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四維,禮義廉恥。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習近平用典(第一輯) 作者:人民日報評論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解讀
在北大、在民族小學,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在上海考察工作,習近平同誌多次談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問題。“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為人需要品德,從政需要官德,而治國需要的,就是每個人都內化於心、外現於行的核心價值觀。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精神,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價值觀念。這種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習近平同誌引用《管子》中的這兩句話,就是中國先人對當時核心價值觀的認識。今天,我們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麵提出“三個倡導”,勾繪出一個國家的價值內核、一個社會的共同理想、億萬國民的精神家園,為改革發展劃定了價值的航標,正是當代中國的“立國之維”,是億萬人民的“價值公約數”。
■原典
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複錯也。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春秋﹞管子《管子·牧民·四維》
凡有地牧民者,務在四時,守在倉廩。……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春秋﹞管子《管子·牧民·國頌》
■釋義
“四維”說出自《管子》一書。《管子·牧民·四維》稱:“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管子·牧民·國頌》指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北宋歐陽修在《新五代史·馮道傳》中歸納為:“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張:展開,推行。意思是,禮、義、廉、恥是維係國家的四項道德準則,如果它們不能被推行,國家極易滅亡。
“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國之四維,缺了一維,國家就會傾側;缺了兩維,國家就會危殆;缺了三維,國家就會顛覆;缺了四維,國家就會滅亡。“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指上下有節;有禮,就不會超越節度。“義”指合宜恰當的行事標準;有義,就不會妄自求進。“廉”指廉潔方正;有廉,就不會掩飾惡行。“恥”指知恥之心;有恥,就不會同流合汙。因此,治國用此四維,就可以使君位安定、民無巧詐、行為端正、邪事不生,於是國可守而民可治。
</p>
——《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解讀
在北大、在民族小學,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在上海考察工作,習近平同誌多次談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問題。“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為人需要品德,從政需要官德,而治國需要的,就是每個人都內化於心、外現於行的核心價值觀。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精神,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價值觀念。這種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習近平同誌引用《管子》中的這兩句話,就是中國先人對當時核心價值觀的認識。今天,我們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麵提出“三個倡導”,勾繪出一個國家的價值內核、一個社會的共同理想、億萬國民的精神家園,為改革發展劃定了價值的航標,正是當代中國的“立國之維”,是億萬人民的“價值公約數”。
■原典
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複錯也。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春秋﹞管子《管子·牧民·四維》
凡有地牧民者,務在四時,守在倉廩。……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春秋﹞管子《管子·牧民·國頌》
■釋義
“四維”說出自《管子》一書。《管子·牧民·四維》稱:“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管子·牧民·國頌》指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北宋歐陽修在《新五代史·馮道傳》中歸納為:“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張:展開,推行。意思是,禮、義、廉、恥是維係國家的四項道德準則,如果它們不能被推行,國家極易滅亡。
“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國之四維,缺了一維,國家就會傾側;缺了兩維,國家就會危殆;缺了三維,國家就會顛覆;缺了四維,國家就會滅亡。“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指上下有節;有禮,就不會超越節度。“義”指合宜恰當的行事標準;有義,就不會妄自求進。“廉”指廉潔方正;有廉,就不會掩飾惡行。“恥”指知恥之心;有恥,就不會同流合汙。因此,治國用此四維,就可以使君位安定、民無巧詐、行為端正、邪事不生,於是國可守而民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