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卓然講完,老爸,沈學文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來,激動地說道:“兒子,你講的太棒了,老爸我都不如你呀!”
“古人常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裏我要改動一個字,就是聽兒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哈哈哈哈……”
沈學文爽朗的笑了起來,他從來沒有這麽開心的笑過。
在老爸麵前,沈卓然並沒有拘束感,而是自信的說道:“老爸,我覺得吧,中醫並不難學,主要是你方向對了,那麽學起來就會輕車熟路,不那麽費勁了。”
“喲,是啊,兒子,那你說說中醫怎麽學才能夠學好?都需要掌握哪些重點?”
沈卓然嘿嘿一笑,您這個老中醫麵前我就獻醜了,如果說的不對,還請您老指教。”
“學習中醫,關鍵的是要掌握中藥的藥性,也就是藥物的四氣五味,藥物歸經,藥物的升降沉浮,藥物的配伍以及藥物的劑量,這五大方麵。”
沈學文笑著點了點頭:“兒子,繼續!繼續說,我聽著呢!”
“藥物的四氣五味,就是指寒、熱、溫、涼。五味就是酸、苦、甘、辛、鹹。”
“四氣是根據藥物作用於人體所產生的反應得出的,與人所患病症的寒熱性質相對。以陰陽來分,寒涼屬陰,溫熱屬陽。”
“一般而言,能夠減輕或消除熱症的藥物,多屬寒涼性質。 寒、涼其性相同,程度不等,寒比涼藥性更強”
“同理,能夠減輕或治療寒症的藥物,多屬溫熱性質,也是程度不同而已,熱比溫藥性更強。”
“寒性的藥物大多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涼血、養陰等作用,而涼性的藥物以疏散表邪、平肝、涼肝、安神為主。”
“溫熱的藥物大多具有溫裏散寒、補火助陽、溫經通絡、迴陽救逆、補氣、行氣活血、祛風解表、化濕、開竅等作用。”
“雖然有的藥物不偏於寒涼,也不偏於溫熱,就是寒涼溫熱的特征不明顯,這一類的藥物一般標為性平,但真正來說,性平的藥物也屬於四氣之中。”
沈學文不住的點頭:“兒子聰明,腦子挺好使,這些重要的基礎都記住了。”
沈卓然微微一笑,繼續說道:“謝謝老板誇獎,我也是看了很多書,琢磨出來的,大多數中醫書,這些都是重要內容。”
“五味是指藥物的酸、苦、甘、辛、鹹五種不同的味道。它不僅表明藥物的實際味道,而且從另一角度來表明藥物的性能。”
“酸味能收、能澀,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酸澀雖不同味,但收斂固澀功效相同。收斂是指在固護正氣時防止津、精、氣、血、二便外泄過度,能治療正氣不固、滑脫不禁等多種病症。”
“比如酸味的中藥五味子、烏梅等有斂肺止咳、澀腸止瀉的作用。固澀與收斂相似,比如澀味的中藥龍骨、赤石脂具有澀精、澀腸、止帶的作用。酸味另有生津、酸甘化陰的作用,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病症。”
“苦味能泄、能燥。泄指下行的趨勢,有通泄、清泄、降泄的不同,通泄大腸,能治肪熱結便秘。比如中藥大黃瀉下攻積,清泄火熱,能治療火熱熾盛。比如中藥梔子清泄三焦。降泄肺氣能治療咳喘,比如中藥杏仁能止咳平喘。燥指燥濕,能治療濕證,有苦溫燥寒濕、苦寒燥濕熱兩種。苦而性溫的藥物,比如中藥蒼術、厚樸治寒濕症。苦而性寒的藥物,比如黃芩、黃連治濕溫證。”
“甘味就是甜味,能補、能緩、能和,有補虛、緩急止痛、緩和藥性或調和藥味等作用。所以,補虛藥包括補氣、補陽、補血、補陰、健脾、生津、潤燥等等,以及具有緩急止痛,緩和毒烈藥性,並可調和藥味的甘草、蜂蜜等等這些補虛藥都標以甘味。”
“此外,對於消食和中的麥芽、山楂等中藥,以及緩和肝風內動而筋脈攣急的息風止痙藥, 比如天麻、鉤藤、蟬蛻等,也常標以甘味。”
“辛就是辣味,能散、能行,具有發散、行氣、活血、開竅、溫化等作用。一般治療表證的藥物,比如麻黃、薄荷等,和行氣活血的藥物,比如中藥紅花、木香等都有辛味。一些芳香藥有時也標上“辛”,即具有辛香之氣,其除有能散、能行的特點之外,還有芳香辟穢、化濁開竅等作用。”
“鹹味能下、能軟,有瀉下通便、軟堅散結的作用,多用於瘰鬁、癭瘤、痰核、症瘕等病症。例如中藥昆布、海藻消散瘰鬁,芒硝瀉下通便,鱉甲軟堅消症等。”
“另外,還有“淡”味一說,淡能滲、能利,有滲濕利水的作用,多用治水腫、小便不利等症。淡味藥物有茯苓、豬苓、通草、薏苡仁等。一般淡味附於甘味,所以仍然稱五味。”
“古人常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裏我要改動一個字,就是聽兒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哈哈哈哈……”
沈學文爽朗的笑了起來,他從來沒有這麽開心的笑過。
在老爸麵前,沈卓然並沒有拘束感,而是自信的說道:“老爸,我覺得吧,中醫並不難學,主要是你方向對了,那麽學起來就會輕車熟路,不那麽費勁了。”
“喲,是啊,兒子,那你說說中醫怎麽學才能夠學好?都需要掌握哪些重點?”
沈卓然嘿嘿一笑,您這個老中醫麵前我就獻醜了,如果說的不對,還請您老指教。”
“學習中醫,關鍵的是要掌握中藥的藥性,也就是藥物的四氣五味,藥物歸經,藥物的升降沉浮,藥物的配伍以及藥物的劑量,這五大方麵。”
沈學文笑著點了點頭:“兒子,繼續!繼續說,我聽著呢!”
“藥物的四氣五味,就是指寒、熱、溫、涼。五味就是酸、苦、甘、辛、鹹。”
“四氣是根據藥物作用於人體所產生的反應得出的,與人所患病症的寒熱性質相對。以陰陽來分,寒涼屬陰,溫熱屬陽。”
“一般而言,能夠減輕或消除熱症的藥物,多屬寒涼性質。 寒、涼其性相同,程度不等,寒比涼藥性更強”
“同理,能夠減輕或治療寒症的藥物,多屬溫熱性質,也是程度不同而已,熱比溫藥性更強。”
“寒性的藥物大多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涼血、養陰等作用,而涼性的藥物以疏散表邪、平肝、涼肝、安神為主。”
“溫熱的藥物大多具有溫裏散寒、補火助陽、溫經通絡、迴陽救逆、補氣、行氣活血、祛風解表、化濕、開竅等作用。”
“雖然有的藥物不偏於寒涼,也不偏於溫熱,就是寒涼溫熱的特征不明顯,這一類的藥物一般標為性平,但真正來說,性平的藥物也屬於四氣之中。”
沈學文不住的點頭:“兒子聰明,腦子挺好使,這些重要的基礎都記住了。”
沈卓然微微一笑,繼續說道:“謝謝老板誇獎,我也是看了很多書,琢磨出來的,大多數中醫書,這些都是重要內容。”
“五味是指藥物的酸、苦、甘、辛、鹹五種不同的味道。它不僅表明藥物的實際味道,而且從另一角度來表明藥物的性能。”
“酸味能收、能澀,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酸澀雖不同味,但收斂固澀功效相同。收斂是指在固護正氣時防止津、精、氣、血、二便外泄過度,能治療正氣不固、滑脫不禁等多種病症。”
“比如酸味的中藥五味子、烏梅等有斂肺止咳、澀腸止瀉的作用。固澀與收斂相似,比如澀味的中藥龍骨、赤石脂具有澀精、澀腸、止帶的作用。酸味另有生津、酸甘化陰的作用,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病症。”
“苦味能泄、能燥。泄指下行的趨勢,有通泄、清泄、降泄的不同,通泄大腸,能治肪熱結便秘。比如中藥大黃瀉下攻積,清泄火熱,能治療火熱熾盛。比如中藥梔子清泄三焦。降泄肺氣能治療咳喘,比如中藥杏仁能止咳平喘。燥指燥濕,能治療濕證,有苦溫燥寒濕、苦寒燥濕熱兩種。苦而性溫的藥物,比如中藥蒼術、厚樸治寒濕症。苦而性寒的藥物,比如黃芩、黃連治濕溫證。”
“甘味就是甜味,能補、能緩、能和,有補虛、緩急止痛、緩和藥性或調和藥味等作用。所以,補虛藥包括補氣、補陽、補血、補陰、健脾、生津、潤燥等等,以及具有緩急止痛,緩和毒烈藥性,並可調和藥味的甘草、蜂蜜等等這些補虛藥都標以甘味。”
“此外,對於消食和中的麥芽、山楂等中藥,以及緩和肝風內動而筋脈攣急的息風止痙藥, 比如天麻、鉤藤、蟬蛻等,也常標以甘味。”
“辛就是辣味,能散、能行,具有發散、行氣、活血、開竅、溫化等作用。一般治療表證的藥物,比如麻黃、薄荷等,和行氣活血的藥物,比如中藥紅花、木香等都有辛味。一些芳香藥有時也標上“辛”,即具有辛香之氣,其除有能散、能行的特點之外,還有芳香辟穢、化濁開竅等作用。”
“鹹味能下、能軟,有瀉下通便、軟堅散結的作用,多用於瘰鬁、癭瘤、痰核、症瘕等病症。例如中藥昆布、海藻消散瘰鬁,芒硝瀉下通便,鱉甲軟堅消症等。”
“另外,還有“淡”味一說,淡能滲、能利,有滲濕利水的作用,多用治水腫、小便不利等症。淡味藥物有茯苓、豬苓、通草、薏苡仁等。一般淡味附於甘味,所以仍然稱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