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在周簡王十三年夏四月的時候,楚共王采用右尹壬夫的計謀,親自統領大軍,會同鄭成公一起去討伐宋國。他們讓魚石等五位大夫作為向導,成功攻下了彭城,然後讓魚石等人駐守在那裏。楚共王留下三百輛戰車,屯兵戍守此地,還對這五位大夫說:“晉國正在和吳國勾結,與楚國作對,而彭城是吳國和晉國往來的必經之路。現在我留下重兵協助你們,進攻的話可以割占宋國的土地,退守也能阻斷吳國和晉國的使者往來,你們要用心辦事,不要辜負我的重托!”
安排好後,楚共王就迴楚國了。
就在這年冬天,宋成公派大夫老佐率領軍隊去圍攻彭城,魚石統領戍守的士卒出城迎戰,結果被老佐打敗了。楚國的令尹嬰齊聽說彭城被圍,便領兵前來救援。老佐仗著自己勇猛,輕視敵軍,帶兵深入楚軍陣營,結果中箭身亡。嬰齊乘勢進兵侵犯宋國,宋成公十分害怕,就派右師華元到晉國去告急。
韓厥對晉悼公進言說:“昔日晉文公成就霸業,是從救援宋國開始的,如今晉國興衰的關鍵,就在這一戰了,不能不全力以赴啊!” 於是晉悼公大規模派出使者,向諸侯征兵。悼公親自統領大將韓厥、荀偃、欒黶等人,先把軍隊屯駐在台穀。嬰齊聽說晉軍大隊人馬來了,就撤兵迴楚國了。
到了周簡王十四年,晉悼公率領宋國、魯國、衛國、曹國、莒國、邾國、滕國、薛國這八國的軍隊,前去圍攻彭城。宋國大夫向戍讓士卒登上巢車,向城上四麵高唿:“魚石等這些背叛國君的賊人,天理難容!如今晉國統領二十萬大軍,馬上就要踏破這座孤城,到時候寸草不留。你們要是知道是非對錯,為什麽不把這些逆賊擒獲來投降呢?免得無辜被殺啊!”
這樣反複唿喊了好幾遍,彭城的百姓聽了之後,都知道魚石理虧,就打開城門迎接晉軍進城。當時楚國的戍守士卒雖然眾多,但魚石等人從不體恤他們,所以沒人肯為他們效力。晉悼公進入彭城後,楚軍的戍卒全都四散奔逃了。韓厥擒獲了魚石,欒黶、荀偃擒獲了魚府,宋國的向戍擒獲了向為人、向帶,魯國的仲孫蔑擒獲了鱗朱,然後各自把俘虜押解到晉悼公那裏去報功。晉悼公下令將這五位大夫斬首,把他們的族人安置在河東壺邱那個地方,接著又移兵去鄭國興師問罪。
楚國右尹壬夫為了救援鄭國去侵犯宋國,諸侯的軍隊又迴師救援宋國,之後便各自解散迴國了。
就在這一年,周簡王去世了,他的世子泄心即位,就是周靈王。周靈王剛出生的時候,嘴上就長著胡須,所以周人都叫他髭王。髭王元年的夏天,鄭成公病重,他對上卿公子騑說:“楚國國君為了救鄭國,眼睛都被箭射中了,我不敢忘記這份恩情。我死後,各位卿大夫千萬不要背叛楚國啊!” 交代完這些話後就去世了。公子騑等人擁立世子髠頑即位,就是鄭僖公。
晉悼公因為鄭國人還沒有順服,就在戚這個地方大規模會合諸侯,一起商議對付鄭國的辦法。魯國大夫仲孫蔑獻上一計,說:“鄭國地勢險要的地方,沒有比虎牢更重要的了,而且那裏是楚國和鄭國相通的要道啊!如果我們真的在那裏修築城池、設置關卡,留下重兵把守來威逼鄭國,鄭國必然會順服我們了!”
楚國的降將巫臣也獻計說:“吳國和楚國之間有水路相通,自從我前些年出使吳國,和他們約定一起攻打楚國後,吳國人多次侵擾楚國的屬地,楚國深受其苦。現在不如再派一個使者,引導吳國去攻打楚國,楚國東邊被吳國的軍隊困擾,又怎麽能在北邊和我們爭奪鄭國呢?” 晉悼公聽從了這兩個建議。
當時齊靈公也派世子光,和上卿崔杼一起來到會盟的地方,聽從晉悼公的命令。晉悼公於是集合九路諸侯的兵力,大規模修築虎牢城,增設了望台等防禦設施,大國抽出一千兵力,小國抽出五百或者三百兵力,共同駐守此地。鄭僖公果然害怕了,開始向晉國求和,晉悼公這才收兵迴國。
這時,晉國的中軍尉祁奚已經七十多歲了,他向晉悼公請求告老退休,晉悼公問他:“誰可以接替您的職位呢?” 祁奚迴答說:“沒有人比解狐更合適了。” 晉悼公說:“我聽說解狐是您的仇人呀,您為什麽推舉他呢?” 祁奚迴答說:“您問的是誰能勝任這個職位,不是問我的仇人是誰呀。” 晉悼公於是召見解狐,還沒等正式任命官職,解狐就病死了。晉悼公又問祁奚:“除了解狐之外,還有什麽人合適呢?” 祁奚迴答說:“其次就是我的兒子祁午了。” 晉悼公說:“祁午不是您的兒子嗎?” 祁奚迴答說:“您問的是誰能勝任,不是問我的兒子呀。” 晉悼公又說:“現在中軍尉的副手羊舌職也去世了,您幫我一並選一下接替他的人吧。” 祁奚迴答說:“羊舌職有兩個兒子,一個叫赤,一個叫肹,這兩個人都很賢能,就看您任用誰了。” 晉悼公聽從了他的建議,任命祁午為中軍尉,羊舌赤為副手,各位大夫對此都心悅誠服。
話分兩頭。
再說巫臣的兒子巫狐庸,奉晉悼公的命令,前往吳國去拜見吳王壽夢,請求吳國出兵攻打楚國。壽夢答應了,派世子諸樊擔任將領,在江口整頓軍隊。早就有探子把這個消息報告到了楚國。楚國的令尹嬰齊上奏說:“吳國的軍隊從來沒有到過楚國境內,如果這次讓他們入境了,以後肯定還會再來,不如提前去攻打他們。” 楚共王覺得有道理。嬰齊於是大規模檢閱水軍,挑選出兩萬精銳士卒,從長江出發襲擊並攻破了鳩茲,接著就想順流而下繼續進攻。驍勇的將領鄧廖進言說:“長江水流湍急,前進容易後退難,小將我願意率領一支軍隊先行,要是能取勝就繼續前進,就算失利也不至於大敗。元帥您可以把軍隊屯駐在郝山磯,觀察形勢變化,這樣就能萬無一失了。”
嬰齊認可了他的計策,於是挑選出身穿組甲的士卒三百人,身穿被練袍的士卒三千人,這些人都是力氣大、身體強壯,一個能頂十個的勇士,總共調集大小戰船一百艘,一聲炮響後,船頭朝著東邊進發了。
早有哨船探聽到鳩茲失陷的消息,迴來報告給了世子諸樊。諸樊說:“鳩茲既然已經失守,楚國的軍隊肯定會乘勝東下,我們得提前做好準備。” 於是他派公子夷昧率領幾十艘戰船,在東西梁山引誘敵軍。又派公子餘祭在采石港設下伏兵。
鄧廖的軍隊經過郝山磯後,看到梁山有戰船,就奮勇向前衝去,夷昧稍微交戰了一會兒,就假裝戰敗往東逃走。鄧廖追過采石磯後,遇到了諸樊率領的大軍,雙方剛一交戰,還沒打十幾個迴合,采石港中炮聲大作,餘祭的伏兵從後麵夾擊過來,一時間前後射出的箭像雨點一樣密集,鄧廖臉上中了三箭,仍然拔箭奮力作戰,這時夷昧乘坐著大戰艦趕了過來,艦上都是精選的勇士,他們用大槍朝著敵船一陣亂搗,楚軍的很多戰船都被打翻沉沒了,鄧廖力竭被擒,寧死不屈,最後壯烈犧牲。楚軍剩下能逃脫的,隻有身穿組甲的八十人,身穿被練甲的三百人而已。
嬰齊害怕被治罪,正想把敗仗說成勝仗,誰知道吳世子諸樊乘勝追擊,反而進兵襲擊楚國,嬰齊大敗而迴,鳩茲又重新被吳國奪迴了。嬰齊又羞又憤,生了重病,還沒迴到郢都就去世了。有位史官作詩說:
乘車射禦教吳人,從此東方起戰塵。
組甲成擒名將死,當年錯著族巫臣。
楚共王於是提拔右尹壬夫擔任令尹。壬夫生性貪婪卑鄙,向屬國索要財物賄賂。陳國的陳成公不堪忍受,就派轅僑如向晉國請求歸附,晉悼公在雞澤大規模會合諸侯,又在戚再次會合諸侯,吳王壽夢也來與晉國友好會盟,中原各國的勢力由此大振。
楚共王惱怒陳國背叛,把責任歸到壬夫身上,就殺了他,任用他的弟弟公子貞(字子囊)代替他擔任令尹。子囊大規模檢閱軍隊,出動五百輛戰車去討伐陳國。當時陳成公午已經去世了,他的世子弱繼承王位,就是陳哀公,陳哀公懼怕楚國的兵威,又重新歸附了楚國。
晉悼公聽說這件事後十分生氣,想要起兵和楚國爭奪陳國,忽然有人來報,無終國的國君嘉父,派大夫孟樂來到晉國,獻上了一百個虎豹的皮,上奏說:“山戎等各個少數民族部落,自從齊桓公征服之後,一直都很安定,近來因為燕國和秦國勢力衰弱,山戎看到中原各國沒有霸主了,就又開始肆意侵擾掠奪。我們國君聽說晉君您英明能幹,將要繼承齊桓公、晉文公的霸業,所以宣揚晉國的威望和仁德,各個少數民族部落都願意接受盟約,因此我們國君派我來稟報這件事,還請您定奪。”
晉悼公召集各位將領商議這件事,大家都說:“戎狄這些少數民族沒有親情可言,不如去討伐他們。昔日齊桓公成就霸業,先是平定了山戎,然後才去征討楚國,正是因為戎狄這些人有著豺狼一樣的本性,不用武力威懾是沒辦法製服他們的。” 隻有司馬魏絳說:“不行啊,現在諸侯們剛剛聯合起來,成就霸業的大業還沒完成,如果起兵去討伐戎狄,楚國的軍隊肯定會趁機生事,諸侯們就會背叛晉國去朝拜楚國了。那些戎狄,就如同禽獸一樣;而諸侯們,都是我們的兄弟啊。現在為了得到禽獸卻失去了兄弟,這可不是好計策呀。”
晉悼公問:“那可以和戎狄講和嗎?” 魏絳迴答說:“和戎狄講和有五大好處:戎狄和晉國相鄰,他們那裏土地大多荒蕪,他們輕視土地卻看重財物,我們用財物去交換土地,就可以擴充我們的疆土,這是第一個好處;他們的侵擾掠奪停止了,邊境的百姓就能安心耕種土地了,這是第二個好處;用仁德來安撫遠方的人,不用出動兵車去征戰,這是第三個好處;戎狄侍奉晉國,周邊的國家都會受到震動,諸侯們就會敬畏順服,這是第四個好處;我們沒有北方的後顧之憂了,就能專心對付南方的楚國了,這是第五個好處。有這五大好處,您為什麽不采納呢?” 晉悼公聽了非常高興。
馬上就任命魏絳為和戎的使者,和孟樂一起先到無終國,和無終國的國君嘉父把事情商議妥當,嘉父於是召集山戎各個部落,一起到無終國,歃血訂立盟約,盟約上說:“如今晉侯繼承霸主之位,在中原主持會盟,各個戎狄部落願意遵守盟約的約束,扞衛北方,不侵擾也不背叛,各自保衛自己的安寧,如果有違背盟約的,天地都不會保佑!” 各個戎狄部落訂立盟約後,都很高興,拿當地的特產獻給魏絳,魏絳絲毫都不接受,各個戎狄部落的人相互看著說:“上國的使臣,如此廉潔啊!” 對魏絳就更加敬重了。
魏絳帶著盟約迴去向晉悼公複命,晉悼公十分高興。
這時楚國的令尹公子貞已經得到了陳國,又轉移兵力去討伐鄭國。因為虎牢有重兵駐守,所以不走汜水這條路,而是從許國朝著潁水的方向進軍。
鄭僖公髠頑非常害怕,召集六卿一起商議對策。這六位卿大夫分別是公子騑(字子駟)、公子發(字子國)、公子嘉(字子孔),這三位都是鄭穆公的兒子,對於鄭僖公來說是叔祖輩;還有公孫輒(字子耳),是公子去疾的兒子;公孫蠆(字子蟜),是公子偃的兒子;公孫舍之(字子展),是公子喜的兒子,這三位都是鄭穆公的孫子,繼承父親的爵位擔任卿大夫,對於鄭僖公來說是叔父輩。這六位卿大夫都是地位尊貴、長期執掌鄭國朝政的人。鄭僖公髠頑心高氣傲,對他們不是很有禮貌,因此君臣之間一直相處不太融洽,上卿公子騑和鄭僖公的矛盾尤其突出。
在今天商議的時候,鄭僖公的意思是想堅守城池,等待晉國來救援,公子騑開口說:“俗話說‘遠水救不了近火’,不如歸附楚國算了。” 鄭僖公說:“要是歸附了楚國,晉國的軍隊又打過來了,拿什麽來抵擋呢?” 公子騑迴答說:“晉國和楚國,誰會真心憐惜我們呢?我們又何必在這兩個國家之間做選擇呢?誰強大我們就侍奉誰唄!以後我們就準備好祭祀用的牲畜、美玉和絲帛,在境外等待,楚國來了就和楚國結盟,晉國來了就和晉國結盟。兩個強國相互爭鬥,肯定有一方會失敗,等強弱分明了,我們再選擇強者來庇護百姓,不也可以嗎?”
鄭僖公沒有聽從他的這個計策,說:“要是像你說的那樣,鄭國每天都等著和別人結盟,就沒有安寧的日子了!” 他想派人去晉國求援,可是各位大夫都害怕違背公子騑的意思,沒人肯去,鄭僖公一氣之下,決定自己親自去。當天夜裏,他住在驛舍裏,公子騑派門客埋伏在那裏把他刺殺了,然後對外謊稱鄭僖公是暴病而亡,擁立他的弟弟嘉為君主,就是鄭簡公。接著派人去告訴楚國說:“之前歸附晉國都是髠頑的意思,現在髠頑已經死了,我們願意聽從楚國的命令,結盟罷兵。” 楚國的公子貞接受了盟約,就退兵迴去了。
晉悼公聽說鄭國又歸附了楚國,就問各位大夫:“現在陳國、鄭國都背叛了我們,要討伐的話先攻打哪個國家呢?” 荀罃迴答說:“陳國國土小而且地處偏僻,對於我們成就霸業的成敗影響不大;鄭國處在中原的樞紐位置,自古以來想要稱霸,都得先讓鄭國順服。寧可失去十個陳國,也不能失去一個鄭國啊!” 韓厥說:“子羽(荀罃)見識高明,有決斷,能讓鄭國順服的肯定就是他了,我現在體力衰弱、智力也不如從前了,願意把中軍元帥的職位讓給他。” 晉悼公不同意,韓厥堅決請求,晉悼公最後隻好答應了。韓厥告老退休,荀罃於是代替他擔任中軍元帥,統領大軍去討伐鄭國。
軍隊到了虎牢,鄭國人請求結盟,荀罃答應了他們。等到晉軍撤兵返迴的時候,楚共王又親自率兵去討伐鄭國,鄭國再次和楚國結盟後楚軍才迴去。晉悼公非常生氣,問各位大夫:“鄭國人反複無常,我們的軍隊一來他們就歸附,軍隊一撤他們就又背叛,現在想要讓他們真心歸附,該用什麽計策呢?”
荀罃獻上一計,說:“晉國之所以不能收服鄭國,是因為楚國爭奪得太厲害了,現在想要收服鄭國,必須先讓楚國疲憊;要讓楚國疲憊,就得用‘以逸待勞’的計策。” 晉悼公問:“什麽是‘以逸待勞’的計策呢?” 荀罃迴答說:“軍隊不能多次出動,多次出動就會疲憊,諸侯也不能頻繁地被召集出征,頻繁出征他們就會心生怨恨,國內的軍隊疲憊而且國外的諸侯怨恨,用這樣的狀態去抵禦楚國,我看是沒法取勝的。我請求調集四軍的兵力,把他們分成三部分,再把各個諸侯國的軍隊也搭配分派好,每次隻出動其中一部分軍隊,輪流交替出兵,楚國進攻我們就撤退,楚國撤退我們就再進攻,用我們的一部分軍隊,牽製楚國的全部軍隊,讓他們想交戰卻找不到機會,想休息也沒法休息,我們不用遭受傷亡的兇險,他們卻要忍受路途奔波的辛苦,我們能夠迅速前往,他們卻沒辦法快速趕來,像這樣的話楚國就會疲憊,鄭國就能被我們穩固地收服了。”
晉悼公說:“這個計策很好!”
馬上就命令荀罃在曲梁整頓軍隊,把四軍分成三部分,製定好輪流交替出兵的製度。荀罃登上將壇發布命令,壇上豎起一麵杏黃色的大旗,上麵寫著 “中軍元帥智”。他本來姓荀罃,為什麽卻寫 “智” 字呢?因為荀罃和荀偃叔侄倆都是大將,軍中都是一個姓的話,容易分不清,荀罃的父親荀首的封地在智這個地方,荀偃的父親荀庚在晉國編設三行的時候,曾經擔任中行將軍,所以就用智氏、中行氏來區分他們。從這以後荀罃就號稱智武子,荀偃就號稱中行偃,這樣軍中就不會混淆視聽了。
荀罃在壇下分別部署三軍:第一軍,由上軍元帥荀偃、副將韓起統領,魯國、曹國、邾國派兵跟隨,中軍副將範匄負責接應;第二軍,由下軍元帥欒黶、副將士魴統領,齊國、滕國、薛國派兵跟隨,中軍上大夫魏頡負責接應;第三軍,由新軍元帥趙武、副將魏相統領,宋國、衛國、郳國派兵跟隨,中軍下大夫荀會負責接應。
荀罃傳令:第一次由上軍出征,第二次由下軍出征,第三次由新軍出征,中軍的兵將,負責分配接應,如此周而複始,隻要能取得盟約迴來報告,就算是有功,並且不許與楚兵交戰。
公子楊幹,是晉悼公的同母弟弟,年僅十九歲,剛剛被任命為中軍戎禦之職,年輕氣盛,還沒有經曆過戰爭,聽說要整頓軍隊去討伐鄭國,便摩拳擦掌,恨不得獨自率領一隊人馬,立刻上前廝殺。他見智罃沒有點到自己,心中那股銳氣按捺不住,於是主動請求擔任先鋒,願意拚死效力。智罃說:“我今天製定的分軍之計,關鍵在於迅速進軍和迅速撤退,不以戰勝敵人為目的,人員分派已經確定,小將軍雖然勇猛,但在這裏派不上用場。” 楊幹堅決請求出戰,荀罃說:“既然小將軍執意如此,那就暫且在荀大夫部下接應新軍吧。” 楊幹又說:“新軍被安排在第三次出征,我等不及,請求把我調撥到第一軍部下!” 智罃沒有答應。楊幹仗著自己是晉侯的親弟弟,竟然直接率領本部的戰車和士卒,自成一隊,列在中軍副將範匄的後麵。
司馬魏絳奉了將令正在整肅軍隊的行列,看到楊幹違背次序自行列陣,立刻鳴鼓向眾人宣告:“楊幹故意違反將令,擾亂了軍隊行列的秩序,按照軍法本該斬首,念在他是晉侯的親弟弟,暫且將他的車夫斬首,以嚴肅軍紀。” 說完便命令軍校擒住楊幹的車夫,將其斬首,首級懸掛在將壇之下。
軍中頓時一片肅然。
楊幹向來驕橫尊貴、肆意妄為,不懂得軍法。看到自己的車夫被殺,嚇得魂飛魄散,心中十分懼怕,又夾雜著三分羞愧、三分惱怒。當下他駕車衝出軍營,徑直奔向晉悼公那裏,哭拜在地,訴說魏絳如此欺負他,自己已經沒有顏麵再見各位將領了。晉悼公因為疼愛弟弟,來不及仔細思考,頓時勃然大怒,說:“魏絳侮辱我的弟弟,就如同侮辱我一樣,一定要殺了魏絳,絕不能放過他!” 於是召中軍尉副羊舌職前去捉拿魏絳。
羊舌職進宮拜見晉悼公,說:“魏絳是有誌向和氣節的人,遇到事情不逃避困難,犯了罪也不躲避刑罰,現在軍事行動已經結束,他必定會自己前來謝罪,不需要我去捉拿。” 果然,不一會兒魏絳就來了,右手拿著劍,左手拿著一封信,正要進宮等待治罪。走到午門時,聽說晉悼公要派人來捉拿自己,於是把信交給仆人,讓他呈上去奏報,自己則準備拔劍自刎。
就在這時,有兩位官員氣喘籲籲地跑來,原來是下軍副將士魴和主候大夫張老。他們看到魏絳想要自刎,急忙奪下他的劍,說:“我們聽說司馬進宮,肯定是為了楊公子的事情,所以急忙趕來。想一起向主公稟報,不知道司馬為什麽如此輕生呢?” 魏絳把晉侯召羊舌大夫的事情告訴了他們。二人說:“這是國家的公事,司馬執法公正無私,何必自尋短見呢?不需要讓仆人上書,我們願意代您去啟奏!”
三人一同來到宮門,士魴、張老先進宮,拜見晉悼公,呈上魏絳的信。晉悼公打開信閱讀,信上大致寫道:
君主不認為我無能,讓我擔任中軍司馬之職。我聽說:“三軍的命運,係於元帥;元帥的權力,在於命令。” 有令不遵,有命不用,這就是河曲之戰沒有戰功、邲城之戰失敗的原因。我誅殺不遵守命令的人,是為了盡到司馬的職責。我自知冒犯了國君的弟弟,罪該萬死,請允許我在君主身邊伏劍而死,以彰顯君主對親人的情誼!
晉悼公讀完信,急忙問士魴、張老:“魏絳在哪裏?” 士魴等人迴答說:“魏絳害怕獲罪想要自殺,我們極力勸阻了他,現在正在宮門等待治罪。” 晉悼公驚慌地站起身來,顧不上穿鞋,光著腳就走出宮門,握住魏絳的手說:“我的話,是出於兄弟之情;你所做的,是為了軍隊之事。我沒能教育好自己的弟弟,以致他觸犯軍法,過錯在我,與你無關。你趕快迴到崗位上去!”
羊舌職在旁邊大聲說:“君主已經饒恕魏絳無罪,魏絳應該退下了。” 魏絳於是叩謝晉悼公不殺之恩,羊舌職與士魴、張老同時向晉悼公稽首祝賀,說:“君主有如此奉公守法的臣子,還擔心霸業不能成就嗎?” 四人向晉悼公辭行後一起出宮。
晉悼公迴宮後,大罵楊幹:“不懂禮法,差點讓我犯下大錯,害死我心愛的將領!” 他派內侍把楊幹押送到公族大夫韓無忌那裏,學習禮儀三個月,才允許他迴來相見。楊幹心中羞愧,悶悶不樂地去了。有位老者作詩說:
軍法無親敢亂行,中軍司馬麵如霜。
悼公伯誌方磨勵,肯使忠臣劍下亡?
智罃製定好分軍的命令後,正打算討伐鄭國,這時朝廷大臣傳來報告:“宋國有文書送來。” 晉悼公取來閱讀,原來是楚國和鄭國相互勾結,屢次興兵,侵犯掠奪宋國邊境,以偪陽為東進的通道,因此宋國前來告急。
上軍元帥荀偃請求說:“楚國得到陳國、鄭國後又來侵犯宋國,其意圖是要與晉國爭奪霸主之位。偪陽是楚國攻打宋國的必經之路,如果我們興師先攻打偪陽,可以一舉攻克,之前彭城之戰,宋國的向戍有功,因而將偪陽封給他作為附庸,讓他截斷楚國的通道,這也是一個策略。” 智罃說:“偪陽雖然小,但城池非常堅固,如果圍攻而不能攻克,必然會被諸侯笑話!” 中軍副將士匄說:“彭城之戰時,我們去攻打鄭國,楚國就侵犯宋國來救援;虎牢之戰時,我們平定鄭國,楚國又侵犯宋國來報複。現在想要收服鄭國,非得先為鞏固宋國謀劃不可,荀偃的話是對的!” 荀罃問:“你們二人能確定一定可以滅掉偪陽嗎?” 荀偃和士匄齊聲迴答:“都包在我們二人身上,如果不能成功,甘願接受軍法處置!” 晉悼公說:“伯遊(荀偃)倡導此事,伯瑕(士匄)協助,還擔心事情不成功嗎?”
於是派遣第一軍前去攻打偪陽,魯國、曹國、邾國都派兵跟隨。
偪陽大夫妘斑獻上一計,說:“魯國的軍隊在北門紮營,我們假裝打開城門出戰,他們的軍隊必定會進城攻打,等他們進入一半的時候,放下懸門截斷他們。魯國軍隊失敗了,曹國和邾國必然會害怕,晉國的銳氣也會受挫!” 偪陽子采納了他的計策。
卻說魯國將領孟孫蔑率領他的部將叔梁紇、秦堇父、狄彌等人攻打北門,隻見懸門沒有關閉,秦堇父和狄彌仗著勇猛率先衝進城去,叔梁紇緊隨其後。忽然聽到城上嘩啦一聲響,懸門朝著叔梁紇的頭頂放了下來,叔梁紇立刻把手中的戈扔到地上,雙手高高舉起,把懸門輕輕托起,後麵的軍隊見狀便鳴金收兵。
秦堇父和狄彌二將,擔心後隊有變故,急忙轉身往迴跑,這時城內鼓角聲大作,妘斑率領大隊人馬和戰車,在後麵緊緊追趕。遠遠望見一個大漢,雙手托著懸門,讓出城的將士通行,妘斑大為驚駭,心想:“這懸門從上麵放下,沒有千斤力氣,怎麽可能托得住?要是讓他們闖出去,反而被他把城門放下,那可就糟了!” 於是暫且停車觀望。叔梁紇等到晉軍全部退出後,大聲喊道:“魯國有名的上將叔梁紇在此。有誰想要出城的,趁我還沒放手,趕緊出去!” 城中沒有人敢迴應。妘斑彎弓搭箭,正要射他,叔梁紇雙手一掀,順勢把懸門鬆開,那懸門便落了下來,關上了城門。
叔梁紇迴到本營,對秦堇父和狄彌說:“二位將軍的性命,可都懸在我的兩隻手腕上啊!” 秦堇父說:“要不是鳴金收兵,我們已經殺進偪陽城,立下大功了!” 狄彌說:“且看明天,我要獨自攻打偪陽,讓他們見識見識魯國人的本事!”
到了第二天,孟孫蔑整頓好隊伍,向城上挑戰,每一百人為一隊。狄彌說:“我不需要別人幫忙,獨自一人就能抵得上一隊!” 於是他取來一個大車輪,用堅固的鎧甲蒙在上麵,緊緊捆綁好,左手把它當作盾牌,右手握著大戟,跳躍起來像飛一樣。
偪陽城上的守軍,看到魯將如此逞勇顯威,便把一塊布從城上懸下來,喊道:“我拉你上城,誰有膽量上來,才是真正的勇士!” 話還沒說完,魯軍隊中一員將領站出來迴應道:“有什麽不敢!” 這位將領就是秦堇父。他立刻用手抓住布,左右交替攀爬,不一會兒就爬到了城垛邊。
偪陽人用刀割斷了布,秦堇父從半空中墜落下來,偪陽城有好幾仞高,若是換了別人,這一摔縱然不死,也必定重傷,可秦堇父卻全然不覺疼痛。城上的布又垂了下來,問道:“還敢再爬上來嗎?” 秦堇父更加大聲地迴答:“有什麽不敢!” 他借著布的力量,再次騰身而上,又被偪陽人割斷布掉了下來,又是重重一跌。剛爬起來,城上的布又垂了下來,問道:“還敢不敢?” 秦堇父的聲音愈發響亮,答道:“不敢就不算好漢!” 像之前一樣抓著布攀爬。偪陽人看到秦堇父一次又一次墜落又重新爬起,毫無畏懼之色,反倒慌了神,急忙割布時,已經被秦堇父抓住一個人,朝著城下扔了下去,摔得半死,秦堇父也隨著布一起墜下城來,反而朝著城上喊道:“你們還敢再懸布嗎?” 城上迴應道:“已經知道將軍的神勇了,不敢再懸了!”
秦堇父於是把斷布截成三段,拿給各個隊伍的士兵看,眾人無不驚歎。
孟孫蔑讚歎道:“《詩經》上說:‘有力如虎’,這三位將領足以擔當此讚譽啊。”
妘斑看到魯將如此勇猛,一個比一個厲害,於是不敢出城迎戰,隻是吩咐軍民竭盡全力堅守城池。各軍從夏四月丙寅日開始圍攻,一直到五月庚寅日,總共二十四天,攻城的一方已經疲憊不堪,守城的一方卻還有餘力。忽然天降大雨,平地上積水深達三尺,軍中一片驚恐不安。荀偃、士匄擔心水患引發變故,一同來到中軍向智罃稟報,想要請求撤兵迴朝。不知智罃是否會聽從他們的請求,且看下迴分解。
安排好後,楚共王就迴楚國了。
就在這年冬天,宋成公派大夫老佐率領軍隊去圍攻彭城,魚石統領戍守的士卒出城迎戰,結果被老佐打敗了。楚國的令尹嬰齊聽說彭城被圍,便領兵前來救援。老佐仗著自己勇猛,輕視敵軍,帶兵深入楚軍陣營,結果中箭身亡。嬰齊乘勢進兵侵犯宋國,宋成公十分害怕,就派右師華元到晉國去告急。
韓厥對晉悼公進言說:“昔日晉文公成就霸業,是從救援宋國開始的,如今晉國興衰的關鍵,就在這一戰了,不能不全力以赴啊!” 於是晉悼公大規模派出使者,向諸侯征兵。悼公親自統領大將韓厥、荀偃、欒黶等人,先把軍隊屯駐在台穀。嬰齊聽說晉軍大隊人馬來了,就撤兵迴楚國了。
到了周簡王十四年,晉悼公率領宋國、魯國、衛國、曹國、莒國、邾國、滕國、薛國這八國的軍隊,前去圍攻彭城。宋國大夫向戍讓士卒登上巢車,向城上四麵高唿:“魚石等這些背叛國君的賊人,天理難容!如今晉國統領二十萬大軍,馬上就要踏破這座孤城,到時候寸草不留。你們要是知道是非對錯,為什麽不把這些逆賊擒獲來投降呢?免得無辜被殺啊!”
這樣反複唿喊了好幾遍,彭城的百姓聽了之後,都知道魚石理虧,就打開城門迎接晉軍進城。當時楚國的戍守士卒雖然眾多,但魚石等人從不體恤他們,所以沒人肯為他們效力。晉悼公進入彭城後,楚軍的戍卒全都四散奔逃了。韓厥擒獲了魚石,欒黶、荀偃擒獲了魚府,宋國的向戍擒獲了向為人、向帶,魯國的仲孫蔑擒獲了鱗朱,然後各自把俘虜押解到晉悼公那裏去報功。晉悼公下令將這五位大夫斬首,把他們的族人安置在河東壺邱那個地方,接著又移兵去鄭國興師問罪。
楚國右尹壬夫為了救援鄭國去侵犯宋國,諸侯的軍隊又迴師救援宋國,之後便各自解散迴國了。
就在這一年,周簡王去世了,他的世子泄心即位,就是周靈王。周靈王剛出生的時候,嘴上就長著胡須,所以周人都叫他髭王。髭王元年的夏天,鄭成公病重,他對上卿公子騑說:“楚國國君為了救鄭國,眼睛都被箭射中了,我不敢忘記這份恩情。我死後,各位卿大夫千萬不要背叛楚國啊!” 交代完這些話後就去世了。公子騑等人擁立世子髠頑即位,就是鄭僖公。
晉悼公因為鄭國人還沒有順服,就在戚這個地方大規模會合諸侯,一起商議對付鄭國的辦法。魯國大夫仲孫蔑獻上一計,說:“鄭國地勢險要的地方,沒有比虎牢更重要的了,而且那裏是楚國和鄭國相通的要道啊!如果我們真的在那裏修築城池、設置關卡,留下重兵把守來威逼鄭國,鄭國必然會順服我們了!”
楚國的降將巫臣也獻計說:“吳國和楚國之間有水路相通,自從我前些年出使吳國,和他們約定一起攻打楚國後,吳國人多次侵擾楚國的屬地,楚國深受其苦。現在不如再派一個使者,引導吳國去攻打楚國,楚國東邊被吳國的軍隊困擾,又怎麽能在北邊和我們爭奪鄭國呢?” 晉悼公聽從了這兩個建議。
當時齊靈公也派世子光,和上卿崔杼一起來到會盟的地方,聽從晉悼公的命令。晉悼公於是集合九路諸侯的兵力,大規模修築虎牢城,增設了望台等防禦設施,大國抽出一千兵力,小國抽出五百或者三百兵力,共同駐守此地。鄭僖公果然害怕了,開始向晉國求和,晉悼公這才收兵迴國。
這時,晉國的中軍尉祁奚已經七十多歲了,他向晉悼公請求告老退休,晉悼公問他:“誰可以接替您的職位呢?” 祁奚迴答說:“沒有人比解狐更合適了。” 晉悼公說:“我聽說解狐是您的仇人呀,您為什麽推舉他呢?” 祁奚迴答說:“您問的是誰能勝任這個職位,不是問我的仇人是誰呀。” 晉悼公於是召見解狐,還沒等正式任命官職,解狐就病死了。晉悼公又問祁奚:“除了解狐之外,還有什麽人合適呢?” 祁奚迴答說:“其次就是我的兒子祁午了。” 晉悼公說:“祁午不是您的兒子嗎?” 祁奚迴答說:“您問的是誰能勝任,不是問我的兒子呀。” 晉悼公又說:“現在中軍尉的副手羊舌職也去世了,您幫我一並選一下接替他的人吧。” 祁奚迴答說:“羊舌職有兩個兒子,一個叫赤,一個叫肹,這兩個人都很賢能,就看您任用誰了。” 晉悼公聽從了他的建議,任命祁午為中軍尉,羊舌赤為副手,各位大夫對此都心悅誠服。
話分兩頭。
再說巫臣的兒子巫狐庸,奉晉悼公的命令,前往吳國去拜見吳王壽夢,請求吳國出兵攻打楚國。壽夢答應了,派世子諸樊擔任將領,在江口整頓軍隊。早就有探子把這個消息報告到了楚國。楚國的令尹嬰齊上奏說:“吳國的軍隊從來沒有到過楚國境內,如果這次讓他們入境了,以後肯定還會再來,不如提前去攻打他們。” 楚共王覺得有道理。嬰齊於是大規模檢閱水軍,挑選出兩萬精銳士卒,從長江出發襲擊並攻破了鳩茲,接著就想順流而下繼續進攻。驍勇的將領鄧廖進言說:“長江水流湍急,前進容易後退難,小將我願意率領一支軍隊先行,要是能取勝就繼續前進,就算失利也不至於大敗。元帥您可以把軍隊屯駐在郝山磯,觀察形勢變化,這樣就能萬無一失了。”
嬰齊認可了他的計策,於是挑選出身穿組甲的士卒三百人,身穿被練袍的士卒三千人,這些人都是力氣大、身體強壯,一個能頂十個的勇士,總共調集大小戰船一百艘,一聲炮響後,船頭朝著東邊進發了。
早有哨船探聽到鳩茲失陷的消息,迴來報告給了世子諸樊。諸樊說:“鳩茲既然已經失守,楚國的軍隊肯定會乘勝東下,我們得提前做好準備。” 於是他派公子夷昧率領幾十艘戰船,在東西梁山引誘敵軍。又派公子餘祭在采石港設下伏兵。
鄧廖的軍隊經過郝山磯後,看到梁山有戰船,就奮勇向前衝去,夷昧稍微交戰了一會兒,就假裝戰敗往東逃走。鄧廖追過采石磯後,遇到了諸樊率領的大軍,雙方剛一交戰,還沒打十幾個迴合,采石港中炮聲大作,餘祭的伏兵從後麵夾擊過來,一時間前後射出的箭像雨點一樣密集,鄧廖臉上中了三箭,仍然拔箭奮力作戰,這時夷昧乘坐著大戰艦趕了過來,艦上都是精選的勇士,他們用大槍朝著敵船一陣亂搗,楚軍的很多戰船都被打翻沉沒了,鄧廖力竭被擒,寧死不屈,最後壯烈犧牲。楚軍剩下能逃脫的,隻有身穿組甲的八十人,身穿被練甲的三百人而已。
嬰齊害怕被治罪,正想把敗仗說成勝仗,誰知道吳世子諸樊乘勝追擊,反而進兵襲擊楚國,嬰齊大敗而迴,鳩茲又重新被吳國奪迴了。嬰齊又羞又憤,生了重病,還沒迴到郢都就去世了。有位史官作詩說:
乘車射禦教吳人,從此東方起戰塵。
組甲成擒名將死,當年錯著族巫臣。
楚共王於是提拔右尹壬夫擔任令尹。壬夫生性貪婪卑鄙,向屬國索要財物賄賂。陳國的陳成公不堪忍受,就派轅僑如向晉國請求歸附,晉悼公在雞澤大規模會合諸侯,又在戚再次會合諸侯,吳王壽夢也來與晉國友好會盟,中原各國的勢力由此大振。
楚共王惱怒陳國背叛,把責任歸到壬夫身上,就殺了他,任用他的弟弟公子貞(字子囊)代替他擔任令尹。子囊大規模檢閱軍隊,出動五百輛戰車去討伐陳國。當時陳成公午已經去世了,他的世子弱繼承王位,就是陳哀公,陳哀公懼怕楚國的兵威,又重新歸附了楚國。
晉悼公聽說這件事後十分生氣,想要起兵和楚國爭奪陳國,忽然有人來報,無終國的國君嘉父,派大夫孟樂來到晉國,獻上了一百個虎豹的皮,上奏說:“山戎等各個少數民族部落,自從齊桓公征服之後,一直都很安定,近來因為燕國和秦國勢力衰弱,山戎看到中原各國沒有霸主了,就又開始肆意侵擾掠奪。我們國君聽說晉君您英明能幹,將要繼承齊桓公、晉文公的霸業,所以宣揚晉國的威望和仁德,各個少數民族部落都願意接受盟約,因此我們國君派我來稟報這件事,還請您定奪。”
晉悼公召集各位將領商議這件事,大家都說:“戎狄這些少數民族沒有親情可言,不如去討伐他們。昔日齊桓公成就霸業,先是平定了山戎,然後才去征討楚國,正是因為戎狄這些人有著豺狼一樣的本性,不用武力威懾是沒辦法製服他們的。” 隻有司馬魏絳說:“不行啊,現在諸侯們剛剛聯合起來,成就霸業的大業還沒完成,如果起兵去討伐戎狄,楚國的軍隊肯定會趁機生事,諸侯們就會背叛晉國去朝拜楚國了。那些戎狄,就如同禽獸一樣;而諸侯們,都是我們的兄弟啊。現在為了得到禽獸卻失去了兄弟,這可不是好計策呀。”
晉悼公問:“那可以和戎狄講和嗎?” 魏絳迴答說:“和戎狄講和有五大好處:戎狄和晉國相鄰,他們那裏土地大多荒蕪,他們輕視土地卻看重財物,我們用財物去交換土地,就可以擴充我們的疆土,這是第一個好處;他們的侵擾掠奪停止了,邊境的百姓就能安心耕種土地了,這是第二個好處;用仁德來安撫遠方的人,不用出動兵車去征戰,這是第三個好處;戎狄侍奉晉國,周邊的國家都會受到震動,諸侯們就會敬畏順服,這是第四個好處;我們沒有北方的後顧之憂了,就能專心對付南方的楚國了,這是第五個好處。有這五大好處,您為什麽不采納呢?” 晉悼公聽了非常高興。
馬上就任命魏絳為和戎的使者,和孟樂一起先到無終國,和無終國的國君嘉父把事情商議妥當,嘉父於是召集山戎各個部落,一起到無終國,歃血訂立盟約,盟約上說:“如今晉侯繼承霸主之位,在中原主持會盟,各個戎狄部落願意遵守盟約的約束,扞衛北方,不侵擾也不背叛,各自保衛自己的安寧,如果有違背盟約的,天地都不會保佑!” 各個戎狄部落訂立盟約後,都很高興,拿當地的特產獻給魏絳,魏絳絲毫都不接受,各個戎狄部落的人相互看著說:“上國的使臣,如此廉潔啊!” 對魏絳就更加敬重了。
魏絳帶著盟約迴去向晉悼公複命,晉悼公十分高興。
這時楚國的令尹公子貞已經得到了陳國,又轉移兵力去討伐鄭國。因為虎牢有重兵駐守,所以不走汜水這條路,而是從許國朝著潁水的方向進軍。
鄭僖公髠頑非常害怕,召集六卿一起商議對策。這六位卿大夫分別是公子騑(字子駟)、公子發(字子國)、公子嘉(字子孔),這三位都是鄭穆公的兒子,對於鄭僖公來說是叔祖輩;還有公孫輒(字子耳),是公子去疾的兒子;公孫蠆(字子蟜),是公子偃的兒子;公孫舍之(字子展),是公子喜的兒子,這三位都是鄭穆公的孫子,繼承父親的爵位擔任卿大夫,對於鄭僖公來說是叔父輩。這六位卿大夫都是地位尊貴、長期執掌鄭國朝政的人。鄭僖公髠頑心高氣傲,對他們不是很有禮貌,因此君臣之間一直相處不太融洽,上卿公子騑和鄭僖公的矛盾尤其突出。
在今天商議的時候,鄭僖公的意思是想堅守城池,等待晉國來救援,公子騑開口說:“俗話說‘遠水救不了近火’,不如歸附楚國算了。” 鄭僖公說:“要是歸附了楚國,晉國的軍隊又打過來了,拿什麽來抵擋呢?” 公子騑迴答說:“晉國和楚國,誰會真心憐惜我們呢?我們又何必在這兩個國家之間做選擇呢?誰強大我們就侍奉誰唄!以後我們就準備好祭祀用的牲畜、美玉和絲帛,在境外等待,楚國來了就和楚國結盟,晉國來了就和晉國結盟。兩個強國相互爭鬥,肯定有一方會失敗,等強弱分明了,我們再選擇強者來庇護百姓,不也可以嗎?”
鄭僖公沒有聽從他的這個計策,說:“要是像你說的那樣,鄭國每天都等著和別人結盟,就沒有安寧的日子了!” 他想派人去晉國求援,可是各位大夫都害怕違背公子騑的意思,沒人肯去,鄭僖公一氣之下,決定自己親自去。當天夜裏,他住在驛舍裏,公子騑派門客埋伏在那裏把他刺殺了,然後對外謊稱鄭僖公是暴病而亡,擁立他的弟弟嘉為君主,就是鄭簡公。接著派人去告訴楚國說:“之前歸附晉國都是髠頑的意思,現在髠頑已經死了,我們願意聽從楚國的命令,結盟罷兵。” 楚國的公子貞接受了盟約,就退兵迴去了。
晉悼公聽說鄭國又歸附了楚國,就問各位大夫:“現在陳國、鄭國都背叛了我們,要討伐的話先攻打哪個國家呢?” 荀罃迴答說:“陳國國土小而且地處偏僻,對於我們成就霸業的成敗影響不大;鄭國處在中原的樞紐位置,自古以來想要稱霸,都得先讓鄭國順服。寧可失去十個陳國,也不能失去一個鄭國啊!” 韓厥說:“子羽(荀罃)見識高明,有決斷,能讓鄭國順服的肯定就是他了,我現在體力衰弱、智力也不如從前了,願意把中軍元帥的職位讓給他。” 晉悼公不同意,韓厥堅決請求,晉悼公最後隻好答應了。韓厥告老退休,荀罃於是代替他擔任中軍元帥,統領大軍去討伐鄭國。
軍隊到了虎牢,鄭國人請求結盟,荀罃答應了他們。等到晉軍撤兵返迴的時候,楚共王又親自率兵去討伐鄭國,鄭國再次和楚國結盟後楚軍才迴去。晉悼公非常生氣,問各位大夫:“鄭國人反複無常,我們的軍隊一來他們就歸附,軍隊一撤他們就又背叛,現在想要讓他們真心歸附,該用什麽計策呢?”
荀罃獻上一計,說:“晉國之所以不能收服鄭國,是因為楚國爭奪得太厲害了,現在想要收服鄭國,必須先讓楚國疲憊;要讓楚國疲憊,就得用‘以逸待勞’的計策。” 晉悼公問:“什麽是‘以逸待勞’的計策呢?” 荀罃迴答說:“軍隊不能多次出動,多次出動就會疲憊,諸侯也不能頻繁地被召集出征,頻繁出征他們就會心生怨恨,國內的軍隊疲憊而且國外的諸侯怨恨,用這樣的狀態去抵禦楚國,我看是沒法取勝的。我請求調集四軍的兵力,把他們分成三部分,再把各個諸侯國的軍隊也搭配分派好,每次隻出動其中一部分軍隊,輪流交替出兵,楚國進攻我們就撤退,楚國撤退我們就再進攻,用我們的一部分軍隊,牽製楚國的全部軍隊,讓他們想交戰卻找不到機會,想休息也沒法休息,我們不用遭受傷亡的兇險,他們卻要忍受路途奔波的辛苦,我們能夠迅速前往,他們卻沒辦法快速趕來,像這樣的話楚國就會疲憊,鄭國就能被我們穩固地收服了。”
晉悼公說:“這個計策很好!”
馬上就命令荀罃在曲梁整頓軍隊,把四軍分成三部分,製定好輪流交替出兵的製度。荀罃登上將壇發布命令,壇上豎起一麵杏黃色的大旗,上麵寫著 “中軍元帥智”。他本來姓荀罃,為什麽卻寫 “智” 字呢?因為荀罃和荀偃叔侄倆都是大將,軍中都是一個姓的話,容易分不清,荀罃的父親荀首的封地在智這個地方,荀偃的父親荀庚在晉國編設三行的時候,曾經擔任中行將軍,所以就用智氏、中行氏來區分他們。從這以後荀罃就號稱智武子,荀偃就號稱中行偃,這樣軍中就不會混淆視聽了。
荀罃在壇下分別部署三軍:第一軍,由上軍元帥荀偃、副將韓起統領,魯國、曹國、邾國派兵跟隨,中軍副將範匄負責接應;第二軍,由下軍元帥欒黶、副將士魴統領,齊國、滕國、薛國派兵跟隨,中軍上大夫魏頡負責接應;第三軍,由新軍元帥趙武、副將魏相統領,宋國、衛國、郳國派兵跟隨,中軍下大夫荀會負責接應。
荀罃傳令:第一次由上軍出征,第二次由下軍出征,第三次由新軍出征,中軍的兵將,負責分配接應,如此周而複始,隻要能取得盟約迴來報告,就算是有功,並且不許與楚兵交戰。
公子楊幹,是晉悼公的同母弟弟,年僅十九歲,剛剛被任命為中軍戎禦之職,年輕氣盛,還沒有經曆過戰爭,聽說要整頓軍隊去討伐鄭國,便摩拳擦掌,恨不得獨自率領一隊人馬,立刻上前廝殺。他見智罃沒有點到自己,心中那股銳氣按捺不住,於是主動請求擔任先鋒,願意拚死效力。智罃說:“我今天製定的分軍之計,關鍵在於迅速進軍和迅速撤退,不以戰勝敵人為目的,人員分派已經確定,小將軍雖然勇猛,但在這裏派不上用場。” 楊幹堅決請求出戰,荀罃說:“既然小將軍執意如此,那就暫且在荀大夫部下接應新軍吧。” 楊幹又說:“新軍被安排在第三次出征,我等不及,請求把我調撥到第一軍部下!” 智罃沒有答應。楊幹仗著自己是晉侯的親弟弟,竟然直接率領本部的戰車和士卒,自成一隊,列在中軍副將範匄的後麵。
司馬魏絳奉了將令正在整肅軍隊的行列,看到楊幹違背次序自行列陣,立刻鳴鼓向眾人宣告:“楊幹故意違反將令,擾亂了軍隊行列的秩序,按照軍法本該斬首,念在他是晉侯的親弟弟,暫且將他的車夫斬首,以嚴肅軍紀。” 說完便命令軍校擒住楊幹的車夫,將其斬首,首級懸掛在將壇之下。
軍中頓時一片肅然。
楊幹向來驕橫尊貴、肆意妄為,不懂得軍法。看到自己的車夫被殺,嚇得魂飛魄散,心中十分懼怕,又夾雜著三分羞愧、三分惱怒。當下他駕車衝出軍營,徑直奔向晉悼公那裏,哭拜在地,訴說魏絳如此欺負他,自己已經沒有顏麵再見各位將領了。晉悼公因為疼愛弟弟,來不及仔細思考,頓時勃然大怒,說:“魏絳侮辱我的弟弟,就如同侮辱我一樣,一定要殺了魏絳,絕不能放過他!” 於是召中軍尉副羊舌職前去捉拿魏絳。
羊舌職進宮拜見晉悼公,說:“魏絳是有誌向和氣節的人,遇到事情不逃避困難,犯了罪也不躲避刑罰,現在軍事行動已經結束,他必定會自己前來謝罪,不需要我去捉拿。” 果然,不一會兒魏絳就來了,右手拿著劍,左手拿著一封信,正要進宮等待治罪。走到午門時,聽說晉悼公要派人來捉拿自己,於是把信交給仆人,讓他呈上去奏報,自己則準備拔劍自刎。
就在這時,有兩位官員氣喘籲籲地跑來,原來是下軍副將士魴和主候大夫張老。他們看到魏絳想要自刎,急忙奪下他的劍,說:“我們聽說司馬進宮,肯定是為了楊公子的事情,所以急忙趕來。想一起向主公稟報,不知道司馬為什麽如此輕生呢?” 魏絳把晉侯召羊舌大夫的事情告訴了他們。二人說:“這是國家的公事,司馬執法公正無私,何必自尋短見呢?不需要讓仆人上書,我們願意代您去啟奏!”
三人一同來到宮門,士魴、張老先進宮,拜見晉悼公,呈上魏絳的信。晉悼公打開信閱讀,信上大致寫道:
君主不認為我無能,讓我擔任中軍司馬之職。我聽說:“三軍的命運,係於元帥;元帥的權力,在於命令。” 有令不遵,有命不用,這就是河曲之戰沒有戰功、邲城之戰失敗的原因。我誅殺不遵守命令的人,是為了盡到司馬的職責。我自知冒犯了國君的弟弟,罪該萬死,請允許我在君主身邊伏劍而死,以彰顯君主對親人的情誼!
晉悼公讀完信,急忙問士魴、張老:“魏絳在哪裏?” 士魴等人迴答說:“魏絳害怕獲罪想要自殺,我們極力勸阻了他,現在正在宮門等待治罪。” 晉悼公驚慌地站起身來,顧不上穿鞋,光著腳就走出宮門,握住魏絳的手說:“我的話,是出於兄弟之情;你所做的,是為了軍隊之事。我沒能教育好自己的弟弟,以致他觸犯軍法,過錯在我,與你無關。你趕快迴到崗位上去!”
羊舌職在旁邊大聲說:“君主已經饒恕魏絳無罪,魏絳應該退下了。” 魏絳於是叩謝晉悼公不殺之恩,羊舌職與士魴、張老同時向晉悼公稽首祝賀,說:“君主有如此奉公守法的臣子,還擔心霸業不能成就嗎?” 四人向晉悼公辭行後一起出宮。
晉悼公迴宮後,大罵楊幹:“不懂禮法,差點讓我犯下大錯,害死我心愛的將領!” 他派內侍把楊幹押送到公族大夫韓無忌那裏,學習禮儀三個月,才允許他迴來相見。楊幹心中羞愧,悶悶不樂地去了。有位老者作詩說:
軍法無親敢亂行,中軍司馬麵如霜。
悼公伯誌方磨勵,肯使忠臣劍下亡?
智罃製定好分軍的命令後,正打算討伐鄭國,這時朝廷大臣傳來報告:“宋國有文書送來。” 晉悼公取來閱讀,原來是楚國和鄭國相互勾結,屢次興兵,侵犯掠奪宋國邊境,以偪陽為東進的通道,因此宋國前來告急。
上軍元帥荀偃請求說:“楚國得到陳國、鄭國後又來侵犯宋國,其意圖是要與晉國爭奪霸主之位。偪陽是楚國攻打宋國的必經之路,如果我們興師先攻打偪陽,可以一舉攻克,之前彭城之戰,宋國的向戍有功,因而將偪陽封給他作為附庸,讓他截斷楚國的通道,這也是一個策略。” 智罃說:“偪陽雖然小,但城池非常堅固,如果圍攻而不能攻克,必然會被諸侯笑話!” 中軍副將士匄說:“彭城之戰時,我們去攻打鄭國,楚國就侵犯宋國來救援;虎牢之戰時,我們平定鄭國,楚國又侵犯宋國來報複。現在想要收服鄭國,非得先為鞏固宋國謀劃不可,荀偃的話是對的!” 荀罃問:“你們二人能確定一定可以滅掉偪陽嗎?” 荀偃和士匄齊聲迴答:“都包在我們二人身上,如果不能成功,甘願接受軍法處置!” 晉悼公說:“伯遊(荀偃)倡導此事,伯瑕(士匄)協助,還擔心事情不成功嗎?”
於是派遣第一軍前去攻打偪陽,魯國、曹國、邾國都派兵跟隨。
偪陽大夫妘斑獻上一計,說:“魯國的軍隊在北門紮營,我們假裝打開城門出戰,他們的軍隊必定會進城攻打,等他們進入一半的時候,放下懸門截斷他們。魯國軍隊失敗了,曹國和邾國必然會害怕,晉國的銳氣也會受挫!” 偪陽子采納了他的計策。
卻說魯國將領孟孫蔑率領他的部將叔梁紇、秦堇父、狄彌等人攻打北門,隻見懸門沒有關閉,秦堇父和狄彌仗著勇猛率先衝進城去,叔梁紇緊隨其後。忽然聽到城上嘩啦一聲響,懸門朝著叔梁紇的頭頂放了下來,叔梁紇立刻把手中的戈扔到地上,雙手高高舉起,把懸門輕輕托起,後麵的軍隊見狀便鳴金收兵。
秦堇父和狄彌二將,擔心後隊有變故,急忙轉身往迴跑,這時城內鼓角聲大作,妘斑率領大隊人馬和戰車,在後麵緊緊追趕。遠遠望見一個大漢,雙手托著懸門,讓出城的將士通行,妘斑大為驚駭,心想:“這懸門從上麵放下,沒有千斤力氣,怎麽可能托得住?要是讓他們闖出去,反而被他把城門放下,那可就糟了!” 於是暫且停車觀望。叔梁紇等到晉軍全部退出後,大聲喊道:“魯國有名的上將叔梁紇在此。有誰想要出城的,趁我還沒放手,趕緊出去!” 城中沒有人敢迴應。妘斑彎弓搭箭,正要射他,叔梁紇雙手一掀,順勢把懸門鬆開,那懸門便落了下來,關上了城門。
叔梁紇迴到本營,對秦堇父和狄彌說:“二位將軍的性命,可都懸在我的兩隻手腕上啊!” 秦堇父說:“要不是鳴金收兵,我們已經殺進偪陽城,立下大功了!” 狄彌說:“且看明天,我要獨自攻打偪陽,讓他們見識見識魯國人的本事!”
到了第二天,孟孫蔑整頓好隊伍,向城上挑戰,每一百人為一隊。狄彌說:“我不需要別人幫忙,獨自一人就能抵得上一隊!” 於是他取來一個大車輪,用堅固的鎧甲蒙在上麵,緊緊捆綁好,左手把它當作盾牌,右手握著大戟,跳躍起來像飛一樣。
偪陽城上的守軍,看到魯將如此逞勇顯威,便把一塊布從城上懸下來,喊道:“我拉你上城,誰有膽量上來,才是真正的勇士!” 話還沒說完,魯軍隊中一員將領站出來迴應道:“有什麽不敢!” 這位將領就是秦堇父。他立刻用手抓住布,左右交替攀爬,不一會兒就爬到了城垛邊。
偪陽人用刀割斷了布,秦堇父從半空中墜落下來,偪陽城有好幾仞高,若是換了別人,這一摔縱然不死,也必定重傷,可秦堇父卻全然不覺疼痛。城上的布又垂了下來,問道:“還敢再爬上來嗎?” 秦堇父更加大聲地迴答:“有什麽不敢!” 他借著布的力量,再次騰身而上,又被偪陽人割斷布掉了下來,又是重重一跌。剛爬起來,城上的布又垂了下來,問道:“還敢不敢?” 秦堇父的聲音愈發響亮,答道:“不敢就不算好漢!” 像之前一樣抓著布攀爬。偪陽人看到秦堇父一次又一次墜落又重新爬起,毫無畏懼之色,反倒慌了神,急忙割布時,已經被秦堇父抓住一個人,朝著城下扔了下去,摔得半死,秦堇父也隨著布一起墜下城來,反而朝著城上喊道:“你們還敢再懸布嗎?” 城上迴應道:“已經知道將軍的神勇了,不敢再懸了!”
秦堇父於是把斷布截成三段,拿給各個隊伍的士兵看,眾人無不驚歎。
孟孫蔑讚歎道:“《詩經》上說:‘有力如虎’,這三位將領足以擔當此讚譽啊。”
妘斑看到魯將如此勇猛,一個比一個厲害,於是不敢出城迎戰,隻是吩咐軍民竭盡全力堅守城池。各軍從夏四月丙寅日開始圍攻,一直到五月庚寅日,總共二十四天,攻城的一方已經疲憊不堪,守城的一方卻還有餘力。忽然天降大雨,平地上積水深達三尺,軍中一片驚恐不安。荀偃、士匄擔心水患引發變故,一同來到中軍向智罃稟報,想要請求撤兵迴朝。不知智罃是否會聽從他們的請求,且看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