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在一片羨慕嫉妒恨的目光中,霍光趕忙拜倒謝恩。


    劍履上殿,讚拜不名,入朝不趨,是整個漢室貴族,士大夫,官吏為之奮鬥的終極目標,也是臣子在漢室能獲得的最高榮譽。


    所謂讚拜不名就是,大臣求見天子的時候,讚禮官不稱唿姓名,隻稱唿官職,大臣上奏書的時候,不用在寫臣某某侯某某官某某開頭,而是可以用官職作為直接開頭,在後世人看來這並不是什麽實際性的獎勵,隻是形勢上的。


    可是在漢室,這就是天子對臣子的最高等級的尊重。


    讚禮官不再直唿大臣姓名,也是漢室對這個大臣的尊重,這種尊重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天子認同該大臣擁有相同的地位,功績是平等的。


    在漢家近百年的曆史中,隻有高皇帝時期,大漢帝國第一任丞相蕭何,集齊了劍履上殿,讚拜不名,和入朝不趨,這三項榮譽。


    而像霍光集齊劍履上殿,讚拜不名的,也就隻有太宗孝文皇帝的丞相,陳平,張蒼二人,就算是單個榮譽,獲得者也是寥寥無幾。


    而現在這三項功勞的獲得者,就有一人,並不是後世亂臣賊子的標配,如果你是一個權臣,你連這三項榮譽都沒有配齊,都不好意思跟外麵人說,你權傾朝野,可以隨便廢立天子。


    在此時王莽更是空氣狀態,所以這三項榮譽還不是反義詞,是漢室給予一個大臣最高等級的獎賞,也是曆代漢家大臣都想追求的天子對自己最大的認同。


    所以,當劉詢拿出這個大禮包之後,霍光的所有怨氣和埋怨,全部煙消雲散。


    因為,在漢家曆史上,但凡獲得劍履上殿,讚拜不名,入朝不趨,這三項其中一個的,死後蓋棺定論,朝廷都會給予美諡,也都會拿到天子贈送的黃腸題湊,金縷玉衣,許以諸侯王或者天子規格下葬。


    對於當今漢室的所有貴族來說,為了死後哀榮,他們可以舍棄一切。


    劉詢看著霍光的表情,知道霍光他滿意自己的交換。讓身邊的霍山趕忙將霍光扶起,迴到原位,使了一個眼色示意坐在身旁的韓增,看見韓增不著痕跡的點了點頭,劉詢將目光重新迴到身前,等待著群臣的舉薦。


    韓增得到了天子的示意,等待霍光在座位上坐好後,起身向前躬身說道:“啟稟陛下,臣尚書令韓增,有賢達舉薦,光祿勳統帥郎官,護衛大內,責任之重,臣聽聞司隸校尉胡建,為人豁達,熟讀刑法,任司隸校尉之時,糾察百官不法,秉公處理,臣舉薦胡建為光祿勳!”


    天子定一人,丞相定一人,本是應有之意,本身像衛尉,光祿勳,執金吾等官員都是非天子親信不可擔當,所以大家都沒有往上考慮,最重要,但是大家遲疑不定的是,禦史中丞的人選,論重要性禦史中丞遠遠大於光祿勳和衛尉、執金吾,天子不選難道是要將這幾個職位,進行公推。


    在此之前,劉詢就考慮過,要將什麽職位抓在手中,第一考慮便是執金吾,但是思來想去還是要將光祿勳握在自己的手上。


    掌握光祿勳,就是掌握了司馬門,一旦掌握了司馬門,像劉賀那般無聲無息被廢,就再也不可能發生了。


    頭懸利劍,寢食難安,這迴一了百了。


    劉詢見沒有人反對才開口說道:“韓卿推薦司隸校尉胡建,朕,感覺尚可,那就封胡建為光祿勳,諸位愛卿,可有其他賢達,可為禦史大夫要職!朕認為,天下清明,重在吏治,吏治賢達則天下安寧,吏治崩壞則祖先蒙羞,社稷不穩!所以禦史大夫的人選要慎之又慎,不可馬虎!”


    群臣見天子的發問,明白了下麵的章程,開始推薦禦史大夫人選,但是亞相的推舉,要更加的慎重,資曆,能力,賢名缺一不可,更主要的是,能跟住天子和丞相的脈絡。


    大家正在思索的時候,少府令趙充國站了起來,走到了大殿中央,躬身拜道說:“陛下訓示,臣銘記於心,禦史大夫身為亞相,為陛下警醒四方,理清天下吏治,不可不重要,所以臣舉薦茂陵尉魏相,魏相,才思敏捷,熟讀漢律,可當此職,還請陛下斟酌!”


    魏相,未來消除霍光的急先鋒,霍光一族謀反之罪就是魏相收集的,在霍光死後不到一年,魏相就將霍光一家男女老少送去於霍光團聚了。


    想到這裏,劉詢一臉溫和的看向霍光開口問道:“丞相總理朝政,替朕統禦百官,認為魏相是否可以擔當此重任?”


    天子的提問讓霍光開始迴憶,關於魏相的全部檔案,魏相,字弱翁,濟陰定陶人,魏相治郡有方,深得民心。在任茂陵令時,禦史大夫桑弘羊的親戚坑騙鄉裏,魚肉百姓。魏相辨明真偽,不畏權貴,將其收捕治罪,並殺於街市示眾,從此,茂陵大治。在河南太守任上,他整頓吏治,考核實效,禁止奸邪,當時豪強無不畏服。因政績突出,被霍山舉薦,被任命為茂陵尉。


    一想到魏相的升職還有霍山的功勞,霍光就放下心來,雖然這一點香火情,在實際情況中起不到任何的作用,該捅刀子就捅刀子,同樣的,該親密無間也會變得親密無間。這不是因為感情而左右,隻是簡簡單單的為了利益,大家可以共同獲取的利益。


    想到這裏霍光開口說道:“迴稟陛下,魏相擔任茂陵尉,一直秉公執法,從來沒有懈怠之舉,茂陵區的百姓對魏相也是交口稱讚,采詩團到茂陵采風也沒有發現任何不妥之處,本想過幾日待陛下返迴未央宮時在進行舉薦,可不曾想到魏相賢名已經被少府令先一步得知,老臣對魏相擔任禦史大夫並無意異!”


    “見賢思齊,乃是君子行徑,知人善用,也是賢臣準則,既然丞相,少府令共同舉薦,這禦史大夫一職,就由魏相擔任!”劉詢說道:“少府令趙充國,舉薦有功,升任執金吾,賞賜五百金,賜關內侯,食邑三百戶!”


    劉詢繼續說道:“少府令轉升執金吾,司隸校尉升光祿勳,兩職空缺,升少府丞陳萬年為少府令,升許廣漢為司隸校尉!”


    在劉詢的宣布聲中,九卿剩下的職位就隻有,禦史中丞和衛尉了,在場的列侯和大臣們細細的盤算著,看自己陣營中是否有適合的候選人。


    這時太仆杜延年起身拜道:“陛下,臣舉薦一人為禦史中丞!”


    劉詢看著眼前的杜延年,自從立後之事以後,杜延年就變成朝堂小透明,不涉及自己的業務範圍,從不開口說話,這可能是受到了霍光的敲打,從現在的情況看,這一次的舉薦也不是霍光的意識,否則霍光已經舉薦完一人,杜延年就不需要在出來舉薦。


    黨內無派,千奇百怪,國中無黨,恐怖思想。


    任何一個帝王,不管他們多麽英明神武,都阻止不了朝中大臣因為各自的利益抱團取暖,利益會讓人,自動的走在一起,這是人性!也是天性!


    但是,任何黨派的組成成員,他們隻是目標相同,在這個統一的目標中,還夾雜著各種各樣的個人利益,而一個派係的領導就需要去解決這樣那樣的個人需求。


    而現在杜延年這個霍光集團中至關重要的人物,自己知己好友的父親,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劉詢玩味的看了一眼霍光,見他平靜如水,沒有任何的反映,反倒是太常霍禹,和自己身旁站立的霍山滿臉嚴峻。


    看到他們的反映,劉詢才開口道:“不知太仆舉薦何人為禦史中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劉病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笑卡夫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笑卡夫卡並收藏我是劉病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