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救人英雄羅盛教
不能忘卻的197653 作者:行早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此期間,誌願軍中出了一位舍身救人的英雄,他的名字是羅盛教。
1952年1月2日清晨,天邊微微發亮,遠處傳來雞鳴。羅盛教穿上軍裝,拿上裝著幾枚練習榴彈的綠色背帶軍包,叫上自己的好友宋惠雲一起去櫟沼河練習投擲榴彈。
比這兩位軍人更先到的是4位朝鮮少年,他們嘻嘻哈哈地奔跑在冰麵上。此時的朝鮮正值隆冬季節,河水被凍得十分結實。
少年的嬉笑聲傳到羅盛教和宋惠雲的耳邊,他們相視一笑,似乎都想起自己的童年時刻。
兩人打算避開4個少年,前往更加僻靜的地方練習投擲榴彈。
羅盛教和和宋惠雲分開,一人往一頭去練習。羅盛教走著走著,突然聽到一聲唿救。
他迴頭一看,原本活躍在冰麵上的4個男孩,現在隻剩3個,剩下的三個少年正拚了命地向這邊揮舞手臂,大聲叫喊著。他雖然聽不懂朝鮮語,但是遠處少年驚訝、恐懼地叫喊聲,還是讓他立馬意識到前方發生了危險。
原來是一個名叫崔瑩的小孩,不慎跌入冰冷的湖水中。刺骨的湖水讓崔瑩的身體逐漸僵硬,他開始緩緩下沉。
聽到唿救聲後,軍人的身份使他沒有多想,立馬衝上前去。羅盛教朝著少年落水的方向狂奔,他一邊跑,一邊把戴在頭上的綠色軍帽、穿在身上的夾絨綠色棉襖、套在腿上的加絨棉褲一並脫下。
三個少年圍在已經結了冰的河麵上,他們中間是一個破開的冰洞,“有人落水了!”羅盛教心中一緊。
羅盛教毫不猶豫地躍入冰冷的水窟窿,潛入水底尋找崔瑩的身影。
羅盛教在冰冷的湖水中,因寒冷而臉色蒼白,渾身青紫,身體不斷顫抖。他浮出水麵換氣後,又迅速潛入水中。
好不容易找到了少年的蹤跡。
營救溺水的人,這不是一件容易事,人在溺水環境下,會拚命拉扯身邊一切能夠抓住的事物,雙腳使勁亂蹬。這對於溺水者和施救者而言都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
跳入冰窟的羅盛教顯然也發現這個問題,溺水的朝鮮少年似乎不太會遊泳,在寒冷刺骨的河水下,他好不容易找到那個少年,幾次拉扯之下,終於將他送上河麵。
就在少年的手剛剛扒在冰麵上時,“哢嚓”一聲,冰窟旁邊的冰層又一次破裂。
剛剛被羅盛教舉過頭頂的少年,又一次重重摔了下來,剛好砸到羅盛教的手指,然後再次沉入水中。此時的羅盛教已經渾身發紫,四肢顫抖不已,感覺鋪天蓋地的寒冷侵入身體中,連心髒都沒有一絲熱度。
沒有任何猶豫,羅盛教不顧自己身體,已經達到極限的他,再一次潛入河水深處,將少年的手死死拽住。
帶著他一點點、一點點的往上浮,好不容易看到閃爍著光芒的河麵,羅盛教用肩膀和手臂將少年托舉出來。
這時,羅盛教的戰友宋惠雲也跑了過來,原來他也聽到了唿救聲,快速迴到村裏,帶來了一根木電線杆。有了這根電線杆,落水的少年終於找到支撐點,他借著水下羅盛教的力,雙手緊緊抱住了電線杆。
宋惠雲奮力將他拉上岸,但他並沒有注意到,崔瑩是被救上來的。
羅盛教還在水中,卻沒有被發現!宋惠雲四處張望戰友的身影,他甚至跑到冰窟旁邊,想看看羅盛教是否跳下去救人了,但隻見裏麵一汪幽藍的河水,並沒有半個人影。
這時,旁邊的三個朝鮮孩子,仍然在大聲唿喊著,表示還有一人在寒冷無比的冰窟窿中。
但由於宋惠雲並沒有親眼看見羅盛教跳下冰窟救人,他也聽不懂朝鮮語,所以他單純認為這些孩子是在感謝他。
但是看著這些孩子臉上焦急彷徨的麵孔,宋惠雲意識到剛溺水的孩子仍然處在危險之中,便讓他們趕緊迴家,讓那個孩子烤火取暖。
孩子們一步三迴頭,彷徨無助地大哭著。
但終究因為語言不通,能力有限,而且溺水少年身體已經漸漸發紫,他們不得已迴到家中,尋求父母的幫助。
沒有目擊證人的羅盛教,最終被定為“普通溺亡事故人員”。
他所在的偵察連按照指示,購買了幾塊木板,製作了棺材,並從師後勤部領取了新的軍裝和軍帽,為羅盛教穿戴整齊後,將他安葬在朝鮮石田裏的後山。當當地居民得知消息後,提出按照朝鮮的風俗,先將羅盛教的遺體在家中停放三天,然後再舉行葬禮。
然而,偵察連的領導認為,羅盛教作為誌願軍,所有行動都是自願的,不應該因此給鄉親們增添麻煩。
次日清晨,全村自發籌集了17斤黃豆和玉米,送來表示慰問,村民們堅持希望按照朝鮮的傳統習俗安葬羅盛教。
一位55歲的婦女甚至願意獻出自己未來的墓地作為安葬之地。
連長婉言謝絕了鄉親們的請求,村民們以及崔瑩的父母極度悲痛,甚至揚言如果不重新安葬,他們全家將以絕食抗議。
141師的師部正設在石田裏,正是羅盛教救起孩子的那個村莊。
葉健民師長乘坐吉普車返迴師部駐地,透過車窗,他發現師部大門外已經被層層圍住,擠滿了許多情緒複雜的朝鮮民眾。他們臉上既激動,又悲痛。葉健民立即指示參謀下車了解情況。
不一會兒參謀人員迴來了,還帶來兩個朝鮮百姓代表,他說:“有一個叫做羅盛教的戰士,為救一個朝鮮小孩犧牲了,這是群眾自發來為他請功。”
隨著參謀人員到來的朝鮮老百姓,用一口不流利的中文結結巴巴地說:“長官!被救的孩子叫做崔瑩,羅盛教是我們的英雄,他應該得到該有的名譽,請您幫助我們。”
他的話剛剛說完,從人群中衝出來一對母子,他們二話不說,直接跪在葉師長麵前,一抬頭,原來早已淚流滿麵。這對母子就是被羅盛教所救的家庭,孩子還小,怯生生地跟在母親身後,但是心裏想著他的救命英雄,眼神中充滿歉意和感激。
原來,這些朝鮮百姓是來請求部隊同意讓他們按照朝鮮人民的風俗習慣,安葬一名叫羅盛教的年輕戰士。他們表示,羅盛教為營救一位名叫崔瑩的朝鮮少年,不幸英勇犧牲。
小崔瑩的母親含淚懇切請求道:“元善女大娘已經獻出了自己的墓地,我們要用朝鮮人民的傳統葬禮,莊重地安葬救命恩人羅同誌,讓他永遠與我們同在!”
方圓十裏八鄉的朝鮮鄉親們紛紛趕來,用各種方式表達他們對這位普通中國士兵羅盛教的敬意和欽佩,一致要求為他舉行隆重的葬禮。
葉師長皺一皺眉頭,“羅盛教”這個名字出現在腦海中,總感覺怎麽這麽熟悉?
突然,葉師長一拍腦袋,他想起之前部隊中有一則消息,說是一位士兵不慎溺水身亡,最後被處理為普通溺水事件。起初,他以為這不過是一樁普通的意外事故,在那個艱難的時期,並沒有特別在意。
然而,當他看到如此多的朝鮮百姓聚集時,隱隱覺得事情並非那麽簡單。於是,他立即命令參謀人員進行調查。當參謀將詳細調查結果匯報給師部時,葉健民內心久久不能平複。羅盛教是為了救人而英勇犧牲,他是名副其實的大功臣。
次日,葉健民與兩位科長一同前往獲救的崔瑩家。崔瑩與他的母親熱情地接待了他們,提起羅盛教的英勇救人之舉時,母子倆激動得熱淚盈眶。隨後,葉健民還帶領科長來到河邊,仔細察看當時的現場痕跡。
冰窟窿尚未完全封凍,參差不齊,如同犬牙一般的冰窟邊緣也宣告著當時羅盛教是用盡力氣,經曆幾番波折,才將這個朝鮮小孩救上河麵。通過實地考察和聽取朝鮮人民的講述,葉健民對羅盛教的英雄形象有了更深的認識,為有這樣的戰士感到自豪。
北風唿嘯,葉師長嚴肅地將軍帽從頭頂摘下,對著逝去的羅同誌敬禮。
迴到師部後,葉健民立即將了解到的情況匯報給政委彭清雲。兩人商議後,決定重新擬定一份報告,向上級匯報羅盛教的英勇事跡。葉健民召集師部的主要領導成員,及各團的重要指戰員召開會議,會上作出了三項關鍵決定:
第一,會議高度讚揚了羅盛教的犧牲精神,認為他的行為與戰場上犧牲的戰士無異,體現了國際共產主義的精神。
第二,會議同意了朝鮮人民關於安葬羅盛教的請求,並決定接受朝鮮人民捐獻的墓地,為羅盛教舉行一次高規格的葬禮。
第三,會議決定撤銷之前對羅盛教事故的報告,改為在全師範圍內學習羅盛教的行為,並高度表揚他的舉動。
會議結束後,141師二千多名官兵齊聚一堂,他們和朝鮮人民一起追悼羅盛教。
在哀樂響起時,21門響炮轟然升天,他帶著人民對英雄的思念和崇敬,絢爛在天空中。
部隊按照朝鮮當地的最高禮遇為他舉行了葬禮,並將他安葬在山坡上,墓地旁種植了一棵鬆樹。在羅盛教犧牲的地方,朝鮮人民立了一塊木牌,銘刻著號召所有在朝鮮土地上的人民永遠銘記羅盛教同誌,學習他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
141師關於羅盛教事跡的材料和報告被呈報至軍部,並逐級上報,最終引起了19兵團首長和誌願軍總部的高度關注。
為了緬懷羅盛教勇敢救助落水兒童的英勇事跡,1952年2月3日,誌司決定表彰他所展現的國際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追記特等功,並授予他“一級愛民模範”和“特等功臣”的榮譽稱號。
在全軍中,獲得這一稱號的僅有四人,另外三位分別是:20軍59師177團2營教導員王興記,20軍60師178團火箭筒連連長張益仁,以及27軍後勤部第二醫療所副所長孫鳳钜。
1952年2月4日,《不朽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一文,通過新華社發布後,羅盛教的名字和他的英勇救人事跡迅速傳遍了全中國、朝鮮,甚至蘇聯和東歐的所有社會主義國家。
中國許多中小學和高等院校,成立了“羅盛教班”,許多中小學和榮譽軍人速成學校,將這篇通訊的主要內容編入語文課本;朝鮮人民也從此唱起了十分動聽的歌——“青青河,高高山,中國英雄萬萬年。我們心愛羅盛教,讚美的歌兒唱不完……”
1952年4月1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追認羅盛教“模範青年團員”的稱號。
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羅盛教一級國旗勳章和一級戰士榮譽勳章。同時,他犧牲的櫟沼河被更名為“羅盛教河”,救人的石田裏改名為“羅盛教村”,安葬地佛體洞山也更名為“羅盛教山”。在這座山上建有紀念亭和紀念碑,碑上刻有金日成的題詞:“羅盛教烈士的國際主義精神與朝鮮人民永遠共存”。
1953年,羅盛教的父親羅迭開隨第三屆慰問團來到朝鮮,金日成親切地對他說:“感謝你,感謝你養育了一個好兒子,他為朝鮮人民獻出了生命,謝謝你這樣偉大的父親。”在慰問軍隊時,羅迭開老人被朝鮮人民軍視為英雄,眾人將他高高抬起。
崔瑩和她的父親見到了羅迭開,心懷感激。崔瑩稱唿他為“爸爸”,恭敬地獻上一包禮物,其中有兩套朝鮮民族服裝,和他母親親手織的一匹家絹。崔瑩一家人的舉動,讓羅迭開逐漸從喪子之痛中走了出來,並為自己的兒子感到無比自豪。
羅盛教烈士的父親羅迭開曾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金日成的親切接見,並當選為第三至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及縣人大常委。他曾先後八次前往北京、兩次赴平壤。
自1956年起,羅迭開多次參加全國烈士軍屬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八次前往北京,其中兩次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國慶觀禮,七次受到毛主席的親自接見。
1954年,崔瑩隨朝鮮訪華團來到中國,特地前往新化,拜訪羅盛教的故鄉。
1960年,抗美援朝十周年紀念時,賀龍元帥與羅瑞卿大將率領中國軍事代表團前往朝鮮參加相關紀念活動。
在活動期間,大家見到了已經長大的崔瑩,他已經是朝鮮人民軍的排長了。
1952年1月2日清晨,天邊微微發亮,遠處傳來雞鳴。羅盛教穿上軍裝,拿上裝著幾枚練習榴彈的綠色背帶軍包,叫上自己的好友宋惠雲一起去櫟沼河練習投擲榴彈。
比這兩位軍人更先到的是4位朝鮮少年,他們嘻嘻哈哈地奔跑在冰麵上。此時的朝鮮正值隆冬季節,河水被凍得十分結實。
少年的嬉笑聲傳到羅盛教和宋惠雲的耳邊,他們相視一笑,似乎都想起自己的童年時刻。
兩人打算避開4個少年,前往更加僻靜的地方練習投擲榴彈。
羅盛教和和宋惠雲分開,一人往一頭去練習。羅盛教走著走著,突然聽到一聲唿救。
他迴頭一看,原本活躍在冰麵上的4個男孩,現在隻剩3個,剩下的三個少年正拚了命地向這邊揮舞手臂,大聲叫喊著。他雖然聽不懂朝鮮語,但是遠處少年驚訝、恐懼地叫喊聲,還是讓他立馬意識到前方發生了危險。
原來是一個名叫崔瑩的小孩,不慎跌入冰冷的湖水中。刺骨的湖水讓崔瑩的身體逐漸僵硬,他開始緩緩下沉。
聽到唿救聲後,軍人的身份使他沒有多想,立馬衝上前去。羅盛教朝著少年落水的方向狂奔,他一邊跑,一邊把戴在頭上的綠色軍帽、穿在身上的夾絨綠色棉襖、套在腿上的加絨棉褲一並脫下。
三個少年圍在已經結了冰的河麵上,他們中間是一個破開的冰洞,“有人落水了!”羅盛教心中一緊。
羅盛教毫不猶豫地躍入冰冷的水窟窿,潛入水底尋找崔瑩的身影。
羅盛教在冰冷的湖水中,因寒冷而臉色蒼白,渾身青紫,身體不斷顫抖。他浮出水麵換氣後,又迅速潛入水中。
好不容易找到了少年的蹤跡。
營救溺水的人,這不是一件容易事,人在溺水環境下,會拚命拉扯身邊一切能夠抓住的事物,雙腳使勁亂蹬。這對於溺水者和施救者而言都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
跳入冰窟的羅盛教顯然也發現這個問題,溺水的朝鮮少年似乎不太會遊泳,在寒冷刺骨的河水下,他好不容易找到那個少年,幾次拉扯之下,終於將他送上河麵。
就在少年的手剛剛扒在冰麵上時,“哢嚓”一聲,冰窟旁邊的冰層又一次破裂。
剛剛被羅盛教舉過頭頂的少年,又一次重重摔了下來,剛好砸到羅盛教的手指,然後再次沉入水中。此時的羅盛教已經渾身發紫,四肢顫抖不已,感覺鋪天蓋地的寒冷侵入身體中,連心髒都沒有一絲熱度。
沒有任何猶豫,羅盛教不顧自己身體,已經達到極限的他,再一次潛入河水深處,將少年的手死死拽住。
帶著他一點點、一點點的往上浮,好不容易看到閃爍著光芒的河麵,羅盛教用肩膀和手臂將少年托舉出來。
這時,羅盛教的戰友宋惠雲也跑了過來,原來他也聽到了唿救聲,快速迴到村裏,帶來了一根木電線杆。有了這根電線杆,落水的少年終於找到支撐點,他借著水下羅盛教的力,雙手緊緊抱住了電線杆。
宋惠雲奮力將他拉上岸,但他並沒有注意到,崔瑩是被救上來的。
羅盛教還在水中,卻沒有被發現!宋惠雲四處張望戰友的身影,他甚至跑到冰窟旁邊,想看看羅盛教是否跳下去救人了,但隻見裏麵一汪幽藍的河水,並沒有半個人影。
這時,旁邊的三個朝鮮孩子,仍然在大聲唿喊著,表示還有一人在寒冷無比的冰窟窿中。
但由於宋惠雲並沒有親眼看見羅盛教跳下冰窟救人,他也聽不懂朝鮮語,所以他單純認為這些孩子是在感謝他。
但是看著這些孩子臉上焦急彷徨的麵孔,宋惠雲意識到剛溺水的孩子仍然處在危險之中,便讓他們趕緊迴家,讓那個孩子烤火取暖。
孩子們一步三迴頭,彷徨無助地大哭著。
但終究因為語言不通,能力有限,而且溺水少年身體已經漸漸發紫,他們不得已迴到家中,尋求父母的幫助。
沒有目擊證人的羅盛教,最終被定為“普通溺亡事故人員”。
他所在的偵察連按照指示,購買了幾塊木板,製作了棺材,並從師後勤部領取了新的軍裝和軍帽,為羅盛教穿戴整齊後,將他安葬在朝鮮石田裏的後山。當當地居民得知消息後,提出按照朝鮮的風俗,先將羅盛教的遺體在家中停放三天,然後再舉行葬禮。
然而,偵察連的領導認為,羅盛教作為誌願軍,所有行動都是自願的,不應該因此給鄉親們增添麻煩。
次日清晨,全村自發籌集了17斤黃豆和玉米,送來表示慰問,村民們堅持希望按照朝鮮的傳統習俗安葬羅盛教。
一位55歲的婦女甚至願意獻出自己未來的墓地作為安葬之地。
連長婉言謝絕了鄉親們的請求,村民們以及崔瑩的父母極度悲痛,甚至揚言如果不重新安葬,他們全家將以絕食抗議。
141師的師部正設在石田裏,正是羅盛教救起孩子的那個村莊。
葉健民師長乘坐吉普車返迴師部駐地,透過車窗,他發現師部大門外已經被層層圍住,擠滿了許多情緒複雜的朝鮮民眾。他們臉上既激動,又悲痛。葉健民立即指示參謀下車了解情況。
不一會兒參謀人員迴來了,還帶來兩個朝鮮百姓代表,他說:“有一個叫做羅盛教的戰士,為救一個朝鮮小孩犧牲了,這是群眾自發來為他請功。”
隨著參謀人員到來的朝鮮老百姓,用一口不流利的中文結結巴巴地說:“長官!被救的孩子叫做崔瑩,羅盛教是我們的英雄,他應該得到該有的名譽,請您幫助我們。”
他的話剛剛說完,從人群中衝出來一對母子,他們二話不說,直接跪在葉師長麵前,一抬頭,原來早已淚流滿麵。這對母子就是被羅盛教所救的家庭,孩子還小,怯生生地跟在母親身後,但是心裏想著他的救命英雄,眼神中充滿歉意和感激。
原來,這些朝鮮百姓是來請求部隊同意讓他們按照朝鮮人民的風俗習慣,安葬一名叫羅盛教的年輕戰士。他們表示,羅盛教為營救一位名叫崔瑩的朝鮮少年,不幸英勇犧牲。
小崔瑩的母親含淚懇切請求道:“元善女大娘已經獻出了自己的墓地,我們要用朝鮮人民的傳統葬禮,莊重地安葬救命恩人羅同誌,讓他永遠與我們同在!”
方圓十裏八鄉的朝鮮鄉親們紛紛趕來,用各種方式表達他們對這位普通中國士兵羅盛教的敬意和欽佩,一致要求為他舉行隆重的葬禮。
葉師長皺一皺眉頭,“羅盛教”這個名字出現在腦海中,總感覺怎麽這麽熟悉?
突然,葉師長一拍腦袋,他想起之前部隊中有一則消息,說是一位士兵不慎溺水身亡,最後被處理為普通溺水事件。起初,他以為這不過是一樁普通的意外事故,在那個艱難的時期,並沒有特別在意。
然而,當他看到如此多的朝鮮百姓聚集時,隱隱覺得事情並非那麽簡單。於是,他立即命令參謀人員進行調查。當參謀將詳細調查結果匯報給師部時,葉健民內心久久不能平複。羅盛教是為了救人而英勇犧牲,他是名副其實的大功臣。
次日,葉健民與兩位科長一同前往獲救的崔瑩家。崔瑩與他的母親熱情地接待了他們,提起羅盛教的英勇救人之舉時,母子倆激動得熱淚盈眶。隨後,葉健民還帶領科長來到河邊,仔細察看當時的現場痕跡。
冰窟窿尚未完全封凍,參差不齊,如同犬牙一般的冰窟邊緣也宣告著當時羅盛教是用盡力氣,經曆幾番波折,才將這個朝鮮小孩救上河麵。通過實地考察和聽取朝鮮人民的講述,葉健民對羅盛教的英雄形象有了更深的認識,為有這樣的戰士感到自豪。
北風唿嘯,葉師長嚴肅地將軍帽從頭頂摘下,對著逝去的羅同誌敬禮。
迴到師部後,葉健民立即將了解到的情況匯報給政委彭清雲。兩人商議後,決定重新擬定一份報告,向上級匯報羅盛教的英勇事跡。葉健民召集師部的主要領導成員,及各團的重要指戰員召開會議,會上作出了三項關鍵決定:
第一,會議高度讚揚了羅盛教的犧牲精神,認為他的行為與戰場上犧牲的戰士無異,體現了國際共產主義的精神。
第二,會議同意了朝鮮人民關於安葬羅盛教的請求,並決定接受朝鮮人民捐獻的墓地,為羅盛教舉行一次高規格的葬禮。
第三,會議決定撤銷之前對羅盛教事故的報告,改為在全師範圍內學習羅盛教的行為,並高度表揚他的舉動。
會議結束後,141師二千多名官兵齊聚一堂,他們和朝鮮人民一起追悼羅盛教。
在哀樂響起時,21門響炮轟然升天,他帶著人民對英雄的思念和崇敬,絢爛在天空中。
部隊按照朝鮮當地的最高禮遇為他舉行了葬禮,並將他安葬在山坡上,墓地旁種植了一棵鬆樹。在羅盛教犧牲的地方,朝鮮人民立了一塊木牌,銘刻著號召所有在朝鮮土地上的人民永遠銘記羅盛教同誌,學習他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
141師關於羅盛教事跡的材料和報告被呈報至軍部,並逐級上報,最終引起了19兵團首長和誌願軍總部的高度關注。
為了緬懷羅盛教勇敢救助落水兒童的英勇事跡,1952年2月3日,誌司決定表彰他所展現的國際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追記特等功,並授予他“一級愛民模範”和“特等功臣”的榮譽稱號。
在全軍中,獲得這一稱號的僅有四人,另外三位分別是:20軍59師177團2營教導員王興記,20軍60師178團火箭筒連連長張益仁,以及27軍後勤部第二醫療所副所長孫鳳钜。
1952年2月4日,《不朽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一文,通過新華社發布後,羅盛教的名字和他的英勇救人事跡迅速傳遍了全中國、朝鮮,甚至蘇聯和東歐的所有社會主義國家。
中國許多中小學和高等院校,成立了“羅盛教班”,許多中小學和榮譽軍人速成學校,將這篇通訊的主要內容編入語文課本;朝鮮人民也從此唱起了十分動聽的歌——“青青河,高高山,中國英雄萬萬年。我們心愛羅盛教,讚美的歌兒唱不完……”
1952年4月1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追認羅盛教“模範青年團員”的稱號。
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羅盛教一級國旗勳章和一級戰士榮譽勳章。同時,他犧牲的櫟沼河被更名為“羅盛教河”,救人的石田裏改名為“羅盛教村”,安葬地佛體洞山也更名為“羅盛教山”。在這座山上建有紀念亭和紀念碑,碑上刻有金日成的題詞:“羅盛教烈士的國際主義精神與朝鮮人民永遠共存”。
1953年,羅盛教的父親羅迭開隨第三屆慰問團來到朝鮮,金日成親切地對他說:“感謝你,感謝你養育了一個好兒子,他為朝鮮人民獻出了生命,謝謝你這樣偉大的父親。”在慰問軍隊時,羅迭開老人被朝鮮人民軍視為英雄,眾人將他高高抬起。
崔瑩和她的父親見到了羅迭開,心懷感激。崔瑩稱唿他為“爸爸”,恭敬地獻上一包禮物,其中有兩套朝鮮民族服裝,和他母親親手織的一匹家絹。崔瑩一家人的舉動,讓羅迭開逐漸從喪子之痛中走了出來,並為自己的兒子感到無比自豪。
羅盛教烈士的父親羅迭開曾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金日成的親切接見,並當選為第三至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及縣人大常委。他曾先後八次前往北京、兩次赴平壤。
自1956年起,羅迭開多次參加全國烈士軍屬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八次前往北京,其中兩次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國慶觀禮,七次受到毛主席的親自接見。
1954年,崔瑩隨朝鮮訪華團來到中國,特地前往新化,拜訪羅盛教的故鄉。
1960年,抗美援朝十周年紀念時,賀龍元帥與羅瑞卿大將率領中國軍事代表團前往朝鮮參加相關紀念活動。
在活動期間,大家見到了已經長大的崔瑩,他已經是朝鮮人民軍的排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