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莊周這番話,魏惠王禁不住感慨:“莊先生所講的道真是顛覆了寡人的認知啊!寡人想問一問莊先生,道能否使天下走向太平?”


    莊周毫不猶豫地迴答:“當然。想要讓天下走向太平,就必須讓道和德進入每個人的心中。老子雲:“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若是天下有道,那麽戰馬也會卸下鞍來耕田。若是天下無道,那麽母馬也會被逼上戰場。最大的災禍莫過於不知足,最大的罪過莫過於貪得無厭。故懂得知足的人才會感受到真正的圓滿。人心沒有道和德,必然會圍繞著名利而爭鬥不休,這就是天下之所以會如此混亂的真正原因。道生之,德畜之。道使萬物得以出生,德使萬物得以生長並繁殖。人若是不願意遵道遵德而行,那就是在與天道對抗,遲早都會遭到天道的懲罰。”


    魏惠王問:“什麽是天道?”


    莊周迴答:“老子雲:“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天道者,陰陽平衡之道也。人心之欲求不滿,就是打破陰陽平衡的罪魁禍首。若是天下諸侯不懂得滿足,總是為了土地和霸權而爭鬥不休,那就是在與天道對抗。與天道對抗者,必然會遭到天道的懲罰,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天下有道有德,天下必然一片祥和。天下無道無德,天下必然一片混亂。道和德就是使天下走向太平的關鍵之所在。君上若想讓天下走向太平,就必須將道和德弘揚出去,讓道和德進入每個人的心中,使道和德成為主導人生活的思想。”


    “道和德……”魏惠王沉吟半晌,又問:“請問莊先生,道和德具體指的是什麽?”


    莊周迴答:“道為德之體,德為道之用。道即是萬物的本源,萬物的本性。我們隻有讓自己的心迴歸大道,複歸本性,不再妄自造作,才算是做到了遵道而行。德又分為上德和下德。正如老子所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意思是說:上德從不掛在嘴邊,不處處標榜,所以是有德的。下德總是掛在嘴邊,處處標榜,所以是無德的。真正的德無心而發,沒有任何目的性。如果一個人幫助他人是為了得到他人的獎賞和誇耀,那麽,他就是無德的。”


    魏惠王問:“儒家所說的仁、義、禮、智、信是上德否?”


    莊周迴答:“若仁、義、禮、智、信是無心而發,則是上德。若是有心而發,則是下德。例如,有些修行人為了功德而去幫助人,此即是有心而發,為下德也。欲修功德,就必須把功德給忘了。不為功德而去助人,方為真正的有功德。真正的仁為不仁之仁,真正的義為不義之義,真正的禮為不禮之禮,真正的智為不智之智,真正的信為不信之信。所謂不仁之仁,就是不需要談論仁,自然而然就能仁的仁。所謂不義之義,就是不需要談論義,自然而然就能義的義。所謂不禮之禮,就是不需要談論禮,自然而然就能守禮的禮。所謂不智之智,就是不需要談論智,自然而然就呈現出智慧的智。所謂不信之信,就是不需要談論信,自然而然就能夠守信的信。上德和下德的唯一區別,在於自然還是不自然,無心還是有心罷了。”


    “原來如此!”魏惠王誇讚道:“聽莊先生一席話,真是勝讀十年書啊!”


    莊周謙虛地說:“君上過獎了。”


    魏惠王心情大好,命令道:“來人,給莊先生賜座。”


    這時,一守衛拿來了坐墊,放在了莊周的旁邊。


    莊周向魏惠王拱了拱手,“謝君上。”說完,便跪坐了下來。


    魏惠王感覺莊周十分的博學多才,心裏十分佩服莊周。他依然有很多問題想要請教莊周,繼續問道:“莊先生,若一個人無道無德,那他是不是會被上天所遺棄?”


    莊周迴答:“上天從不會遺棄任何之人。若一個人無道無德,那麽他確實會遭到上天的懲罰。但隻要他知錯能改,變成一個有道有德之人,那他也會得到上天的庇護。老子雲:“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意思是說:道是萬物的主宰,是善人的修身立命的法寶,不善之人也可以靠著它得到庇護。道就是生之道,偏離道的人,就等於是走向了死亡之道。世間那些為了一己私利而傷害他人的人,都是偏離大道的人,若他們不知悔改,繼續一意孤行,遲早都會遭到上天的懲罰。”


    魏惠王明白了過來,又問:“莊先生,即便你說的道和德很有道理,可據寡人所知,天下並沒有多少人願意按你們道家說的去做,這是什麽原因呢?”


    莊周迴答:“因為天下沒有多少人明白生命的本質為何。因為天下沒有多少人能夠戰勝心中的貪欲。隻要我們還認為自己是一個會生會死之人,那麽必然會不斷地滋生欲望和恐懼。然後在欲望和恐懼的支配下,必然會為了名利而爭鬥不休。如果一個人連自己是誰都給忘了,請問他還是一個正常的人嗎?這樣的人必然會出問題。我們的道之本性本身就圓滿具足,難道還需要額外獲得一些東西才圓滿嗎?我們一旦向外尋找圓滿,那麽就再也感受不到圓滿了。在燕國壽陵,有這麽一個少年,他聽說趙國邯鄲人走步很好看,於是便跑去邯鄲學習邯鄲人走步。結果本事沒學到,還把原來怎麽走路都給忘了,最後隻能爬著迴去。世人其實就和這個少年一樣,總以為外在有自己想要的圓滿,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道本身就圓滿具足,我們還需要求些什麽呢?我們越是去求越是在遠離道,越是感受不到道的圓滿。然世人就是喜歡做這樣的傻事,總是不願意靜下心來感受道,隻知道不斷地放縱自己的欲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莊子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直如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直如是並收藏莊子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