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此處,太後如何能猜不到那通城州有問題。


    “臨海官員也都裝聾作啞?”


    天元帝冷笑:“那處儼然已成一攤死水,仿若已不是我大越疆土。”


    太後立時就想到外麵跪著的言官,臉色大變:“這背後之人……”


    天元帝道:“唯有沈六元可攪動那一潭死水,背後之人黔驢技窮,便來向朕施壓,莫不是以為朕就比沈六元好對付?”


    太後沉默半晌,才道:“可如此多言官跪在禦書房外終歸不是辦法。”


    “朕登基第六年了,也該露出崢嶸了,否則朕真就成了傀儡。”


    天元帝已然恢複了天子的威勢。


    以往他總是平衡多方勢力,還是頭一迴與言官正麵對上,若他們一跪他就屈服,往後豈不是徹底被拿捏?


    太後卻憂心忡忡。


    這裏頭可是有不少老臣,若有個好歹,史書還不知該如何寫天元帝。


    出了禦書房,太後並未離開,而是讓人端了椅子過來,就坐在臣子們旁邊。


    雖已過了正月,京城的風依舊刺骨。


    眾人皆勸太後離開,太後卻道:“你們若不離去,哀家縱使迴宮也不得安寧,倒不如在此處陪眾位大人。哀家一婦人總歸是不懂朝政,也隻能如此。”


    言官們便是一驚,互相對視一眼,依舊是誰也不起身。


    崔明啟得知此事,卻是暗暗鬆了口氣。


    太後何等尊貴,有她陪坐,言官們跪在禦書房外的威壓就降了一半。


    不過太後年紀不小了,言官中也不乏年紀大者,若時間拖長了,必要出事。


    需得盡快想辦法破局。


    崔明啟在揪掉十來根胡子後,終於做了決定——彈劾李慶芳。


    言官可謂李慶芳手裏的刀,他指向誰,言官們便是一擁而上。


    言官們能鬧出如此大的動靜,若說李慶芳毫不知情,崔明啟是絕不信的。


    作為一個三品官員,去對付首輔實在勉強,可如今也唯有此法能破局。


    崔明啟倒也並非不信沈逾白這個徒弟有後招,隻是他遠在通城州,等他的後招過來,黃花菜都涼了。


    左右弟子已經把李慶芳得罪了個徹底,也不差他這個老師。


    第二日,崔明啟當朝彈劾首輔李慶芳結黨營私,排除異己。


    一個剛升上來的戶部右侍郎竟就敢當堂彈劾李慶芳,縱使李慶芳能忍,李門眾人也不能忍,當堂就與崔明啟吵起來。


    崔明啟一個人當然是吵不過,這不還有次輔於達嗎。


    去年於達可是被李門逼得差點辭官,如今見崔明啟彈劾了,必要幫上一幫,縱使不能傷到李慶芳,也能出口惡氣。


    朝堂就這般吵成一團,崔明啟與於門跟李門吵成一團,那李門中人甚至擼袖子,崔明啟自是不會客氣地露出自己厚實的臂膀,李門眾人便信奉起君子動口不動手。


    而彈劾沈逾白的言官們還跪在禦書房門口沒起呢,等天元帝上完早朝迴來,身後還跟著一群吵個不停的大員。


    其中以崔明啟嗓音最嘹亮,頗有帶著千軍萬馬衝鋒的氣勢。


    禦書房門一關,裏麵吵架的聲音清晰地傳到跪著的言官們耳中。


    太後道:“怎的那邊又吵上了?”


    能為何,崔明啟想救自己學生唄。


    這一吵就是一個上午,太後便勸跪在門外的言官們:“皇帝一時怕是顧不上你們了,大家還是起來歇歇吧。”


    言官們跪了一天,腿早就麻木了,這一上午光聽裏麵爭吵,怕是裏麵的天元帝都不記得他們還跪著了。


    實在是俏媚眼做給瞎子看,白費勁。


    可跪都跪了,如今起來豈不是白受苦了?


    跪!


    繼續跪!


    禦書房那些官員們吵到要宮禁,終於與言官們一同離開。


    言官們中有不少年紀大的,連著跪了兩天,便有些受不住,走起路來一瘸一拐,頗為狼狽。


    出了宮,李慶芳氣衝衝上了李府的馬車離開。


    崔明啟卻湊到於達身邊,笑嗬嗬道:“多謝次輔大人。”


    於達就道:“你與沈六元說一聲,本官欠他的人情還了。”


    “次輔大人總不能幫人幫一半吧?”崔明啟笑得恬不知恥:“我那學生還沒度過難關呐。”


    他在京城沒什麽勢力,也隻有靠著於達欠的沈逾白那份人情。


    去年若不是逾白讓薛玉書上疏,於達不知要被李慶芳追打到什麽程度。


    於達無語。


    想那沈六元如何風華絕代,怎的就拜了崔明啟這個混不吝當了老師?


    不過借著這個機會,將李慶芳徹底推向崔明啟的對立麵,於達還是很願意的。


    “首輔大人權勢滔天,可不是你我二人能動搖,三輔劉老還在告假。”


    崔明啟便明白了,於達這是不願讓劉秉卿坐山觀虎鬥。


    那就都拉下水唄。


    崔明啟迴家抱著兩壇酒去了薛府。


    一番暢談後,再上早朝,便是崔明啟聯合次輔三輔對首輔李慶芳的圍剿。


    那聲勢比言官們可大太多了。


    李慶芳雖權勢滔天,卻也無法對付如此多人。


    數日後,李慶芳給天元帝上疏請辭,天元帝自是不允,這彈劾便繼續。


    李慶芳再辭,天元帝再不允,如此反複拉扯之下,李慶芳病倒了。


    天元帝立即派禦醫前往李府為其診治,又是各種好藥材往李府搬,可見天元帝對首輔大人的看重。


    朝堂紛紛擾擾,天元帝焦頭爛額之際,通城州一封捷報讓得天元帝在禦書房連唿三聲好。


    次日,朝堂便為之震動。


    通城州一舉殲滅兩千一百一十七名海賊!


    困擾通城州二十多年的海賊被徹底解決!


    天元帝坐在大殿之上,朗聲道:“這就是你們彈劾的能臣,這就是你們要殺的忠臣!你們究竟是為大越著想,還是為一己之私著想?”


    此番怒斥一出,近日鬧騰的言官們跪了一地,再不敢開口。


    崔明啟心中大喜。


    難怪逾白如此淡然,原來是壓著這等大功護身,看哪個不長眼的還敢彈劾逾白!


    天元帝也覺近日的怨氣被這一封捷報盡數驅散,目光便掃視眾人:“沈愛卿立下如此大功,各位愛卿以為應該如何賞賜?”


    吏部左侍郎秦詔站出來,對天元帝道:“迴稟陛下,沈知州上任不足半年,此時若升遷實在不合禮數,不若先記下一功,待三年考核期到了,再行評判。”


    天元帝不辨喜怒,扭頭看向次輔:“於愛卿以為如何?”


    “迴稟陛下,臣以為沈知州雖立下大功,然也過錯極多,不若功過相抵。”


    崔明啟心底一聲冷笑。


    前一日還和他一同對付李春芳,今日一得知逾白立下大功,立刻倒向李門,怕是擔心他崔明啟培養勢力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有卷軸通古今,我養成了未來首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漁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漁眠並收藏家有卷軸通古今,我養成了未來首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