,其實就是虎豹騎已經累趴了。尉遲無雙的部隊本身就是二流的守備部隊,他是一個被俘虜的敗軍之將,能不被問罪就已經法外開恩了,誰會瞎了眼把精銳交給他使用,所以二流部隊完成超一流部隊的任務,那體能上情緒上都不具備,已經不是趕鴨子上架了,分明是讓兔子去和大灰狼肉搏,前幾天一直在跑路還看不出來,現在一停下來,軍隊的各種負麵就累積到了臨界點,然後,黃泉隻是派人用火箭和鑼鼓還有一些口技大師在敵軍睡到最深入的時候搞了這麽一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鴉社鼓楊小瓜的穿越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羅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羅克並收藏神鴉社鼓楊小瓜的穿越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