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還是南下,先南後北還是先北後南?


    無論是王樸的“凡攻取之道,從易者始,當今惟吳易圖”,還是趙普的“太原當西北二邊,使一舉而下,則二邊之患,我獨當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諸國”,宋太祖趙匡胤立國,先南後北,情形和今日忠義軍麵臨之形勢何其相似。


    兩河、中原、陝西、山東,淮水秦嶺以北,自女真人南下侵宋以來,兵連禍結,帑藏空虛,先取兩淮,次及江南、巴蜀,國用富饒。從財政上來說,確實更為合理和可行。


    燕雲之地以及塞外草原,苦寒之地,對忠義軍財政上的幫助並不明顯,反而勞師動眾,國用匱乏。


    但燕雲之地,中原屏障,不攻取燕雲,忠義軍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始終存在,令人寢食難安。


    秋季轉涼,還沒有到困獸猶鬥的女真人,隨時會南下,不能再拖下去了。


    南北分擊,兩線作戰,無堅不摧的忠義軍,能否扛得住腹背受敵的壓力?


    這可是事關民族生存的一戰。


    孤家寡人,遇到重大的事情,往往都是他乾坤獨斷,到如今,又到了做決定的時候。


    默默端起一杯茶來,茶水遞到嘴邊,卻是忘記了喝下去。


    兩線作戰,或者軍隊可以,但強加在百姓身上的賦稅,或許又要讓百姓忍饑挨餓,這邊是忠義軍目前所臨的困境。


    窮兵黷武,一切拚的是後勤,一切拚的是銀子,一切拚的還是國力。


    放下茶杯,走到窗前,目光從窗口看出去,來來往往的士兵,他們一個個甲胄貫身,黝黑健壯,臉上都是自信的笑容。所有人都知道,大軍即將北伐,卻無人畏懼,反而個個充滿信心。


    兵強馬壯,兵臨天下,這也許就是忠義軍能夠縱橫天下的資本。


    “楊再興,跟我出去走一趟。”


    走在林蔭大道上,看著街上快快樂樂的行人,熱鬧的接道,平靜的生活,感受著人們對生活的熱愛……


    幾個小學生背著書包,手拉著手,興高采烈,看樣子是下午上學的時間。


    母親抱著孩子,不時和熟人打著招唿,孩子的麵容,天真無邪。


    一隊士子牽馬執槍,人人精神抖擻,意氣風發,臉上的神情自信滿滿……


    不知那家武館裏傳出來的陣陣練武之聲,鏗鏘有力,熱烈激昂,他們中的許多人,也許有一天,就會進入軍中,成為國家的軍人。


    幹淨的接道,熱鬧的商鋪,良好的治安,這也許就是他一直以來,想到實現的一些東西,不止在河北,在陝西,在四川,在整個中國。


    開啟民智,提倡尚武之風,激發人們的民政自豪感和國家意識。經過經年累月的努力,潛移默化,已經初見成效。


    民族必須富強,國家必須強盛,軍隊必須無堅不摧,人們必須是新一代的中華子民。他今天所做的一切,必定也必須有豐厚的迴報。


    富國強兵,為了這個目標,忠義軍南征北討,滅夏平齊,大敗金人,這一切的背後,是施加於兩河、陝西、中原百姓身上的高賦稅,百姓們忍饑挨餓,勒緊了褲腰帶才帶來的。


    除了能吃飽,孩子能免費上學,田賦,宣撫司治下的鹽鐵茶酒專賣製度,使得宣撫司財政極大緩解,鹽鐵茶酒的專賣所得,占了宣撫司財政收入的一半以上。這種對壟斷性資源的國家控製,雖然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保證了宣撫司治下各地的穩定,但百姓的生活負擔卻是大大加重。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長


    年累月的對外戰爭,換迴北地安寧的同時,百姓也是承受了極大的痛苦。自殺的,上吊的,喝藥的,許多窮苦人家,因為繁重的稅負,結果了自己的生命,或是走上了不歸之路。


    但是,一場場對外戰爭的勝利,掩蓋了宣撫司治下的一切矛盾。人們在歡唿一場場勝利的同時,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也達到了高潮,順理成章,一切不和諧的因素都被埋葬在了巨大的愛國輿論之下。


    即便百姓們對官府有任何的不滿,對於王鬆,人人卻是充滿了愛戴和崇敬。在他們看來,王相公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宣撫司的法令都是為了百姓,隻是下麵的官員念錯了經而已。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困苦不堪,實在是令人不安。”


    王鬆微微皺眉,內心隱隱不快。


    “相公,這都是番子作惡。等到秋日北上,我軍一定要痛擊番賊,奪迴屬於我宋人的東西!”


    王鬆點點頭,若有所思。


    即便解決了女真人,下麵還有高麗、交趾、日本,甚至遙遠的美洲、非洲大陸。到那時,才能真真正正算得上窮兵黷武。


    若是到了那時,不僅是以戰養戰,或許隻能采取殖民式的統治方式了。


    想起來就讓他覺得興奮。需要進行海外殖民,後世那個超級的流氓大國,或許就不會出現在曆史長河中了。


    “王相公來了!”


    當王鬆來到一家酒樓用餐時,終於,還是有百姓認出了他。


    街上就像炸了鍋一樣,無數的百姓跑了過來,他們一圈又一圈,占滿了整個酒樓外圍,把酒樓圍在了中間。


    廣個告,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可以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楊再興和幾個衛士緊張地護在王鬆身前,卻被他輕輕拉開。


    “鄉親們,你們好嗎?”


    王鬆走到窗邊,笑容滿麵,向著下麵的百姓揮起手來。


    “王相公!”


    “王相公萬歲!”


    下麵的百姓,男女老幼,全都發出了雷鳴般的喝彩聲,人人臉麵通紅,喊叫聲此起彼伏。


    “鄉親們,聽我一句話。”


    王鬆壓壓手,下麵立刻變得鴉雀無聲。


    “這些年,忠義軍南征北戰,仗打的多了,鄉親們的負擔都重了,我在這裏向大家賠禮道歉了。”


    王鬆深深鞠了一躬,發自肺腑。


    “王相公萬歲!”


    “王相公!”


    下邊的百姓又歡唿起來,有人更是落下淚來,為有這樣一位英明的執政官而激動。


    “鄉親們,大家再辛苦幾年。等滅了番子,大家都有好日子過,咱們的子孫後代,也能過上更好的生活。大家信不信?”


    “信!”


    “我們信王相公!”


    人群的歡唿喝彩,臉上激動的笑容和淚水,讓王鬆心潮澎湃。


    “大家都散了吧!各忙各的事情,不然這街上也沒法走動了,王相公也吃不了飯了!”


    楊再興大聲喊道。許多百姓依依不舍離開,還有許多站在街旁,顯然是等王鬆下來時,再看上幾眼。


    “店家,你這有沒有後門?”


    王鬆搖了搖頭。今天這飯,恐怕是吃不成了。店裏麵不斷的有人進來,看樣子是吃飯,其實還是想見見自己這個名人。


    出了後門,穿過僻靜的小巷,終於到了另外一條街道。


    剛迴到宣撫司,還沒顧得上吃飯,衛士已經匆匆趕了進來。


    “相公,南邊


    來的消息,六百裏加急。”


    王鬆微微一驚,從楊再興的手中接拿過公文,展了開來。


    看了半晌,王鬆放下了公文,皺著眉頭,沒有說話。楊再興卻從王鬆的臉上,感覺到了巨大的憤怒。


    旁邊的衛士都是忐忑不安。最近一段時間,王鬆仿佛沉默了許多。有人下意識地感覺到,也許又要有大事發生。


    “相公,究竟發生了什麽大事?”


    楊再興再也忍不住,不由得大聲問了出來。


    “你自己看。”


    王鬆輕輕敲了敲桌子。楊振興拿起桌上的公文,看了起來。


    “真是豈有此理!楊幺這賊子,怎麽會如此囂張,難道他不怕我忠義軍揮軍南下嗎?”


    楊再興怒不可遏,臉上肌肉扭曲,顯然憤怒至極。


    楊幺部搶掠了商船,殺死殺傷護航軍士二百多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王鬆眼神幽幽。楊幺占了揚州、江寧,截斷出海口和江南商路,果然,在對忠義軍的對外貿易產生影響的同時,雙方的衝突已經是不可避免。


    “相公,楊幺此種做法,顯然是有恃無恐。一則我軍與金人大戰一觸即發,無法抽身;二則其依仗水師戰船無數,大江阻隔,我忠義軍無法染指。”


    李若虛進來,看到王鬆麵色陰晴不定,不由得暗暗心驚。


    如今,楊幺部和大宋朝廷在臨安府北對峙,趙宋已經有繼續南遷之意,隻怕下一步就是廣西。在這個時候,忠義軍若是和楊幺部交戰,豈不是白白便宜了大宋朝廷。


    如此一來,忠義軍還怎樣奪取天下?驅虎吞狼,狼還沒有被吃掉,就急著幹掉老虎,實在是不智!


    “相公,無毒不丈夫。商船完全可以從淮水入海,此時此刻,不宜和楊幺部發生衝突,我軍繼續北伐,等恢複了燕雲之地,再收拾楊幺部不急。”


    水師都統李寶,此刻也是不建議和楊幺部大動幹戈,以免誤了北伐大業。


    “大宋朝廷,怎麽到了如此地步?”


    王鬆輕輕歎息了一聲,開了口。


    “韓世忠,張俊這些人,怎麽此刻都是銷聲匿跡?難道說,他們連自保之力都沒有嗎?”


    李若虛見王鬆沒有提及南下,心裏穩了半分,趕緊上前說道。


    “韓世忠和張俊,二人都是西北邊軍出身,長於野戰而疏於水戰。況且,張俊已經被貶黜,其他將領,大都是庸碌之輩。楊幺部水師戰船無數,部下都是水上人家,驍勇善戰,這水戰的本事,自然是無人能及了。”


    聽到李若虛讚賞對方的水軍,旁邊的李寶微微皺了皺眉頭,忍著沒有說話。


    “水上人家……”


    王鬆微微沉吟。雙方若是要交戰,恐怕到時候又是死傷無數。


    若不是到了北伐的緊要關頭,不要說楊幺部主動挑釁,忠義軍也會尋找一個借口,主動和對方發動摩擦,以便挑起戰爭。


    就像“七七事變”一般,有時候,主動敲起戰爭的一方,需要的僅僅隻是一個莫須有的借口。


    攻擊商船,殺害護航將士,這樣的借口正大光明,再也恰當不過。


    隻是這借口來的時機,實在太過巧合。


    需要小覷了古人。能在曆史上留下墨跡的,必定都不是易與之輩。


    現在,就看忠義軍能不能承擔起兩線作戰的重負了。


    退一步海闊天空。也許現在,確實不是最好的時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沉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沉的命運並收藏宋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