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李廷敬列出靈州王七大罪狀
皇子:我有神機營很奇怪嗎? 作者:九月風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的朝會上,明景帝依舊沒有出現,大臣們似乎也習慣了他這樣。
今日當值的是大皇子淩桐,也是京城之中公認的和事佬,從不惹事上身。
自從明景帝不上朝後,朝會上一般都會有一個皇子當值,聽完奏報後,會將消息送進內宮去。
皇子們輪流著來,像老五淩湛不怎麽喜歡來,就會請大哥淩桐來。
九皇子淩舒離開京城後,他的差事也落在了大皇子身上。
淩貞的閉門思過還沒結束,因此,他極少會來朝會上,但今日他來了。
而且還是一臉的春風得意。
“眾位臣工,有事要奏報父皇的,將一一說一下吧!”
淩桐滿臉和善,眼神落在淩貞身上的時候,隱晦的點點頭。
“大殿下,眾位同僚,臣有事啟奏!”
“哦?李禦史請說!”
“臣要參靈州王淩淵!”
眾臣皆驚,要知道靈州王淩淵才剛剛打了勝仗迴來,風頭正是強勁的時候。
“李禦史,你可說清楚了,參的是靈州王?”大皇子又問了一遍。
李廷敬,京城裏出了名的鐵麵無私,不少大臣都被他參過,至今入了朝堂,還隻是個言官禦史。
比他晚幾年進入朝堂的,都已經官位在他之上。
“臣知道參的是誰,靈州王在流州倒行逆施,擅辦私學,更是建女子書院,要將女子也能為官。”
“第二條,靈州王不尊聖賢,竟要錄用商賈之士為官。”
“第三條,靈州王無視朝廷法度,將北蠻俘虜私分給百姓。”
“第四條,靈州出兵北蠻,一無兵部調令,二無聖旨在身。”
“第五條,靈州王私招兵馬,據臣所知,靈、流兩地的兵馬早已超過三十萬。”
“第六條,靈州王暗自鼓動百姓,將黃元老大人等讀書人,在府門口毆打致殘。”
“第七條,靈州王抗旨不尊,陛下曾下旨讓其進京,他卻以北蠻南下為由,遲遲不願來。”
“如今北蠻之禍已解,他還是在流州!”
李廷敬說到激動處,雙手忍不住的顫抖,這些罪狀在眼裏,每一條都是大罪。
“七條罪狀,皆是有本可尋,還請大殿下奏請聖聽,奪爵以嚴辦!”
奪爵!
靈州王淩淵那可是朝廷一字親王,而且還領了東宮儀仗的。
盧祥生眉頭微皺,這幾日京城裏的風聲他是知道一些的,沒想到他們居然是讓李廷敬來發難。
出手就是殺招,要的就是靈州王被褫奪爵位。
“李大人,你應該清楚參奏一位親王的後果,如果錯了,你李家滿門都會死!”
大皇子淩桐也是收起了和善笑意,眼神直直的看著李廷敬。
李廷敬不為所動,雙手將自己的官帽從頭上摘下,恭恭敬敬的放在大殿之上。
衝著皇位叩首三次後,理直氣壯道:“臣就算不做這個禦史,也要還大璃一個朗朗乾坤。”
“還請大皇子奏請陛下,靈州王倒行逆施,必須要追究。”
“臣,附議!”
頓時,大殿上跪倒了一片,大部分都是禦史台的人,還有少部分是六部和大理寺的。
三司罕見統一了意見,隻剩下宗人府沒有出來說話。
六部的尚書依舊在看著,並未跟他們跪在一起。
“放肆,十三弟抗擊北蠻,致使北方再無北蠻之禍,你們卻要將他奪爵,簡直荒唐。”
盧祥生微微愣神,隨後釋然了,沒想到第一個站出來幫淩淵的,竟然是三皇子淩貞。
不過,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三皇子這是在火上澆油。
“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靈州王如此做派,已經是擁兵自重。”
“真要等靈州王率軍打到京城來,朝廷才會出手嗎?”
這些禦史言官們背後都有支持的人,今日,隻有一個目的,將靈州王的藩王爵位削去。
至於靈流兩州的地盤,他們私底下早已瓜分完畢。
這是一個共贏的事情,少了北方的北蠻為禍,沒了靈州玄女教作亂。
還能得到淩淵在靈、流兩州打下的基礎。
最關鍵的,還能得到黑甲騎兵和神機營,那東西可是連北蠻都能平的。
大皇子故作無奈道:“眾位,茲事體大,還請容本王稟報父皇,才能再做定奪。”
“大殿下盡管去稟告陛下, 我們在此等候便是,今日,無論如何,都要一個結果。”
“荒唐, 你們這是在脅迫陛下,可知道是什麽罪責?”
“哼,盧大人,臣還要參你一本呢!”李廷敬怒道。
“本官倒是想聽聽,你參本官什麽?”
“那盧元兵、盧興洲還有盧佳,都是你盧家之人,他們在靈州王身邊,不去勸說也就罷了,竟還在幫助他。”
“尤其是你那寶貝孫女盧佳,就是流州女子書院的院長。”
看來這次朝堂群諫,是已經調查清楚了的,這一次,不僅是針對靈州王,也是在針對盧家。
“放屁!”盧祥生行伍出身,可沒那麽好的脾氣。
“盧佳是陛下親自賜婚的,盧元兵本就是流州參將,而盧興洲,他並無官身,去哪裏都是他自己的自由,你想對我盧家下手,也搞搞清楚。”
“幫助靈州王倒行逆施,這是事實。”李廷敬挺直腰杆道。
“那本官就要問問了,你李廷敬可曾去過流州,可曾看到過流州百姓的日子?”
李廷敬聞言一愣,他心中還是有良善的,要不然也不會在朝中這麽多年,一直得不到晉升。
身後有禦史搶著說道:“百姓過的如何,與靈州王倒行逆施何幹?”
此話一出,盧祥生頓時火冒三丈,身邊有人趕緊將他抱住,在大殿上毆打禦史,可真就是讓人找到攻訐的地方了。
說話的禦史很年輕,一看就是世家子弟出身,這種時候想要博個出頭。
“你們放開,大皇子殿下,百姓過的好與不好,沒想到在我們禦史眼中,竟然毫不相幹,當真是好官啊。”
“盧大人,本官知道你與靈州王姻親,幫他也是無可厚非,但在大是大非麵前,你還是多考慮考慮朝廷。”
王麟站了出來,那小禦史口齒不錯,但論朝堂經驗,他完全不是盧祥生的對手。
今日當值的是大皇子淩桐,也是京城之中公認的和事佬,從不惹事上身。
自從明景帝不上朝後,朝會上一般都會有一個皇子當值,聽完奏報後,會將消息送進內宮去。
皇子們輪流著來,像老五淩湛不怎麽喜歡來,就會請大哥淩桐來。
九皇子淩舒離開京城後,他的差事也落在了大皇子身上。
淩貞的閉門思過還沒結束,因此,他極少會來朝會上,但今日他來了。
而且還是一臉的春風得意。
“眾位臣工,有事要奏報父皇的,將一一說一下吧!”
淩桐滿臉和善,眼神落在淩貞身上的時候,隱晦的點點頭。
“大殿下,眾位同僚,臣有事啟奏!”
“哦?李禦史請說!”
“臣要參靈州王淩淵!”
眾臣皆驚,要知道靈州王淩淵才剛剛打了勝仗迴來,風頭正是強勁的時候。
“李禦史,你可說清楚了,參的是靈州王?”大皇子又問了一遍。
李廷敬,京城裏出了名的鐵麵無私,不少大臣都被他參過,至今入了朝堂,還隻是個言官禦史。
比他晚幾年進入朝堂的,都已經官位在他之上。
“臣知道參的是誰,靈州王在流州倒行逆施,擅辦私學,更是建女子書院,要將女子也能為官。”
“第二條,靈州王不尊聖賢,竟要錄用商賈之士為官。”
“第三條,靈州王無視朝廷法度,將北蠻俘虜私分給百姓。”
“第四條,靈州出兵北蠻,一無兵部調令,二無聖旨在身。”
“第五條,靈州王私招兵馬,據臣所知,靈、流兩地的兵馬早已超過三十萬。”
“第六條,靈州王暗自鼓動百姓,將黃元老大人等讀書人,在府門口毆打致殘。”
“第七條,靈州王抗旨不尊,陛下曾下旨讓其進京,他卻以北蠻南下為由,遲遲不願來。”
“如今北蠻之禍已解,他還是在流州!”
李廷敬說到激動處,雙手忍不住的顫抖,這些罪狀在眼裏,每一條都是大罪。
“七條罪狀,皆是有本可尋,還請大殿下奏請聖聽,奪爵以嚴辦!”
奪爵!
靈州王淩淵那可是朝廷一字親王,而且還領了東宮儀仗的。
盧祥生眉頭微皺,這幾日京城裏的風聲他是知道一些的,沒想到他們居然是讓李廷敬來發難。
出手就是殺招,要的就是靈州王被褫奪爵位。
“李大人,你應該清楚參奏一位親王的後果,如果錯了,你李家滿門都會死!”
大皇子淩桐也是收起了和善笑意,眼神直直的看著李廷敬。
李廷敬不為所動,雙手將自己的官帽從頭上摘下,恭恭敬敬的放在大殿之上。
衝著皇位叩首三次後,理直氣壯道:“臣就算不做這個禦史,也要還大璃一個朗朗乾坤。”
“還請大皇子奏請陛下,靈州王倒行逆施,必須要追究。”
“臣,附議!”
頓時,大殿上跪倒了一片,大部分都是禦史台的人,還有少部分是六部和大理寺的。
三司罕見統一了意見,隻剩下宗人府沒有出來說話。
六部的尚書依舊在看著,並未跟他們跪在一起。
“放肆,十三弟抗擊北蠻,致使北方再無北蠻之禍,你們卻要將他奪爵,簡直荒唐。”
盧祥生微微愣神,隨後釋然了,沒想到第一個站出來幫淩淵的,竟然是三皇子淩貞。
不過,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三皇子這是在火上澆油。
“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靈州王如此做派,已經是擁兵自重。”
“真要等靈州王率軍打到京城來,朝廷才會出手嗎?”
這些禦史言官們背後都有支持的人,今日,隻有一個目的,將靈州王的藩王爵位削去。
至於靈流兩州的地盤,他們私底下早已瓜分完畢。
這是一個共贏的事情,少了北方的北蠻為禍,沒了靈州玄女教作亂。
還能得到淩淵在靈、流兩州打下的基礎。
最關鍵的,還能得到黑甲騎兵和神機營,那東西可是連北蠻都能平的。
大皇子故作無奈道:“眾位,茲事體大,還請容本王稟報父皇,才能再做定奪。”
“大殿下盡管去稟告陛下, 我們在此等候便是,今日,無論如何,都要一個結果。”
“荒唐, 你們這是在脅迫陛下,可知道是什麽罪責?”
“哼,盧大人,臣還要參你一本呢!”李廷敬怒道。
“本官倒是想聽聽,你參本官什麽?”
“那盧元兵、盧興洲還有盧佳,都是你盧家之人,他們在靈州王身邊,不去勸說也就罷了,竟還在幫助他。”
“尤其是你那寶貝孫女盧佳,就是流州女子書院的院長。”
看來這次朝堂群諫,是已經調查清楚了的,這一次,不僅是針對靈州王,也是在針對盧家。
“放屁!”盧祥生行伍出身,可沒那麽好的脾氣。
“盧佳是陛下親自賜婚的,盧元兵本就是流州參將,而盧興洲,他並無官身,去哪裏都是他自己的自由,你想對我盧家下手,也搞搞清楚。”
“幫助靈州王倒行逆施,這是事實。”李廷敬挺直腰杆道。
“那本官就要問問了,你李廷敬可曾去過流州,可曾看到過流州百姓的日子?”
李廷敬聞言一愣,他心中還是有良善的,要不然也不會在朝中這麽多年,一直得不到晉升。
身後有禦史搶著說道:“百姓過的如何,與靈州王倒行逆施何幹?”
此話一出,盧祥生頓時火冒三丈,身邊有人趕緊將他抱住,在大殿上毆打禦史,可真就是讓人找到攻訐的地方了。
說話的禦史很年輕,一看就是世家子弟出身,這種時候想要博個出頭。
“你們放開,大皇子殿下,百姓過的好與不好,沒想到在我們禦史眼中,竟然毫不相幹,當真是好官啊。”
“盧大人,本官知道你與靈州王姻親,幫他也是無可厚非,但在大是大非麵前,你還是多考慮考慮朝廷。”
王麟站了出來,那小禦史口齒不錯,但論朝堂經驗,他完全不是盧祥生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