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一天,是二十五日,一大早景墨便趕到聶小蠻的饞貓齋裏去,不料小蠻又去進行他的例行早晨散步,還沒有迴來。其實這所謂的散步,往往就是溜得遠一些,去買早點了,景墨早就習慣了的。
景墨就在書房坐下來,打算看看刑部最新的通報上有什麽消息,一看之下卷宗裏雖然記載著關於紅花地賭窩的消息,然而不出馮子舟所料,果然是略而不詳,不但那些所謂“有頭有臉”的人物們的姓名不曾披露,而且那七十六個男女賭徒的數目,也已大大地打了一個折扣,所載不過十數人而已,所謂的律法於權貴全無緊要,隻不過用來冶民、管民、限民罷了。
景墨不由得長長地歎息一聲,官場腐敗日勝一日,隻江河日下一去不返,世道混渾如此,不知道百姓還要受多少苦難,百姓何辜嗬。
過了一會兒,聶小蠻從外麵迴來,開始用他的早餐,早餐是這金陵城中有名的名吃,如意迴鹵幹。
小蠻看著景墨有點奇怪:“你不吃嗎?”
景墨笑道:“我吃過了。”
相傳當年洪武爺在金陵登建都之後,吃膩了宮中的山珍海味,一日微服出宮,在街頭看到一家小吃店炸油豆腐果,香味四溢,色澤金黃,不禁食欲大增。
他於是脫下手上一枚坡形玉扳指,要求店主將豆腐果加工一碗給他享用。店主哪裏見過如此大方的主顧,立即將豆腐果放入雞湯湯鍋,配以少量的黃豆芽與調料同煮,煮至豆腐果軟綿入味送上,朱元璋吃後連連稱讚。
從此油豆腐風靡一時,流傳至今。因金陵人在燒製中時常加入豆芽,而其形很像古代玉器中的玉如意故被稱為如意迴鹵幹。
景墨看見小蠻,自然也換了另一番心情,於是忙放了刑部通報,偷偷地瞧小蠻的表情,要想猜猜聶小蠻對於這件疑案在調查上是否已有進展。可惜景墨觀察,失敗的成份占了十居八九,除了小蠻在十二分緊張和麻煩的時候,萬難輕易從他的臉色上窺探他的內心狀態。
景墨於是又想昨天下午自己和那小婢女的一番談話,並不曾受聶小蠻的托派,那麽,自己不妨先聽聽小蠻調查的成果,然後再出其不意地將自己所得到的重要消息告訴給他,也好叫小蠻好吃一驚。看著聶小蠻把豆腐果送裏嘴裏,景墨心中計較已定。
就這麽辦!
於是在小蠻用完了早飯,撤去杯盤,衛樸送了剛沏的鬆蘿茶香茶後,景墨就開始發問。
景墨道:“小蠻,我想你昨天一定已奔波了半天。可有什麽結果沒有?”
聶小蠻渾然不覺景墨心中諸般打算,口氣一如平嚐般平淡,說道:“還不能說什麽結果,我曾到魚市街冶山道院去過,也曾查明了地址,去拜訪過那位尚元吉父親的叔父輩歐陽泰鶴,查明了幾樣事實,後來我去找馮子舟,把這事告訴他,希望他給我調查一下王崇明的蹤跡。馮子舟又陪我到金陵府衙門戶中裏去調查登記的事,又一塊兒去訪問過那個高月峰郎中。末了,馮子舟留我吃了晚飯,一直耽擱到很晚。今天我本打算找一個理由,就要會見見尚元吉的姨母賴氏,這就是我昨天和你分別以後的經過情形。”
“那麽,你所查明的幾項事實是什麽事呀?”
“那冶山道院裏的役工,有一個叫做楊徑旺的,告訴我秦氏的棺材的確是在二十三日早晨九點鍾光景送進去的,送喪的隻有一男一女。這的確是一種習慣的所謂偷喪之舉。”
蘇景墨這時幾乎忍不住想補充幾句,但終於急忙忍住,又幹咳了一聲來掩飾。
聶小蠻向景墨看了看,問道:“你要說什麽話?”
景墨卻仍保持著神秘,隻答道:“沒有什麽,我想問問這送喪的一男一女是誰。
“據楊徑旺去告訴我,那女的就是死者的女兒金釧,男的卻是一個姓唐的身穿曳撒的男子,隻說是死者的親戚。後來我去見歐陽泰鶴時,他卻說他不曾聽得王寶川在金陵有什麽姓唐的親戚,這個人至今還是個迷。”
這時,景墨的咽喉間似乎有些發癢,但一想起之前小蠻老是賣關子的舉動,就把話又咽了迴去。
聶小蠻吹了吹茶湯小飲一口,仍自顧自地說道:“我還查明二十四日傍晚酉時左右,去衙門裏辦理秦氏的消籍登記的,就是尚元吉的哥哥崇明。不過那管理死亡登記的趙師爺,隻憑著高月峰郎中的一張紙就胡亂登記,並不曾親自到尚家裏去調查過。因此,可以證明王崇明在他的主母死後還沒有失蹤。”
景墨情不自禁地暗暗點了點頭,因為這個結論和自己所歸納的恰正相合。但景墨這點頭的動作,聶小蠻似沒有看見。
小蠻繼續說道:“還有一點,我認為非常可疑,那姓楊的曾說那天四個扛棺材的夫役中,有一個人他向來認識,那人名叫老四,住在大士茶亭百馬營,你想大士茶亭離花露崗很遠。他們為什麽不雇傭近處的役夫,卻這樣子舍近求遠?因此,我覺得這裏麵的自相矛盾之處越發不能解釋。”
景墨插口問道:“你說的矛盾點指什麽說的呀。”
聶小蠻唿又飲了一口茶,才說道:“我昨天就覺到這裏麵的事實互相矛盾,在情理上解釋不通。因為從一般心理上猜測,秦氏的死,假使當真出於賴氏母子的謀害,謀害的方法姑且假設是最簡便的毒藥,那麽,他們的陰謀既已成就,盡可以陳屍在堂,讓她的親生兒尚元吉迴來殯殮,事實上尚元吉決不致貿貿然就去檢查屍體,而且服毒而死,也決不是一瞥間所能瞧破,但他們為什麽此地無銀,采取這種詭秘的偷喪舉動?”
“嗯,像尚元吉這樣的書生,大約是看不出來的。”
“從別一方麵看,他們如此詭秘的偷喪,又足以反證他們的確有陰謀行為。但他們的陰謀是什麽想達到什麽目的?我實在無從推想。並且他們既有陰謀在先,為什麽又急於寫快信去通知尚元吉?告知以後,怎麽又反而故意似地造出這種種反常之舉,讓尚元吉懷疑?這種種都覺在情理上解釋不通。”
“你這麽一說,還真是這樣,他們大可以按著尚元吉的要求冶喪,這樣尚元吉自然無話可說。”
“後來我查明了他們專門到遠處去雇叫打棺材的夫役,又有那個不知從哪冒出來的姓唐的男子來出殯,越是證明他們確有詭秘的陰謀。可是又據那歐陽泰鶴說,那賴氏平素為人謙和膽小,所以經年來相安無事;又說那崇明也隻是喜歡遊手好閑罷了,他想不致幹出這種嚇人的犯法舉動,還有那郎中高月峰,也聲明秦氏是病死的。這些都是顯著的矛盾點,現在我差不多已經陷入了進退兩難的進境了。我的唯一的希望,就是等你來給我解釋了。”小蠻說完了話,便把身子靠著圈椅的背,默默地像在等著景墨繼續講下去。
景墨就在書房坐下來,打算看看刑部最新的通報上有什麽消息,一看之下卷宗裏雖然記載著關於紅花地賭窩的消息,然而不出馮子舟所料,果然是略而不詳,不但那些所謂“有頭有臉”的人物們的姓名不曾披露,而且那七十六個男女賭徒的數目,也已大大地打了一個折扣,所載不過十數人而已,所謂的律法於權貴全無緊要,隻不過用來冶民、管民、限民罷了。
景墨不由得長長地歎息一聲,官場腐敗日勝一日,隻江河日下一去不返,世道混渾如此,不知道百姓還要受多少苦難,百姓何辜嗬。
過了一會兒,聶小蠻從外麵迴來,開始用他的早餐,早餐是這金陵城中有名的名吃,如意迴鹵幹。
小蠻看著景墨有點奇怪:“你不吃嗎?”
景墨笑道:“我吃過了。”
相傳當年洪武爺在金陵登建都之後,吃膩了宮中的山珍海味,一日微服出宮,在街頭看到一家小吃店炸油豆腐果,香味四溢,色澤金黃,不禁食欲大增。
他於是脫下手上一枚坡形玉扳指,要求店主將豆腐果加工一碗給他享用。店主哪裏見過如此大方的主顧,立即將豆腐果放入雞湯湯鍋,配以少量的黃豆芽與調料同煮,煮至豆腐果軟綿入味送上,朱元璋吃後連連稱讚。
從此油豆腐風靡一時,流傳至今。因金陵人在燒製中時常加入豆芽,而其形很像古代玉器中的玉如意故被稱為如意迴鹵幹。
景墨看見小蠻,自然也換了另一番心情,於是忙放了刑部通報,偷偷地瞧小蠻的表情,要想猜猜聶小蠻對於這件疑案在調查上是否已有進展。可惜景墨觀察,失敗的成份占了十居八九,除了小蠻在十二分緊張和麻煩的時候,萬難輕易從他的臉色上窺探他的內心狀態。
景墨於是又想昨天下午自己和那小婢女的一番談話,並不曾受聶小蠻的托派,那麽,自己不妨先聽聽小蠻調查的成果,然後再出其不意地將自己所得到的重要消息告訴給他,也好叫小蠻好吃一驚。看著聶小蠻把豆腐果送裏嘴裏,景墨心中計較已定。
就這麽辦!
於是在小蠻用完了早飯,撤去杯盤,衛樸送了剛沏的鬆蘿茶香茶後,景墨就開始發問。
景墨道:“小蠻,我想你昨天一定已奔波了半天。可有什麽結果沒有?”
聶小蠻渾然不覺景墨心中諸般打算,口氣一如平嚐般平淡,說道:“還不能說什麽結果,我曾到魚市街冶山道院去過,也曾查明了地址,去拜訪過那位尚元吉父親的叔父輩歐陽泰鶴,查明了幾樣事實,後來我去找馮子舟,把這事告訴他,希望他給我調查一下王崇明的蹤跡。馮子舟又陪我到金陵府衙門戶中裏去調查登記的事,又一塊兒去訪問過那個高月峰郎中。末了,馮子舟留我吃了晚飯,一直耽擱到很晚。今天我本打算找一個理由,就要會見見尚元吉的姨母賴氏,這就是我昨天和你分別以後的經過情形。”
“那麽,你所查明的幾項事實是什麽事呀?”
“那冶山道院裏的役工,有一個叫做楊徑旺的,告訴我秦氏的棺材的確是在二十三日早晨九點鍾光景送進去的,送喪的隻有一男一女。這的確是一種習慣的所謂偷喪之舉。”
蘇景墨這時幾乎忍不住想補充幾句,但終於急忙忍住,又幹咳了一聲來掩飾。
聶小蠻向景墨看了看,問道:“你要說什麽話?”
景墨卻仍保持著神秘,隻答道:“沒有什麽,我想問問這送喪的一男一女是誰。
“據楊徑旺去告訴我,那女的就是死者的女兒金釧,男的卻是一個姓唐的身穿曳撒的男子,隻說是死者的親戚。後來我去見歐陽泰鶴時,他卻說他不曾聽得王寶川在金陵有什麽姓唐的親戚,這個人至今還是個迷。”
這時,景墨的咽喉間似乎有些發癢,但一想起之前小蠻老是賣關子的舉動,就把話又咽了迴去。
聶小蠻吹了吹茶湯小飲一口,仍自顧自地說道:“我還查明二十四日傍晚酉時左右,去衙門裏辦理秦氏的消籍登記的,就是尚元吉的哥哥崇明。不過那管理死亡登記的趙師爺,隻憑著高月峰郎中的一張紙就胡亂登記,並不曾親自到尚家裏去調查過。因此,可以證明王崇明在他的主母死後還沒有失蹤。”
景墨情不自禁地暗暗點了點頭,因為這個結論和自己所歸納的恰正相合。但景墨這點頭的動作,聶小蠻似沒有看見。
小蠻繼續說道:“還有一點,我認為非常可疑,那姓楊的曾說那天四個扛棺材的夫役中,有一個人他向來認識,那人名叫老四,住在大士茶亭百馬營,你想大士茶亭離花露崗很遠。他們為什麽不雇傭近處的役夫,卻這樣子舍近求遠?因此,我覺得這裏麵的自相矛盾之處越發不能解釋。”
景墨插口問道:“你說的矛盾點指什麽說的呀。”
聶小蠻唿又飲了一口茶,才說道:“我昨天就覺到這裏麵的事實互相矛盾,在情理上解釋不通。因為從一般心理上猜測,秦氏的死,假使當真出於賴氏母子的謀害,謀害的方法姑且假設是最簡便的毒藥,那麽,他們的陰謀既已成就,盡可以陳屍在堂,讓她的親生兒尚元吉迴來殯殮,事實上尚元吉決不致貿貿然就去檢查屍體,而且服毒而死,也決不是一瞥間所能瞧破,但他們為什麽此地無銀,采取這種詭秘的偷喪舉動?”
“嗯,像尚元吉這樣的書生,大約是看不出來的。”
“從別一方麵看,他們如此詭秘的偷喪,又足以反證他們的確有陰謀行為。但他們的陰謀是什麽想達到什麽目的?我實在無從推想。並且他們既有陰謀在先,為什麽又急於寫快信去通知尚元吉?告知以後,怎麽又反而故意似地造出這種種反常之舉,讓尚元吉懷疑?這種種都覺在情理上解釋不通。”
“你這麽一說,還真是這樣,他們大可以按著尚元吉的要求冶喪,這樣尚元吉自然無話可說。”
“後來我查明了他們專門到遠處去雇叫打棺材的夫役,又有那個不知從哪冒出來的姓唐的男子來出殯,越是證明他們確有詭秘的陰謀。可是又據那歐陽泰鶴說,那賴氏平素為人謙和膽小,所以經年來相安無事;又說那崇明也隻是喜歡遊手好閑罷了,他想不致幹出這種嚇人的犯法舉動,還有那郎中高月峰,也聲明秦氏是病死的。這些都是顯著的矛盾點,現在我差不多已經陷入了進退兩難的進境了。我的唯一的希望,就是等你來給我解釋了。”小蠻說完了話,便把身子靠著圈椅的背,默默地像在等著景墨繼續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