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事廳內,氣氛有一絲絲沉重,四人陷入長久的沉默,朱棣凝視著輿圖良久後沉聲開口,“就算如此,南下之事也不可停止!”


    朱棣突然轉身看向朱高熾,“高熾,吩咐下去,命郭資速速籌備征兵之事,同時籌備張玉葬禮相關事宜,傳令燕軍將士,孤會親自為張玉操持葬禮,同時祭奠我燕軍陣亡將士!”


    朱高熾沉聲開口,“孩兒領命!”


    北平城外,寒風凜冽,吹得朱棣的衣衫獵獵作響。天空陰雲密布,仿佛也在為戰死的英靈默哀。燕軍的將士們身著縞素,,整齊地排列在城外的空地上,一個個神情肅穆。


    朱棣身著素服,看著張玉的棺槨一點點被黃土掩埋,迴憶起張玉隨自己隻能征戰多年的點點滴滴,朱棣心底悲痛愈發濃烈,他神情悲憤,眼底閃著淚光,轉身端起一碗酒,看著眼前神情同樣悲痛的燕軍將士,大聲開口,


    “燕軍的兒郎們,孤自就藩以來,率軍戍守大明北境,多次深入漠北追繳北元,為的就是為我大明打下一塊廣闊的疆土,為我大明百姓不在被外地襲擾!但皇帝繼位以來,朝中奸佞橫行,皇帝聽信讒言妄圖削藩,為達目的甚至不惜羅織罪名構陷皇族宗親!如此下去,何人為我大明開疆拓土?何人保我當百姓安危?為我大明江山永固、百姓安居樂業,孤被逼無奈隻能騎兵靖難,但皇帝聽信讒言,先後派遣大軍圍剿,待孤率軍南下後,又在東昌設奸計圍困,張玉將軍和眾燕軍將士為救本王脫困不行戰死!”


    朱棣目光掃過燕軍將士,“張玉將軍,一生忠勇,隨本王征戰南北,屢立戰功。東昌一役,將軍為護孤周全,奮勇當先,不幸戰死。將軍之忠義,天地可鑒,日月可表!”


    朱棣將手中的酒水倒在張玉墓前,隨後狠狠地將酒碗摔個稀碎,情之所至,朱棣竟直接脫掉衣服燒掉以示哀悼。


    “本王以下領位張玉將軍和陣亡的燕軍將士立碑,銘刻公積,讓百姓世代瞻仰!本王也在此立誓,定要揮軍南下,直搗黃龍,鏟除奸佞,為將軍報仇,為我燕軍陣亡的所有將士雪恨!”朱棣的聲音如若洪鍾般在四周迴蕩,帶著無盡的悲憤與決心。


    朱棣雖然說的半真半假,但感情卻沒有半點兒作偽,張玉在燕軍中威望很高,朱棣此言此舉,讓燕軍將士們感受到他對麾下將士的敬重以及報仇的決心,紛紛士氣大振,口中齊唿。“直搗黃龍,為將軍複仇!”


    隨後,一眾將領帶領著將士們一一上前,為張玉敬酒祭奠。那一碗碗酒水灑落在地,仿佛是燕軍將士們與張玉在這陰陽相隔之處的對話,訴說著對逝者的哀思與敬意。


    祭奠完張玉後,朱棣又帶著將士們來到了為東昌之戰陣亡將士所設的靈堂前。靈堂裏擺放著眾多牌位,每一個牌位背後都曾是鮮活的生命,是為了燕軍的未來而拚搏的勇士。朱棣對著這些牌位深深鞠躬,將士們也紛紛跟著行禮,一時間,啜泣聲在靈堂中此起彼伏。


    “諸位將士,你們皆是我燕軍的驕傲,雖東昌之戰我們敗了,但這絕非終點。你們的犧牲,孤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上。我燕軍定要從此次失敗中汲取教訓,重振旗鼓,讓敵人知道,我燕軍絕非輕易可敗之軍!”朱棣的話語,如同一把火,在這哀傷的氛圍中點燃了將士們心中的鬥誌。


    待葬禮與祭奠事宜完畢,朱棣立刻下令召集軍中將領議事,商討東昌之敗的原因以及未來的戰略戰術。


    議事廳內,氣氛凝重,朱棣麾下的主要官員將領和謀士齊聚,眾人還沉浸在對張玉的哀思之中,諸將雖然神情悲切,但眼中難掩對戰鬥和勝利的渴望。


    朱棣坐在主位上,目光緩緩掃過眾人,開口道:“東昌之戰,我燕軍損失慘重,未免重蹈覆轍,我等必須坦誠剖析失敗之因,方能找到重振之路。諸位但說無妨,無須顧忌!”


    參與過東昌之戰的武將們當然最有發言權,首先發言的是丘福,他皺著眉頭說道:“燕王,此次東昌之敗,末將以為是我軍過於輕敵。此前我們連番戰勝耿炳文和李景隆,濟南之戰後又拿下滄州,屢屢偷襲南軍糧道得手,便以為南軍亦是不堪一擊,故而在作戰之時未將敵軍全然放在眼裏,衝鋒之時有些莽撞,未及細察敵軍的布防與陷阱。”


    朱棣微微點頭,“朱能,你有何看法?”


    朱能站起身來行禮,神色嚴肅:“燕王,末將覺得我軍情報有誤也是一大敗因。戰前我們對南軍的兵力部署、作戰計劃了解得並不詳盡。那盛庸在東昌城內城外究竟設了多少埋伏,有何種防禦工事,還有他合適通知了平安派兵支援以及原卷何時到達,我們都知之甚少。以至於我軍法器衝鋒中後,才發現陷入了敵軍的包圍之中,進退兩難。”


    朱棣對此也是深以為然,情報的重要性在戰爭中不言而喻。此次東昌之戰,燕軍對南軍的情況掌握得不夠準確,這使得他們在作戰時陷入了被動。雖然道衍師徒已經屢屢建議加強情報工作,但是輕敵之下,朱棣也在把這些拋在腦後、


    “還有,燕王。”金忠也開口說道,“東昌一戰加上之前的濟南一戰便可看出,我燕軍戰法相對簡單且國譽仰仗騎兵,一旦南軍據城而守,或是背城列陣,騎兵失去了又是,往往就會局麵不利,而且在白溝河一戰和東昌之戰中,我們都吃了不少火器的虧,所以今後與南軍交戰,需在戰法上靈活多變,加強騎兵與步兵還有火器之間的協同。”


    朱棣聽著眾將的分析,心中有些沉重的同時也感到一絲慶幸。雖然東昌之戰的慘敗暴露出了燕軍如此多的問題,但好在自己還能重振旗鼓,卷土重來,隻要能做出相應的調整,一定不會重蹈覆轍。


    “眾將所言極是,這些皆是我們東昌之敗緣由。但靖難還未結束,我等要痛定思痛,必須製定出有效的戰略戰術,以應對後續的戰局。”朱棣的目光變得堅定起來。


    經過軍中將領們一番商討,朱棣與眾將製定出了以下的戰略戰術。


    在戰略方麵:


    其一,加強情報收集工作。朱棣決定派遣多支精銳的小分隊,滲透到南軍控製的區域,密切留意南軍的一舉一動,包括兵力的調動、將領的任免、城池的防禦情況等等。同時,在各地建立起情報網絡,通過收買當地的百姓、商人等,獲取更多關於南軍的信息。隻有做到對敵人了如指掌,才能在作戰中占據主動。


    其二,調整心態,不再輕敵。朱棣深知,南軍雖在之前的一些戰役中表現不佳,但經過東昌之戰,他們必然也會總結經驗教訓。所以,燕軍在後續的作戰中不能再抱有輕敵之心,要把每一場戰役都當作生死之戰來對待。進攻城池時,要先做好充分的偵察工作,了解城池的防禦工事、兵力部署等情況,然後再製定詳細的攻城計劃。在野戰中,同樣要先摸清敵軍的情況,再決定作戰的方式和時機。


    而在戰術方麵:


    其一,強化騎兵與步兵的配合。朱棣下令在軍中訓練新兵的同時加強對騎兵與步兵協同作戰的訓練。讓騎兵明白,他們衝入敵軍陣營後,不能孤軍奮戰,要時刻留意步兵的跟進情況,並且要為步兵創造有利的進攻條件。而步兵也要學會在騎兵衝鋒後,迅速跟上,利用騎兵衝開的缺口,對敵軍展開攻擊。同時,在平時的訓練中,設置多種模擬戰場的情況,讓騎兵與步兵在實戰模擬中不斷磨合,提高協同作戰的能力。


    其二,靈活運用多種戰術。不再單一地依賴某一種戰術,不可再單純的騎兵衝鋒或步兵強攻。在不同的戰場環境下,要根據敵軍的情況和地形地貌,靈活選用合圍戰術、迂迴戰術、誘敵戰術等。在麵對兵力多於自己的南軍時,可以采用迂迴戰術,繞到敵軍的側翼或後方,發動突然襲擊;在麵對敵軍防禦工事堅固的城池時,可以采用誘敵戰術,設法把敵軍引出城來,然後在城外解決戰鬥。


    其三,注重後勤保障。朱棣認識到,後勤保障對於一支軍隊的重要性。在以往的交戰中,燕軍的後勤供應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糧草的運輸、兵器的補充等。所以,朱棣決定在後續的作戰中,需安排專人負責糧草的收集、運輸和儲存,確保大軍有充足的食物供應。同時,加強兵器的製造和修理工作,讓將士們手中的兵器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能夠在戰場上發揮最大的作用。


    朱棣對眾將討論的結果十分認可,看著道衍一幅老神自在的樣子,笑道,“老和尚,聽了這麽久也聽的差不多了吧?你和你這寶貝徒弟有什麽想法,說來聽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從靖難之役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庚午199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庚午1990並收藏穿越大明,從靖難之役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