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於明鏡,則疵瑕不滯於軀;聽於直言,則過行不累乎身。
習近平用典(第一輯) 作者:人民日報評論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在河北參加省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解讀
出出汗、紅紅臉,才能清淤排毒、強身健體。怎麽出汗紅臉?這就需要拿出我們黨一直以來防身治病的武器——批評和自我批評。在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之初,習近平同誌就強調,要“在批評和自我批評上好好下一番功夫”。現在,利益關係和人際關係更複雜了,這更考驗著我們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勇氣與黨性。要看到,隻要出以公心、態度誠懇、講究方法,無論批評還是自我批評都是一劑良藥,是對同誌、對自己的真正愛護。習近平同誌引用的這句話,正說明了這一點。忠言逆耳,良藥苦口。對批評和自我批評,不能持有偏見,也不能心有餘悸,而要本著對自己、對同誌、對班子、對黨高度負責的精神,大膽使用,經常使用,使之越用越靈、越用越有效。
■原典
臣聞——﹝東漢﹞王粲《仿連珠》
■釋義
王粲(177—217年),漢末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其政治思想基本上屬儒家,間雜有法家刑名之學。在《仿連珠》一文中,王粲隱然以管仲自比,向統治者提出:“觀於明鏡,則疵瑕不滯於軀;聽於直言,則過行不累乎身。”意思是,經常對照鏡子檢查自己,就會及時克服缺點;能聽取直率的批評,就可以及時改正錯誤。
連珠是一種特殊文體,最早出現在漢代。南朝沈約稱:“連珠者,蓋謂辭句連續,互相發明,若珠之結排也。”連珠形式短小,多駢偶而用韻,不直接指說事情,隻以華麗的文辭,借譬喻委婉地表達意旨。劉勰《文心雕龍》以漢代揚雄所作的《連珠》為最早,繼作者有演連珠、擬連珠、暢連珠、廣連珠等。王粲的《仿連珠》亦屬此類。
</p>
——《在河北參加省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解讀
出出汗、紅紅臉,才能清淤排毒、強身健體。怎麽出汗紅臉?這就需要拿出我們黨一直以來防身治病的武器——批評和自我批評。在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之初,習近平同誌就強調,要“在批評和自我批評上好好下一番功夫”。現在,利益關係和人際關係更複雜了,這更考驗著我們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勇氣與黨性。要看到,隻要出以公心、態度誠懇、講究方法,無論批評還是自我批評都是一劑良藥,是對同誌、對自己的真正愛護。習近平同誌引用的這句話,正說明了這一點。忠言逆耳,良藥苦口。對批評和自我批評,不能持有偏見,也不能心有餘悸,而要本著對自己、對同誌、對班子、對黨高度負責的精神,大膽使用,經常使用,使之越用越靈、越用越有效。
■原典
臣聞——﹝東漢﹞王粲《仿連珠》
■釋義
王粲(177—217年),漢末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其政治思想基本上屬儒家,間雜有法家刑名之學。在《仿連珠》一文中,王粲隱然以管仲自比,向統治者提出:“觀於明鏡,則疵瑕不滯於軀;聽於直言,則過行不累乎身。”意思是,經常對照鏡子檢查自己,就會及時克服缺點;能聽取直率的批評,就可以及時改正錯誤。
連珠是一種特殊文體,最早出現在漢代。南朝沈約稱:“連珠者,蓋謂辭句連續,互相發明,若珠之結排也。”連珠形式短小,多駢偶而用韻,不直接指說事情,隻以華麗的文辭,借譬喻委婉地表達意旨。劉勰《文心雕龍》以漢代揚雄所作的《連珠》為最早,繼作者有演連珠、擬連珠、暢連珠、廣連珠等。王粲的《仿連珠》亦屬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