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殺胡令”隻有一句,“內外趙人,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晉書》)。


    很多人把之前的兩道命令“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與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和這一命令聯在一起,認為是“殺胡令”的三大組成部分。在我看來則是不然,中國人做事從來講究留有餘地,即使有了“殺漢檄”的前例,我們也希望能夠用恩德去感化眾生,不會一下把事做絕。之前的兩道命令,很明顯,一條是用於確保自身的無虞,一條則是賜予胡人的恩惠。


    然而胡人並不領情,敵人就是敵人,仇恨就是仇恨,不會因為一兩句的善意言語而有所改變。對於我們,也總是在退無可退的絕境中才會撿起曾經多次鮮血淋漓的教訓,才會明白並不是你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對你好的道理,然後才會想起,原來我們需要拿起武器。


    從304年劉淵起兵,到349年年末冉閔發布“殺胡令”。期間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中原百姓生靈塗炭,飽受胡族淩辱。固然有衣冠南遷,但更多的留下的人們隻能在死亡線上掙紮求活。兒子、丈夫被無情殺戮奴役;女兒、妻子被肆意欺辱蹂躪。數不清的徭役,捐不完的苛稅。異族統治下最為低賤的人種,身份等同豬狗,地位不如野獸。每一次的戰爭,無論誰勝誰負,都伴隨著對他們的最無情的屠殺。沒有人憐憫,沒有人在意。處境何其悲慘,生存豈止艱難。


    那時,北地蒼涼,漢家衣冠幾被屠戮殆盡。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數以千萬計的漢人,經過將近半個世紀的繁衍生息,到冉閔時代隻剩得四五百萬人。


    親們一定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半個世紀的時間是漫長的,長到足夠可以讓一個嬰兒有了兒子然後再抱上孫子(您不要抬杠說他快三十了還單身)。那麽,人口數就不等於一千萬減去五百萬然後剩下五百萬那麽簡單。而在那個時候,胡人經過多年內遷及生養,人數達到五六百萬之多,比從來都占有絕對優勢的漢人還多出不少。中原原先的主人,在那時,反倒成了少數民族了。


    看吧,我們今天稱之為的“民族大融合”時期,其實並不是想象中的各民族間男男女女們相互通婚生孩子,達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水乳交融”的境地。真正的曆史是這樣的:絕對的歧視,瘋狂的掠奪,還有無情的殺戮。僅此而已。通婚?是有的,比如石虎娶了好幾萬的漢族婦女。


    此仇恨,刻骨銘心;此仇恨,千年難忘。


    在命令發布的第一天,隻是鄴城就殺了數萬的胡人。報仇的日子終於到了,無論對錯,無論身份,什麽都不管,隻要他是胡人,殺之有功。數十年隱忍積攢的血淚和恥辱終於等到了可以盡情宣泄那一天。拿起手中刀,雪我舊時恨。群體性的報複是極其可怖的,一瞬間,鄴城成了修羅地獄,無論是漢民還是冉閔本人,隻做著一件事:殺人,殺胡人。被殺者達二十餘萬,屍體扔在城外,任由野狗豺狼吃食。


    隨後,冉閔傳令各處軍隊對胡人進行大清洗,不管是軍人還是平民,隻要是胡人,一律斬殺。而且還有標準:高鼻深目多須。據史書記載,當時外表長得高鼻深目多須的人有一半因濫殺而死。


    漢人將領麻秋(後投奔苻洪)也殺死所部胡人響應冉閔。


    “殺胡令”是冉閔為了掌控國內形勢,滿足漢人利益而頒布的命令。在這道指令鼓動下,民族仇恨被徹底激起,複仇的火焰開始熊熊燃燒。一時間,北方大地硝煙重起,凡高鼻深目多須者,都被殺死。漢人與胡人之間“日日相攻,無月不戰”,後趙境內屍橫遍野。經過此次浩劫,匈奴、羯族從此一蹶不振,幾乎全族滅絕。


    冉閔是西晉滅亡以後第一個在中原掌控政權的漢人,第一個漢人的政權就下達了這樣一個殘忍的命令,難道不足以說明那個時代民族之間的矛盾之深刻和嚴重嗎?同一片天空之下,同一處蒼茫大地上,胡、漢已然不能共存。


    由於冉魏帝國存活的時間很短,而且在國家滅亡以後大臣們大多選擇自殺殉國,所以,沒有人為冉閔寫書立傳,或者詳細記載那段曆史。後來,統一北方的北魏政權(鮮卑拓跋氏所建)在史書中對冉閔更是極力詆毀,後世又隻能根據前朝流傳下來的資料進行整理。所以,冉閔殺胡的原因也就這樣被極度的弱化,漸漸遺忘。隻剩下那些冉閔對胡人兇狠殘暴的故事供我們觀瞻。


    但是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得出,冉閔一聲令下,中原百姓就和入塞胡寇“無月不戰、日日相攻”。可見,“殺胡令”是順應民心的,並不是冉閔為了一己之利而進行的刻意挑撥。


    曾經,古印度也麵臨“殺胡令”之前的中國的情況,入侵印度的雅利安蠻族部落把創造古印度文明的當地人當作奴隸一樣去驅使。然而他們沒有冉閔,所以,直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情況依然沒有改變,以後,也不再會改變了。那些原本的印度土著人們,隻能是生活在印度社會最低層的賤民。


    漢民族是幸運的,正因為冉閔,今天的我們才免於重蹈印度本國人的悲劇。


    冉閔將胡人趕出中原,為漢人的發展重新贏得了空間。冉閔的神兵鐵騎,讓胡人從此不敢再輕視漢人的武力,收斂了他們對漢人的輕蔑之心和肆意搶掠的行徑。


    迫於冉閔和諸路中原漢軍的殺戮,氐、羌、匈奴、鮮卑數百萬人退出中原,返還隴西或河套草原一帶原本生活的地方,一些胡族甚至遷迴到萬裏之外的中亞老家。在返遷的路上,這些胡族相互進攻掠殺、搶奪糧食,甚至人肉相食,能成功活著迴去的人隻有十之二三。


    冉閔使胡族的大返遷,變相的殺死了數以百萬計的胡人。中國曆史上後來建國的十六國中,除鮮卑以外,就是成功返迴未被消滅的民族重新入主中原所建立的政權。但那時胡人數量已經大減,而民間漢人卻恢複增長。胡人見識了漢人血腥報複的可怕,於是不得不向漢人尋求合作,達成統治和被統治的默契:漢人從事農耕,胡人則充軍打仗。這才開始了胡漢之間的和平共處。


    五胡亂華時期,少數民族打仗往往不論男女老少全族皆兵。當然,以後的發展使得精兵全由男子充當。在十六國及南北朝時期頻繁的戰爭當中,胡族士兵大量戰死,而且,胡族彼此之間也相互滅族,使得胡人人口數量始終得不到長足發展。而在民間從事農耕的漢人則不斷恢複增長,胡、漢人口比例才逐漸發生變化。


    南北朝時期,東西兩魏的戰爭使胡人人口數量枯竭,兩國漢族大地主勢力卻強大起來。為補充兵源不足,胡族統治者不得不大量起用漢軍。西涼地區的漢軍得到北周起用,正是在這一時期。並且,鮮卑國主們為拉攏這些漢族地主勢力,會把公主嫁給他們,而這一點,更增強了漢人在胡人政權中的作用和地位。漢軍的起用為後來楊堅滅胡和隋唐的建立創造了外部條件,為中原漢人重新奪得政權奠定了基礎。


    一道“殺胡令”,在直接和間接中決定了漢民族能夠經曆三百年奴役而精神不倒,決定了漢民族在一片廢墟與強敵環伺的環境中依然能夠再次崛起。難道,不足夠偉大嗎?


    “殺胡令”的完整內容早已經隨著那段殘碎的曆史而殘缺不全(隻有一句話),我們再也無法得知了。現在在網上有一篇“殺胡令”在流傳,本人鑒定,此文絕對假貨。不過那又如何呢?足以讓我們一窺當時時代的心聲。


    原文如下:


    《殺胡令》


    諸胡逆亂中原已數十年,今我誅之,若能共討者可遣軍來也,暴胡欺辱漢家數十載,殺我百姓奪我祖廟,今特此討伐,犯我大漢者死,殺我大漢子民者死,殺盡天下諸胡,匡複我漢家基業,天下漢人皆有義務屠戮胡狗,閔不才,受命於天,特以此昭告天下。


    稽古天地初開,立華夏於中央,萬裏神州,風華物茂,八荒六合,威加四海,華夏大地,舉德齊天。蠻地胡夷無不向往,食吾漢食,習吾漢字,從吾漢俗,此後胡夷方可定居,遠離茹毛飲血,不再獸人。然今,環顧胡夷者,無不以怨報德,搶吾漢地,殺吾漢民。中原秀麗河山,本為炎黃之聖地,華夏之樂土,而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前晉八王亂起,華夏大傷,胡夷乘亂而作,擾亂中原,屠城掠地。永興元年,胡狗鮮卑,大掠中原,劫財無數,擄掠漢女十萬,夕則奸淫,旦則烹食。千女投江,易水為之斷流。羯狗之暴,以漢為羊,殺之為糧。永嘉四年,圍獵漢民,王公忠烈射死者十餘萬。不日,夷人匈奴,四麵縱火,烤漢為食,死者二十餘萬。太興元年,湣帝受辱,崩於匈奴。凡此種種,罄竹難書!


    今之胡夷者,狼子野心,以擄掠屠戮為樂,強搶漢地為榮。而今之中原,北地蒼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屠戮殆盡。天地間,風雲變色,草木含悲!四海有倒懸之急,家有漉血之怨,人有複仇之憾。中原危矣,大漢危矣,華夏危矣!


    不才閔,一介莽夫,國仇家恨,寄於一身,是故忍辱偷生殘喘於世。青天於上,順昌逆亡。閔奉天舉師,屠胡戮夷。誓必屠盡天下之胡,戮盡天下之夷,複吾漢民之地,雪吾華夏之仇。閔不狂妄,自知一人之力,難扭乾坤。華夏大地,如若同誌者,遣師共赴屠胡;九州各方,如有道合者,舉義共赴戮夷。以挽吾漢之即倒,扶華夏之將傾。


    “殺胡令”後,群胡盡反。太宰趙鹿、太尉張舉、中軍張春、光祿石嶽、撫軍石寧、武衛張季以及諸公侯、卿、校、龍騰等共一萬餘人出奔襄國。


    後趙各地胡人將領據城自守(石琨出奔後據守冀州,張沈屯兵滏口,張賀度據守石瀆,段勤據黎陽,楊群屯兵桑壁,劉國據守陽城,段龕據陳留,姚弋仲據混橋,苻洪據枋頭),各擁兵數萬,不聽冉閔號令。


    隨後,各部胡人組成聯軍,兵馬數十萬,目標直指鄴城,共同討伐冉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泣血征程之五胡亂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再歎崢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再歎崢嶸並收藏泣血征程之五胡亂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