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建設合作共贏美好世界——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解讀


    從哲學上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斷運動和變化的,隻有把握現實脈搏、跟上時代發展,才能始終走在前列,立於不敗之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年以來,雖曆經國際風雲變幻,但它所秉持的求同存異精神、和平共處追求、互相尊重原則等,順應了和平發展的曆史潮流,在每一個時代都有其現實意義,故而能成為國際社會共識、成為處理國家間關係的基本準則,在當今世界依然具有生命力和感召力。這就啟示我們,真正的創新不是隨波逐流,也不是故弄玄虛,關鍵在於把握大勢、貼近時代。既用好戰略思維的望遠鏡,洞析潮流、研判趨勢,也用好問題意識的顯微鏡,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方能有方向、有底氣、有作為。


    ■原典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彖》曰:益,損上益下,民說無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慶;“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動而巽,日進無疆;天施地生,其益無方。《象》曰: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殷周至秦漢﹞《周易·益卦》


    ■釋義


    益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二卦。益卦上巽下震,巽為風,震為雷。風雷相益,風烈則雷迅,雷激則風烈,所以為益。此卦與第四十一卦損卦相反,損卦是損下益上,益卦是損上益下。損的反麵是益,損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轉變為益,故益卦繼損卦。為什麽損下益上曰損,損上益下曰益?因上下本相關,下為上之本,損下則傷本,益下則固本。


    益卦《彖傳》曰:“天施地生,其益無方。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天施地生,其益無方”,即天施氣於地,地受氣而化生,其施化之益,廣大無窮,無所不在。“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即損上益下之道,唯在一個“時”字,時當益則益,時當損則損。成語“與時俱進”即來源於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習近平用典(第一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民日報評論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民日報評論部並收藏習近平用典(第一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