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言時空。時空相對而異。


    空間者,三元之形所凝;時間者,三元之勢所成。]


    [宙域存在本身恆常,總元恆常,總形恆常,總勢恆常,故空間恆常,時間恆常,現在恆常。]


    [現在恆常,貫穿諸宙之域;各宇宙內,三元之態有異,則時空之相亦異,時間流速得以殊別。然三元之總量守恆,總元定恆,故現在之態恆常不變。]


    [夫言順逆時空。]


    [昔吾、今吾、未吾,究竟何者為吾?若以時為界,則瞬息萬變,吾亦無窮。


    自今溯昔,然時空之經緯,早已織入現在之絲,此絲恆存,存在本身即意義所在,宙域總勢恆常所定。


    若壓時於一點,此刻即永恆,如此,則迴歸於此刻,現在恆常在;是以,現在之吾是吾。]


    [從三元守恆之道,亦可證今吾即一直以來之吾。


    吾之存在,具質、道、心三元量級。


    若謂過去未來之吾亦同時存在,則其量級從何而來?


    是故,此時之吾即為吾,過去之吾,僅為吾所曆之跡;


    未來之吾,亦僅為吾軌之預測,皆可以立體影像之形顯現而已。]


    [時空留痕,心留影;汝之存,時空錄之,汝亦映照時空。


    無論汝見或者不見,皆彼此默默相錄。


    萬事萬物,皆相關聯,相互作用;汝在走路,路亦走汝;汝計走路幾裏,路亦記走過幾人;


    汝玩遊戲,遊戲也在玩汝;一草長,默記其長了多久;時空亦默記其長過多少草。


    往事如煙,皆於時空留痕;所存所在,分分合合,緣聚緣散,亦印時空之跡也。]


    [是以,逆轉時空,亦非全然不可為也。


    以其本源心印為基,追溯時空之痕相互修正補全而平衡三元,即可順逆時空,其間差異甚微;


    然無論時空如何順逆,於時空之經緯中,現在之絲恆常存;


    換言之,若將某生靈過去某時之存在補全三元,則其過去之身自與現在同步(相互感應,同心印結,入同一心域),被拉迴現在,可與現在之身相融;


    亦可獨立存在,同心同源,心域相通,心印相融。


    若再將未來之身亦補全拉迴其一,則成三人,三位一體,同印同源通心域,一心化三用、合三為一心;


    猶如一人而有三身,可同時行不同之事也;雖各行其事,卻猶如一人之協調統一;


    若其補全無數,則有無數之自吾:萬念於心一身行,奔煙流火存靈境;


    萬念皆歸於一心,一心蘊含萬念;萬念一心,萬身並行,以一靈而統禦萬身萬心也……


    時空逆順無窮妙,陰陽順逆妙無窮。]


    [夫言三元守恆。]


    [天地有恆,天清地寧;天地失恆,地覆天翻。]


    [道元守恆:一人成道,必然有某位失道;一恆者隕落,萬道滋生,萬靈升道;雖言道無止境,然實則,幾乎都止於真極體的化無劫下,難以渡過;至少,吾未嚐見有誰能成功渡此劫。


    質本無極,因無能為力,故有極致;道本無盡,因無路可走,故有盡頭;心本無涯,因有心乏靈,故有心涯。]


    [質元守恆:質能轉化,虛實之間,多以質能方程計其量也。]


    [心元守恆:有人凝神,則有人走神;有人沉睡,則有人清醒;有人突然夢中驚醒,則有人忽然倒頭就睡;無窮有靈眾生誕生,或許就有某位或多位恆真者的真靈徹底寂滅。]


    [三元之間可相互轉化,然轉化並非易事,有出則必有入,此為三元通恆。]


    [夫言宙域格局:其上為恆,寂無宙域;其下為凡,虛無宙域。]


    [由下往上依次為:凡境、聖境,神通天、中陰天;仙境,法則天;神境,規則天;蒼境,造化天;混境,混元天;太境,太初天;鴻境,鴻蒙天;恆境,永恆天。其數為九天。凡之下,是虛無宙域;恆之上,則是寂無宙域。九天之上,上為寂無,下為虛無。]


    [凡境,初名人境,有非人形修者不服此稱,數度滋事,遂亦稱凡境。


    超凡脫俗即為聖,是以有聖人與凡人之別(或聖鬼與凡鬼)。


    凡境分陰陽虛實二天:神通天、中陰天;聖凡同天,皆為神通天、中陰天。


    此陰陽二天,相互重合而又相互獨立,如同一物之正反兩麵;


    仙境之法則天及以上諸天不再有陰陽二分,因其已合陰陽、凝為法則,是以不分。]


    [聖人與凡人(聖鬼與凡鬼),同處凡則宙域,未能超脫神通天(中陰天)之前,皆猶如一地之麻垓蟲,雖有大小之分,然任憑小仙之力,即可輕易將其踹入虛無宙域;是以,二者皆可統歸為人境或凡境之範疇。]


    [聖凡同天分二境,境階各九再三分,凡為俗凡、平凡、明凡;聖為初聖、準聖、真聖,真聖亦可稱真人。]


    [九天九境分宙域,境階各九再三分;分天分元亦分修;分丹分器亦分人。


    九境三分:通玄、創世、宇宙境。


    通玄境:凡、聖、仙;


    創世境:神境、造化、混元;


    宇宙境:太初、鴻蒙、永恆。


    此九天,欲上有梯,稱為天梯;下有門,稱為地門。


    梯前有階,為天階;門下有路,為末路。


    是以欲上蒼穹有天梯高懸,欲下塵寰有地門洞開。]


    [……]


    [夫言宇宙起源與修。]


    [永恆天有恆境大能,恆分九階,及至恆七為恆真,離開永恆天,移居寂無宙域。


    至此,恆則止,止則靜,靜則寂,寂則朽;如是,以恆聚勢,以勢凝虛,以虛壓靈,此化無劫之緣起。


    真靈未徹底化去之前,於恆真體非但無損,反能助其更進一步,催動恆真體至真極體:恆九圓滿。]


    [而隨恆真體漸趨真極之體,化無之意亦倍增不止,直至真靈盡化。


    其後,真極體既失真靈之羈,而化無之意凝勢已極,遂真極返虛,瞬間解體,並迅速擴散,於無盡寂無宙域之中,形成一巨大之爆炸,此即為宇宙大爆炸之起源。]


    [隨爆炸持續推進,能級向下躍遷。


    爆炸所成之“氣泡”,亦持續分裂,爆散而為無數更微細的氣泡。


    隨“氣泡”分裂持續擴散,其能級亦漸次減弱。]


    [宇宙之間,能級高者恆居上,是以輕者下沉,重者上浮。


    繼而往下擴散,虛極返實,凝塵歸凡。凡塵由此而來。]


    [一鯨隕而萬物生。


    氣泡無數漸次擴散,似向下“漂浮”,能級更趨低下,壓力亦隨之再次衰減。


    此過程之中由於能級變化,“氣泡”之內再生無數爆炸,促其擴散之速,終虛極而返實,凝塵以成凡質;


    如此,則孕育出無數個初始凡則宇宙。]


    [於凡則宇宙中,隨虛極返實之變,爆炸之勢漸弱,無數星球得以形成;


    其能級稍高而未炸者,則以恆星之姿,向四周輻射能級;


    當初被化無的真靈,於此過程中,大部分還虛後,又凝為宇宙中被稱為“息”的無形存在,充斥於無數個宇宙之中,隨歲月流轉,緩緩聚攏,形成為“誌”,繼而成“韻”,慢慢進一步演化成有意識的生命體。]


    [“韻”者,非但可由“誌”聚而生,亦能被主動賦予。


    譬如心念強大者,瞥見一花,覺其美不勝收,則此花或彼花之所存,或被賦予“韻”,繼而進一步凝結為“意”。


    此乃神仙點化之由來,亦即心靈與萬物相通,賦予其神韻,使之化育成形之意。]


    [有意,則生心;有心,則存私;有私,則含情;有情,則生“慧”,有“慧”,則蘊靈;有靈,則心神愈趨完善,探索之路再次啟程;


    自虛無至寂無,再由寂無返虛無,三元守恆;


    心,作為宇宙的搬運工,引領能級自低至高逆天而行,攀升不息,謂之修;形而上者,謂之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心神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引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引心並收藏心神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