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神仙娘子
點雀為鳳:殿下不省心 作者:夢中說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帝並不是登基以後才開始接觸道士的。在沈禦離的記憶裏,他似乎一直都對修道之人禮敬有加。
所以這一次宮裏忽然派人求仙訪道最初並沒有引起外人的注意,頂多是朝堂上有人擔憂地議論兩句,說皇帝最近越來越荒唐了。
但凡人得了富貴,無一不希望富貴長久,所以古往今來帝王求仙也是常事,世人都很習慣,並不敢勸。
誰也沒想到,不足兩個月工夫,這幫道士又在宮裏鬧出了一樁大事來。
事情其實很簡單,道士的工作就是捉鬼嘛!這段時日宮裏總有人說睡不安穩,自從衝虛真人被燒死之後,嬪妃、皇子、公主和內侍宮人們多多少少都曾經遇到過一些怪事,還有夜裏犯魘症差點把命丟了的,種種跡象都表明宮裏有不幹淨的東西,而且還不少。
於是眾道士們經過近兩個月的準備終於安排妥當,在宮裏辦了一場盛大的法事。
找了個據說陰氣最盛的時辰,搭台上供作法念咒鬧騰了足足一夜。
第二天,一個健康無病的妃子無緣無故平地摔倒,死了;
第三天,參與法事的道士們身上同時長出了青斑,不碰沒事,一碰就渾身疼,好像裏邊有什麽東西紮了根似的;
第四天就更慘了:皇帝忽然病了,高燒,直接從祈祥宮抬迴寢殿的,打那以後就開始說胡話,連著兩天都沒清醒。
這可成了大事了,朝野內外忽然亂了起來。
先前從來沒有人敢提的“立儲”大事變得迫在眉睫,這儲君之位卻似乎成了個燙手山芋。在這麽個特殊的時候,沈禦離這個唯一封王的皇子,不可避免地成了天下人目光的焦點。
進宮侍疾是輪不到他的,在府中坐視不管也不可能。於是在葉貴妃的極力主張之下,沈禦離又帶著繞林住迴了宮中的聽水軒,每日早晚到皇帝跟前去問候一番。
卻隻看著皇帝一天比一天憔悴。當年叱吒天下的一員猛將,如今也才堪堪四十來歲,竟漸漸地有了幾分風燭殘年的味道。
太醫隻說“邪乎”,道士們說是殺孽過重遭到了冤魂索命,總之顯而易見是鬼神之事,非人力所能為了。
過了幾日,趁著皇帝清醒,朝臣們委婉地提到了立儲之事,話裏話外都說再沒有人比四皇子慶王更合適了。
皇帝掰著手指頭把如今幸存的幾個皇子數了一遍,有心找句話出來反駁一下,一時卻想不出來。
他最喜歡的那幾個死的死,廢的廢,受牽連的受牽連,簡直就是老天在……
不對!
皇帝撐著一口氣坐了起來,急得連連咳嗽:“不行,不行!老四不行!立老九!朕要立老九為太子!”
“這……陛下,”在場的幾個老臣俱是麵露難色,“九殿下的確聰慧過人,但是其生母錢氏先將二殿下假充男兒、又教二殿下為幼弟爭權奪利,顯然已存著覬覦皇位之心……”
“那不是正好?”皇帝揪著胡須,有氣無力:“她想要,朕就給她!”
幾個官員都呆住了,想不通這是什麽操作。
皇帝咳喘方定,靠在枕上冷笑道:“錢氏不是東西,朕知道。二小子……月兒貪戀權勢,朕也還記得。但他母子四人有聰明謀略、也有過人的膽氣,你們卻也要承認。”
眾官員想了想,齊點頭。
皇帝嘿地一笑,挺得意:“這就對了!橫豎朕都要死了,要個仁義忠孝的太子做什麽?朕要選個聰明的、有手段的!小八小九都不錯,你們看著選一個吧!”
“陛下,萬萬不可啊!”幾個官員嚇壞了,爭著往地上跪,紛紛亂嚷:“陛下,治國以仁孝,方是長久之計!八皇子九皇子聰慧有之,然心性難測,加之年紀尚幼,實在不宜立為太子啊!陛下,如今天下初定,當選立有德有能之人,斷不可以黃口小兒為君,以免民心生變……”
“哼,有德有能!”皇帝冷笑,氣得懨懨咳嗽一副馬上要吐血的樣子:“你們……選的人,也不見得……咳咳,也不見得就好到哪裏去!”
一句話說完竟咳得抬不起頭來,旁邊葉貴妃嚇壞了,忙示意太監們攆眾官員出去,自己叫了兩個小宮女強扶著皇帝躺下。
皇帝卻不甘心,手拍著床沿直向外看,脖子伸得老長:“叫、叫他們迴來!擬旨!朕要立小九為太子……”
“陛下!”葉貴妃按住了他的手,柔聲勸,“那幫老臣定然是在外麵商議好了的,您這會兒忽然說要立九殿下,他們肯定要爭執!不如您先消消氣歇一歇,等身子養好些了再把他們叫進來教訓!立儲之事原是殿下一人說了就算的,哪裏輪得到他們來聒噪?他們這會兒就是欺負您病著呢!”
皇帝被她按著手,越發動彈不得,掙紮了幾下隻得老實躺了迴去,氣喘道:“你也看出……他們是在欺負朕?”
葉貴妃歎了口氣,一臉哀戚。
皇帝閉上眼,似是想歇息一陣,心念一動卻又來了氣:“老子縱橫天下這麽多年,竟然要被幾個隻會耍筆杆子的欺負!他們憑什麽!這天下是朕的,朕要傳給誰,就傳給誰!”
“不錯,天下都是陛下您的。”葉貴妃擠出笑容,柔聲勸慰:“所以陛下一定要養好身子,您還要親手掌管這天下三十年,所以立儲之事大可不必著急。”
“哼,嘿!哈!”皇帝接連發出了幾個音節,也不知意思是悲還是怒,話倒是已經說不出來了。
葉貴妃幫他掖好被角、放下簾子,躡手躡腳走了出去。
幾個老臣看見她,不約而同都圍了過來,七嘴八舌爭著問:“娘娘,陛下他到底是怎麽個意思?”
“陛下的意思,咱們底下人哪敢妄加揣測?”葉貴妃歎息著,滿麵愁容:“前幾天還說如今所餘的皇子之中,唯有慶王還算是個有幾分成算的,如今卻……”
她拿帕子擦了擦淚,歎息:“朝政上的事我也不懂,也不敢勸。先說請賢妃姐姐來拿個主意吧,偏也病了!幾位大人,陛下若有個……有個三長兩短,將來不拘四殿下還是九殿下繼位,少不得都要靠您諸位扶持,都是一樣的。”
“娘娘,那陛下他……”新任丞相向殿內看了一眼,欲言又止。
葉貴妃擦淚道:“今日精神倒比昨天好了些,或許老天保佑,還能見好也未可知。先已說過今日不必拜見,諸位大人若有什麽話說,明日再來吧!”
她話已說盡,旁邊內侍便上前來引著群臣出去,不許再逗留了。
葉貴妃見人走遠,便鬆一口氣坐了下來,拍著胸口道:“這一天天來來迴迴的,累也累死了!外頭還有人嗎?”
宮女忙道:“大殿下吃過午飯就在外頭跪著了,十九公主在看著奴婢們熬藥,八殿下九殿下來過一趟又走了,四殿下還在審問那些道士們。”
葉貴妃坐著想了一陣,道:“都有心了。事到如今,宮中不生亂就好。你去叫人熬些上好的參茶給四殿下送過去,叫他分給身邊的人喝;再叫禦膳房備些暖胃的點心去給九殿下,我見他素日愛吃些辣的,你記得囑咐他要少吃,免得害肚子疼。”
身邊宮女一一答應著立刻就跑去辦了,宮中其餘的皇子公主和嬪妃們也都有人撫慰,因此這些日子雖然人人惶惶不安,卻一直沒有鬧出什麽了不得的大事來。
這裏頭當然大半都是葉貴妃處變不驚、治理宮務有方的功勞。
但此時走出宮門的那些官員可沒心情感歎什麽貴妃治宮有方。他們細想想皇帝今日的言行,都覺得有些鬧心。
一個侍郎忍不住,撫掌歎道:“前些日子明明已經厭棄了八皇子九皇子,如今病得糊塗了,怎麽反倒又想起那兩個來?黃口小兒,能成什麽氣候!”
丞相拈須,搖頭:“人到晚年愛幺兒,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四殿下這半年鬧騰得太厲害了,難怪招人嫌;八殿下九殿下雖然有個犯錯的母親,卻畢竟年幼討喜,陛下一時轉過念頭也是有的。”
旁邊禮部尚書歎道:“陛下的心思倒不難猜,可是咱們怎麽辦?難道當真由著他,就立那個心性未定、僅僅是有幾分聰慧的小兒為太子?這眼看著……說不定什麽時候就要繼位,到時候主少國疑,這天下……”
“唉!”丞相長歎了一口氣,“誰不說是如此呢!天下未定,正該需要有人乾綱獨斷,黃口小兒哪裏能行!幸好陛下今日尚未下詔,此時仍有轉圜餘地。諸位大人,明日見了陛下,咱們可要把個中利弊分析透徹才行!”
“吳相放心,”幾個官員齊齊拱手,“我等今晚迴去就寫奏章,明日當麵讀給陛下聽!陛下隻是病著,又不是糊塗了,斷沒有不聽諫言的道理!”
丞相見狀深為感動,當下也拱手還禮,與眾人依依惜別。
片刻之後眾官員各自乘車離去,吏部的那個小侍郎便跟著上了相府的車子,低聲道:“老師,您看今日陛下唱的是哪一出?”
“還能是哪一出?”丞相悠悠一笑,“人之將死,難免任性。咱們遷就些就是了,往後還有那麽長的日子,跟個死人計較什麽?”
侍郎一怔,大為驚異:“老師的意思是……就順著他?”
他想了一想,又笑了:“其實順著他也無妨。那兩個小的從前看著聰明,其實多半都是他們姐姐在旁指點的功勞。如今身後沒了親娘親姐,怕也成不了大器。陛下要抬舉他們,咱們做臣子的縱著就是了!”
“那可不行!”丞相臉色一沉,“三歲看老,你當皇家有真正的小孩子嗎?那兩個小東西鬼靈鬼精的,你知道他們心裏想什麽呢?”
侍郎聽他意思大約是沒改主意,一時又有些不解:“老師的意思是,堅持幫慶王?”
“當然!”丞相神色很是鄭重,“我還是那句話:現有的皇子裏,隻他還有幾分人樣。他又有王位在身,可見陛下對他重視。除了他,還有誰堪當大任?”
侍郎連聲附和,又笑了:“學生明白老師的意思了。明日即便是死諫,學生也要咬定了四殿下才是最合適的太子人選!”
丞相拈須微笑,兩個人互相一點頭,萬千言語心照不宣。
立太子,當然要立慶王,這是新任丞相吳裕安一早就認定了的事。
別的皇子,或高傲或貴氣或有母族倚仗,隻有這個四皇子是過了十幾年乞丐日子的。這樣無根基的人,當然會對扶他上位之人感激涕零。
也隻有這樣的人,報恩時可以毫無保留地對人好,因為他知道這情誼有多難得。
當然,妙處還不止這些。
四皇子不同於八皇子九皇子那般自幼聰慧。他生母是個老實本分的賣線姑娘,小家子出身的能有幾分聰明?生的兒子自然也是憨笨的了。
雖然趙太傅他們對四皇子稱讚有加,吳丞相卻有他自己的看法:所謂“一鳴驚人”,不過是前些年偷讀書、下死功夫攢下的一點底子罷了,一旦這點兒底子用完了,少不得就要現原形了。
這並非是他吳某人無端臆測,而是從前段時間發生的一些事上就可以初現端倪:這個四皇子在皇帝麵前並無半分聰明伶俐可言,隻會哭泣磕頭、溜須拍馬,再不然就是老實認罪,他哪裏聰明了?
要說聰明,倒是他身邊那個鬧不清是太監還是婢女的小跟班還有幾分伶俐。但這也不是大事,那丫頭咋咋唿唿是個惹事的祖宗,到時候尋個由頭打死就完了。
吳丞相越想越覺得自己的這個選擇簡直思慮周全、無懈可擊。他幾乎能看到自己將來扶持著一個老實愚笨不太管事的皇帝、一手遮天大權在握的日子了。
是啊,十年寒窗熬出來的前程,誰不想奔著那錦繡榮華的最高處去呢?
……
宮中專為道士們翻修的太極殿前幾日還是富麗堂皇繁華熱鬧的,如今的氣氛卻壓抑得嚇人。
門外上百羽林衛腰懸長刀不住巡邏,門內亦有人高馬大的太監們麵無表情地守著。雖然道士們都沒有上綁,但人人都明白,宮裏要殺他們就是一句話的事了。
什麽大士真人什麽活神仙,現如今全都是屠夫手底下的羔羊。
此刻為首的道士正跪在地上,戰戰兢兢拽住了沈禦離的衣角,仰頭哭訴:“殿下,道法不會有錯,邪祟不該勝正,此事定然是有小人從中作梗,草民冤枉啊!”
沈禦離一腳踹開他,坐了下來:“本王是來聽你說實話,不是來聽你狡辯的!”
“殿下,冤枉啊!”眾道士哭得更厲害了,像一群蛤蟆似的一齊跪爬過來磕頭,哭聲震天。
旁邊侍衛統領忍不住上前一步,拔劍道:“殿下,這群蛀蟲還想狡辯!殺了算了!”
“草民冤枉!”仍是那個為首的道士撲上前來,大哭:“即便殿下不相信道術,也該相信邪祟卑瑣不敢害人!此次先是孫美人無病暴亡,然後是草民等人身染怪症,如今又是陛下高熱不退……樁樁件件都不是邪祟所能為,分明是有人借機生事,欲顛覆我朝江山、嫁禍於我等草民啊!”
“喲嗬,虧你們還記得自己是‘草民’!”繞林從外麵蹦了進來,順腳踹開兩個礙事的道士,竄到了沈禦離麵前繼續道:“一群‘草民’,值得旁人拿皇帝陛下的性命來嫁禍你們呀?你們是‘草民’還是‘草包’哦!”
“我們……”為首的道士差點氣死過去,看沈禦離對繞林縱容得厲害,又慌忙壓下嘴邊的粗話,垂首道:“姑娘誤會了。此事當然不是針對我們,而是借我們之手謀害陛下,我等不過是代人受過而已!”
“屁咧!”繞林翻個白眼,“明明就是你們本事不濟,惹惱了這宮裏的‘妖邪’,硬是把小事變成了大事!也不知道是誰給你們的膽子,學了半瓶醋的道術就敢到宮裏來作法,活該你們得怪病哦!”
道士們素常都是被人當神仙追捧著的,此番忽然被一個小丫頭當麵叱罵,人人都覺得臉上掛不住,恨不得揭下一層臉皮來藏在懷裏。
沈禦離拉著繞林坐下,問:“你知道什麽了?”
繞林接過他遞來的參茶仰頭喝光,抹抹嘴道:“大美人說了,這幫臭道士腦子有坑,居然不問來由不問去路,一上來就想用對付惡靈的那套術法打得她們魂飛魄散!大美人生氣了,說她們此前從來不曾禍害過無辜之人,既然這幫臭道士說她們是‘惡靈’,那她們就做一做惡靈該做的事——這幫道士活不成了!”
“這不好吧?”沈禦離皺眉,“她們做這樣的事,對自身沒有損害?”
繞林又順手拿起桌上的點心開始啃,含混不清地道:“大美人說沒有!她說正經道士有功德的她們也不敢動手,但這一群都是些沽名釣譽騙錢的混賬東西,很容易殺。咱就等他們胳膊上的青線長到心髒吧,十個裏頭有九個都得死!”
一眾道士齊齊震悚。為首那人眼珠一轉,忽然撲向繞林:“救命!草民知道錯了,求神仙娘子救命!”
所以這一次宮裏忽然派人求仙訪道最初並沒有引起外人的注意,頂多是朝堂上有人擔憂地議論兩句,說皇帝最近越來越荒唐了。
但凡人得了富貴,無一不希望富貴長久,所以古往今來帝王求仙也是常事,世人都很習慣,並不敢勸。
誰也沒想到,不足兩個月工夫,這幫道士又在宮裏鬧出了一樁大事來。
事情其實很簡單,道士的工作就是捉鬼嘛!這段時日宮裏總有人說睡不安穩,自從衝虛真人被燒死之後,嬪妃、皇子、公主和內侍宮人們多多少少都曾經遇到過一些怪事,還有夜裏犯魘症差點把命丟了的,種種跡象都表明宮裏有不幹淨的東西,而且還不少。
於是眾道士們經過近兩個月的準備終於安排妥當,在宮裏辦了一場盛大的法事。
找了個據說陰氣最盛的時辰,搭台上供作法念咒鬧騰了足足一夜。
第二天,一個健康無病的妃子無緣無故平地摔倒,死了;
第三天,參與法事的道士們身上同時長出了青斑,不碰沒事,一碰就渾身疼,好像裏邊有什麽東西紮了根似的;
第四天就更慘了:皇帝忽然病了,高燒,直接從祈祥宮抬迴寢殿的,打那以後就開始說胡話,連著兩天都沒清醒。
這可成了大事了,朝野內外忽然亂了起來。
先前從來沒有人敢提的“立儲”大事變得迫在眉睫,這儲君之位卻似乎成了個燙手山芋。在這麽個特殊的時候,沈禦離這個唯一封王的皇子,不可避免地成了天下人目光的焦點。
進宮侍疾是輪不到他的,在府中坐視不管也不可能。於是在葉貴妃的極力主張之下,沈禦離又帶著繞林住迴了宮中的聽水軒,每日早晚到皇帝跟前去問候一番。
卻隻看著皇帝一天比一天憔悴。當年叱吒天下的一員猛將,如今也才堪堪四十來歲,竟漸漸地有了幾分風燭殘年的味道。
太醫隻說“邪乎”,道士們說是殺孽過重遭到了冤魂索命,總之顯而易見是鬼神之事,非人力所能為了。
過了幾日,趁著皇帝清醒,朝臣們委婉地提到了立儲之事,話裏話外都說再沒有人比四皇子慶王更合適了。
皇帝掰著手指頭把如今幸存的幾個皇子數了一遍,有心找句話出來反駁一下,一時卻想不出來。
他最喜歡的那幾個死的死,廢的廢,受牽連的受牽連,簡直就是老天在……
不對!
皇帝撐著一口氣坐了起來,急得連連咳嗽:“不行,不行!老四不行!立老九!朕要立老九為太子!”
“這……陛下,”在場的幾個老臣俱是麵露難色,“九殿下的確聰慧過人,但是其生母錢氏先將二殿下假充男兒、又教二殿下為幼弟爭權奪利,顯然已存著覬覦皇位之心……”
“那不是正好?”皇帝揪著胡須,有氣無力:“她想要,朕就給她!”
幾個官員都呆住了,想不通這是什麽操作。
皇帝咳喘方定,靠在枕上冷笑道:“錢氏不是東西,朕知道。二小子……月兒貪戀權勢,朕也還記得。但他母子四人有聰明謀略、也有過人的膽氣,你們卻也要承認。”
眾官員想了想,齊點頭。
皇帝嘿地一笑,挺得意:“這就對了!橫豎朕都要死了,要個仁義忠孝的太子做什麽?朕要選個聰明的、有手段的!小八小九都不錯,你們看著選一個吧!”
“陛下,萬萬不可啊!”幾個官員嚇壞了,爭著往地上跪,紛紛亂嚷:“陛下,治國以仁孝,方是長久之計!八皇子九皇子聰慧有之,然心性難測,加之年紀尚幼,實在不宜立為太子啊!陛下,如今天下初定,當選立有德有能之人,斷不可以黃口小兒為君,以免民心生變……”
“哼,有德有能!”皇帝冷笑,氣得懨懨咳嗽一副馬上要吐血的樣子:“你們……選的人,也不見得……咳咳,也不見得就好到哪裏去!”
一句話說完竟咳得抬不起頭來,旁邊葉貴妃嚇壞了,忙示意太監們攆眾官員出去,自己叫了兩個小宮女強扶著皇帝躺下。
皇帝卻不甘心,手拍著床沿直向外看,脖子伸得老長:“叫、叫他們迴來!擬旨!朕要立小九為太子……”
“陛下!”葉貴妃按住了他的手,柔聲勸,“那幫老臣定然是在外麵商議好了的,您這會兒忽然說要立九殿下,他們肯定要爭執!不如您先消消氣歇一歇,等身子養好些了再把他們叫進來教訓!立儲之事原是殿下一人說了就算的,哪裏輪得到他們來聒噪?他們這會兒就是欺負您病著呢!”
皇帝被她按著手,越發動彈不得,掙紮了幾下隻得老實躺了迴去,氣喘道:“你也看出……他們是在欺負朕?”
葉貴妃歎了口氣,一臉哀戚。
皇帝閉上眼,似是想歇息一陣,心念一動卻又來了氣:“老子縱橫天下這麽多年,竟然要被幾個隻會耍筆杆子的欺負!他們憑什麽!這天下是朕的,朕要傳給誰,就傳給誰!”
“不錯,天下都是陛下您的。”葉貴妃擠出笑容,柔聲勸慰:“所以陛下一定要養好身子,您還要親手掌管這天下三十年,所以立儲之事大可不必著急。”
“哼,嘿!哈!”皇帝接連發出了幾個音節,也不知意思是悲還是怒,話倒是已經說不出來了。
葉貴妃幫他掖好被角、放下簾子,躡手躡腳走了出去。
幾個老臣看見她,不約而同都圍了過來,七嘴八舌爭著問:“娘娘,陛下他到底是怎麽個意思?”
“陛下的意思,咱們底下人哪敢妄加揣測?”葉貴妃歎息著,滿麵愁容:“前幾天還說如今所餘的皇子之中,唯有慶王還算是個有幾分成算的,如今卻……”
她拿帕子擦了擦淚,歎息:“朝政上的事我也不懂,也不敢勸。先說請賢妃姐姐來拿個主意吧,偏也病了!幾位大人,陛下若有個……有個三長兩短,將來不拘四殿下還是九殿下繼位,少不得都要靠您諸位扶持,都是一樣的。”
“娘娘,那陛下他……”新任丞相向殿內看了一眼,欲言又止。
葉貴妃擦淚道:“今日精神倒比昨天好了些,或許老天保佑,還能見好也未可知。先已說過今日不必拜見,諸位大人若有什麽話說,明日再來吧!”
她話已說盡,旁邊內侍便上前來引著群臣出去,不許再逗留了。
葉貴妃見人走遠,便鬆一口氣坐了下來,拍著胸口道:“這一天天來來迴迴的,累也累死了!外頭還有人嗎?”
宮女忙道:“大殿下吃過午飯就在外頭跪著了,十九公主在看著奴婢們熬藥,八殿下九殿下來過一趟又走了,四殿下還在審問那些道士們。”
葉貴妃坐著想了一陣,道:“都有心了。事到如今,宮中不生亂就好。你去叫人熬些上好的參茶給四殿下送過去,叫他分給身邊的人喝;再叫禦膳房備些暖胃的點心去給九殿下,我見他素日愛吃些辣的,你記得囑咐他要少吃,免得害肚子疼。”
身邊宮女一一答應著立刻就跑去辦了,宮中其餘的皇子公主和嬪妃們也都有人撫慰,因此這些日子雖然人人惶惶不安,卻一直沒有鬧出什麽了不得的大事來。
這裏頭當然大半都是葉貴妃處變不驚、治理宮務有方的功勞。
但此時走出宮門的那些官員可沒心情感歎什麽貴妃治宮有方。他們細想想皇帝今日的言行,都覺得有些鬧心。
一個侍郎忍不住,撫掌歎道:“前些日子明明已經厭棄了八皇子九皇子,如今病得糊塗了,怎麽反倒又想起那兩個來?黃口小兒,能成什麽氣候!”
丞相拈須,搖頭:“人到晚年愛幺兒,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四殿下這半年鬧騰得太厲害了,難怪招人嫌;八殿下九殿下雖然有個犯錯的母親,卻畢竟年幼討喜,陛下一時轉過念頭也是有的。”
旁邊禮部尚書歎道:“陛下的心思倒不難猜,可是咱們怎麽辦?難道當真由著他,就立那個心性未定、僅僅是有幾分聰慧的小兒為太子?這眼看著……說不定什麽時候就要繼位,到時候主少國疑,這天下……”
“唉!”丞相長歎了一口氣,“誰不說是如此呢!天下未定,正該需要有人乾綱獨斷,黃口小兒哪裏能行!幸好陛下今日尚未下詔,此時仍有轉圜餘地。諸位大人,明日見了陛下,咱們可要把個中利弊分析透徹才行!”
“吳相放心,”幾個官員齊齊拱手,“我等今晚迴去就寫奏章,明日當麵讀給陛下聽!陛下隻是病著,又不是糊塗了,斷沒有不聽諫言的道理!”
丞相見狀深為感動,當下也拱手還禮,與眾人依依惜別。
片刻之後眾官員各自乘車離去,吏部的那個小侍郎便跟著上了相府的車子,低聲道:“老師,您看今日陛下唱的是哪一出?”
“還能是哪一出?”丞相悠悠一笑,“人之將死,難免任性。咱們遷就些就是了,往後還有那麽長的日子,跟個死人計較什麽?”
侍郎一怔,大為驚異:“老師的意思是……就順著他?”
他想了一想,又笑了:“其實順著他也無妨。那兩個小的從前看著聰明,其實多半都是他們姐姐在旁指點的功勞。如今身後沒了親娘親姐,怕也成不了大器。陛下要抬舉他們,咱們做臣子的縱著就是了!”
“那可不行!”丞相臉色一沉,“三歲看老,你當皇家有真正的小孩子嗎?那兩個小東西鬼靈鬼精的,你知道他們心裏想什麽呢?”
侍郎聽他意思大約是沒改主意,一時又有些不解:“老師的意思是,堅持幫慶王?”
“當然!”丞相神色很是鄭重,“我還是那句話:現有的皇子裏,隻他還有幾分人樣。他又有王位在身,可見陛下對他重視。除了他,還有誰堪當大任?”
侍郎連聲附和,又笑了:“學生明白老師的意思了。明日即便是死諫,學生也要咬定了四殿下才是最合適的太子人選!”
丞相拈須微笑,兩個人互相一點頭,萬千言語心照不宣。
立太子,當然要立慶王,這是新任丞相吳裕安一早就認定了的事。
別的皇子,或高傲或貴氣或有母族倚仗,隻有這個四皇子是過了十幾年乞丐日子的。這樣無根基的人,當然會對扶他上位之人感激涕零。
也隻有這樣的人,報恩時可以毫無保留地對人好,因為他知道這情誼有多難得。
當然,妙處還不止這些。
四皇子不同於八皇子九皇子那般自幼聰慧。他生母是個老實本分的賣線姑娘,小家子出身的能有幾分聰明?生的兒子自然也是憨笨的了。
雖然趙太傅他們對四皇子稱讚有加,吳丞相卻有他自己的看法:所謂“一鳴驚人”,不過是前些年偷讀書、下死功夫攢下的一點底子罷了,一旦這點兒底子用完了,少不得就要現原形了。
這並非是他吳某人無端臆測,而是從前段時間發生的一些事上就可以初現端倪:這個四皇子在皇帝麵前並無半分聰明伶俐可言,隻會哭泣磕頭、溜須拍馬,再不然就是老實認罪,他哪裏聰明了?
要說聰明,倒是他身邊那個鬧不清是太監還是婢女的小跟班還有幾分伶俐。但這也不是大事,那丫頭咋咋唿唿是個惹事的祖宗,到時候尋個由頭打死就完了。
吳丞相越想越覺得自己的這個選擇簡直思慮周全、無懈可擊。他幾乎能看到自己將來扶持著一個老實愚笨不太管事的皇帝、一手遮天大權在握的日子了。
是啊,十年寒窗熬出來的前程,誰不想奔著那錦繡榮華的最高處去呢?
……
宮中專為道士們翻修的太極殿前幾日還是富麗堂皇繁華熱鬧的,如今的氣氛卻壓抑得嚇人。
門外上百羽林衛腰懸長刀不住巡邏,門內亦有人高馬大的太監們麵無表情地守著。雖然道士們都沒有上綁,但人人都明白,宮裏要殺他們就是一句話的事了。
什麽大士真人什麽活神仙,現如今全都是屠夫手底下的羔羊。
此刻為首的道士正跪在地上,戰戰兢兢拽住了沈禦離的衣角,仰頭哭訴:“殿下,道法不會有錯,邪祟不該勝正,此事定然是有小人從中作梗,草民冤枉啊!”
沈禦離一腳踹開他,坐了下來:“本王是來聽你說實話,不是來聽你狡辯的!”
“殿下,冤枉啊!”眾道士哭得更厲害了,像一群蛤蟆似的一齊跪爬過來磕頭,哭聲震天。
旁邊侍衛統領忍不住上前一步,拔劍道:“殿下,這群蛀蟲還想狡辯!殺了算了!”
“草民冤枉!”仍是那個為首的道士撲上前來,大哭:“即便殿下不相信道術,也該相信邪祟卑瑣不敢害人!此次先是孫美人無病暴亡,然後是草民等人身染怪症,如今又是陛下高熱不退……樁樁件件都不是邪祟所能為,分明是有人借機生事,欲顛覆我朝江山、嫁禍於我等草民啊!”
“喲嗬,虧你們還記得自己是‘草民’!”繞林從外麵蹦了進來,順腳踹開兩個礙事的道士,竄到了沈禦離麵前繼續道:“一群‘草民’,值得旁人拿皇帝陛下的性命來嫁禍你們呀?你們是‘草民’還是‘草包’哦!”
“我們……”為首的道士差點氣死過去,看沈禦離對繞林縱容得厲害,又慌忙壓下嘴邊的粗話,垂首道:“姑娘誤會了。此事當然不是針對我們,而是借我們之手謀害陛下,我等不過是代人受過而已!”
“屁咧!”繞林翻個白眼,“明明就是你們本事不濟,惹惱了這宮裏的‘妖邪’,硬是把小事變成了大事!也不知道是誰給你們的膽子,學了半瓶醋的道術就敢到宮裏來作法,活該你們得怪病哦!”
道士們素常都是被人當神仙追捧著的,此番忽然被一個小丫頭當麵叱罵,人人都覺得臉上掛不住,恨不得揭下一層臉皮來藏在懷裏。
沈禦離拉著繞林坐下,問:“你知道什麽了?”
繞林接過他遞來的參茶仰頭喝光,抹抹嘴道:“大美人說了,這幫臭道士腦子有坑,居然不問來由不問去路,一上來就想用對付惡靈的那套術法打得她們魂飛魄散!大美人生氣了,說她們此前從來不曾禍害過無辜之人,既然這幫臭道士說她們是‘惡靈’,那她們就做一做惡靈該做的事——這幫道士活不成了!”
“這不好吧?”沈禦離皺眉,“她們做這樣的事,對自身沒有損害?”
繞林又順手拿起桌上的點心開始啃,含混不清地道:“大美人說沒有!她說正經道士有功德的她們也不敢動手,但這一群都是些沽名釣譽騙錢的混賬東西,很容易殺。咱就等他們胳膊上的青線長到心髒吧,十個裏頭有九個都得死!”
一眾道士齊齊震悚。為首那人眼珠一轉,忽然撲向繞林:“救命!草民知道錯了,求神仙娘子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