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禦前二位皇子說流州
皇子:我有神機營很奇怪嗎? 作者:九月風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盧祥生今日是做了些許準備的,他們能鼓動李廷敬來參奏,也在意料之中。
靈州王的戰報這幾月不斷送入京城,尤其是在東宮儀仗賜下後,讓他的風頭達到了一個頂點。
甚至連盧祥生都覺得這一切如夢似幻,這次更是難以置信。
朝堂之上,支持李廷敬的越來越多,三皇子淩貞假惺惺的為淩淵說話。
也不過是在讓雙方的矛盾更加激烈。
龍椅旁的大皇子淩桐臉上掛著苦笑,可眼神中卻有著一股不易察覺的興奮。
王麟說話後,盧祥生選擇了不搭理,這件事最終還是要明景帝來點頭。
他們這些做臣子的,就算權力再大,也無法褫奪一個皇子的親王爵位。
尤其還是削藩這種,一般情況下,親王爵位被褫奪,他的後代中,世子可以降等繼承爵位。
但如果是削藩的話,那可就是裁撤王府,甚至是要被拿來京城問罪的。
禮部尚書張欽宗,與三皇子淩貞有姻親,但實際上,走的是老五淩湛的路子。
這個人十分圓滑,無論是老三還是老五,誰做了皇帝,對他來說都是從龍之臣。
“大殿下,禦史台有彈劾百官之權,李廷敬所說,臣覺得還是請陛下定奪。”
張欽宗為朝中門生不少,他的話得到了很大一部分的附和。
“張大人,本王這就去找父皇!”
“大哥,我與你一起去!”
淩貞上前,與淩桐一路進了後殿之中,卻突然在南書房外遠處停了下來。
“大哥,這一次,一定要將老十三在靈州、流州的根基拔掉,否則,一旦讓他拿到把柄,你我都活不到最後。”
閉門反思的淩貞沉穩了許多,淩淵在北境的一舉一動,每日都會有人送來消息。
“可他畢竟打了勝仗的,解決了北蠻之禍,我是擔心父皇會偏袒!”
“哼,去草原的又不止他一個皇子,老七不也去了嗎?”
“你的意思,我們可以拿他們私下見麵做文章?”
淩貞微微點頭,這一點李廷敬的奏折上是沒說的,這個消息知道的人並不多。
藩王私下見麵,在大璃律法中是不允許的。
“二位王爺,陛下有請!”韓君生過來說道。
一直以來,都是韓君生與劉炳業在明景帝身邊伺候,後宮中的妃子們都很難見到。
進入南書房後,一股刺骨的寒意襲麵而來,讓人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顫。
而明景帝身穿單衣,盤腿坐在床榻之上,雙眼緊閉,雙手放在大腿上做蓮花指。
微光中,明景帝的臉色並不好,而在他身後,則是放著三個火盆。
額頭上,有密密麻麻的細汗,像是在進行一種神秘的道家術法。
“陛下,大殿下和三殿下到了。”
明景帝緩緩睜開眼,聲音低沉道:“你不再閉門反思,跑到朕這裏來做什麽?”
淩貞連忙跪地道:“父皇,兒臣多日不見父皇,想給父皇請安,今日特意求大哥,帶兒臣來的。”
淩桐心中鄙夷看了一眼淩貞,這家夥進來就把自己賣了。
“父皇,這是李廷敬參奏十三弟的奏折,上麵羅列出了他的七大罪狀。”
韓君生將奏折拿了過去,在明景帝看過後,隻是隨手遞了迴來。
見明景帝沒有動靜,淩貞悄悄推了下淩桐。
“父皇,朝臣們都在大殿等著呢,還請父皇聖裁。”
“父皇,兒臣聽說七弟此次在草原打得也不錯,甚至打到鮮卑人的老巢去了。”
明景帝猛然睜開雙眼,看向站在一旁的劉炳業。
“陛下,三殿下所言,確有此事,七殿下已經班師,不日就會來京城。”
“父皇,兒臣還聽說,這次是十三弟與七弟聯合作戰,果然是壯我大璃國威。”
明景帝看了自己兒子一眼,輕哼問道:“你的意思,是他們兩個在草原上私下見麵了?”
“父皇,在外作戰,難免會有些地方不合律法,兒臣覺得,隻要打贏了勝仗,都可以酌情開恩的。”
淩貞這番話醞釀了很久,王麟提點過他,這個時候不能上來就指控兩人私下見麵的事。
“老大,你是當值皇子,可知道此事?”
“迴父皇,兒臣也是今日聽三弟提起才知道的。”
剛剛淩貞捅了淩桐一刀,這次淩桐也迴敬了迴去。
“藩王私下會麵,還都是帶兵打仗的,他們想幹嘛?想要造反嗎?”
韓君生連忙上前,將明景帝身形穩住,不斷拍著他的後背,為他梳理氣息。
“父皇,或許十三弟並不知道這個規矩。”淩貞還在有意保淩淵。
明景帝生性多疑,這麽多年來,他雖不上朝,可朝中之事他是一清二楚的。
王麟等人勾結朋黨,但始終沒有人敢徹底架空他,聖旨終究還是聖旨。
這與明景帝的性格有關,他對朝堂的掌控並不在朝會上,很多地方都有他私下安排的人。
皇城司衙門內,有一處地窖,存滿了所有朝中大臣的起居錄。
隻要他想,隨意都能找到罪名,將他們盡數誅殺。
不過,這幾年明顯有些力不從心,皇城司在大臣府中安排的暗探,被清理掉了一部分。
那些門閥世家的勢力越來越大,製衡的效果也大不如從前。
這也是他想借外力來京城的原因,目前的京城,就如同湖水,平靜的湖麵下,早已經波濤洶湧。
隻是,他們尚未威脅到皇位,明景帝還是選擇了退讓。
但這次不同,七皇子淩嶽以武力領的王爵,淩淵同樣也是如此。
他們私下見麵,是足夠顛覆整個朝堂格局的,尤其是今日李廷敬這份奏折。
將明景帝對淩淵的忌憚徹底放大,上次,韓君生迴來後,將流州的情況說過一次。
流州等地,隻知有王府,而不知有天子。
對明景帝來說,這是無法容忍的,但那時候,朝堂上對淩淵的態度,還不如現在這般。
不得不說,李廷敬找了一個不錯的時機。
“劉炳業,李廷敬奏折裏麵的事,皇城司可有查?”
“迴陛下,奏折上做的事,確實是靈州王府在做的,最近有要招納商賈之人為官。”
靈州王的戰報這幾月不斷送入京城,尤其是在東宮儀仗賜下後,讓他的風頭達到了一個頂點。
甚至連盧祥生都覺得這一切如夢似幻,這次更是難以置信。
朝堂之上,支持李廷敬的越來越多,三皇子淩貞假惺惺的為淩淵說話。
也不過是在讓雙方的矛盾更加激烈。
龍椅旁的大皇子淩桐臉上掛著苦笑,可眼神中卻有著一股不易察覺的興奮。
王麟說話後,盧祥生選擇了不搭理,這件事最終還是要明景帝來點頭。
他們這些做臣子的,就算權力再大,也無法褫奪一個皇子的親王爵位。
尤其還是削藩這種,一般情況下,親王爵位被褫奪,他的後代中,世子可以降等繼承爵位。
但如果是削藩的話,那可就是裁撤王府,甚至是要被拿來京城問罪的。
禮部尚書張欽宗,與三皇子淩貞有姻親,但實際上,走的是老五淩湛的路子。
這個人十分圓滑,無論是老三還是老五,誰做了皇帝,對他來說都是從龍之臣。
“大殿下,禦史台有彈劾百官之權,李廷敬所說,臣覺得還是請陛下定奪。”
張欽宗為朝中門生不少,他的話得到了很大一部分的附和。
“張大人,本王這就去找父皇!”
“大哥,我與你一起去!”
淩貞上前,與淩桐一路進了後殿之中,卻突然在南書房外遠處停了下來。
“大哥,這一次,一定要將老十三在靈州、流州的根基拔掉,否則,一旦讓他拿到把柄,你我都活不到最後。”
閉門反思的淩貞沉穩了許多,淩淵在北境的一舉一動,每日都會有人送來消息。
“可他畢竟打了勝仗的,解決了北蠻之禍,我是擔心父皇會偏袒!”
“哼,去草原的又不止他一個皇子,老七不也去了嗎?”
“你的意思,我們可以拿他們私下見麵做文章?”
淩貞微微點頭,這一點李廷敬的奏折上是沒說的,這個消息知道的人並不多。
藩王私下見麵,在大璃律法中是不允許的。
“二位王爺,陛下有請!”韓君生過來說道。
一直以來,都是韓君生與劉炳業在明景帝身邊伺候,後宮中的妃子們都很難見到。
進入南書房後,一股刺骨的寒意襲麵而來,讓人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顫。
而明景帝身穿單衣,盤腿坐在床榻之上,雙眼緊閉,雙手放在大腿上做蓮花指。
微光中,明景帝的臉色並不好,而在他身後,則是放著三個火盆。
額頭上,有密密麻麻的細汗,像是在進行一種神秘的道家術法。
“陛下,大殿下和三殿下到了。”
明景帝緩緩睜開眼,聲音低沉道:“你不再閉門反思,跑到朕這裏來做什麽?”
淩貞連忙跪地道:“父皇,兒臣多日不見父皇,想給父皇請安,今日特意求大哥,帶兒臣來的。”
淩桐心中鄙夷看了一眼淩貞,這家夥進來就把自己賣了。
“父皇,這是李廷敬參奏十三弟的奏折,上麵羅列出了他的七大罪狀。”
韓君生將奏折拿了過去,在明景帝看過後,隻是隨手遞了迴來。
見明景帝沒有動靜,淩貞悄悄推了下淩桐。
“父皇,朝臣們都在大殿等著呢,還請父皇聖裁。”
“父皇,兒臣聽說七弟此次在草原打得也不錯,甚至打到鮮卑人的老巢去了。”
明景帝猛然睜開雙眼,看向站在一旁的劉炳業。
“陛下,三殿下所言,確有此事,七殿下已經班師,不日就會來京城。”
“父皇,兒臣還聽說,這次是十三弟與七弟聯合作戰,果然是壯我大璃國威。”
明景帝看了自己兒子一眼,輕哼問道:“你的意思,是他們兩個在草原上私下見麵了?”
“父皇,在外作戰,難免會有些地方不合律法,兒臣覺得,隻要打贏了勝仗,都可以酌情開恩的。”
淩貞這番話醞釀了很久,王麟提點過他,這個時候不能上來就指控兩人私下見麵的事。
“老大,你是當值皇子,可知道此事?”
“迴父皇,兒臣也是今日聽三弟提起才知道的。”
剛剛淩貞捅了淩桐一刀,這次淩桐也迴敬了迴去。
“藩王私下會麵,還都是帶兵打仗的,他們想幹嘛?想要造反嗎?”
韓君生連忙上前,將明景帝身形穩住,不斷拍著他的後背,為他梳理氣息。
“父皇,或許十三弟並不知道這個規矩。”淩貞還在有意保淩淵。
明景帝生性多疑,這麽多年來,他雖不上朝,可朝中之事他是一清二楚的。
王麟等人勾結朋黨,但始終沒有人敢徹底架空他,聖旨終究還是聖旨。
這與明景帝的性格有關,他對朝堂的掌控並不在朝會上,很多地方都有他私下安排的人。
皇城司衙門內,有一處地窖,存滿了所有朝中大臣的起居錄。
隻要他想,隨意都能找到罪名,將他們盡數誅殺。
不過,這幾年明顯有些力不從心,皇城司在大臣府中安排的暗探,被清理掉了一部分。
那些門閥世家的勢力越來越大,製衡的效果也大不如從前。
這也是他想借外力來京城的原因,目前的京城,就如同湖水,平靜的湖麵下,早已經波濤洶湧。
隻是,他們尚未威脅到皇位,明景帝還是選擇了退讓。
但這次不同,七皇子淩嶽以武力領的王爵,淩淵同樣也是如此。
他們私下見麵,是足夠顛覆整個朝堂格局的,尤其是今日李廷敬這份奏折。
將明景帝對淩淵的忌憚徹底放大,上次,韓君生迴來後,將流州的情況說過一次。
流州等地,隻知有王府,而不知有天子。
對明景帝來說,這是無法容忍的,但那時候,朝堂上對淩淵的態度,還不如現在這般。
不得不說,李廷敬找了一個不錯的時機。
“劉炳業,李廷敬奏折裏麵的事,皇城司可有查?”
“迴陛下,奏折上做的事,確實是靈州王府在做的,最近有要招納商賈之人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