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秦穆公吞並了二十個國家,於是在西戎稱霸。周襄王命令尹武公賜給秦穆公金鼓表示祝賀。秦穆公自稱年老,不便入朝,便派公孫枝前往周朝謝恩。這一年,繇餘病逝,穆公心中十分痛惜,於是任命孟明為右庶長。公孫枝從周朝迴來後,知道穆公傾向於重用孟明,自己便告老辭官了,這些暫且不表。
秦穆公有個小女兒,出生的時候恰好有人獻上一塊璞玉,雕琢之後,得到一塊碧色美玉。在女孩周歲的時候,宮中擺上周歲宴,各種物品陳列盤中,這個女孩唯獨抓取了這塊美玉,把玩不舍,因此給她取名弄玉。弄玉漸漸長大,姿容絕美,而且聰明無比,擅長吹笙,不用樂師指導,自己就能吹出優美的音調。穆公命令能工巧匠,把那塊美玉剖成笙,弄玉吹奏起來,聲音宛如鳳鳴。穆公十分疼愛這個女兒,為她建造了一座重樓居住,名為鳳樓。樓前有一座高台,也叫做鳳台。
弄玉十五歲的時候,穆公想為她挑選一位好女婿。弄玉發誓說:“一定要是擅長吹笙,能和我相互應和的人,才是我的夫婿,其他人我都不嫁!” 穆公派人四處尋訪,但沒有找到這樣的人。
忽然有一天,弄玉在樓上卷起簾子閑看,隻見天空明淨,萬裏無雲,明月如鏡,她便叫來侍女焚香一炷,取來碧玉笙,在窗前吹奏起來,聲音清越高亢,直上雲霄,微風輕輕拂過,忽然好像有聲音與她相和。那聲音若遠若近,弄玉心中覺得很奇怪,於是停止吹奏側耳傾聽,那相和的聲音也停止了,隻餘下嫋嫋不斷的餘音。弄玉在風中悵惘若失,一直徘徊到半夜,月亮西斜,香也燃盡了,才把玉笙放在床頭,勉強入睡。
弄玉夢見西南方天門大開,五彩霞光,照耀得如同白晝,一位美男子頭戴羽冠,身穿鶴氅,騎著彩鳳從天上飛下,站在鳳台之上,對弄玉說:“我是太華山的主人。上天命令我與你結為夫妻,應當在中秋之日相見,這是前世的緣分。” 說著,他從腰間解下赤玉簫,倚著欄杆吹奏起來。那彩鳳也展開翅膀鳴叫起舞,鳳聲和簫聲相互唱和,音律和諧,聲音嘹亮悅耳。弄玉如癡如醉,不自覺地問道:“這是什麽曲子?” 美男子迴答:“這是《華山吟》第一弄。” 弄玉又問:“這曲子可以學嗎?” 美男子迴答:“既然我們有姻緣,傳授又有何難?” 說完,徑直上前握住弄玉的手。
弄玉猛然驚醒,夢中的情景還曆曆在目。
等到天亮,弄玉把夢境告訴了穆公,穆公便派孟明按照弄玉夢中的形象,到太華山尋訪。有個農夫指著說:“山上明星岩有一個奇異之人,從七月十五日來到這裏,獨自搭建草廬居住,每天下山買酒自飲。到了晚上,必定吹奏一曲簫,簫聲四處傳播,聽到的人都睡不著覺,不知道是哪裏人。”
孟明登上太華山,來到明星岩下,果然看見一個人身穿羽冠鶴氅,容貌俊美,唇若丹朱,有一種超凡脫俗的風姿。孟明知道他是個異人,上前作揖,詢問他的姓名。那人迴答:“我姓蕭,名史。您是何人?來這裏有什麽事?” 孟明說:“我是本國右庶長,百裏視。我的主公為心愛的女兒挑選女婿,女兒擅長吹笙,一定要找個能與她匹配的人。聽說您精通音樂,主公渴望與您相見,派我前來迎接。” 蕭史說:“我隻是略懂音律,並無其他長處,不敢從命。” 孟明說:“和我一起去見主公,自然就清楚了。” 於是和他一起乘車迴去。
孟明先去見穆公,奏明了事情的經過,然後引蕭史進宮拜見。穆公坐在鳳台之上,蕭史拜見說:“臣是山間的粗野之人,不懂禮法,還望國君恕罪!” 穆公看蕭史儀容瀟灑,有超脫塵世的韻味,心中已有三分歡喜,便賜他在旁邊坐下,問道:“聽說你擅長吹簫,也擅長吹笙嗎?”
蕭史迴答:“臣隻會吹簫,不會吹笙。”
穆公說:“本來想找個吹笙的佳偶,如今簫和笙不同,你不是我女兒的合適人選啊!” 說完,看著孟明,示意讓他帶蕭史離開。弄玉派侍者傳話給穆公說:“簫和笙是一類樂器。客人既然擅長簫,為什麽不讓他試一試呢?怎麽能讓有才華的人就這樣離開呢?” 穆公覺得有道理,於是讓蕭史吹奏。
蕭史取出一支赤玉簫,玉色溫潤,赤光照人,真是世間罕見的珍寶。才吹奏一曲,就有清風徐徐吹來;吹奏第二曲,彩雲從四麵聚合而來。吹奏到第三曲時,隻見成對的白鶴在空中翱翔起舞,數雙孔雀棲息在樹林間,百鳥和鳴,過了好一會兒才散去。穆公非常高興。這時弄玉在簾子後麵偷看,看到這般奇異景象,也高興地說:“這才是我的夫婿啊!”
穆公又問蕭史:“你知道笙、簫是為什麽而製作的嗎?又始於何時呢?”
蕭史迴答:“笙,象征著生,是女媧氏所製作的,取其生長之意,音律對應太簇。簫,象征著肅,是伏羲氏所製作的,取其肅清之意,音律對應仲呂。”
穆公說:“詳細說說!”
蕭史迴答:“臣擅長簫藝,就先說簫。從前伏羲氏把竹子編排製成簫,它的形狀參差不齊,像是鳳凰的翅膀;它的聲音和諧優美,如同鳳凰鳴叫。大的叫做‘雅簫’,編排二十三根管,長一尺四寸;小的叫做‘頌簫’,編排十六根管,長一尺二寸,總稱為簫管。那些沒有封底的,叫做‘洞簫’。後來黃帝讓伶倫在昆溪砍伐竹子,製作成笛子,橫著開七個孔,吹奏起來也像鳳凰鳴叫,形狀很簡單。後來的人嫌簫管複雜,就專用一根管豎著吹奏。又把長的叫做簫,短的叫做管。現在的簫,已經不是古代的簫了。”
穆公問:“你吹簫,為什麽能招來珍禽呢?”
蕭史又迴答:“簫的製作雖然有所簡化,但其聲音沒有改變,製作者是模仿鳳凰的鳴叫。鳳凰是百鳥之王,所以其他鳥兒聽到鳳凰的叫聲就會飛來聚集。從前舜帝作《簫韶》之樂,鳳凰聽到就飛來朝拜,鳳凰都能招來,何況其他的鳥呢?”
蕭史對答如流,聲音洪亮,穆公更加高興,對蕭史說:“寡人有個心愛的女兒弄玉,很精通音律,不想把她嫁給平庸之人,願意把她許配給你。”
蕭史神情嚴肅地再次拜謝推辭道:“臣本是山間偏僻之地的粗野之人,怎敢高攀王侯之家呢?”
穆公說:“小女之前有誓言,要選擇擅長笙的人為配偶,如今你的簫能溝通天地,感化萬物,比笙強多了。況且小女還有夢境預示,今天正是八月十五中秋之日,這是上天安排的緣分,你不要推辭!”
蕭史於是拜謝。
穆公命令太史選擇吉日成婚,太史奏報說今晚中秋是大吉之日,月圓人也團圓。
於是穆公讓侍從準備熱水沐浴,引導蕭史洗淨身體,賜給他新的衣服帽子換上,送到鳳樓,與弄玉成親。夫妻二人和睦美滿,自不必說。
第二天早上,穆公封蕭史為中大夫。蕭史雖然在朝中為官,但不參與國家政事,每天居住在鳳樓之中,不食人間煙火,隻是偶爾飲幾杯酒。弄玉學習他的導氣之法,也漸漸能夠辟穀,蕭史教弄玉吹簫,作了《來鳳》之曲。
大約過了半年,忽然有一天夜裏,夫妻二人在月下吹簫,有紫鳳聚集在鳳台左邊,赤龍盤繞在鳳台右邊。蕭史說:“我本是天上的仙人,上帝因為人間史籍雜亂,命我來整理,於是在周宣王十七年五月五日,我降生在周朝蕭氏家族,是蕭三郎。到宣王末年,史官失職,我便整理曆史事件的來龍去脈,補充典籍中的遺漏。周人因為我對史學有功勞,就稱我為蕭史,至今已經有一百一十多年了。上帝任命我為華山之主,我和你有前世緣分,所以用簫聲作為媒介成就姻緣,但我們不應該在人間久留。現在龍鳳來迎接我們,可以走了!”
弄玉想向父親告別,蕭史不同意,說:“既然已經成為神仙,就應該超脫塵世,無憂無慮,怎麽能對親人眷戀不舍呢?” 於是蕭史騎著赤龍,弄玉騎著紫鳳,從鳳台騰雲而去。現在人們把佳婿稱為 “乘龍”,就是由此而來。
這天夜裏,有人在太華山聽到鳳鳴。第二天早上,宮中侍從把這事報告給穆公。穆公悵然若失,緩緩歎息道:“神仙之事,果然是有的啊。倘若此時有龍鳳來迎接寡人,寡人看待舍棄江山,就如同扔掉破舊的鞋子一樣!” 他派人到太華山尋找蹤跡,卻一無所獲。於是在明星岩建立祠廟,每年按時用酒和果品祭祀,至今這裏還被稱為簫女祠,祠中時常能聽到鳳鳴。六朝鮑照寫有《蕭史曲》:
蕭史愛少年,嬴女童顏。
火粒願排棄,霞霧好登攀。
龍飛逸天路,鳳起出秦關。
身去長不返,蕭聲時往還。
江總也有詩寫道:
弄玉秦家女,蕭史仙處童。
來時兔月滿,去後鳳樓空。
密笑開還斂,浮聲咽更通。
相期紅粉色,飛向紫煙中。
穆公從此之後厭惡談論戰爭,有了超脫塵世的想法。他把國家政事全權交給孟明,每天修行清淨無為之道。沒過多久,公孫枝也去世了。孟明推薦子車氏的三個兒子奄息、仲行、鍼虎,他們都有賢德,國內人稱他們為 “三良”,穆公把他們都拜為大夫,給予優厚的禮遇。
又過了三年,在周襄王三十一年春二月十五日,穆公坐在鳳台賞月,想念女兒弄玉,不知她去了哪裏,也不知是否還有相見之日,不知不覺睡著了。他夢見蕭史和弄玉騎著一隻鳳來迎接他,一起遊覽廣寒宮,感覺清冷刺骨。穆公醒來後,就得了寒病,沒幾天就去世了,人們都認為他是成仙而去。
穆公在位三十九年,享年六十九歲。
穆公最初娶晉獻公的女兒,生下太子,太子即位後,就是康公。穆公被葬在雍地。按照西戎的習俗,用活人殉葬,一共用了一百七十七人,子車氏的三個兒子也在其中。國人都為他們感到悲哀,作了《黃鳥》這首詩。這首詩收錄在《毛詩?國風》中。後人評論穆公用 “三良” 殉葬,認為他死後拋棄賢才,沒有為國家的長遠發展考慮;隻有宋代蘇東坡學士寫的題秦穆公墓詩,見解與眾不同。詩是這樣的:
橐泉在城東,墓在城中無百步。乃知昔未有此城,秦人以此識公墓。昔公生不誅孟明,豈有死之日,而忍用其良?乃知三子殉公意,亦如齊之二子從田橫。古人感一飯,尚能殺其身,今人不複見此等,乃以所見疑古人。古人不可望,今人益可傷?
話分兩頭。
晉襄公六年,立他的兒子夷皋為世子,派庶弟公子樂到陳國做官。這一年,趙衰、欒枝、先且居、胥臣先後去世,接連喪失四位卿,職位都空缺了。第二年,在夷、舍二軍大規模檢閱車馬士兵,恢複了三軍的舊製。
襄公想讓士穀、梁益耳統領中軍,讓箕鄭父、先都統領上軍。先且居的兒子先克進諫說:“狐、趙兩家對晉國有大功,他們的兒子不能不重用。而且士穀擔任司空,他和梁益耳都沒有戰功,突然擔任大將,恐怕人心不服。” 襄公聽從了他的建議,於是任命狐射姑為中軍元帥,趙盾輔佐他;任命箕鄭父為上軍元帥,荀林父輔佐他;任命先蔑為下軍元帥,先都輔佐他。
狐射姑登上將壇發號施令,指揮自如,旁若無人。他部下的軍司馬臾駢勸諫說:“我聽說:‘軍隊取勝在於團結和睦。’如今三軍的主帥,不是老將,就是世代為臣的人。元帥應該虛心諮詢,常常保持謙遜退讓的態度。剛強而又自負,這是子玉在晉楚之戰中失敗的原因,不可不引以為戒。” 射姑大怒,喝道:“我剛開始發令,你這個匹夫怎敢胡言亂語,擾亂軍心!” 喝令左右把他鞭打一百下,眾人都有不服之意。
再說士穀、梁益耳聽說先克阻止他們被任用,心中十分怨恨。先都沒當上上軍元帥,也非常痛恨先克。
當時太傅陽處父出使衛國,沒有參與這些事,等他迴國後,聽說狐射姑擔任元帥,便秘密向襄公奏報說:“射姑剛強而且好勝,不得民心,不是大將的材料。臣曾經輔佐子餘(趙衰)的軍隊,和他的兒子趙盾關係很好,深知趙盾賢能。尊重賢才,任用能人,這是國家的優良製度。國君如果要選擇主帥,沒有比趙盾更合適的人了。” 襄公采納了他的建議,於是讓陽處父在董地重新檢閱軍隊。
狐射姑不知道更換主帥的事,還高興地在中軍行使指揮權。襄公叫著他的字說:“賈季,之前寡人讓趙盾輔佐你,現在你輔佐趙盾吧。” 射姑不敢多說,唯唯諾諾地退下了。襄公於是拜趙盾為中軍元帥,讓狐射姑輔佐他,上軍、下軍的將領不變。
趙盾從此執掌國政,大力整頓政令,國人都很高興,心悅誠服。有人對陽處父說:“你說話毫無隱瞞,忠誠是忠誠,但就不怕招來怨恨嗎?” 處父說:“如果對國家有利,我怎敢迴避私人恩怨呢?”
第二天,狐射姑單獨拜見襄公,問道:“承蒙主公念及先人的微薄功勞,不認為我無能,讓我掌管軍事,現在突然更換,我不知自己犯了什麽罪。難道是因為先父狐偃的功勳不如趙衰嗎?還是有其他原因呢?”
襄公說:“沒別的原因。陽處父對我說,你不得民心,難以擔任大將,所以才更換。”
射姑默默退下。
這年秋八月,晉襄公生病,快要去世了。他召來太傅陽處父、上卿趙盾和各位大臣,在病榻前囑托道:“寡人繼承父業,打敗狄人,討伐秦國,在外從未受挫。如今不幸壽命不長,要和各位永別了。太子夷皋年幼,你們要盡心輔佐,與鄰國友好相處,不要失去盟主之位!” 群臣拜了又拜,接受遺命。襄公隨後去世。
第二天,群臣想奉太子即位,趙盾說:“國家多災多難,和秦、狄都有仇,不能立年幼的君主,現在杜祁的兒子公子雍,在秦國為官,他愛好行善而且年長,可以迎接他迴來繼承君位。” 群臣都不說話,狐射姑說:“不如立公子樂。他的母親深受國君寵愛,公子樂在陳國為官,而陳國向來與晉國和睦,不像秦國那樣與我們有仇。迎接他,早上出發晚上就能到達。” 趙盾說:“不是這樣。陳國小而且距離遠,秦國大而且距離近,在陳國迎接君主不能增加友好,而從秦國迎接君主,可以消除仇恨並得到援助。一定要立公子雍才行!” 眾人這才不再爭論。
於是派先蔑為正使,士會為副使,前往秦國報喪,並迎接公子雍迴國為君。將要出發時,荀林父勸阻他們說:“夫人和太子都在,卻要到其他國家迎接君主,恐怕事情辦不成,還會有變故。你為什麽不借口生病推辭呢?” 先蔑說:“政權在趙氏手中,能有什麽變故?” 林父對別人說:“‘同官為僚’,我和士伯是同僚,不敢不盡我的心意,他不聽我的勸告,恐怕隻有去的路,沒有迴的路了!”
不說先蔑前往秦國,且說狐射姑見趙盾不聽從他的建議,憤怒地說:“狐家、趙家地位相等,現在有趙家難道就沒有狐家了嗎?” 於是暗中派人到陳國召迴公子樂,準備爭奪君位,很快就有人把這事報告給了趙盾。趙盾派門客公孫杵臼,率領一百名家丁,埋伏在半路上,等公子樂經過時,將他截殺。
狐射姑更加憤怒,說:“讓趙孟(趙盾)有權勢的是陽處父,處父家族弱小沒有靠山。現在他在郊外住宿,主持諸侯會葬之事,殺他很容易,趙盾殺了公子樂,我殺了處父,不也可以嗎?” 於是和他的弟弟狐鞫居謀劃,狐鞫居說:“這件事我能辦好!” 他和家人假裝強盜,半夜翻牆進入陽處父住處。陽處父還在秉燭看書,狐鞫居徑直上前擊打他,擊中了肩膀,陽處父受驚而逃,狐鞫居追趕上去將他殺死,割下首級後迴去了。
陽處父的隨從裏,有人認出了狐鞫居,跑去報告趙盾。趙盾假裝不相信,嗬斥道:“陽太傅被強盜殺害,怎敢誣陷他人?” 然後讓人收殮陽處父的屍體。這是九月裏發生的事。
到了冬十月,晉襄公被安葬在曲沃。襄夫人穆嬴抱著太子夷皋一同送葬,她對趙盾說:“先君有什麽罪過?他的嫡長子又有什麽罪過?你們竟然舍棄這親生骨肉,到別的國家去迎立國君?” 趙盾說:“這是國家大事,並非我一人的私心啊!”
葬禮結束後,眾人將襄公的牌位送入宗廟,趙盾在宗廟中對各位大夫說:“先君在世時,靠的是賞罰分明,才得以稱霸諸侯。如今先君的靈柩還停放在這裏,狐鞫居就擅自殺害了太傅,身為臣子,誰能不感到自身危險呢?此事絕不能不加以討伐!” 於是將狐鞫居抓起來交給司寇,曆數他的罪行後將其斬首,並且在他家中搜出陽處父的首級,用線縫在脖子上後才下葬。狐射姑害怕趙盾已經知道他的陰謀,於是在夜裏乘坐小車出逃,投奔翟國,投靠翟主白暾去了。
當時翟國有個身材高大的人叫僑如,身高一丈五尺,被稱作長翟,力氣極大,能舉起千鈞重物,銅頭鐵額,瓦礫都傷不了他。白暾任用他為將領,派他去侵犯魯國。魯文公派叔孫得臣率領軍隊抵禦。
正值冬月,凍霧彌漫天空。
大夫富父終甥知道將要下雪,便獻上計策說:“長翟異常勇猛,隻能用智謀取勝,不能靠武力硬拚。” 於是在要道上深挖了幾處陷坑,用草席掩蓋好,上麵再鋪上浮土。當天夜裏果然下起大雪,將地麵鋪得平平的,讓人分不清虛實。富父終甥率領一支軍隊,去偷襲僑如的營寨,僑如出來迎戰,終甥假裝敗退,僑如奮勇追擊,終甥沿途留下暗號,能辨認路徑,沿著陷坑邊緣跑,僑如在後麵緊緊追趕,結果掉進了深坑之中。叔孫得臣事先埋伏的士兵全部出動,殺散了翟軍,終甥用戈刺進僑如的喉嚨,將他殺死,然後用大車裝載他的屍體,看到的人都很驚駭,覺得就算是防風氏的骨頭也不過如此。
叔孫得臣正好在那時生了長子,於是就給他取名叫叔孫僑如,以紀念這次軍功。從這以後,魯國與齊國、衛國聯合出兵討伐翟國,白暾戰敗逃走,最後翟國被滅。
狐射姑逃到赤翟潞國,投靠潞大夫酆舒。
趙盾說:“賈季(狐射姑),我家先輩和他的先輩曾一同流亡在外,輔佐先君,功勞不小。我誅殺狐鞫居,正是為了讓賈季安心。他因為害怕獲罪而逃亡,我怎能忍心讓他孤身一人在翟國境內漂泊呢?” 於是派臾駢護送他的妻子兒女前往潞國。
臾駢召集家丁,準備出發時,眾家丁稟報道:“以前在夷地檢閱軍隊那天,主人您對狐帥忠心耿耿,反而遭到他的羞辱,這個仇不能不報。現在元帥讓主人押送他的妻兒,這真是天賜良機,我們應當把他們全部殺掉,以雪此恨!” 臾駢連連說道:“不行,不行!元帥把押送家眷的任務交給我,是信任我。元帥送他們,我卻殺了他們,元帥能不怪罪我嗎?趁人之危,這不是仁善之舉;招惹元帥發怒,這不是明智之舉!” 於是迎接狐射姑的妻子兒女上車,將他家的財物仔細登記在冊,親自送他們出境,財物絲毫沒有遺失。狐射姑聽說此事後,感歎道:“我有這樣的賢人卻不知道,我這次出逃,也是活該啊!”
趙盾從此更加看重臾駢的人品,有重用他的意思。
再說先蔑和士會前往秦國,迎接公子雍迴國為君。秦康公高興地說:“我先君曾兩次幫助晉國確定國君人選,如今到了我這一代,又能立公子雍為君,這晉國的國君世世都要從秦國迎立了!” 於是派白乙丙率領四百輛戰車,護送公子雍前往晉國。
卻說襄夫人穆嬴自從送葬迴到朝廷後,每天清晨,必定抱著太子夷皋在懷裏,到朝堂上大哭,對各位大夫說:“這是先君的嫡長子啊,怎麽能拋棄他呢?” 散朝之後,就乘車前往趙氏府邸,向趙盾叩頭說:“先君臨終時,把這個孩子托付給您,讓您盡心輔佐,先君雖已離世,但他的話還在耳邊迴響,要是立了別人,您要把這孩子置於何地呢?不立我的兒子,我和孩子隻有死路一條了。” 說完,號哭不已。
國人聽說此事後,無不憐憫穆嬴,並且都怪罪趙盾。各位大夫也都認為迎立公子雍是個失策之舉,趙盾對此很擔憂,便和郤缺商議道:“士伯(先蔑)已經前往秦國迎接年長的國君了,怎麽能再立太子呢?” 郤缺說:“今天舍棄年幼的太子而立年長的國君,日後等太子漸漸長大,必然會生出變故,最好趕緊派人前往秦國,阻止士伯才是上策。” 趙盾說:“先確定國君人選,然後再派使者,這樣才有正當理由。” 於是立即召集群臣,奉夷皋即位,這就是靈公,當時他年僅七歲。
百官朝賀完畢,忽然邊境的探子來報:“秦國派遣大軍護送公子雍,已經到了黃河邊。” 各位大夫說:“我們對秦國失信了,拿什麽向他們謝罪呢?” 趙盾說:“我要是立了公子雍,那秦國就是我們的賓客;現在既然不接受他們送來的國君,那秦國就成了敵國。派人去謝罪,他們反而會有理由指責我們,不如出兵抵禦!”
於是派上軍元帥箕鄭父輔佐靈公留守都城;趙盾親自率領中軍,先克擔任副將,代替狐射姑的職位;荀林父獨自率領上軍;先都因為先蔑前往秦國,也獨自率領下軍。三軍整頓完畢,出兵迎戰秦國軍隊,在廑陰駐紮下來。
秦國軍隊已經渡過黃河向東進發,到令狐紮下營寨。他們聽說前麵有晉軍,還以為是來迎接公子雍的,所以完全沒有防備。先蔑先到晉軍中來見趙盾,趙盾把立太子的事告訴了他,先蔑睜大眼睛說:“當初謀劃迎接公子雍,是誰主持的?現在又立太子並且來抵禦我?” 說完,拂袖而去,見到荀林父後說:“我後悔沒聽你的話,才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荀林父勸阻他說:“你是晉國的臣子,舍棄晉國你能去哪裏呢?” 先蔑說:“我受命前往秦國迎接雍,那雍就是我的主公,秦國是主公的輔助,我怎麽能背棄前言,隻為貪圖故鄉的富貴呢?” 於是投奔秦國營寨。
趙盾說:“士伯不肯留在晉國,明天秦國軍隊必然會進逼,不如趁夜去偷襲秦國營寨,出其不意,或許能成功。” 於是下令讓士兵喂飽戰馬,軍士們在睡墊上吃飽飯,然後銜枚疾走,等到了秦國營寨時,恰好是三更時分,一聲呐喊,鼓角齊鳴,晉軍殺入營門。秦國軍隊在睡夢中被驚醒,馬來不及披甲,人來不及操戈,四處亂竄。晉兵一直追趕到刳首之地,白乙丙拚死奮戰才得以逃脫,公子雍則死於亂軍之中。先蔑歎息道:“趙孟(趙盾)背棄了我,我可不能背棄秦國!” 於是投奔秦國,士會也歎息道:“我和士伯一同辦事,士伯既然去了秦國,我也不能獨自迴去啊!” 於是也跟著秦國軍隊迴去了,秦康公把他們都拜為大夫。
荀林父對趙盾說:“以前賈季(狐射姑)出逃到狄國,相國您念及同僚之義,送還了他的妻兒。如今士伯跟隨賈季的做法,我和他也有同僚之誼,希望能效仿相國昔日之事!” 趙盾說:“荀伯重義,正合我意。” 於是命令衛士送兩家的家眷及財物到秦國。胡曾先生為此事寫詩道:
誰當越境送妻孥?隻為同僚義氣多。
近日人情相忌刻,一般僚誼卻如何?
又有髯翁寫詩,譏諷趙宣子(趙盾)輕易迎立公子雍,又把賓客變成了敵人:
奕棋下子必躊躇,有嫡如何又外求?
賓寇須臾成反覆,趙宣謀國是何籌?
按此一戰,各軍將領都有俘獲。隻有先克部下的驍將蒯得,貪功冒進,不顧及整體局勢,被秦國軍隊打敗,反而喪失了五輛戰車。先克想按照軍法斬殺他,各位將領都替他求情,先克把情況告訴趙盾,於是剝奪了蒯得的田祿,蒯得對此恨恨不已。
再說箕鄭父與士穀、梁益耳向來交情深厚,自從趙盾升任中軍元帥後,士穀、梁益耳都失去了兵權,連箕鄭父也對此感到不平。當時鄭父負責留守都城,士穀、梁益耳聚在一起,說道:“趙盾隨意任免官員,目中無人。現在聽說秦國派重兵護送公子雍,如果兩軍相持不下,一時難以解決,我們就在這裏趁機作亂,推翻趙盾,廢掉夷皋,迎立公子雍,到時候大權就都掌握在我們這些人手裏了。” 商議已定,不知最後成敗如何?且看下迴分解。
秦穆公有個小女兒,出生的時候恰好有人獻上一塊璞玉,雕琢之後,得到一塊碧色美玉。在女孩周歲的時候,宮中擺上周歲宴,各種物品陳列盤中,這個女孩唯獨抓取了這塊美玉,把玩不舍,因此給她取名弄玉。弄玉漸漸長大,姿容絕美,而且聰明無比,擅長吹笙,不用樂師指導,自己就能吹出優美的音調。穆公命令能工巧匠,把那塊美玉剖成笙,弄玉吹奏起來,聲音宛如鳳鳴。穆公十分疼愛這個女兒,為她建造了一座重樓居住,名為鳳樓。樓前有一座高台,也叫做鳳台。
弄玉十五歲的時候,穆公想為她挑選一位好女婿。弄玉發誓說:“一定要是擅長吹笙,能和我相互應和的人,才是我的夫婿,其他人我都不嫁!” 穆公派人四處尋訪,但沒有找到這樣的人。
忽然有一天,弄玉在樓上卷起簾子閑看,隻見天空明淨,萬裏無雲,明月如鏡,她便叫來侍女焚香一炷,取來碧玉笙,在窗前吹奏起來,聲音清越高亢,直上雲霄,微風輕輕拂過,忽然好像有聲音與她相和。那聲音若遠若近,弄玉心中覺得很奇怪,於是停止吹奏側耳傾聽,那相和的聲音也停止了,隻餘下嫋嫋不斷的餘音。弄玉在風中悵惘若失,一直徘徊到半夜,月亮西斜,香也燃盡了,才把玉笙放在床頭,勉強入睡。
弄玉夢見西南方天門大開,五彩霞光,照耀得如同白晝,一位美男子頭戴羽冠,身穿鶴氅,騎著彩鳳從天上飛下,站在鳳台之上,對弄玉說:“我是太華山的主人。上天命令我與你結為夫妻,應當在中秋之日相見,這是前世的緣分。” 說著,他從腰間解下赤玉簫,倚著欄杆吹奏起來。那彩鳳也展開翅膀鳴叫起舞,鳳聲和簫聲相互唱和,音律和諧,聲音嘹亮悅耳。弄玉如癡如醉,不自覺地問道:“這是什麽曲子?” 美男子迴答:“這是《華山吟》第一弄。” 弄玉又問:“這曲子可以學嗎?” 美男子迴答:“既然我們有姻緣,傳授又有何難?” 說完,徑直上前握住弄玉的手。
弄玉猛然驚醒,夢中的情景還曆曆在目。
等到天亮,弄玉把夢境告訴了穆公,穆公便派孟明按照弄玉夢中的形象,到太華山尋訪。有個農夫指著說:“山上明星岩有一個奇異之人,從七月十五日來到這裏,獨自搭建草廬居住,每天下山買酒自飲。到了晚上,必定吹奏一曲簫,簫聲四處傳播,聽到的人都睡不著覺,不知道是哪裏人。”
孟明登上太華山,來到明星岩下,果然看見一個人身穿羽冠鶴氅,容貌俊美,唇若丹朱,有一種超凡脫俗的風姿。孟明知道他是個異人,上前作揖,詢問他的姓名。那人迴答:“我姓蕭,名史。您是何人?來這裏有什麽事?” 孟明說:“我是本國右庶長,百裏視。我的主公為心愛的女兒挑選女婿,女兒擅長吹笙,一定要找個能與她匹配的人。聽說您精通音樂,主公渴望與您相見,派我前來迎接。” 蕭史說:“我隻是略懂音律,並無其他長處,不敢從命。” 孟明說:“和我一起去見主公,自然就清楚了。” 於是和他一起乘車迴去。
孟明先去見穆公,奏明了事情的經過,然後引蕭史進宮拜見。穆公坐在鳳台之上,蕭史拜見說:“臣是山間的粗野之人,不懂禮法,還望國君恕罪!” 穆公看蕭史儀容瀟灑,有超脫塵世的韻味,心中已有三分歡喜,便賜他在旁邊坐下,問道:“聽說你擅長吹簫,也擅長吹笙嗎?”
蕭史迴答:“臣隻會吹簫,不會吹笙。”
穆公說:“本來想找個吹笙的佳偶,如今簫和笙不同,你不是我女兒的合適人選啊!” 說完,看著孟明,示意讓他帶蕭史離開。弄玉派侍者傳話給穆公說:“簫和笙是一類樂器。客人既然擅長簫,為什麽不讓他試一試呢?怎麽能讓有才華的人就這樣離開呢?” 穆公覺得有道理,於是讓蕭史吹奏。
蕭史取出一支赤玉簫,玉色溫潤,赤光照人,真是世間罕見的珍寶。才吹奏一曲,就有清風徐徐吹來;吹奏第二曲,彩雲從四麵聚合而來。吹奏到第三曲時,隻見成對的白鶴在空中翱翔起舞,數雙孔雀棲息在樹林間,百鳥和鳴,過了好一會兒才散去。穆公非常高興。這時弄玉在簾子後麵偷看,看到這般奇異景象,也高興地說:“這才是我的夫婿啊!”
穆公又問蕭史:“你知道笙、簫是為什麽而製作的嗎?又始於何時呢?”
蕭史迴答:“笙,象征著生,是女媧氏所製作的,取其生長之意,音律對應太簇。簫,象征著肅,是伏羲氏所製作的,取其肅清之意,音律對應仲呂。”
穆公說:“詳細說說!”
蕭史迴答:“臣擅長簫藝,就先說簫。從前伏羲氏把竹子編排製成簫,它的形狀參差不齊,像是鳳凰的翅膀;它的聲音和諧優美,如同鳳凰鳴叫。大的叫做‘雅簫’,編排二十三根管,長一尺四寸;小的叫做‘頌簫’,編排十六根管,長一尺二寸,總稱為簫管。那些沒有封底的,叫做‘洞簫’。後來黃帝讓伶倫在昆溪砍伐竹子,製作成笛子,橫著開七個孔,吹奏起來也像鳳凰鳴叫,形狀很簡單。後來的人嫌簫管複雜,就專用一根管豎著吹奏。又把長的叫做簫,短的叫做管。現在的簫,已經不是古代的簫了。”
穆公問:“你吹簫,為什麽能招來珍禽呢?”
蕭史又迴答:“簫的製作雖然有所簡化,但其聲音沒有改變,製作者是模仿鳳凰的鳴叫。鳳凰是百鳥之王,所以其他鳥兒聽到鳳凰的叫聲就會飛來聚集。從前舜帝作《簫韶》之樂,鳳凰聽到就飛來朝拜,鳳凰都能招來,何況其他的鳥呢?”
蕭史對答如流,聲音洪亮,穆公更加高興,對蕭史說:“寡人有個心愛的女兒弄玉,很精通音律,不想把她嫁給平庸之人,願意把她許配給你。”
蕭史神情嚴肅地再次拜謝推辭道:“臣本是山間偏僻之地的粗野之人,怎敢高攀王侯之家呢?”
穆公說:“小女之前有誓言,要選擇擅長笙的人為配偶,如今你的簫能溝通天地,感化萬物,比笙強多了。況且小女還有夢境預示,今天正是八月十五中秋之日,這是上天安排的緣分,你不要推辭!”
蕭史於是拜謝。
穆公命令太史選擇吉日成婚,太史奏報說今晚中秋是大吉之日,月圓人也團圓。
於是穆公讓侍從準備熱水沐浴,引導蕭史洗淨身體,賜給他新的衣服帽子換上,送到鳳樓,與弄玉成親。夫妻二人和睦美滿,自不必說。
第二天早上,穆公封蕭史為中大夫。蕭史雖然在朝中為官,但不參與國家政事,每天居住在鳳樓之中,不食人間煙火,隻是偶爾飲幾杯酒。弄玉學習他的導氣之法,也漸漸能夠辟穀,蕭史教弄玉吹簫,作了《來鳳》之曲。
大約過了半年,忽然有一天夜裏,夫妻二人在月下吹簫,有紫鳳聚集在鳳台左邊,赤龍盤繞在鳳台右邊。蕭史說:“我本是天上的仙人,上帝因為人間史籍雜亂,命我來整理,於是在周宣王十七年五月五日,我降生在周朝蕭氏家族,是蕭三郎。到宣王末年,史官失職,我便整理曆史事件的來龍去脈,補充典籍中的遺漏。周人因為我對史學有功勞,就稱我為蕭史,至今已經有一百一十多年了。上帝任命我為華山之主,我和你有前世緣分,所以用簫聲作為媒介成就姻緣,但我們不應該在人間久留。現在龍鳳來迎接我們,可以走了!”
弄玉想向父親告別,蕭史不同意,說:“既然已經成為神仙,就應該超脫塵世,無憂無慮,怎麽能對親人眷戀不舍呢?” 於是蕭史騎著赤龍,弄玉騎著紫鳳,從鳳台騰雲而去。現在人們把佳婿稱為 “乘龍”,就是由此而來。
這天夜裏,有人在太華山聽到鳳鳴。第二天早上,宮中侍從把這事報告給穆公。穆公悵然若失,緩緩歎息道:“神仙之事,果然是有的啊。倘若此時有龍鳳來迎接寡人,寡人看待舍棄江山,就如同扔掉破舊的鞋子一樣!” 他派人到太華山尋找蹤跡,卻一無所獲。於是在明星岩建立祠廟,每年按時用酒和果品祭祀,至今這裏還被稱為簫女祠,祠中時常能聽到鳳鳴。六朝鮑照寫有《蕭史曲》:
蕭史愛少年,嬴女童顏。
火粒願排棄,霞霧好登攀。
龍飛逸天路,鳳起出秦關。
身去長不返,蕭聲時往還。
江總也有詩寫道:
弄玉秦家女,蕭史仙處童。
來時兔月滿,去後鳳樓空。
密笑開還斂,浮聲咽更通。
相期紅粉色,飛向紫煙中。
穆公從此之後厭惡談論戰爭,有了超脫塵世的想法。他把國家政事全權交給孟明,每天修行清淨無為之道。沒過多久,公孫枝也去世了。孟明推薦子車氏的三個兒子奄息、仲行、鍼虎,他們都有賢德,國內人稱他們為 “三良”,穆公把他們都拜為大夫,給予優厚的禮遇。
又過了三年,在周襄王三十一年春二月十五日,穆公坐在鳳台賞月,想念女兒弄玉,不知她去了哪裏,也不知是否還有相見之日,不知不覺睡著了。他夢見蕭史和弄玉騎著一隻鳳來迎接他,一起遊覽廣寒宮,感覺清冷刺骨。穆公醒來後,就得了寒病,沒幾天就去世了,人們都認為他是成仙而去。
穆公在位三十九年,享年六十九歲。
穆公最初娶晉獻公的女兒,生下太子,太子即位後,就是康公。穆公被葬在雍地。按照西戎的習俗,用活人殉葬,一共用了一百七十七人,子車氏的三個兒子也在其中。國人都為他們感到悲哀,作了《黃鳥》這首詩。這首詩收錄在《毛詩?國風》中。後人評論穆公用 “三良” 殉葬,認為他死後拋棄賢才,沒有為國家的長遠發展考慮;隻有宋代蘇東坡學士寫的題秦穆公墓詩,見解與眾不同。詩是這樣的:
橐泉在城東,墓在城中無百步。乃知昔未有此城,秦人以此識公墓。昔公生不誅孟明,豈有死之日,而忍用其良?乃知三子殉公意,亦如齊之二子從田橫。古人感一飯,尚能殺其身,今人不複見此等,乃以所見疑古人。古人不可望,今人益可傷?
話分兩頭。
晉襄公六年,立他的兒子夷皋為世子,派庶弟公子樂到陳國做官。這一年,趙衰、欒枝、先且居、胥臣先後去世,接連喪失四位卿,職位都空缺了。第二年,在夷、舍二軍大規模檢閱車馬士兵,恢複了三軍的舊製。
襄公想讓士穀、梁益耳統領中軍,讓箕鄭父、先都統領上軍。先且居的兒子先克進諫說:“狐、趙兩家對晉國有大功,他們的兒子不能不重用。而且士穀擔任司空,他和梁益耳都沒有戰功,突然擔任大將,恐怕人心不服。” 襄公聽從了他的建議,於是任命狐射姑為中軍元帥,趙盾輔佐他;任命箕鄭父為上軍元帥,荀林父輔佐他;任命先蔑為下軍元帥,先都輔佐他。
狐射姑登上將壇發號施令,指揮自如,旁若無人。他部下的軍司馬臾駢勸諫說:“我聽說:‘軍隊取勝在於團結和睦。’如今三軍的主帥,不是老將,就是世代為臣的人。元帥應該虛心諮詢,常常保持謙遜退讓的態度。剛強而又自負,這是子玉在晉楚之戰中失敗的原因,不可不引以為戒。” 射姑大怒,喝道:“我剛開始發令,你這個匹夫怎敢胡言亂語,擾亂軍心!” 喝令左右把他鞭打一百下,眾人都有不服之意。
再說士穀、梁益耳聽說先克阻止他們被任用,心中十分怨恨。先都沒當上上軍元帥,也非常痛恨先克。
當時太傅陽處父出使衛國,沒有參與這些事,等他迴國後,聽說狐射姑擔任元帥,便秘密向襄公奏報說:“射姑剛強而且好勝,不得民心,不是大將的材料。臣曾經輔佐子餘(趙衰)的軍隊,和他的兒子趙盾關係很好,深知趙盾賢能。尊重賢才,任用能人,這是國家的優良製度。國君如果要選擇主帥,沒有比趙盾更合適的人了。” 襄公采納了他的建議,於是讓陽處父在董地重新檢閱軍隊。
狐射姑不知道更換主帥的事,還高興地在中軍行使指揮權。襄公叫著他的字說:“賈季,之前寡人讓趙盾輔佐你,現在你輔佐趙盾吧。” 射姑不敢多說,唯唯諾諾地退下了。襄公於是拜趙盾為中軍元帥,讓狐射姑輔佐他,上軍、下軍的將領不變。
趙盾從此執掌國政,大力整頓政令,國人都很高興,心悅誠服。有人對陽處父說:“你說話毫無隱瞞,忠誠是忠誠,但就不怕招來怨恨嗎?” 處父說:“如果對國家有利,我怎敢迴避私人恩怨呢?”
第二天,狐射姑單獨拜見襄公,問道:“承蒙主公念及先人的微薄功勞,不認為我無能,讓我掌管軍事,現在突然更換,我不知自己犯了什麽罪。難道是因為先父狐偃的功勳不如趙衰嗎?還是有其他原因呢?”
襄公說:“沒別的原因。陽處父對我說,你不得民心,難以擔任大將,所以才更換。”
射姑默默退下。
這年秋八月,晉襄公生病,快要去世了。他召來太傅陽處父、上卿趙盾和各位大臣,在病榻前囑托道:“寡人繼承父業,打敗狄人,討伐秦國,在外從未受挫。如今不幸壽命不長,要和各位永別了。太子夷皋年幼,你們要盡心輔佐,與鄰國友好相處,不要失去盟主之位!” 群臣拜了又拜,接受遺命。襄公隨後去世。
第二天,群臣想奉太子即位,趙盾說:“國家多災多難,和秦、狄都有仇,不能立年幼的君主,現在杜祁的兒子公子雍,在秦國為官,他愛好行善而且年長,可以迎接他迴來繼承君位。” 群臣都不說話,狐射姑說:“不如立公子樂。他的母親深受國君寵愛,公子樂在陳國為官,而陳國向來與晉國和睦,不像秦國那樣與我們有仇。迎接他,早上出發晚上就能到達。” 趙盾說:“不是這樣。陳國小而且距離遠,秦國大而且距離近,在陳國迎接君主不能增加友好,而從秦國迎接君主,可以消除仇恨並得到援助。一定要立公子雍才行!” 眾人這才不再爭論。
於是派先蔑為正使,士會為副使,前往秦國報喪,並迎接公子雍迴國為君。將要出發時,荀林父勸阻他們說:“夫人和太子都在,卻要到其他國家迎接君主,恐怕事情辦不成,還會有變故。你為什麽不借口生病推辭呢?” 先蔑說:“政權在趙氏手中,能有什麽變故?” 林父對別人說:“‘同官為僚’,我和士伯是同僚,不敢不盡我的心意,他不聽我的勸告,恐怕隻有去的路,沒有迴的路了!”
不說先蔑前往秦國,且說狐射姑見趙盾不聽從他的建議,憤怒地說:“狐家、趙家地位相等,現在有趙家難道就沒有狐家了嗎?” 於是暗中派人到陳國召迴公子樂,準備爭奪君位,很快就有人把這事報告給了趙盾。趙盾派門客公孫杵臼,率領一百名家丁,埋伏在半路上,等公子樂經過時,將他截殺。
狐射姑更加憤怒,說:“讓趙孟(趙盾)有權勢的是陽處父,處父家族弱小沒有靠山。現在他在郊外住宿,主持諸侯會葬之事,殺他很容易,趙盾殺了公子樂,我殺了處父,不也可以嗎?” 於是和他的弟弟狐鞫居謀劃,狐鞫居說:“這件事我能辦好!” 他和家人假裝強盜,半夜翻牆進入陽處父住處。陽處父還在秉燭看書,狐鞫居徑直上前擊打他,擊中了肩膀,陽處父受驚而逃,狐鞫居追趕上去將他殺死,割下首級後迴去了。
陽處父的隨從裏,有人認出了狐鞫居,跑去報告趙盾。趙盾假裝不相信,嗬斥道:“陽太傅被強盜殺害,怎敢誣陷他人?” 然後讓人收殮陽處父的屍體。這是九月裏發生的事。
到了冬十月,晉襄公被安葬在曲沃。襄夫人穆嬴抱著太子夷皋一同送葬,她對趙盾說:“先君有什麽罪過?他的嫡長子又有什麽罪過?你們竟然舍棄這親生骨肉,到別的國家去迎立國君?” 趙盾說:“這是國家大事,並非我一人的私心啊!”
葬禮結束後,眾人將襄公的牌位送入宗廟,趙盾在宗廟中對各位大夫說:“先君在世時,靠的是賞罰分明,才得以稱霸諸侯。如今先君的靈柩還停放在這裏,狐鞫居就擅自殺害了太傅,身為臣子,誰能不感到自身危險呢?此事絕不能不加以討伐!” 於是將狐鞫居抓起來交給司寇,曆數他的罪行後將其斬首,並且在他家中搜出陽處父的首級,用線縫在脖子上後才下葬。狐射姑害怕趙盾已經知道他的陰謀,於是在夜裏乘坐小車出逃,投奔翟國,投靠翟主白暾去了。
當時翟國有個身材高大的人叫僑如,身高一丈五尺,被稱作長翟,力氣極大,能舉起千鈞重物,銅頭鐵額,瓦礫都傷不了他。白暾任用他為將領,派他去侵犯魯國。魯文公派叔孫得臣率領軍隊抵禦。
正值冬月,凍霧彌漫天空。
大夫富父終甥知道將要下雪,便獻上計策說:“長翟異常勇猛,隻能用智謀取勝,不能靠武力硬拚。” 於是在要道上深挖了幾處陷坑,用草席掩蓋好,上麵再鋪上浮土。當天夜裏果然下起大雪,將地麵鋪得平平的,讓人分不清虛實。富父終甥率領一支軍隊,去偷襲僑如的營寨,僑如出來迎戰,終甥假裝敗退,僑如奮勇追擊,終甥沿途留下暗號,能辨認路徑,沿著陷坑邊緣跑,僑如在後麵緊緊追趕,結果掉進了深坑之中。叔孫得臣事先埋伏的士兵全部出動,殺散了翟軍,終甥用戈刺進僑如的喉嚨,將他殺死,然後用大車裝載他的屍體,看到的人都很驚駭,覺得就算是防風氏的骨頭也不過如此。
叔孫得臣正好在那時生了長子,於是就給他取名叫叔孫僑如,以紀念這次軍功。從這以後,魯國與齊國、衛國聯合出兵討伐翟國,白暾戰敗逃走,最後翟國被滅。
狐射姑逃到赤翟潞國,投靠潞大夫酆舒。
趙盾說:“賈季(狐射姑),我家先輩和他的先輩曾一同流亡在外,輔佐先君,功勞不小。我誅殺狐鞫居,正是為了讓賈季安心。他因為害怕獲罪而逃亡,我怎能忍心讓他孤身一人在翟國境內漂泊呢?” 於是派臾駢護送他的妻子兒女前往潞國。
臾駢召集家丁,準備出發時,眾家丁稟報道:“以前在夷地檢閱軍隊那天,主人您對狐帥忠心耿耿,反而遭到他的羞辱,這個仇不能不報。現在元帥讓主人押送他的妻兒,這真是天賜良機,我們應當把他們全部殺掉,以雪此恨!” 臾駢連連說道:“不行,不行!元帥把押送家眷的任務交給我,是信任我。元帥送他們,我卻殺了他們,元帥能不怪罪我嗎?趁人之危,這不是仁善之舉;招惹元帥發怒,這不是明智之舉!” 於是迎接狐射姑的妻子兒女上車,將他家的財物仔細登記在冊,親自送他們出境,財物絲毫沒有遺失。狐射姑聽說此事後,感歎道:“我有這樣的賢人卻不知道,我這次出逃,也是活該啊!”
趙盾從此更加看重臾駢的人品,有重用他的意思。
再說先蔑和士會前往秦國,迎接公子雍迴國為君。秦康公高興地說:“我先君曾兩次幫助晉國確定國君人選,如今到了我這一代,又能立公子雍為君,這晉國的國君世世都要從秦國迎立了!” 於是派白乙丙率領四百輛戰車,護送公子雍前往晉國。
卻說襄夫人穆嬴自從送葬迴到朝廷後,每天清晨,必定抱著太子夷皋在懷裏,到朝堂上大哭,對各位大夫說:“這是先君的嫡長子啊,怎麽能拋棄他呢?” 散朝之後,就乘車前往趙氏府邸,向趙盾叩頭說:“先君臨終時,把這個孩子托付給您,讓您盡心輔佐,先君雖已離世,但他的話還在耳邊迴響,要是立了別人,您要把這孩子置於何地呢?不立我的兒子,我和孩子隻有死路一條了。” 說完,號哭不已。
國人聽說此事後,無不憐憫穆嬴,並且都怪罪趙盾。各位大夫也都認為迎立公子雍是個失策之舉,趙盾對此很擔憂,便和郤缺商議道:“士伯(先蔑)已經前往秦國迎接年長的國君了,怎麽能再立太子呢?” 郤缺說:“今天舍棄年幼的太子而立年長的國君,日後等太子漸漸長大,必然會生出變故,最好趕緊派人前往秦國,阻止士伯才是上策。” 趙盾說:“先確定國君人選,然後再派使者,這樣才有正當理由。” 於是立即召集群臣,奉夷皋即位,這就是靈公,當時他年僅七歲。
百官朝賀完畢,忽然邊境的探子來報:“秦國派遣大軍護送公子雍,已經到了黃河邊。” 各位大夫說:“我們對秦國失信了,拿什麽向他們謝罪呢?” 趙盾說:“我要是立了公子雍,那秦國就是我們的賓客;現在既然不接受他們送來的國君,那秦國就成了敵國。派人去謝罪,他們反而會有理由指責我們,不如出兵抵禦!”
於是派上軍元帥箕鄭父輔佐靈公留守都城;趙盾親自率領中軍,先克擔任副將,代替狐射姑的職位;荀林父獨自率領上軍;先都因為先蔑前往秦國,也獨自率領下軍。三軍整頓完畢,出兵迎戰秦國軍隊,在廑陰駐紮下來。
秦國軍隊已經渡過黃河向東進發,到令狐紮下營寨。他們聽說前麵有晉軍,還以為是來迎接公子雍的,所以完全沒有防備。先蔑先到晉軍中來見趙盾,趙盾把立太子的事告訴了他,先蔑睜大眼睛說:“當初謀劃迎接公子雍,是誰主持的?現在又立太子並且來抵禦我?” 說完,拂袖而去,見到荀林父後說:“我後悔沒聽你的話,才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荀林父勸阻他說:“你是晉國的臣子,舍棄晉國你能去哪裏呢?” 先蔑說:“我受命前往秦國迎接雍,那雍就是我的主公,秦國是主公的輔助,我怎麽能背棄前言,隻為貪圖故鄉的富貴呢?” 於是投奔秦國營寨。
趙盾說:“士伯不肯留在晉國,明天秦國軍隊必然會進逼,不如趁夜去偷襲秦國營寨,出其不意,或許能成功。” 於是下令讓士兵喂飽戰馬,軍士們在睡墊上吃飽飯,然後銜枚疾走,等到了秦國營寨時,恰好是三更時分,一聲呐喊,鼓角齊鳴,晉軍殺入營門。秦國軍隊在睡夢中被驚醒,馬來不及披甲,人來不及操戈,四處亂竄。晉兵一直追趕到刳首之地,白乙丙拚死奮戰才得以逃脫,公子雍則死於亂軍之中。先蔑歎息道:“趙孟(趙盾)背棄了我,我可不能背棄秦國!” 於是投奔秦國,士會也歎息道:“我和士伯一同辦事,士伯既然去了秦國,我也不能獨自迴去啊!” 於是也跟著秦國軍隊迴去了,秦康公把他們都拜為大夫。
荀林父對趙盾說:“以前賈季(狐射姑)出逃到狄國,相國您念及同僚之義,送還了他的妻兒。如今士伯跟隨賈季的做法,我和他也有同僚之誼,希望能效仿相國昔日之事!” 趙盾說:“荀伯重義,正合我意。” 於是命令衛士送兩家的家眷及財物到秦國。胡曾先生為此事寫詩道:
誰當越境送妻孥?隻為同僚義氣多。
近日人情相忌刻,一般僚誼卻如何?
又有髯翁寫詩,譏諷趙宣子(趙盾)輕易迎立公子雍,又把賓客變成了敵人:
奕棋下子必躊躇,有嫡如何又外求?
賓寇須臾成反覆,趙宣謀國是何籌?
按此一戰,各軍將領都有俘獲。隻有先克部下的驍將蒯得,貪功冒進,不顧及整體局勢,被秦國軍隊打敗,反而喪失了五輛戰車。先克想按照軍法斬殺他,各位將領都替他求情,先克把情況告訴趙盾,於是剝奪了蒯得的田祿,蒯得對此恨恨不已。
再說箕鄭父與士穀、梁益耳向來交情深厚,自從趙盾升任中軍元帥後,士穀、梁益耳都失去了兵權,連箕鄭父也對此感到不平。當時鄭父負責留守都城,士穀、梁益耳聚在一起,說道:“趙盾隨意任免官員,目中無人。現在聽說秦國派重兵護送公子雍,如果兩軍相持不下,一時難以解決,我們就在這裏趁機作亂,推翻趙盾,廢掉夷皋,迎立公子雍,到時候大權就都掌握在我們這些人手裏了。” 商議已定,不知最後成敗如何?且看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