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以來,李朝多次侵我占婆國,以至於我占婆百姓苦不堪言。


    慶曆四年,李朝太宗李佛瑪親征我占婆國。李軍在五蒲江大勝,殺死我占婆國王乍鬥,俘虜我將士五千餘人,屠戮我軍民無數,血塗兵刃,屍塞遍野。


    隨後,李軍占領我占婆國都昆閣耶,俘虜我國主之妻女迴國。李佛瑪讓我皇妃媚酰侍奉,媚酰不堪其辱,投江而死。李朝欺人太甚,可謂是禽獸不如!”


    對李朝有切齒之恨的闍耶,此刻聲淚俱下,痛斥著李朝的罪大惡極。


    “相公,這闍耶在占城位高權重,國王沒有子嗣,這闍耶已是下一任的國主。”


    黃師舜在一旁輕聲說道,提示著王鬆。


    “王相公,熙寧元年,我占婆國王律陀羅跋摩三世希望一雪前恥,奪迴被李朝侵奪的因陀羅補羅之地,誰知卻再次引來李朝入侵,李常傑那廝率兵攻破我占婆都城佛誓城,我占婆國王律陀羅跋摩三世被俘。我占婆國被迫簽下喪權辱國之條約,割讓地哩、麻令、布政三州,贖迴了我國國王。”


    闍耶對占城國和李朝、真臘這後世湄公河流域的三國的描述,也讓王鬆對這三國的情形有了更好的理解。


    占婆一方麵要抵製李朝的南侵,另一方麵,還要防範南邊真臘人的入侵,兩大強敵環側,兩線作戰,自然是力不從心。


    弱肉強食,本就是這個時代的準則。國與國之間,隻有利益,而無友誼。


    “闍耶,你國的國王意下如何?”


    “迴相公,我占婆國王訶黎跋摩四世,意欲聯合忠義軍,一同對李朝用兵,還請王相公派兵前往。”


    闍耶麵露悲憤之色,聲淚俱下,說著說著,竟然跪到了地上,磕起頭來。


    “闍耶,李朝和大宋朝廷接壤,你為何不去求大宋朝廷出兵,反而舍近求遠,來我河北,數千裏地。豈不是大費周章,也有些明珠暗投?”


    說實在話,王鬆對占婆這個國家,沒有什麽好感,完全是因為這本是中華故地,而且和李朝不同,占城和中華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文化。


    占城原是中國漢代所置日南郡的象林縣。192年,象林縣功曹之子,釋利摩羅殺漢人縣令,自號為王,始建占城國。國王獨攬大權。釋利摩羅及其後曆代君主,力圖向北擴張,同統治交趾北部的中國封建王朝發生頻繁的戰爭。但也不時向中國朝貢,進行貿易。世紀,占城則成為交趾李朝擴張的主要對象。


    占城的語言屬馬來-波利尼西亞語係。其受印度文化影響,使用南天竺文字,從印度傳入婆羅門教和佛教,崇拜濕婆和毗濕奴等神,采用種姓製度。從中國傳入築城、製造武器和生產技術,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占人地區出產象牙、犀角、烏木等珍奇異物。


    再加上,占城地處中國連接東南亞、西亞等地的海路要衝,從事中國與東南亞、印度、西亞的海上中轉貿易,獲利甚大。所以占城人是剽悍的航海者,這也是他們敢剽掠海商的原因。


    王鬆心裏鄙夷至極。高麗和李朝同奉中華文化,他都欲徹底同化,歸於中華治下,何況一個外來文化的占城。


    聽到王鬆的問話,闍耶臉露尷尬之色,苦笑道:“忠義軍兵威震於天下,諸國懾服。女真人如此兇猛,亦不得不退迴北地,不敢南下。占婆彈丸之國,又豈能不知。天朝上國,居中國而四夷來拜。還望王相公發兵以攻李朝,占婆願為側應。”


    來河北之前,他去了江南臨安府,大宋朝廷自顧不暇,哪有心思出兵攻打李


    朝。到了河北,見識了河北的繁華,了解了忠義軍的軍威,他心思急轉,起了附驥的念頭。


    “相公,我軍正要北伐,萬萬不可南下興兵,以免四麵受敵,誤了大事!”


    馬擴趕緊站了出來,想要極力勸阻王鬆,以免他一時衝動,腦子一熱,立即出兵。


    “馬宣讚,此言差矣。占婆乃我中華世代之友邦,備受李朝之欺淩。難道我泱泱大國,能容忍李賊如此囂張,是可忍孰不可忍!”


    黃師舜的義正言辭,讓闍耶感激涕零,意識到此人很有可能是王鬆的未來嶽父,闍耶眼光轉向了王鬆,目光中全是懇求之色。


    “天朝上國如能幫占婆對付李朝,小人等必奉中華為宗主國,世代以中華馬首是瞻。李朝不僅是占婆之敵,也是中華之側患,若中華攻伐李朝,占婆願為前鋒,效犬馬之勞!”


    效犬馬之勞!


    闍耶的急不可耐,反倒讓王鬆心裏有了一種獨特的想法。占城曆年征伐,男丁死傷眾多,軍力孱弱。李朝正處於群雄爭霸,國內動蕩不安,和高麗十分類似。


    這正是上天賜予的中華擴張的最好時間,可惜南宋朝廷不爭氣,白白錯過了大好時機。


    廣個告,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可以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借著占城前來求援的機會,順勢發兵,可以不通過大宋朝廷控製下的廣西,通過占城,由南向北,對李朝發起攻擊。


    這樣,就自然解決了隻能從海上發起攻擊的單線軍事戰術,而是可以從海陸兩麵發起進攻,獲勝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闍耶尊使,如今我軍與大宋朝廷各不相幹,一南一北,如此一來,即便我軍想要攻伐李朝,除了海路,陸麵上卻是沒有落腳點。若是借助貴國,我忠義軍於心不忍。此事卻是難矣。”


    王鬆裝模作樣的一番懇切之語,讓闍耶心裏一熱。天朝上國,果然是文化昌盛,人人都是至誠君子。


    “相公若是忠義軍功伐李朝,占城可以選擇一處岸上,作為忠義軍的落腳點,並提供糧草輜重。相公大可以放心!”


    王鬆假裝為難,目光看向了黃師舜。


    “黃司長,這出兵增援占城一事,你看……”


    黃師舜怎麽不明白王鬆的心思,當下立即站起身來。


    “相公,闍耶使者一片赤誠,千裏迢迢前來求援,於公於私,我忠義軍都應該傾囊相助。相公可以讓流求的我軍水師發兵南下,一萬水師,一萬步兵,配3000騎兵,應是不成問題。”


    闍耶麵色紅了起來。天朝上國果然是地大物博,一出手就是兩萬多兵馬,幾乎是占婆所有的精銳總和。


    “王相公放心就是!大軍若是前往,輜重糧草概由我占婆提供。隻要忠義軍所需,我占婆必竭盡所能,滿足忠義軍所需!”


    王鬆微微點了點頭,假意沉吟了一下,繼續問道。


    “若是攻下了李朝,掠取所得,你我又如何分取?”


    闍耶先是大吃一驚。他萬萬沒有想到,這位年輕的王相公,竟然有把握破了李朝。


    希望他不是信口開河。


    “若是攻破了李朝,我占婆隻要舊都因陀羅補羅之地,以及割讓的地哩、麻令、布政三州,其餘之地盡歸天朝。至於掠取所得,中華和占婆各取一半。占婆願為中華世代守護南方門戶。”


    “好!一言為定!”


    王鬆拍了一下椅背,站了起來。


    “闍耶使者,此話當真?”


    “願和相公立下盟約,永不相負!”


    “黃


    司長,馬上備下筆墨,與占婆使者簽下盟約,以伐李朝!”


    王鬆微微一思索,朗聲說道:


    “發一萬五千水師,三萬步卒,五千騎兵,共五萬兵馬,一舉攻破李朝!”


    看到闍耶麵色凝重,王鬆又加了一句。


    “到了占婆國,須秋毫無犯,不得騷擾百姓,否則嚴懲不貸!”


    闍耶肅拜了一禮:“多謝相公!”


    “李朝乃我中華與占婆國共同之敵,不得已而殲之。尊使不用多禮就是。”


    這闍耶想假忠義軍之手滅了李朝,從中餘地,其不知王鬆也想借戰占婆之地滅了李朝,來個假道滅虢。


    王鬆使了個眼色,黃師舜趕緊下去安排,王鬆對闍耶笑道:


    “尊使,既然你遠道而來,本相公就給你介紹幾個朋友,大家認識一下。”


    闍耶心中疑惑,卻不知王鬆究竟是什麽意思。


    幾個勃泥商人跟在黃師舜身後走了進來,人人臉上都有喜色。


    “相公,相公幫忙找迴貨物,雖然隻是一部分,但也挽迴了不少的損失,小人等多謝相公的了!”


    王鬆微微一笑,搖了搖頭,指著一頭霧水的闍耶,介紹道:


    “各位,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就是占婆國的使者闍耶,在占婆國內也是位高權重。”


    他又轉向了一旁的勃泥商人。


    “闍耶尊使,這些都是勃泥的客商,他們的貨物在占婆國的海麵上被搶掠,而在尊使給我宣撫司的禮物當中,就有這些勃泥商人的貨物。”


    闍耶麵色一紅,整個人的神色都是不自然起來。


    這一批送給忠義軍的貨物,是由沿海的地方官府奉於朝廷,他們當時也沒有考慮,就選擇了這些貨物北上。如今看來,卻是在外人麵前丟盡了麵子。


    “這位尊使,堂堂一國之朝,你們怎麽會掠奪我們的貨物?”


    “尊使,你們是不是要給我們一個交代?”


    一眾商人圍了上來,個個義憤填膺。


    闍耶麵紅耳赤,連連道歉道:“各位客商,此時在下確實不知,中間一定有誤會,在下迴去之後,定會徹查此事,給各位一個交代!”


    王鬆微微使了個眼色,黃師舜上前,王鬆在他耳邊輕輕說了幾句話,黃師舜上前勸解道:


    “各位商家,闍耶尊使定然是不知情,不然他也不會拿這些贓物到河北來自取其辱。王相公說了,關於貨各位的損失,宣撫司會補足大家損失的貨物。至於闍耶使者,大家就不要難為他了。”


    商人們都是喜出望外,一起上前肅拜。“多謝王相公!”


    一眾客人離開,闍耶上前鄭重道謝。


    “王相公,多謝了。迴去後,在下定然會給王相公一個交代!”


    “這些都好說,準時迴去以後隻要保證商路的暢通即可。”


    “還望相公莫要因此小事,而誤了雙方的合作。”


    對於闍耶來說,王鬆可算是給足了他麵子,若是因為此事影響了雙方合作的大計,他就是占婆國的罪人。


    宣撫司如此作為,也讓他感慨,果然是天朝上國,占婆小國,自然不能同日而語。


    “闍耶兄弟,盡管放心就是。”


    看著忐忑不安的闍耶,王鬆微微笑道:


    “中華和占婆國,乃是兄弟之邦。闍耶兄弟在河北待上一陣,待我軍調兵遣將完畢,可以一同南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沉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沉的命運並收藏宋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