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士會和壽餘渡過黃河後,向東走了不到一裏地,隻見一位年輕將軍,率領一隊人馬前來迎接,在車上欠身說道:“隨季(士會)別來無恙?” 士會走上前去一看,那將軍是趙朔,是趙相國盾的兒子。三人下車相見,士會詢問他的來意,趙朔說:“我奉父親之命,前來接應您迴朝,後麵還有大軍呢!” 當下一聲炮響,車如流水,馬似遊龍,簇擁著士會和壽餘進入晉國。
秦康公派人在黃河對岸了望,得到迴報後,大怒,就想渡過黃河攻打晉國。前哨又報告:“探查到河東又有大軍到來,大將是荀林父、郤缺二人。” 西乞術說:“晉國既然有大軍接應,肯定不會讓我們渡河,不如迴去吧。” 於是秦軍班師迴國。
荀林父等人看到秦軍已經離去,也返迴晉國。士會離開晉國三年,如今再次進入絳城,心中感慨萬千。他入朝拜見靈公,袒露上身請罪,靈公說:“你沒有罪。” 讓他位列六卿之中。趙盾讚賞魏壽餘的功勞,向靈公進言,賜給壽餘十輛戰車。秦康公派人把士會的妻兒送到晉國,說:“我沒有違背在黃河邊發的誓言!” 士會感激康公的情義,寫信致謝,並且勸他停止戰爭,休養生息,各自保衛國家邊境。
康公聽從了他的建議,從這以後,秦、晉兩國幾十年沒有發生戰爭。
周頃王六年,頃王駕崩,太子班即位,就是匡王,這一年是晉靈公八年。
當時楚穆王去世,世子旅繼位,就是莊王。趙盾因為楚國剛有喪事,想趁這個機會恢複晉國先世盟主的地位,於是在新城大規模召集諸侯。宋昭公杵臼、魯文公興、陳靈公平國、衛成公鄭、鄭穆公蘭、許昭公錫我都來到集會地點。宋、陳、鄭三國的國君,各自訴說之前跟隨楚國是出於不得已。趙盾一一加以撫慰,諸侯們這才重新歸附晉國。隻有蔡侯依舊依附楚國,不肯來參加集會。趙盾派郤缺率軍討伐蔡國,蔡國人求和,晉軍才返迴。
齊昭公潘本來打算參加集會,不巧生病,沒等到結盟的時候,昭公就去世了。太子舍即位,他的母親是魯國女子叔姬,被稱為昭姬。昭姬雖然是昭公夫人,但不太受寵。世子舍才能和威望都很平庸,也不被齊國人敬重。公子商人是齊桓公的妾密姬所生,一直有篡位的想法,隻是因為昭公待他很好,這個念頭才被壓製下去,他想等昭公死後再行動。
昭公末年,把公子元從衛國召迴,讓他處理國政。商人嫉妒公子元的賢能,想收買人心,就把自己的家財全部拿出來,救濟貧民,如果有人不夠用,就借錢給他們。百姓都很感激他,他又在家中聚集了很多敢死之士,早晚訓練,出入都讓他們跟隨。
等到世子舍即位,恰巧有彗星出現在北鬥星附近。商人讓人占卜,占卜的人說:“宋、齊、晉三國的國君,都將死於動亂。” 商人說:“擾亂齊國的,不是我還會是誰?” 於是命令敢死之士在喪帳中刺殺了世子舍。商人因為公子元年長,就謊稱:“舍沒有國君的威嚴,不能占據大位,我這麽做是為了兄長你啊!” 公子元大驚失色,說:“我知道你想當國君已經很久了,為什麽要連累我?我可以侍奉你,但你不會讓我好好活下去的。隻希望你當上國君後,能讓我在齊國做個平民,安享天年就足夠了!”
商人即位,就是懿公。子元心中厭惡商人的所作所為,閉門稱病,不再上朝。這正是公子元的可貴之處。
再說昭姬因為兒子死於非命,日夜痛哭,懿公很討厭她,就把她囚禁在別的房間,減少她的飲食。昭姬暗中賄賂宮女,讓她們給魯國送信。魯文公畏懼齊國強大,命令大夫東門遂前往周朝,向匡王報告,想借天子的恩寵,請求釋放昭姬。
匡王命令單伯前往齊國,對懿公說:“你既然殺了她的兒子,留著母親有什麽用呢?為什麽不放她迴魯國,以彰顯齊國的寬厚仁德呢?” 懿公忌諱別人說他殺舍的事,聽到 “殺子” 這樣的話,臉色發紅,沉默不語。單伯迴到客館後,懿公把昭姬轉移到別的宮殿,派人引誘單伯說:“我們國君對國母不敢有絲毫怠慢,何況現在有天子的諭旨,怎敢不遵從呢?您為什麽不去拜見國母,讓她知道天子眷顧我們國家的心意呢?”
單伯以為是好話,就駕車跟隨使者進宮拜見昭姬。昭姬流淚,簡單訴說了自己的苦情,單伯還沒來得及迴答,沒想到懿公突然從外麵衝進來,大罵道:“單伯你怎麽敢擅自進入我的宮殿,私下會見國母,難道是想做見不得人的事嗎?我要向天子告狀!” 於是把單伯也拘禁起來,和昭姬分別關在不同的房間,還怨恨魯國人用天子的命令來壓他,於是出兵攻打魯國。
有人評論說,懿公殺害幼主,囚禁國母,拘禁天子使者,欺淩鄰國,真是窮兇極惡,天理難容啊!但當時齊國高氏、國氏等世代為臣的家族有很多人在朝中,為什麽不擁戴公子元來聲討商人的罪行,反而放縱他作惡,沒有一句反對的話呢?世事發展到這一步,真是令人歎息。有詩寫道:
欲圖大位欺孤主,先散家財買細民。
堪恨朝中綬若若,也隨市井媚兇人。
魯國派上卿季孫行父前往晉國告急,晉趙盾侍奉靈公,聯合宋、衛、蔡、陳、鄭、曹、許八國諸侯在扈地聚集,商議討伐齊國。齊懿公向晉國行賄,並且釋放單伯迴周朝,送昭姬迴魯國,諸侯們於是各自迴國。魯國聽說晉國不打算討伐齊國了,也派公子遂向齊國行賄求和,這些就不再多說了。
卻說宋襄公夫人王姬,是周襄王的姐姐、宋成公王臣的母親、昭公杵臼的祖母。昭公還是世子的時候,和公子卬、公孫孔叔、公孫鍾離三人一起打獵遊玩,關係很好。即位後,隻聽這三個人的話,不任用六卿,不朝拜祖母,疏遠公族,荒廢民事,每天隻知道打獵玩樂。司馬樂豫知道宋國必定會發生動亂,就把自己的官職讓給公子卬;司城公孫壽也擔心災禍降臨,告老退休。昭公就任用公孫壽的兒子蕩意諸擔任司城這一官職。
襄夫人王姬年老卻喜好淫亂,昭公有個庶弟公子鮑,容貌比女子還美麗,襄夫人心生愛慕,把他灌醉後,逼迫他與自己通奸,並許諾扶持他做國君,於是想廢掉昭公,立公子鮑為君。昭公畏懼穆、襄家族勢力太大,就和公子卬等人謀劃驅逐他們,王姬暗中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穆、襄兩族,於是他們發動叛亂,在朝門將公子卬、公孫鍾離二人包圍並殺害。司城蕩意諸害怕,逃奔到魯國。
公子鮑一向能恭敬地侍奉六卿,到這時,在國內的各位卿大夫與穆、襄兩族講和,不再追究擅自殺害大臣的事,把蕩意諸從魯國召迴,恢複他的職位。公子鮑聽說齊公子商人通過大量施舍來收買人心,從而篡奪了齊國國君之位,就效仿他的做法,也把自己的家財散發出去,救濟貧民。
昭公七年,宋國發生饑荒,公子鮑把倉庫裏的糧食全部拿出來救濟窮人;又尊敬老人、尊重賢人,凡是國內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每月都送糧食和布帛,還加上美味的飲食,派人慰問他們的生活情況;對有一技之長的人,都招攬到自己門下,給予優厚的待遇;公卿大夫的家裏,每月都有饋贈;宗族不論親疏,凡是有婚喪嫁娶等費用,他都傾囊相助。
昭公八年,宋國又發生大饑荒,公子鮑的糧倉已經空了,襄夫人把宮中的財物全部拿出來幫助他施舍,全國上下沒有不稱讚公子鮑仁德的,宋國的人,不論親疏貴賤,都希望公子鮑做國君。公子鮑知道國人支持自己,就悄悄告訴襄夫人,謀劃殺掉昭公。襄夫人說:“聽說杵臼要去孟諸的沼澤地打獵,等他駕車出城,我讓公子須關閉城門,你率領國人去攻打他,沒有不成功的!” 鮑聽從了她的話。
司城蕩意諸很有賢名,公子鮑一向很敬重他。到這時,蕩意諸聽說了襄夫人的陰謀,就告訴昭公說:“國君不能出去打獵,如果出去,恐怕迴不來了。” 昭公說:“他們如果要叛亂,即使我在城中,又怎麽能逃脫呢?” 於是讓右師華元、左師公孫友守城,自己帶著府庫裏的財寶,和身邊的人在冬十一月十五日向孟諸出發。
剛出城,襄夫人就把華元、公孫友召到宮中留下,然後讓公子須關閉城門。公子鮑讓司馬華耦在軍中唿喊:“襄夫人有命:‘今天要擁立公子鮑為君’,我們除掉無道昏君,共同擁戴有道之主,大家覺得怎麽樣?” 軍士們都踴躍響應,說:“願意聽從命令!” 國人也都樂意跟隨。
華耦率領眾人出城,追趕昭公。昭公走到半路聽到變故,蕩意諸勸昭公逃奔到其他國家,再圖後事。昭公說:“上到祖母,下到國人,沒有不與我為仇的,諸侯誰會接納我呢?與其死在其他國家,不如死在故鄉。” 於是下令停車做飯,讓跟隨打獵的人都吃飽。吃完飯,昭公對身邊的人說:“罪過在我一人,和你們無關。你們跟隨我多年,我沒什麽東西送給你們,現在國內的寶玉都在這裏,分給你們,各自逃命吧,不要和我一起死!” 身邊的人都哭著說:“請國君先走,要是有追兵,我們願意拚死一戰。”
昭公說:“白白送死,沒有什麽好處,我死在這裏,你們不要留戀我。”
不一會兒,華耦的軍隊到了,把昭公包圍起來,傳達襄夫人的命令:“隻誅殺無道昏君,和其他人無關。” 昭公急忙指揮身邊的人,大半人都逃散了,隻有蕩意諸持劍站在昭公身邊。華耦再次傳達襄夫人的命令,隻召見意諸,意諸歎息說:“作為臣子卻逃避災難,雖生猶死。” 華耦於是拿著戈直逼昭公,蕩意諸用身體擋住昭公,拔劍格鬥,軍民們一擁而上,先殺了意諸,後殺了昭公。昭公身邊沒逃走的人,都被殺害。可悲啊!史臣寫詩道:
昔年華督弑殤公,華耦今朝又助兇。
賊子亂臣原有種,薔薇桃李不相同。
華耦率軍迴報襄夫人,右師華元、左師公孫友等人一起上奏:“公子鮑仁德寬厚,深得民心,應該繼承君位。” 於是擁立公子鮑為君,就是文公。華耦朝賀完畢,迴家後因心疼病突發去世。文公讚賞蕩意諸的忠誠,任用他的弟弟蕩虺為司馬,代替華耦。任命同母弟弟公子須為司城,填補蕩意諸的空缺。
趙盾聽說宋國發生弑君之亂,就命令荀林父為將領,聯合衛、陳、鄭三國的軍隊討伐宋國。宋國右師華元來到晉軍,詳細陳述了國人願意擁戴公子鮑的情況,並且準備了好幾車金銀布帛,作為犒勞軍隊的禮物,請求與晉國講和。荀林父想接受,鄭穆公說:“我們敲鑼打鼓地跟隨將軍來到宋國,是為了討伐沒有國君的亂臣賊子。如果答應和他們講和,亂臣賊子就會得逞了!”
荀林父說:“齊、宋是一體的,我們已經寬恕了齊國,怎麽能單獨討伐宋國呢?況且這是國人的意願,順應民意來確定宋國國君,不也可以嗎?” 於是和宋國華元結盟,確定了文公的君位後返迴。鄭穆公迴去後說:“晉國隻貪圖賄賂,有名無實,不能再作為諸侯的霸主了。楚王剛剛即位,將要進行征伐,我們不如拋棄晉國,歸附楚國,可以保證自身安全。” 於是派人向楚國表達友好之意,晉國也沒辦法。髯仙寫詩道:
仗義除殘是伯圖,興師翻把亂臣扶。
商人無恙鮑安位,笑殺中原少丈夫。
再說齊懿公商人,生性貪婪蠻橫。在他父親桓公在位的時候,他曾和大夫邴原爭奪田邑的邊界,桓公讓管仲來判定是非,管仲認為商人理虧,就把田判給了邴氏,商人一直懷恨在心。等到他殺了舍自立為國君後,就把邴氏的田全部奪走,又怨恨管仲偏袒邴氏,也削減了管仲封邑的一半。管氏家族害怕獲罪,逃奔到楚國,子孫就在楚國為官。懿公還是對邴原恨之入骨,當時邴原已經死了,他知道邴原的墓在東郊,在外出打獵經過墓地時,就命令軍士挖開墳墓,把屍體挖出來,砍斷雙腳。邴原的兒子邴歜在旁邊侍奉,懿公問他:“你父親犯的罪應該砍斷雙腳嗎?你不會怨恨我吧?” 邴歜迴答說:“我父親能免掉刑罰,已經是意外之喜了,何況這是已經腐朽的屍骨,我怎麽敢怨恨呢?” 懿公很高興,說:“你可真是個能繼承家業的好兒子啊!” 於是把奪走的田還給了他,邴歜請求掩埋父親的屍體,懿公答應了。
懿公又到處搜羅國內的美女,每天隻知道荒淫作樂。有人稱讚大夫閻職的妻子很漂亮,於是在元旦那天,懿公下令,讓所有大夫的妻子都到宮中朝拜。閻職的妻子也在其中,懿公見到後很喜歡,就把她留在宮中,不送迴去,對閻職說:“中宮喜歡你妻子陪伴,你可以再娶一個。” 閻職敢怒不敢言。
齊國有個西南門,附近有個地方叫申池,池水清澈可以洗澡,池邊竹子樹木很茂盛。當時是夏五月,懿公想去申池避暑,就命令邴歜駕車,閻職陪乘。右師華元私下勸諫說:“國君您砍了邴歜父親的腳,奪了閻職的妻子,這兩個人怎麽會不怨恨您呢?您卻還親近他們!齊國的臣子並不缺,為什麽非要用這兩個人呢?” 懿公說:“這兩個人從來不敢怨恨我,你不要懷疑。” 於是駕車到申池遊玩。
懿公喝酒喝得很高興,醉得很厲害,又熱得難受,就命令侍從拿來繡榻,放在竹林深處,躺著乘涼。
邴歜和閻職在申池裏洗澡,邴歜非常痛恨懿公,一直想殺了他為父親報仇,隻是沒有找到誌同道合的人。他知道閻職有奪妻之恨,想和他商量,但又不好意思開口,於是在池中洗澡時,想出一個計策,故意用折斷的竹子打閻職的頭,閻職生氣地說:“你為什麽欺負我?” 邴歜笑著說:“國君奪了你的妻子,你都不生氣,我打你一下,有什麽受不了的呢?” 閻職說:“失去妻子雖然是我的恥辱,但比起父親被砍斷雙腳的事,哪個更嚴重呢?你能忍受父親受的苦,卻指責我不能忍受妻子被奪,你是多麽糊塗啊!” 邴歜說:“我有心裏話,正想和你說,一直忍著沒說,是怕你已經忘了以前的恥辱,我即使說了,也沒什麽用!” 閻職說:“人各有想法,我怎麽會忘記,隻是恨自己沒有能力報仇!” 邴歜說:“現在那個惡人喝醉了躺在竹林裏,跟他來的隻有我們兩個人,這是上天給我們報仇的機會,不能錯過!” 閻職說:“你要是能做這件大事,我一定幫助你。”
兩人擦幹身體穿上衣服,一起走進竹林。一看,懿公正在熟睡,鼾聲如雷,內侍守在旁邊。邴歜說:“主公酒醒後肯定要找水喝,你們可以先準備好。” 內侍去準備水,閻職抓住懿公的手,邴歜掐住他的喉嚨,用佩劍割下他的頭,頭掉在地上,兩人把屍體藏在竹林深處,把懿公的頭扔到池子裏。懿公在位僅僅四年。
內侍打水迴來,邴歜對他們說:“商人殺了國君篡位,齊國先君讓我們殺了他,公子元賢能孝順,可以立他為君。” 左右的人都唯唯諾諾,不敢說一句話。
邴歜和閻職駕車進城,又擺酒痛飲,歡唿慶祝。
早有人報告給上卿高傾、國歸父,高傾說:“我們應該討伐他們的罪行,把他們殺了,以警示後人。” 國歸父說:“殺國君的人,我們不能討伐,現在有人替我們討伐了,他們有什麽罪呢?”
邴歜和閻職喝完酒,命令用大車裝載他們的家財,用駢車載著他們的妻子兒女,從南門出城。家人勸他們快點趕路,邴歜說:“商人無道,國人都慶幸他死了,我有什麽好怕的?” 於是慢慢前行,都前往楚國去了。
高傾和國歸父召集群臣商議,迎立公子元為君,這就是惠公。髯翁有詩寫道:
仇人豈可與同遊?密邇仇人仇報仇。
不是逆臣無遠計,天教二憾逞兇謀。
話分兩頭。
卻說魯文公名興,是僖公嫡夫人聲薑的兒子,在周襄王二十六年繼位。文公娶齊昭公的女兒薑氏為夫人,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惡,一個叫視;他的愛妾秦女敬嬴,也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倭,一個叫叔肹。四個兒子中,倭年齡最大,而惡是嫡夫人所生,所以文公立惡為世子。
當時魯國任用 “三桓” 處理政事。孟孫氏是公孫敖,他生的兒子是穀和難;叔孫氏是公孫茲,兒子是叔仲彭生和叔孫得臣。文公任命彭生為世子的太傅;季孫氏是季無佚,是季友的兒子,無佚生了行父,就是季文子。魯莊公有個庶子叫公子遂,也叫仲遂,住在東門,也被稱為東門遂。從僖公的時候起,他就和 “三桓” 一起執政,論起輩分,公孫敖和仲遂是再從兄弟,季孫行父又是下一輩了。因為公孫敖得罪了仲遂,客死他鄉,所以孟孫氏失去了權力,反而是仲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掌權。
且說公孫敖是如何得罪仲遂的呢?公孫敖娶莒國女子戴己為正妻,她是穀的母親,她的妹妹聲己是難的母親。戴己病逝後,公孫敖生性好色,又去莒國聘娶己氏之女,莒國人拒絕說:“聲己還在,應該讓她做繼室。” 公孫敖說:“我的弟弟仲遂還沒娶妻,可以為他下聘禮。” 莒國人答應了。
魯文公七年,公孫敖奉國君之命到莒國訪問,順便為仲遂迎娶妻子。走到鄢陵時,公孫敖登上城牆遠望,看到己氏非常美麗,當天夜裏竟然就和己氏同宿,然後把她娶迴了家。仲遂看到妻子被奪,大怒,向文公訴說,請文公出兵攻打公孫敖。叔仲彭生勸諫說:“不行,我聽說:‘內部用兵是動亂,對外用兵是侵略’。現在幸好沒有外敵,難道要自己挑起內亂嗎?” 文公於是召見公孫敖,讓他把己氏送迴莒國,以此化解仲遂的怨恨。
公孫敖和仲遂兄弟二人重歸於好。但公孫敖一心想著己氏,到了第二年,他奉命到周朝奔襄王的喪事,沒到京師,竟然帶著吊唁的財物,私自前往莒國,和己氏團聚。魯文公也沒有追究,立他的兒子穀主持孟氏家族的祭祀。後來公孫敖突然思念故鄉,派人告訴穀,穀轉而去請求叔叔仲遂,仲遂說:“你父親如果要迴來,必須答應我三件事才行:不能入朝,不能參與國政,不能帶己氏迴來。” 穀派人迴複公孫敖,公孫敖急於迴國,欣然答應了。
公孫敖迴到魯國三年,果然閉門不出。忽然有一天,他把家中的財寶貨物全部拿走,又前往莒國,孟孫穀思念父親,過了一年就病死了。他的兒子仲孫蔑還年幼,於是立孟孫難為卿。
不久,己氏去世,公孫敖又想迴魯國,把全部家財送給文公,也送給仲遂,讓他的兒子難為父親請求迴國。文公答應了,於是公孫敖啟程迴國,走到齊國時,生病不能前行,死在堂阜。孟孫難堅持請求把父親的遺體運迴魯國,孟孫難是罪人之後,又暫時主持家族祭祀,等待仲蔑長大,所以不太參與政事。季孫行父因為仲遂和彭生、得臣是叔父輩,每件事都不敢自作主張。而彭生為人仁厚,擔任世子師傅之職,得臣多次掌管兵權,所以仲遂、得臣二人尤其當權執政。
敬嬴仗著文公的寵愛,怨恨自己的兒子不能成為繼承人,就用大量財物賄賂仲遂,把兒子倭托付給他,說:“將來倭要是能成為國君,魯國的政權就和你共享!” 仲遂感激她的托付之意,有心要推戴公子倭,他想到 “叔仲彭生是世子惡的師傅,肯定不會參與這個陰謀,而叔孫得臣生性貪婪,可以用利益打動他。” 於是時常把敬嬴送給他的財物分給得臣,說:“這是嬴氏夫人讓我送給你的。” 又讓公子闕經常到得臣家拜訪,態度謙恭地向他請教,所以得臣也傾向於他們。
周匡王四年,是魯文公十八年。這年春天,文公去世,世子惡主持喪事並即位,各國都派使者前來吊唁。當時齊惠公元剛登上君位,想改變商人的暴政,特地派人到魯國,參加文公的葬禮。仲遂對叔孫得臣說:“齊、魯兩國世代友好,桓公、僖公的時候,兩國國君親如兄弟,孝公時結下仇怨,一直延續到商人,兩國成為仇敵。現在公子元剛即位,我國還沒有去祝賀,而他們先派人來參加葬禮,這是友好的表示,不能不前去答謝,借此機會和齊國結盟,來擁立公子倭,這是一個好計策!” 叔孫得臣說:“你去,我和你一起。” 不知二人到了齊國,商量出什麽事來?且看下迴分解。
秦康公派人在黃河對岸了望,得到迴報後,大怒,就想渡過黃河攻打晉國。前哨又報告:“探查到河東又有大軍到來,大將是荀林父、郤缺二人。” 西乞術說:“晉國既然有大軍接應,肯定不會讓我們渡河,不如迴去吧。” 於是秦軍班師迴國。
荀林父等人看到秦軍已經離去,也返迴晉國。士會離開晉國三年,如今再次進入絳城,心中感慨萬千。他入朝拜見靈公,袒露上身請罪,靈公說:“你沒有罪。” 讓他位列六卿之中。趙盾讚賞魏壽餘的功勞,向靈公進言,賜給壽餘十輛戰車。秦康公派人把士會的妻兒送到晉國,說:“我沒有違背在黃河邊發的誓言!” 士會感激康公的情義,寫信致謝,並且勸他停止戰爭,休養生息,各自保衛國家邊境。
康公聽從了他的建議,從這以後,秦、晉兩國幾十年沒有發生戰爭。
周頃王六年,頃王駕崩,太子班即位,就是匡王,這一年是晉靈公八年。
當時楚穆王去世,世子旅繼位,就是莊王。趙盾因為楚國剛有喪事,想趁這個機會恢複晉國先世盟主的地位,於是在新城大規模召集諸侯。宋昭公杵臼、魯文公興、陳靈公平國、衛成公鄭、鄭穆公蘭、許昭公錫我都來到集會地點。宋、陳、鄭三國的國君,各自訴說之前跟隨楚國是出於不得已。趙盾一一加以撫慰,諸侯們這才重新歸附晉國。隻有蔡侯依舊依附楚國,不肯來參加集會。趙盾派郤缺率軍討伐蔡國,蔡國人求和,晉軍才返迴。
齊昭公潘本來打算參加集會,不巧生病,沒等到結盟的時候,昭公就去世了。太子舍即位,他的母親是魯國女子叔姬,被稱為昭姬。昭姬雖然是昭公夫人,但不太受寵。世子舍才能和威望都很平庸,也不被齊國人敬重。公子商人是齊桓公的妾密姬所生,一直有篡位的想法,隻是因為昭公待他很好,這個念頭才被壓製下去,他想等昭公死後再行動。
昭公末年,把公子元從衛國召迴,讓他處理國政。商人嫉妒公子元的賢能,想收買人心,就把自己的家財全部拿出來,救濟貧民,如果有人不夠用,就借錢給他們。百姓都很感激他,他又在家中聚集了很多敢死之士,早晚訓練,出入都讓他們跟隨。
等到世子舍即位,恰巧有彗星出現在北鬥星附近。商人讓人占卜,占卜的人說:“宋、齊、晉三國的國君,都將死於動亂。” 商人說:“擾亂齊國的,不是我還會是誰?” 於是命令敢死之士在喪帳中刺殺了世子舍。商人因為公子元年長,就謊稱:“舍沒有國君的威嚴,不能占據大位,我這麽做是為了兄長你啊!” 公子元大驚失色,說:“我知道你想當國君已經很久了,為什麽要連累我?我可以侍奉你,但你不會讓我好好活下去的。隻希望你當上國君後,能讓我在齊國做個平民,安享天年就足夠了!”
商人即位,就是懿公。子元心中厭惡商人的所作所為,閉門稱病,不再上朝。這正是公子元的可貴之處。
再說昭姬因為兒子死於非命,日夜痛哭,懿公很討厭她,就把她囚禁在別的房間,減少她的飲食。昭姬暗中賄賂宮女,讓她們給魯國送信。魯文公畏懼齊國強大,命令大夫東門遂前往周朝,向匡王報告,想借天子的恩寵,請求釋放昭姬。
匡王命令單伯前往齊國,對懿公說:“你既然殺了她的兒子,留著母親有什麽用呢?為什麽不放她迴魯國,以彰顯齊國的寬厚仁德呢?” 懿公忌諱別人說他殺舍的事,聽到 “殺子” 這樣的話,臉色發紅,沉默不語。單伯迴到客館後,懿公把昭姬轉移到別的宮殿,派人引誘單伯說:“我們國君對國母不敢有絲毫怠慢,何況現在有天子的諭旨,怎敢不遵從呢?您為什麽不去拜見國母,讓她知道天子眷顧我們國家的心意呢?”
單伯以為是好話,就駕車跟隨使者進宮拜見昭姬。昭姬流淚,簡單訴說了自己的苦情,單伯還沒來得及迴答,沒想到懿公突然從外麵衝進來,大罵道:“單伯你怎麽敢擅自進入我的宮殿,私下會見國母,難道是想做見不得人的事嗎?我要向天子告狀!” 於是把單伯也拘禁起來,和昭姬分別關在不同的房間,還怨恨魯國人用天子的命令來壓他,於是出兵攻打魯國。
有人評論說,懿公殺害幼主,囚禁國母,拘禁天子使者,欺淩鄰國,真是窮兇極惡,天理難容啊!但當時齊國高氏、國氏等世代為臣的家族有很多人在朝中,為什麽不擁戴公子元來聲討商人的罪行,反而放縱他作惡,沒有一句反對的話呢?世事發展到這一步,真是令人歎息。有詩寫道:
欲圖大位欺孤主,先散家財買細民。
堪恨朝中綬若若,也隨市井媚兇人。
魯國派上卿季孫行父前往晉國告急,晉趙盾侍奉靈公,聯合宋、衛、蔡、陳、鄭、曹、許八國諸侯在扈地聚集,商議討伐齊國。齊懿公向晉國行賄,並且釋放單伯迴周朝,送昭姬迴魯國,諸侯們於是各自迴國。魯國聽說晉國不打算討伐齊國了,也派公子遂向齊國行賄求和,這些就不再多說了。
卻說宋襄公夫人王姬,是周襄王的姐姐、宋成公王臣的母親、昭公杵臼的祖母。昭公還是世子的時候,和公子卬、公孫孔叔、公孫鍾離三人一起打獵遊玩,關係很好。即位後,隻聽這三個人的話,不任用六卿,不朝拜祖母,疏遠公族,荒廢民事,每天隻知道打獵玩樂。司馬樂豫知道宋國必定會發生動亂,就把自己的官職讓給公子卬;司城公孫壽也擔心災禍降臨,告老退休。昭公就任用公孫壽的兒子蕩意諸擔任司城這一官職。
襄夫人王姬年老卻喜好淫亂,昭公有個庶弟公子鮑,容貌比女子還美麗,襄夫人心生愛慕,把他灌醉後,逼迫他與自己通奸,並許諾扶持他做國君,於是想廢掉昭公,立公子鮑為君。昭公畏懼穆、襄家族勢力太大,就和公子卬等人謀劃驅逐他們,王姬暗中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穆、襄兩族,於是他們發動叛亂,在朝門將公子卬、公孫鍾離二人包圍並殺害。司城蕩意諸害怕,逃奔到魯國。
公子鮑一向能恭敬地侍奉六卿,到這時,在國內的各位卿大夫與穆、襄兩族講和,不再追究擅自殺害大臣的事,把蕩意諸從魯國召迴,恢複他的職位。公子鮑聽說齊公子商人通過大量施舍來收買人心,從而篡奪了齊國國君之位,就效仿他的做法,也把自己的家財散發出去,救濟貧民。
昭公七年,宋國發生饑荒,公子鮑把倉庫裏的糧食全部拿出來救濟窮人;又尊敬老人、尊重賢人,凡是國內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每月都送糧食和布帛,還加上美味的飲食,派人慰問他們的生活情況;對有一技之長的人,都招攬到自己門下,給予優厚的待遇;公卿大夫的家裏,每月都有饋贈;宗族不論親疏,凡是有婚喪嫁娶等費用,他都傾囊相助。
昭公八年,宋國又發生大饑荒,公子鮑的糧倉已經空了,襄夫人把宮中的財物全部拿出來幫助他施舍,全國上下沒有不稱讚公子鮑仁德的,宋國的人,不論親疏貴賤,都希望公子鮑做國君。公子鮑知道國人支持自己,就悄悄告訴襄夫人,謀劃殺掉昭公。襄夫人說:“聽說杵臼要去孟諸的沼澤地打獵,等他駕車出城,我讓公子須關閉城門,你率領國人去攻打他,沒有不成功的!” 鮑聽從了她的話。
司城蕩意諸很有賢名,公子鮑一向很敬重他。到這時,蕩意諸聽說了襄夫人的陰謀,就告訴昭公說:“國君不能出去打獵,如果出去,恐怕迴不來了。” 昭公說:“他們如果要叛亂,即使我在城中,又怎麽能逃脫呢?” 於是讓右師華元、左師公孫友守城,自己帶著府庫裏的財寶,和身邊的人在冬十一月十五日向孟諸出發。
剛出城,襄夫人就把華元、公孫友召到宮中留下,然後讓公子須關閉城門。公子鮑讓司馬華耦在軍中唿喊:“襄夫人有命:‘今天要擁立公子鮑為君’,我們除掉無道昏君,共同擁戴有道之主,大家覺得怎麽樣?” 軍士們都踴躍響應,說:“願意聽從命令!” 國人也都樂意跟隨。
華耦率領眾人出城,追趕昭公。昭公走到半路聽到變故,蕩意諸勸昭公逃奔到其他國家,再圖後事。昭公說:“上到祖母,下到國人,沒有不與我為仇的,諸侯誰會接納我呢?與其死在其他國家,不如死在故鄉。” 於是下令停車做飯,讓跟隨打獵的人都吃飽。吃完飯,昭公對身邊的人說:“罪過在我一人,和你們無關。你們跟隨我多年,我沒什麽東西送給你們,現在國內的寶玉都在這裏,分給你們,各自逃命吧,不要和我一起死!” 身邊的人都哭著說:“請國君先走,要是有追兵,我們願意拚死一戰。”
昭公說:“白白送死,沒有什麽好處,我死在這裏,你們不要留戀我。”
不一會兒,華耦的軍隊到了,把昭公包圍起來,傳達襄夫人的命令:“隻誅殺無道昏君,和其他人無關。” 昭公急忙指揮身邊的人,大半人都逃散了,隻有蕩意諸持劍站在昭公身邊。華耦再次傳達襄夫人的命令,隻召見意諸,意諸歎息說:“作為臣子卻逃避災難,雖生猶死。” 華耦於是拿著戈直逼昭公,蕩意諸用身體擋住昭公,拔劍格鬥,軍民們一擁而上,先殺了意諸,後殺了昭公。昭公身邊沒逃走的人,都被殺害。可悲啊!史臣寫詩道:
昔年華督弑殤公,華耦今朝又助兇。
賊子亂臣原有種,薔薇桃李不相同。
華耦率軍迴報襄夫人,右師華元、左師公孫友等人一起上奏:“公子鮑仁德寬厚,深得民心,應該繼承君位。” 於是擁立公子鮑為君,就是文公。華耦朝賀完畢,迴家後因心疼病突發去世。文公讚賞蕩意諸的忠誠,任用他的弟弟蕩虺為司馬,代替華耦。任命同母弟弟公子須為司城,填補蕩意諸的空缺。
趙盾聽說宋國發生弑君之亂,就命令荀林父為將領,聯合衛、陳、鄭三國的軍隊討伐宋國。宋國右師華元來到晉軍,詳細陳述了國人願意擁戴公子鮑的情況,並且準備了好幾車金銀布帛,作為犒勞軍隊的禮物,請求與晉國講和。荀林父想接受,鄭穆公說:“我們敲鑼打鼓地跟隨將軍來到宋國,是為了討伐沒有國君的亂臣賊子。如果答應和他們講和,亂臣賊子就會得逞了!”
荀林父說:“齊、宋是一體的,我們已經寬恕了齊國,怎麽能單獨討伐宋國呢?況且這是國人的意願,順應民意來確定宋國國君,不也可以嗎?” 於是和宋國華元結盟,確定了文公的君位後返迴。鄭穆公迴去後說:“晉國隻貪圖賄賂,有名無實,不能再作為諸侯的霸主了。楚王剛剛即位,將要進行征伐,我們不如拋棄晉國,歸附楚國,可以保證自身安全。” 於是派人向楚國表達友好之意,晉國也沒辦法。髯仙寫詩道:
仗義除殘是伯圖,興師翻把亂臣扶。
商人無恙鮑安位,笑殺中原少丈夫。
再說齊懿公商人,生性貪婪蠻橫。在他父親桓公在位的時候,他曾和大夫邴原爭奪田邑的邊界,桓公讓管仲來判定是非,管仲認為商人理虧,就把田判給了邴氏,商人一直懷恨在心。等到他殺了舍自立為國君後,就把邴氏的田全部奪走,又怨恨管仲偏袒邴氏,也削減了管仲封邑的一半。管氏家族害怕獲罪,逃奔到楚國,子孫就在楚國為官。懿公還是對邴原恨之入骨,當時邴原已經死了,他知道邴原的墓在東郊,在外出打獵經過墓地時,就命令軍士挖開墳墓,把屍體挖出來,砍斷雙腳。邴原的兒子邴歜在旁邊侍奉,懿公問他:“你父親犯的罪應該砍斷雙腳嗎?你不會怨恨我吧?” 邴歜迴答說:“我父親能免掉刑罰,已經是意外之喜了,何況這是已經腐朽的屍骨,我怎麽敢怨恨呢?” 懿公很高興,說:“你可真是個能繼承家業的好兒子啊!” 於是把奪走的田還給了他,邴歜請求掩埋父親的屍體,懿公答應了。
懿公又到處搜羅國內的美女,每天隻知道荒淫作樂。有人稱讚大夫閻職的妻子很漂亮,於是在元旦那天,懿公下令,讓所有大夫的妻子都到宮中朝拜。閻職的妻子也在其中,懿公見到後很喜歡,就把她留在宮中,不送迴去,對閻職說:“中宮喜歡你妻子陪伴,你可以再娶一個。” 閻職敢怒不敢言。
齊國有個西南門,附近有個地方叫申池,池水清澈可以洗澡,池邊竹子樹木很茂盛。當時是夏五月,懿公想去申池避暑,就命令邴歜駕車,閻職陪乘。右師華元私下勸諫說:“國君您砍了邴歜父親的腳,奪了閻職的妻子,這兩個人怎麽會不怨恨您呢?您卻還親近他們!齊國的臣子並不缺,為什麽非要用這兩個人呢?” 懿公說:“這兩個人從來不敢怨恨我,你不要懷疑。” 於是駕車到申池遊玩。
懿公喝酒喝得很高興,醉得很厲害,又熱得難受,就命令侍從拿來繡榻,放在竹林深處,躺著乘涼。
邴歜和閻職在申池裏洗澡,邴歜非常痛恨懿公,一直想殺了他為父親報仇,隻是沒有找到誌同道合的人。他知道閻職有奪妻之恨,想和他商量,但又不好意思開口,於是在池中洗澡時,想出一個計策,故意用折斷的竹子打閻職的頭,閻職生氣地說:“你為什麽欺負我?” 邴歜笑著說:“國君奪了你的妻子,你都不生氣,我打你一下,有什麽受不了的呢?” 閻職說:“失去妻子雖然是我的恥辱,但比起父親被砍斷雙腳的事,哪個更嚴重呢?你能忍受父親受的苦,卻指責我不能忍受妻子被奪,你是多麽糊塗啊!” 邴歜說:“我有心裏話,正想和你說,一直忍著沒說,是怕你已經忘了以前的恥辱,我即使說了,也沒什麽用!” 閻職說:“人各有想法,我怎麽會忘記,隻是恨自己沒有能力報仇!” 邴歜說:“現在那個惡人喝醉了躺在竹林裏,跟他來的隻有我們兩個人,這是上天給我們報仇的機會,不能錯過!” 閻職說:“你要是能做這件大事,我一定幫助你。”
兩人擦幹身體穿上衣服,一起走進竹林。一看,懿公正在熟睡,鼾聲如雷,內侍守在旁邊。邴歜說:“主公酒醒後肯定要找水喝,你們可以先準備好。” 內侍去準備水,閻職抓住懿公的手,邴歜掐住他的喉嚨,用佩劍割下他的頭,頭掉在地上,兩人把屍體藏在竹林深處,把懿公的頭扔到池子裏。懿公在位僅僅四年。
內侍打水迴來,邴歜對他們說:“商人殺了國君篡位,齊國先君讓我們殺了他,公子元賢能孝順,可以立他為君。” 左右的人都唯唯諾諾,不敢說一句話。
邴歜和閻職駕車進城,又擺酒痛飲,歡唿慶祝。
早有人報告給上卿高傾、國歸父,高傾說:“我們應該討伐他們的罪行,把他們殺了,以警示後人。” 國歸父說:“殺國君的人,我們不能討伐,現在有人替我們討伐了,他們有什麽罪呢?”
邴歜和閻職喝完酒,命令用大車裝載他們的家財,用駢車載著他們的妻子兒女,從南門出城。家人勸他們快點趕路,邴歜說:“商人無道,國人都慶幸他死了,我有什麽好怕的?” 於是慢慢前行,都前往楚國去了。
高傾和國歸父召集群臣商議,迎立公子元為君,這就是惠公。髯翁有詩寫道:
仇人豈可與同遊?密邇仇人仇報仇。
不是逆臣無遠計,天教二憾逞兇謀。
話分兩頭。
卻說魯文公名興,是僖公嫡夫人聲薑的兒子,在周襄王二十六年繼位。文公娶齊昭公的女兒薑氏為夫人,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惡,一個叫視;他的愛妾秦女敬嬴,也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倭,一個叫叔肹。四個兒子中,倭年齡最大,而惡是嫡夫人所生,所以文公立惡為世子。
當時魯國任用 “三桓” 處理政事。孟孫氏是公孫敖,他生的兒子是穀和難;叔孫氏是公孫茲,兒子是叔仲彭生和叔孫得臣。文公任命彭生為世子的太傅;季孫氏是季無佚,是季友的兒子,無佚生了行父,就是季文子。魯莊公有個庶子叫公子遂,也叫仲遂,住在東門,也被稱為東門遂。從僖公的時候起,他就和 “三桓” 一起執政,論起輩分,公孫敖和仲遂是再從兄弟,季孫行父又是下一輩了。因為公孫敖得罪了仲遂,客死他鄉,所以孟孫氏失去了權力,反而是仲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掌權。
且說公孫敖是如何得罪仲遂的呢?公孫敖娶莒國女子戴己為正妻,她是穀的母親,她的妹妹聲己是難的母親。戴己病逝後,公孫敖生性好色,又去莒國聘娶己氏之女,莒國人拒絕說:“聲己還在,應該讓她做繼室。” 公孫敖說:“我的弟弟仲遂還沒娶妻,可以為他下聘禮。” 莒國人答應了。
魯文公七年,公孫敖奉國君之命到莒國訪問,順便為仲遂迎娶妻子。走到鄢陵時,公孫敖登上城牆遠望,看到己氏非常美麗,當天夜裏竟然就和己氏同宿,然後把她娶迴了家。仲遂看到妻子被奪,大怒,向文公訴說,請文公出兵攻打公孫敖。叔仲彭生勸諫說:“不行,我聽說:‘內部用兵是動亂,對外用兵是侵略’。現在幸好沒有外敵,難道要自己挑起內亂嗎?” 文公於是召見公孫敖,讓他把己氏送迴莒國,以此化解仲遂的怨恨。
公孫敖和仲遂兄弟二人重歸於好。但公孫敖一心想著己氏,到了第二年,他奉命到周朝奔襄王的喪事,沒到京師,竟然帶著吊唁的財物,私自前往莒國,和己氏團聚。魯文公也沒有追究,立他的兒子穀主持孟氏家族的祭祀。後來公孫敖突然思念故鄉,派人告訴穀,穀轉而去請求叔叔仲遂,仲遂說:“你父親如果要迴來,必須答應我三件事才行:不能入朝,不能參與國政,不能帶己氏迴來。” 穀派人迴複公孫敖,公孫敖急於迴國,欣然答應了。
公孫敖迴到魯國三年,果然閉門不出。忽然有一天,他把家中的財寶貨物全部拿走,又前往莒國,孟孫穀思念父親,過了一年就病死了。他的兒子仲孫蔑還年幼,於是立孟孫難為卿。
不久,己氏去世,公孫敖又想迴魯國,把全部家財送給文公,也送給仲遂,讓他的兒子難為父親請求迴國。文公答應了,於是公孫敖啟程迴國,走到齊國時,生病不能前行,死在堂阜。孟孫難堅持請求把父親的遺體運迴魯國,孟孫難是罪人之後,又暫時主持家族祭祀,等待仲蔑長大,所以不太參與政事。季孫行父因為仲遂和彭生、得臣是叔父輩,每件事都不敢自作主張。而彭生為人仁厚,擔任世子師傅之職,得臣多次掌管兵權,所以仲遂、得臣二人尤其當權執政。
敬嬴仗著文公的寵愛,怨恨自己的兒子不能成為繼承人,就用大量財物賄賂仲遂,把兒子倭托付給他,說:“將來倭要是能成為國君,魯國的政權就和你共享!” 仲遂感激她的托付之意,有心要推戴公子倭,他想到 “叔仲彭生是世子惡的師傅,肯定不會參與這個陰謀,而叔孫得臣生性貪婪,可以用利益打動他。” 於是時常把敬嬴送給他的財物分給得臣,說:“這是嬴氏夫人讓我送給你的。” 又讓公子闕經常到得臣家拜訪,態度謙恭地向他請教,所以得臣也傾向於他們。
周匡王四年,是魯文公十八年。這年春天,文公去世,世子惡主持喪事並即位,各國都派使者前來吊唁。當時齊惠公元剛登上君位,想改變商人的暴政,特地派人到魯國,參加文公的葬禮。仲遂對叔孫得臣說:“齊、魯兩國世代友好,桓公、僖公的時候,兩國國君親如兄弟,孝公時結下仇怨,一直延續到商人,兩國成為仇敵。現在公子元剛即位,我國還沒有去祝賀,而他們先派人來參加葬禮,這是友好的表示,不能不前去答謝,借此機會和齊國結盟,來擁立公子倭,這是一個好計策!” 叔孫得臣說:“你去,我和你一起。” 不知二人到了齊國,商量出什麽事來?且看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