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四次戰役(14)麥克阿瑟被撤職
不能忘卻的197653 作者:行早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麥克阿瑟出身軍人世家,年少成名,從西點軍校畢業到晉升五星上將,履曆光鮮。他為人高傲自負,熱衷於將自己的個人魅力完全的展現,軍事風格以大膽、冒險著稱。尼克鬆就曾經評價他:“麥克阿瑟的一生,天不怕、地不怕,有時甚至近乎野蠻,但他就是這樣一個半神話式的人物。”
麥克阿瑟對美國三軍統帥杜魯門多次公開表達不滿,故意不執行政府命令,多次公開發布和美國對外國策不符的宣言。
在戰場上的指揮表現,更是乏善可陳。在戰爭剛爆發的前期,狂妄自大,一度叫囂聖誕節前結束戰爭,讓“孩子們迴家過聖誕。”整個朝鮮戰爭中,除了仁川登陸、奇兵突出外,也沒有什麽拿的出手的戰績。
第二次戰役被誌願軍教訓一番後,又走了另一個極端,認為他的失敗,是美國杜魯門政府阻止他轟炸中國東北導致的,他口口聲聲要擴大戰爭,去轟炸中國東北的軍事基地,甚至還想動用原子彈。
在第八集團軍原司令沃克死後,新派來的李奇微接管了第八集團軍,並在第三次戰役和第四次戰役中和誌願軍打得有來有迴,算是挽救了聯合國軍一潰千裏的局勢。
這個時候,麥克阿瑟不知羞恥的跳出來,想和李奇微爭功,他一方麵公開抨擊杜魯門的戰爭政策,一方麵又一直貶低李奇微的戰績,稱李奇微的戰術是“手風琴式的戰術”,誌願軍一進攻就撤退。
甚至在接受采訪時,極其帶有侮辱性的批判李奇微,是自己“手下最差指揮官”。然後又大肆宣揚聯合國軍重返三八線“是一個巨大的勝利”,給自己邀功。
1951年1月28日,麥克阿瑟突然飛抵水原,麵對記者的時候他宣稱:“7個月前,我正是在這裏開始聖戰。我們現在奮鬥的目標已經不僅僅是朝鮮半島了,而是一個自由的亞洲。” 麥克阿瑟的這番狂言,立刻被一個英國記者發布在了倫敦的報紙上。
英國政府非常不安,之前他們參戰,是因為他們覺得中國士兵戰鬥力孱弱,以為很輕鬆就打贏了;而且之前美國一直說隻是發動一場局部小戰爭,英國既能蹭到名也能蹭到利。
但是麥克阿瑟的這番話,以及誌願軍強大的戰力,一下子讓英國人驚覺,麥克阿瑟不僅僅想打一場局部戰役,而是想打一次針對中國、甚至是蘇聯的全麵戰爭,這完全不是英國參戰的訴求,這樣發展下去,會把整個英國給陷入到戰爭泥潭的。
1951年4月11日,李奇微陪同陸軍部長佩斯視察前線,二人正在說笑時,一個記者突然莫名其妙地詢問李奇微:“將軍,是否接受我的祝賀?”
李奇微不知所雲,那記者笑笑不再作聲。
那天夜裏,雷聲轟鳴,風雨交加。佩斯突然收到一封電報,他連連震驚,急忙把李奇微叫到身邊:“馬修,總統已經解除了麥克阿瑟的職務,現在你成為了盟軍總司令、‘聯合國軍’總司令以及遠東美軍總司令!”
李奇微也驚愕萬分:“天啊,總統怎麽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事實上,杜魯門別無選擇,如果他不趕緊撤掉麥克阿瑟,這個家夥就要騎到他頭上作威作福了!
1951年3月底,隨著“聯合國軍”持續向北推進,是否越過三八線的問題重新被提出,並成為西方世界爭論的中心。
對於美國及其盟友而言,這條橫貫朝鮮半島的緯線似乎帶有某種“不祥的預兆”。
自戰爭爆發以來,三八線上的每一次攻守與進退,都伴隨著戰局的劇烈波動,潛藏著無法預見的巨大風險。如今,美軍再次逼近三八線,半年前冒然越線北進、最終陷入陷阱的痛苦記憶再度被喚醒,許多人不禁質疑:是否還有必要再次冒險?對此,麥克阿瑟的迴答依然是肯定的。
在“撕裂者行動”展開之前,麥克阿瑟早已指示遠東司令部的聯合作戰計劃部門製定了一項“長期作戰計劃”。該計劃不僅涵蓋了第8集團軍的當前攻勢行動,還暗含著更為宏大的戰略目標。對此,麥克阿瑟如此表述:
現在,我著手製定一個長期計劃,旨在消滅朝鮮境內的中國軍隊。我的首要目標將是他們的補給線。隻要我們針對有限的目標,在多個分散的地點使用地麵部隊持續發動襲擊,就有望收複漢城一帶,並將其作為未來作戰的基地。
接著,我將動用大量空軍清剿北朝鮮北部的敵軍後方。如果屆時仍然不允許我攻擊鴨綠江對岸集結的援軍,或是不允許摧毀橋梁,那麽我將會在敵方的主要補給線上鋪設一片放射性廢料——原子產品的副產物,以此切斷朝鮮與滿洲的聯係。
在北朝鮮,這種破壞使它喪失給養。如果我能獲得使用國民黨軍隊的許可,那麽在他們的支援下,加上美國增援部隊即將抵達,我將能夠在朝鮮北端的東西兩側,同時展開兩棲登陸和空降作戰,從而形成一張巨大的羅網。
這樣,中國軍隊不久便會因缺乏食物而陷入困境,或被迫投降。在沒有糧食和彈藥的情況下,他們將毫無還手之力。這種情況有點像仁川登陸,隻是規模要大得多。
對於麥克阿瑟而言,“撕裂者行動”僅是他“長期作戰計劃”的第一步,要實現戰爭的最終勝利,必然還需進行更多、更大規模的後續行動。為此,他致電參聯會,明確提出在跨越三八線的問題上,“不應再對朝鮮聯合國軍司令部施加額外的軍事限製”。
關於是否跨越三八線的問題,李奇微與麥克阿瑟並無太大區別。李奇微稱三八線為“那條毫無意義的界線”,認為其“既無法防守,戰略上也毫無價值”。根據他的判斷,中朝方麵正在準備發動新的攻勢,“鑒於此,最好的做法是不讓敵人有喘息的機會,而不是被動等待敵方采取行動”。
因此,他主張美軍盡可能向三八線以北推進,以打擊中朝軍隊的兵力集結和物資儲備。未獲華盛頓批準的情況下,麥克阿瑟便同意了李奇微的建議,命令第8集團軍在抵達三八線後繼續向北進攻。
根據美國人的說法,在這一階段,華盛頓的決策層進入了一個“政策真空期”。
所謂“真空”,是指在是否大規模越過三八線的問題上,國務院與參聯會因意見分歧相互推諉,故意不做出明確決定。
國務卿艾奇遜認為,所有聯合國成員國,包括那些出兵朝鮮的國家,都將堅決反對大規模越過三八線。因為一旦越線,早前提出的停戰計劃將徹底破滅。同時,戰爭的擴大將迫使美國將更多的軍事資源投入到相對次要的亞洲戰場,並大幅增加蘇聯幹預甚至全麵戰爭的風險。
因此,雖然艾奇遜並未明確提出禁止美軍再次越過三八線,但他主張應避免“大規模的跨越行動”。
艾奇遜的主張遭到了參聯會的反對。以布萊德雷為代表的五角大樓將領與遠東的麥克阿瑟和李奇微持相同觀點,認為任何限製美軍不得越過三八線的規定,都會給中朝在北朝鮮從容集結軍隊的機會,最終可能使美軍處於不利境地。
這些將領宣稱,他們基於“共同的軍事經驗”所作出的判斷是:
如果三八線成為軍事行動的界限,那麽,麵對敵方的人力優勢,作戰並擊潰其新攻勢的準備都將成為空話。圍繞這一問題,華盛頓的決策圈子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各方互相推諉,始終沒有達成明確的意見。五角大樓要求國務院先確定美國在朝鮮的政治目標,而國務院則要求五角大樓先明確美軍在朝鮮的作戰範圍。
最終,雙方達成了一個妥協的結論:
在目前的形勢下,華盛頓應避免就是否跨越三八線的問題做出明確表態,以免將戰略底線暴露給對手,並影響美軍在戰場上的行動自由。
這實際上為美軍再次越過三八線開了綠燈。然而,當時更具決定性的問題並非是否跨越三八線,而是如何掌控朝鮮戰爭政策的整體方向。
美國對朝鮮的戰爭政策與其全球戰略緊密相連。
對杜魯門領導的決策團隊而言,朝鮮戰爭被視為“共產主義勢力”在亞洲大陸對美國利益的直接威脅。美國毫無疑問必須進行軍事幹預,因為隻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展現其遏製“共產主義擴張”的決心和能力。然而,美國也不能讓自己在朝鮮陷入一場漫無邊際的持久戰爭,因為這不僅會削弱其在歐洲戰略重點上的投入,還可能促使蘇聯大規模介入,進而引發全球範圍的戰爭。
中國參戰後,美國在朝鮮戰爭中的政策逐漸呈現出明顯的雙重性:
一方麵,它必須繼續在朝鮮戰場上堅持作戰,努力爭取軍事上的勝利;另一方麵,它也采取了一些自我限製的措施,防止戰爭擴展到中國境內,從而將朝鮮戰爭控製在一個可以有效管理的有限範圍內。
出於以上雙重考慮,當1950年底“聯合國軍”全線退至三八線附近時,華盛頓曾試探性地表達過通過談判實現“光榮停戰”的願望。
麥克阿瑟堅決反對華盛頓的這一政策意向。作為亞太戰區的最高指揮官,他始終對杜魯門所製定的“先歐洲、後亞洲”的全球戰略排序持有異議。
在他看來,唯有全力以赴打贏眼前的朝鮮戰爭,美國才能保障歐洲乃至整個西方世界的安全。為此,他強烈主張擴大在朝鮮的軍事行動,哪怕可能因此冒著引發世界大戰的風險。
他提出建議:封鎖中國沿海區域,動用海空力量摧毀中國的工業基礎,同時“放蔣出籠”,讓國民黨軍隊投入朝鮮戰場,並從台灣向中國大陸發動牽製性的攻擊。
由於這些主張與杜魯門的意圖背道而馳,華盛頓因此屢次將其否決。
在李奇微的指揮下,“聯合國軍”展開反攻,經過兩個多月的激烈戰鬥,從“霹靂行動”到“撕裂者行動”,最終將戰線從三七線附近推迴至三八線附近。按照這個進度,想把中國軍隊驅趕到幾百公裏外的鴨綠江,不僅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還不知道要付出多麽巨大的代價。
既然單靠軍事手段無法解決問題,那麽政治解決自然成為一個不可避免的實際選擇。到1951年3月中旬,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內部逐漸形成了主流觀點:必須尋找一種新的途徑來處理朝鮮問題,最理想的方式是由總統根據盟國關於在三八線附近停止戰鬥的建議,發表一項聲明以進行試探。
因此,國務院起草了一份總統聲明的草案,其內容如下:
目前戰線已重新迴到三八線,這為該地區恢複和平與安全奠定了基礎,所有真正渴望和平的國家都應當能夠接受這一基礎;聯合國統一指揮部也已準備好執行能夠結束戰爭並確保戰爭不再爆發的部署。這一部署將為解決朝鮮問題提供更廣泛的空間,其中也包括外國軍隊撤出朝鮮的可能性。
杜魯門認為,“提出這一旨在尋求和平解決的建議,既沒有威脅也沒有譴責,或許會獲得積極的迴應”。
這份聲明草稿以密件形式送往東京,旨在征詢麥克阿瑟的意見。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這一由杜魯門親自操控的重大政治外交舉措,竟因麥克阿瑟的一次意外插手而徹底被打亂。3月24日,麥克阿瑟發表了一份公開聲明,滿懷信心地宣稱:美軍在戰場上的勝利揭示出,外界對共產黨中國軍事力量的渲染和誇大遠超實際。除去人力資源,他們在其他各個方麵都顯得極為薄弱。
聲明中指出,隨著現有大規模毀滅性手段的不斷發展,單靠人數上的優勢已無法彌補這些手段固有的脆弱性。而對於海上和空中領域的掌控,實際上也意味著對補給線、交通運輸的全麵控製,這在當前的重要性及其決定性作用並不亞於以往;再加上如今敵人在地麵火力上處於劣勢,力量的差距因此愈發明顯,即便他們憑借狂熱的勇氣或付出大量生命的代價,也難以扭轉局勢。
隨後,麥克阿瑟放出狠話:“要是聯合國放棄了試圖將戰爭局限在朝鮮境內的克製態度,同意把我們的軍事行動擴大到中國的沿海和內部基地,那麽中國將即刻麵臨軍事崩潰的危險。”
最後,他鄭重宣布:“作為一名軍事指揮官,在我的職責範圍內,我隨時願意與敵軍司令員在戰場上會麵,共同尋找一切可能的軍事途徑,以真誠的態度努力達成聯合國在朝鮮的政治目標,避免繼續流血。”
麥克阿瑟的聲明無異於向中國發出最後通牒——美國及其盟國將全力摧毀中國!若按他的設想行事,世界大戰必將爆發。此聲明引發全球強烈譴責,甚至連美國的西方盟友也將其視為向共產黨宣戰的“宣戰書”。
這一公開聲明不僅打亂了杜魯門政府在調整朝鮮戰爭政策上的步伐,還觸犯了政治上的一大禁忌:在關乎國家戰爭政策的重大問題上,一位戰區司令竟然越權奪走了總統的話語權。麥克阿瑟的言論徹底破壞了杜魯門計劃從朝鮮撤出的策略,憤怒的杜魯門向手下表示:“我從未低估我與麥克阿瑟之間的分歧。我曾希望他能夠尊重總統的權力,但我意識到,除了解除這位國家最高戰場指揮官的職務,別無選擇。”
在迴憶錄中,杜魯門寫道:
“這是對我作為總統和最高統帥所下達命令的公然違抗,是對憲法賦予總統權力的嚴重挑戰,也是對聯合國政策的無視。由於這一舉動,麥克阿瑟已讓我別無選擇,我再也無法容忍他這種不服從領導的行為。”
由於麥克阿瑟的名望和影響力仍然令人有所顧忌,杜魯門沒有立即宣布解除他的職務。然而,接下來的一件事件為杜魯門提供了一個更加合適的理由,堅定了他撤銷麥克阿瑟職權的最終決心。
4月6日,他主持召開了一場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專門討論如何處理麥克阿瑟的問題。
4月11日,杜魯門簽署文件,正式解除麥克阿瑟的駐日本盟軍最高統帥、“聯合國軍”總司令、美國遠東司令部司令及美國遠東陸軍司令等職務,並任命李奇微接替他所有的職位。
消息傳出,全美國人民大跌眼鏡。這位被譽為"太平洋的凱撒"的將軍,竟然被總統解除了所有指揮權。
在最後關頭,杜魯門還對麥克阿瑟進行了極具羞辱性的打擊,借機發泄了長期積壓的不滿。他選擇通過召開記者會的方式宣布解職決定,令麥克阿瑟毫無準備。更諷刺的是,麥克阿瑟竟是從妻子早晨收聽的廣播新聞中才得知自己被解職的消息。
根據華盛頓的計劃,罷免麥克阿瑟職務的消息原本應由正在訪問南朝鮮的陸軍部長佩斯親自飛往東京,當麵告知麥克阿瑟。然而,由於一係列技術上的意外,這一消息並未通過正式的官方渠道傳達,而是通過商用無線電台直接送到了東京。
當所有人都對此消息感到震驚時,毫不知情的麥克阿瑟仍在他的官邸與客人共進午餐。據說,這個消息是由他的副官“淚眼婆娑地”首先告知了麥克阿瑟的妻子,隨後由她轉達給麥克阿瑟本人。
麥克阿瑟因此大為不滿,發出了諸多抱怨:
“曆史上從未有過如此嚴厲的解職手段,既沒有申訴的機會,也沒有辯護的權利,更不顧及過去的表現”;“沒有任何一個辦公室的聽差、打雜女工,或是其他任何仆人會被如此無情地剝奪起碼的體麵而被解雇。”
杜魯門解釋道,麥克阿瑟被解職的原因在於,這位將軍不僅反對政府的政策,還通過公開違抗其最高指揮官的行為,對這一政策發起了挑戰。
在朝鮮戰爭的整個進程中,麥克阿瑟被解除職務是一個具有標誌性意義的重大事件。
它意味著美國對朝鮮戰爭政策的最終確立。
李奇微總結認為,杜魯門與麥克阿瑟的分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首先,是否應對中國進行“預防性打擊”,以“削弱中國的戰爭能力”;
其次,全球戰略的優先級是“歐洲優先”還是“亞洲優先”;
再次,在朝鮮戰場上,是要把西方盟友拉入戰局,還是由美國“獨自承擔全部責任”;
第四,是否在朝鮮采取“全麵戰爭”還是“有限戰爭”的策略;
最後,關於國家政策的決定權,文職政府是否擁有對軍事當局的絕對指揮權。
李奇微表示,華盛頓決策層曾經對麥克阿瑟的所有建議進行了深入、細致且全麵的研究。最終得出的結論是:
不能將戰爭擴大到中國境內,不能改變“歐洲優先、亞洲次之”的全球戰略排序,不能破壞美國的集體安全政策並導致西方聯盟瓦解,不能因追求“徹底的決定性勝利”而在亞洲大陸這片無底深淵中投入全部力量,陷入一場無休止的戰爭,從而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李奇微認為:在作出決策之前,麥克阿瑟當然有權利也有責任對某項計劃的正確性發表意見,並提出個人建議。然而,一旦總統的決定已經傳達給他,繼續與總統爭論便既不屬於他的權限範圍,也不符合他的職責要求。
麥克阿瑟的不當言行,實際上將朝鮮戰爭中的政策分歧提升到了“政府當局與軍事當局誰主導誰”的政治層麵,最終使他在“這場戰爭帶來的最為敏感的問題”上陷入了困境。
布萊德雷在文中提到:
作為總統兼軍隊總司令,杜魯門已經製定了朝鮮戰爭的政策。而麥克阿瑟顯然對此持反對立場,並且公開進行了挑戰和抵製。能否貫徹這一政策,成了一個嚴峻的問題。現在的關鍵並非判斷誰對誰錯,而是軍隊最終必須由文職官員掌控。杜魯門作為總司令,擁有完全的權力撤換任何對抗他政策並失去其信任的將軍。
隨著麥克阿瑟被解除職務,美國對朝鮮戰爭的政策也真正完全迴歸到了杜魯門所確定的“有限戰爭”方針上。這項政策的核心內容是:
在不擴大戰爭範圍的情況下,穩步向朝鮮北部推進,待占據有利位置後,再依據“實力政策”展開行動,或與中朝方麵展開外交談判,或繼續軍事行動,以確保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
美國對朝鮮戰爭政策的調整,在世界戰爭發展的曆史中也占據了重要地位。後來被稱為西方戰略家三大發明之一的“有限戰爭”理論(另兩大發明分別為“危機管理”理論和“軍備控製”理論),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逐步形成並發展起來的。
4月16日,麥克阿瑟帶著滿腔的不甘和憤怒,離開日本,踏上了歸國之路。
他已經離開美國長達十五年。
麥克阿瑟在日本的角色超越了軍事領袖,他是實際操控者,甚至被認為是日本的“五星天皇”。當他離開日本迴國時,隻通知了少數高官並未通知其他人。
但當麥克阿瑟坐上汽車時才發現,從他下榻的官邸直到厚木機場上百萬日本人自發的站在街道兩旁為他送行。 當車隊經過時,傳來日本人發自內心的高唿聲:大元帥!大元帥!大元帥!…… 麥克阿瑟熱淚盈眶。
當時有無數日本人寫信給麥克阿瑟要求贈送自己的田產、傳家寶、房契,更有無數的日本女性大膽的在信中表示要為將軍獻身,那些勇敢的女子信中直接寫到“請讓我為您生個孩子吧!” 。天皇更是親自到使館為麥克阿瑟送別,麥克阿瑟激動的緊緊的握住了曾被自己羞辱過的裕仁天皇的雙手,而裕仁天皇則痛哭失聲,淚流滿麵。
麥克阿瑟被視為“日本的征服者”,他在太平洋戰爭中率領盟軍對日本展開了毫不留情的進攻。盡管他嚴厲對待日本,但日本人卻對他崇拜備至。
日本作為一個國家有其獨特之處,他們對強者有著近乎癡迷的崇拜。越是受到強者的壓迫,他們越願意臣服。這種心理在二戰後的日本尤為突出,甚至影響了整個島國的文化和社會。
盡管麥克阿瑟及美國大兵在日本駐紮期間的行為應該引起民憤,但日本人卻表現出不同尋常的崇拜和敬畏。這種反常的情感可能源於日本經濟複蘇和快速崛起,以及他們對美國的感激之情。
麥克阿瑟返迴美國後,等待他的並非群嘲和冷遇,而是一場盛大的英雄歡迎儀式。當他的專機降落在舊金山國際機場時,成千上萬的美國民眾湧向機場,隻為一睹這位"戰敗將軍"的風采。從舊金山到紐約,再到華盛頓特區,麥克阿瑟所到之處,無不是萬人空巷、鮮花鋪路。
一個打了敗仗的將軍,為何會受到如此熱烈的歡迎?
答案或許就藏在當時美國社會複雜的政治氛圍中。冷戰時期的反共情緒高漲,麥克阿瑟那種強硬的對外政策,恰好迎合了部分美國民眾的心理。他們將麥克阿瑟視為反共鬥士,認為他的撤職,是軟弱的政府對共產主義的妥協。
麥克阿瑟敏銳地捕捉到了這股民意,他充分利用這次"敗而不衰"的機會,開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政治巡演。在國會的告別演說中,他慷慨激昂地發表了那篇著名的老兵永不死演講,引發了全美國上下的共鳴。
“自從我在西點的草坪上宣誓以來,世界已經曆了無數變遷,兒時的夢想和希望早已消散無蹤。但我仍然記得那首曾廣為傳唱的軍歌中自豪的疊句:老兵永不死,隻是漸漸凋零。”這篇演講不僅讓麥克阿瑟的支持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更為他日後的政治生涯鋪平了道路。
正當人們以為麥克阿瑟即將登上政治舞台的最高點時,現實卻給了他當頭一棒。
在1952年的總統大選中,盡管民意調查顯示他的支持率遠超現任總統杜魯門,但麥克阿瑟卻連共和黨的提名都沒能獲得。麥克阿瑟總是在叫囂戰爭,宣揚戰爭,誰又會喜歡一位喜歡戰爭的總統呢。最終,另一位戰爭英雄艾森豪威爾成為了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並最終入主白宮。
麥克阿瑟的政治夢想就此破滅,但他並未就此退出公眾視野。他做了一家打字機公司了董事長,依舊活躍在各種公開場合,發表演講,接受采訪。也許對敗給中國人民誌願軍耿耿於懷,利用他的威望,繼續建議擴大朝鮮戰爭,更建議讓美國經濟封鎖新中國,還慫恿蔣介石反攻大陸。他那強硬的反共立場和鷹派言論,在美國社會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爭議。
1962年5月,這位世界聞名的將領最後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他在自己軍事生涯的起點——西點軍校發表了著名演講《責任.榮譽.國家》:
我的生命已近黃昏,暮色已經降臨,我昔日的風采和榮譽已經消失。它們隨著對昔日事業的憧憬,帶著那餘暉消失了。昔日的記憶奇妙而美好,浸透了眼淚和昨日微笑的安慰和撫愛。我盡力但徒然地傾聽,渴望聽到軍號吹奏起床號時那微弱而迷人的旋律,以及遠處戰鼓急促敲擊的動人節奏。
我在夢幻中依稀又聽到了大炮在轟鳴,又聽到了滑膛槍在鳴放,又聽到了戰場上那陌生、哀愁的呻吟。
然而,晚年的迴憶經常將我帶迴到西點軍校。我的耳旁迴響著,反複迴響著:責任,榮譽,國家。
今天是我同你們進行的最後一次點名。但我願你們知道,當我到達彼岸時,我最後想的是學員隊,學員隊,還是學員隊。
我向大家告別。
這也成為他最後的風光時刻。
兩年後,麥克阿瑟在華盛頓陸軍醫院去世,享年八十四歲。
杜魯門的政治生涯,也因結束麥克阿瑟的軍事生涯而遭受重創。次年,他深知競選無望,便選擇體麵地宣布不再競選連任總統,從此退出政壇。
這場二人之間的爭鬥,最終以兩敗俱傷告終。
麥克阿瑟對美國三軍統帥杜魯門多次公開表達不滿,故意不執行政府命令,多次公開發布和美國對外國策不符的宣言。
在戰場上的指揮表現,更是乏善可陳。在戰爭剛爆發的前期,狂妄自大,一度叫囂聖誕節前結束戰爭,讓“孩子們迴家過聖誕。”整個朝鮮戰爭中,除了仁川登陸、奇兵突出外,也沒有什麽拿的出手的戰績。
第二次戰役被誌願軍教訓一番後,又走了另一個極端,認為他的失敗,是美國杜魯門政府阻止他轟炸中國東北導致的,他口口聲聲要擴大戰爭,去轟炸中國東北的軍事基地,甚至還想動用原子彈。
在第八集團軍原司令沃克死後,新派來的李奇微接管了第八集團軍,並在第三次戰役和第四次戰役中和誌願軍打得有來有迴,算是挽救了聯合國軍一潰千裏的局勢。
這個時候,麥克阿瑟不知羞恥的跳出來,想和李奇微爭功,他一方麵公開抨擊杜魯門的戰爭政策,一方麵又一直貶低李奇微的戰績,稱李奇微的戰術是“手風琴式的戰術”,誌願軍一進攻就撤退。
甚至在接受采訪時,極其帶有侮辱性的批判李奇微,是自己“手下最差指揮官”。然後又大肆宣揚聯合國軍重返三八線“是一個巨大的勝利”,給自己邀功。
1951年1月28日,麥克阿瑟突然飛抵水原,麵對記者的時候他宣稱:“7個月前,我正是在這裏開始聖戰。我們現在奮鬥的目標已經不僅僅是朝鮮半島了,而是一個自由的亞洲。” 麥克阿瑟的這番狂言,立刻被一個英國記者發布在了倫敦的報紙上。
英國政府非常不安,之前他們參戰,是因為他們覺得中國士兵戰鬥力孱弱,以為很輕鬆就打贏了;而且之前美國一直說隻是發動一場局部小戰爭,英國既能蹭到名也能蹭到利。
但是麥克阿瑟的這番話,以及誌願軍強大的戰力,一下子讓英國人驚覺,麥克阿瑟不僅僅想打一場局部戰役,而是想打一次針對中國、甚至是蘇聯的全麵戰爭,這完全不是英國參戰的訴求,這樣發展下去,會把整個英國給陷入到戰爭泥潭的。
1951年4月11日,李奇微陪同陸軍部長佩斯視察前線,二人正在說笑時,一個記者突然莫名其妙地詢問李奇微:“將軍,是否接受我的祝賀?”
李奇微不知所雲,那記者笑笑不再作聲。
那天夜裏,雷聲轟鳴,風雨交加。佩斯突然收到一封電報,他連連震驚,急忙把李奇微叫到身邊:“馬修,總統已經解除了麥克阿瑟的職務,現在你成為了盟軍總司令、‘聯合國軍’總司令以及遠東美軍總司令!”
李奇微也驚愕萬分:“天啊,總統怎麽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事實上,杜魯門別無選擇,如果他不趕緊撤掉麥克阿瑟,這個家夥就要騎到他頭上作威作福了!
1951年3月底,隨著“聯合國軍”持續向北推進,是否越過三八線的問題重新被提出,並成為西方世界爭論的中心。
對於美國及其盟友而言,這條橫貫朝鮮半島的緯線似乎帶有某種“不祥的預兆”。
自戰爭爆發以來,三八線上的每一次攻守與進退,都伴隨著戰局的劇烈波動,潛藏著無法預見的巨大風險。如今,美軍再次逼近三八線,半年前冒然越線北進、最終陷入陷阱的痛苦記憶再度被喚醒,許多人不禁質疑:是否還有必要再次冒險?對此,麥克阿瑟的迴答依然是肯定的。
在“撕裂者行動”展開之前,麥克阿瑟早已指示遠東司令部的聯合作戰計劃部門製定了一項“長期作戰計劃”。該計劃不僅涵蓋了第8集團軍的當前攻勢行動,還暗含著更為宏大的戰略目標。對此,麥克阿瑟如此表述:
現在,我著手製定一個長期計劃,旨在消滅朝鮮境內的中國軍隊。我的首要目標將是他們的補給線。隻要我們針對有限的目標,在多個分散的地點使用地麵部隊持續發動襲擊,就有望收複漢城一帶,並將其作為未來作戰的基地。
接著,我將動用大量空軍清剿北朝鮮北部的敵軍後方。如果屆時仍然不允許我攻擊鴨綠江對岸集結的援軍,或是不允許摧毀橋梁,那麽我將會在敵方的主要補給線上鋪設一片放射性廢料——原子產品的副產物,以此切斷朝鮮與滿洲的聯係。
在北朝鮮,這種破壞使它喪失給養。如果我能獲得使用國民黨軍隊的許可,那麽在他們的支援下,加上美國增援部隊即將抵達,我將能夠在朝鮮北端的東西兩側,同時展開兩棲登陸和空降作戰,從而形成一張巨大的羅網。
這樣,中國軍隊不久便會因缺乏食物而陷入困境,或被迫投降。在沒有糧食和彈藥的情況下,他們將毫無還手之力。這種情況有點像仁川登陸,隻是規模要大得多。
對於麥克阿瑟而言,“撕裂者行動”僅是他“長期作戰計劃”的第一步,要實現戰爭的最終勝利,必然還需進行更多、更大規模的後續行動。為此,他致電參聯會,明確提出在跨越三八線的問題上,“不應再對朝鮮聯合國軍司令部施加額外的軍事限製”。
關於是否跨越三八線的問題,李奇微與麥克阿瑟並無太大區別。李奇微稱三八線為“那條毫無意義的界線”,認為其“既無法防守,戰略上也毫無價值”。根據他的判斷,中朝方麵正在準備發動新的攻勢,“鑒於此,最好的做法是不讓敵人有喘息的機會,而不是被動等待敵方采取行動”。
因此,他主張美軍盡可能向三八線以北推進,以打擊中朝軍隊的兵力集結和物資儲備。未獲華盛頓批準的情況下,麥克阿瑟便同意了李奇微的建議,命令第8集團軍在抵達三八線後繼續向北進攻。
根據美國人的說法,在這一階段,華盛頓的決策層進入了一個“政策真空期”。
所謂“真空”,是指在是否大規模越過三八線的問題上,國務院與參聯會因意見分歧相互推諉,故意不做出明確決定。
國務卿艾奇遜認為,所有聯合國成員國,包括那些出兵朝鮮的國家,都將堅決反對大規模越過三八線。因為一旦越線,早前提出的停戰計劃將徹底破滅。同時,戰爭的擴大將迫使美國將更多的軍事資源投入到相對次要的亞洲戰場,並大幅增加蘇聯幹預甚至全麵戰爭的風險。
因此,雖然艾奇遜並未明確提出禁止美軍再次越過三八線,但他主張應避免“大規模的跨越行動”。
艾奇遜的主張遭到了參聯會的反對。以布萊德雷為代表的五角大樓將領與遠東的麥克阿瑟和李奇微持相同觀點,認為任何限製美軍不得越過三八線的規定,都會給中朝在北朝鮮從容集結軍隊的機會,最終可能使美軍處於不利境地。
這些將領宣稱,他們基於“共同的軍事經驗”所作出的判斷是:
如果三八線成為軍事行動的界限,那麽,麵對敵方的人力優勢,作戰並擊潰其新攻勢的準備都將成為空話。圍繞這一問題,華盛頓的決策圈子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各方互相推諉,始終沒有達成明確的意見。五角大樓要求國務院先確定美國在朝鮮的政治目標,而國務院則要求五角大樓先明確美軍在朝鮮的作戰範圍。
最終,雙方達成了一個妥協的結論:
在目前的形勢下,華盛頓應避免就是否跨越三八線的問題做出明確表態,以免將戰略底線暴露給對手,並影響美軍在戰場上的行動自由。
這實際上為美軍再次越過三八線開了綠燈。然而,當時更具決定性的問題並非是否跨越三八線,而是如何掌控朝鮮戰爭政策的整體方向。
美國對朝鮮的戰爭政策與其全球戰略緊密相連。
對杜魯門領導的決策團隊而言,朝鮮戰爭被視為“共產主義勢力”在亞洲大陸對美國利益的直接威脅。美國毫無疑問必須進行軍事幹預,因為隻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展現其遏製“共產主義擴張”的決心和能力。然而,美國也不能讓自己在朝鮮陷入一場漫無邊際的持久戰爭,因為這不僅會削弱其在歐洲戰略重點上的投入,還可能促使蘇聯大規模介入,進而引發全球範圍的戰爭。
中國參戰後,美國在朝鮮戰爭中的政策逐漸呈現出明顯的雙重性:
一方麵,它必須繼續在朝鮮戰場上堅持作戰,努力爭取軍事上的勝利;另一方麵,它也采取了一些自我限製的措施,防止戰爭擴展到中國境內,從而將朝鮮戰爭控製在一個可以有效管理的有限範圍內。
出於以上雙重考慮,當1950年底“聯合國軍”全線退至三八線附近時,華盛頓曾試探性地表達過通過談判實現“光榮停戰”的願望。
麥克阿瑟堅決反對華盛頓的這一政策意向。作為亞太戰區的最高指揮官,他始終對杜魯門所製定的“先歐洲、後亞洲”的全球戰略排序持有異議。
在他看來,唯有全力以赴打贏眼前的朝鮮戰爭,美國才能保障歐洲乃至整個西方世界的安全。為此,他強烈主張擴大在朝鮮的軍事行動,哪怕可能因此冒著引發世界大戰的風險。
他提出建議:封鎖中國沿海區域,動用海空力量摧毀中國的工業基礎,同時“放蔣出籠”,讓國民黨軍隊投入朝鮮戰場,並從台灣向中國大陸發動牽製性的攻擊。
由於這些主張與杜魯門的意圖背道而馳,華盛頓因此屢次將其否決。
在李奇微的指揮下,“聯合國軍”展開反攻,經過兩個多月的激烈戰鬥,從“霹靂行動”到“撕裂者行動”,最終將戰線從三七線附近推迴至三八線附近。按照這個進度,想把中國軍隊驅趕到幾百公裏外的鴨綠江,不僅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還不知道要付出多麽巨大的代價。
既然單靠軍事手段無法解決問題,那麽政治解決自然成為一個不可避免的實際選擇。到1951年3月中旬,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內部逐漸形成了主流觀點:必須尋找一種新的途徑來處理朝鮮問題,最理想的方式是由總統根據盟國關於在三八線附近停止戰鬥的建議,發表一項聲明以進行試探。
因此,國務院起草了一份總統聲明的草案,其內容如下:
目前戰線已重新迴到三八線,這為該地區恢複和平與安全奠定了基礎,所有真正渴望和平的國家都應當能夠接受這一基礎;聯合國統一指揮部也已準備好執行能夠結束戰爭並確保戰爭不再爆發的部署。這一部署將為解決朝鮮問題提供更廣泛的空間,其中也包括外國軍隊撤出朝鮮的可能性。
杜魯門認為,“提出這一旨在尋求和平解決的建議,既沒有威脅也沒有譴責,或許會獲得積極的迴應”。
這份聲明草稿以密件形式送往東京,旨在征詢麥克阿瑟的意見。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這一由杜魯門親自操控的重大政治外交舉措,竟因麥克阿瑟的一次意外插手而徹底被打亂。3月24日,麥克阿瑟發表了一份公開聲明,滿懷信心地宣稱:美軍在戰場上的勝利揭示出,外界對共產黨中國軍事力量的渲染和誇大遠超實際。除去人力資源,他們在其他各個方麵都顯得極為薄弱。
聲明中指出,隨著現有大規模毀滅性手段的不斷發展,單靠人數上的優勢已無法彌補這些手段固有的脆弱性。而對於海上和空中領域的掌控,實際上也意味著對補給線、交通運輸的全麵控製,這在當前的重要性及其決定性作用並不亞於以往;再加上如今敵人在地麵火力上處於劣勢,力量的差距因此愈發明顯,即便他們憑借狂熱的勇氣或付出大量生命的代價,也難以扭轉局勢。
隨後,麥克阿瑟放出狠話:“要是聯合國放棄了試圖將戰爭局限在朝鮮境內的克製態度,同意把我們的軍事行動擴大到中國的沿海和內部基地,那麽中國將即刻麵臨軍事崩潰的危險。”
最後,他鄭重宣布:“作為一名軍事指揮官,在我的職責範圍內,我隨時願意與敵軍司令員在戰場上會麵,共同尋找一切可能的軍事途徑,以真誠的態度努力達成聯合國在朝鮮的政治目標,避免繼續流血。”
麥克阿瑟的聲明無異於向中國發出最後通牒——美國及其盟國將全力摧毀中國!若按他的設想行事,世界大戰必將爆發。此聲明引發全球強烈譴責,甚至連美國的西方盟友也將其視為向共產黨宣戰的“宣戰書”。
這一公開聲明不僅打亂了杜魯門政府在調整朝鮮戰爭政策上的步伐,還觸犯了政治上的一大禁忌:在關乎國家戰爭政策的重大問題上,一位戰區司令竟然越權奪走了總統的話語權。麥克阿瑟的言論徹底破壞了杜魯門計劃從朝鮮撤出的策略,憤怒的杜魯門向手下表示:“我從未低估我與麥克阿瑟之間的分歧。我曾希望他能夠尊重總統的權力,但我意識到,除了解除這位國家最高戰場指揮官的職務,別無選擇。”
在迴憶錄中,杜魯門寫道:
“這是對我作為總統和最高統帥所下達命令的公然違抗,是對憲法賦予總統權力的嚴重挑戰,也是對聯合國政策的無視。由於這一舉動,麥克阿瑟已讓我別無選擇,我再也無法容忍他這種不服從領導的行為。”
由於麥克阿瑟的名望和影響力仍然令人有所顧忌,杜魯門沒有立即宣布解除他的職務。然而,接下來的一件事件為杜魯門提供了一個更加合適的理由,堅定了他撤銷麥克阿瑟職權的最終決心。
4月6日,他主持召開了一場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專門討論如何處理麥克阿瑟的問題。
4月11日,杜魯門簽署文件,正式解除麥克阿瑟的駐日本盟軍最高統帥、“聯合國軍”總司令、美國遠東司令部司令及美國遠東陸軍司令等職務,並任命李奇微接替他所有的職位。
消息傳出,全美國人民大跌眼鏡。這位被譽為"太平洋的凱撒"的將軍,竟然被總統解除了所有指揮權。
在最後關頭,杜魯門還對麥克阿瑟進行了極具羞辱性的打擊,借機發泄了長期積壓的不滿。他選擇通過召開記者會的方式宣布解職決定,令麥克阿瑟毫無準備。更諷刺的是,麥克阿瑟竟是從妻子早晨收聽的廣播新聞中才得知自己被解職的消息。
根據華盛頓的計劃,罷免麥克阿瑟職務的消息原本應由正在訪問南朝鮮的陸軍部長佩斯親自飛往東京,當麵告知麥克阿瑟。然而,由於一係列技術上的意外,這一消息並未通過正式的官方渠道傳達,而是通過商用無線電台直接送到了東京。
當所有人都對此消息感到震驚時,毫不知情的麥克阿瑟仍在他的官邸與客人共進午餐。據說,這個消息是由他的副官“淚眼婆娑地”首先告知了麥克阿瑟的妻子,隨後由她轉達給麥克阿瑟本人。
麥克阿瑟因此大為不滿,發出了諸多抱怨:
“曆史上從未有過如此嚴厲的解職手段,既沒有申訴的機會,也沒有辯護的權利,更不顧及過去的表現”;“沒有任何一個辦公室的聽差、打雜女工,或是其他任何仆人會被如此無情地剝奪起碼的體麵而被解雇。”
杜魯門解釋道,麥克阿瑟被解職的原因在於,這位將軍不僅反對政府的政策,還通過公開違抗其最高指揮官的行為,對這一政策發起了挑戰。
在朝鮮戰爭的整個進程中,麥克阿瑟被解除職務是一個具有標誌性意義的重大事件。
它意味著美國對朝鮮戰爭政策的最終確立。
李奇微總結認為,杜魯門與麥克阿瑟的分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首先,是否應對中國進行“預防性打擊”,以“削弱中國的戰爭能力”;
其次,全球戰略的優先級是“歐洲優先”還是“亞洲優先”;
再次,在朝鮮戰場上,是要把西方盟友拉入戰局,還是由美國“獨自承擔全部責任”;
第四,是否在朝鮮采取“全麵戰爭”還是“有限戰爭”的策略;
最後,關於國家政策的決定權,文職政府是否擁有對軍事當局的絕對指揮權。
李奇微表示,華盛頓決策層曾經對麥克阿瑟的所有建議進行了深入、細致且全麵的研究。最終得出的結論是:
不能將戰爭擴大到中國境內,不能改變“歐洲優先、亞洲次之”的全球戰略排序,不能破壞美國的集體安全政策並導致西方聯盟瓦解,不能因追求“徹底的決定性勝利”而在亞洲大陸這片無底深淵中投入全部力量,陷入一場無休止的戰爭,從而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李奇微認為:在作出決策之前,麥克阿瑟當然有權利也有責任對某項計劃的正確性發表意見,並提出個人建議。然而,一旦總統的決定已經傳達給他,繼續與總統爭論便既不屬於他的權限範圍,也不符合他的職責要求。
麥克阿瑟的不當言行,實際上將朝鮮戰爭中的政策分歧提升到了“政府當局與軍事當局誰主導誰”的政治層麵,最終使他在“這場戰爭帶來的最為敏感的問題”上陷入了困境。
布萊德雷在文中提到:
作為總統兼軍隊總司令,杜魯門已經製定了朝鮮戰爭的政策。而麥克阿瑟顯然對此持反對立場,並且公開進行了挑戰和抵製。能否貫徹這一政策,成了一個嚴峻的問題。現在的關鍵並非判斷誰對誰錯,而是軍隊最終必須由文職官員掌控。杜魯門作為總司令,擁有完全的權力撤換任何對抗他政策並失去其信任的將軍。
隨著麥克阿瑟被解除職務,美國對朝鮮戰爭的政策也真正完全迴歸到了杜魯門所確定的“有限戰爭”方針上。這項政策的核心內容是:
在不擴大戰爭範圍的情況下,穩步向朝鮮北部推進,待占據有利位置後,再依據“實力政策”展開行動,或與中朝方麵展開外交談判,或繼續軍事行動,以確保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
美國對朝鮮戰爭政策的調整,在世界戰爭發展的曆史中也占據了重要地位。後來被稱為西方戰略家三大發明之一的“有限戰爭”理論(另兩大發明分別為“危機管理”理論和“軍備控製”理論),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逐步形成並發展起來的。
4月16日,麥克阿瑟帶著滿腔的不甘和憤怒,離開日本,踏上了歸國之路。
他已經離開美國長達十五年。
麥克阿瑟在日本的角色超越了軍事領袖,他是實際操控者,甚至被認為是日本的“五星天皇”。當他離開日本迴國時,隻通知了少數高官並未通知其他人。
但當麥克阿瑟坐上汽車時才發現,從他下榻的官邸直到厚木機場上百萬日本人自發的站在街道兩旁為他送行。 當車隊經過時,傳來日本人發自內心的高唿聲:大元帥!大元帥!大元帥!…… 麥克阿瑟熱淚盈眶。
當時有無數日本人寫信給麥克阿瑟要求贈送自己的田產、傳家寶、房契,更有無數的日本女性大膽的在信中表示要為將軍獻身,那些勇敢的女子信中直接寫到“請讓我為您生個孩子吧!” 。天皇更是親自到使館為麥克阿瑟送別,麥克阿瑟激動的緊緊的握住了曾被自己羞辱過的裕仁天皇的雙手,而裕仁天皇則痛哭失聲,淚流滿麵。
麥克阿瑟被視為“日本的征服者”,他在太平洋戰爭中率領盟軍對日本展開了毫不留情的進攻。盡管他嚴厲對待日本,但日本人卻對他崇拜備至。
日本作為一個國家有其獨特之處,他們對強者有著近乎癡迷的崇拜。越是受到強者的壓迫,他們越願意臣服。這種心理在二戰後的日本尤為突出,甚至影響了整個島國的文化和社會。
盡管麥克阿瑟及美國大兵在日本駐紮期間的行為應該引起民憤,但日本人卻表現出不同尋常的崇拜和敬畏。這種反常的情感可能源於日本經濟複蘇和快速崛起,以及他們對美國的感激之情。
麥克阿瑟返迴美國後,等待他的並非群嘲和冷遇,而是一場盛大的英雄歡迎儀式。當他的專機降落在舊金山國際機場時,成千上萬的美國民眾湧向機場,隻為一睹這位"戰敗將軍"的風采。從舊金山到紐約,再到華盛頓特區,麥克阿瑟所到之處,無不是萬人空巷、鮮花鋪路。
一個打了敗仗的將軍,為何會受到如此熱烈的歡迎?
答案或許就藏在當時美國社會複雜的政治氛圍中。冷戰時期的反共情緒高漲,麥克阿瑟那種強硬的對外政策,恰好迎合了部分美國民眾的心理。他們將麥克阿瑟視為反共鬥士,認為他的撤職,是軟弱的政府對共產主義的妥協。
麥克阿瑟敏銳地捕捉到了這股民意,他充分利用這次"敗而不衰"的機會,開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政治巡演。在國會的告別演說中,他慷慨激昂地發表了那篇著名的老兵永不死演講,引發了全美國上下的共鳴。
“自從我在西點的草坪上宣誓以來,世界已經曆了無數變遷,兒時的夢想和希望早已消散無蹤。但我仍然記得那首曾廣為傳唱的軍歌中自豪的疊句:老兵永不死,隻是漸漸凋零。”這篇演講不僅讓麥克阿瑟的支持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更為他日後的政治生涯鋪平了道路。
正當人們以為麥克阿瑟即將登上政治舞台的最高點時,現實卻給了他當頭一棒。
在1952年的總統大選中,盡管民意調查顯示他的支持率遠超現任總統杜魯門,但麥克阿瑟卻連共和黨的提名都沒能獲得。麥克阿瑟總是在叫囂戰爭,宣揚戰爭,誰又會喜歡一位喜歡戰爭的總統呢。最終,另一位戰爭英雄艾森豪威爾成為了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並最終入主白宮。
麥克阿瑟的政治夢想就此破滅,但他並未就此退出公眾視野。他做了一家打字機公司了董事長,依舊活躍在各種公開場合,發表演講,接受采訪。也許對敗給中國人民誌願軍耿耿於懷,利用他的威望,繼續建議擴大朝鮮戰爭,更建議讓美國經濟封鎖新中國,還慫恿蔣介石反攻大陸。他那強硬的反共立場和鷹派言論,在美國社會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爭議。
1962年5月,這位世界聞名的將領最後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他在自己軍事生涯的起點——西點軍校發表了著名演講《責任.榮譽.國家》:
我的生命已近黃昏,暮色已經降臨,我昔日的風采和榮譽已經消失。它們隨著對昔日事業的憧憬,帶著那餘暉消失了。昔日的記憶奇妙而美好,浸透了眼淚和昨日微笑的安慰和撫愛。我盡力但徒然地傾聽,渴望聽到軍號吹奏起床號時那微弱而迷人的旋律,以及遠處戰鼓急促敲擊的動人節奏。
我在夢幻中依稀又聽到了大炮在轟鳴,又聽到了滑膛槍在鳴放,又聽到了戰場上那陌生、哀愁的呻吟。
然而,晚年的迴憶經常將我帶迴到西點軍校。我的耳旁迴響著,反複迴響著:責任,榮譽,國家。
今天是我同你們進行的最後一次點名。但我願你們知道,當我到達彼岸時,我最後想的是學員隊,學員隊,還是學員隊。
我向大家告別。
這也成為他最後的風光時刻。
兩年後,麥克阿瑟在華盛頓陸軍醫院去世,享年八十四歲。
杜魯門的政治生涯,也因結束麥克阿瑟的軍事生涯而遭受重創。次年,他深知競選無望,便選擇體麵地宣布不再競選連任總統,從此退出政壇。
這場二人之間的爭鬥,最終以兩敗俱傷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