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本王劉義季
神鴉社鼓楊小瓜的穿越人生 作者:老羅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拓跋崇走得很快,雖然是自己的地盤,雖然他認定敵人不知道他的離開,但是他在冥冥中總有一種不安的感覺,就像是被一隻恐怖巨獸在黑暗中盯上了,那隻巨獸吐著鮮紅的舌頭,流著讓人畏懼的惡心的口水,仿佛隨時要吃掉他和他的人馬。
拓跋崇用力搖了搖頭,試圖擺脫那種幻覺,但是總覺得頭昏昏的,擺脫不掉,心裏一直砰砰的跳個不停,還有一種窒息的感覺,“加快速度!”拓跋崇吩咐著自己的士兵,他現在隻能加速又加速,要用速度擺脫困擾,給自己安全感。
“王爺,咱們不能再快了,戰馬受不了。”親兵小聲的提醒他。
拓跋崇如夢方醒,抬眼看去,自己的部隊行進速度已經接近衝鋒了,再這樣下去,不用兩個時辰,戰馬就會血管崩裂而死的,他歎了一口氣,無奈的搖搖頭。自己這是怎麽了,作為一個草原人竟然做出這種糊塗的決定,真的是最近狀態不佳了,他吩咐道,“告訴前軍,減速緩行,注意多派斥候,防止敵人偷襲。”
部隊走了整整一夜,眼看著天就亮了,拓跋崇停下來問,“現在到哪裏了?”
“啟稟王爺,馬上到巨鹿了。”親兵趕忙迴答。
“嗯,好,通知全軍,到了巨鹿城下就進城修整。”拓跋崇無意中又說錯了話,不過他不在乎,小兵們也不在乎,這條命令一下,全軍振奮,速度也加快了很多,戰馬開始小跑起來了。正常情況下,軍隊是不能入城的,因為自古兵匪一家,越是和平時期越是如此,軍隊進城之後通常會不守紀律,強買強賣甚至調戲婦女什麽的,地方官都會很頭疼,所以除非打仗,軍隊不進城是慣例,可是現在,這隻剛打了敗仗又偷偷溜出來的軍隊會在乎這些嗎?
眼看著前邊黑壓壓的,隱隱約約能看到巨鹿的高大城牆了,全軍不由得激動了起來,一個個摩拳擦掌,計劃著進城之後的消遣活動,一個個嘰嘰喳喳的,不知不覺中,陣型就有些散亂了,行軍中的一字長蛇已經擰成了麻花。
很快,大軍來到巨鹿城外,拓跋崇吩咐,“叫城!”
有士兵就過去高喊:“快開城,我家建寧王在此,我們要進城!”
過了好久好久,城上恍恍惚惚出現了幾個人影,有人拿起火把來向下照著,“誰在下邊喧嘩!”
“本王拓跋崇,你是何人,趕快開城,本王要進城歇馬!”拓跋崇也是累壞了,頭昏昏的,就親自上去說道。
“拓跋崇?建寧王爺麽?”城上又問。
“正是本王,本王奉皇命要去洛陽勤王,你快開門,我要進去休息!”拓跋崇已經有些厭煩了,言語不善。
“王爺,我也不認識你是真是假,大軍靠近,本官不敢輕忽,你可有朝廷的聖旨調兵的文書?沒有這些證明,我也不敢叫你進去。”城上的官員似乎很強硬,不過也值得理解,地方官最討厭這些騎兵了,所到之處比土匪還兇,到處都是治安問題,所以但凡有點什麽的都不會輕易放軍隊進去。
“大膽狗官,本王在此就是最大的文書,你敢不叫我進去,你要造反麽?”拓跋崇根本沒有什麽文書,他是私自逃跑的,一提文書就紮到了他的軟肋,不由得惱羞成怒,要恐嚇對方。
“對不起了王爺,本官有守土之責,現在外邊盜匪眾多,為民生計,不敢放你們進去。”
“你這狗官,安敢如此,本王殺了你!”拓跋崇氣瘋了,口不擇言。
“嗬嗬,對不起呀王爺,你要殺本官,拿來朝廷的聖旨吧,來人呀,夜間風大,隨本官打道迴府。”城頭上的官員招唿著手下,打算迴去休息了。
“你!哇呀呀呀,氣死本王了。來人,給我攻城!”拓跋崇氣急敗壞。
“王爺不可,王爺息怒!”左右趕忙勸阻,笑話,人家巨鹿城好歹是一個城市,你那麽好就攻下來嗎,再說了你沒有朝廷許可輕易攻打一個城市,別以為你是皇帝的兄弟就能隨便,那拓跋俊當年都沒這麽囂張。
正在勸的時間,忽然聽到四周圍殺聲大起,“別讓拓跋崇跑了,抓住他!”鮮卑人馬就亂了。本來就是人困馬乏的,計劃著進城休息,結果被毫不留情的拒絕了,隻就是油鍋裏倒涼水的那種情況了,隻是說士兵們的怒氣對準了城頭,可是這一關鍵時刻,敵人殺來了。
此時正是黎明前的黑暗,最黑暗的時刻,來自四麵八方的呐喊聲,一下子就把拓跋崇的士兵給弄暈了,這種黑燈瞎火的時候的聲音對士氣的殺傷力是最大的,就連千年後最強大的鷹醬也扛不住黑暗裏的衝鋒哨音,何況是古代呢。
“掌燈,點火。”夜間行軍,拓跋崇是有火炬之類照明設備的,他一聲令下,士兵們立刻點亮了雙倍的鬆明火把,然後向外邊的黑暗處拋去,大家的視野隨著火焰的燃燒增大了些許,隻看到遠處影影焯焯的數不清的人馬在自己的外圍,已經把自己團團圍住了,軍心大亂。
這支人馬不用問,正是劉義季帶來的三萬鐵騎,劉義季早就埋伏在巨鹿城附近了,他料定了拓跋崇歸心似箭,一定會強行軍到巨鹿城休息,所以提前就在這裏埋伏了。但是幾萬人出現在巨鹿附近,巨鹿城的官員不是瞎子,自然會擔心有敵人想偷襲,就加強了戒備,好死不死的拓跋崇半夜裏來要進城,人家郡守要是不多加點小心那才是傻了,拓跋崇不知道呢,就吃了掛酪,光在那裏發火,就成功的被攔阻在城外,現在的包圍圈已經形成,想跑是沒希望了。
隨著呐喊聲,鑼鼓聲口哨聲震天動地,然後就是瘋狂輸出的箭矢,劉義季下令不要衝擊敵陣,光射箭就可以了,反正都在圈子裏,不用瞄準,射程夠了就可以,隨著梆子聲,箭如飛蝗,拓跋崇的士兵們紛紛中箭倒地。
“收攏隊伍,各自集結原地防禦等待天明突圍。”拓跋崇不是廢物,在重重打擊之下,他下了一個最明智的命令,正是這條命令,讓混亂的軍隊逐漸穩定下來,大家知道生死存亡的時刻到了,不再躁動,開始原地集結,用盾牌防禦從天而降的的箭矢,你別說還很有用,損失大大減小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遠處東方出現一絲魚肚白,曙光乍現。
“進攻!”劉義季看著遠方的曙光,麵露微笑下達了命令。所有的部隊從四麵八方借著逐漸變亮的天光開始了穿插進攻,大家都佩戴了標識身份的素色圍巾,既可以互相識別,也可以對抗稍顯寒冷的春風,一舉兩得。
十則圍之倍則攻之,三倍於敵,自然要四麵合圍穿插進攻,就像剁餃子餡一樣,一刀又一刀,宛若庖丁解牛一般,一片一片分割。
如果就這麽下去,等待拓跋崇的隻有死路一條,拓跋崇不是個庸才,多年來在西北那也是百戰百勝的厲害角色,雖然他的勝利有很多水分,需要借助手下將領的力量和利用敵人未開化的優勢進行碾壓,畢竟那也是勝利,他隻是這一次遇到的對手太強大了才會失利,現在既然敵人不是他心有餘悸的青州楊家,他就有了與之對抗的勇氣和謀略了。
為今之計,隻有集結優勢兵力強行突圍了,拓跋崇打定主意,命令全軍集結,擺出鋒矢陣型,強突位於西南方向的敵軍,力爭殺開一條血路,逃迴洛陽,至於說逃迴去之後怎麽做,是縮起來還是想辦法報仇,那就不管了,先逃出去再說吧。
這時候的鮮卑人馬也是知道大事不好了,需要拚命了,什麽牢騷的情緒疲勞的感受全都拋之腦後,遵照命令,全軍對準西南,不管三七二十一,沒頭沒腦的一頭紮了過去,這一手也把劉義季嚇了一跳,趕快調動軍隊堵截,並且親自坐鎮西南,監控部隊,絕對不讓拓跋崇逃走。
拓跋崇安排唿倫巴特爾拓跋仁兩個人個人齊頭並進,組成尖刀陣型,自己帶著護衛隊緊跟其後,硬生生的一頭撞向劉義季的主陣,兩強相遇勇者勝,不管情況如何,不管敵人是誰,拚了。
唿倫巴特爾是拓跋崇麾下最強悍的騎兵將領,一把彎刀所向無敵,作為柔然人的後代,他天生是馬背上的王者,人馬合一,所到之處敵人是血液四濺,轉眼間就突破了近百米的距離,後邊的拓跋崇和拓跋仁緊隨其後,寸步不離,就要借著唿倫的威勢殺開一條血路,好逃出升天。正在殺得過癮,迎麵一員大將攔住了去路,正是劉義季手下的騎將董三槍,董三槍名叫董永,善於使用一條渾鐵長槍,號稱臨敵不過三槍,最是悍勇,這下子和唿倫對上,正像是張飛遇到典韋,誰也不讓誰,兩個人都是力大過人的勇猛之輩,一個是搶出如龍,另一個刀光如雪,殺在一起這叫好看呢,本來騎兵作戰不會出現打多少迴合這種事兒,都是一馬幾招,然後擦身而過,找下一個對手,但是今天不一樣,一個是要殺出一條血路,另一個是要堵截敵人的退路,這就互不相讓了,拚命進行纏鬥,按照小說的說法就是棋逢對手了,其實董三槍雖然厲害,但是真心比唿倫要弱一些,弱在馬術上,畢竟不是草原民族,沒有那種從小長在馬背上的經驗,漢族人的馬術是訓練出來的,柔然人的馬術和吃飯喝水一樣已經是本能了,所以要是兩個人下馬步戰,肯定是董永更強一點點,但是這是戰場,傻瘋了不騎馬下來打,那不是吃錯藥了麽,所以唿倫就逐漸掌握了優勢,開始壓製董永。
但是,董永並不是一個人,這一次為了配合董永,劉義季特地派出了自己侍衛頭子鐵中棠,鐵中棠是一個步兵的將領,按理說騎戰的時候步兵插不上手,但是這一次兩個人是纏鬥呢,原地打轉,善於一身橫練功夫的鐵中棠就派上用場了,他一看董三槍要吃虧,馬上就衝過來了,一手鐵牌,一手鋼刀,用盾牌護住自己的上半身防止被馬匹踩踏受傷,同時手裏的鋼刀對著唿倫的下三路可勁兒招唿,這下子唿倫巴特爾就扛不住了,單挑一個人就費勁,何況是被兩個人群毆呢,沒幾下子就受不了了。
那你說拓跋崇和拓跋仁怎麽不幫忙呢,很簡單的道理,他們是突圍,既然唿倫被董三槍纏住了,那同時代表著唿倫也纏住了董三槍,還外帶一個鐵中棠,這麽好的機會當然不能放過,所以拓跋崇和拓跋仁就毫不客氣衝了過去,將領死了就死了吧,主帥能跑路就是值得的。
但是,哪裏有這麽容易的,拓跋崇沒衝出去多遠,就遇到了另一個人攔路,白袍銀甲身背長弓,手裏一條銀槊,足有一丈多長,鋒刃閃著寒光,很是嚇人,此人正是劉義季麾下的神射手楊侑及,楊侑及一直盯著戰局,在劉義季的安排中,他屬於第二波次的防禦,所以看到拓跋崇過來,不但不著急反而很高興,自己立功的機會來了。
楊侑及挺槍衝上來,用槍尖指著拓跋崇,“北虜過來受死。”語氣淡淡的,就仿佛眼前就是一個刷點數的npc。
拓跋崇大怒,拔出刀來就要上前,給拓跋仁攔住了,“王爺你先撤吧,這人交給我。”說完一夾馬腹,衝上去攔住了楊侑及,楊侑及也不廢話,一槍遞出,直取拓跋仁的心口,拓跋仁手裏的長刀趕緊招架,兩個人也打在了一起,楊侑及這個人心定如水,不管發生了什麽都是波瀾不驚,該打就打,就像是一台設定好了程序的精密儀器一般,不緊不慢的進攻,很快就編織出來一個槍網,把拓跋仁包裹在裏邊,拓跋仁雖然是有名的悍將,但還是顯得有些捉襟見肘,就像是掉進蛛網裏邊的蟲子,越掙紮越無力,早晚會給活活纏死,拓跋仁也不是一個人,他手下的親衛們想要上來幫助,楊侑及的手下毫不客氣用弓箭提醒了一下下對方,該遵守的規矩,這下子更亂了,鮮卑人的射雕手對抗楊侑及的穿楊衛,戰場上箭矢橫飛,他們自己沒有幾個受傷的,周圍的人可遭了殃,大家紛紛避開,無形之中達到了清場的目的,方圓幾十丈之內就再也沒人了,隻有亂七八糟的箭矢來迴穿梭。
放下他們混戰,拓跋崇繼續向前逃,眼看著再有一刻鍾就可以衝出重圍了,眼前又是一隊人馬攔住了去路,為首一員大將三十出頭的年紀,一身鐵甲似乎被鍍過銀,銀光燦燦的能當鏡子使用,晃得人睜不開眼睛,頭戴金冠,身披紫色蟒袍,看來身份不一般。拓跋崇不認識劉義季,劉義季也不認識他,但是雙方的衣著打扮,侍衛的精銳程度都會告訴對方,雙方的身份接近。
劉義季先開口說道:“本王劉義季,你就是拓跋崇吧,我等你很久了。”
拓跋崇比劉義季大了那麽幾歲,但是也大不了多少,隻有四十來歲,總的看來,兩個人各方麵都差不多,聽見劉義季問他,也把手裏的長矛一橫,說道,“本王正是拓跋崇,劉義季,你怎麽在這裏?你可知道戰場上刀槍無眼,你小小年紀,要是本王一不小心一槍紮死你,你可就吃什麽都不香了,所以,本王給你一個機會,你快塊逃命去吧。”
這話一出,劉義季鼻子差點氣歪了,什麽鬼呀,我在這裏就等著收拾你了,你叫我逃命,今天就叫你知道知道劉家子孫的厲害。也不廢話,催馬上前,擰槍就刺向拓跋崇的心口。
拓跋崇本想著嚇唬嚇唬,最好把劉義季嚇跑了,自己就有機會逃走了,可他就恰恰忘了,劉義季一軍主帥,那是要麵子的好吧,你不說還好,說了自然要收拾你的,劉義季的老爸劉裕,那可是萬馬軍中殺出來的皇帝,有萬夫不當之勇,曾經一個人追著幾千人砍的牛人,雖然說劉義季身驕肉貴是朝廷的親王,那也是家學淵源,等閑人根本不是他的對手,現在被人鄙視了,必須討迴公道。拓跋崇這就弄巧成拙了,沒辦法就隻能抬槍招架。
拓跋崇身邊上有貼身護衛辛格,本想著上來幫忙,結果就覺得自己的不遠處,有一雙眼睛正盯著自己呢,冷氣森然的,就像是一隻老虎看著一頭野豬。辛格順哥這目光看過去,隻見不遠處有一個中年道士,身穿青色道袍,身背長劍手執拂塵,坐在一匹馬上,正冷森森的看著他,隻要他稍有異動,對方就會痛下殺手。
辛格心中發寒,想不到中國竟然有這樣的厲害角色,不由得下意識握緊了手裏的蛇杖,不知道是不是太緊張了,金屬的杖杆微微的顫抖著。
那個老道正是重新出山的成都青羊觀前任觀主張長陵,張長陵是張家的旁支子弟,本來是劉義季聘請的供奉,因為和馬鍾一戰,忽然悟出了一些東西,看到了大道的門檻,就辭職迴去閉關了,前不久才出關,已經達到了練氣化形的境界,即將結丹,他感悟到自己仍然需要紅塵曆練才能完善修行,於是再次離開道觀來給劉義季做保鏢,觀主的位子就傳給了大弟子無量道長,自己做了長老,以便掩人耳目,不然的話,一觀之主做保鏢就不太好聽了。
張長陵衝著辛格勾勾手指,意思就很明顯,過來受死,辛格雖然中文學的不咋地,這些手勢還是懂的,就很懂事的催馬上來,毫不客氣掄動蛇杖迎頭砸下,要一下子把張長陵砸進地縫裏去。
拓跋崇用力搖了搖頭,試圖擺脫那種幻覺,但是總覺得頭昏昏的,擺脫不掉,心裏一直砰砰的跳個不停,還有一種窒息的感覺,“加快速度!”拓跋崇吩咐著自己的士兵,他現在隻能加速又加速,要用速度擺脫困擾,給自己安全感。
“王爺,咱們不能再快了,戰馬受不了。”親兵小聲的提醒他。
拓跋崇如夢方醒,抬眼看去,自己的部隊行進速度已經接近衝鋒了,再這樣下去,不用兩個時辰,戰馬就會血管崩裂而死的,他歎了一口氣,無奈的搖搖頭。自己這是怎麽了,作為一個草原人竟然做出這種糊塗的決定,真的是最近狀態不佳了,他吩咐道,“告訴前軍,減速緩行,注意多派斥候,防止敵人偷襲。”
部隊走了整整一夜,眼看著天就亮了,拓跋崇停下來問,“現在到哪裏了?”
“啟稟王爺,馬上到巨鹿了。”親兵趕忙迴答。
“嗯,好,通知全軍,到了巨鹿城下就進城修整。”拓跋崇無意中又說錯了話,不過他不在乎,小兵們也不在乎,這條命令一下,全軍振奮,速度也加快了很多,戰馬開始小跑起來了。正常情況下,軍隊是不能入城的,因為自古兵匪一家,越是和平時期越是如此,軍隊進城之後通常會不守紀律,強買強賣甚至調戲婦女什麽的,地方官都會很頭疼,所以除非打仗,軍隊不進城是慣例,可是現在,這隻剛打了敗仗又偷偷溜出來的軍隊會在乎這些嗎?
眼看著前邊黑壓壓的,隱隱約約能看到巨鹿的高大城牆了,全軍不由得激動了起來,一個個摩拳擦掌,計劃著進城之後的消遣活動,一個個嘰嘰喳喳的,不知不覺中,陣型就有些散亂了,行軍中的一字長蛇已經擰成了麻花。
很快,大軍來到巨鹿城外,拓跋崇吩咐,“叫城!”
有士兵就過去高喊:“快開城,我家建寧王在此,我們要進城!”
過了好久好久,城上恍恍惚惚出現了幾個人影,有人拿起火把來向下照著,“誰在下邊喧嘩!”
“本王拓跋崇,你是何人,趕快開城,本王要進城歇馬!”拓跋崇也是累壞了,頭昏昏的,就親自上去說道。
“拓跋崇?建寧王爺麽?”城上又問。
“正是本王,本王奉皇命要去洛陽勤王,你快開門,我要進去休息!”拓跋崇已經有些厭煩了,言語不善。
“王爺,我也不認識你是真是假,大軍靠近,本官不敢輕忽,你可有朝廷的聖旨調兵的文書?沒有這些證明,我也不敢叫你進去。”城上的官員似乎很強硬,不過也值得理解,地方官最討厭這些騎兵了,所到之處比土匪還兇,到處都是治安問題,所以但凡有點什麽的都不會輕易放軍隊進去。
“大膽狗官,本王在此就是最大的文書,你敢不叫我進去,你要造反麽?”拓跋崇根本沒有什麽文書,他是私自逃跑的,一提文書就紮到了他的軟肋,不由得惱羞成怒,要恐嚇對方。
“對不起了王爺,本官有守土之責,現在外邊盜匪眾多,為民生計,不敢放你們進去。”
“你這狗官,安敢如此,本王殺了你!”拓跋崇氣瘋了,口不擇言。
“嗬嗬,對不起呀王爺,你要殺本官,拿來朝廷的聖旨吧,來人呀,夜間風大,隨本官打道迴府。”城頭上的官員招唿著手下,打算迴去休息了。
“你!哇呀呀呀,氣死本王了。來人,給我攻城!”拓跋崇氣急敗壞。
“王爺不可,王爺息怒!”左右趕忙勸阻,笑話,人家巨鹿城好歹是一個城市,你那麽好就攻下來嗎,再說了你沒有朝廷許可輕易攻打一個城市,別以為你是皇帝的兄弟就能隨便,那拓跋俊當年都沒這麽囂張。
正在勸的時間,忽然聽到四周圍殺聲大起,“別讓拓跋崇跑了,抓住他!”鮮卑人馬就亂了。本來就是人困馬乏的,計劃著進城休息,結果被毫不留情的拒絕了,隻就是油鍋裏倒涼水的那種情況了,隻是說士兵們的怒氣對準了城頭,可是這一關鍵時刻,敵人殺來了。
此時正是黎明前的黑暗,最黑暗的時刻,來自四麵八方的呐喊聲,一下子就把拓跋崇的士兵給弄暈了,這種黑燈瞎火的時候的聲音對士氣的殺傷力是最大的,就連千年後最強大的鷹醬也扛不住黑暗裏的衝鋒哨音,何況是古代呢。
“掌燈,點火。”夜間行軍,拓跋崇是有火炬之類照明設備的,他一聲令下,士兵們立刻點亮了雙倍的鬆明火把,然後向外邊的黑暗處拋去,大家的視野隨著火焰的燃燒增大了些許,隻看到遠處影影焯焯的數不清的人馬在自己的外圍,已經把自己團團圍住了,軍心大亂。
這支人馬不用問,正是劉義季帶來的三萬鐵騎,劉義季早就埋伏在巨鹿城附近了,他料定了拓跋崇歸心似箭,一定會強行軍到巨鹿城休息,所以提前就在這裏埋伏了。但是幾萬人出現在巨鹿附近,巨鹿城的官員不是瞎子,自然會擔心有敵人想偷襲,就加強了戒備,好死不死的拓跋崇半夜裏來要進城,人家郡守要是不多加點小心那才是傻了,拓跋崇不知道呢,就吃了掛酪,光在那裏發火,就成功的被攔阻在城外,現在的包圍圈已經形成,想跑是沒希望了。
隨著呐喊聲,鑼鼓聲口哨聲震天動地,然後就是瘋狂輸出的箭矢,劉義季下令不要衝擊敵陣,光射箭就可以了,反正都在圈子裏,不用瞄準,射程夠了就可以,隨著梆子聲,箭如飛蝗,拓跋崇的士兵們紛紛中箭倒地。
“收攏隊伍,各自集結原地防禦等待天明突圍。”拓跋崇不是廢物,在重重打擊之下,他下了一個最明智的命令,正是這條命令,讓混亂的軍隊逐漸穩定下來,大家知道生死存亡的時刻到了,不再躁動,開始原地集結,用盾牌防禦從天而降的的箭矢,你別說還很有用,損失大大減小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遠處東方出現一絲魚肚白,曙光乍現。
“進攻!”劉義季看著遠方的曙光,麵露微笑下達了命令。所有的部隊從四麵八方借著逐漸變亮的天光開始了穿插進攻,大家都佩戴了標識身份的素色圍巾,既可以互相識別,也可以對抗稍顯寒冷的春風,一舉兩得。
十則圍之倍則攻之,三倍於敵,自然要四麵合圍穿插進攻,就像剁餃子餡一樣,一刀又一刀,宛若庖丁解牛一般,一片一片分割。
如果就這麽下去,等待拓跋崇的隻有死路一條,拓跋崇不是個庸才,多年來在西北那也是百戰百勝的厲害角色,雖然他的勝利有很多水分,需要借助手下將領的力量和利用敵人未開化的優勢進行碾壓,畢竟那也是勝利,他隻是這一次遇到的對手太強大了才會失利,現在既然敵人不是他心有餘悸的青州楊家,他就有了與之對抗的勇氣和謀略了。
為今之計,隻有集結優勢兵力強行突圍了,拓跋崇打定主意,命令全軍集結,擺出鋒矢陣型,強突位於西南方向的敵軍,力爭殺開一條血路,逃迴洛陽,至於說逃迴去之後怎麽做,是縮起來還是想辦法報仇,那就不管了,先逃出去再說吧。
這時候的鮮卑人馬也是知道大事不好了,需要拚命了,什麽牢騷的情緒疲勞的感受全都拋之腦後,遵照命令,全軍對準西南,不管三七二十一,沒頭沒腦的一頭紮了過去,這一手也把劉義季嚇了一跳,趕快調動軍隊堵截,並且親自坐鎮西南,監控部隊,絕對不讓拓跋崇逃走。
拓跋崇安排唿倫巴特爾拓跋仁兩個人個人齊頭並進,組成尖刀陣型,自己帶著護衛隊緊跟其後,硬生生的一頭撞向劉義季的主陣,兩強相遇勇者勝,不管情況如何,不管敵人是誰,拚了。
唿倫巴特爾是拓跋崇麾下最強悍的騎兵將領,一把彎刀所向無敵,作為柔然人的後代,他天生是馬背上的王者,人馬合一,所到之處敵人是血液四濺,轉眼間就突破了近百米的距離,後邊的拓跋崇和拓跋仁緊隨其後,寸步不離,就要借著唿倫的威勢殺開一條血路,好逃出升天。正在殺得過癮,迎麵一員大將攔住了去路,正是劉義季手下的騎將董三槍,董三槍名叫董永,善於使用一條渾鐵長槍,號稱臨敵不過三槍,最是悍勇,這下子和唿倫對上,正像是張飛遇到典韋,誰也不讓誰,兩個人都是力大過人的勇猛之輩,一個是搶出如龍,另一個刀光如雪,殺在一起這叫好看呢,本來騎兵作戰不會出現打多少迴合這種事兒,都是一馬幾招,然後擦身而過,找下一個對手,但是今天不一樣,一個是要殺出一條血路,另一個是要堵截敵人的退路,這就互不相讓了,拚命進行纏鬥,按照小說的說法就是棋逢對手了,其實董三槍雖然厲害,但是真心比唿倫要弱一些,弱在馬術上,畢竟不是草原民族,沒有那種從小長在馬背上的經驗,漢族人的馬術是訓練出來的,柔然人的馬術和吃飯喝水一樣已經是本能了,所以要是兩個人下馬步戰,肯定是董永更強一點點,但是這是戰場,傻瘋了不騎馬下來打,那不是吃錯藥了麽,所以唿倫就逐漸掌握了優勢,開始壓製董永。
但是,董永並不是一個人,這一次為了配合董永,劉義季特地派出了自己侍衛頭子鐵中棠,鐵中棠是一個步兵的將領,按理說騎戰的時候步兵插不上手,但是這一次兩個人是纏鬥呢,原地打轉,善於一身橫練功夫的鐵中棠就派上用場了,他一看董三槍要吃虧,馬上就衝過來了,一手鐵牌,一手鋼刀,用盾牌護住自己的上半身防止被馬匹踩踏受傷,同時手裏的鋼刀對著唿倫的下三路可勁兒招唿,這下子唿倫巴特爾就扛不住了,單挑一個人就費勁,何況是被兩個人群毆呢,沒幾下子就受不了了。
那你說拓跋崇和拓跋仁怎麽不幫忙呢,很簡單的道理,他們是突圍,既然唿倫被董三槍纏住了,那同時代表著唿倫也纏住了董三槍,還外帶一個鐵中棠,這麽好的機會當然不能放過,所以拓跋崇和拓跋仁就毫不客氣衝了過去,將領死了就死了吧,主帥能跑路就是值得的。
但是,哪裏有這麽容易的,拓跋崇沒衝出去多遠,就遇到了另一個人攔路,白袍銀甲身背長弓,手裏一條銀槊,足有一丈多長,鋒刃閃著寒光,很是嚇人,此人正是劉義季麾下的神射手楊侑及,楊侑及一直盯著戰局,在劉義季的安排中,他屬於第二波次的防禦,所以看到拓跋崇過來,不但不著急反而很高興,自己立功的機會來了。
楊侑及挺槍衝上來,用槍尖指著拓跋崇,“北虜過來受死。”語氣淡淡的,就仿佛眼前就是一個刷點數的npc。
拓跋崇大怒,拔出刀來就要上前,給拓跋仁攔住了,“王爺你先撤吧,這人交給我。”說完一夾馬腹,衝上去攔住了楊侑及,楊侑及也不廢話,一槍遞出,直取拓跋仁的心口,拓跋仁手裏的長刀趕緊招架,兩個人也打在了一起,楊侑及這個人心定如水,不管發生了什麽都是波瀾不驚,該打就打,就像是一台設定好了程序的精密儀器一般,不緊不慢的進攻,很快就編織出來一個槍網,把拓跋仁包裹在裏邊,拓跋仁雖然是有名的悍將,但還是顯得有些捉襟見肘,就像是掉進蛛網裏邊的蟲子,越掙紮越無力,早晚會給活活纏死,拓跋仁也不是一個人,他手下的親衛們想要上來幫助,楊侑及的手下毫不客氣用弓箭提醒了一下下對方,該遵守的規矩,這下子更亂了,鮮卑人的射雕手對抗楊侑及的穿楊衛,戰場上箭矢橫飛,他們自己沒有幾個受傷的,周圍的人可遭了殃,大家紛紛避開,無形之中達到了清場的目的,方圓幾十丈之內就再也沒人了,隻有亂七八糟的箭矢來迴穿梭。
放下他們混戰,拓跋崇繼續向前逃,眼看著再有一刻鍾就可以衝出重圍了,眼前又是一隊人馬攔住了去路,為首一員大將三十出頭的年紀,一身鐵甲似乎被鍍過銀,銀光燦燦的能當鏡子使用,晃得人睜不開眼睛,頭戴金冠,身披紫色蟒袍,看來身份不一般。拓跋崇不認識劉義季,劉義季也不認識他,但是雙方的衣著打扮,侍衛的精銳程度都會告訴對方,雙方的身份接近。
劉義季先開口說道:“本王劉義季,你就是拓跋崇吧,我等你很久了。”
拓跋崇比劉義季大了那麽幾歲,但是也大不了多少,隻有四十來歲,總的看來,兩個人各方麵都差不多,聽見劉義季問他,也把手裏的長矛一橫,說道,“本王正是拓跋崇,劉義季,你怎麽在這裏?你可知道戰場上刀槍無眼,你小小年紀,要是本王一不小心一槍紮死你,你可就吃什麽都不香了,所以,本王給你一個機會,你快塊逃命去吧。”
這話一出,劉義季鼻子差點氣歪了,什麽鬼呀,我在這裏就等著收拾你了,你叫我逃命,今天就叫你知道知道劉家子孫的厲害。也不廢話,催馬上前,擰槍就刺向拓跋崇的心口。
拓跋崇本想著嚇唬嚇唬,最好把劉義季嚇跑了,自己就有機會逃走了,可他就恰恰忘了,劉義季一軍主帥,那是要麵子的好吧,你不說還好,說了自然要收拾你的,劉義季的老爸劉裕,那可是萬馬軍中殺出來的皇帝,有萬夫不當之勇,曾經一個人追著幾千人砍的牛人,雖然說劉義季身驕肉貴是朝廷的親王,那也是家學淵源,等閑人根本不是他的對手,現在被人鄙視了,必須討迴公道。拓跋崇這就弄巧成拙了,沒辦法就隻能抬槍招架。
拓跋崇身邊上有貼身護衛辛格,本想著上來幫忙,結果就覺得自己的不遠處,有一雙眼睛正盯著自己呢,冷氣森然的,就像是一隻老虎看著一頭野豬。辛格順哥這目光看過去,隻見不遠處有一個中年道士,身穿青色道袍,身背長劍手執拂塵,坐在一匹馬上,正冷森森的看著他,隻要他稍有異動,對方就會痛下殺手。
辛格心中發寒,想不到中國竟然有這樣的厲害角色,不由得下意識握緊了手裏的蛇杖,不知道是不是太緊張了,金屬的杖杆微微的顫抖著。
那個老道正是重新出山的成都青羊觀前任觀主張長陵,張長陵是張家的旁支子弟,本來是劉義季聘請的供奉,因為和馬鍾一戰,忽然悟出了一些東西,看到了大道的門檻,就辭職迴去閉關了,前不久才出關,已經達到了練氣化形的境界,即將結丹,他感悟到自己仍然需要紅塵曆練才能完善修行,於是再次離開道觀來給劉義季做保鏢,觀主的位子就傳給了大弟子無量道長,自己做了長老,以便掩人耳目,不然的話,一觀之主做保鏢就不太好聽了。
張長陵衝著辛格勾勾手指,意思就很明顯,過來受死,辛格雖然中文學的不咋地,這些手勢還是懂的,就很懂事的催馬上來,毫不客氣掄動蛇杖迎頭砸下,要一下子把張長陵砸進地縫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