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習近平用典(第一輯) 作者:人民日報評論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之江新語·多讀書,修政德》等文中引用
■解讀
德,不僅是“立身”之本,而且是“立國”之基。既重視以德修身,也重視從政以德。這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我國政治思想的一個顯著特點。我們黨善於繼承優秀曆史文化遺產,立足現實對古代德治思想進行當代闡釋,正可以此加強幹部隊伍建設。
“為政以德”,一是執政者要以德施政,善待民眾,以贏得百姓的擁護;二是要以自身的道德行為去教育和感化百姓,“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要想達到“正”,就要自省、自律、自責、克己,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為政之道,務於多聞”,修煉道德操守,提升從政道德境界,最好的途徑就是加強學習,讀書修德,並知行合一,付諸實踐。廣大黨員幹部要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使讀書學習成為改造思想、加強修養的重要途徑,成為淨化靈魂、培養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
■原典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春秋﹞孔子《論語·為政》
■釋義
這段話體現了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為政以德,是說當政者應實行德治。北辰:北極星。共:同“拱”,環繞之意。整句話的意思是,當政者以德行來治理國家,就像北極星一樣,安居其所,其他的星辰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孔子“為政以德”的主張,繼承並發展了西周初年周公的“明德慎罰”思想。對於春秋時期的列國混戰,孔子認為是“禮樂崩壞,天下無道”的結果。為變天下無道為天下有道,孔子周遊列國,提倡德治,反對苛政。他突出“德”的政治意義,認為“德”是區分“仁君”與“暴君”的標準之一,主張施行“德政”。在孔子看來,當政者隻有施行“德政”,百姓才能受“聖德”感召並遵其道而行之,天下自然就歸於太平。
</p>
——《之江新語·多讀書,修政德》等文中引用
■解讀
德,不僅是“立身”之本,而且是“立國”之基。既重視以德修身,也重視從政以德。這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我國政治思想的一個顯著特點。我們黨善於繼承優秀曆史文化遺產,立足現實對古代德治思想進行當代闡釋,正可以此加強幹部隊伍建設。
“為政以德”,一是執政者要以德施政,善待民眾,以贏得百姓的擁護;二是要以自身的道德行為去教育和感化百姓,“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要想達到“正”,就要自省、自律、自責、克己,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為政之道,務於多聞”,修煉道德操守,提升從政道德境界,最好的途徑就是加強學習,讀書修德,並知行合一,付諸實踐。廣大黨員幹部要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使讀書學習成為改造思想、加強修養的重要途徑,成為淨化靈魂、培養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
■原典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春秋﹞孔子《論語·為政》
■釋義
這段話體現了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為政以德,是說當政者應實行德治。北辰:北極星。共:同“拱”,環繞之意。整句話的意思是,當政者以德行來治理國家,就像北極星一樣,安居其所,其他的星辰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孔子“為政以德”的主張,繼承並發展了西周初年周公的“明德慎罰”思想。對於春秋時期的列國混戰,孔子認為是“禮樂崩壞,天下無道”的結果。為變天下無道為天下有道,孔子周遊列國,提倡德治,反對苛政。他突出“德”的政治意義,認為“德”是區分“仁君”與“暴君”的標準之一,主張施行“德政”。在孔子看來,當政者隻有施行“德政”,百姓才能受“聖德”感召並遵其道而行之,天下自然就歸於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