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戰爭之神的威名
不能忘卻的197653 作者:行早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2018年,美軍參謀學院戰鬥研究所第13號報告披露,在抗美援朝爭中,誌願軍僅以一個陸軍兵種,就抵消了美軍陸、海、空三軍的優勢。
美軍擁有空中優勢、火力優勢、後勤優勢,結果卻沒能轉化成最終的勝利,僅以地麵炮火而言,如此壓倒性的優勢卻仍然損失慘重,美軍不得不仔細將誌願軍研究一番,最終得出了三個結論。
在戰爭中,美軍的重火力幾乎一直保持在誌願軍的五到十倍左右,哪怕是爭奪一個小小的陣地,都會傾瀉海量的炮彈,到後期更是出了範佛裏特這個不走尋常路的指揮官,在981高地和上甘嶺上,“範佛裏特彈藥量”不斷刷新人們對戰爭的認識。
然而美軍卻發現,就在他們認為陣地上不可能有生命存活的情況下,誌願軍卻一次次的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的不凡。這種生存能力讓美軍士兵產生了一種“帶有宗教情緒的敬畏”,經過仔細研究,他們發現了其中的一些奧妙。
首先,誌願軍擁有豐富的戰鬥經驗和高超的戰略戰術。剛開始美軍認為,誌願軍不過是一群裝備落後的“農民軍”,隻會用無腦衝鋒的人海戰術,對於現代化戰爭缺乏足夠的了解和認識,這種想法讓美軍吃了大虧。
誌願軍的指揮員不少都是打了20多年仗的老兵,他們的經驗豐富到隻需要通過炮彈彈片和聽聲辨位,就能確定美軍前線火炮種類以及準確位置,並據此製定了“二重二輕”的原則,即一線兵力配置輕,火力配置重,二線兵力配置重,火力配置輕。
第13號報告披露,誌願軍在對火炮的認識上,完全和美軍處於同一水平線上,這讓美軍感到吃驚。同時報告也承認,誌願軍的“二重二輕”並不是一成不變,還會根據美軍的火力進行靈活調整,能夠在有效降低自身傷亡的同時,給一線的聯軍部隊帶來大量的傷亡。
其次是優秀的土工作業水平。在麵對美軍炮火和空中打擊時,誌願軍的陣地多采用大縱深的結構。大多數為農民出身的誌願軍極擅長土工作業,他們充分利和地形修築陣地和防禦工事,在反斜麵挖出人員隱蔽部,又用坑道和正麵的防禦陣地相連接。
這樣人員可以在猛烈的火力打擊下存活,又可以迅速進入防禦陣地。這些陣地的構築也極其巧妙,它們即有良好的射界,對重炮也有不錯的防護。正是這些土工作業,使得美軍的炮火一停,誌願軍就能立即出現在陣地上。
最後是一流的偽裝技巧。由於誌願軍長期處於缺少空中優勢的處境,因此摸索出一套高明的偽裝技巧。包括人員的偽裝、車裝的偽裝、裝備的裝備,甚至整個陣地的偽裝。比如用原木做的假炮,用稻草做的假人,用木板做的假車等等。這些偽裝和周圍環境完全融為一體,就算美軍飛機靠近也看不出破綻。
在著名的龍源裏阻擊戰中,郭忠田率領一個排,利用假陣地吸引了美軍幾乎全部火力打擊。美軍出動數百架次戰機,向假陣地發射數千發炮彈和炸彈。而郭忠田的排得以幸免,他們利用手中的輕武器打退敵人多次進攻,殲敵215人,自己無一傷亡。
我們把目光聚焦到炮兵上。
斯大林有句名言“炮兵是戰爭之神”。大炮之所以能被稱之為“神”,是因為大炮尤其是大口徑重炮,至今仍然是戰場上的火力骨幹,是決定戰場形勢的重要因素。
當時在朝鮮戰場上,美軍的一個師就擁有近千門火炮,其中包括72門榴彈炮、120門各種直射炮,以及各種口徑的無坐力炮、迫擊炮等等。美軍在朝鮮的7個師和一個第8集團軍總部共擁有6049門各種火炮,其中568門為大口徑榴彈炮。
中國人民誌願軍炮兵是首批入朝參戰的兵種之一,誌願軍炮兵分為軍級以上預備炮兵和師級以下隊屬炮兵。誌願軍的第一批入朝部隊,4個主力軍才有三千多門各種火炮,其中的大多數還是老舊的小口徑的山炮、野炮,甚至是迫擊炮。70毫米以上口徑的火炮僅有190門。誌願軍的火炮數量少,炮舊、型號多、射程近、威力小。
後入朝的非主力軍,火炮的數量則更少。
1950年10月誌願軍入朝時,預備炮兵僅有第1、第2和第8炮兵師,共9個團,裝備日本和美國製造的舊式火炮,共284門,大多由騾馬牽引。隊屬炮兵主要配備山炮、步兵炮和小口徑迫擊炮,多由騾馬馱載或人力背負,編製主要為連、營級別。
誌願軍炮兵指揮機構,隨著首批參戰部隊一起進入朝鮮。
開始為炮兵司令部,萬毅任司令員(未到職)、邱創成任政治委員。
在作戰雙方炮兵數量和裝備懸殊的局勢下,誌願軍炮兵遵循集中使用的原則,將兵力和火力集中於主要方向和關鍵地段,以獲取局部優勢;以抵近射擊和直接瞄準射擊為主,提高命中率。
第一次戰役中,預備炮兵的2個團和1個營,被調配支援第39軍進攻雲山。由於火力集中且猛烈,步兵得以順利突破敵軍防線,迅速攻占雲山,幾乎全殲美軍騎兵第1師(機械化師)第8團。
第一次戰役結束後,11月7日,邱創成和匡裕民聯名向中央軍委發電,提出從朝鮮戰場的作戰情況來看,“野戰炮火必須按照大炮占一、小炮占二的比例配置,並且需要使用較為新式的火炮進行改裝,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軍、師兩級的野戰炮兵部隊都應配備榴彈炮,而機動炮兵必須裝備牽引式大口徑火炮,方能具備足夠的殲滅性火力。”
此外,他們還建議,在部隊改裝蘇式火炮的過程中,應優先對那些具備炮戰經驗和技術的部隊進行改裝,以縮短訓練時間,盡快投入作戰。
中央軍委對此建議給予了高度重視,決定將朝鮮戰場上具備炮戰經驗的三個野戰炮兵師調迴國內,進行蘇式火炮的改裝,組建新的炮兵部隊。
第二次戰役中,誌願軍采取迂迴包圍、穿插分割、速戰速決的戰法,隊屬炮兵及時支援步兵作戰,而預備炮兵則受道路條件限製,多數未能跟上步兵的前進速度。
入朝參戰初期,由於誌願軍是在運動戰中與敵預期遭遇進行戰鬥,對炮兵部隊機動能力有著不小的考驗。誌願軍炮兵由於火炮少、機動性差、易遭敵空襲等因素,雖然對於戰役勝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往往跟不緊、打不上,不能發揮更大的威力。
隨後,根據誌願軍總部的要求,中央軍委調整了原定計劃,決定讓炮兵第一師繼續留在朝鮮,指揮野戰炮兵部隊,支援第三次戰役。
而誌願軍炮兵司令部以及第二、第八師師部返迴國內,負責改裝並組建新的炮兵部隊。計劃於1951年3月底前,在東北地區完成兩個防坦克殲擊炮兵師(共120門火炮)、九個火箭炮兵團(共210門火炮)以及三個榴彈炮兵團(共108門火炮)的組建和整訓工作。
1951年1月18日,中央軍委決定成立一支精幹的誌願軍炮兵指揮所,由匡裕民擔任主任,賈克擔任副參謀長,統一指揮誌願軍地麵炮兵部隊及高炮第61師(另有3個高炮師歸屬空軍指揮所,負責在朝鮮修建機場的任務)。
第三次戰役,是誌願軍對預有防禦準備的美軍進行的首次大規模進攻作戰。誌願軍各部隊發揮了出色的偽裝技能,以樹枝、白雪作為嚴密偽裝,數量龐大的進攻部隊在白天終於瞞過了美軍飛機和前沿哨兵的偵察,完成了部隊的展開和作戰準備。
1950年12月31日晚17時,在西線向“聯合國軍”在“三八線”附近的防線發起全線進攻。
在第三次戰役中,誌願軍炮兵部隊為配合步兵突破美軍防線,在缺乏彈藥的情況下,仍克服重重困難,組織7個團 (野炮和榴彈炮共106門),在重點突擊地段實施火力破壞和監視射擊,共發射4267發炮彈。
在第39軍116師突破臨津江時,炮兵在5公裏的正麵上集結了73門火炮,以45門火炮開辟通路,以28門火炮壓製南朝鮮軍縱深陣地上的發射點和炮火,經20分鍾炮火準備,將敵前沿工事摧毀80%,並打開兩個突破口,保障步兵迅速渡過臨津江,完成突破任務。
經過前三次戰役的作戰,誌願軍炮兵部隊的人員傷亡較為嚴重,武器裝備也損失不小。為了增強炮兵實力,部分部隊被調迴國內進行整編補充和裝備更換,同時國內也在加快組建新的炮兵部隊。
在誌願軍入朝作戰後連續三次戰役中,第三次戰役是參戰炮兵和發射炮彈最多的一次。
第一次戰役時,實際參戰炮兵隻有5個營,按每營12門火炮計,隻有60門火炮;
第二次戰役時,實際參戰炮兵隻有48門火炮,兩次戰役參戰炮兵共發射炮彈1054發;
而第三次戰役參戰炮兵7個團共106門火炮,發射炮彈4287發,參戰火炮相當於前兩次戰役的總和,發射炮彈數是前兩次戰役總和的4倍。
同時,炮兵發揮的作用比前兩次戰役均好,是戰役發展順利和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受到了步兵好評。標誌著誌願軍步炮協同作戰能力在不斷地增強,炮兵大規模運用所收的巨大成效正在慢慢顯現。
第四次戰役後期和第五次戰役中,新建和換裝的預備炮兵有4個師共10個團相繼入朝,隊屬炮兵大量增加。其中包括裝備蘇製122毫米和152毫米榴彈炮的第7師、第21師,和裝備蘇製76.2毫米野炮、57毫米戰防炮的第31師、第32師。
由於我軍在機械化裝備,空軍和地麵炮火與美軍比占據絕對劣勢,因此朝鮮戰爭初期,誌願軍往往碰到一個很頭疼又很尷尬的情況:在很多戰鬥中,誌願軍往往能夠以優勢兵力包圍美軍,但由於我軍在地麵炮火占據劣勢,我軍始終沒法包圍圈內的敵人展開殲滅戰。
在第四次戰役中,誌願軍炮兵火力不足的缺點,直接導致了戰役結果不如預期。憑借前幾次戰役打出來的威懾力,起初的誌願軍勢如破竹。然而,當他們攻擊到砥平裏時,卻吃了大虧。
砥平裏駐紮了美軍第2師第23團、法國的一個營、一個坦克連,還有一個重炮營,總兵力超過了六千人。這些部隊有環形防禦陣地的保護,誌願軍的武器很難對他們造成有效殺傷。
1951年2月13日,8個團的誌願軍,對砥平裏發起進攻。
由於缺乏重武器,我軍始終無法攻克敵人的防線。最終,攻擊砥平裏的戰鬥未能取勝。而這次戰鬥的失利,也讓一場本可取得的勝仗變成了平局。誌願軍對重火力的需求,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為了提高誌願軍的作戰效率,加強軍隊的現代化建設,中國從1951年開始從蘇聯進口大口徑火炮。當時,我國從蘇聯進口了多門火炮,這些火炮性能先進,威力大射程遠。
在這些數量眾多的火炮中,有三款火炮是非常有名的。
第一款是ml20型152毫米加農榴彈炮,這是我國從蘇聯進口的最先進牽引式火炮,其全重5.92噸,最大射程14.78公裏。這樣的性能在當時世界各國的重型火炮中都是相當先進的,我國進口ml20型加農榴彈炮,迅速解決了我軍的炮兵的短板。
第二款是1938型122毫米榴彈炮,這是我國進口的主力火炮,火炮全重2.45噸,如果我軍炮兵使用21.8公斤的炮彈,該炮的最大射程為11.8公裏。
第三款是bm13型132毫米火箭炮,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喀秋莎”火箭炮。bm-13型火箭炮,通常配備在吉斯卡車上,攜帶16枚火箭彈,在戰鬥中可以迅速發射,在短短幾秒內便能將彈藥傾瀉而出。一次齊射的火力覆蓋範圍高達4萬平方米,相當於95個籃球場的大小,幾門喀秋莎火箭炮便足以讓戰場陷入烈火焚燒的恐怖場景。它不僅打擊力強大,還具備高機動性,能夠在發射後迅速撤離,令人防不勝防。
到1951年4月,經過重新組建和改編的誌願軍炮兵部隊陸續進入朝鮮參戰。當時,誌願軍在朝鮮的地麵炮兵部隊已增至28個團,其中,第一線作戰的11個軍分別配備了1個軍屬野榴炮團。
此外,炮兵指揮所還指揮著4個榴彈炮師(共11個團,其中包括3個蘇式122毫米口徑的榴彈炮團,8個配備日式或美式野炮、榴彈炮的團),1個防坦克殲擊炮師(4個團)以及1個火箭炮兵師(2個團)。誌願軍的火力得到了顯著增強。
在運動戰階段,誌願軍的炮兵麵臨數量不足、性能較差、機動性差等問題,難以有效支援步兵的作戰推進。許多誌願軍步兵的師、團級指揮員長期習慣於指揮步兵作戰,對炮兵的技術和戰術不夠熟悉,缺乏對火炮性能和戰術運用的深入了解。
在實際作戰中,因擔心麻煩或害怕引發美軍飛機及炮兵火力的打擊,不願動用配屬的野戰炮兵。尤其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戰役中,有些師甚至沒有使用過山炮,隻傾向於使用步兵和攜帶方便的步兵火炮。
因此,出現了不給炮兵分配任務、分配了任務卻不給足準備時間,或者隨意分配任務的情況,甚至將榴彈炮與迫擊炮混合使用。由於這些問題,步炮協同在運動戰期間未能得到妥善解決,導致本已數量稀少的野戰炮兵未能在作戰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1951年4月15日,誌願軍炮兵指揮所召開了首次炮兵會議,會議強調在作戰中要將優勢兵力和火力集中於主要方向,貫徹“火力集中、陣地適度分散”的作戰原則,特別重視白天的戰鬥和協同作戰,同時加強防空措施和偽裝工作。
1951年6月,在誌願軍進行持久戰準備期間,特別強調了各兵種之間的作戰協同。
誌願軍副司令員鄧華強調,要精心組織各類火力和各兵種之間的緊密配合,尤其是步兵與炮兵的協同作戰。他指出,突破之後不能認為炮兵就無用武之地了,也不能因為顧慮而不敢使用炮兵,必須為炮兵的跟進提供有利條件。
炮兵的火力支援要持續到戰鬥的最後階段。
火力與突擊的無縫結合,是未來組織戰鬥、特別是步炮協同的核心任務,也是所有步兵和炮兵指揮員必須重視的關鍵問題。
通過研究和總結,誌願軍在步兵和炮兵的作戰協同方麵取得了顯著進展。
隨著火炮數量的增多和性能的提升,誌願軍各級指揮員愈加注重炮兵在作戰中的應用。1951年7月,誌願軍炮兵指揮所召開第二次炮兵會議,要求部隊樹立長期作戰思想,利用戰鬥間隙進行軍政訓練,積極主動地支援步兵作戰,大量殺傷和消耗敵人。
這時候,第21師也終於準備就緒,首批喀秋莎火箭炮進入誌願軍炮兵21師的陣營。第21師攜帶“喀秋莎”火箭炮進入了朝鮮。
不過喀秋莎火箭炮的使用卻並非易事,它的彈藥價格高昂,一發火箭彈成本相當於八兩黃金,在戰火紛飛的朝鮮戰場上,每發火箭彈都猶如國家的一塊“金磚”。這種昂貴的代價讓誌願軍不得不精打細算,隻有在關鍵時刻才敢動用這款大殺器。
誌願軍炮兵21師的戰士們將喀秋莎視若珍寶。
盡管此時的誌願軍已經接收了大量蘇聯重武器,但在裝備上仍然與美軍存在相當的差距。尤其是美國的空中優勢更是不容忽視。“喀秋莎”雖然火力兇猛,但總體體積太大,一旦被敵人的偵察機發現,必然會遭受集中攻擊。
因此,為了做好隱蔽,“喀秋莎”一直都是在小路上行進。進軍途中,炮身都被嚴密遮蓋,車頭、車頂也都用鬆枝偽裝。這也就造成了一些誤會:很多誌願軍戰士都誤以為這些卡車是運輸架橋鋼架的。
1951年9月1日,“喀秋莎”火箭炮終於等到了出手的機會。根據偵察員的情報,誌願軍首長得知,美國第七師的炮兵陣地就在武聖山附近。於是,第21師203團奉調出征,他們用384枚火箭彈,短短幾分鍾便摧毀了美軍第7師的兩個營,瞬間消滅敵軍七百多人!美國人驚唿:誌願軍這是扔了原子彈嗎?
初戰告捷之後,誌願軍在東線再次發動攻勢。21師203團來了一次齊射,消滅五百多名敵人;一個月後,第21師202團,又在天木洞重創敵軍,收割了美國騎兵一師的八百多個人頭。誌願軍的局部火力之強,隱隱有了超過美國的勢頭。
美軍司令官李奇微,甚至以為是蘇軍直接介入了戰爭。
在1951年10月的秋季防禦作戰中,誌願軍第47軍、第64軍、第67軍和第68軍,除了各軍所屬的榴彈炮團和師屬山炮營外,每個軍還額外配備了1到2個榴彈炮團、1個營至1個團的反坦克炮,有些軍隊還配備了火箭炮團和坦克團。
平均每公裏的防禦正麵上布置了8至10門火炮。各軍根據不同火器的性能,合理構建了多層次的防禦火網,較好地發揮了炮兵的威力。
第一層防禦火網由榴彈炮、野炮和坦克炮組成,實施遠距離火力打擊,摧毀“聯合國軍”的坦克,壓製其火炮,破壞其攻擊部署,殺傷其有生力量。
第二層防禦火網則由山炮、迫擊炮和步兵炮構成,主要任務是清除第一層防禦火網的死角,打擊集結和運動中的“聯合國軍”,摧毀其伴隨火炮,阻止其順利接近誌願軍陣地。
第三層防禦火網由輕重機槍、衝鋒槍和手榴彈組成,專門用來直接打擊“聯合國軍”步兵的衝鋒。
有些部隊還集中使用野炮、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組成反坦克大隊,專門打擊“聯合國軍”的進攻坦克。在1951年秋季的整個防禦作戰中,炮兵為步兵作戰提供了有力的火力支援,步兵普遍感到滿意。
10月3日,美軍集中9個團的兵力,在坦克200餘輛、火炮300餘門及大量飛機的支援下,向誌願軍第64、第47軍防守的高旺山、馬良山、天德山等陣地進攻。炮兵組織15個野炮、榴彈炮兵連進行壓製與攔阻射擊,支援步兵擊退“聯合國軍”35次衝擊。
雙方激戰七晝夜,誌願軍斃傷敵6000餘人。在天德山方向,在誌願軍炮兵和步兵的協同打擊下,美騎兵第1師在第一天僅僅是奪取了222高地這個小山丘,而誌願軍炮兵火力殺傷的敵人占該方向殲敵總數的1\/3以上。
10月10日,誌願軍火箭炮1個團對添木洞以東美軍集結的部隊行2次齊放,斃傷其500餘人。以前誌願軍一個團都不一定能夠殲滅美軍這麽多人,現在火炮一輪齊射就做到了。
據美軍稱,“中國炮兵像這樣有組織地進行射擊,這還是戰爭以來的第一次。中國炮兵為了阻止接近的集中射擊和為了粉碎衝擊的攔阻射擊就不用說了,此外甚至還實施了從來沒有過的炮兵對炮兵的炮戰,這使得美國炮兵很為驚慌。這是中國炮兵從未有過的戰法。”
在誌願軍第67、第68軍防禦正麵,炮兵支援步兵粉碎美軍的”坦克劈入戰”。
10月28日,美軍坦克42輛沿金城川向金城方向運動,炮兵以2個連的火力對其集中射擊,毀傷坦克16輛。在秋季防禦作戰中,誌願軍炮兵共擊毀擊傷“聯合國軍”坦克76輛、汽車80輛、火炮33門。
在第47軍,炮兵的殲敵數量大約占該軍殲敵總數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第67、第68軍的炮兵也有力地組織了反坦克作戰,充分發揮了火力優勢。第64軍的炮火組織與指揮得到了誌願軍總部的表揚。
自1952年夏季起,在全國人民捐獻飛機和大炮運動的支援下,誌願軍的武器裝備得到進一步提升和加強。到1952年9月,與1951年7月相比,誌願軍的山炮、野炮和榴彈炮數量從1141門增加到1493門,其中野炮由388門增至507門,榴彈炮由347門增至578門,山炮數量則基本保持不變。
到1952年6月,火箭筒從752具增至3028具,輕迫擊炮從4717門增至4899門,重迫擊炮從208門增至241門,無後坐力炮從443門增至1030門,火箭炮從73門增至162門。
此時,誌願軍炮兵不僅能夠與步兵緊密配合,強有力地支援步兵作戰,還在1952年4月30日至8月10日期間,對“聯合國軍”陣地進行了7次大規模炮擊,參戰火炮達166門。
從秋季防禦戰役結束到1952年4月的這段時間裏,誌願軍在第一線陣地大規模地構築坑道工事。炮兵在此期間,構築了大量的掩蓋火炮重型工事及部分指揮坑道。
6月以後,全線炮兵對“聯合國軍”炮兵進行多次大規模的炮戰,迫使其炮陣地大部後撤,誌願軍的炮陣地則普遍向前推進,增大了火力控製縱深。與此同時,廣泛開展遊動炮射擊活動,以單炮或火炮排占領臨時發射陣地,突然開火,完成任務後即行轉移。
第39軍在8月下半月,有44門火炮擔任遊動炮,共射擊283次,擊毀擊傷“聯合國軍”坦克4輛、汽車45輛、火炮5門,破壞地堡74個,斃傷敵830餘人。
9月18日-10月底,誌願軍在全線展開戰術反擊作戰,有大量炮兵配合作戰。步兵進行1次反擊,平均得到31門火炮支援;反擊1個敵軍連的戰鬥,平均有36門火炮參戰。
反擊開始前,炮兵對“聯合國軍”主要防禦工事進行破壞射擊,為步兵開辟通路;反擊中,炮兵以短促、猛烈的火力壓製“聯合國軍”炮兵、迫擊炮和火力點,掩護步兵衝擊或撤退。在攻擊的57個目標中,被炮兵摧毀的火力點與地堡平均達總數的70%。
射擊精度有很大提高,間接瞄準射擊時平均20-30發炮彈即可破壞一個地堡;迫擊炮平均200-300發炮彈即可在鐵絲網中開辟一條6-8米寬、60-100米縱深的通路。
在1952年夏季的攻防作戰和秋季的戰術反擊作戰中,誌願軍在兵力和火力的運用上發生了顯著變化。通常攻擊“聯合國軍”一個連的陣地時,使用一個步兵連進行突擊,並由8到10個炮兵連、30到40門火炮進行火力支援,步兵與炮兵的協同已經相當默契,炮兵的作用尤為突出。
1952年秋季作戰中,誌願軍第一線部隊共配屬有野炮、榴彈炮600餘門,位於第二線機動的火炮有270餘門。通過適時機動,造成局部炮火優勢,使炮兵的火力骨幹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在上甘嶺戰役第三階段(10月30日~11月25日),加強的誌願軍地麵炮兵有炮2師第28團第3連(日式150毫米榴彈炮)、炮2師第29團第1營(美式105毫米榴彈炮)、炮2師第30團第7、8連(美式155毫米榴彈炮)、炮7師第11團第1營(蘇式122毫米榴彈炮)等9個重炮連。經常參加戰鬥的則有21個連,平均每日參戰大口徑遠射程火炮73門。
為便利指揮作戰,於11月2日成立了第15軍前進指揮所,第12軍李德生副軍長負責指揮。同時,臨時組成戰役炮兵司令部,以炮兵第7師師長顏伏任司令員,該師參謀長王大田和炮兵第2師副參謀長趙井一任副司令員,軍炮兵主任辦公室副主任靳鍾任參謀長。5日再將炮兵重新分配部署,編成2個戰役炮兵群、1個戰役高射炮兵群、1個團炮兵群。
當時,步兵進行1次反擊,平均得到31門火炮支援;反擊1個敵軍連的戰鬥,平均有36門火炮參戰。反擊開始前,炮兵對“聯合國軍”主要防禦工事進行破壞射擊,為步兵開辟通路;反擊中,炮兵以短促、猛烈的火力壓製“聯合國軍”炮兵、迫擊炮和火力點,掩護步兵衝擊或撤退。
此時,誌願軍在炮火的組織指揮上更是有了長足的進步。其主要表現如下:
第一、將所有火炮按射程遠近分為5個炮群,采取二線分散配置,由軍炮兵指揮所統一指揮。
第二、製定了統一的陣地分區代號,以便迅速精確進行射擊。
第三、坑道與炮兵指揮所直接建立聯絡,使坑道部隊可以隨時召喚炮火支援,並為炮火校正目標偏差。
同時,還根據各型火炮性能的不同情況,賦予其不同的任務:榴彈炮、加農炮負責壓製敵炮火,摧毀敵工事,打擊敵二梯隊;火箭炮采取麵積射擊主要殺傷敵縱深炮火和有生力量;迫擊炮機動使用,主要攔截敵集團衝鋒,射擊其他火炮難以打擊的死角。
由於步炮協同日漸完善,誌願軍炮兵以強大的火力,支援、掩護步兵作戰,打退敵數百次衝擊。美軍在上甘嶺傷亡的50%是被誌願軍炮火造成的;誌願軍炮兵還擊毀敵坦克14輛、汽車33輛,炸毀炸傷敵火炮112門;誌願軍攻擊的57個目標中,被炮兵摧毀的火力點與地堡平均達總數的70%。
誌願軍炮兵的射擊精度也有很大提高,間接瞄準射擊時平均20-30發炮彈即可破壞一個地堡;迫擊炮平均200-300發炮彈即可在鐵絲網中開辟一條6-8米寬、60-100米縱深的通路,在戰役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在上甘嶺戰役中,盡管誌願軍的火炮數量和質量尚不及“聯合國軍”,但在不足4平方公裏的作戰區域內,集結了山炮、野炮、榴彈炮共133門,火箭炮24門,高射炮47門,迫擊炮292門,總計發射了超過35萬發炮彈,火炮的密集度和炮彈的發射數量都創下了誌願軍參戰以來的新高紀錄。
後來,一位參加過上甘嶺戰役的老兵說:除了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手榴彈、坑道和火炮,是保證我們誌願軍最終能夠打敗以美國佬為首的“聯合國軍”,取得上甘嶺戰役勝利,從而徹底解決抗美援朝戰爭我中朝聯軍“能不能守得住”的三個關鍵因素。
“聯合國軍”方麵稱:“這是共軍炮火最強大最猛烈的一次。”
李奇威在《朝鮮戰爭》一書中不得不承認,“10月份,在‘聯合國軍’防線上創造了一天落下9﹒3萬枚炮彈的記錄。敵人還提高了射擊精度,改進了戰術,集中火力打擊一個單獨的目標,爾後不時轉移火炮,以避免被我測出其發射陣地的位置。”
美國的戰地記者坦言:“上甘嶺戰鬥困難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中國大炮發揮了驚人的作用!”美國通訊社也稱:“共軍的炮火經常使進攻的聯軍陷於癱瘓,使那些爬上山頂的聯軍全軍覆沒!”
這是誌願軍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炮戰,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它體現了誌願軍的炮兵經過連日的戰火考驗,終於逐步成熟,誌願軍對炮火的運用走向合理精熟。
值得專門說一下的是,上甘嶺戰役中,喀秋莎的使用達到巔峰,誌願軍將24門喀秋莎火箭炮布置在陣地背後作為火力壓製的主力。上甘嶺戰役中喀秋莎的使用達到巔峰,誌願軍將24門喀秋莎火箭炮布置在陣地背後作為火力壓製的主力。
在一輪山炮的假射擊後,美軍士兵大多隱蔽於掩體內,等待炮火平息。然而當山炮射擊停止,喀秋莎卻隨即開火,將敵方剛露頭的士兵直接覆蓋在猛烈火力中,僅僅13分鍾內陣地上空已是火海一片,前方的美軍陣地在兩輪齊射下土崩瓦解,500餘名美軍陣亡。
這種場麵雖令誌願軍歡欣鼓舞,但火箭彈的高昂價格也讓將領們心疼不已,誌願軍十五軍軍長秦基偉曾批評209團因多打了一輪炮彈,怒叱他們浪費數百兩黃金。這樣的“驕嬌之物”在當時的朝鮮戰場上可謂奢侈,戰士們笑稱“火炮一響,黃金萬兩”。
陳賡將軍也感慨蘇聯人都不敢像我們這樣用喀秋莎,為了戰鬥的勝利,為了守住陣地,誌願軍也顧不得省錢省彈,在關鍵時刻毫不吝惜地動用它。盡管火力兇猛,喀秋莎火箭炮仍存在短板,比如缺乏精準製導功能,因此需要依靠飽和攻擊來提升命中率。
此外它的體積龐大且裝填時間較長,每次齊射後誌願軍必須迅速撤離,否則便可能遭到美軍反擊。誌願軍戰士通過不斷摸索形成了“快打快撤”的戰術,即利用夜間掩護進入戰場、齊射之後迅速撤離,以躲避敵方空襲。
同時誌願軍炮兵也學會了在喀秋莎火箭炮的使用上巧妙施策,例如在敵軍陣地前偽裝“假延伸”炮火,吸引敵軍出動,再集中火力全力攻擊。在朝鮮戰場上喀秋莎火箭炮不僅是致命武器,也是一種心理震懾。
它的出現給誌願軍帶來了士氣上的提升,同時讓美軍心生忌憚。
1952年12月16日,中央在總結1952年秋季誌願軍作戰勝利的原因時表示:“今年秋季作戰取得如此勝利,除了官兵的英勇、工事的堅固、指揮的得當和供應的充足外,炮火的猛烈和射擊的精確確實是製勝的關鍵因素。”
隨著後勤體係的不斷完善,讓誌願軍有了充足的彈藥補給,炮兵製式化也讓誌願軍炮兵沒有了口徑不統一的後勤保障之憂。1953年,誌願軍每天戰場上的彈藥消耗量,比1952年翻了一倍。原來需要用人去衝鋒奪取的據點,現在也改為直接用炮火炸平算了。
1953年初,高存信接替匡裕民擔任誌願軍炮兵司令員,劉何則擔任政治委員。
1953年春,誌願軍為粉碎“聯合國軍”從朝鮮北部東西海岸登陸、配合正麵進攻的企圖,在全軍進行大規模的反登陸作戰準備。為增強炮兵兵力,又有6個炮兵團另4個炮兵營入朝,使誌願軍的火炮增加到1.5萬餘門。
在部署上將入朝時間較長、作戰經驗較多的炮兵部隊,調到東、西海岸,加強側後沿海的防禦力量,並成立東、西海岸炮兵指揮機構,編組師、團炮兵群,組織防坦克預備隊。各炮兵師、團都成立築城委員會,組織領導炮兵部隊進行工程作業。
僅炮兵第1、第2師就在西海岸構築了5公裏長的坑道,修建坑道式、掘開式火炮發射掩體320個,觀察所、指揮所、掩蔽部等998個。與此同時,各炮兵部隊抓緊時間進行抗登陸軍事訓練,製訂炮火保障計劃,搶運儲備大量作戰物資和主副食,搶修火炮、器材、車輛。經過反登陸作戰準備,誌願軍炮兵的作戰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到1953年夏季,雖然誌願軍的火炮在質量上依然不及“聯合國軍”,但其數量已超越了對方(誌願軍擁有火炮門,人民軍4716門,總計門;相比之下,美軍擁有火炮門,其他“聯合國軍”部隊805門,南朝鮮軍5228門,總計門)。誌願軍的炮火力量已經讓“聯合國軍”感到膽寒。
1953年5-7月,誌願軍在反登陸作戰準備的基礎上,為配合停戰談判,進行了夏季反擊戰役,先後實施3次進攻作戰。
在第一次進攻作戰的科湖裏南高地戰鬥中,炮兵集中28個連(120門火炮),支援第67軍步兵5個排另2個班的攻擊。由於炮火突然、猛烈,步兵發起衝擊後,僅40分鍾就攻占南朝鮮軍防守的陣地,並打退多次反撲,斃傷敵1300餘人。
在第二次進攻作戰中,炮兵在北漢江以東集中各種火炮259門,編成5個炮兵群,支援第60軍3個團攻擊南朝鮮軍第5師第27團的堅固防禦陣地。作戰中,炮兵成功地運用火力假延伸,誘敵進入塹壕,予以大量殺傷。在炮兵火力支援下,攻擊部隊僅用50分鍾就全殲守軍,創造了自陣地戰以來一次進攻作戰殲南朝鮮軍1個團的範例。
在支援第67軍攻擊座首洞南山南朝鮮軍的團防禦陣地中,炮兵有重點地使用火力,以直接瞄準實施破壞射擊,摧毀南朝鮮軍的工事達70%,保障步兵衝擊成功。
在7月13日至27日,第三次進攻作戰的金城戰役中,誌願軍的火炮數量和火力密度都達到了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的最高水平。在金城以南25公裏的正麵戰線上,第20兵團和第24軍炮兵集中各種火炮1100餘門,在主要突擊地段上構成每公裏上麵有100-130門火炮的火力密度。其中,中集團正麵9公裏,火炮385門,平均每公裏42門;西集團正麵10.5公裏,火炮343門,平均每公裏32.6門;東集團正麵2.5公裏,火炮210門,平均每公裏84門;第24軍正麵3公裏,火炮221門,平均每公裏73.7門。
僅戰役開始時,7月13日晚的一次火力急襲即消耗炮彈1900餘噸。整個金城戰役消耗炮彈1.9萬噸,相當於誌願軍在第一至第五次戰役中消耗彈藥總和的2.2倍。
由於有強大的炮兵支援,誌願軍僅用1個小時,便全線突破了南朝鮮軍四個師的前沿陣地。激戰21個小時後,南朝鮮部隊全線崩潰,誌願軍將戰線向敵縱深推進了9.5公裏。並在7月17日之後的10天內,粉碎了“聯合國軍”排以上兵力反撲1000餘次,殲敵近4萬人。
在爭奪一個高地時,我誌願軍打退敵73次反衝擊,其中敵人被我炮火直接擊潰的有56次。
此時,盡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軍隊作戰平均每公裏100~120門火炮的標準還無法相比,但炮兵火力密度已達到了誌願軍的最高水平,並且在這次戰役中充分發揮了作用。突破中的炮火準備,破壞敵軍工事達30%~40%,敵軍的地堡和工事被瞬間摧毀,前沿陣地一片火海;在打敵反撲中,敵軍的衝鋒約40%左右是誌願軍炮火擊退的。
整個金城戰役期間,共消耗炮彈1.9萬噸,這相當於誌願軍在第一至第五次戰役中炮彈消耗總量的2.2倍。
美國後世的戰史學家曾寫道:“誌願軍令人難以置信的海量炮火在頭上唿嘯,在這種猛攻下,前哨陣地一個接一個地被摧垮。”
戰爭進行到這時,戰場已完全為誌願軍所主宰,徹底打沒了“聯合國軍”的戰場自信,不得不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中國人民誌願軍炮兵在兩年零九個月的艱苦作戰中,數量不斷增大。從運動戰初期的3個炮兵師(炮兵第1、第2、第8師)到陣地戰初期的12個炮兵師(炮兵第1、第2、第7、第8師,戰防炮第31、第32師,火箭炮第21、第22師,高射炮第61、第62、第63、第64師),到停戰前,炮兵已經發展到15個師(包括炮兵第1、第2、第3、第7、第8師,戰防炮第31、第32師,火箭炮第21、第22師,高射炮第61、第62、第63、第64、第65、第102師)。
到朝鮮戰爭停戰時,誌願軍炮兵已經發展到擁有各種火炮共計門,包括2384門野炮、榴彈炮、火箭炮和山炮,7239門反坦克炮(包括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4046門迫擊炮,以及1317門高射炮。此外,誌願軍還大量裝備了蘇式122毫米榴彈炮、152毫米榴彈炮、132毫米火箭炮、76.2毫米野炮和57毫米戰防炮。
在正麵戰場第一線作戰的誌願軍各軍,共配備8389門各種類型的隊屬火炮和支援火炮。其中包括1575門野炮、榴彈炮、火箭炮及山炮,4095門反坦克火炮(含火箭筒),2330門迫擊炮和389門高射炮。
經過運動戰時期的鍛煉,誌願軍炮兵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以自己強大的火力,給敵人造成的巨大殺傷,並由此產生了對作戰全局的重大影響,變得更加成熟起來。對於我軍粉碎敵人的夏、秋季攻勢,取得1952年春、夏季鞏固陣地鬥爭,秋季戰術性反擊作戰和上甘嶺防禦戰役的勝利,以及獲得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金城戰役的成功,都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抗美援朝的戰爭使中國軍隊在短時間內增添了17個炮兵師,較戰爭初期足足多出了10個。同時,國家還組建了7所炮兵學校,配套建立了3個炮兵軍械和幹部訓練基地,完善了完整的炮兵培訓體係。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誌願軍炮兵作為陸軍的一個重要兵種,與步兵密切協同作戰,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並逐步走向成熟。誌願軍炮兵隨著戰爭的推進不斷加強,並在作戰中展現出日益成熟的能力,為戰爭後期誌願軍的持續增強、逐漸掌握主動權,以及最終取得抗美援朝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陸軍不但創造了“世界輕步兵巔峰”的傳奇,還開始並始終以隆隆的炮聲作為它氣勢磅礴的主旋律。戰後中央軍委為陸軍確定的編製中,炮兵連數量已經超過步兵連,炮兵火力已取代步兵火力成為全軍地麵火力的骨幹。
中國人民誌願軍炮兵在戰爭期間共斃傷敵軍15.8萬餘人,摧毀或損壞敵方火炮570餘門、汽車880餘輛、坦克940餘輛,擊毀敵軍碉堡2490餘座,極大地推動了戰爭的勝利。
35年後,美國軍方向中國軍隊提供的數據顯示,在朝鮮戰爭中,美軍傷亡有62%係炮火所造成,32%係槍彈所造成,4%係地雷造成。
誌願軍炮兵在與美軍現代化裝備的對抗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部隊的現代化建設產生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美軍擁有空中優勢、火力優勢、後勤優勢,結果卻沒能轉化成最終的勝利,僅以地麵炮火而言,如此壓倒性的優勢卻仍然損失慘重,美軍不得不仔細將誌願軍研究一番,最終得出了三個結論。
在戰爭中,美軍的重火力幾乎一直保持在誌願軍的五到十倍左右,哪怕是爭奪一個小小的陣地,都會傾瀉海量的炮彈,到後期更是出了範佛裏特這個不走尋常路的指揮官,在981高地和上甘嶺上,“範佛裏特彈藥量”不斷刷新人們對戰爭的認識。
然而美軍卻發現,就在他們認為陣地上不可能有生命存活的情況下,誌願軍卻一次次的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的不凡。這種生存能力讓美軍士兵產生了一種“帶有宗教情緒的敬畏”,經過仔細研究,他們發現了其中的一些奧妙。
首先,誌願軍擁有豐富的戰鬥經驗和高超的戰略戰術。剛開始美軍認為,誌願軍不過是一群裝備落後的“農民軍”,隻會用無腦衝鋒的人海戰術,對於現代化戰爭缺乏足夠的了解和認識,這種想法讓美軍吃了大虧。
誌願軍的指揮員不少都是打了20多年仗的老兵,他們的經驗豐富到隻需要通過炮彈彈片和聽聲辨位,就能確定美軍前線火炮種類以及準確位置,並據此製定了“二重二輕”的原則,即一線兵力配置輕,火力配置重,二線兵力配置重,火力配置輕。
第13號報告披露,誌願軍在對火炮的認識上,完全和美軍處於同一水平線上,這讓美軍感到吃驚。同時報告也承認,誌願軍的“二重二輕”並不是一成不變,還會根據美軍的火力進行靈活調整,能夠在有效降低自身傷亡的同時,給一線的聯軍部隊帶來大量的傷亡。
其次是優秀的土工作業水平。在麵對美軍炮火和空中打擊時,誌願軍的陣地多采用大縱深的結構。大多數為農民出身的誌願軍極擅長土工作業,他們充分利和地形修築陣地和防禦工事,在反斜麵挖出人員隱蔽部,又用坑道和正麵的防禦陣地相連接。
這樣人員可以在猛烈的火力打擊下存活,又可以迅速進入防禦陣地。這些陣地的構築也極其巧妙,它們即有良好的射界,對重炮也有不錯的防護。正是這些土工作業,使得美軍的炮火一停,誌願軍就能立即出現在陣地上。
最後是一流的偽裝技巧。由於誌願軍長期處於缺少空中優勢的處境,因此摸索出一套高明的偽裝技巧。包括人員的偽裝、車裝的偽裝、裝備的裝備,甚至整個陣地的偽裝。比如用原木做的假炮,用稻草做的假人,用木板做的假車等等。這些偽裝和周圍環境完全融為一體,就算美軍飛機靠近也看不出破綻。
在著名的龍源裏阻擊戰中,郭忠田率領一個排,利用假陣地吸引了美軍幾乎全部火力打擊。美軍出動數百架次戰機,向假陣地發射數千發炮彈和炸彈。而郭忠田的排得以幸免,他們利用手中的輕武器打退敵人多次進攻,殲敵215人,自己無一傷亡。
我們把目光聚焦到炮兵上。
斯大林有句名言“炮兵是戰爭之神”。大炮之所以能被稱之為“神”,是因為大炮尤其是大口徑重炮,至今仍然是戰場上的火力骨幹,是決定戰場形勢的重要因素。
當時在朝鮮戰場上,美軍的一個師就擁有近千門火炮,其中包括72門榴彈炮、120門各種直射炮,以及各種口徑的無坐力炮、迫擊炮等等。美軍在朝鮮的7個師和一個第8集團軍總部共擁有6049門各種火炮,其中568門為大口徑榴彈炮。
中國人民誌願軍炮兵是首批入朝參戰的兵種之一,誌願軍炮兵分為軍級以上預備炮兵和師級以下隊屬炮兵。誌願軍的第一批入朝部隊,4個主力軍才有三千多門各種火炮,其中的大多數還是老舊的小口徑的山炮、野炮,甚至是迫擊炮。70毫米以上口徑的火炮僅有190門。誌願軍的火炮數量少,炮舊、型號多、射程近、威力小。
後入朝的非主力軍,火炮的數量則更少。
1950年10月誌願軍入朝時,預備炮兵僅有第1、第2和第8炮兵師,共9個團,裝備日本和美國製造的舊式火炮,共284門,大多由騾馬牽引。隊屬炮兵主要配備山炮、步兵炮和小口徑迫擊炮,多由騾馬馱載或人力背負,編製主要為連、營級別。
誌願軍炮兵指揮機構,隨著首批參戰部隊一起進入朝鮮。
開始為炮兵司令部,萬毅任司令員(未到職)、邱創成任政治委員。
在作戰雙方炮兵數量和裝備懸殊的局勢下,誌願軍炮兵遵循集中使用的原則,將兵力和火力集中於主要方向和關鍵地段,以獲取局部優勢;以抵近射擊和直接瞄準射擊為主,提高命中率。
第一次戰役中,預備炮兵的2個團和1個營,被調配支援第39軍進攻雲山。由於火力集中且猛烈,步兵得以順利突破敵軍防線,迅速攻占雲山,幾乎全殲美軍騎兵第1師(機械化師)第8團。
第一次戰役結束後,11月7日,邱創成和匡裕民聯名向中央軍委發電,提出從朝鮮戰場的作戰情況來看,“野戰炮火必須按照大炮占一、小炮占二的比例配置,並且需要使用較為新式的火炮進行改裝,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軍、師兩級的野戰炮兵部隊都應配備榴彈炮,而機動炮兵必須裝備牽引式大口徑火炮,方能具備足夠的殲滅性火力。”
此外,他們還建議,在部隊改裝蘇式火炮的過程中,應優先對那些具備炮戰經驗和技術的部隊進行改裝,以縮短訓練時間,盡快投入作戰。
中央軍委對此建議給予了高度重視,決定將朝鮮戰場上具備炮戰經驗的三個野戰炮兵師調迴國內,進行蘇式火炮的改裝,組建新的炮兵部隊。
第二次戰役中,誌願軍采取迂迴包圍、穿插分割、速戰速決的戰法,隊屬炮兵及時支援步兵作戰,而預備炮兵則受道路條件限製,多數未能跟上步兵的前進速度。
入朝參戰初期,由於誌願軍是在運動戰中與敵預期遭遇進行戰鬥,對炮兵部隊機動能力有著不小的考驗。誌願軍炮兵由於火炮少、機動性差、易遭敵空襲等因素,雖然對於戰役勝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往往跟不緊、打不上,不能發揮更大的威力。
隨後,根據誌願軍總部的要求,中央軍委調整了原定計劃,決定讓炮兵第一師繼續留在朝鮮,指揮野戰炮兵部隊,支援第三次戰役。
而誌願軍炮兵司令部以及第二、第八師師部返迴國內,負責改裝並組建新的炮兵部隊。計劃於1951年3月底前,在東北地區完成兩個防坦克殲擊炮兵師(共120門火炮)、九個火箭炮兵團(共210門火炮)以及三個榴彈炮兵團(共108門火炮)的組建和整訓工作。
1951年1月18日,中央軍委決定成立一支精幹的誌願軍炮兵指揮所,由匡裕民擔任主任,賈克擔任副參謀長,統一指揮誌願軍地麵炮兵部隊及高炮第61師(另有3個高炮師歸屬空軍指揮所,負責在朝鮮修建機場的任務)。
第三次戰役,是誌願軍對預有防禦準備的美軍進行的首次大規模進攻作戰。誌願軍各部隊發揮了出色的偽裝技能,以樹枝、白雪作為嚴密偽裝,數量龐大的進攻部隊在白天終於瞞過了美軍飛機和前沿哨兵的偵察,完成了部隊的展開和作戰準備。
1950年12月31日晚17時,在西線向“聯合國軍”在“三八線”附近的防線發起全線進攻。
在第三次戰役中,誌願軍炮兵部隊為配合步兵突破美軍防線,在缺乏彈藥的情況下,仍克服重重困難,組織7個團 (野炮和榴彈炮共106門),在重點突擊地段實施火力破壞和監視射擊,共發射4267發炮彈。
在第39軍116師突破臨津江時,炮兵在5公裏的正麵上集結了73門火炮,以45門火炮開辟通路,以28門火炮壓製南朝鮮軍縱深陣地上的發射點和炮火,經20分鍾炮火準備,將敵前沿工事摧毀80%,並打開兩個突破口,保障步兵迅速渡過臨津江,完成突破任務。
經過前三次戰役的作戰,誌願軍炮兵部隊的人員傷亡較為嚴重,武器裝備也損失不小。為了增強炮兵實力,部分部隊被調迴國內進行整編補充和裝備更換,同時國內也在加快組建新的炮兵部隊。
在誌願軍入朝作戰後連續三次戰役中,第三次戰役是參戰炮兵和發射炮彈最多的一次。
第一次戰役時,實際參戰炮兵隻有5個營,按每營12門火炮計,隻有60門火炮;
第二次戰役時,實際參戰炮兵隻有48門火炮,兩次戰役參戰炮兵共發射炮彈1054發;
而第三次戰役參戰炮兵7個團共106門火炮,發射炮彈4287發,參戰火炮相當於前兩次戰役的總和,發射炮彈數是前兩次戰役總和的4倍。
同時,炮兵發揮的作用比前兩次戰役均好,是戰役發展順利和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受到了步兵好評。標誌著誌願軍步炮協同作戰能力在不斷地增強,炮兵大規模運用所收的巨大成效正在慢慢顯現。
第四次戰役後期和第五次戰役中,新建和換裝的預備炮兵有4個師共10個團相繼入朝,隊屬炮兵大量增加。其中包括裝備蘇製122毫米和152毫米榴彈炮的第7師、第21師,和裝備蘇製76.2毫米野炮、57毫米戰防炮的第31師、第32師。
由於我軍在機械化裝備,空軍和地麵炮火與美軍比占據絕對劣勢,因此朝鮮戰爭初期,誌願軍往往碰到一個很頭疼又很尷尬的情況:在很多戰鬥中,誌願軍往往能夠以優勢兵力包圍美軍,但由於我軍在地麵炮火占據劣勢,我軍始終沒法包圍圈內的敵人展開殲滅戰。
在第四次戰役中,誌願軍炮兵火力不足的缺點,直接導致了戰役結果不如預期。憑借前幾次戰役打出來的威懾力,起初的誌願軍勢如破竹。然而,當他們攻擊到砥平裏時,卻吃了大虧。
砥平裏駐紮了美軍第2師第23團、法國的一個營、一個坦克連,還有一個重炮營,總兵力超過了六千人。這些部隊有環形防禦陣地的保護,誌願軍的武器很難對他們造成有效殺傷。
1951年2月13日,8個團的誌願軍,對砥平裏發起進攻。
由於缺乏重武器,我軍始終無法攻克敵人的防線。最終,攻擊砥平裏的戰鬥未能取勝。而這次戰鬥的失利,也讓一場本可取得的勝仗變成了平局。誌願軍對重火力的需求,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為了提高誌願軍的作戰效率,加強軍隊的現代化建設,中國從1951年開始從蘇聯進口大口徑火炮。當時,我國從蘇聯進口了多門火炮,這些火炮性能先進,威力大射程遠。
在這些數量眾多的火炮中,有三款火炮是非常有名的。
第一款是ml20型152毫米加農榴彈炮,這是我國從蘇聯進口的最先進牽引式火炮,其全重5.92噸,最大射程14.78公裏。這樣的性能在當時世界各國的重型火炮中都是相當先進的,我國進口ml20型加農榴彈炮,迅速解決了我軍的炮兵的短板。
第二款是1938型122毫米榴彈炮,這是我國進口的主力火炮,火炮全重2.45噸,如果我軍炮兵使用21.8公斤的炮彈,該炮的最大射程為11.8公裏。
第三款是bm13型132毫米火箭炮,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喀秋莎”火箭炮。bm-13型火箭炮,通常配備在吉斯卡車上,攜帶16枚火箭彈,在戰鬥中可以迅速發射,在短短幾秒內便能將彈藥傾瀉而出。一次齊射的火力覆蓋範圍高達4萬平方米,相當於95個籃球場的大小,幾門喀秋莎火箭炮便足以讓戰場陷入烈火焚燒的恐怖場景。它不僅打擊力強大,還具備高機動性,能夠在發射後迅速撤離,令人防不勝防。
到1951年4月,經過重新組建和改編的誌願軍炮兵部隊陸續進入朝鮮參戰。當時,誌願軍在朝鮮的地麵炮兵部隊已增至28個團,其中,第一線作戰的11個軍分別配備了1個軍屬野榴炮團。
此外,炮兵指揮所還指揮著4個榴彈炮師(共11個團,其中包括3個蘇式122毫米口徑的榴彈炮團,8個配備日式或美式野炮、榴彈炮的團),1個防坦克殲擊炮師(4個團)以及1個火箭炮兵師(2個團)。誌願軍的火力得到了顯著增強。
在運動戰階段,誌願軍的炮兵麵臨數量不足、性能較差、機動性差等問題,難以有效支援步兵的作戰推進。許多誌願軍步兵的師、團級指揮員長期習慣於指揮步兵作戰,對炮兵的技術和戰術不夠熟悉,缺乏對火炮性能和戰術運用的深入了解。
在實際作戰中,因擔心麻煩或害怕引發美軍飛機及炮兵火力的打擊,不願動用配屬的野戰炮兵。尤其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戰役中,有些師甚至沒有使用過山炮,隻傾向於使用步兵和攜帶方便的步兵火炮。
因此,出現了不給炮兵分配任務、分配了任務卻不給足準備時間,或者隨意分配任務的情況,甚至將榴彈炮與迫擊炮混合使用。由於這些問題,步炮協同在運動戰期間未能得到妥善解決,導致本已數量稀少的野戰炮兵未能在作戰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1951年4月15日,誌願軍炮兵指揮所召開了首次炮兵會議,會議強調在作戰中要將優勢兵力和火力集中於主要方向,貫徹“火力集中、陣地適度分散”的作戰原則,特別重視白天的戰鬥和協同作戰,同時加強防空措施和偽裝工作。
1951年6月,在誌願軍進行持久戰準備期間,特別強調了各兵種之間的作戰協同。
誌願軍副司令員鄧華強調,要精心組織各類火力和各兵種之間的緊密配合,尤其是步兵與炮兵的協同作戰。他指出,突破之後不能認為炮兵就無用武之地了,也不能因為顧慮而不敢使用炮兵,必須為炮兵的跟進提供有利條件。
炮兵的火力支援要持續到戰鬥的最後階段。
火力與突擊的無縫結合,是未來組織戰鬥、特別是步炮協同的核心任務,也是所有步兵和炮兵指揮員必須重視的關鍵問題。
通過研究和總結,誌願軍在步兵和炮兵的作戰協同方麵取得了顯著進展。
隨著火炮數量的增多和性能的提升,誌願軍各級指揮員愈加注重炮兵在作戰中的應用。1951年7月,誌願軍炮兵指揮所召開第二次炮兵會議,要求部隊樹立長期作戰思想,利用戰鬥間隙進行軍政訓練,積極主動地支援步兵作戰,大量殺傷和消耗敵人。
這時候,第21師也終於準備就緒,首批喀秋莎火箭炮進入誌願軍炮兵21師的陣營。第21師攜帶“喀秋莎”火箭炮進入了朝鮮。
不過喀秋莎火箭炮的使用卻並非易事,它的彈藥價格高昂,一發火箭彈成本相當於八兩黃金,在戰火紛飛的朝鮮戰場上,每發火箭彈都猶如國家的一塊“金磚”。這種昂貴的代價讓誌願軍不得不精打細算,隻有在關鍵時刻才敢動用這款大殺器。
誌願軍炮兵21師的戰士們將喀秋莎視若珍寶。
盡管此時的誌願軍已經接收了大量蘇聯重武器,但在裝備上仍然與美軍存在相當的差距。尤其是美國的空中優勢更是不容忽視。“喀秋莎”雖然火力兇猛,但總體體積太大,一旦被敵人的偵察機發現,必然會遭受集中攻擊。
因此,為了做好隱蔽,“喀秋莎”一直都是在小路上行進。進軍途中,炮身都被嚴密遮蓋,車頭、車頂也都用鬆枝偽裝。這也就造成了一些誤會:很多誌願軍戰士都誤以為這些卡車是運輸架橋鋼架的。
1951年9月1日,“喀秋莎”火箭炮終於等到了出手的機會。根據偵察員的情報,誌願軍首長得知,美國第七師的炮兵陣地就在武聖山附近。於是,第21師203團奉調出征,他們用384枚火箭彈,短短幾分鍾便摧毀了美軍第7師的兩個營,瞬間消滅敵軍七百多人!美國人驚唿:誌願軍這是扔了原子彈嗎?
初戰告捷之後,誌願軍在東線再次發動攻勢。21師203團來了一次齊射,消滅五百多名敵人;一個月後,第21師202團,又在天木洞重創敵軍,收割了美國騎兵一師的八百多個人頭。誌願軍的局部火力之強,隱隱有了超過美國的勢頭。
美軍司令官李奇微,甚至以為是蘇軍直接介入了戰爭。
在1951年10月的秋季防禦作戰中,誌願軍第47軍、第64軍、第67軍和第68軍,除了各軍所屬的榴彈炮團和師屬山炮營外,每個軍還額外配備了1到2個榴彈炮團、1個營至1個團的反坦克炮,有些軍隊還配備了火箭炮團和坦克團。
平均每公裏的防禦正麵上布置了8至10門火炮。各軍根據不同火器的性能,合理構建了多層次的防禦火網,較好地發揮了炮兵的威力。
第一層防禦火網由榴彈炮、野炮和坦克炮組成,實施遠距離火力打擊,摧毀“聯合國軍”的坦克,壓製其火炮,破壞其攻擊部署,殺傷其有生力量。
第二層防禦火網則由山炮、迫擊炮和步兵炮構成,主要任務是清除第一層防禦火網的死角,打擊集結和運動中的“聯合國軍”,摧毀其伴隨火炮,阻止其順利接近誌願軍陣地。
第三層防禦火網由輕重機槍、衝鋒槍和手榴彈組成,專門用來直接打擊“聯合國軍”步兵的衝鋒。
有些部隊還集中使用野炮、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組成反坦克大隊,專門打擊“聯合國軍”的進攻坦克。在1951年秋季的整個防禦作戰中,炮兵為步兵作戰提供了有力的火力支援,步兵普遍感到滿意。
10月3日,美軍集中9個團的兵力,在坦克200餘輛、火炮300餘門及大量飛機的支援下,向誌願軍第64、第47軍防守的高旺山、馬良山、天德山等陣地進攻。炮兵組織15個野炮、榴彈炮兵連進行壓製與攔阻射擊,支援步兵擊退“聯合國軍”35次衝擊。
雙方激戰七晝夜,誌願軍斃傷敵6000餘人。在天德山方向,在誌願軍炮兵和步兵的協同打擊下,美騎兵第1師在第一天僅僅是奪取了222高地這個小山丘,而誌願軍炮兵火力殺傷的敵人占該方向殲敵總數的1\/3以上。
10月10日,誌願軍火箭炮1個團對添木洞以東美軍集結的部隊行2次齊放,斃傷其500餘人。以前誌願軍一個團都不一定能夠殲滅美軍這麽多人,現在火炮一輪齊射就做到了。
據美軍稱,“中國炮兵像這樣有組織地進行射擊,這還是戰爭以來的第一次。中國炮兵為了阻止接近的集中射擊和為了粉碎衝擊的攔阻射擊就不用說了,此外甚至還實施了從來沒有過的炮兵對炮兵的炮戰,這使得美國炮兵很為驚慌。這是中國炮兵從未有過的戰法。”
在誌願軍第67、第68軍防禦正麵,炮兵支援步兵粉碎美軍的”坦克劈入戰”。
10月28日,美軍坦克42輛沿金城川向金城方向運動,炮兵以2個連的火力對其集中射擊,毀傷坦克16輛。在秋季防禦作戰中,誌願軍炮兵共擊毀擊傷“聯合國軍”坦克76輛、汽車80輛、火炮33門。
在第47軍,炮兵的殲敵數量大約占該軍殲敵總數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第67、第68軍的炮兵也有力地組織了反坦克作戰,充分發揮了火力優勢。第64軍的炮火組織與指揮得到了誌願軍總部的表揚。
自1952年夏季起,在全國人民捐獻飛機和大炮運動的支援下,誌願軍的武器裝備得到進一步提升和加強。到1952年9月,與1951年7月相比,誌願軍的山炮、野炮和榴彈炮數量從1141門增加到1493門,其中野炮由388門增至507門,榴彈炮由347門增至578門,山炮數量則基本保持不變。
到1952年6月,火箭筒從752具增至3028具,輕迫擊炮從4717門增至4899門,重迫擊炮從208門增至241門,無後坐力炮從443門增至1030門,火箭炮從73門增至162門。
此時,誌願軍炮兵不僅能夠與步兵緊密配合,強有力地支援步兵作戰,還在1952年4月30日至8月10日期間,對“聯合國軍”陣地進行了7次大規模炮擊,參戰火炮達166門。
從秋季防禦戰役結束到1952年4月的這段時間裏,誌願軍在第一線陣地大規模地構築坑道工事。炮兵在此期間,構築了大量的掩蓋火炮重型工事及部分指揮坑道。
6月以後,全線炮兵對“聯合國軍”炮兵進行多次大規模的炮戰,迫使其炮陣地大部後撤,誌願軍的炮陣地則普遍向前推進,增大了火力控製縱深。與此同時,廣泛開展遊動炮射擊活動,以單炮或火炮排占領臨時發射陣地,突然開火,完成任務後即行轉移。
第39軍在8月下半月,有44門火炮擔任遊動炮,共射擊283次,擊毀擊傷“聯合國軍”坦克4輛、汽車45輛、火炮5門,破壞地堡74個,斃傷敵830餘人。
9月18日-10月底,誌願軍在全線展開戰術反擊作戰,有大量炮兵配合作戰。步兵進行1次反擊,平均得到31門火炮支援;反擊1個敵軍連的戰鬥,平均有36門火炮參戰。
反擊開始前,炮兵對“聯合國軍”主要防禦工事進行破壞射擊,為步兵開辟通路;反擊中,炮兵以短促、猛烈的火力壓製“聯合國軍”炮兵、迫擊炮和火力點,掩護步兵衝擊或撤退。在攻擊的57個目標中,被炮兵摧毀的火力點與地堡平均達總數的70%。
射擊精度有很大提高,間接瞄準射擊時平均20-30發炮彈即可破壞一個地堡;迫擊炮平均200-300發炮彈即可在鐵絲網中開辟一條6-8米寬、60-100米縱深的通路。
在1952年夏季的攻防作戰和秋季的戰術反擊作戰中,誌願軍在兵力和火力的運用上發生了顯著變化。通常攻擊“聯合國軍”一個連的陣地時,使用一個步兵連進行突擊,並由8到10個炮兵連、30到40門火炮進行火力支援,步兵與炮兵的協同已經相當默契,炮兵的作用尤為突出。
1952年秋季作戰中,誌願軍第一線部隊共配屬有野炮、榴彈炮600餘門,位於第二線機動的火炮有270餘門。通過適時機動,造成局部炮火優勢,使炮兵的火力骨幹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在上甘嶺戰役第三階段(10月30日~11月25日),加強的誌願軍地麵炮兵有炮2師第28團第3連(日式150毫米榴彈炮)、炮2師第29團第1營(美式105毫米榴彈炮)、炮2師第30團第7、8連(美式155毫米榴彈炮)、炮7師第11團第1營(蘇式122毫米榴彈炮)等9個重炮連。經常參加戰鬥的則有21個連,平均每日參戰大口徑遠射程火炮73門。
為便利指揮作戰,於11月2日成立了第15軍前進指揮所,第12軍李德生副軍長負責指揮。同時,臨時組成戰役炮兵司令部,以炮兵第7師師長顏伏任司令員,該師參謀長王大田和炮兵第2師副參謀長趙井一任副司令員,軍炮兵主任辦公室副主任靳鍾任參謀長。5日再將炮兵重新分配部署,編成2個戰役炮兵群、1個戰役高射炮兵群、1個團炮兵群。
當時,步兵進行1次反擊,平均得到31門火炮支援;反擊1個敵軍連的戰鬥,平均有36門火炮參戰。反擊開始前,炮兵對“聯合國軍”主要防禦工事進行破壞射擊,為步兵開辟通路;反擊中,炮兵以短促、猛烈的火力壓製“聯合國軍”炮兵、迫擊炮和火力點,掩護步兵衝擊或撤退。
此時,誌願軍在炮火的組織指揮上更是有了長足的進步。其主要表現如下:
第一、將所有火炮按射程遠近分為5個炮群,采取二線分散配置,由軍炮兵指揮所統一指揮。
第二、製定了統一的陣地分區代號,以便迅速精確進行射擊。
第三、坑道與炮兵指揮所直接建立聯絡,使坑道部隊可以隨時召喚炮火支援,並為炮火校正目標偏差。
同時,還根據各型火炮性能的不同情況,賦予其不同的任務:榴彈炮、加農炮負責壓製敵炮火,摧毀敵工事,打擊敵二梯隊;火箭炮采取麵積射擊主要殺傷敵縱深炮火和有生力量;迫擊炮機動使用,主要攔截敵集團衝鋒,射擊其他火炮難以打擊的死角。
由於步炮協同日漸完善,誌願軍炮兵以強大的火力,支援、掩護步兵作戰,打退敵數百次衝擊。美軍在上甘嶺傷亡的50%是被誌願軍炮火造成的;誌願軍炮兵還擊毀敵坦克14輛、汽車33輛,炸毀炸傷敵火炮112門;誌願軍攻擊的57個目標中,被炮兵摧毀的火力點與地堡平均達總數的70%。
誌願軍炮兵的射擊精度也有很大提高,間接瞄準射擊時平均20-30發炮彈即可破壞一個地堡;迫擊炮平均200-300發炮彈即可在鐵絲網中開辟一條6-8米寬、60-100米縱深的通路,在戰役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在上甘嶺戰役中,盡管誌願軍的火炮數量和質量尚不及“聯合國軍”,但在不足4平方公裏的作戰區域內,集結了山炮、野炮、榴彈炮共133門,火箭炮24門,高射炮47門,迫擊炮292門,總計發射了超過35萬發炮彈,火炮的密集度和炮彈的發射數量都創下了誌願軍參戰以來的新高紀錄。
後來,一位參加過上甘嶺戰役的老兵說:除了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手榴彈、坑道和火炮,是保證我們誌願軍最終能夠打敗以美國佬為首的“聯合國軍”,取得上甘嶺戰役勝利,從而徹底解決抗美援朝戰爭我中朝聯軍“能不能守得住”的三個關鍵因素。
“聯合國軍”方麵稱:“這是共軍炮火最強大最猛烈的一次。”
李奇威在《朝鮮戰爭》一書中不得不承認,“10月份,在‘聯合國軍’防線上創造了一天落下9﹒3萬枚炮彈的記錄。敵人還提高了射擊精度,改進了戰術,集中火力打擊一個單獨的目標,爾後不時轉移火炮,以避免被我測出其發射陣地的位置。”
美國的戰地記者坦言:“上甘嶺戰鬥困難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中國大炮發揮了驚人的作用!”美國通訊社也稱:“共軍的炮火經常使進攻的聯軍陷於癱瘓,使那些爬上山頂的聯軍全軍覆沒!”
這是誌願軍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炮戰,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它體現了誌願軍的炮兵經過連日的戰火考驗,終於逐步成熟,誌願軍對炮火的運用走向合理精熟。
值得專門說一下的是,上甘嶺戰役中,喀秋莎的使用達到巔峰,誌願軍將24門喀秋莎火箭炮布置在陣地背後作為火力壓製的主力。上甘嶺戰役中喀秋莎的使用達到巔峰,誌願軍將24門喀秋莎火箭炮布置在陣地背後作為火力壓製的主力。
在一輪山炮的假射擊後,美軍士兵大多隱蔽於掩體內,等待炮火平息。然而當山炮射擊停止,喀秋莎卻隨即開火,將敵方剛露頭的士兵直接覆蓋在猛烈火力中,僅僅13分鍾內陣地上空已是火海一片,前方的美軍陣地在兩輪齊射下土崩瓦解,500餘名美軍陣亡。
這種場麵雖令誌願軍歡欣鼓舞,但火箭彈的高昂價格也讓將領們心疼不已,誌願軍十五軍軍長秦基偉曾批評209團因多打了一輪炮彈,怒叱他們浪費數百兩黃金。這樣的“驕嬌之物”在當時的朝鮮戰場上可謂奢侈,戰士們笑稱“火炮一響,黃金萬兩”。
陳賡將軍也感慨蘇聯人都不敢像我們這樣用喀秋莎,為了戰鬥的勝利,為了守住陣地,誌願軍也顧不得省錢省彈,在關鍵時刻毫不吝惜地動用它。盡管火力兇猛,喀秋莎火箭炮仍存在短板,比如缺乏精準製導功能,因此需要依靠飽和攻擊來提升命中率。
此外它的體積龐大且裝填時間較長,每次齊射後誌願軍必須迅速撤離,否則便可能遭到美軍反擊。誌願軍戰士通過不斷摸索形成了“快打快撤”的戰術,即利用夜間掩護進入戰場、齊射之後迅速撤離,以躲避敵方空襲。
同時誌願軍炮兵也學會了在喀秋莎火箭炮的使用上巧妙施策,例如在敵軍陣地前偽裝“假延伸”炮火,吸引敵軍出動,再集中火力全力攻擊。在朝鮮戰場上喀秋莎火箭炮不僅是致命武器,也是一種心理震懾。
它的出現給誌願軍帶來了士氣上的提升,同時讓美軍心生忌憚。
1952年12月16日,中央在總結1952年秋季誌願軍作戰勝利的原因時表示:“今年秋季作戰取得如此勝利,除了官兵的英勇、工事的堅固、指揮的得當和供應的充足外,炮火的猛烈和射擊的精確確實是製勝的關鍵因素。”
隨著後勤體係的不斷完善,讓誌願軍有了充足的彈藥補給,炮兵製式化也讓誌願軍炮兵沒有了口徑不統一的後勤保障之憂。1953年,誌願軍每天戰場上的彈藥消耗量,比1952年翻了一倍。原來需要用人去衝鋒奪取的據點,現在也改為直接用炮火炸平算了。
1953年初,高存信接替匡裕民擔任誌願軍炮兵司令員,劉何則擔任政治委員。
1953年春,誌願軍為粉碎“聯合國軍”從朝鮮北部東西海岸登陸、配合正麵進攻的企圖,在全軍進行大規模的反登陸作戰準備。為增強炮兵兵力,又有6個炮兵團另4個炮兵營入朝,使誌願軍的火炮增加到1.5萬餘門。
在部署上將入朝時間較長、作戰經驗較多的炮兵部隊,調到東、西海岸,加強側後沿海的防禦力量,並成立東、西海岸炮兵指揮機構,編組師、團炮兵群,組織防坦克預備隊。各炮兵師、團都成立築城委員會,組織領導炮兵部隊進行工程作業。
僅炮兵第1、第2師就在西海岸構築了5公裏長的坑道,修建坑道式、掘開式火炮發射掩體320個,觀察所、指揮所、掩蔽部等998個。與此同時,各炮兵部隊抓緊時間進行抗登陸軍事訓練,製訂炮火保障計劃,搶運儲備大量作戰物資和主副食,搶修火炮、器材、車輛。經過反登陸作戰準備,誌願軍炮兵的作戰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到1953年夏季,雖然誌願軍的火炮在質量上依然不及“聯合國軍”,但其數量已超越了對方(誌願軍擁有火炮門,人民軍4716門,總計門;相比之下,美軍擁有火炮門,其他“聯合國軍”部隊805門,南朝鮮軍5228門,總計門)。誌願軍的炮火力量已經讓“聯合國軍”感到膽寒。
1953年5-7月,誌願軍在反登陸作戰準備的基礎上,為配合停戰談判,進行了夏季反擊戰役,先後實施3次進攻作戰。
在第一次進攻作戰的科湖裏南高地戰鬥中,炮兵集中28個連(120門火炮),支援第67軍步兵5個排另2個班的攻擊。由於炮火突然、猛烈,步兵發起衝擊後,僅40分鍾就攻占南朝鮮軍防守的陣地,並打退多次反撲,斃傷敵1300餘人。
在第二次進攻作戰中,炮兵在北漢江以東集中各種火炮259門,編成5個炮兵群,支援第60軍3個團攻擊南朝鮮軍第5師第27團的堅固防禦陣地。作戰中,炮兵成功地運用火力假延伸,誘敵進入塹壕,予以大量殺傷。在炮兵火力支援下,攻擊部隊僅用50分鍾就全殲守軍,創造了自陣地戰以來一次進攻作戰殲南朝鮮軍1個團的範例。
在支援第67軍攻擊座首洞南山南朝鮮軍的團防禦陣地中,炮兵有重點地使用火力,以直接瞄準實施破壞射擊,摧毀南朝鮮軍的工事達70%,保障步兵衝擊成功。
在7月13日至27日,第三次進攻作戰的金城戰役中,誌願軍的火炮數量和火力密度都達到了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的最高水平。在金城以南25公裏的正麵戰線上,第20兵團和第24軍炮兵集中各種火炮1100餘門,在主要突擊地段上構成每公裏上麵有100-130門火炮的火力密度。其中,中集團正麵9公裏,火炮385門,平均每公裏42門;西集團正麵10.5公裏,火炮343門,平均每公裏32.6門;東集團正麵2.5公裏,火炮210門,平均每公裏84門;第24軍正麵3公裏,火炮221門,平均每公裏73.7門。
僅戰役開始時,7月13日晚的一次火力急襲即消耗炮彈1900餘噸。整個金城戰役消耗炮彈1.9萬噸,相當於誌願軍在第一至第五次戰役中消耗彈藥總和的2.2倍。
由於有強大的炮兵支援,誌願軍僅用1個小時,便全線突破了南朝鮮軍四個師的前沿陣地。激戰21個小時後,南朝鮮部隊全線崩潰,誌願軍將戰線向敵縱深推進了9.5公裏。並在7月17日之後的10天內,粉碎了“聯合國軍”排以上兵力反撲1000餘次,殲敵近4萬人。
在爭奪一個高地時,我誌願軍打退敵73次反衝擊,其中敵人被我炮火直接擊潰的有56次。
此時,盡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軍隊作戰平均每公裏100~120門火炮的標準還無法相比,但炮兵火力密度已達到了誌願軍的最高水平,並且在這次戰役中充分發揮了作用。突破中的炮火準備,破壞敵軍工事達30%~40%,敵軍的地堡和工事被瞬間摧毀,前沿陣地一片火海;在打敵反撲中,敵軍的衝鋒約40%左右是誌願軍炮火擊退的。
整個金城戰役期間,共消耗炮彈1.9萬噸,這相當於誌願軍在第一至第五次戰役中炮彈消耗總量的2.2倍。
美國後世的戰史學家曾寫道:“誌願軍令人難以置信的海量炮火在頭上唿嘯,在這種猛攻下,前哨陣地一個接一個地被摧垮。”
戰爭進行到這時,戰場已完全為誌願軍所主宰,徹底打沒了“聯合國軍”的戰場自信,不得不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中國人民誌願軍炮兵在兩年零九個月的艱苦作戰中,數量不斷增大。從運動戰初期的3個炮兵師(炮兵第1、第2、第8師)到陣地戰初期的12個炮兵師(炮兵第1、第2、第7、第8師,戰防炮第31、第32師,火箭炮第21、第22師,高射炮第61、第62、第63、第64師),到停戰前,炮兵已經發展到15個師(包括炮兵第1、第2、第3、第7、第8師,戰防炮第31、第32師,火箭炮第21、第22師,高射炮第61、第62、第63、第64、第65、第102師)。
到朝鮮戰爭停戰時,誌願軍炮兵已經發展到擁有各種火炮共計門,包括2384門野炮、榴彈炮、火箭炮和山炮,7239門反坦克炮(包括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4046門迫擊炮,以及1317門高射炮。此外,誌願軍還大量裝備了蘇式122毫米榴彈炮、152毫米榴彈炮、132毫米火箭炮、76.2毫米野炮和57毫米戰防炮。
在正麵戰場第一線作戰的誌願軍各軍,共配備8389門各種類型的隊屬火炮和支援火炮。其中包括1575門野炮、榴彈炮、火箭炮及山炮,4095門反坦克火炮(含火箭筒),2330門迫擊炮和389門高射炮。
經過運動戰時期的鍛煉,誌願軍炮兵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以自己強大的火力,給敵人造成的巨大殺傷,並由此產生了對作戰全局的重大影響,變得更加成熟起來。對於我軍粉碎敵人的夏、秋季攻勢,取得1952年春、夏季鞏固陣地鬥爭,秋季戰術性反擊作戰和上甘嶺防禦戰役的勝利,以及獲得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金城戰役的成功,都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抗美援朝的戰爭使中國軍隊在短時間內增添了17個炮兵師,較戰爭初期足足多出了10個。同時,國家還組建了7所炮兵學校,配套建立了3個炮兵軍械和幹部訓練基地,完善了完整的炮兵培訓體係。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誌願軍炮兵作為陸軍的一個重要兵種,與步兵密切協同作戰,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並逐步走向成熟。誌願軍炮兵隨著戰爭的推進不斷加強,並在作戰中展現出日益成熟的能力,為戰爭後期誌願軍的持續增強、逐漸掌握主動權,以及最終取得抗美援朝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陸軍不但創造了“世界輕步兵巔峰”的傳奇,還開始並始終以隆隆的炮聲作為它氣勢磅礴的主旋律。戰後中央軍委為陸軍確定的編製中,炮兵連數量已經超過步兵連,炮兵火力已取代步兵火力成為全軍地麵火力的骨幹。
中國人民誌願軍炮兵在戰爭期間共斃傷敵軍15.8萬餘人,摧毀或損壞敵方火炮570餘門、汽車880餘輛、坦克940餘輛,擊毀敵軍碉堡2490餘座,極大地推動了戰爭的勝利。
35年後,美國軍方向中國軍隊提供的數據顯示,在朝鮮戰爭中,美軍傷亡有62%係炮火所造成,32%係槍彈所造成,4%係地雷造成。
誌願軍炮兵在與美軍現代化裝備的對抗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部隊的現代化建設產生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