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間,有機生物亦能緩緩聚“息”以成“誌”,凝“誌”以成“韻”,養“韻”而生“意”。


    無機生物亦可漸漸積聚“息”以為“誌”,凝“誌”而生“韻”,借“韻”以凝“意”。


    如此,則心神日漸完善,步入修行之途,稱謂各異,有精、怪、妖、靈之別。]


    [按本體屬性,可分為有機與無機兩類。


    有機之中,又可分為植物與動物。


    植物無血肉,稱之為精;動物有血肉,則稱之為妖。


    無機之類,又可分為人文與天然兩類。


    人文者,後天人為加工之物所蘊而成,稱之為靈;天然者,山間野外自然孕育,稱之為怪。


    此皆為大略之分,並無固定規範。]


    [總之,若遇此類生物,唿之為“妖怪”亦可,“妖精”亦無不可。


    或以其形貌美觀者為“精”,清秀者為“靈”,醜陋者為“怪”。


    若醜陋而似又頗具威力者,則可大唿為“妖怪”。


    此乃世俗之稱,無一定之規。]


    [而人類獨異於萬物,生而有心,徑登凡五心階之位。


    心元凡境分為九階:息誌韻意心,心思情慧靈;再以三而分,分別為:俗凡,平凡,明凡;俗凡者,俗物也,未視之為有靈眾生之類(通俗言之,即不視之為完全之人,不把祂當人看)……]


    [數以十而進,滿則溢,盈則虧,極則反,道本無極,故退一而還九,九為滿之臨,取道衝之意,以九象之,衝者虛也,虛者無物而又包含萬物;一生二再生二三,其數為九(1+2+2*3=9),是以九為道之極,此乃天地正理,眾修道者共索而定。]


    [九”為道之極,“五”為周之紀。周天有小大之分,小周為五,簡曰周;大周為五十。


    心元自下而上,五十息凝為一誌,五十誌凝為一韻,五十韻凝為一意,五十意凝為一念,五十念凝為一思,五十思凝為一情,五十情凝為一慧,五十慧凝為一靈。]


    [一息心元可獨存,二息相伴,三息成群,然五息並置,則變而黏合,成一大息,名曰周息。


    九周息並置,則生升元之勢,再加一周息,則凝九歸一,漸晉升為“誌”。


    心元聚三而群,逢五而凝,滿九而升,五十息一起稱為“一道息”。]


    [有升即有降,能聚也能散,因群三升九合一,其數為十,合可升元一統,降可散元分十,其間亦有主次之分,謂三魂七魄之別。]


    [五十息雖合為一道息,未必能升為“誌”,惟其合則自然生晉級之勢,大增蛻升為誌之機率。


    數量多寡之別,非品階高低之分。


    特殊者,一息心元即可凝“誌”,甚至蘊出“靈”,此即一息通靈,直通凡境九階。]


    [然由一息心元蛻變之靈,或極微弱,數量極少,然從品階言,確已達靈階。


    既靈,則可漸長,同時返照凡境九階,賦其靈性,遂有靈性、靈慧、靈情、靈思、靈念、靈意、靈韻、靈誌、靈息之別。]


    [人生自誕育以至成長,由成長而至成熟,已然步入凡境之九階。


    若無一定之修行法門,則終生止步於凡九,難以逾越。


    蓋物壯則老,成熟即壯,壯極則衰,往後則退九迴六,六迴三,三歸一而寂;


    然亦有體衰歸寂而心元不寂或未寂者,猶存一念之靈,徘徊於陰陽之際,此類眾生,或稱為亡靈,或稱為鬼怪。]


    [心凡九階為靈階,靈潤萬物,一靈通天地,萬道始於靈;


    尋明方,辨清濁,定陰陽,一陰一陽之謂道,此乃道之本也;形而上者謂之道,此為道之勢也;


    而人類即便無方,成熟後即可達靈境,且未生已胎象陰陽,是故人為萬物之靈,承載萬道之始。]


    [夫陰陽者,萬道之本也;男女者,陰陽之象也,凡境九而達,道始之臨初,陽精成者,取男三元而凝;陰精熟者,取女三元而容;交合者,陽入陰之容;既容,涵之養之蘊之,聚韻而成,造人的過程,實際也是賦“韻”凝“意”的過程,男為陽,賦韻者,女為陰,受韻者,受韻而孕,養韻生“意”,凝“意”而出,落地定心,心元由三升五,出生即可達一周天心階。]


    [而此過程中,男減三元,泄元而虛三天;女減三元,尚需持續蘊養,受孕而傻三年。]


    [似這般,“仙人”誇讚花朵,為花朵賦韻,相當於仙人看了花朵一眼,就讓此花懷孕;同理,有大能者看某女一眼,讓她受韻而受孕,此即為看一眼就懷孕;天地間也會存在某種特殊神韻,某女看了一眼,便被隔空賦韻,此即為感天而孕之緣起……]


    [人之所以好合陰陽,天性使然,兼及心性情誌、社會風習之綜合作用也;溯其本源,生殖之事,存續種裔,三元之力使之然也;男女相合,樂在其中,此乃宙域誘引繁衍之舉,生生不息,故生殖之需,初驅吾人行此事矣;實因宙域需動,有心則能動,不動者死物也;生命自虛無至寂無,再由寂無返虛無,三元守恆;心,作為宇宙的搬運工,引領三元能級自下而上,循環往複,無有休止,宙域因此而不死矣。]


    [然,並非每一生命體皆能曆經此循環,多數僅在起點處徘徊,凝體、出生、成長、衰亡,終生止步於凡九,不得出凡則宙域之界。]


    [於凡則宇宙中,“韻”吸收“息”,凝“意”而成,形成初代有意識的生命體;


    其中,有些生命體殘留些許前身感應,生而知之,道法天成,可稱為先天聖人;


    彼等播下文明火種,引領加速本宇宙中“道”的進程;


    修道之路,形而上,逆天而行,不進則退;先天聖人雖天賦異稟,但若在一定時間內無法更進一步,亦會麵臨相對應的化無之劫,重歸於寂。]


    [何謂“靈”?心之念動,凝而成思;思之聚,化為情;情之生,孕乎慧;慧之蘊,乃為靈。


    靈者,潤萬物,通萬道,無靈則不足以言道。


    譬如世間之發動機,靈猶其潤滑油;油之不足,機雖能轉,然能效大減,易熱甚至炸毀。


    人若靈性不足,則呆頭呆腦;靈性之缺,雖體無恙,亦感食不知味,寢不安席,精神萎靡,力有不逮,猶如未飽,此即“有心乏靈,無靈迴天”之謂也。]


    [明心定慧而蘊之靈,為有主之靈,歸入凡九之靈階,此靈為心元境階之別;


    然“靈”之一字,其亦代指心能總稱。


    心元因存而有形,形生勢,有勢而能,心元之能簡稱心能,此能可凝於其他兩元之上,凝於石上則為靈石,凝於草上則稱為靈草;亦可直接凝為有形之物,凝而成石即為靈石,散而成氣即為靈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心神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引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引心並收藏心神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