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何鼎元進京
皇子:我有神機營很奇怪嗎? 作者:九月風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淩淵在宮中,但貢院中的一舉一動,錦衣衛都會匯報給他。
要說滿京城中,誰最提心吊膽,肯定是唐七和劉誌昌,上一次趙之宣的事,陛下雖然明麵上沒說,但他們知道,那是科舉在即。
這段時間,他們在京城中每日都在內部密查,被開除的錦衣衛高達上百人。
還有十幾個人被查出來徇私舞弊,最終被砍了腦袋。
錦衣衛內部風聲鶴唳,唐七和劉誌昌這次配合無間,將所有錦衣衛都派了出來。
淩淵與盧佳坐在一起,兩人都十分關注科舉,聽盧佳的意思,說是有幾個女子書院的女子,女扮男裝參加了科舉。
“陛下,要是臣妾女子書院的人贏了那些男士子,那下次科舉,女子書院可否正式參加。”
“好,女子入學後,本來就是要參加科舉的。”
盧佳莞爾一笑,她對女子書院可是傾注了相當的心血,自然是想看到女子書院能出名。
“殿試的時候,皇後要不要一起?”
盧佳想了想,最終還是搖搖頭,迴道:“陛下,第一次是您開的恩科,臣妾去不合適。”
淩淵點點頭,盧佳有一點好,識大體,從不會爭名。
“陛下,何鼎元求見!”
“讓他進來!”
“是!”
何鼎元是禹州第一任巡撫,這次在禹州與盧祥生幹得很好,親自押送稅銀進京後,自然是要見一見的。
“臣何鼎元,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何愛卿,快快請起!”
“謝陛下!”
“何愛卿,聽說禹州的土地清查已經完成,事情辦得不錯,不過,如今朕還不能來朝中,你得把禹州的政事給朕夯實了。”
何鼎元心中微微有點失望,不過,這些話,盧祥生在之前也跟他說過。
畢竟他還年輕,未來前途一片光明。
“臣在禹州還需鍛煉,朝中之事,臣隻怕也應付不來。”
話是盧祥生教他說的,兩人在禹州已經有段時間,他對盧祥生很是敬重。
“說說吧,這次地稅和商稅分別為幾何啊?”
“迴陛下,禹州所收稅賦中,商稅偏少,隻有兩成左右,其他都是地稅。”
“恩,這個結果倒是情理之中,不過,商稅的事,戶部那邊在做謀劃,到時候也從禹州開始。”
“陛下,禹州的地不少,但很多其實都是私地,想要將所有的稅都能收起來,隻怕還需要一段時間。”
“這件事慢慢來,當然,有些手段還是要上上的,土地是朝廷的,這一點無法改變,你要記住。”
“臣,記下了!”
“盧祥生盧公爺迴到京城後,當地的軍府,還需要堅持下去,不可荒廢了。”
“陛下,盧公爺迴京,禹州都督還需朝廷調派,禹州軍政分開,臣不好僭越。”
“恩,這個你放心,等科舉結束後,朕會挑選新進的進士去禹州為官,禹州都督,朕也會派人去的。”
“臣,謝陛下。”
何鼎元少年老成,他比盧興洲大不了幾歲,處理事情的手段,在盧祥生的影響下,已經越來越成熟。
朝中的年輕人越多,對新政的推行越快,淩淵也在有意識的給朝廷進行換血。
何鼎元對淩淵很佩服,滅北蠻,是多少代中原帝王想做而做不到的事。
“朕怎麽聽說何家在禹州私地不少啊?”淩淵話鋒一轉說道。
此話一出,何鼎元啪的一聲跪在地上,磕頭道:“陛下,何家之事,臣在來京城之時,已經將所有私地交給了官府,迴去之後,就會給當地佃戶遊民。”
“你不用緊張,何家有地也正常,隻要符合朝廷律法,朕不會怪罪,不過,你能將地拿出來,給禹州的人開了個好頭,這一點,朕就要賞。”
何鼎元如釋重負,還得是盧祥生,否則他絕對不會將私地拿出來。
“來人,傳旨賞何鼎元黃金萬兩,絲綢千匹,至於官職,等你來朝中的時候,朕再賞你。”
“謝陛下!”
何鼎元退下後,盧佳才從旁邊的小門進來,笑著說道:“陛下,朝中局麵大好,禹州的試點也看到了希望,大璃隻怕也直追武帝太祖了。”
“百姓們過好日子才是最好的。”淩淵收起笑意嚴肅道。
盧佳也收起了笑意,在她去流州之前,覺得淩淵不過是個武夫,打仗是一把好手。
隨著兩人越來越了解,淩淵一舉一動,都讓他由衷的佩服。
“陛下之心,定然可以讓大璃越來越好的。”
“好了,你我夫妻之間,就不要那麽多的恭維了。”
兩人聯袂從皇宮中走出,宮外的陽光正好,映照在巍峨的宮殿上,如同是如今的大璃。
淩淵身穿龍袍,從玉階上一步步走下,身後跟著的內侍們,傳來了龍輦。
“走,我們去貢院看看!”
“臣妾領旨!”
皇帝要來貢院的消息瞬間傳開,張甫卿與楊鳳清兩人商議後,一人在貢院內守著,一人去門口迎接。
貢院門外的士子早已被弄走,百姓們也不讓靠得太近。
楊鳳清在門口恭恭敬敬的站著,旁邊還有盧祥生和唐七、劉誌昌等人。
見淩淵的龍輦到來,眾人紛紛跪在地上。
淩淵與盧佳站在一起,淡淡道:“都起來吧!”
“陛下,貢院今日有學子四千七百三十六人,退出貢院考場的有一百三十六人。”
“退出?”
“是,他們太過緊張,在答卷的時候暈倒了,被抬出來救治後,就不能再進去了。”
“好!”淩淵轉頭對眾內侍們說道:“你們迴去吧,就不要跟著進去了。”
“是!”
考場內依舊安靜,楊鳳清並沒有因為淩淵的到來,而去打擾士子們答題。
張甫卿一直坐在貢院大堂外的書案前,看著貢院內的一切。
禮部和吏部的主事們,在考場的各個地方進行巡視,一旦發現有作弊的,會讓錦衣衛將人帶出去。
還會記下他們的名字,此生都不會再讓他們進入科舉。
淩淵走進貢院後,與皇後兩人從一眾士子門前走過。
有人看到是皇帝,剛想下跪叩拜,被淩淵給打斷。
有人在奮筆疾書,根本沒發現淩淵到來。
不過,在士子中,淩淵發現了一個老熟人。
要說滿京城中,誰最提心吊膽,肯定是唐七和劉誌昌,上一次趙之宣的事,陛下雖然明麵上沒說,但他們知道,那是科舉在即。
這段時間,他們在京城中每日都在內部密查,被開除的錦衣衛高達上百人。
還有十幾個人被查出來徇私舞弊,最終被砍了腦袋。
錦衣衛內部風聲鶴唳,唐七和劉誌昌這次配合無間,將所有錦衣衛都派了出來。
淩淵與盧佳坐在一起,兩人都十分關注科舉,聽盧佳的意思,說是有幾個女子書院的女子,女扮男裝參加了科舉。
“陛下,要是臣妾女子書院的人贏了那些男士子,那下次科舉,女子書院可否正式參加。”
“好,女子入學後,本來就是要參加科舉的。”
盧佳莞爾一笑,她對女子書院可是傾注了相當的心血,自然是想看到女子書院能出名。
“殿試的時候,皇後要不要一起?”
盧佳想了想,最終還是搖搖頭,迴道:“陛下,第一次是您開的恩科,臣妾去不合適。”
淩淵點點頭,盧佳有一點好,識大體,從不會爭名。
“陛下,何鼎元求見!”
“讓他進來!”
“是!”
何鼎元是禹州第一任巡撫,這次在禹州與盧祥生幹得很好,親自押送稅銀進京後,自然是要見一見的。
“臣何鼎元,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何愛卿,快快請起!”
“謝陛下!”
“何愛卿,聽說禹州的土地清查已經完成,事情辦得不錯,不過,如今朕還不能來朝中,你得把禹州的政事給朕夯實了。”
何鼎元心中微微有點失望,不過,這些話,盧祥生在之前也跟他說過。
畢竟他還年輕,未來前途一片光明。
“臣在禹州還需鍛煉,朝中之事,臣隻怕也應付不來。”
話是盧祥生教他說的,兩人在禹州已經有段時間,他對盧祥生很是敬重。
“說說吧,這次地稅和商稅分別為幾何啊?”
“迴陛下,禹州所收稅賦中,商稅偏少,隻有兩成左右,其他都是地稅。”
“恩,這個結果倒是情理之中,不過,商稅的事,戶部那邊在做謀劃,到時候也從禹州開始。”
“陛下,禹州的地不少,但很多其實都是私地,想要將所有的稅都能收起來,隻怕還需要一段時間。”
“這件事慢慢來,當然,有些手段還是要上上的,土地是朝廷的,這一點無法改變,你要記住。”
“臣,記下了!”
“盧祥生盧公爺迴到京城後,當地的軍府,還需要堅持下去,不可荒廢了。”
“陛下,盧公爺迴京,禹州都督還需朝廷調派,禹州軍政分開,臣不好僭越。”
“恩,這個你放心,等科舉結束後,朕會挑選新進的進士去禹州為官,禹州都督,朕也會派人去的。”
“臣,謝陛下。”
何鼎元少年老成,他比盧興洲大不了幾歲,處理事情的手段,在盧祥生的影響下,已經越來越成熟。
朝中的年輕人越多,對新政的推行越快,淩淵也在有意識的給朝廷進行換血。
何鼎元對淩淵很佩服,滅北蠻,是多少代中原帝王想做而做不到的事。
“朕怎麽聽說何家在禹州私地不少啊?”淩淵話鋒一轉說道。
此話一出,何鼎元啪的一聲跪在地上,磕頭道:“陛下,何家之事,臣在來京城之時,已經將所有私地交給了官府,迴去之後,就會給當地佃戶遊民。”
“你不用緊張,何家有地也正常,隻要符合朝廷律法,朕不會怪罪,不過,你能將地拿出來,給禹州的人開了個好頭,這一點,朕就要賞。”
何鼎元如釋重負,還得是盧祥生,否則他絕對不會將私地拿出來。
“來人,傳旨賞何鼎元黃金萬兩,絲綢千匹,至於官職,等你來朝中的時候,朕再賞你。”
“謝陛下!”
何鼎元退下後,盧佳才從旁邊的小門進來,笑著說道:“陛下,朝中局麵大好,禹州的試點也看到了希望,大璃隻怕也直追武帝太祖了。”
“百姓們過好日子才是最好的。”淩淵收起笑意嚴肅道。
盧佳也收起了笑意,在她去流州之前,覺得淩淵不過是個武夫,打仗是一把好手。
隨著兩人越來越了解,淩淵一舉一動,都讓他由衷的佩服。
“陛下之心,定然可以讓大璃越來越好的。”
“好了,你我夫妻之間,就不要那麽多的恭維了。”
兩人聯袂從皇宮中走出,宮外的陽光正好,映照在巍峨的宮殿上,如同是如今的大璃。
淩淵身穿龍袍,從玉階上一步步走下,身後跟著的內侍們,傳來了龍輦。
“走,我們去貢院看看!”
“臣妾領旨!”
皇帝要來貢院的消息瞬間傳開,張甫卿與楊鳳清兩人商議後,一人在貢院內守著,一人去門口迎接。
貢院門外的士子早已被弄走,百姓們也不讓靠得太近。
楊鳳清在門口恭恭敬敬的站著,旁邊還有盧祥生和唐七、劉誌昌等人。
見淩淵的龍輦到來,眾人紛紛跪在地上。
淩淵與盧佳站在一起,淡淡道:“都起來吧!”
“陛下,貢院今日有學子四千七百三十六人,退出貢院考場的有一百三十六人。”
“退出?”
“是,他們太過緊張,在答卷的時候暈倒了,被抬出來救治後,就不能再進去了。”
“好!”淩淵轉頭對眾內侍們說道:“你們迴去吧,就不要跟著進去了。”
“是!”
考場內依舊安靜,楊鳳清並沒有因為淩淵的到來,而去打擾士子們答題。
張甫卿一直坐在貢院大堂外的書案前,看著貢院內的一切。
禮部和吏部的主事們,在考場的各個地方進行巡視,一旦發現有作弊的,會讓錦衣衛將人帶出去。
還會記下他們的名字,此生都不會再讓他們進入科舉。
淩淵走進貢院後,與皇後兩人從一眾士子門前走過。
有人看到是皇帝,剛想下跪叩拜,被淩淵給打斷。
有人在奮筆疾書,根本沒發現淩淵到來。
不過,在士子中,淩淵發現了一個老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