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
習近平用典(第一輯) 作者:人民日報評論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麵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解讀
治國理政,什麽是根本?習近平同誌的迴答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製度是根本。今天中國走的發展道路,是曆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無論是躍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還是形成覆蓋13億人的世界最大社保網,實踐已經給出了其優越性最好的證明。恰如習近平同誌在不同場合數次強調的,今天的中國,站立在960萬平方公裏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台,具有無比深厚的曆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治國理政,堅定我們的“三個自信”,這就是根本。根本不動搖,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等方麵的改革就能不斷推進,發展就能不斷前行。
■原典
貞觀九年。太宗謂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師,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煬帝意猶不足,征求無已,兼東西征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致亡滅。此皆朕所目見。故夙夜孜孜,惟欲清淨,使天下無事。遂得徭役不興,年穀豐稔,百姓安樂。夫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君能清淨,百姓何得不安樂乎?”
——﹝唐﹞吳兢《貞觀政要·政體第二》
■釋義
《貞觀政要》是“貞觀之治”的翔實記錄,記載了唐太宗李世民與身邊大臣的論政對話,對後世頗具啟示意義。
在上麵這段對話中,唐太宗分析了隋朝滅亡的原因。他對侍臣說,當年隋朝剛平定京師時,宮中盡是美女、珍玩。但隋煬帝還是不滿足,橫征暴斂搜求不止,再加上東征西討,窮兵黷武,使得百姓不堪忍受,於是導致了隋朝的滅亡。唐太宗表示要引以為戒,並闡述了自己的治國之道:“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他認為治理國家就像種樹一樣,隻要樹根穩固不動搖,就能枝繁葉茂。並提出:“君能清淨,百姓何得不安樂乎?”由此可知,唐太宗的治國方略受到了老子“清淨無為”“修身治國”思想的影響。正是由於唐太宗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借鑒了老子的治國之道,采取了一係列緩解社會矛盾的措施,才開創了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的“貞觀之治”。
</p>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麵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解讀
治國理政,什麽是根本?習近平同誌的迴答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製度是根本。今天中國走的發展道路,是曆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無論是躍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還是形成覆蓋13億人的世界最大社保網,實踐已經給出了其優越性最好的證明。恰如習近平同誌在不同場合數次強調的,今天的中國,站立在960萬平方公裏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台,具有無比深厚的曆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治國理政,堅定我們的“三個自信”,這就是根本。根本不動搖,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等方麵的改革就能不斷推進,發展就能不斷前行。
■原典
貞觀九年。太宗謂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師,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煬帝意猶不足,征求無已,兼東西征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致亡滅。此皆朕所目見。故夙夜孜孜,惟欲清淨,使天下無事。遂得徭役不興,年穀豐稔,百姓安樂。夫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君能清淨,百姓何得不安樂乎?”
——﹝唐﹞吳兢《貞觀政要·政體第二》
■釋義
《貞觀政要》是“貞觀之治”的翔實記錄,記載了唐太宗李世民與身邊大臣的論政對話,對後世頗具啟示意義。
在上麵這段對話中,唐太宗分析了隋朝滅亡的原因。他對侍臣說,當年隋朝剛平定京師時,宮中盡是美女、珍玩。但隋煬帝還是不滿足,橫征暴斂搜求不止,再加上東征西討,窮兵黷武,使得百姓不堪忍受,於是導致了隋朝的滅亡。唐太宗表示要引以為戒,並闡述了自己的治國之道:“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他認為治理國家就像種樹一樣,隻要樹根穩固不動搖,就能枝繁葉茂。並提出:“君能清淨,百姓何得不安樂乎?”由此可知,唐太宗的治國方略受到了老子“清淨無為”“修身治國”思想的影響。正是由於唐太宗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借鑒了老子的治國之道,采取了一係列緩解社會矛盾的措施,才開創了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的“貞觀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