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聽到天子赦免的詔書,東南官吏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如果按照罪責,大家都難逃一死。
但是今天大家都是涉險過關,而且三州郡守違抗王命,沒有聽持節使者執金吾趙充國的傳喚來到臨淄,這讓他們又開始擔心自己的命運,刺史最大的一個責任就是讓當地郡守聽從王命,已經三日了各地郡守還是沒有如約而至,按照漢律這就是要誅滅三族的大罪,可身為監督地方的刺史也難辭其咎。
何劍等人立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立馬達成共識,既然三州郡守如此不識趣,正好將所有的罪責統統推到他們身上,好借此脫身。
達成共識之後,何劍率先發難向趙充國開口道:“趙將軍,承蒙陛下洪恩,赦免我等瀆職之罪,東南之地亂局起於土地兼並,東南士大夫地主勾結當地郡縣官員大肆兼並土地,稍有不從者當地官吏就會對其增派徭役,青徐揚三州刺史府已經審理多起農戶上告,也做出了判罰,但是當地郡守縣令置若罔聞,根本不進行處理執行,月餘前天子發詔,定穀梁為異端邪說,各州刺史府立馬遵從王命,查封穀梁中堅士子財產,共查出土地四萬頃,錢九千萬,黃金一萬斤,奴役四千人,糧兩千萬石供將軍驅使!!!”
聽完何劍的話,趙充國在一瞬間就明白了,這是三州刺史府向自己納的投名狀,順便將所有責任都推卸給各地郡守,但僅僅是穀梁派的士子們就查抄出如此巨額的財富,可想而知在這幾十年中,東南的地主是如何收刮民脂民膏的,這是明晃晃的官*逼*民*反。
想明白其中的關節,趙充國沒有第一時間迴答何劍的話,隻是向前緩緩地走了幾步,東南的亂局已經超出了長安的想象。
臨行前,趙充國自己就跟禦史大夫魏相連夜商議該如何解決,但是直至淩晨也沒有商議個所以然來,隻是到自己臨行拜別時,魏相突然問自己執金吾的責任是什麽?
“吾者,禦也,掌金鉗,以禦非常!!”趙充國看著前方的風景不由自主的念出聲來。
“以禦非常!!”趙充國繼續在嘴裏喃喃自語道,對啊!陛下派我來就是以禦非常。
想通魏相在自己臨行前的暗示,趙充國飛快的迴過身來說道:“來人馬上擬令,立刻以持節使者的名義,嚴令三州五國二十二郡諸侯王,郡守三日內必須到達臨淄城述職,違令者以叛亂論處,之後再以天子名義調各郡各國之兵馬於臨淄,被將軍要代表天子檢閱東南武備,立刻傳令吧!!!”
“喏!”左右隨員立刻答道,並且前去火速辦理。
“陛下臨行前,讓我等遷徙東南豪強於平陵,為先帝守墓,隨便充實關中,三州刺史就先不要迴到各自駐地了,共同協助丙明府一同辦理審核遷徙名單,同時審理齊郡地主豪強違法之事,所收繳之錢財先登記在冊不要動,本官自有安排,等上報長安後,得到天子的旨意後在統一統籌分配!!”趙充國下令道
“喏,屬下等聽從將軍號令!!!”三州刺史官吏拜道。
“王中丞!!”趙充國看向王吉說道。
“趙將軍,您請吩咐!!”王吉迴應道。
“吩咐談不上,就請王中丞連同禦史衙門同僚,共同統計齊郡流民人數,並將天子詔書公布於各縣,讓盜匪自動卸甲歸降,但本將軍期限隻給到這個月底,如果歸降,一切罪責既往不咎!!同時還請中丞發布布告,本將軍準備興修東南水利,招募民工,每日每人五錢,滿三個月者免徭役,所開荒田優先安置,國事繁重還請中丞上心!!!”趙充國淡淡的說道。
“下官一定竭盡所能,確保此事能順利通行!!”王吉堅定的說道
得到了王吉的答複,趙充國立刻大聲說道:“東南之地,人心浮動,當地貴族士大夫豪強有不軌之心,巧舌如簧,禍亂人心,所以才促成東南之亂,人心是什麽,人心就是糧食,人心就是安定,百姓有安居之心,可奈何東南五蠹們,貪贓枉法,濫權瀆職,枉費天子之苦心,天下興亡以儉得之,以奢失之,望諸君以此為戒,為聖天子再建東南,掃清宵小!!”
“下官必不負天子苦心,將軍勸戒,替天子掃除宵小,懲戒叛逆,還東南之民眾一朗朗乾坤,再建東南之地!!”在場所有官吏共同朗聲拜道。
“還望諸位,不要忘記今日之言,本將軍再此替天子,替東南之地黎民百姓謝謝諸位了!!”趙充國說完,向前方的眾人長揖拜倒在地。
“絕不忘今日之言,也不敢有負天子重托,將軍叮囑!!”所有人共同拜服在地道。
趙充國起身後立馬說道:“諸君,依策行事,時間刻不容緩,立馬執行吧!!!!”
“喏!!”眾人行禮後便散去,各自行事。
趙充國目送著所有人的離去,待其走遠後,才轉過身來靜靜的看著遠方的風景。
丙吉緩步走到趙充國的身旁,同樣看著遠方的風景開口道:“將軍就怎麽如此輕易放過刺史府的官吏,不怕朝野上下對將軍有非議??”
趙充國繼續看著遠方說道:“我和並廷尉,王中丞從長安一共帶出百餘名官吏隨從,這點人在東南之地,一點波浪都翻不起來,在說智術之士,必遠見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燭私!!還有我在東南的一舉一動自會向天子還有百官陳述,不勞丙廷尉費心!!!”
趙充國的話不冷不淡,丙吉碰了個軟釘子,但是丙吉神色自若不以為然,繼續開口說道:“長安考舉在即,即使人手不足也可上書天子與丞相增派人手,但將軍有將軍的考慮,東南之事陛下以將軍為首,下官聽從將軍的號令,但將軍是否超之過急,命各地郡守到臨淄述職的同時,又會操於臨淄,不怕各地郡守狗急跳牆,再次禍亂東南??”
聽到丙吉的話,趙充國哈哈大笑了起來,仿佛是聽到了天大的笑話,丙吉的臉色立刻難看了起來,正要發作的時候,就聽見趙充國解釋的話語:“東南這幫五蠹之輩,也敢起兵叛亂,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丙廷尉,會操於臨淄之事,就不用您掛懷了!!”
身後的王吉,見趙充國,丙吉二人起了爭執,立刻向前打個圓場說道:“趙將軍久經戰陣,自然不將這幫宵小奸佞放在心上,丙廷尉,隻是擔心東南再生混亂,所以才出言詢問,既然趙將軍心有成竹,我等就不必在問了,隻是如何篩選遷徙之豪強?還請將軍示下!!”
</p>
聽到天子赦免的詔書,東南官吏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如果按照罪責,大家都難逃一死。
但是今天大家都是涉險過關,而且三州郡守違抗王命,沒有聽持節使者執金吾趙充國的傳喚來到臨淄,這讓他們又開始擔心自己的命運,刺史最大的一個責任就是讓當地郡守聽從王命,已經三日了各地郡守還是沒有如約而至,按照漢律這就是要誅滅三族的大罪,可身為監督地方的刺史也難辭其咎。
何劍等人立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立馬達成共識,既然三州郡守如此不識趣,正好將所有的罪責統統推到他們身上,好借此脫身。
達成共識之後,何劍率先發難向趙充國開口道:“趙將軍,承蒙陛下洪恩,赦免我等瀆職之罪,東南之地亂局起於土地兼並,東南士大夫地主勾結當地郡縣官員大肆兼並土地,稍有不從者當地官吏就會對其增派徭役,青徐揚三州刺史府已經審理多起農戶上告,也做出了判罰,但是當地郡守縣令置若罔聞,根本不進行處理執行,月餘前天子發詔,定穀梁為異端邪說,各州刺史府立馬遵從王命,查封穀梁中堅士子財產,共查出土地四萬頃,錢九千萬,黃金一萬斤,奴役四千人,糧兩千萬石供將軍驅使!!!”
聽完何劍的話,趙充國在一瞬間就明白了,這是三州刺史府向自己納的投名狀,順便將所有責任都推卸給各地郡守,但僅僅是穀梁派的士子們就查抄出如此巨額的財富,可想而知在這幾十年中,東南的地主是如何收刮民脂民膏的,這是明晃晃的官*逼*民*反。
想明白其中的關節,趙充國沒有第一時間迴答何劍的話,隻是向前緩緩地走了幾步,東南的亂局已經超出了長安的想象。
臨行前,趙充國自己就跟禦史大夫魏相連夜商議該如何解決,但是直至淩晨也沒有商議個所以然來,隻是到自己臨行拜別時,魏相突然問自己執金吾的責任是什麽?
“吾者,禦也,掌金鉗,以禦非常!!”趙充國看著前方的風景不由自主的念出聲來。
“以禦非常!!”趙充國繼續在嘴裏喃喃自語道,對啊!陛下派我來就是以禦非常。
想通魏相在自己臨行前的暗示,趙充國飛快的迴過身來說道:“來人馬上擬令,立刻以持節使者的名義,嚴令三州五國二十二郡諸侯王,郡守三日內必須到達臨淄城述職,違令者以叛亂論處,之後再以天子名義調各郡各國之兵馬於臨淄,被將軍要代表天子檢閱東南武備,立刻傳令吧!!!”
“喏!”左右隨員立刻答道,並且前去火速辦理。
“陛下臨行前,讓我等遷徙東南豪強於平陵,為先帝守墓,隨便充實關中,三州刺史就先不要迴到各自駐地了,共同協助丙明府一同辦理審核遷徙名單,同時審理齊郡地主豪強違法之事,所收繳之錢財先登記在冊不要動,本官自有安排,等上報長安後,得到天子的旨意後在統一統籌分配!!”趙充國下令道
“喏,屬下等聽從將軍號令!!!”三州刺史官吏拜道。
“王中丞!!”趙充國看向王吉說道。
“趙將軍,您請吩咐!!”王吉迴應道。
“吩咐談不上,就請王中丞連同禦史衙門同僚,共同統計齊郡流民人數,並將天子詔書公布於各縣,讓盜匪自動卸甲歸降,但本將軍期限隻給到這個月底,如果歸降,一切罪責既往不咎!!同時還請中丞發布布告,本將軍準備興修東南水利,招募民工,每日每人五錢,滿三個月者免徭役,所開荒田優先安置,國事繁重還請中丞上心!!!”趙充國淡淡的說道。
“下官一定竭盡所能,確保此事能順利通行!!”王吉堅定的說道
得到了王吉的答複,趙充國立刻大聲說道:“東南之地,人心浮動,當地貴族士大夫豪強有不軌之心,巧舌如簧,禍亂人心,所以才促成東南之亂,人心是什麽,人心就是糧食,人心就是安定,百姓有安居之心,可奈何東南五蠹們,貪贓枉法,濫權瀆職,枉費天子之苦心,天下興亡以儉得之,以奢失之,望諸君以此為戒,為聖天子再建東南,掃清宵小!!”
“下官必不負天子苦心,將軍勸戒,替天子掃除宵小,懲戒叛逆,還東南之民眾一朗朗乾坤,再建東南之地!!”在場所有官吏共同朗聲拜道。
“還望諸位,不要忘記今日之言,本將軍再此替天子,替東南之地黎民百姓謝謝諸位了!!”趙充國說完,向前方的眾人長揖拜倒在地。
“絕不忘今日之言,也不敢有負天子重托,將軍叮囑!!”所有人共同拜服在地道。
趙充國起身後立馬說道:“諸君,依策行事,時間刻不容緩,立馬執行吧!!!!”
“喏!!”眾人行禮後便散去,各自行事。
趙充國目送著所有人的離去,待其走遠後,才轉過身來靜靜的看著遠方的風景。
丙吉緩步走到趙充國的身旁,同樣看著遠方的風景開口道:“將軍就怎麽如此輕易放過刺史府的官吏,不怕朝野上下對將軍有非議??”
趙充國繼續看著遠方說道:“我和並廷尉,王中丞從長安一共帶出百餘名官吏隨從,這點人在東南之地,一點波浪都翻不起來,在說智術之士,必遠見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燭私!!還有我在東南的一舉一動自會向天子還有百官陳述,不勞丙廷尉費心!!!”
趙充國的話不冷不淡,丙吉碰了個軟釘子,但是丙吉神色自若不以為然,繼續開口說道:“長安考舉在即,即使人手不足也可上書天子與丞相增派人手,但將軍有將軍的考慮,東南之事陛下以將軍為首,下官聽從將軍的號令,但將軍是否超之過急,命各地郡守到臨淄述職的同時,又會操於臨淄,不怕各地郡守狗急跳牆,再次禍亂東南??”
聽到丙吉的話,趙充國哈哈大笑了起來,仿佛是聽到了天大的笑話,丙吉的臉色立刻難看了起來,正要發作的時候,就聽見趙充國解釋的話語:“東南這幫五蠹之輩,也敢起兵叛亂,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丙廷尉,會操於臨淄之事,就不用您掛懷了!!”
身後的王吉,見趙充國,丙吉二人起了爭執,立刻向前打個圓場說道:“趙將軍久經戰陣,自然不將這幫宵小奸佞放在心上,丙廷尉,隻是擔心東南再生混亂,所以才出言詢問,既然趙將軍心有成竹,我等就不必在問了,隻是如何篩選遷徙之豪強?還請將軍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