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石頭城
神鴉社鼓楊小瓜的穿越人生 作者:老羅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浚大軍十萬水陸並進,大船如同過江之鯽,來迴穿梭不停,威勢嚇人,柳元景人數隻有五萬,而且來自北方,水軍不足,船隻較少,從氣勢上遠遠遜色於朝廷人馬,軍隊的士氣難免受到了影響。
柳元景倒是並不在意這些,隻是每天巡查部隊的訓練和防務,督促糧草後勤的籌備,並不急於進攻,雙方對峙十幾天,劉浚就挨不住了,親統大軍,要水路並進強攻合肥。
這一下子攻守異勢,柳元景變成了防守,劉浚變成了進攻。站在柳元景一方反而輕鬆了,仗著堅城固守,五萬大軍綽綽有餘,而且還在攻守之中很快熟悉了戰場情況,本來大軍從北向南,氣候水土都不是很適應,現在處於防守狀態,正好能夠更快的適應這一切,就仿佛強化訓練一般,而且還是穩賺不賠的訓練,就像80年代的兩山輪戰一般。
雙方這一打,就看出來差距了,柳元景雖然人少,那都是北方精銳,對外作戰見過血的,柳元景自己也是南朝名將,有勇有謀的頗為不俗,反過來看劉浚,雖然人多勢眾,但是都是些守衛京都的少爺兵,多少年沒打過仗了,那戰鬥力真的是一塌糊塗,再加上劉浚自己那也是個少爺羔子,從小就是光會咋唿,真正的本事一點沒有,當年給叛軍輕而易舉就抓起來當人質,雖然有年紀小懦弱的因素,真正本事差勁那也是根源,現在天下人都知道劉劭弑君篡位,這些士兵們也沒啥拚命的理由,可以說沒打就先輸了,打仗沒有一股狠勁兒,那就沒辦法打。
就這樣,柳元景就是遊刃有餘的玩著打,慢慢的讓自己的士兵熟悉了戰場和敵人,越打越有信心,梁軍逐漸就勇氣倍增了,原來敵人這麽弱呀,這不就是送菜的麽,一個個摩拳擦掌,打算玩一把大的,給敵人一點顏色看,但是將領們的反攻要求被柳元景攔住了,他在等,等一個契機,或者說等一支援軍。
直到某一天,一封密信送到了柳元景的案頭,柳元景打開一看,心中大喜,自己需要的援軍終於來了。老將垣護之帶水軍五萬從長江口進入,直取京口,京口是南京的門戶,一旦失守,後果不堪設想,劉浚大驚失色,立刻抽軍迴撤,這要想跑可就沒這麽容易了,柳元景銜尾急追,把劉浚殺得大敗,折損士兵上萬人,逃走了的不計其數,還被燒毀了戰船無數,等劉浚到了京口,隻剩下兩萬步兵和兩萬水軍了,而此時京口已經失守,劉浚被垣護之和柳元景團團圍住,進退不得。
“我決定突圍!”劉浚對著心腹將領王慶說道。
“陛下把十萬大軍交給王爺帶領,如果王爺就這麽逃迴去,恐怕不好交代吧。”王慶試探著說道。
“什麽陛下呀,老王你怎麽執迷不悟呢,劉劭不過是仗著比我生的早幾天就做了太子,而且他弑父篡位,還殺了我母妃,我隻不過害怕被他所害,和他虛與委蛇罷了,你怎麽還當真了呢?”劉浚終於說出了心裏話。
“可是就算是這樣,陛下也不會饒了你呀?”王慶繼續說道。
“你真是蠢的可以!”劉浚氣壞了,“建康現在是是非之地,老三兵鋒所指,我傻瘋了趕去送死?當然不能往那裏突圍,而且柳元景肯定也防著我這一手,向著建康的方向想必會布下重兵,想要逃迴建康不過是癡人說夢罷了。”
“那我們該往哪裏走?”王慶確實很沒頭腦,不過,劉俊這個人不喜歡別人比他聰明,所以隻有笨一點才能成為心腹,王慶顯得笨笨的就可以理解了。
“向南去廣州,那裏天高皇帝遠,一時半會沒人顧及到哪裏,等到天下大事一定,我們就向新朝廷投降求寬恕,如果不答應,我們就去更南的蠻荒之地,天下之大,何處不能生存!”劉浚說的很豪邁,至於能不能做到,就沒人曉得了。
於是,夜黑風高,劉浚點齊了三千親衛軍,在王慶的帶領下,甩開自己的幾萬大軍不管,悄悄地打開寨門,縱馬飛奔而出,直奔衡陽的方向而去。
劉浚一路飛奔,馬不停蹄,一夜之間就從京口逃到了無錫,眼看著天光放亮,看看後邊沒有追兵,這才長舒了一口氣,吩咐大家停下來休息,他們急於逃命,並沒有攜帶什麽輜重,帳篷什麽的全都沒有,劉浚一聲令下,就有人去尋找附近的村落,驅趕老百姓騰出房屋來,燒水做飯供給大軍吃喝,這一切當然是不給錢的,俗話說得好匪過如梳,兵過如篦,這些人打仗一般般,搶劫那可是老本行。正在他們弄得雞飛狗跳的時候,不遠處一聲炮響,殺出一哨人馬,看人數足有萬餘,再看旗號正是江夏王劉義恭。
劉浚大吃一驚,轉身就跑,他在離開南京的時候奉命殺了劉義恭的十二個兒子,雖然是是劉義恭逃跑投奔劉駿在先,雖然是劉劭派他幹的,但是畢竟是他親手做下的,雙方的仇恨無法挽迴,劉浚可不敢指望對方能放過騙自己,而且很明顯,劉義恭跑了這麽遠,分明就是專門抓他來的。
他想逃走,但是哪裏逃得掉,已經奔馳了一夜,人困馬乏的,哪有人家劉義恭以逸待勞來得快,跑了沒十裏就不行了,馬匹們都唿唿直喘,半天跑不出去幾米,渾身都發抖了,馬匹這樣子,人也不行了,騎了一夜的馬,腿都磨腫了,呲牙咧嘴的堅持不住了,劈裏啪啦的開始紛紛掉下馬來,把劉義恭的人馬都看愣了,這都啥呀,不打就趴下了,那就不打了,等著他們挨個趴下吧。
果然,劉浚的人一看這情況,知道跑不了了,就很光棍的下馬投降,反正都是些大頭兵,跟誰當兵都一樣,拚死拚活的沒意義。既然這樣,劉浚也就不跑了,乖乖的投降。
劉義恭吩咐人把他捆起來,拴在馬背上,帶著俘虜一路北行迴劉駿的大營。劉浚很狡猾,被捆著開始裝天真扮乖巧了,他就問劉義恭,“五叔,現在老三怎麽樣了?”
劉義恭冷冷地迴答,“陛下(劉駿)已經於前日,應大家的要求,順天應人,登基了。”
“啊?那虎頭現在歸降是不是有點晚了?”虎頭是劉浚的小名,他奔三的人自稱小名就是想博取對方的同情心,可是他殺死了對方十二個兒子,現在玩這一套,誰會信呢。
劉義恭的聲音更冷了,冷得像冰窖,“確實很遲了!”
“那虎頭現在投降,會不會被赦免呢?”劉浚依舊不依不饒。
“那要看陛下的心情吧。”劉義恭迴答著,順手拔出寶劍,輕輕一抹,割去了劉浚的頭顱,咬牙說道,“謝謝你提醒了我,陛下可以看心情赦免你,我不能,所以,就不給你這個機會了。”。。。。。。。。。
京口瓜州一水間,鍾山隻隔數重山,在京口和瓜州等地的軍營裏,處處懸燈結彩鑼鼓喧天,劉駿已經應各方勢力的要求,正式即皇帝位,成為了劉宋的第四個皇帝(劉劭雖然是第四個,但是正史裏不予承認,稱之為四兇之首),曆史上稱劉駿為宋孝武帝,其實按照規則應該把孝字去掉,比如漢武帝的正式諡號是漢孝武帝,但是宋武帝的稱號被他爺爺劉裕占據了,就沒辦法了,劉駿改元為孝建,宣布第二年改元,但是不能大赦天下,因為元兇未除,不能放過所有的反叛。
之所以這麽急吼吼的稱帝,劉駿真的是被迫的,國不可一日無君,既然說劉劭是偽帝,己方就必須有一個正經皇帝,而且雙方打仗,一方自稱皇帝,另一方自稱將軍,那就名不正言不順了,基於以上種種考慮,劉駿接受了各方的勸進,完成了從王爺到皇帝的轉化。
他封王憲嫄為皇後,冼琳兒為皇貴妃,譙國夫人,封劉義季為太尉,劉義恭為大司空,劉義宣為丞相錄尚書事,劉誕為荊州刺史,上柱國,開府儀同三司,個人得到應有的封賞,都比較滿意。大家原地逗留三天,把儀式完成之後,劉駿宣布進軍建康,以中領軍柳元景為步兵先導,虎賁中郎將垣護之為水軍都督,水陸並進,直搗南京的門戶石頭城。
劉劭聽說以後,打算把所有的人質,也就是劉駿人馬的家屬斬殺,但是尚書令何尚之勸他不要這樣,會讓對方無所顧忌,拚命作戰,劉劭猶豫了兩天,然後,有消息傳來,人質們都人間蒸發了,把劉劭氣得連吐了好幾口痰(肚子裏沒血,吐不出來咋整,隻好吐痰以示憤怒了),事已至此,那也沒有別的辦法了,打仗唄,劉劭命令蕭斌為前鋒主將,出擊石頭城,要打退劉駿的進攻,就這樣,蕭斌和柳元景就對上了。
在中軍帳裏,蕭斌滿臉愁容來迴踱步,他雖然有五萬大軍,還有小將蕭道成做輔佐,看上去兵強馬壯的,但是誰都知道,大勢已去,自己這一方隻有南京一座孤城,內無糧草外無救兵,死一個少一個,吃一斤少一斤,而對方則是整個天下的力量,損失多少就能補充多少,要錢有錢要兵有兵。這仗根本沒法打了,現在敵人大軍已經把石頭城圍個水泄不通,自己就算是想逃走也沒辦法了,何況對方的態度很明確,就是一個趕盡殺絕,不留活口,想想也就理解了,對方很多人等著升官呢,朝廷裏的大官多一個,他們就少一個位置,反正都不是劉駿自己人,所以幹脆不管不顧才好。
“蕭大人,可有什麽安排?”一旁的蕭道成看到蕭斌突然不走了,眼睛發亮,想必有了辦法,就問道。
“紹伯呀,”蕭道成表字紹伯,蕭斌這麽叫顯得親近很多,“這一次要辛苦你了。”蕭斌一臉慈祥地望著蕭道成,眼神中包含期待。
“大人有何吩咐?”蕭道成抱拳躬身,做服從狀。
“我想。。。。”蕭斌壓低了聲音對著蕭道成嘰咕了半天,聽的對方雙眼發光,頗為興奮的樣子。
“末將遵命!”蕭道成躬身出了帥帳。
半夜時分,一道黑影鬼鬼祟祟的爬出城外,一溜煙的直奔劉駿大營而去。
“報!”幾名士兵來到帥帳外邊,大聲匯報,“門外抓住一個細作!”
“帶進來!”一個清朗的聲音傳出帳外,正是前軍大將柳元景的聲音。
幾個士兵推推搡搡的,把一個身穿黑衣的家夥推推搡搡帶進了帥帳。
那個黑衣人偷偷的撩起眼皮,向上邊瞄了一眼,隻見正中央坐著一員大將,身材修長健碩,大約四十多歲不到五十的年紀,三綹長髯隨風飄拂,麵貌雋美,氣態不俗,估計是柳元景,旁邊有三個將軍,一老兩小,老的五十多歲,白發銀須,個子不高,身形粗壯,頗有一點廉頗的意思,身邊兩員青年陪著站立,看相貌有幾分相似,看年紀三十來歲了,也都是威風八麵,肯定是戰場上殺人見血的猛士,他不認識,這三個人正是老將垣護之和兩個兒子垣恭祖垣承祖。
“你是什麽人,竟敢來此偷窺我的軍營,老實交代饒了你的命,要是說謊,嗬嗬嗬”柳元景倉啷啷拔出寶劍來,用一塊鹿皮緩緩的認真的擦拭著鋒刃,一邊擦一邊笑眯眯的盯著這個人的脖子打量,似乎在尋找下刀的地方。
“大人,冤枉呀!”那人一看柳元景的樣子似乎真的要殺了自己,不敢裝傻充愣,馬上叫起撞天屈來,“小人是來投誠的,不要殺小人,小人冤枉呀!”一邊叫嚷,一邊磕頭,眼珠子滴溜溜的亂轉。
柳元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和垣護之相視一笑,然後板起臉來問道,“你叫什麽名字,投誠就去兵營報道,自然有人接待,你在我大營外邊窺伺,分明是心懷不軌,快快從實招來,否則哼哼。”柳元景連聲冷笑。
“大人不要著急,小人一定實話實說,是這樣的。。。”這個家夥雖然賊眉鼠眼的,但是口才不錯,在那裏唾沫橫飛的說個不停(其實人家一點不賊眉鼠眼,隻是柳元景先入為主罷了,不過這不重要。)“就這樣,我家蕭將軍派小人來給大人送信,請求陛下原諒,給他一個棄惡從善的機會。”他用這句話作為結尾,結束了他長達兩個時辰的滔滔不絕。其實話裏話外就這麽一點意思,蕭道成派他來送信請求投降,說自己從逆是迫不得已(這句話倒是真的),請求皇帝原諒,他願意戴罪立功,半夜裏打開石頭城的門,放大軍進城雲雲。
柳元景倒是很有耐心,一言不發,靜靜地看他表演了良久,一旁的垣護之也是有名的智將,更是老謀深算,不溫不火的看著這家夥羅裏吧嗦的說了兩個時辰的旁白,直到口幹舌燥,再也沒有力氣為止。
“你說的信呢,拿來我看。”柳元景開口很簡潔。
於是這個精疲力竭的家夥就從懷裏把被汗濕透的信件取了出來,交給柳元景,柳元景打開看了看,裏邊說的很簡單,就是願意投誠開門之類的話,然後要求對方如果同意就在迴信上寫出來要求和聯絡方式。柳元景反反複複看了三遍,若有所思的遞給了一旁的垣護之,垣護之也認真的看了半天,微微一笑,點點頭又搖搖頭,這姿態柳元景懂,他的兩個兒子垣承祖垣恭祖則是滿頭霧水。
柳元景又問,“你家將軍還有什麽話要說麽?”
那人想了半天,搖搖頭,“沒有啦,我家將軍一片拳拳報國之心,請大人接受。”說完磕頭如搗蒜。
“好啦,我知道了,我馬上寫迴信給他。”說完,柳元景很快寫好了一封迴信,約好明天晚上四更天,在東城門舉火為號,蕭道成開門獻城。把迴信交給那名士兵,還有十兩銀子的獎賞,然後,擺擺手,把送信的打發走了,柳元景和垣護之再次微笑對視,垣護之欲言又止,柳元景說道,“垣將軍有什麽要說的,但講無妨。”
“此人有詐!”垣護之坦然說道。
“何以見得?”柳元景饒有興致地問。
“簡單呀,這人說了好多,但是隻說如何獻城,一點要求都沒有,既沒有說要官職,也沒有說要賞賜,更沒有自己叛變的原因,比如和誰誰鬧別扭的事兒,無緣無故毫無理由。”垣護之很直截了當。
“也許人家隻是不想把要求提出來。怕影響自己的風評?”柳元景笑著問。
“他老爹好色把命都丟了,還在乎什麽名節?而且我弟弟就在朝中,他接觸過這個家夥,此人貪婪好權見利忘義,心狠手辣,絕對不是什麽品性高潔的人。”垣護之很不屑。
“不管他是不是詐降,我們都當作詐降來應對就好了。”柳元景直接拍板,開始安排應對。
很快又過了一天,夜半四更天,柳元景帶著大隊人馬,烏泱烏泱的來到了石頭城外,石頭城很小,很堅固,裝不下多少人,但是位置險要,卡在咽喉要道上,你不拿下它,就無法進入南京城,正常情況下,有個兩千人就足夠防守住了,劉劭不放心,所以蕭斌帶了足足五萬人來這裏,幾乎把城市塞得滿滿的,就差在街區裏站上人了。
這一次蕭斌的計劃主打一個誘敵,想著把劉駿的高級將領引進城來,然後一把火,最好把劉駿的大官甚至本人也燒死,就一勞永逸了,為此,他事先騰空了房舍,把主力撤出城區,在所有的街道房屋內堆滿了柴草引火之物,就等著敵人受騙上當進城了。
到了約好的時間,就看見城頭上影影焯焯出現了幾道黑影,然後手舉火把搖了三搖。城下的柳元景看見,也吩咐手下人,點亮火把搖了三搖。暗號核對完畢,就聽到城頭上開始變得嘈雜起來,然後,就是咯吱咯吱絞盤的聲音,過了好半天(其實沒多久,但是對城下的人來說很焦急,時間就無限延長了)城門被推開,黑洞洞的,看上去陰森可怕,仿佛有一隻怪獸在張開大口,擇人而噬。
城頭上的蕭斌隱藏在人影中,陰狠地看著城下的一切,很緊張,可以說提心吊膽,生怕被人看出了什麽,同時又滿懷希冀,希望敵人像野豬一樣傻傻的踏入陷阱,讓自己一戰成名。
柳元景一馬當先衝入了城門,後邊的人緊跟在後,唿唿啦啦進了城,然後,然後,意外發生了,柳元景沒有出現在城內,隻是呆在城門洞裏,冷冷的看著前方,晚風吹來,帶著一股濃重熏人的硫磺氣息,很嗆人。
柳元景冷冷一笑,把手一揮,“動手!”一聲號令下,幾千名身手敏捷的士兵飛快的順著樓梯爬上了城樓,然後就是一陣陣唿喊和兵刃交擊的聲音,慘叫聲劃破夜空。在城上的蕭斌和蕭道成大驚失色,這怎麽不按劇本來呀,不是應該大軍進城然後被關上門堵在城裏四處縱火,燒死上萬敵軍和敵軍將領麽,怎麽他們不進城,直接上來搶城牆呢,為了防止敵軍懷疑,蕭道成在城牆上布置的人手並不多,隻有幾百人,這也是為了點著火以後可以快速從城牆離開,哪知道,敵人不進城專門搶城牆,蕭道成的人數少,戰鬥力也沒有對方精銳,很快就被斬殺殆盡,蕭道成和蕭斌想跑,哪裏能夠呀,他們的武力值再高也打不過上千敵人精銳,被三下五除二就打趴下了,捆上帶到了柳元景麵前,柳元景大喜,這是意外的收獲呀,他隻想著占領要害部門防止被人暗算,誰料到敵人的大魚被自己撈到了。這一仗很值得,收獲不小,相對來說,蕭斌的腸子都悔青了,早知道老老實實打仗不好嗎,非要玩什麽計謀,這倒好,給人一鍋端了,而且,玩計策就玩計策吧,非要到現場幹嘛,連不立危牆之下的古訓都忘了,真的是很活該。
垣承祖站在柳元景麵前,抱拳躬身,“大帥,下麵該如何處理?是清理街道麽?”
“不!”柳元景很果斷的拒絕了,“城裏遍布柴草和引火物,如果在清理的過程中有人點火,我們的士兵就會化為灰燼,做主將的要為士兵的生命著想,人命永遠第一位。你去抓幾個俘虜,給他們弓箭,叫他們用火箭把城裏清理一遍吧。”他語氣很平淡,就仿佛說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一般。
垣承祖咽了一口唾沫,他雖然多次出戰,摧城拔寨的事兒沒少幹,但是派人縱火燒一座城市,這種事兒也確實沒幹過,心裏多多少少有些不適應,好在裏邊沒有居民,至少沒有安善良民,所以負擔也不是很大,他點點頭遵命離去,不一會兒,整個石頭城燃起了熊熊大火。
柳元景倒是並不在意這些,隻是每天巡查部隊的訓練和防務,督促糧草後勤的籌備,並不急於進攻,雙方對峙十幾天,劉浚就挨不住了,親統大軍,要水路並進強攻合肥。
這一下子攻守異勢,柳元景變成了防守,劉浚變成了進攻。站在柳元景一方反而輕鬆了,仗著堅城固守,五萬大軍綽綽有餘,而且還在攻守之中很快熟悉了戰場情況,本來大軍從北向南,氣候水土都不是很適應,現在處於防守狀態,正好能夠更快的適應這一切,就仿佛強化訓練一般,而且還是穩賺不賠的訓練,就像80年代的兩山輪戰一般。
雙方這一打,就看出來差距了,柳元景雖然人少,那都是北方精銳,對外作戰見過血的,柳元景自己也是南朝名將,有勇有謀的頗為不俗,反過來看劉浚,雖然人多勢眾,但是都是些守衛京都的少爺兵,多少年沒打過仗了,那戰鬥力真的是一塌糊塗,再加上劉浚自己那也是個少爺羔子,從小就是光會咋唿,真正的本事一點沒有,當年給叛軍輕而易舉就抓起來當人質,雖然有年紀小懦弱的因素,真正本事差勁那也是根源,現在天下人都知道劉劭弑君篡位,這些士兵們也沒啥拚命的理由,可以說沒打就先輸了,打仗沒有一股狠勁兒,那就沒辦法打。
就這樣,柳元景就是遊刃有餘的玩著打,慢慢的讓自己的士兵熟悉了戰場和敵人,越打越有信心,梁軍逐漸就勇氣倍增了,原來敵人這麽弱呀,這不就是送菜的麽,一個個摩拳擦掌,打算玩一把大的,給敵人一點顏色看,但是將領們的反攻要求被柳元景攔住了,他在等,等一個契機,或者說等一支援軍。
直到某一天,一封密信送到了柳元景的案頭,柳元景打開一看,心中大喜,自己需要的援軍終於來了。老將垣護之帶水軍五萬從長江口進入,直取京口,京口是南京的門戶,一旦失守,後果不堪設想,劉浚大驚失色,立刻抽軍迴撤,這要想跑可就沒這麽容易了,柳元景銜尾急追,把劉浚殺得大敗,折損士兵上萬人,逃走了的不計其數,還被燒毀了戰船無數,等劉浚到了京口,隻剩下兩萬步兵和兩萬水軍了,而此時京口已經失守,劉浚被垣護之和柳元景團團圍住,進退不得。
“我決定突圍!”劉浚對著心腹將領王慶說道。
“陛下把十萬大軍交給王爺帶領,如果王爺就這麽逃迴去,恐怕不好交代吧。”王慶試探著說道。
“什麽陛下呀,老王你怎麽執迷不悟呢,劉劭不過是仗著比我生的早幾天就做了太子,而且他弑父篡位,還殺了我母妃,我隻不過害怕被他所害,和他虛與委蛇罷了,你怎麽還當真了呢?”劉浚終於說出了心裏話。
“可是就算是這樣,陛下也不會饒了你呀?”王慶繼續說道。
“你真是蠢的可以!”劉浚氣壞了,“建康現在是是非之地,老三兵鋒所指,我傻瘋了趕去送死?當然不能往那裏突圍,而且柳元景肯定也防著我這一手,向著建康的方向想必會布下重兵,想要逃迴建康不過是癡人說夢罷了。”
“那我們該往哪裏走?”王慶確實很沒頭腦,不過,劉俊這個人不喜歡別人比他聰明,所以隻有笨一點才能成為心腹,王慶顯得笨笨的就可以理解了。
“向南去廣州,那裏天高皇帝遠,一時半會沒人顧及到哪裏,等到天下大事一定,我們就向新朝廷投降求寬恕,如果不答應,我們就去更南的蠻荒之地,天下之大,何處不能生存!”劉浚說的很豪邁,至於能不能做到,就沒人曉得了。
於是,夜黑風高,劉浚點齊了三千親衛軍,在王慶的帶領下,甩開自己的幾萬大軍不管,悄悄地打開寨門,縱馬飛奔而出,直奔衡陽的方向而去。
劉浚一路飛奔,馬不停蹄,一夜之間就從京口逃到了無錫,眼看著天光放亮,看看後邊沒有追兵,這才長舒了一口氣,吩咐大家停下來休息,他們急於逃命,並沒有攜帶什麽輜重,帳篷什麽的全都沒有,劉浚一聲令下,就有人去尋找附近的村落,驅趕老百姓騰出房屋來,燒水做飯供給大軍吃喝,這一切當然是不給錢的,俗話說得好匪過如梳,兵過如篦,這些人打仗一般般,搶劫那可是老本行。正在他們弄得雞飛狗跳的時候,不遠處一聲炮響,殺出一哨人馬,看人數足有萬餘,再看旗號正是江夏王劉義恭。
劉浚大吃一驚,轉身就跑,他在離開南京的時候奉命殺了劉義恭的十二個兒子,雖然是是劉義恭逃跑投奔劉駿在先,雖然是劉劭派他幹的,但是畢竟是他親手做下的,雙方的仇恨無法挽迴,劉浚可不敢指望對方能放過騙自己,而且很明顯,劉義恭跑了這麽遠,分明就是專門抓他來的。
他想逃走,但是哪裏逃得掉,已經奔馳了一夜,人困馬乏的,哪有人家劉義恭以逸待勞來得快,跑了沒十裏就不行了,馬匹們都唿唿直喘,半天跑不出去幾米,渾身都發抖了,馬匹這樣子,人也不行了,騎了一夜的馬,腿都磨腫了,呲牙咧嘴的堅持不住了,劈裏啪啦的開始紛紛掉下馬來,把劉義恭的人馬都看愣了,這都啥呀,不打就趴下了,那就不打了,等著他們挨個趴下吧。
果然,劉浚的人一看這情況,知道跑不了了,就很光棍的下馬投降,反正都是些大頭兵,跟誰當兵都一樣,拚死拚活的沒意義。既然這樣,劉浚也就不跑了,乖乖的投降。
劉義恭吩咐人把他捆起來,拴在馬背上,帶著俘虜一路北行迴劉駿的大營。劉浚很狡猾,被捆著開始裝天真扮乖巧了,他就問劉義恭,“五叔,現在老三怎麽樣了?”
劉義恭冷冷地迴答,“陛下(劉駿)已經於前日,應大家的要求,順天應人,登基了。”
“啊?那虎頭現在歸降是不是有點晚了?”虎頭是劉浚的小名,他奔三的人自稱小名就是想博取對方的同情心,可是他殺死了對方十二個兒子,現在玩這一套,誰會信呢。
劉義恭的聲音更冷了,冷得像冰窖,“確實很遲了!”
“那虎頭現在投降,會不會被赦免呢?”劉浚依舊不依不饒。
“那要看陛下的心情吧。”劉義恭迴答著,順手拔出寶劍,輕輕一抹,割去了劉浚的頭顱,咬牙說道,“謝謝你提醒了我,陛下可以看心情赦免你,我不能,所以,就不給你這個機會了。”。。。。。。。。。
京口瓜州一水間,鍾山隻隔數重山,在京口和瓜州等地的軍營裏,處處懸燈結彩鑼鼓喧天,劉駿已經應各方勢力的要求,正式即皇帝位,成為了劉宋的第四個皇帝(劉劭雖然是第四個,但是正史裏不予承認,稱之為四兇之首),曆史上稱劉駿為宋孝武帝,其實按照規則應該把孝字去掉,比如漢武帝的正式諡號是漢孝武帝,但是宋武帝的稱號被他爺爺劉裕占據了,就沒辦法了,劉駿改元為孝建,宣布第二年改元,但是不能大赦天下,因為元兇未除,不能放過所有的反叛。
之所以這麽急吼吼的稱帝,劉駿真的是被迫的,國不可一日無君,既然說劉劭是偽帝,己方就必須有一個正經皇帝,而且雙方打仗,一方自稱皇帝,另一方自稱將軍,那就名不正言不順了,基於以上種種考慮,劉駿接受了各方的勸進,完成了從王爺到皇帝的轉化。
他封王憲嫄為皇後,冼琳兒為皇貴妃,譙國夫人,封劉義季為太尉,劉義恭為大司空,劉義宣為丞相錄尚書事,劉誕為荊州刺史,上柱國,開府儀同三司,個人得到應有的封賞,都比較滿意。大家原地逗留三天,把儀式完成之後,劉駿宣布進軍建康,以中領軍柳元景為步兵先導,虎賁中郎將垣護之為水軍都督,水陸並進,直搗南京的門戶石頭城。
劉劭聽說以後,打算把所有的人質,也就是劉駿人馬的家屬斬殺,但是尚書令何尚之勸他不要這樣,會讓對方無所顧忌,拚命作戰,劉劭猶豫了兩天,然後,有消息傳來,人質們都人間蒸發了,把劉劭氣得連吐了好幾口痰(肚子裏沒血,吐不出來咋整,隻好吐痰以示憤怒了),事已至此,那也沒有別的辦法了,打仗唄,劉劭命令蕭斌為前鋒主將,出擊石頭城,要打退劉駿的進攻,就這樣,蕭斌和柳元景就對上了。
在中軍帳裏,蕭斌滿臉愁容來迴踱步,他雖然有五萬大軍,還有小將蕭道成做輔佐,看上去兵強馬壯的,但是誰都知道,大勢已去,自己這一方隻有南京一座孤城,內無糧草外無救兵,死一個少一個,吃一斤少一斤,而對方則是整個天下的力量,損失多少就能補充多少,要錢有錢要兵有兵。這仗根本沒法打了,現在敵人大軍已經把石頭城圍個水泄不通,自己就算是想逃走也沒辦法了,何況對方的態度很明確,就是一個趕盡殺絕,不留活口,想想也就理解了,對方很多人等著升官呢,朝廷裏的大官多一個,他們就少一個位置,反正都不是劉駿自己人,所以幹脆不管不顧才好。
“蕭大人,可有什麽安排?”一旁的蕭道成看到蕭斌突然不走了,眼睛發亮,想必有了辦法,就問道。
“紹伯呀,”蕭道成表字紹伯,蕭斌這麽叫顯得親近很多,“這一次要辛苦你了。”蕭斌一臉慈祥地望著蕭道成,眼神中包含期待。
“大人有何吩咐?”蕭道成抱拳躬身,做服從狀。
“我想。。。。”蕭斌壓低了聲音對著蕭道成嘰咕了半天,聽的對方雙眼發光,頗為興奮的樣子。
“末將遵命!”蕭道成躬身出了帥帳。
半夜時分,一道黑影鬼鬼祟祟的爬出城外,一溜煙的直奔劉駿大營而去。
“報!”幾名士兵來到帥帳外邊,大聲匯報,“門外抓住一個細作!”
“帶進來!”一個清朗的聲音傳出帳外,正是前軍大將柳元景的聲音。
幾個士兵推推搡搡的,把一個身穿黑衣的家夥推推搡搡帶進了帥帳。
那個黑衣人偷偷的撩起眼皮,向上邊瞄了一眼,隻見正中央坐著一員大將,身材修長健碩,大約四十多歲不到五十的年紀,三綹長髯隨風飄拂,麵貌雋美,氣態不俗,估計是柳元景,旁邊有三個將軍,一老兩小,老的五十多歲,白發銀須,個子不高,身形粗壯,頗有一點廉頗的意思,身邊兩員青年陪著站立,看相貌有幾分相似,看年紀三十來歲了,也都是威風八麵,肯定是戰場上殺人見血的猛士,他不認識,這三個人正是老將垣護之和兩個兒子垣恭祖垣承祖。
“你是什麽人,竟敢來此偷窺我的軍營,老實交代饒了你的命,要是說謊,嗬嗬嗬”柳元景倉啷啷拔出寶劍來,用一塊鹿皮緩緩的認真的擦拭著鋒刃,一邊擦一邊笑眯眯的盯著這個人的脖子打量,似乎在尋找下刀的地方。
“大人,冤枉呀!”那人一看柳元景的樣子似乎真的要殺了自己,不敢裝傻充愣,馬上叫起撞天屈來,“小人是來投誠的,不要殺小人,小人冤枉呀!”一邊叫嚷,一邊磕頭,眼珠子滴溜溜的亂轉。
柳元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和垣護之相視一笑,然後板起臉來問道,“你叫什麽名字,投誠就去兵營報道,自然有人接待,你在我大營外邊窺伺,分明是心懷不軌,快快從實招來,否則哼哼。”柳元景連聲冷笑。
“大人不要著急,小人一定實話實說,是這樣的。。。”這個家夥雖然賊眉鼠眼的,但是口才不錯,在那裏唾沫橫飛的說個不停(其實人家一點不賊眉鼠眼,隻是柳元景先入為主罷了,不過這不重要。)“就這樣,我家蕭將軍派小人來給大人送信,請求陛下原諒,給他一個棄惡從善的機會。”他用這句話作為結尾,結束了他長達兩個時辰的滔滔不絕。其實話裏話外就這麽一點意思,蕭道成派他來送信請求投降,說自己從逆是迫不得已(這句話倒是真的),請求皇帝原諒,他願意戴罪立功,半夜裏打開石頭城的門,放大軍進城雲雲。
柳元景倒是很有耐心,一言不發,靜靜地看他表演了良久,一旁的垣護之也是有名的智將,更是老謀深算,不溫不火的看著這家夥羅裏吧嗦的說了兩個時辰的旁白,直到口幹舌燥,再也沒有力氣為止。
“你說的信呢,拿來我看。”柳元景開口很簡潔。
於是這個精疲力竭的家夥就從懷裏把被汗濕透的信件取了出來,交給柳元景,柳元景打開看了看,裏邊說的很簡單,就是願意投誠開門之類的話,然後要求對方如果同意就在迴信上寫出來要求和聯絡方式。柳元景反反複複看了三遍,若有所思的遞給了一旁的垣護之,垣護之也認真的看了半天,微微一笑,點點頭又搖搖頭,這姿態柳元景懂,他的兩個兒子垣承祖垣恭祖則是滿頭霧水。
柳元景又問,“你家將軍還有什麽話要說麽?”
那人想了半天,搖搖頭,“沒有啦,我家將軍一片拳拳報國之心,請大人接受。”說完磕頭如搗蒜。
“好啦,我知道了,我馬上寫迴信給他。”說完,柳元景很快寫好了一封迴信,約好明天晚上四更天,在東城門舉火為號,蕭道成開門獻城。把迴信交給那名士兵,還有十兩銀子的獎賞,然後,擺擺手,把送信的打發走了,柳元景和垣護之再次微笑對視,垣護之欲言又止,柳元景說道,“垣將軍有什麽要說的,但講無妨。”
“此人有詐!”垣護之坦然說道。
“何以見得?”柳元景饒有興致地問。
“簡單呀,這人說了好多,但是隻說如何獻城,一點要求都沒有,既沒有說要官職,也沒有說要賞賜,更沒有自己叛變的原因,比如和誰誰鬧別扭的事兒,無緣無故毫無理由。”垣護之很直截了當。
“也許人家隻是不想把要求提出來。怕影響自己的風評?”柳元景笑著問。
“他老爹好色把命都丟了,還在乎什麽名節?而且我弟弟就在朝中,他接觸過這個家夥,此人貪婪好權見利忘義,心狠手辣,絕對不是什麽品性高潔的人。”垣護之很不屑。
“不管他是不是詐降,我們都當作詐降來應對就好了。”柳元景直接拍板,開始安排應對。
很快又過了一天,夜半四更天,柳元景帶著大隊人馬,烏泱烏泱的來到了石頭城外,石頭城很小,很堅固,裝不下多少人,但是位置險要,卡在咽喉要道上,你不拿下它,就無法進入南京城,正常情況下,有個兩千人就足夠防守住了,劉劭不放心,所以蕭斌帶了足足五萬人來這裏,幾乎把城市塞得滿滿的,就差在街區裏站上人了。
這一次蕭斌的計劃主打一個誘敵,想著把劉駿的高級將領引進城來,然後一把火,最好把劉駿的大官甚至本人也燒死,就一勞永逸了,為此,他事先騰空了房舍,把主力撤出城區,在所有的街道房屋內堆滿了柴草引火之物,就等著敵人受騙上當進城了。
到了約好的時間,就看見城頭上影影焯焯出現了幾道黑影,然後手舉火把搖了三搖。城下的柳元景看見,也吩咐手下人,點亮火把搖了三搖。暗號核對完畢,就聽到城頭上開始變得嘈雜起來,然後,就是咯吱咯吱絞盤的聲音,過了好半天(其實沒多久,但是對城下的人來說很焦急,時間就無限延長了)城門被推開,黑洞洞的,看上去陰森可怕,仿佛有一隻怪獸在張開大口,擇人而噬。
城頭上的蕭斌隱藏在人影中,陰狠地看著城下的一切,很緊張,可以說提心吊膽,生怕被人看出了什麽,同時又滿懷希冀,希望敵人像野豬一樣傻傻的踏入陷阱,讓自己一戰成名。
柳元景一馬當先衝入了城門,後邊的人緊跟在後,唿唿啦啦進了城,然後,然後,意外發生了,柳元景沒有出現在城內,隻是呆在城門洞裏,冷冷的看著前方,晚風吹來,帶著一股濃重熏人的硫磺氣息,很嗆人。
柳元景冷冷一笑,把手一揮,“動手!”一聲號令下,幾千名身手敏捷的士兵飛快的順著樓梯爬上了城樓,然後就是一陣陣唿喊和兵刃交擊的聲音,慘叫聲劃破夜空。在城上的蕭斌和蕭道成大驚失色,這怎麽不按劇本來呀,不是應該大軍進城然後被關上門堵在城裏四處縱火,燒死上萬敵軍和敵軍將領麽,怎麽他們不進城,直接上來搶城牆呢,為了防止敵軍懷疑,蕭道成在城牆上布置的人手並不多,隻有幾百人,這也是為了點著火以後可以快速從城牆離開,哪知道,敵人不進城專門搶城牆,蕭道成的人數少,戰鬥力也沒有對方精銳,很快就被斬殺殆盡,蕭道成和蕭斌想跑,哪裏能夠呀,他們的武力值再高也打不過上千敵人精銳,被三下五除二就打趴下了,捆上帶到了柳元景麵前,柳元景大喜,這是意外的收獲呀,他隻想著占領要害部門防止被人暗算,誰料到敵人的大魚被自己撈到了。這一仗很值得,收獲不小,相對來說,蕭斌的腸子都悔青了,早知道老老實實打仗不好嗎,非要玩什麽計謀,這倒好,給人一鍋端了,而且,玩計策就玩計策吧,非要到現場幹嘛,連不立危牆之下的古訓都忘了,真的是很活該。
垣承祖站在柳元景麵前,抱拳躬身,“大帥,下麵該如何處理?是清理街道麽?”
“不!”柳元景很果斷的拒絕了,“城裏遍布柴草和引火物,如果在清理的過程中有人點火,我們的士兵就會化為灰燼,做主將的要為士兵的生命著想,人命永遠第一位。你去抓幾個俘虜,給他們弓箭,叫他們用火箭把城裏清理一遍吧。”他語氣很平淡,就仿佛說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一般。
垣承祖咽了一口唾沫,他雖然多次出戰,摧城拔寨的事兒沒少幹,但是派人縱火燒一座城市,這種事兒也確實沒幹過,心裏多多少少有些不適應,好在裏邊沒有居民,至少沒有安善良民,所以負擔也不是很大,他點點頭遵命離去,不一會兒,整個石頭城燃起了熊熊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