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與君王共治天下。


    對於滿腦子忠君報國、對朝廷有愧的張孝純來說,當然是希望王鬆歸於大宋朝廷之下,為朝廷衝鋒陷陣,浴血疆場,恢複大宋疆土,做一個忠君報國的節義之士。


    “時移世易,若是先帝還在位,王鬆或許會捐棄前嫌,繼續為國效力。”


    吳激搖搖頭道:“如今聖上乃是道君皇帝,他賜王鬆為“繆醜”、毀了他的名節不說,黃河以北也割讓給了金人,可以說是,盡失北地人心。”


    張孝純也是搖頭歎息。好好的一個抗金局麵,卻被大宋朝廷弄得四分五裂,一地狼藉,實在是讓人憤憤不平,扼腕歎息。


    “王鬆卻也是倔強,偏偏還以先帝賜予他的兩河、陝西宣撫使名號,招兵買馬,招賢納士,繼續抗金。”


    吳激苦笑道:“永錫兄,你說王鬆所作所為,是不是像孩童生氣一般,就這樣和大宋朝廷老死不相往來。也不知道對大宋來說,是福是禍?”


    “事情總有轉機!”


    張孝純心情莫名好了起來,臉上也恢複了幾分神采。


    “王鬆抗金,至少可以減少朝廷的壓力,也可以在兩河抗擊金人。若是老夫有歸朝的一日,老夫願做這中間人,勸慰王鬆,重歸朝廷。”


    張孝純一改以前頹廢的樣子,整個人興奮了起來。


    吳激不由得暗自搖頭。好友的心思不錯,不過王鬆能不能歸於朝廷,還真不是他幾句話能決定的。


    就是他張孝純自己,私節有虧,朝廷會不會接納,也是尚未可知。


    “怕就怕王鬆兵強馬壯,起了異心。”


    吳激眼神迷離,憂心忡忡。


    王鬆麾下精兵強將數萬,忠義軍連女真鐵騎都不怵,又豈會在乎朝廷之孱弱不堪。即便王鬆心存忠義,他部下的驕兵悍將,恐怕也不會輕易放棄。


    大宋朝廷的前路,可謂是兇險重重。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


    孫九鼎兄弟幾人就是這樣。


    人生四大喜之一,金榜題名時。眾人迴到客棧的時候,客棧的掌櫃和小二都上來道喜。


    孫九鼎拿出散碎銀子,下人一一分發下去,整個客棧都是此起彼伏的恭賀聲。


    “孫相公,祝你步步高升,將來必定能夠位列煌煌士大夫之列!”


    “小人等祝各位孫相公官運亨通,富貴延年!”


    “孫氏三兄弟,狀元、榜眼、探花,真是千古奇聞,恭賀之至啊!”


    孫氏兄弟一邊拱手謙讓,一邊兒笑意盈盈,心中之得意,全部堆在了臉上。


    “狀元公,何不賦詩一首,以表愉悅之情?”


    人群中更是有人大聲喊了起來,孫九鼎臉上的笑容更深。


    “諸位如此厚愛,在下卻之不恭,就賦詩一首,助助雅興。”


    在眾人的喝彩聲中,孫九鼎略一沉吟,開始慢慢地讀了出來。


    “片片桃花逐水流,東風吹上木蘭舟。


    隔溪紅粉休錯認,年少孫郎不姓劉。”


    這本是他當年在東京城太學時,遊金明池時所作的一首小詩,如今讀了出來,更是惹起了旁邊人的一片讚賞之聲。


    “果然是狀元公,文采斐然,不愧是大家手筆,佩服,佩服!”


    就在眾人歡唿喝彩之時,二樓之上,卻是響起了一聲清脆的碗碟碎聲。


    “商女不知亡國恨,說的就是你們這些人


    吧。”


    眾人向二樓看去,隻是幾個年輕的士子坐在一張圓桌旁,人人都是臉色冰冷。一個年輕人的嘴中,盡是冷嘲熱諷。


    “堂堂炎黃子孫,華夏後裔,為一己私利,投靠異族,縱然名列三甲,亦是腥膻,臭不可聞。又有何麵目在此巧言辭令,談笑風生。當真不知,世上有羞恥二字!”


    “禮儀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存,國之將亡。王鬆當日在府州拋灑熱血,上萬忠義軍兒郎魂斷他鄉。他們若是看到今日滿堂之齷齪,相必在地下也難以安息。”


    “劉兄,你所言詫異。王鬆相公尚在人間,他若是看到今日之場麵,定是要怒發衝冠,血流五步了。”


    “三十功名塵一圖,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狗屎一樣的文章,也敢拿出來顯擺,可比得上這首?滿江紅??”


    樓上三人,你一言我一語,下麵的一大堆讀書人,愣是說不出話來。


    “劉兄,陳兄,此地空氣太過汙濁,你我還是速速離去,免得唿吸不暢,還要去看藥師。”


    “李兄所言甚是。與此禽獸不如之輩同處一室,果然是腥臭難聞,難免身心受損,咱們速速離去!”


    幾名士子抬起身來,抓著長劍,相繼走下樓來。幾人離開時,看向眾人的目光中,充滿了不屑。


    “孫兄,不必去理會這些狂夫!”


    看到幾名士子已經離開,掌櫃的才趕緊上來,滿臉陪笑道:“各位,還請上座,酒菜馬上就來。”


    眾人也趕緊一起打哈哈。孫氏兄弟麵麵相覷,臉上都是無奈之色。孫九鼎搖了搖頭,率先往樓上走去。


    很快酒菜上來,眾人觥籌交錯,談詩賦詞,不亦樂乎,也把剛才的不快拋在了腦後。


    “聽說宋人已經恢複了真定府、河間府等重鎮,耿守忠、左淵都被忠義軍所殺。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談古論今,說了一陣子,還是扯到了眼前的時局上。


    “這可是真事。左淵為故大臣左企弓之子,又是時立愛的東床快婿。他被殺之後,金人還專門為他建了衣冠塚,時立愛也是悲傷過度,臥床不起了一陣子。”


    “這王鬆也不知是何方神聖,和大宋朝廷格格不入,又與金人為敵。就憑他在兩河占的那片彈丸之地,恐怕經不起金人的雷霆一擊。”


    “此事也難說。完顏宗輔,完顏婁室,這兩人手下都是女真人的精銳,愣是沒有占到半點便宜。你想想,若是連他二人都對付不了忠義軍,誰還是王鬆的對手!”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議論紛紛,把中舉的孫氏三兄弟完全拋在了腦後。


    最後,有人舉起酒杯來,大聲喊道。


    “今日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各位都飲了杯中美酒,咱們一醉方休!”


    哄堂的喝彩聲響起,孫氏兄弟頗為無奈,看到席上的眾人都喝的神誌不清,兄弟三人悄悄離開了房間。


    “這位官人,你手中所持,乃是何物,能否給在下一觀?”


    孫九鼎走下樓梯,向一個商賈模樣、滿臉堆笑的漢子拱手。看到他手中拿來包裹飾品的大頁紙張,上麵似有忠義軍、漢奸等字樣。他不由得心中一動。


    “孫相公,祝賀你高中。你若是想看,拿去就是。”


    商賈笑道:“小人是做糧食買賣的,剛從兩河的搉場迴來。聽人說,這是兩河官府所辦的報紙,和以前的?警世鍾?差不多。小人識字不多,也看不出個子醜寅卯,相公拿去就是。”


    這一陣子,忠義軍和金人之間並無戰事,邊境上的買賣又活躍了起來。兩河需要北地的牛羊肉、馬匹等物,燕雲則需要兩河的鐵器、石炭、食鹽等物,雙方都是各取所需。


    兄弟幾人迴到客棧房中,孫九鼎帶著些許醉意在床頭坐下,打開麵前尚有些油漬的報紙,慢慢看了下去。


    他神色變得越來越凝重,看的越來越仔細,麵色也開始變的鐵青,剛才的酒意一掃而空。


    “簡直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孫九鼎怒火中燒,他拿起報紙,想要撕成幾半,手頭的動作卻又慢了下來。


    “煌煌華夏,立世間不知凡幾……。文章服飾之美,禮儀之大……。若是有漢人助金為虐、為虎作倀、協助異族屠害、奴役漢人,則此等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則被統稱為“漢奸”。若是被抓獲,重者格殺勿論,以謝國人;中者通告天下,打入賤籍,永不為官;下者服刑勞役,勞作補償……”


    他不由得驚出一身冷汗。今日自己獨占鼇頭,三兄弟更是名列三甲,說起來風光無比,隻是此事一旦傳入宋地,給這王鬆知道,那麽這後果……


    “大哥,左右都是睡不著,我們兄弟三人不如圍爐夜話,以後少些煩惱。”


    敲門聲響起,卻是孫九鼎的兩個弟弟走了進來。


    “大哥,你獨占鼇頭,我們兄弟也都是緊跟其後,你看起來好像不高興,是不是因為酒樓的事情?”


    看到大哥臉上的表情,二弟孫九儔倒了一杯茶,端了給他。老三孫九億也圍了過來。


    今日好好的一場聚會,卻給那三個狂妄的士子攪了局。現在想起來,孫九億心頭還是憤憤不平。


    “你們都看看這報紙!”


    孫九鼎指著桌上的幾頁紙,憤憤然說道:“華夷之辨,春秋大義,我等參加省試也就算了,若是再去當金國的官員,怕就要被這王鬆列為“漢奸”之圍,眾人皆知。你們說氣不氣人!”


    孫九億和孫九儔麵麵相覷。孫九億上前拿起報紙,兄弟兩個就在旁邊看了起來。


    “大哥,不光是漢奸,還要通告天下!”


    孫九億氣急敗壞,大聲道:“咱們兄弟中舉仕金,這事傳了出去,咱們不但不能光宗耀祖,反而要被這報紙定為漢奸,身敗名裂,遺臭萬年。咱們兄弟還如何在這世上立足。王鬆這廝真是心狠!”


    “怪不得那三個士子在酒樓上大放厥詞,滿嘴仁義道德,原來並非是信口開河,空穴來風。”


    老二孫九儔沉聲道:“咱們兄弟在金國入仕,不見得會傳入王鬆的耳中。再說了,咱們做的是文官,牧民一方。隻要咱們恪守本分,愛民惜民,說到哪裏,也算不上為虎作倀、助紂為虐。”


    “怕就怕到時候清算起來,誰還管你這些!”


    孫九億搖頭道:“就比如這主考官張孝純,隻是因為未能死節,大宋國內已經是風言風語,罵聲一片,士大夫們更是把他貶得一文不值。咱們的事情若是傳了出去,隻怕將來的結果更慘。”


    孫九鼎沉思了一會,輕聲道:“二哥、三哥,如今木已成舟,別無他法。隻有潔身自好,無愧於民,無愧於心,或會躲過一劫。”


    華夏有服章之美,故稱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此為華夏。此話誰人不知。


    但良禽擇木而棲,人往高處走,世間之人,往往趨利避義,有幾個能為國人、為民族拋頭顱灑熱血?


    那豈不是愚笨的蠢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沉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沉的命運並收藏宋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