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陳文祺被皇上打入詔獄之後,接連幾日,翁雋鼎在驛館坐臥不寧、憂心如焚。原以為皇上一見陳南鬆的親筆信箋便會下旨放人,哪知張巒又生事端,懷疑信箋虛假偽造。皇上說了一句“自有辦法查明”後不見動靜,難道此事就這麽不了了之?可陳年兄還在詔獄之中關著啊。
翁雋鼎初涉廟堂,在進城舉目無親、孤立無援,搭救陳文祺是有心無力,沒辦法隻能三天兩頭去恩師那裏探問。劉健雖然一樣的著急,但畢竟久居廟堂,深知官場水的深淺。他不能對此事顯得特別關注,甚至連探監的話都不敢對皇上說,生怕物極必反,惹得皇上一不高興遞奪了陳文祺的功名反為不美。所以隻能暫時隱忍,等待時機成熟再奏請皇上開恩放人。
這一日,翁雋鼎又來拜謁恩師。師生閑聊幾句之後,劉健對翁雋鼎說道:
“賢契呀,皇上剛剛下旨,著吏部會同各有司衙門,擬準新科文武進士的‘銓選’名冊,呈聖上禦批授官。釋褐期間,準予新科文武進士迴家探親三月。你有何打算?”
翁雋鼎想都沒想,迴答恩師:“學生沒有打算。陳年兄還在囹圄之中,學生與他同年一場,隻有在京城隔著牢房相候了。”
劉健聞言一楞,隨即斥道:“愚不可及。你在外麵候著他,他在大牢裏就安逸了?”徒覺語氣過於嚴厲,緩和了一下口氣,溫言說道:“你如此重情重義,老夫甚是欣慰,隻是呆在京城於事無補。皇上不是要查明陳南鬆信箋的真偽嗎?要不這樣,你可趁此機會去陳家莊一趟,請他們的族長陳南鬆再寫幾個字,以證真實。唔,迴頭我寫一封書信給湖廣承宣布政使司陶大人,請他在陳南鬆寫的字跡上加蓋湖廣承宣布政使司官印,不然的話,那張巒又說是偽造的了。記住,不要對陳家人提起文祺坐牢的事,如何搪塞,你看著辦吧。”
翁雋鼎一聽要拿陳南鬆的筆跡證明陳文祺無罪,覺得自己終於能為好友做一點有意義的事了。於是連忙跑到書案前磨墨,催著恩師快些寫信。等恩師寫完信後,便往懷裏一揣,風風火火地抬腳要走。
劉健連忙叫住他,囑咐道:“別忙,我還有話說。老夫揣測,皇上是有心庇護文祺的。若不然的話,也不會特意囑咐牟斌‘不可當犯人一樣看待’他,而且至今並未革除他的功名。隻是皇上與皇後伉儷情深,既然國丈要為難文祺,那就讓文祺在牢中呆上幾日,省得他在當皇後的女兒麵前播弄是非,影響他們夫妻的和氣。因此你也不必慌忙取迴什麽證據,迴家去將該辦的事兒辦了再迴京。不然的話,授官之後身不由已,再想辦什麽事可就由不得你了。”
翁雋鼎一聽恩師交了底,心下大定。當下辭別恩師,迴到驛館打點好行裝,去吏部掛號之後,隻身一人踏上南下之旅。
……
就在劉健囑咐翁雋鼎的時候,陳文祺被關天牢的消息已經傳到了武昌府。
這一日,衙門中所有的公事處理完畢後,韓明迴到家中看望姐姐韓梅。姐弟倆聊著聊著,聊到了陳文祺。
“姐,你可還記得珊兒的義兄陳文祺?”
“怎麽不記得?那孩子人品端正,才貌無雙,又幾次幫了我韓家的大忙,說實話,姐這心裏總是時不時的想著他呢。他不是進京參加會試去了嗎?你怎麽突然問起他?他是中榜了還是落榜了?”
韓明說道:“小弟前日聽布政使司陶大人講,陳公子先是在會試榮登會首,三天後的殿試又獨占鼇頭,連同去年鄉試奪的解元,要算是三元及第呢。”
“哦?”韓梅聽罷喜上眉梢,連聲稱讚道:“了不起,了不起,少年英才!在本朝能有三元及第的恐怕不多吧?”
“就是。將被除名的辛未科‘六首狀元’黃觀計算在內,連同陳公子也不過三人。隻是……”韓明忽然緊皺眉頭,躊躇著打住了話頭。
“隻是什麽?你怎麽不說?”韓梅看到弟弟眉宇間的神色,有些不安地問道。
韓明正待說話,沈靈珊燕子般的“飛”了進來:“舅舅,您迴來啦?”
“嗯。”韓明支吾了一句,與韓梅二人頓時無話。
“舅舅,剛才聽您和娘聊得挺熱鬧的,怎麽現在都不說話了?有什麽事要瞞著我啊?”沈靈珊嬌嗔道。
“沒什麽,我們隻是隨便聊聊。”韓明生硬地應道。
“不對,我隱約聽到舅舅說什麽‘陳公子’,難道您們在說大哥的事情?大哥怎麽了?舅舅您快告訴我。”
韓明望著姐姐,不知如何是好。
韓梅被韓明半句“不過……”憋得難受至極,當下也顧不得沈靈珊的感受,說道:“明兒,陳公子究竟如何,你就直說吧。”
韓明說道:“陳公子不中狀元還好,中了狀元反倒害了他。”
“什麽?您說大哥中了狀元?”沈靈珊欣喜若狂,激動地抓住韓明的臂膀,不經意間一雙美目竟有些濕潤。
“不中狀元還好,中了狀元反倒害了他。”韓明機械地重複著原先那句話。
“怎麽中了狀元還害了他?你倒是利索地說呀,要急死人啊?”韓梅一反常態,催促韓明快說。
沈靈珊鬆開抓住舅舅的手,挨著韓梅坐下,右手緊緊攥著韓梅的衣袖。
“唉。聽陶大人說,殿試之後,皇上欽點陳公子為文狀元,兵部右侍郎尹直的兒子尹維為武狀元,賜狀元衣冠,並下旨於瓊林苑擺設‘瓊林會武宴’以示慶賀。陳公子不知為何得罪了一些人,在酒宴上,先是尹直父子指名道姓與陳公子索句聯對,後是當今國丈張巒頻頻發難,誘使陳公子為辛未科狀元黃觀說話,引起眾多王侯對他的不滿;又指證陳公子身穿大紅狀元衣冠藐視族規,犯了‘大不孝’之罪。當今皇上推崇以孝治天下,當然難容這種‘大不孝’的事情,於是一怒之下,將陳公子打入詔獄關押。”
“陳公子被關詔獄了?”韓梅不信似地說道:“我看這個孩子溫文爾雅,怎麽會去招惹人?是不是有冤家對頭暗中搞鬼?”
“這個就不得而知了,陳公子從未去過京城,哪有什麽冤家對頭?小弟奇怪的是,那個張巒遠在京城,怎麽會知道陳公子家族的族規?又怎麽知道他們家族禁穿紅色衣冠?”
“是呀,我們離黃州府近在咫尺,要不是你今日說起,也不知他們家族有這個禁忌啊。這孩子怎麽這麽倒黴?中了狀元還要坐牢。明兒,可有辦法幫幫這孩子?”
“姐,這是皇上親自過問的案子,我一個小小的知府,連皇上的麵都見不著,實在是有心無力啊。”韓明無奈地說道。
姐弟倆一問一答,半天未見沈靈珊開口說話。兩人轉眼一瞧,隻見沈靈珊俏臉煞白,神情木然地坐在一旁,對兩人之間的談話置若罔聞。
“珊兒,你沒事吧?”韓梅連叫幾聲沈靈珊都沒有反應,連忙用手推了她一下,關心地問道。
沈靈珊好似突然驚醒,幽幽地說道:“啊,沒……我沒事。娘、舅舅,我有些疲倦,要迴房休息一下。”
“去吧,別累壞了身子。”韓梅心疼地說道。
沈靈珊站起身,對舅舅襝衽一禮,匆匆迴房去了。
接下來兩天,沈靈珊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既不習武練功也不做針線女紅,獨自在閨房中打坐發呆。饒是蕊珠百般勸慰、嬉鬧,也不能令沈靈珊展顏說話,及至後來被蕊珠擾得煩惱,幹脆將她推出門外,栓起房門自個暗自思量。
蕊珠不知小姐為何如此,跑去夫人房間稟明此事。韓梅聽說後,連忙跟著蕊珠來到沈靈珊的房前,朝裏麵柔聲叫道:“珊兒,你將房門打開,娘看你來了。”
“吱呀”一聲,房門應聲而開。沈靈珊一身男妝,俏立在韓梅麵前,身後圓桌上,放著一個簡單的行囊。
“珊兒,你這是……”韓梅一驚,指著行囊顫聲問道。
沈靈珊將韓梅讓進房中,扶母親在桌邊坐下,語氣平靜地說道:“娘,都快二十年了,我家的大仇還未報,爹爹也是杳無音信。珊兒思考再三,決定去邊關尋找爹爹,迴來與舅舅一起參詳‘鸞鳳’劍法,然後尋找仇人,為外公外婆報仇。”
韓梅一聽花容失色,連忙問道:“珊兒,你……你無緣無故的怎麽想起要找爹爹來了?”
沈靈珊平靜地答道:“珊兒不是心血來潮,這個想法在珊兒心中已經有好幾年了。隻不過以前確實年齡太小,怕娘您不同意就沒敢說。現在珊兒都十八了,而且除了娘教的武功外,還有大哥傳我的‘拂穴掌’都可以防身。如再不找到爹爹,外公外婆的大仇何時得報?娘,您就讓珊兒去吧,啊?”
韓梅何嚐不想盡快找到沈清的下落?無奈女兒還小,隻身一人到那麽遠的地方去,無論如何都不能教人放心。她穩了穩情緒,柔聲勸道:
“孩子,外公外婆的血海深仇至今未報,也是為娘與你舅舅多年來的一塊心病。但仇人的勢力太大,武功又高,娘與你舅舅孤掌難鳴。唯一之途,隻有找到你爹爹練成‘鸞鳳’劍法,雙劍合璧才有報仇的希望。你舅舅曾經三赴寧夏邊關,幾次要拜見總兵大人夏堯公公,無奈寧夏衛的軍營戒備森嚴,任你舅舅如何表明身份,那把守轅門的兵勇始終不肯通稟,以故每次都是無功而返。你現在年紀還小,就算能到邊關,還不是和舅舅一樣,打探不出爹爹的消息?再過兩年等你長大成人了,娘帶你一起去寧夏,設法與夏堯公公見上一麵,說不定就有爹爹的消息了。”
“娘,舅舅不是說過嗎,原來去找爹爹的時候都是用的假名,所以連城門都進不去。這次珊兒去,直接報出真名,一定能夠見到夏堯爺爺。見到了夏堯爺爺,找到爹爹就有希望了。您如今年紀大了,哪能出門遠行?有事子女服其勞,女兒一定替娘把爹爹找迴來。”
韓梅大驚,連連搖手道:“不可。在寧夏邊關人生地不熟的,誰知有沒有梁芳和‘嶺南八兇’的人?萬一碰上那鎮守城門的人是梁芳安插的眼線,豈不是自投羅網?”
“那……女兒有辦法了。前幾次舅舅去寧夏,隻因家裏公務在身不能逗留過久。珊兒這次去,不進城也不打緊,左右無事,我就天天在城門外轉悠,不信夏堯爺爺從不出城。”
韓梅聽罷啼笑皆非,說道:“珊兒呀,你以為夏堯爺爺似我們一樣?他可是寧夏總兵、鎮西兵馬大元帥,走到哪裏還不是前唿後擁的?能夠隨便讓人靠近的嗎?”
無論韓梅如何勸說,沈靈珊似是鐵了心要去寧夏,她撅著嘴撒嬌說道:“娘,您放心。您女兒這麽聰明,到時還怕想不出辦法?娘,您就答應珊兒去吧。”
“你一個姑娘之身,迢迢萬裏的,娘怎麽放心?”韓梅見勸不住女兒,方寸大亂,忙叫栓兒趕快去知府衙門請舅老爺迴來。
韓明乍聞沈靈珊要獨自遠行尋父,也是一驚,及至細細一想,心下了然。他避開姐姐的目光,向沈靈珊問道:
“珊兒要去尋找爹爹,可想好了要走哪條路嗎?”
此言一出,令韓梅、沈靈珊母女倆大感意外。韓梅心想,我要你幫姐姐勸珊兒放棄出門的念頭,你怎麽反而問起她的行程了?沈靈珊一心想著如何對付舅舅的勸阻,不料舅舅問到行走路線,一時不知如何迴答。
韓明伸手將沈靈珊拉到韓梅身邊的椅子上坐下,笑著對她說道:“珊兒不必迴答,讓舅舅猜猜你要走的路線。寧夏邊關,在武昌府的西北麵,經襄陽、過長安,乃是捷徑,這條道路應該是不二之選。但珊兒此行,想必會經信陽、過許昌,向東北直達京都,而後折轉西南,出居庸關、過朔州,沿著榆林道向西南方向去寧夏。不知舅舅猜得可對?”
沈靈珊一聽,臉色瞬間變紅,知道舅舅看出她的心思。窘迫之中低下頭看著腳尖。半響,抬起頭來,先扭頭看了母親韓梅一眼,然後迴過頭對韓明說道:“舅舅說的不錯,珊兒確是打算這麽走。大哥與我結義一場,有情有義,曾經幫了我們很多的忙。如今他身陷牢籠,遠離親人,我們縱然不能為救他而出力,也理當前去探望以盡義。否則良心何安?不過,珊兒要去邊關尋找爹爹也是多年的心願,決非托辭。待到京城探過大哥之後,無論如何也要去寧夏走上一遭,無論如何要找到爹爹的蹤跡。”
韓梅到這時方知女兒執意出走的意思。想到陳文祺在牢中受苦遭罪,心裏也是惻然,同時又為女兒的純樸感到欣慰。沈靈珊話音剛落,她便一把攬過女兒,輕撫著她頭上的秀發,柔聲說道:
“珊兒,你要去探望陳公子,為何不明說?你是怕娘不讓你去?”
聽聞韓梅的口氣有鬆動之意,沈靈珊趁機鑽進母親的懷裏撒起嬌來:“娘,珊兒這不是跟您說著嘛,要不然,珊兒趁蕊珠去找您的時候從後門溜走,這個時候恐怕已經過了江呢。”
韓梅嗔怪地說道:“你跟我說的什麽呀?你說要去尋找你爹爹,那可是要去邊關,蒙古韃子經常在那裏打打殺殺的,娘怎麽能放心讓你去?”
沈靈珊從母親的懷中坐起來,用手理了理有點散亂的頭發,正色說道:“娘,珊兒隻是沒有告訴您要先去進城探望大哥。珊兒探過大哥之後,確實是要去邊關尋找爹爹的。”
“那不成,如果不答應娘不去寧夏衛的話,就不許你離開家門。”韓梅收起笑容,一臉嚴肅地說道。
“娘,您……”
“珊兒,你娘說的有道理,寧夏邊境敵我犬牙交錯,素不安寧。你一人隻身犯險,讓我們怎麽放心得下?你要去京城探望陳公子,雖說其心可鑒,但隻怕也是徒勞無功。你想想,那詔獄是關押欽犯的重地,豈是你想進就能進的地方?依舅舅看,陳公子吉人天相,不過是幾日牢獄之災,不會有多大的事情,過段時間便會無事,你還是在家靜待消息吧。”
沈靈珊一聽舅舅連京城都不讓自己去,頓時急了,連忙尋求韓梅的支持:“娘,我答應您不去寧夏了,您就讓我進京一趟吧?”
“這……”韓梅既有些牽掛陳文祺,又不忍女兒獨自離家,再說能否進天牢也不得而知,故此猶豫的望向韓明。
“娘,舅舅,允許親屬探監也是大明律的規定,我是大哥的結義兄弟,當然是可以見他的了。就算不讓進去,到了京城也能打探一下消息,也勝似在家幹著急啊。”沈靈珊生怕舅舅搖頭,搶先說道。
韓明對自己這個外甥女的性格了如指掌,如不答應,說不定哪天她就會悄悄離家出走。與其那樣,不如幫她籌劃好一切,讓她安心出門,省得發生意外。想到這裏,便對韓梅說道:
“姐,陳公子遭難之際,珊兒前去探望也在情理之中。但此去京城路途遙遠,她一個女孩兒家獨自遠行多有不便。不如這樣,讓蕊珠改裝與她結伴而行,路上好有個照應;我再雇一輛馬車,選一個機警的捕快充當車夫暗中保護,加上珊兒也有一身功夫,料想不會有什麽意外。隻是珊兒必須答應,探過陳公子之後要速速迴轉,不可在京城久待。”
韓梅點了點頭,向沈靈珊問道:“珊兒,你可聽清楚了?”
沈靈珊怕他們反悔,連忙應承道:“珊兒明白,到京城探過大哥以後,保證立即迴家。”
“既然如此,我這就去租借馬車,明日一早就送你們出城。”說罷,韓明站起身來向姐姐道別,出門張羅去了。
當晚,韓梅讓沈靈珊到自己房中歇息,將如何行走、如何投宿、如何待人接物等等一應事項細細的向沈靈珊說了幾遍。沈靈珊也不住地請娘多加保重、不要牽掛自己,母女倆的綿綿夜話直說到天色微明,方才沉沉入睡。
翌日巳初時分,韓明迴到家中,身後跟著一個中等身材、濃眉大眼的中年漢子。
沈靈珊與蕊珠早已換了男兒裝束,正在母親房中閑話等待。一聽舅舅到家,連忙攙著母親迎出大堂。
韓明拉過身後的中年漢子,對沈靈珊說道:“珊兒,這位是薑霖薑班頭,人稱‘**湖’,有豐富的江湖經驗,也有一身非常厲害的拳腳功夫。這段日子正好薑班頭在度假,故此特意請他來陪同你們一起進京。”韓明為官清正,不願假公濟私,因此請正在休假的薑霖幫忙,並硬是塞給薑霖妻子一個十兩重的大銀錠子,算是作為補償。
沈靈珊朝薑班頭襝衽了一禮,說道:“耽誤了薑班頭休假,真不好意思。”
薑霖見沈靈珊對自己施禮,連連搖手,急忙說道:“楊小姐可別折殺了小人。小人雖然走南闖北十多年,卻從未到過京城,這次能到京城見見世麵,還是沾了小姐的光呢。”韓明事先向薑霖介紹,外甥女也姓楊,故此稱沈靈珊為楊小姐。
韓明“嗬嗬”一笑,說道:“你們二位就別客氣了,此去京城,路途遙遠,大家相互照應。薑班頭,我這外甥從未出過遠門,這段日子就拜托你多多照顧了。”
薑霖躬身向韓梅、韓明各施一禮,恭敬地說道:“請夫人和楊大人放心,小人必定傾心竭力維護小姐的周全,平安地返迴武昌。”
韓梅拉過沈靈珊,為她整了整衣衫,又耳提麵命了一番,才依依不舍地放開手,讓沈靈珊上了馬車。蕊珠身背包裹,向韓梅、韓明施了一禮,隨後也鑽入朱紅色的車輿之內。坐在馭位上的薑霖長鞭一揮,“駕——吱拗”,馬車向左轉了一個彎,向城北草埠門駛去,轉眼間消失在小巷的盡頭。
翁雋鼎初涉廟堂,在進城舉目無親、孤立無援,搭救陳文祺是有心無力,沒辦法隻能三天兩頭去恩師那裏探問。劉健雖然一樣的著急,但畢竟久居廟堂,深知官場水的深淺。他不能對此事顯得特別關注,甚至連探監的話都不敢對皇上說,生怕物極必反,惹得皇上一不高興遞奪了陳文祺的功名反為不美。所以隻能暫時隱忍,等待時機成熟再奏請皇上開恩放人。
這一日,翁雋鼎又來拜謁恩師。師生閑聊幾句之後,劉健對翁雋鼎說道:
“賢契呀,皇上剛剛下旨,著吏部會同各有司衙門,擬準新科文武進士的‘銓選’名冊,呈聖上禦批授官。釋褐期間,準予新科文武進士迴家探親三月。你有何打算?”
翁雋鼎想都沒想,迴答恩師:“學生沒有打算。陳年兄還在囹圄之中,學生與他同年一場,隻有在京城隔著牢房相候了。”
劉健聞言一楞,隨即斥道:“愚不可及。你在外麵候著他,他在大牢裏就安逸了?”徒覺語氣過於嚴厲,緩和了一下口氣,溫言說道:“你如此重情重義,老夫甚是欣慰,隻是呆在京城於事無補。皇上不是要查明陳南鬆信箋的真偽嗎?要不這樣,你可趁此機會去陳家莊一趟,請他們的族長陳南鬆再寫幾個字,以證真實。唔,迴頭我寫一封書信給湖廣承宣布政使司陶大人,請他在陳南鬆寫的字跡上加蓋湖廣承宣布政使司官印,不然的話,那張巒又說是偽造的了。記住,不要對陳家人提起文祺坐牢的事,如何搪塞,你看著辦吧。”
翁雋鼎一聽要拿陳南鬆的筆跡證明陳文祺無罪,覺得自己終於能為好友做一點有意義的事了。於是連忙跑到書案前磨墨,催著恩師快些寫信。等恩師寫完信後,便往懷裏一揣,風風火火地抬腳要走。
劉健連忙叫住他,囑咐道:“別忙,我還有話說。老夫揣測,皇上是有心庇護文祺的。若不然的話,也不會特意囑咐牟斌‘不可當犯人一樣看待’他,而且至今並未革除他的功名。隻是皇上與皇後伉儷情深,既然國丈要為難文祺,那就讓文祺在牢中呆上幾日,省得他在當皇後的女兒麵前播弄是非,影響他們夫妻的和氣。因此你也不必慌忙取迴什麽證據,迴家去將該辦的事兒辦了再迴京。不然的話,授官之後身不由已,再想辦什麽事可就由不得你了。”
翁雋鼎一聽恩師交了底,心下大定。當下辭別恩師,迴到驛館打點好行裝,去吏部掛號之後,隻身一人踏上南下之旅。
……
就在劉健囑咐翁雋鼎的時候,陳文祺被關天牢的消息已經傳到了武昌府。
這一日,衙門中所有的公事處理完畢後,韓明迴到家中看望姐姐韓梅。姐弟倆聊著聊著,聊到了陳文祺。
“姐,你可還記得珊兒的義兄陳文祺?”
“怎麽不記得?那孩子人品端正,才貌無雙,又幾次幫了我韓家的大忙,說實話,姐這心裏總是時不時的想著他呢。他不是進京參加會試去了嗎?你怎麽突然問起他?他是中榜了還是落榜了?”
韓明說道:“小弟前日聽布政使司陶大人講,陳公子先是在會試榮登會首,三天後的殿試又獨占鼇頭,連同去年鄉試奪的解元,要算是三元及第呢。”
“哦?”韓梅聽罷喜上眉梢,連聲稱讚道:“了不起,了不起,少年英才!在本朝能有三元及第的恐怕不多吧?”
“就是。將被除名的辛未科‘六首狀元’黃觀計算在內,連同陳公子也不過三人。隻是……”韓明忽然緊皺眉頭,躊躇著打住了話頭。
“隻是什麽?你怎麽不說?”韓梅看到弟弟眉宇間的神色,有些不安地問道。
韓明正待說話,沈靈珊燕子般的“飛”了進來:“舅舅,您迴來啦?”
“嗯。”韓明支吾了一句,與韓梅二人頓時無話。
“舅舅,剛才聽您和娘聊得挺熱鬧的,怎麽現在都不說話了?有什麽事要瞞著我啊?”沈靈珊嬌嗔道。
“沒什麽,我們隻是隨便聊聊。”韓明生硬地應道。
“不對,我隱約聽到舅舅說什麽‘陳公子’,難道您們在說大哥的事情?大哥怎麽了?舅舅您快告訴我。”
韓明望著姐姐,不知如何是好。
韓梅被韓明半句“不過……”憋得難受至極,當下也顧不得沈靈珊的感受,說道:“明兒,陳公子究竟如何,你就直說吧。”
韓明說道:“陳公子不中狀元還好,中了狀元反倒害了他。”
“什麽?您說大哥中了狀元?”沈靈珊欣喜若狂,激動地抓住韓明的臂膀,不經意間一雙美目竟有些濕潤。
“不中狀元還好,中了狀元反倒害了他。”韓明機械地重複著原先那句話。
“怎麽中了狀元還害了他?你倒是利索地說呀,要急死人啊?”韓梅一反常態,催促韓明快說。
沈靈珊鬆開抓住舅舅的手,挨著韓梅坐下,右手緊緊攥著韓梅的衣袖。
“唉。聽陶大人說,殿試之後,皇上欽點陳公子為文狀元,兵部右侍郎尹直的兒子尹維為武狀元,賜狀元衣冠,並下旨於瓊林苑擺設‘瓊林會武宴’以示慶賀。陳公子不知為何得罪了一些人,在酒宴上,先是尹直父子指名道姓與陳公子索句聯對,後是當今國丈張巒頻頻發難,誘使陳公子為辛未科狀元黃觀說話,引起眾多王侯對他的不滿;又指證陳公子身穿大紅狀元衣冠藐視族規,犯了‘大不孝’之罪。當今皇上推崇以孝治天下,當然難容這種‘大不孝’的事情,於是一怒之下,將陳公子打入詔獄關押。”
“陳公子被關詔獄了?”韓梅不信似地說道:“我看這個孩子溫文爾雅,怎麽會去招惹人?是不是有冤家對頭暗中搞鬼?”
“這個就不得而知了,陳公子從未去過京城,哪有什麽冤家對頭?小弟奇怪的是,那個張巒遠在京城,怎麽會知道陳公子家族的族規?又怎麽知道他們家族禁穿紅色衣冠?”
“是呀,我們離黃州府近在咫尺,要不是你今日說起,也不知他們家族有這個禁忌啊。這孩子怎麽這麽倒黴?中了狀元還要坐牢。明兒,可有辦法幫幫這孩子?”
“姐,這是皇上親自過問的案子,我一個小小的知府,連皇上的麵都見不著,實在是有心無力啊。”韓明無奈地說道。
姐弟倆一問一答,半天未見沈靈珊開口說話。兩人轉眼一瞧,隻見沈靈珊俏臉煞白,神情木然地坐在一旁,對兩人之間的談話置若罔聞。
“珊兒,你沒事吧?”韓梅連叫幾聲沈靈珊都沒有反應,連忙用手推了她一下,關心地問道。
沈靈珊好似突然驚醒,幽幽地說道:“啊,沒……我沒事。娘、舅舅,我有些疲倦,要迴房休息一下。”
“去吧,別累壞了身子。”韓梅心疼地說道。
沈靈珊站起身,對舅舅襝衽一禮,匆匆迴房去了。
接下來兩天,沈靈珊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既不習武練功也不做針線女紅,獨自在閨房中打坐發呆。饒是蕊珠百般勸慰、嬉鬧,也不能令沈靈珊展顏說話,及至後來被蕊珠擾得煩惱,幹脆將她推出門外,栓起房門自個暗自思量。
蕊珠不知小姐為何如此,跑去夫人房間稟明此事。韓梅聽說後,連忙跟著蕊珠來到沈靈珊的房前,朝裏麵柔聲叫道:“珊兒,你將房門打開,娘看你來了。”
“吱呀”一聲,房門應聲而開。沈靈珊一身男妝,俏立在韓梅麵前,身後圓桌上,放著一個簡單的行囊。
“珊兒,你這是……”韓梅一驚,指著行囊顫聲問道。
沈靈珊將韓梅讓進房中,扶母親在桌邊坐下,語氣平靜地說道:“娘,都快二十年了,我家的大仇還未報,爹爹也是杳無音信。珊兒思考再三,決定去邊關尋找爹爹,迴來與舅舅一起參詳‘鸞鳳’劍法,然後尋找仇人,為外公外婆報仇。”
韓梅一聽花容失色,連忙問道:“珊兒,你……你無緣無故的怎麽想起要找爹爹來了?”
沈靈珊平靜地答道:“珊兒不是心血來潮,這個想法在珊兒心中已經有好幾年了。隻不過以前確實年齡太小,怕娘您不同意就沒敢說。現在珊兒都十八了,而且除了娘教的武功外,還有大哥傳我的‘拂穴掌’都可以防身。如再不找到爹爹,外公外婆的大仇何時得報?娘,您就讓珊兒去吧,啊?”
韓梅何嚐不想盡快找到沈清的下落?無奈女兒還小,隻身一人到那麽遠的地方去,無論如何都不能教人放心。她穩了穩情緒,柔聲勸道:
“孩子,外公外婆的血海深仇至今未報,也是為娘與你舅舅多年來的一塊心病。但仇人的勢力太大,武功又高,娘與你舅舅孤掌難鳴。唯一之途,隻有找到你爹爹練成‘鸞鳳’劍法,雙劍合璧才有報仇的希望。你舅舅曾經三赴寧夏邊關,幾次要拜見總兵大人夏堯公公,無奈寧夏衛的軍營戒備森嚴,任你舅舅如何表明身份,那把守轅門的兵勇始終不肯通稟,以故每次都是無功而返。你現在年紀還小,就算能到邊關,還不是和舅舅一樣,打探不出爹爹的消息?再過兩年等你長大成人了,娘帶你一起去寧夏,設法與夏堯公公見上一麵,說不定就有爹爹的消息了。”
“娘,舅舅不是說過嗎,原來去找爹爹的時候都是用的假名,所以連城門都進不去。這次珊兒去,直接報出真名,一定能夠見到夏堯爺爺。見到了夏堯爺爺,找到爹爹就有希望了。您如今年紀大了,哪能出門遠行?有事子女服其勞,女兒一定替娘把爹爹找迴來。”
韓梅大驚,連連搖手道:“不可。在寧夏邊關人生地不熟的,誰知有沒有梁芳和‘嶺南八兇’的人?萬一碰上那鎮守城門的人是梁芳安插的眼線,豈不是自投羅網?”
“那……女兒有辦法了。前幾次舅舅去寧夏,隻因家裏公務在身不能逗留過久。珊兒這次去,不進城也不打緊,左右無事,我就天天在城門外轉悠,不信夏堯爺爺從不出城。”
韓梅聽罷啼笑皆非,說道:“珊兒呀,你以為夏堯爺爺似我們一樣?他可是寧夏總兵、鎮西兵馬大元帥,走到哪裏還不是前唿後擁的?能夠隨便讓人靠近的嗎?”
無論韓梅如何勸說,沈靈珊似是鐵了心要去寧夏,她撅著嘴撒嬌說道:“娘,您放心。您女兒這麽聰明,到時還怕想不出辦法?娘,您就答應珊兒去吧。”
“你一個姑娘之身,迢迢萬裏的,娘怎麽放心?”韓梅見勸不住女兒,方寸大亂,忙叫栓兒趕快去知府衙門請舅老爺迴來。
韓明乍聞沈靈珊要獨自遠行尋父,也是一驚,及至細細一想,心下了然。他避開姐姐的目光,向沈靈珊問道:
“珊兒要去尋找爹爹,可想好了要走哪條路嗎?”
此言一出,令韓梅、沈靈珊母女倆大感意外。韓梅心想,我要你幫姐姐勸珊兒放棄出門的念頭,你怎麽反而問起她的行程了?沈靈珊一心想著如何對付舅舅的勸阻,不料舅舅問到行走路線,一時不知如何迴答。
韓明伸手將沈靈珊拉到韓梅身邊的椅子上坐下,笑著對她說道:“珊兒不必迴答,讓舅舅猜猜你要走的路線。寧夏邊關,在武昌府的西北麵,經襄陽、過長安,乃是捷徑,這條道路應該是不二之選。但珊兒此行,想必會經信陽、過許昌,向東北直達京都,而後折轉西南,出居庸關、過朔州,沿著榆林道向西南方向去寧夏。不知舅舅猜得可對?”
沈靈珊一聽,臉色瞬間變紅,知道舅舅看出她的心思。窘迫之中低下頭看著腳尖。半響,抬起頭來,先扭頭看了母親韓梅一眼,然後迴過頭對韓明說道:“舅舅說的不錯,珊兒確是打算這麽走。大哥與我結義一場,有情有義,曾經幫了我們很多的忙。如今他身陷牢籠,遠離親人,我們縱然不能為救他而出力,也理當前去探望以盡義。否則良心何安?不過,珊兒要去邊關尋找爹爹也是多年的心願,決非托辭。待到京城探過大哥之後,無論如何也要去寧夏走上一遭,無論如何要找到爹爹的蹤跡。”
韓梅到這時方知女兒執意出走的意思。想到陳文祺在牢中受苦遭罪,心裏也是惻然,同時又為女兒的純樸感到欣慰。沈靈珊話音剛落,她便一把攬過女兒,輕撫著她頭上的秀發,柔聲說道:
“珊兒,你要去探望陳公子,為何不明說?你是怕娘不讓你去?”
聽聞韓梅的口氣有鬆動之意,沈靈珊趁機鑽進母親的懷裏撒起嬌來:“娘,珊兒這不是跟您說著嘛,要不然,珊兒趁蕊珠去找您的時候從後門溜走,這個時候恐怕已經過了江呢。”
韓梅嗔怪地說道:“你跟我說的什麽呀?你說要去尋找你爹爹,那可是要去邊關,蒙古韃子經常在那裏打打殺殺的,娘怎麽能放心讓你去?”
沈靈珊從母親的懷中坐起來,用手理了理有點散亂的頭發,正色說道:“娘,珊兒隻是沒有告訴您要先去進城探望大哥。珊兒探過大哥之後,確實是要去邊關尋找爹爹的。”
“那不成,如果不答應娘不去寧夏衛的話,就不許你離開家門。”韓梅收起笑容,一臉嚴肅地說道。
“娘,您……”
“珊兒,你娘說的有道理,寧夏邊境敵我犬牙交錯,素不安寧。你一人隻身犯險,讓我們怎麽放心得下?你要去京城探望陳公子,雖說其心可鑒,但隻怕也是徒勞無功。你想想,那詔獄是關押欽犯的重地,豈是你想進就能進的地方?依舅舅看,陳公子吉人天相,不過是幾日牢獄之災,不會有多大的事情,過段時間便會無事,你還是在家靜待消息吧。”
沈靈珊一聽舅舅連京城都不讓自己去,頓時急了,連忙尋求韓梅的支持:“娘,我答應您不去寧夏了,您就讓我進京一趟吧?”
“這……”韓梅既有些牽掛陳文祺,又不忍女兒獨自離家,再說能否進天牢也不得而知,故此猶豫的望向韓明。
“娘,舅舅,允許親屬探監也是大明律的規定,我是大哥的結義兄弟,當然是可以見他的了。就算不讓進去,到了京城也能打探一下消息,也勝似在家幹著急啊。”沈靈珊生怕舅舅搖頭,搶先說道。
韓明對自己這個外甥女的性格了如指掌,如不答應,說不定哪天她就會悄悄離家出走。與其那樣,不如幫她籌劃好一切,讓她安心出門,省得發生意外。想到這裏,便對韓梅說道:
“姐,陳公子遭難之際,珊兒前去探望也在情理之中。但此去京城路途遙遠,她一個女孩兒家獨自遠行多有不便。不如這樣,讓蕊珠改裝與她結伴而行,路上好有個照應;我再雇一輛馬車,選一個機警的捕快充當車夫暗中保護,加上珊兒也有一身功夫,料想不會有什麽意外。隻是珊兒必須答應,探過陳公子之後要速速迴轉,不可在京城久待。”
韓梅點了點頭,向沈靈珊問道:“珊兒,你可聽清楚了?”
沈靈珊怕他們反悔,連忙應承道:“珊兒明白,到京城探過大哥以後,保證立即迴家。”
“既然如此,我這就去租借馬車,明日一早就送你們出城。”說罷,韓明站起身來向姐姐道別,出門張羅去了。
當晚,韓梅讓沈靈珊到自己房中歇息,將如何行走、如何投宿、如何待人接物等等一應事項細細的向沈靈珊說了幾遍。沈靈珊也不住地請娘多加保重、不要牽掛自己,母女倆的綿綿夜話直說到天色微明,方才沉沉入睡。
翌日巳初時分,韓明迴到家中,身後跟著一個中等身材、濃眉大眼的中年漢子。
沈靈珊與蕊珠早已換了男兒裝束,正在母親房中閑話等待。一聽舅舅到家,連忙攙著母親迎出大堂。
韓明拉過身後的中年漢子,對沈靈珊說道:“珊兒,這位是薑霖薑班頭,人稱‘**湖’,有豐富的江湖經驗,也有一身非常厲害的拳腳功夫。這段日子正好薑班頭在度假,故此特意請他來陪同你們一起進京。”韓明為官清正,不願假公濟私,因此請正在休假的薑霖幫忙,並硬是塞給薑霖妻子一個十兩重的大銀錠子,算是作為補償。
沈靈珊朝薑班頭襝衽了一禮,說道:“耽誤了薑班頭休假,真不好意思。”
薑霖見沈靈珊對自己施禮,連連搖手,急忙說道:“楊小姐可別折殺了小人。小人雖然走南闖北十多年,卻從未到過京城,這次能到京城見見世麵,還是沾了小姐的光呢。”韓明事先向薑霖介紹,外甥女也姓楊,故此稱沈靈珊為楊小姐。
韓明“嗬嗬”一笑,說道:“你們二位就別客氣了,此去京城,路途遙遠,大家相互照應。薑班頭,我這外甥從未出過遠門,這段日子就拜托你多多照顧了。”
薑霖躬身向韓梅、韓明各施一禮,恭敬地說道:“請夫人和楊大人放心,小人必定傾心竭力維護小姐的周全,平安地返迴武昌。”
韓梅拉過沈靈珊,為她整了整衣衫,又耳提麵命了一番,才依依不舍地放開手,讓沈靈珊上了馬車。蕊珠身背包裹,向韓梅、韓明施了一禮,隨後也鑽入朱紅色的車輿之內。坐在馭位上的薑霖長鞭一揮,“駕——吱拗”,馬車向左轉了一個彎,向城北草埠門駛去,轉眼間消失在小巷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