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習近平用典(第一輯) 作者:人民日報評論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在參加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解讀
習近平同誌非常重視從基層一線培養選拔幹部,他自己的親身經曆也證明了,從一線和基層做起,才能更接地氣、通民聲、懂國情。今天中央政治局七常委都有基層工作經驗,治理一個古老複雜的中國,必須不斷完善從基層一線培養選拔幹部的機製。
好幹部不會自然而然產生。血雨腥風的革命戰爭年代,篳路藍縷的創業建設時期,優秀幹部都是大浪淘沙、百戰砥礪,一步步成長成熟起來的。如今身處和平時代,廣大黨員幹部的成長同樣要注重實踐磨煉,知民情、接地氣。隻有在基層這個改革發展的主戰場、維護穩定的第一線、服務群眾的最前沿沉下心來,經過一番實幹、苦幹,才可能鍛煉出真本領、積累出真經驗,關鍵時刻才能站得出來、危急關頭才能豁得出去。
■原典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夫有功者必賞,則爵祿厚而愈勸;遷官襲級,則官職大而愈治。夫爵祿大而官職治,王之道也。
——﹝戰國﹞韓非子《韓非子·顯學》
■釋義
“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州部指古代地方基層行政單位;卒伍為古代軍隊基層編製,五人為伍,百人為卒。意思是,宰相必定是從地方下層官員中提拔上來的,猛將必定是從士兵隊伍中挑選出來的。
韓非子是戰國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強調國家的文臣武將,特別是高級官員和將領,一定要有基層實際工作經驗。因為這些人來自基層,更了解百姓的疾苦和戰場的形勢,也就能夠更好地處理政務,領兵作戰;反之,如果缺乏基層曆練,就有可能紙上談兵,誤國誤民。
</p>
——《在參加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解讀
習近平同誌非常重視從基層一線培養選拔幹部,他自己的親身經曆也證明了,從一線和基層做起,才能更接地氣、通民聲、懂國情。今天中央政治局七常委都有基層工作經驗,治理一個古老複雜的中國,必須不斷完善從基層一線培養選拔幹部的機製。
好幹部不會自然而然產生。血雨腥風的革命戰爭年代,篳路藍縷的創業建設時期,優秀幹部都是大浪淘沙、百戰砥礪,一步步成長成熟起來的。如今身處和平時代,廣大黨員幹部的成長同樣要注重實踐磨煉,知民情、接地氣。隻有在基層這個改革發展的主戰場、維護穩定的第一線、服務群眾的最前沿沉下心來,經過一番實幹、苦幹,才可能鍛煉出真本領、積累出真經驗,關鍵時刻才能站得出來、危急關頭才能豁得出去。
■原典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夫有功者必賞,則爵祿厚而愈勸;遷官襲級,則官職大而愈治。夫爵祿大而官職治,王之道也。
——﹝戰國﹞韓非子《韓非子·顯學》
■釋義
“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州部指古代地方基層行政單位;卒伍為古代軍隊基層編製,五人為伍,百人為卒。意思是,宰相必定是從地方下層官員中提拔上來的,猛將必定是從士兵隊伍中挑選出來的。
韓非子是戰國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強調國家的文臣武將,特別是高級官員和將領,一定要有基層實際工作經驗。因為這些人來自基層,更了解百姓的疾苦和戰場的形勢,也就能夠更好地處理政務,領兵作戰;反之,如果缺乏基層曆練,就有可能紙上談兵,誤國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