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趙充國,丙吉,王吉三人在青徐揚三州刺史陪同擁簇下,站在臨淄城的城牆上,遙望著遠方的風景。


    十月中旬的南國,冬天即將來臨,風開始變得凜冽起來,但是在日漸寒冷的日子裏,為了生計,東南之地的民眾們依然需要頂著冷風,勞作在寒冰刺骨的江水中。


    山間唿嘯的冷風,刮過高聳的城牆上,刮過了趙充國的身體,在寒風中趙充國感受到了稍許的冷意,緊了緊身上的披風開口道:“大王之風,起於青萍之末,丙廷尉,王中丞,到臨淄也有數天了,不知二位休整的如何??是否有氣力,可以用來熄滅這股東南之邪風??”


    聽到執金吾趙充國的話,王吉仍然默不作聲裝作未聽到的樣子,跟身邊的青州刺史何劍小聲的攀談著。


    丙吉見王吉的做派笑了笑並未理會,而是看著前方趙充國說道:“我等已經到臨淄幾日了,也將旅途中的乏累也緩了過來,當以國事為重,陛下與丞相在我等臨來之前囑咐,在東南之地一切以執金吾趙將軍馬首是瞻,所以還請趙將軍示下該如何行事??”


    聽到丙吉的迴答,趙充國心中暗罵了一句老狐狸,但麵上不顯接著說道:“我等深受天子聖恩,天子派遣我等就是要平定著東南之亂,但也來到臨淄城幾日了,除了青徐揚三州刺史部,東南各地這三十餘位郡守,加上郡中兩千石都未到達述職,是我等德行不夠,不能感化其背叛天子之心,既然如此,丙廷尉認為該如何清理東南這亂臣賊子之餘毒那?”


    聽到趙充國的提問,丙吉笑了笑接著趙充國的話頭說道:“道私者亂,道法者治,不吹毛而求小疵,既然東南臣公無上效君王,下養黎民之心,又何必存於世間,韓非子雲:存亡在虛實,不在於眾寡,既然文教不聽,隻能借天子武德感化了,還請趙將軍,散其黨,收其餘,閉其門,奪其輔,使國乃無虎!!!”


    何劍等東南三州刺史府官員聽到,趙充國與丙吉的對話立刻毛骨悚然。


    當年製定刺史之職位時,孝武皇帝和朝堂諸公就給九州刺史們定下了六條問事,抓住了監督地方的重點。


    孝武皇帝給刺史規定了明確的監察職責,叫“六條問事”,具體內容是:


    第一條,豪強惡霸侵占田地,以強淩弱;


    第二條,二千石的郡守對抗中央,欺壓百姓;


    第三條,二千石的郡守貪贓違法,亂殺無辜;


    第四條,二千石的郡守任人唯親,不舉賢能;


    第五條,二千石的郡守依仗權勢,亂拉關係;


    第六條,二千石的郡守勾結豪強,不奉政令。


    六條中除第一條外,其餘五條都是針對二千石郡守的。


    六條外還有不成文的一條,就是考察國王有罪狀便奏聞,不法的國王因此受到懲罰,不把監察國王的內容載入明文中,是因為漢家已孝治天下,明晃晃的對同族諸侯王們喊打喊殺成何體統,況且這個問題已不顯得十分迫切了。


    漢室初期在地方上實行的是郡國並行的雙軌製,孝景皇帝平息七國之亂後,諸侯國的實力已被削弱。


    孝武皇帝劉徹登基後,還是先拿諸侯國開刀,主父偃獻策推恩令,規定國王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在國中分侯,這樣一來從諸侯國中分出幾個小侯國,使諸侯國的直屬領地不斷地縮小。


    後來孝武皇帝又借故禮金之事兒,奪了一百零六個王侯的爵位,並且禁止諸侯國的官吏在朝中任職,防止他們插手中央事務。


    經過一係列的整頓,使諸侯國大傷元氣,已構不成對中央政府的嚴重威脅,於是,孝武皇帝又騰出手來整治州郡,二千石的郡守是一郡之首,夫物者有所宜,才者有所施,各處其宜,故上下無為。


    安邦先安首,督吏先督王,六條問事主要就是衝著天下郡國兩千石的地方官吏來的。


    解決這個層麵的問題,也是抓重點,比如他們是否能認真執行中央的方針政策,是不是濫用刑法、欺淩百姓等等。


    早在執金吾,廷尉,禦史中丞到達臨淄之日,何劍等人就下令三州郡守及郡中兩千石,來臨淄述職,可是已經三日,並不見任何一個郡守到達臨淄。


    而今日執金吾與廷尉卿紛紛表態,說這東南盡是亂臣賊子,換句話說,也就三州刺史沒有盡到應有的責任。


    主憂臣辱,主辱臣死,既然給君父已經弄的麵上無光,自己等人又何必留於世間,何劍默然的想著。


    趙充國看著羞愧難當的刺史們,趙充國心裏知道這幫人,多數是無妄之災,但漢室官員一直剛烈,受到羞辱時,也一定會有所迴饋,如果是因為公事,無法換迴之時,也一定會自殺以謝天下。


    所以臨來之時,天子特意下詔書給自己,讓他以太後千秋之名義,特赦東南恪盡職守的官吏們,來到臨淄這幾日,趙充國發現三州刺史衙門上下大多都兢兢業業,隻因為東南之地,地主與官吏勾結過深真正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了。


    所以趙充國準備放三州刺史部一馬,讓他們待罪立功,報答君父的仁慈之心。


    趙充國緩緩地轉過身來,看著眼前麵色羞愧的刺史們厲聲說道:“幹什麽,天還沒有塌下來,哭喪著臉幹什麽?君父將東南重任交付爾等,你們將東南之地治理成什麽樣子!!”


    聽到執金吾的訓斥,何劍等人立刻漲紅了臉,立馬將頭垂下,不敢看著前方的趙充國。


    看到他們的反映,趙充國在心中笑了笑,但臉上裝出了嚴厲憤怒的神色繼續訓斥道:“漢家從太宗孝文皇帝開始,曆代天子就害怕天下郡國郡守縣令,亂政害民,所以孝武皇帝才劃天下郡國為九州,設立九州刺史部,就是監督各地郡守是否有不軌之舉,可萬萬沒有想到竟無一人忠君愛國,這幫碩鼠著實可恨!!!”


    聽到趙充國的話語,何劍等人立刻長揖拜到在地說道:“臣等有罪,讓君父蒙羞,臣等死罪,死罪!!”


    趙充國歎了口氣,走到他們身邊,將其一一扶起,從懷中拿出一詔書朗聲說道:“青徐揚三州刺史接詔!!!”


    在場的所有人立刻拜倒在地。


    趙充國看了一眼,發現沒有人僭越接著說道:“天子詔:朕承先帝之聖緒,獲奉宗宙,戰戰兢兢,無有懈怠,皇天在上,後土在下,朕聽聞故治民無常,唯法為治,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故明主之治國也,明賞,勸民勸功;嚴刑,勸民親法,今太後千秋在即,天漢已孝道治國,朕感念太後仁德,特赦東南知錯之臣民,布告中外,鹹使聞知,欽此!!!”


    群臣立馬拜道:“臣等,接詔”


    注:漢室詔書:《漢製度》曰:


    帝之下書有四:一曰策書,二曰製書,三曰詔書,四曰誡敕。策書者,編簡也,其製長二尺,短者半之,篆書,起年、月、日,稱皇帝,以命諸侯王。三公以罪免亦賜策,而以隸書,用尺一木兩行,唯此為異也。製書者,帝者製度之命,其文曰“製詔三公”,皆璽封,尚書令印重封,露布州郡也。詔書者,詔,告也,其文曰“告某官雲[雲]”,如故事。誡敕者,謂敕刺史、太守,其文曰“有詔敕某官”。它皆仿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劉病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笑卡夫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笑卡夫卡並收藏我是劉病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