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上作報告時的插話》等文中引用


    ■解讀


    清,指的是清廉,公正廉潔,兩袖清風;慎,指的是慎重,周密考慮,謹言慎行;勤,指的是勤勉,勤奮好學,刻苦上進。習近平同誌強調領導幹部要正確使用手中權力,必須能夠做到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穩得住心神、經得住考驗,嚴守黨紀國法;自覺做到秉公用權、不以權謀私,依法用權、不假公濟私,廉潔用權、不貪汙腐敗;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責任感,想幹事、肯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為工作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忘我奉獻,真正做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能否幹幹淨淨幹事,是每一位領導幹部經常麵臨的重大考驗”,這關係黨的形象、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和國家生死存亡。領導幹部做到這三個字,根本上說還是要加強修養、提升境界,培養和樹立六種意識:信仰意識、公仆意識、自省意識、敬畏意識、法治意識、民主意識。


    ■原典


    當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祿位,可以遠恥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


    ——﹝南宋﹞呂本中《官箴》


    ■釋義


    呂本中(1084—1145年),南宋詩人,曆官中書舍人、權直學士院。其所著《官箴》共三十三條。首條開頭雲:“當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他認為當官的法則,隻有三條,即清廉、謹慎、勤勉。遵守這三條法則,就可以保住官位,可以遠離恥辱,可以得到上司的賞識,可以得到下屬的擁戴。


    關於呂氏《官箴》,《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故此書多閱曆有得之言,可以見諸實事。書首即揭清、慎、勤三字,以為當官之法,其言千古不可易。王士禎《古夫於亭雜錄》曰:‘上嚐禦書清、慎、勤三大字,刻石賜內外諸臣。案此三字,呂本中《官箴》中語也。’是數百年後,尚蒙聖天子采擇其說,訓示百官,則所言中理可知也。……雖篇帙無多,而詞簡義精,故有官者之龜鑒也。”文中提到的“上”,為康熙皇帝。另據清代史學家趙翼的《陔餘叢考》記載:“各衙署訟堂多書清、慎、勤三字作匾額。”說明“清、慎、勤”業已成為清朝通用的“官箴”。故近代學者梁啟超在《新民說》第五節“論公德”中稱:“近世官箴最膾炙人口者三字,曰清、慎、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習近平用典(第一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民日報評論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民日報評論部並收藏習近平用典(第一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