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昨天、前天、上前天,娟子就問譚衛兵今天晚上能不能迴去?譚衛兵說肯定要迴去。每天都至少問兩次,每次譚衛兵都斬釘截鐵地說:“沒問題!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今天上午問了,中午又問,下午晚飯前還問他:“什麽時候能出發?什麽時候能到家?”譚衛兵的迴答稍顯模糊:“晚上八點鍾以前出發或者說八點左右出發。出發了一個小時到家。”


    晚飯就是小明作為代表喝了點酒,譚衛兵要開車而沒喝。盡管說有人開,但不熟悉技術和性格,譚衛兵還是寧願自己開。


    譚衛兵喜歡把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七點五十就出發,出發的時候打電話給娟子:“報告首長,已圍著車轉了一圈,已係好安全帶,已發動汽車,已檢查好儀表,一切準備就緒,現在是否出發?請指示!”


    娟子那壓抑不住的激動心情說:“出發!”


    譚衛兵迴答得又脆又亮:“是!”


    人生得意須盡歡,高歌一曲不一般!所以又唱起了小曲:


    夢中的桑塔納


    向百裏之外出發


    馬蹄噠噠噠


    長江水嘩啦啦


    要努力生根要發芽


    讓夢想開出最美的花


    聽大風不停刮


    任大雨不停下


    阻擋不了我的步伐


    要踏遍人間海角天涯


    一個人開車聽音樂,肆無忌憚地唱著歌,朝著夢想出發。或高興、或悲傷,或淚流滿麵、或躊躇滿誌,或心中抑鬱寡歡的情緒得以釋放、或心中那星星之火得以熊熊燃燒!曾經孤獨的我們艱難地爬涉在奮鬥的旅途中,或通過放聲高歌一曲,或通過小酒大醉一場,禦下疲憊煥發力量又出發!


    在八點四十幾分的時候,就把車開到文星大廈停車場。譚衛兵沒要娟子接我,深更半夜的還是不要拋頭露麵的好,就不用在車庫等,在五尺地方等著他就是。


    一夜輕聲細語歡聲笑語鶯聲燕語,天亮了,也醒了。


    因為說好八點半在北江區門口集合。譚衛兵開車把娟子送迴家,再開到北江區時才八點二十。把車停好後就打電話給李小明和張敏,都到了政府大門口。


    譚衛兵到大門口接到他們倆人後就直接往區委組織部走,邊走邊給馬部長打電話,馬部長到了樓下時我們也到了,簡單握手問候後就到了他辦公室。


    馬部長說:“譚處長,這次考察還是以前的程序?”


    譚衛兵說:“是的,沒變化,先測評再談話吧。”


    馬部長說:“昨天聯係後我們就通知了,九點在會議室測評,如果沒有變化就不需要再準備什麽,那些都已準備好了。”


    九點鍾時,他們統一來到會議室。會議室的主席台就兩個位置,馬部長和譚衛兵的名字在上麵。李小明和張敏在第一排的端頭,工作人員的席位上。


    測評工作依然順利,統計票後,有兩張測評票認為不合格,但原因一欄沒寫。統計流程和結果符合程序、符合要求,也能達到組織意圖,鋼筆一揮簽上自己的名字。


    整個談話他們三個依舊分開談話。上午談了兩個人就吃午飯。


    午飯的時候,徐區長親自出場。喝了點飲料後結束午飯。徐區長問譚衛兵在哪兒談?譚衛兵說肯定是到徐區長辦公室喲。


    到了辦公室,徐叔叔問整個考察是否順利?譚衛兵說很順利,按照程序,公開測評,結果也符合組織意圖。


    譚衛兵也談了考察中,七橋縣組織部長石部長的能力比較突出,年齡也還有進一步的優勢。


    然後就簡單直接進行談話,談話結束後就去了區委書記辦公室。


    在區委書記劉書記的辦公室外麵等了幾分鍾後才輪到譚衛兵。劉書記的年齡較大,說話慢條斯理的,整個談話用了十幾分鍾。


    北江區的考察其實很快,在下午4:00的時候就結束了考察,然後他們三個人在會議室進行了匯總,由小明具體撰寫整個北江區的綜合考察報告。譚衛兵說:“今天我向肖處長匯報了我們的考察情況,他同意了我們明天周五在家休息,周末正常休息。但是按照之前的分工,我們每個考察對象的綜合報告要在星期一上班時第一時間交給我,這三天在家抽空加班還是明天一天完成,然後周末陪孩子耍我都無所謂,隻要下周一把綜合考察報告給我就是,但報告質量一定要保證,你們都是“肘關節長毛——老手了”,不能犯低級的原則性錯誤。”他們兩個人都點頭稱是,一定保質保量按時完成。


    晚上北江區區委,區府和組織部組織的晚餐是在他們自己的招待所裏麵,可以坐十六七個人的大桌子,進到包房,看到各種美味佳肴擺滿餐桌,涼菜熱菜蒸菜燉菜品種齊全,紅橙黃綠青藍紫各種顏色爭奇鬥豔,北江區的主要領導對吃來說是一個講究人。


    整個晚餐氣氛熱烈,譚衛兵又喝了二兩酒,肯定上桌就給劉書記告罪了。譚衛兵說可以一口幹然後喝白開水,可以兩次三次幹。最後劉書記說我們北江的規矩是第一杯酒,三下就幹,譚衛兵也一樣,然後喝白開水。


    因為譚衛兵也不敬酒,就是在書記和區長提議喝後,譚衛兵還是推給馬部長發話。譚衛兵就在馬部長發言後順著說了一句話:“感謝劉書記徐區長對組織部工作的支持,感謝馬部長給予的幫助,才使今天的考察工作提前兩個小時順利完成,我們考察小組和我個人的感激之情盡在酒中。”說完舉杯示意:“幹!”


    在晚宴上,徐區長沒有表現出親切的舉動,譚衛兵也裝著才認識,其實大家都在重要崗位,有必要對外界隱瞞我們的關係。沒結婚前,隱瞞都是說得過去的,但結婚後就要報備了。


    晚飯後,譚衛兵就先迴娟子家,既然暫時不讓人知道,他就不問徐區長是否一起迴去了。


    譚衛兵在九點多鍾把車子停在北江區家屬大院後就上樓。他把七橋買的豆幹和在麗都買鹵鵝給阿姨,請她嚐嚐不一樣的味道。


    擺會龍門陣後,譚衛兵給娟子說:“你給徐叔叔打個電話,你就說你和我今天迴不迴文星大廈?等不等他?”


    娟子打電話後,她爸爸說她想去哪兒都行,他還有會兒才迴來。譚衛兵想徐叔叔那無奈的樣子,唉,女大不中留,再好的白菜也留不住。


    阿姨問我考察中有沒有什麽特別的事發生,於是我又把這次考察的奇聞異事拿出來擺,譚衛兵在擺的過程中又進行了合理加工,更加引人入勝。


    比如有一個大龍洞、小龍孔的地方。從小龍孔向上走,進入一個峽穀,兩邊岩石粉紅,像刀切似地壁立高聳,這就是有名的紅岩溝。穿過紅岩溝,映入眼簾的是翠柏蒼鬆,環繞著座座村落,從村落偶爾傳出悠揚的笛聲、歌聲、笑聲,仿佛步入人間仙境,這就是蘇家園。沿著山間小道斜向下行,看到一座山峰,奇異險峻,怪石嶙峋。山峰下有個大岩洞,約高兩米,寬一米,清澈泉水從洞裏湧出,這就是大龍洞。


    一到龍洞,便覺得涼風習習,神清氣爽。掬捧泉水,呷上一口,清涼甘甜,潤透五髒。仔細察看洞岩石壁,還會看到一個三角形的凹洞,那就是小龍女蹬的足印。站在洞門外,朝洞裏大喊一聲,聲傳幽遠,不一會,肉眼可看泉水上漲10多厘米高……洞裏泉水常年不斷,供人飲用,灌溉著附近幾個村子的農田,造福一方人民。


    娟子問:“這是不是真的?”譚衛兵說:“這是我親身經曆的。”這倒不假,在夢中那個年代,我專門騎摩托車去耍、拍照,然後還發朋友圈。隻是十幾年後因為山下修高速公路,破壞了山脈,那大龍洞、小龍洞都沒水流出,附近村民飲水困難,每天是消防車拉水來吃。


    接著我繼續進這大龍洞的傳說。


    聽當地老人說,傳說這個洞裏的龍王很靈。初一、十五,逢年過節,人們到這裏來上香、祈福,便會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無災無難,一方平安。因此,龍洞常年香火不斷。


    傳說很多很多年前,洞裏有個小龍女,常化成村姑模樣到外麵來和一些女孩玩。別看她變化成村姑,衣著一般,但婉約多姿,骨子裏透出一股仙氣。她和女友們一起繡花、做鞋,倒挺合得來。


    還傳說,過去窮苦人家能向龍女借東西。如果有什麽紅白喜事,隻要在頭天焚香禱告借什麽壺瓶碗盞,第二天洞門外就有要借的東西,用後洗淨,如數歸還,以後還可再借。可那些富紳卻借不出來,一是他們有,二是龍女不肯借,這使那些富紳很沒麵子。


    不知是哪個甲辰年天大旱,一連七、八個月沒下過透雨,田土幹涸,禾苗枯萎,眼見莊稼歉收。可富紳照樣要租、要課,窮人隻有攜兒帶女外出逃荒,留下老弱幼小在家苦熬。龍洞河邊有個韓山兒,排行第三,居住在山上,人們習慣叫他“三兒”,大哥、二哥跟隨父母外出逃荒要飯,他不願外出,要留在家裏伺候年老生病的爺爺、奶奶,說什麽就是吃草根啃樹皮也要和爺爺奶奶在一起。


    有一天,鄰居一個小夥伴來喊他說,“韓山,你怎麽不去龍洞拿饃饃?”韓山好奇地問:“哪裏有饃饃?”“洞裏呀,我們去拿了,一人隻能拿兩個,走走走,我們一起去。”韓山跟著小夥伴高高興興跑到龍洞,看見人們排成長龍,出來的人,每人手裏有兩個饃饃。輪到韓山他倆時,韓山看到熱氣騰騰的饃饃,香氣撲鼻,確實誘人。有的小夥伴,拿了饃饃,邊走邊吃,韓山舔了舔嘴,咽了一下口水。他一手拿個鏌鏌,湊近鼻子聞了聞香氣,卻舍不得吃,飛跑著迴家,說:“爺爺、奶奶,我們有饃饃吃了!”他把饃饃塞到爺爺奶奶手裏,一人一個。奶奶問:“韓山,你呢?”韓山說:“我吃過了。”他假意抹了抹嘴說:“好好吃喲,你倆快吃吧。”爺爺奶奶慢慢地把饃饃咽下。可一看韓山手裏一手攥著一個饃饃。奶奶說:“韓山,你肯定沒有吃,你為何手裏還攥著饃饃?”韓山正出神地看爺爺奶奶吃饃饃,猛然驚醒,一看手裏還拿著饃饃,說:“我這饃饃怎麽還在手裏,沒給爺爺奶奶吃。”奶奶說:“那是給你吃的。”韓山卻要爺爺奶奶一人再吃一個。爺爺、奶奶強不過韓山,接過饃饃卻不肯吃。


    韓山正想勸爺爺奶奶快點趁熱吃時,覺得自已手裏還攥著饃饃,韓山說:“你倆快吃,我手裏還有呢?”爺爺奶奶一看,果然韓山手裏還拿著饃饃。奶奶說:“我吃,我吃,你也快吃啊。”韓山還是不願吃,非要爺爺奶奶吃了他才吃。爺爺奶奶沒法,隻好慢慢將饃饃咽下。韓山想給爺爺奶奶倒杯水,潤潤喉嚨,可手裏的饃饃放不下來。他心裏默默禱告:“我要給爺爺奶奶倒杯水。”饃饃仍放不下。奶奶看韓山放不下來饃饃,著急的樣子,說:“韓山,你把饃饃吃了再說。”韓山沒法,隻好把手裏的饃饃湊進嘴裏慢慢地吃起來,心裏卻千個感激,萬個感謝,感謝龍女姐姐賜饃饃給爺孫3人。他吃完了,給爺爺、奶奶倒上水,自個也喝了幾口水,心裏說不出的高興。韓山還請小龍女為爺爺奶奶治病。爺爺奶奶服下藥丸,身體慢慢好了起來。小龍女後來三次去韓山家,看韓山的爺爺奶奶,還送去一些米糧和藥丸……


    後來,人們借不出物品了。因為有一次,一個地主少爺想偷看龍王小姐的模樣,他屏住氣,不聲不響藏在洞門旁邊的一個大石後麵。等到傍晚,看見一個身著宮裝的仙女,頭發上插著奇珠異寶,彩衣放出霞光,彩帶飛舞,飄散著一股清香,確實美豔動人。他趁仙女撿收器皿之際,冷不防一個餓虎撲食,雙手抱住她,死死不放。仙女一驚,兩肘一分,左腳一蹬,縱身躍進洞內,地主少爺被震倒在洞門外的水裏,那些物品震得粉碎。他摸黑爬迴家裏,便生起病來,不多時日,便一命嗚唿!從此以後,人們再也看不到那位村姑龍女了,再也借不出什物了。在洞口卻留下小龍女左腳蹬在石壁上的腳印。


    這個故事在譚衛兵的老家流傳甚廣,沒有人不知道的。他還專門摸了摸小龍女的腳印,撫今追昔,若沒有地主少爺的惡劣行徑,也許現在也還能借出碗筷食物吧。


    擺龍門陣,時間過得真快。到十點鍾阿姨就要洗漱,所以他們就迴文星大廈,盡管徐叔叔還沒迴來。


    迴家後,洗漱、上床、睡覺。當然又是鶯歌燕舞卿卿我我的一晚,就在贅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襲的獄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枯樹昏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枯樹昏鴉並收藏逆襲的獄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