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氏昆仲,請!”


    “張相公,吳相公,請!”


    知州衙門的大院中,觥籌交錯,一眾金國官員,一眾高中的舉子,包括主考官張孝純,副主考官吳激、以及一個時姓的官員,正在參加為高中者舉行的盛宴。


    作為此次的主考官,張孝純本不想說話,卻不得不硬著頭皮站了起來。


    “各位賢達,老夫就在這恭祝各位官運亨通,飛黃騰達了!”


    眾人一起起身,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以後大家在各地為官,一定要記住八個字,也就算對得起天地了。那就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老夫恭祝各位了!”


    眾人一起應諾,紛紛各自小心翼翼吃喝起來。


    幾輪酒下肚,孫九鼎眼色示意了一下,兄弟幾人舉起酒杯,孫九鼎說道:“學生慚愧,敬幾位先生一杯!”


    張孝純端起酒杯,思索了一下,沉聲道:“孫氏昆仲,你們兄弟都是才高八鬥,誌趣高潔之人。以後為官一方,要上對得起蒼天,下對得起黎民,冰清玉壺,不可讓世人看輕了你等,咱們共勉吧。”


    他一句“上對得起蒼天,下對得起黎民”,至始至終,並沒有把大金國皇帝和朝廷包含在內。孫氏兄弟也都是心知肚明,各自連聲稱是。


    見周圍人注意力都不在幾人這裏,吳激低聲苦笑道:“孫氏兄弟,大家都是亡國之人,無可奈何花落去,此情此景之下,在下也隻有恭賀各位高中,希望你等不要忘了故國情深,專心事奴,而背上千古罵名。”


    兄弟三人臉上都是紅一陣,白一陣。吳激這位大宋故臣,言語比張孝純還直接,已有斥責孫氏三兄弟投身事賊的意味了。


    孫九鼎正色道:“宋廷君昏臣庸,連王鬆這樣的與國大有功之人,死後都能賜以“繆醜”之稱,豈不讓天下人心寒。況且天子當守國門、保黎民,大臣當忠君愛國、忠孝節義,大宋朝廷卻是割地黃河以北、皇室南遷;大臣們隻知黨爭弄權、風花雪月,吟詩作對,於國於民何望。這樣的朝廷,何以稱為天朝”


    “我兄弟三人半生蹉跎,在大宋早已經是前途盡毀,難道就不能在金朝做官,教化百姓、勸科農桑、安撫流民,讓百姓都過上好日子,這又有何不對”


    孫九鼎動了真火,聲音逐漸大了起來,旁邊的金人官員轉過頭來,都在驚訝地看著幾個人。


    吳激勃然變色,怒道:“金人殺我宋人百姓無數,你兄弟縱有千般理由,也不能事奴。大節有虧,會遭後人唾罵!”


    “隻要無愧於心,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豈不比逃避更好一些”


    孫九儔力挺哥哥,也加入了爭辯的行列。


    他們兄弟已經商量好了,。就是要造成這樣的一種效果,讓旁邊的眾人也都知曉此事,以免將來禍端,而能全身而退。


    看到吸引了金人的注意力,旁邊的漢人通事趕緊勸慰道:“各位賢達,大家都是讀書人,平心靜氣,稍安勿躁!”


    這些人裏麵,身份各異,他一個漢人通事,更不敢胡亂說話,以免釀成禍端,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爾等卻是忘了華夷之辨、春秋大義!”


    張孝純心中失望之極,他微微搖了搖頭,良久才吐出一句話來:“老夫的話已說到,大家都好自為之吧!”


    孫氏兄弟見目的達到,便也不再出演刺激。他們幾人,自然也不想讓張孝純、吳激二人下不了台。


    這二人被囚禁在異國、本來就處境堪憂,若是再因為言語而遭受厄運,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讀書人的這點風骨,他們還是有的。


    孫九鼎對驚詫的金人官員笑道:“上官莫怪。在下幾人在詩詞上起了些爭執,讓各位上官見笑了。”


    姓時的金人官員和另外兩名官員恍然大悟,一起搖頭大笑。一個女真官員笑道:“你們南人就知道風花雪月、吟詩作對,否則怎麽會讓我金國的鐵騎大殺四方,所向披靡。”


    孫九鼎搖搖頭笑道:“蒲查將軍,曆朝曆代都有英雄輩出。漢有霍去病、衛青,唐有李靖、徐世績,我朝則是太祖阿骨打,可見英雄隨勢而生,如今則到了大金盛世,自然是英雄輩出了。”


    蒲查將軍心中得意,哈哈大笑,點點頭道:“狀元郎,你果然有幾分見識。不錯,不錯!”


    “蒲查將軍,在下想問一下,聽聞三太子訛裏朵和大將軍闍母都折在了南人手下,是也不是”


    張孝純的話一出口,吳激身上的雞皮疙瘩一下冒了起來。他向旁邊看去,生怕女真人發火,對張孝純不利。


    幾名金人官員先是一愣,其中的兩個女真官員臉色一下紅了起來。


    蒲查將軍“啪”地拍了一下桌子,站了起來,手指著張孝純,怒聲說道:“戰場廝殺,各安天命。你這廝是何居心,難道非要使我都難堪,你就不怕我砍了你的狗頭”


    場中的舉子都驚了起來。時姓官員趕緊站起來勸道:“蒲查將軍,張相公,趕緊坐下,今日是國試,千萬不要攪了場麵!”


    張孝純卻是不依不饒,冷冷地道:“蒲查將軍,各位,老夫隻是想讓爾等知道,我南人之中,也有英雄!”


    蒲查將軍性格卻是極為豪爽,再加上漢話說的不錯,讀的漢書也多,儒化頗深,不是個殘忍好殺之人。


    他坐了下來,滿臉不快,猛灌了一杯酒,搖頭道:“你們南人之中,也就那王鬆是個英雄。除了他,即便是那宋皇,也不過是膽小如鼠、昏庸無道的鼠輩;文臣武將,窩囊廢一大堆,沒有一個能拿上台麵!”


    張孝純滿臉通紅,想要反駁,卻說不出話來。旁邊的吳激,趕緊把他拉著坐下。


    孫九鼎心裏一驚。真如這蒲查將軍所說,這王鬆還真是有些本事了。


    “你這廝倒是個漢子,身上有幾分骨氣!”


    蒲查將軍看張孝純臉色鐵青,難看之極,哈哈笑了起來。


    他轉過頭去,又開始和旁邊的人喝酒吃肉,完全把張孝純忘在了腦後。


    張孝純心中憤懣,一個人使勁灌酒,吳激攔也攔不住,隻好陪著他一起,一醉解千愁。


    兩人你來我往,杯杯見底,很快就醉爛如泥,完全把滿院的舉子和官員,當成了空氣。


    “這張孝純,倒是有幾分膽色,就是迂腐了些!”


    看到二人醉的不成樣子,蒲查將軍搖搖頭,揮了揮手,一旁的軍士上來,把二人攙扶了下去。


    “二哥,你沒有注意到嗎,今日的宴會,那些金人禮敬有加,唯獨主考官張孝純、副主考吳激對我等是不冷不熱,讓人好不鬱悶。”


    宴席不歡而散,草草收場,迴到房中,孫九鼎憤憤地端起一杯茶來,一口氣灌了下去。


    堂堂的狀元郎,主考官卻喝得一塌糊塗,根本不給狀元郎任何麵子,這也讓孫九鼎覺得臉上無光。


    聽到大哥的憤憤之語,三弟孫九億自嘲地笑了起來。


    “大哥有所不知。完顏宗瀚一直勸說張孝純父子投靠金國,甚至是嚴刑拷打,可張孝純死活都不答應。這樣一位心懷故國、忠孝節義之人,怎麽會對我等這些求田問舍的無恥之徒給好臉色看!”


    兄弟三人,最年輕的孫九義也已經年近四旬。三人中舉多年,卻一直未能涉足官場。要說三人對大宋的士大夫,對大宋朝廷沒有怨言,說出來誰都不信。


    到了他們這個年齡,實實在在的利益、真真切切的榮華富貴、功名利祿,這些才是最實在的。什麽國家、民族、忠孝節義,統統都是不值一提。


    孫九儔性子要柔和一點,他搖搖頭道:“張孝純身陷囹圄,不忘故國,也算得上是忠義之人。咱們也就不要在執著於他的態度上了。”


    孫九鼎點了點頭,今日的目的已經達到。最起碼可以讓王鬆知道,他兄弟幾人都是有苦衷,並非一心為官,不擇手段之人。


    “大哥、二哥,聽說王鬆在兩河招賢納士,你我兄弟也都是河東之人,若是能在他手下效力,倒也不失為一件快事。”


    聽到弟弟的話,孫九鼎點點頭道:“太原以北在金人控製之下,你我兄弟無法到河東去。完顏宗瀚幾次征召河東名士,咱們孫家又早已破敗。若是不能抓住此次機會,恢複孫家榮耀,光耀門庭,以後恐怕就更沒有機會了。”


    他帶著兩個弟弟前來應考,就是希望能夠金榜題名、光大門楣。至於宋金夏的戰況如何,他們這些讀書人也不知道,更不關心。


    無論是民間還是朝野,普遍的觀點,似乎女真人勢在必勝,遲早會統一中原。


    至於將來宋人會不會來秋後算賬,那就不是他們兄弟能決定的了。


    “不知你們注意到了沒有,今晚參加宴席的舉子,人數好像少了不少河北的許多舉子也沒有過來。卻是不知為何?”


    孫九鼎皺眉道:“要麽是從報紙上得知了這些漢奸之說,要麽是這些人私下得到了消息。為了自己的名節,這些人已經心虛了。無父無母,數典忘祖,好大的帽子!”


    無論怎麽說,他兄弟三人也是無奈之舉。即便將來忠義軍成事,秋後算賬起來,三人也不至於位於漢奸之列。


    孫九鼎麵色沉重,眉宇間更是憂心忡忡。


    此次兩河之地來參加考試的舉子,有許多人才高八鬥,卻在考試中表現得一塌糊塗,不敢高中。也有很多人根本就沒有來,卻也不知是什麽原因。


    也許明日一早,很多人就會奔河東、河北而去,重新去王鬆的帳下尋找機會。


    高中時的興奮此時也已煙消雲散,夾雜著淡淡的失落和不安。一個小小的王鬆,卻讓兄弟幾人方寸大亂,進退失據,還患得患失起來。


    看了看窗外黑漆漆的天空,兄弟三人都是麵色凝重,憂心忡忡。


    主考官張孝純說的是,都是國破家亡之人,又有什麽事情可以值得欣喜若狂的。


    如今,也隻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黑暗中,不知誰又在借酒消愁,放聲高歌,如夜貓子一般,讓孫氏三兄弟輾轉反側,不能入眠。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沉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沉的命運並收藏宋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