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關鍵在於落實》等文中引用


    ■解讀


    有一副對聯,上聯是“你開會我開會大家都開會”,下聯是“你發文我發文大家都發文”,橫批是“誰來落實”。習近平同誌引用這副對聯,批評不抓落實的時弊,強調“為政貴在行”的理念。戰國時期趙括隻會紙上談兵,以致40萬趙軍全軍覆沒,留下虛談廢務、空談誤國的曆史教訓。反對空談、強調實幹、注重落實,是我們黨的一個優良傳統,也是我們黨能夠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不斷帶領人民奪取新勝利的關鍵。習近平同誌對領導幹部提出“三嚴三實”的要求,嚴字打頭、實字打底,強調“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一個“實”貫穿為官用權的各個方麵,認為能否以實而治,是我們黨執政能力的重要展現,也是對各級領導幹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檢驗,需要領導幹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正確政績觀,具有知難而進、鍥而不舍的奮鬥精神,發揚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優良作風,避免徒陳空文、浮光掠影。


    ■原典


    然有治不治者,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若徒以文也,譬之優偶之戲,衣冠言貌,陳事辨理,無不合度,而豈其實哉!


    ——﹝清﹞唐甄《潛書·權實》


    ■釋義


    《潛書》為清初思想家唐甄(1630—1704年)所著,作者自稱積三十年而成。唐甄自言:“不憂世之不我知,而憂天下之民不遂其生。鬱結於中,不可以已,發而為言。”文體仿先秦諸子,初名《衡書》,意在權衡天下;然作者因連蹇不遇,遂改為《潛書》,意為潛而待用。


    唐甄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思想家,也是一名成功的實踐者。他在山西長子縣做知縣時,為了動員百姓種桑養蠶,不但挨家挨戶做說服工作,而且帶頭示範。結果一紙文書通告未發,就在三旬之內種桑80餘萬株。他的成功經驗,便是“為政貴在行”。唐甄認為,文書通告隻是“藉以通言語,備遺忘耳,奚足恃乎”,故而提出:“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實,就是實幹,踏踏實實做事。唐甄認為,為政最重要的是付出實際行動,這樣天下就可以太平;反之,百姓就不得安寧。唐甄的這一觀點,主要是針對當時官場中公文泛濫、有令不行的弊端提出的,並非一概否定發布文告推行政令的作用。他認為,如果隻管發文,不問落實,其結果隻能是“百職不修,庶事不舉,奸敝日盛,禁例日繁,細事糾紛,要政委棄”,公文告示貼滿大街小巷也形如空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習近平用典(第一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民日報評論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民日報評論部並收藏習近平用典(第一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