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小蠻有些不解地問道:“什麽棗子湯?你能不能說得明白些?”
“姨母將那隻蓋碗放在我靠著的書桌上麵,揭開了蓋,裏麵是一碗黑棗子湯。我當時就起疑心,因為我從來不曾領受她的好意,在這情勢之下,她突然有這反常的舉動,我怎能不加提防?”
“你大概不曾喝這棗子湯了。”
“自然沒有。那時她給我的感覺,更使我不敢亂喝,她把碗蓋揭開以後,便向我說道:‘趁熱喝罷,不要擱冷。’我含糊應著,但把那蓋碗移得近些,並不去喝,她卻坐在旁邊,嘴裏有一搭沒一搭地和我敷衍。她的目的分明想盯著我把棗子湯喝完。過了一會,她又一再催促,我卻越催越不敢領情。後來她似乎已瞧破我的疑心,便給自己找了個撤退的台階。她說了一聲:‘你不喜歡吃嗎?那麽,讓我拿去給金釧吃罷。”她便站起來。端了蓋碗,慌張張迴下樓去。大人,你想想這種舉動不是還要謀害我的性命嗎?“
聶小蠻皺著雙眉,搖頭道:“我看這也許是一種緩和你感情的舉動罷了,為的是去除你對於偷喪的懷疑。可是你說她是要謀害你的性命,似乎不太合理。因為假如真是你所懷疑的,那麽她的舉動也未免太笨拙了。”
尚元吉又揮舞著兩手,大聲喊道:“此事千真萬確!她一定不懷好意!她一定還要害我!不過我決不怕死,一定要......”
聶小蠻又用手擒住了那書生的大臂,扶著他重新坐下。小蠻自己也迴到圈椅上,一邊凝神思考,一邊暗暗搖頭,似乎顯出尚元吉所講述的經曆,他也不敢輕信。
蘇景墨倒是因為那書生驚駭的神情,很有些相信的傾向。安靜了一會兒之後,聶小蠻又問道:“之後你又怎麽樣呢?”
“我因為昨夜半夜和今天早晨的兩次經曆,更加確信我的懷疑決不是捕風捉影。我又借口去找一個同學,從家裏出來,打算去找我’父親的老友歐陽泰鶴。萬萬想不到我走出門口,又發現一件可疑的事情。”
景墨有些緊張地問道:“什麽事?”
“我是從後門出來的。我開了後門,忽見後門外有一個人縷著身子,看起來要悄悄地進來的樣子。那人一睹見我來開門,便急忙轉過身子,向另一個巷子的巷口奔去。這個人有什麽目的,我不得而知、但一定不利於我。我想也許碰巧和我母親的死......“
聶小蠻擺了擺手打斷他,然後插口道:“等一下,你權且慢些兒發表看法。我問你,這個人你可認識?”
“不,我從來沒有見過,但我敢說他決不是一個好人。”
“你可曾看清他的麵貌?”
“看見了的,卻不很清楚。但我記得他似乎臉上很黑還有一臉的麻子,身材很高,形狀很可怕。他在被我一看之下,就轉身奔逃,我隻看見他的後形。”
“你沒有追上去嗎?”
“當時我愣了一下,他卻跑得很快,一轉眼便向南轉彎從另一條巷子裏出去。我來不及追趕。”
“他怎樣打扮7”
“穿一身黑色的短衣,似乎很髒。”
聶小蠻靜靜的想了一會兒,又向尚元吉道:“好,你說下去吧。你剛才說要去找一個歐陽泰鶴。他是什麽樣人?你後來找著沒有?”
尚元吉點頭答道:“找著了的。歐陽泰鶴是鼎康藥房中藥號的藥師,也是大股東,是我父親在金陵本地唯一的好朋友。可是他正患著風寒,躺在床上。我把經過的種種情形告訴他以後,希望他能幫助我給我母親伸冤,不料竟讓我大失所望。”尚元吉說的時候連連搖頭,同時又露出一副撇嘴鄙視的模樣。
聶小蠻問道:“這個人,歐陽泰鶴,他的意見怎樣?”
尚元吉突然自言自語地說:“我想他的年紀太老了,又害著手足麻痹的風塞,也就難怪他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極念頭了。”
聶小蠻又催促道:“他終究有什麽表示?”
“歐陽泰鶴,他說我所舉出的種種疑點,完全是因為我的神經過敏。他說我家中向來相安無事,何況我姨母的年紀已過中年,平時也還算安分,不致有什麽邪念。我母親的喘病往往發作,卻是事實,故而這件事決不會有什麽謀財害命之說。他居然還警告我不要把我所懷疑的話在外麵亂說,因為我姨母有一個表兄是很厲害的。他叫做李得閣,現在鎮江當刑房師爺。假如我把沒有根據的話信口亂說,人家要是告我一個誣陷良善,那我不免反而吃虧。......唉。大人。我現在懊悔已來不及。我假如早知他如此,實在不應去見他。他不但不能助我,反而用許多話嚇我。”
尚元吉說到這裏。突然握緊拳頭,咬著牙齒,又自言自語道:“不對,我才不怕這些人,我一定要給我母親複仇!大人,我知道你是唯一能助我的人。我自信我的神智還未錯亂,但我因為請求歐陽泰鶴所得的經驗,知道我若貿然到衙門裏去告官,他們一定會當我是一個瘋子,把我拘禁起來。因此,我四下多方打聽,才一求到大人您。“
突然,尚元吉扭過頭來,對景墨說:“哎,蘇上差我多方打聽,也探得您不過的俠義之舉,你也是我所佩服的一人。現在請你憑著你的理智,把這件事下一句定語,我的種種懷疑可都是無中生有?“
蘇景墨曆來有些古道心腸,又看這孝子念念不忘母仇,一心要找幾句話,慰藉這個當今之世不可多得的孝子。於是,景墨也顧不得許多了,便憑著自己的直覺,發出了下麵一句結論。
景墨道:“隻要你所說的話並不是出於虛構,我承認這件事的內幕,的的確確大有名堂。而且,我也相信尊母的死,並不是出於疾病。”
景墨的這一番表示,自知有些兒過於急躁,聶小蠻總說自己心急氣躁看來是難免的了,可是聶小蠻不但並不反對,看起來卻像是有十二分同意。這一下倒是大大出乎了景墨的意料之外。
小蠻道:“元吉兄,我也承認這件事的經過情形已超越了常理的範圍。不過你父親老友歐陽老先生的話,卻也不容輕視。因為你所說的種種懷疑,都隻是片麵的和想象的,都沒有實際的證據。假使你想通過衙門公事來解決,的確還不能成立。”
那書生於是又露出哭喪的臉來,怪急道:“聶大人,你剛才不是已經答應我了嗎?唉,你決不可使我失望。你決不可......”
“姨母將那隻蓋碗放在我靠著的書桌上麵,揭開了蓋,裏麵是一碗黑棗子湯。我當時就起疑心,因為我從來不曾領受她的好意,在這情勢之下,她突然有這反常的舉動,我怎能不加提防?”
“你大概不曾喝這棗子湯了。”
“自然沒有。那時她給我的感覺,更使我不敢亂喝,她把碗蓋揭開以後,便向我說道:‘趁熱喝罷,不要擱冷。’我含糊應著,但把那蓋碗移得近些,並不去喝,她卻坐在旁邊,嘴裏有一搭沒一搭地和我敷衍。她的目的分明想盯著我把棗子湯喝完。過了一會,她又一再催促,我卻越催越不敢領情。後來她似乎已瞧破我的疑心,便給自己找了個撤退的台階。她說了一聲:‘你不喜歡吃嗎?那麽,讓我拿去給金釧吃罷。”她便站起來。端了蓋碗,慌張張迴下樓去。大人,你想想這種舉動不是還要謀害我的性命嗎?“
聶小蠻皺著雙眉,搖頭道:“我看這也許是一種緩和你感情的舉動罷了,為的是去除你對於偷喪的懷疑。可是你說她是要謀害你的性命,似乎不太合理。因為假如真是你所懷疑的,那麽她的舉動也未免太笨拙了。”
尚元吉又揮舞著兩手,大聲喊道:“此事千真萬確!她一定不懷好意!她一定還要害我!不過我決不怕死,一定要......”
聶小蠻又用手擒住了那書生的大臂,扶著他重新坐下。小蠻自己也迴到圈椅上,一邊凝神思考,一邊暗暗搖頭,似乎顯出尚元吉所講述的經曆,他也不敢輕信。
蘇景墨倒是因為那書生驚駭的神情,很有些相信的傾向。安靜了一會兒之後,聶小蠻又問道:“之後你又怎麽樣呢?”
“我因為昨夜半夜和今天早晨的兩次經曆,更加確信我的懷疑決不是捕風捉影。我又借口去找一個同學,從家裏出來,打算去找我’父親的老友歐陽泰鶴。萬萬想不到我走出門口,又發現一件可疑的事情。”
景墨有些緊張地問道:“什麽事?”
“我是從後門出來的。我開了後門,忽見後門外有一個人縷著身子,看起來要悄悄地進來的樣子。那人一睹見我來開門,便急忙轉過身子,向另一個巷子的巷口奔去。這個人有什麽目的,我不得而知、但一定不利於我。我想也許碰巧和我母親的死......“
聶小蠻擺了擺手打斷他,然後插口道:“等一下,你權且慢些兒發表看法。我問你,這個人你可認識?”
“不,我從來沒有見過,但我敢說他決不是一個好人。”
“你可曾看清他的麵貌?”
“看見了的,卻不很清楚。但我記得他似乎臉上很黑還有一臉的麻子,身材很高,形狀很可怕。他在被我一看之下,就轉身奔逃,我隻看見他的後形。”
“你沒有追上去嗎?”
“當時我愣了一下,他卻跑得很快,一轉眼便向南轉彎從另一條巷子裏出去。我來不及追趕。”
“他怎樣打扮7”
“穿一身黑色的短衣,似乎很髒。”
聶小蠻靜靜的想了一會兒,又向尚元吉道:“好,你說下去吧。你剛才說要去找一個歐陽泰鶴。他是什麽樣人?你後來找著沒有?”
尚元吉點頭答道:“找著了的。歐陽泰鶴是鼎康藥房中藥號的藥師,也是大股東,是我父親在金陵本地唯一的好朋友。可是他正患著風寒,躺在床上。我把經過的種種情形告訴他以後,希望他能幫助我給我母親伸冤,不料竟讓我大失所望。”尚元吉說的時候連連搖頭,同時又露出一副撇嘴鄙視的模樣。
聶小蠻問道:“這個人,歐陽泰鶴,他的意見怎樣?”
尚元吉突然自言自語地說:“我想他的年紀太老了,又害著手足麻痹的風塞,也就難怪他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極念頭了。”
聶小蠻又催促道:“他終究有什麽表示?”
“歐陽泰鶴,他說我所舉出的種種疑點,完全是因為我的神經過敏。他說我家中向來相安無事,何況我姨母的年紀已過中年,平時也還算安分,不致有什麽邪念。我母親的喘病往往發作,卻是事實,故而這件事決不會有什麽謀財害命之說。他居然還警告我不要把我所懷疑的話在外麵亂說,因為我姨母有一個表兄是很厲害的。他叫做李得閣,現在鎮江當刑房師爺。假如我把沒有根據的話信口亂說,人家要是告我一個誣陷良善,那我不免反而吃虧。......唉。大人。我現在懊悔已來不及。我假如早知他如此,實在不應去見他。他不但不能助我,反而用許多話嚇我。”
尚元吉說到這裏。突然握緊拳頭,咬著牙齒,又自言自語道:“不對,我才不怕這些人,我一定要給我母親複仇!大人,我知道你是唯一能助我的人。我自信我的神智還未錯亂,但我因為請求歐陽泰鶴所得的經驗,知道我若貿然到衙門裏去告官,他們一定會當我是一個瘋子,把我拘禁起來。因此,我四下多方打聽,才一求到大人您。“
突然,尚元吉扭過頭來,對景墨說:“哎,蘇上差我多方打聽,也探得您不過的俠義之舉,你也是我所佩服的一人。現在請你憑著你的理智,把這件事下一句定語,我的種種懷疑可都是無中生有?“
蘇景墨曆來有些古道心腸,又看這孝子念念不忘母仇,一心要找幾句話,慰藉這個當今之世不可多得的孝子。於是,景墨也顧不得許多了,便憑著自己的直覺,發出了下麵一句結論。
景墨道:“隻要你所說的話並不是出於虛構,我承認這件事的內幕,的的確確大有名堂。而且,我也相信尊母的死,並不是出於疾病。”
景墨的這一番表示,自知有些兒過於急躁,聶小蠻總說自己心急氣躁看來是難免的了,可是聶小蠻不但並不反對,看起來卻像是有十二分同意。這一下倒是大大出乎了景墨的意料之外。
小蠻道:“元吉兄,我也承認這件事的經過情形已超越了常理的範圍。不過你父親老友歐陽老先生的話,卻也不容輕視。因為你所說的種種懷疑,都隻是片麵的和想象的,都沒有實際的證據。假使你想通過衙門公事來解決,的確還不能成立。”
那書生於是又露出哭喪的臉來,怪急道:“聶大人,你剛才不是已經答應我了嗎?唉,你決不可使我失望。你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