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大哥,我給你個承諾。
皇子:我有神機營很奇怪嗎? 作者:九月風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明景帝想要站起身,但沒能站起來,韓君生連忙攙扶著,沒讓兩位皇子看出端倪。
“老七什麽時候能到京城?”
“迴陛下,大約還需要三天!”
“父皇,七弟是要帶兵迴來嗎?”淩貞問道。
“帶兵?他想造反?”明景帝冷哼道。
“父皇,如果李廷敬說的都是真的,按照朝廷律令,是不是要下旨申飭下。”
淩桐壯著膽子問道,他與淩淵向來無仇,但他在流州太耀眼了,那就不得不針對下。
“你們先退下吧,告訴李廷敬,他參奏皇子乃是大逆,杖責八十。”
“父皇!”
“退下!”
劉炳業將兩位皇子帶了出去,韓君生有些擔憂道:“陛下,您這個身子骨,還是少生氣的好。”
“韓君生,你侍奉過先帝,也是宮中的老人,你覺得這帝位真的隻能傳給他嗎?”
韓君生連忙擺手道:“陛下,後宮不得幹政,而這又是後世之君,奴婢不能妄言。”
明景帝勉強一笑,咳嗽了兩聲,繼續坐在床榻之上。
在床榻下麵,放著幾個滿是藥材的熱水盆,翻滾的藥氣會翻滾而上。
“陛下,兩位皇子走了!”
“你傳令給唐七,讓他查的事,總歸要有個結果了。”
“是!”
離開南書房的淩貞麵色不是很好看,他弄不懂為何父皇要杖責李廷敬。
不是應該要對淩淵動手嗎?怎麽這個時候還要保他呢!
同樣迷糊的還有大皇子淩桐,那奏折上的說辭句句屬實,劉炳業也證實了這一點。
“大哥,這不對勁啊!”
“我們還是先遵照陛下說的辦吧!”
兩人一前一後進入大殿之中,李廷敬跪得筆直,身旁跪著的其他人,都或多或少有些懈怠。
王麟等人也紛紛望向淩桐,卻隻見他走到龍椅前後,高聲道:“奉父皇口諭,李廷敬參奏皇子,查無實據,當庭杖責八十。”
“杖責八十?”
不僅李廷敬愣了,連王麟等人也是詫異,一群禦史們頗為不解,紛紛抗議。
“殿下,陛下這是何意?難道就因為打了幾場勝仗,就不處罰了嗎?”
“殿下,李大人一片赤膽之心,靈州王府的事,絕不是空穴來風。”
“各位大人,靈州王府犯下如此大錯,結果卻是不罰,臣不服!”
反倒是李廷敬似乎明白了,在朝中這麽多年,他雖然未投靠過任何勢力。
可他們的手段,他是了解一些的。
看著滿殿的大半朝臣都在為自己說話,他反倒是一陣淒涼。
他何曾不知道自己被人當成了棋子,用來捅削藩這個馬蜂窩。
靈州王府的事,他讓人去查過,但他能查到的東西,都是他們給的。
“臣,李廷敬領旨謝恩。”
禁軍直接進來將李廷敬帶了出去,剛剛與盧祥生爭論的小禦史,臉色刷白的不敢抬頭。
王麟也明白了過來,一個眼神製止了他派係的人。
王家的嫡係不動,其他人也不再說話,倒是盧祥生,替李廷敬開了口。
“大殿下,李大人身體虛弱,這八十杖責下去,隻怕受不住啊。”
“盧大人,這是父皇的主意,本王也沒辦法!”
“盧大人,李廷敬所說是真是假,朝臣們都知道,父皇有父皇的衡量,畢竟十三弟他如今是兵強馬壯。”
以武力兵力威脅朝廷,淩貞有意在告訴大家這一點。
隻是,誰都不是傻子,一個李廷敬已經在那,明景帝很顯然是要保靈州王。
“沒事的話,各位大人都迴去吧!”淩桐無奈笑著說道。
“臣等告退!”
等盧祥生出來的時候,李廷敬的杖責還在進行,大殿外的杖責可不同,這可是從軍營中傳出來的。
杖責的人是兩個高大的禁軍,每一擊都是全力。
李廷敬被打得血肉模糊,可他依舊不叫一聲痛,反而是不斷在說謝恩。
盧祥生沒有走,其他的大臣們也都在圍觀。
有人在幸災樂禍,有人在暗暗觀察,更多的是義憤填膺。
禦史台那個小禦史,早已沒了蹤跡,生怕與李廷敬扯上什麽關係。
一直到八十杖打完,禁軍退走後,盧祥生才走過去。
此刻的李廷敬隻剩下半口氣在。
“李大人,這又是何苦呢?”
“盧大人,老夫錯了,錯了啊!”
李廷敬說罷就暈了過去,盧祥生讓人將他帶出去後,直接送迴了自己府邸中。
王麟與三皇子淩貞是一起出的皇宮,他們在朝會後,去見了皇後娘娘。
從她那裏得到的消息,再結合淩貞看到的,他們能斷定一件事。
明景帝的身體應該撐不過一個月。
“殿下,今夜老臣會去一趟王府的。”
“好!”
“王奔有意要去江南,大皇子那邊似乎沒把折子遞上去。”
“去江南?”
“恩,那邊私鹽泛濫,我們的私鹽生意受到不小的影響。”
“那些鹽商什麽意思?”
“他們從流州與宋林書穿了一條褲子,聯合起來抗衡官府,總需要給他們點顏色看看。”
“當地的州府不能解決嗎?”
“哼,他們早被那些鹽商喂飽了,王奔此去,也是要早作準備。”
接下來的話,王麟不再說下去,淩貞也明白過來。
大皇子也在此時走了過來,與淩貞打起了招唿。
兩人都心照不宣的從宮內走出來後,才繼續說話。
“大哥,這件事我們不能就此罷休,要不然無論誰繼位,他都會是個禍端。”
淩桐點點頭,笑著說道:“不如,等老七迴來,我們喊上老五一起商量商量。”
“大哥,咱們明人不說暗話,你支持弟弟,一旦我繼位,我可以給你一個承諾!”
“承諾?什麽承諾?”淩桐低聲問道。
“江南選兩州之地,可為你藩地,而且,王爵可以世襲罔替,隻要不是造反的死罪,都可免你一死。”
淩貞之所以拉攏淩桐,很大部分原因,還是淩桐的出身。
與淩貞不一樣,淩桐的母族並不好,在眾多皇子中,隻怕也隻有淩淵比他要低一些。
一個世襲罔替的親王爵位,是他一直想要的。
但在淩淵打出名頭來後,他已經心思變了。
“老七什麽時候能到京城?”
“迴陛下,大約還需要三天!”
“父皇,七弟是要帶兵迴來嗎?”淩貞問道。
“帶兵?他想造反?”明景帝冷哼道。
“父皇,如果李廷敬說的都是真的,按照朝廷律令,是不是要下旨申飭下。”
淩桐壯著膽子問道,他與淩淵向來無仇,但他在流州太耀眼了,那就不得不針對下。
“你們先退下吧,告訴李廷敬,他參奏皇子乃是大逆,杖責八十。”
“父皇!”
“退下!”
劉炳業將兩位皇子帶了出去,韓君生有些擔憂道:“陛下,您這個身子骨,還是少生氣的好。”
“韓君生,你侍奉過先帝,也是宮中的老人,你覺得這帝位真的隻能傳給他嗎?”
韓君生連忙擺手道:“陛下,後宮不得幹政,而這又是後世之君,奴婢不能妄言。”
明景帝勉強一笑,咳嗽了兩聲,繼續坐在床榻之上。
在床榻下麵,放著幾個滿是藥材的熱水盆,翻滾的藥氣會翻滾而上。
“陛下,兩位皇子走了!”
“你傳令給唐七,讓他查的事,總歸要有個結果了。”
“是!”
離開南書房的淩貞麵色不是很好看,他弄不懂為何父皇要杖責李廷敬。
不是應該要對淩淵動手嗎?怎麽這個時候還要保他呢!
同樣迷糊的還有大皇子淩桐,那奏折上的說辭句句屬實,劉炳業也證實了這一點。
“大哥,這不對勁啊!”
“我們還是先遵照陛下說的辦吧!”
兩人一前一後進入大殿之中,李廷敬跪得筆直,身旁跪著的其他人,都或多或少有些懈怠。
王麟等人也紛紛望向淩桐,卻隻見他走到龍椅前後,高聲道:“奉父皇口諭,李廷敬參奏皇子,查無實據,當庭杖責八十。”
“杖責八十?”
不僅李廷敬愣了,連王麟等人也是詫異,一群禦史們頗為不解,紛紛抗議。
“殿下,陛下這是何意?難道就因為打了幾場勝仗,就不處罰了嗎?”
“殿下,李大人一片赤膽之心,靈州王府的事,絕不是空穴來風。”
“各位大人,靈州王府犯下如此大錯,結果卻是不罰,臣不服!”
反倒是李廷敬似乎明白了,在朝中這麽多年,他雖然未投靠過任何勢力。
可他們的手段,他是了解一些的。
看著滿殿的大半朝臣都在為自己說話,他反倒是一陣淒涼。
他何曾不知道自己被人當成了棋子,用來捅削藩這個馬蜂窩。
靈州王府的事,他讓人去查過,但他能查到的東西,都是他們給的。
“臣,李廷敬領旨謝恩。”
禁軍直接進來將李廷敬帶了出去,剛剛與盧祥生爭論的小禦史,臉色刷白的不敢抬頭。
王麟也明白了過來,一個眼神製止了他派係的人。
王家的嫡係不動,其他人也不再說話,倒是盧祥生,替李廷敬開了口。
“大殿下,李大人身體虛弱,這八十杖責下去,隻怕受不住啊。”
“盧大人,這是父皇的主意,本王也沒辦法!”
“盧大人,李廷敬所說是真是假,朝臣們都知道,父皇有父皇的衡量,畢竟十三弟他如今是兵強馬壯。”
以武力兵力威脅朝廷,淩貞有意在告訴大家這一點。
隻是,誰都不是傻子,一個李廷敬已經在那,明景帝很顯然是要保靈州王。
“沒事的話,各位大人都迴去吧!”淩桐無奈笑著說道。
“臣等告退!”
等盧祥生出來的時候,李廷敬的杖責還在進行,大殿外的杖責可不同,這可是從軍營中傳出來的。
杖責的人是兩個高大的禁軍,每一擊都是全力。
李廷敬被打得血肉模糊,可他依舊不叫一聲痛,反而是不斷在說謝恩。
盧祥生沒有走,其他的大臣們也都在圍觀。
有人在幸災樂禍,有人在暗暗觀察,更多的是義憤填膺。
禦史台那個小禦史,早已沒了蹤跡,生怕與李廷敬扯上什麽關係。
一直到八十杖打完,禁軍退走後,盧祥生才走過去。
此刻的李廷敬隻剩下半口氣在。
“李大人,這又是何苦呢?”
“盧大人,老夫錯了,錯了啊!”
李廷敬說罷就暈了過去,盧祥生讓人將他帶出去後,直接送迴了自己府邸中。
王麟與三皇子淩貞是一起出的皇宮,他們在朝會後,去見了皇後娘娘。
從她那裏得到的消息,再結合淩貞看到的,他們能斷定一件事。
明景帝的身體應該撐不過一個月。
“殿下,今夜老臣會去一趟王府的。”
“好!”
“王奔有意要去江南,大皇子那邊似乎沒把折子遞上去。”
“去江南?”
“恩,那邊私鹽泛濫,我們的私鹽生意受到不小的影響。”
“那些鹽商什麽意思?”
“他們從流州與宋林書穿了一條褲子,聯合起來抗衡官府,總需要給他們點顏色看看。”
“當地的州府不能解決嗎?”
“哼,他們早被那些鹽商喂飽了,王奔此去,也是要早作準備。”
接下來的話,王麟不再說下去,淩貞也明白過來。
大皇子也在此時走了過來,與淩貞打起了招唿。
兩人都心照不宣的從宮內走出來後,才繼續說話。
“大哥,這件事我們不能就此罷休,要不然無論誰繼位,他都會是個禍端。”
淩桐點點頭,笑著說道:“不如,等老七迴來,我們喊上老五一起商量商量。”
“大哥,咱們明人不說暗話,你支持弟弟,一旦我繼位,我可以給你一個承諾!”
“承諾?什麽承諾?”淩桐低聲問道。
“江南選兩州之地,可為你藩地,而且,王爵可以世襲罔替,隻要不是造反的死罪,都可免你一死。”
淩貞之所以拉攏淩桐,很大部分原因,還是淩桐的出身。
與淩貞不一樣,淩桐的母族並不好,在眾多皇子中,隻怕也隻有淩淵比他要低一些。
一個世襲罔替的親王爵位,是他一直想要的。
但在淩淵打出名頭來後,他已經心思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