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四次戰役(10)萬歲軍中英雄營
不能忘卻的197653 作者:行早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厚厚的一套《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裝警察部隊英雄模範單位名錄》,承載著人民軍隊輝煌的曆史篇章。翻到第三卷第1534頁,撲麵而來的硝煙味令人仿佛置身戰場,一段簡潔而震撼的文字映入眼簾:
“誌願軍第38軍114師342團1營,從抗美援朝戰爭的朝北反擊戰到漢江南岸守備戰,次次戰鬥都承擔了主要突擊任務,以善打硬仗、惡仗而聞名。”
“1951年2月,在漢江南岸的守備戰中,1營奉命堅守350.3高地,營長曹玉海、政治教導員方新連續7天未眠,帶領全營官兵頑強堅守陣地6個晝夜。盡管兵力不足百人,他們仍與敵軍展開激烈對抗,堅持奮戰1天,擊退了美軍騎1師1個團在24架飛機、52輛坦克和50門火炮配合下的7次猛烈進攻。曹玉海、方新在戰鬥中壯烈犧牲,全營殲滅美軍680餘人,圓滿完成了堅守任務。”
在東線戰役的時候,西線隻剩下三十八軍這一道薄弱的防線阻擊敵軍。一旦38軍的防線被敵人突破,西線的敵軍將從這個缺口直插中國軍隊後方,圍困東線的鄧華部隊!
即便東線的部隊能成功撤退,整個戰線也將全麵崩潰。政委、教導員和指導員不斷向堅守的戰士們講述形勢的嚴峻性。事實上,戰鬥打到這個階段,連曾經的懦夫也都已成為勇士。
犧牲極為沉重。
曹玉海駐守的350.3高地是38軍防禦陣地的關鍵所在,極其重要,卻又極其難守。這個小高地位於前線最突出的位置,三麵受敵,局勢險峻。當38軍副軍長江擁輝得知114師342團將堅守350.3高地的任務交給了1營時,他內心五味雜陳。
他深知,誰被派往350.3高地,誰就必須做好犧牲的準備。江擁輝對1營營長曹玉海,這位全軍聞名的戰鬥英雄,了解至深。對於這樣一位出色的幹部和如此優秀的營,他心中充滿不舍,但為了全局,不得不做出這個決定。江擁輝親自召見曹玉海,當麵交代任務。
這次任務重要又危險,江擁輝也不說虛的,上來就說:“敵人一定會傾盡全力進攻,你們能守住嗎?”曹玉海知道這必然是九死一生的局麵,但依然毫不畏懼地看著江擁輝的眼睛,堅定地迴答:“我們營從未打過敗仗,請首長放心,我們一定會完成任務!”
曹玉海是38軍公認的最強營長。
1945年6月,日寇看到盟軍發起諾曼底登陸,擔心盟軍在亞洲戰場也來一次登陸,於是對可能登陸的青島、煙台一帶發起大掃蕩。其中有近千名日偽軍隊對青島重羅山一帶掃蕩,曹玉海在堅守龍古山和重羅山阻擊戰中,因作戰勇敢,被當時的濱海軍區直接授予戰鬥英雄稱號。
在著名的四平血戰中,曹玉海在消滅敵偽武裝“鐵石”部隊五千餘人的戰鬥中,負傷不下火線。在保衛四平戰鬥中,他冒著敵人飛機、大炮猛烈轟擊,打退敵人無數次進攻,曹玉海幾次負傷,送下陣地包紮後,又立即重返前線。戰後,曹玉海被軍部評為戰鬥英雄、保衛四平十勇士之一。
曹玉海所在的1縱隊3師9團還參加了1947年夏、秋、冬季的三大攻勢,又參加了三打四平和最後攻占四平惡戰,還參加了遼沈戰役的黑山阻擊戰、遼西會戰,直至解放沈陽。
在東北解放後,曹玉海又跟著四野入關,又打了天津戰役;平津戰役打完又參加了渡江戰役,這麽幾年時間下來,曹玉海先後在戰鬥中立功7次,其中立大功3次,獲獎章5枚,並數次被評為戰鬥英雄或戰鬥模範。
1949年,曹玉海追擊殘敵到江西境內時再次負重傷。在養傷期間,1950年9月,曹玉海還出席了新中國第一次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並且出訪蘇聯。
因曹玉海多次負傷,組織決定讓這位戰鬥英雄轉業到湖北武漢監獄擔任監獄長,別打仗了。
曹玉海也同意了,在曹玉海養傷期間,還和照顧他的護士戀愛了,現在一轉業也剛好可以在新中國幸福生活。
但是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此後美軍迅速把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38軍114師接到緊急命令北上,曹玉海知道消息後,馬上聯係老部隊,想再次入伍。
曹玉海先找到了342團政治處副主任孫永章,要求歸隊。政治處副主任決定不了,114師也決定不了,最終上報到了時任中南軍區組織部部長梁必業那裏。
梁必業說:“別人的事都好辦,你這個事不好辦,因為你已經轉業了。”
曹玉海說:“老首長,我是在114師342團長大的,你想一切辦法,讓我迴去吧。”
在曹玉海的懇求下,終於迴到老部隊38軍擔任114師342團一營營長。
進入半島後,1950年11月1日,曹玉海所在342團,首仗就把韓偽六師19聯隊的一個營全殲,還順手俘虜了5名美軍顧問,這也是我軍首次俘虜美軍軍官顧問。
在二次戰役時,曹玉海帶領兩個連一舉占領了陽站,消滅了土耳其旅一個加強營600餘人。
三次戰役時,曹玉海帶隊突破敵人“鋼鐵防線”,突入敵人縱深40餘公裏,殲滅美軍330餘人,獲各種火炮40餘門,輕重機槍20餘挺,汽車36輛。
江擁輝從師長翟仲禹那裏聽了許多關於他的傳奇故事,對這個高瘦的山東漢子十分敬佩。目送曹玉海離開時,江擁輝心中萬分難過,和美軍硬碰硬地去消耗這樣一位“鋼鐵營長”和他的英雄營,實在不值得啊!
自入朝以來,曹玉海率領的1營在三次戰役中戰無不勝,屢次建功。在一次戰役中,他們俘虜了南朝鮮軍400餘人;二次戰役的陽站戰鬥中,曹玉海的部隊成功迂迴穿插,殲滅了土耳其旅的一個營,人數達550餘人;
而在第三次戰役中,他們突破了美軍嚴密的防線,穿插推進40公裏,沿途消滅美軍330多人,繳獲各類火炮40餘門、輕重機槍20多挺以及36輛汽車。如此一支“鋼鐵營”和“鋼鐵營長”,哪個指揮員會不珍惜?
曹玉海從軍部返迴後,立刻展開了戰鬥部署:為1連配備了一挺重機槍和一具90火箭筒,負責堅守350.3高地的正麵陣地;將2連的1、2排布置在350.3高地左側的276.8高地,作為警戒陣地,監視左翼來敵,同時支援1連的戰鬥;3連則部署在350.3高地主峰。三個連隊呈品字形分布,形成犄角之勢。
抵達陣地後,1營立即著手修築野戰工事。每名士兵負責建造2至3個立射掩體;班排構築帶有1米厚頂蓋的防炮洞掩體和機槍掩體,並配備備用掩體;連隊修建戰鬥小組之間用兩道交通壕連接的通聯工事,在高地反斜麵上修建可容納三四十人的防炮洞和野戰工事;營部構築出一個由交通壕與射擊工事相連接的完整防禦體係。此外,陣地上還布置了用於分散美軍火力的假掩體。
2月7日清晨7時,美騎1師向1營的前沿陣地發動了猛烈攻勢,開戰之初便展示了所謂的“範佛裏特彈藥量”威力。密集的航彈與炸彈如同傾盆大雨般從空中傾瀉而下,瞬間將1營陣地化作一片火海,造成人員與工事的重大損失。
在進行了地毯式轟炸後,美軍第1騎兵師的步兵自信滿滿地認為山頂的誌願軍已經被徹底消滅,他們吹著口哨,得意洋洋地向276.8高地攀登,沒想到卻遭到了誌願軍戰士的猛烈反擊。美軍連續4天反複發起衝鋒、實施轟炸,再次衝鋒和轟炸,盡管戰術不斷調整,卻始終未能取得任何進展,情緒逐漸變得焦慮不安。
在這四天中,第一營官兵齊心協力,麵對敵人毫不退縮。饑餓時就抓一把炒麵充饑,口渴時便捧一把雪解渴。敵人炮火襲來,他們迅速鑽入防炮洞避險,敵軍衝鋒時則立刻衝出陣地迎戰。在彼此的鼓舞和支持下,他們一次又一次地擊退了敵人的進攻。
2月11日淩晨6時,美騎1師在受到上級訓斥後失去了理智,為了奪取一個不起眼的警戒陣地,竟持續炮擊了整整4小時。大約在10時,2個美軍步兵連在坦克的掩護下發起了進攻。由於2連1排僅配備步兵武器,他們隻能在敵人逼近前沿時才進行突然開火。經過40分鍾的激烈戰鬥,1排連續擊退了敵人的兩次攻擊,殲滅敵人60餘人,但自身也付出了嚴重的代價。
下午14時,2連1排已經成功遲滯美軍進攻長達4天,但僅剩5人生還,傷亡慘重。1營因此命令1排殘存人員向後撤退。此時,1排的班長潘學仕,雙腿已被炸斷,作為陣地上唯一的指揮員,依然堅守。接到撤退指令後,這位彝族青年奮力坐起,對剩下的4名戰士果斷下達命令:“你們撤,我來掩護!”
然而,戰士們卻遲遲不願行動,舍不得將班長獨自留在陣地上。正當此時,敵軍炮火驟然響起,局勢愈發危急。眼見無法說服大家,潘學仕神色凝重,嚴肅地下令:“把傷員帶走,把手榴彈留下,立即執行命令,不準違抗!”望著失去雙腿、目光如炬的班長,劉福等4人滿懷無奈,隻能遵從。他們臨行前將機槍子彈壓滿,並將最後一枚反坦克手雷放在班長身旁,含淚告別。
劉福等人剛剛撤離陣地,便聽見潘學仕的機槍聲驟然響起,美軍的進攻隨之展開。沒過多久,一聲反坦克手雷的巨大爆炸聲傳來,機槍聲戛然而止,警戒陣地上的槍炮聲逐漸歸於寂靜……眾人不約而同地朝276.8高地望去,沉重地摘下了帽子。
2月12日,終於迎來了最後的時刻。
麵對美國精銳王牌騎一師的進攻,曹玉海與他的好友、營教導員方新七連續七晝夜不眠不休,成功擊退了敵軍上百次的攻擊。每天,曹玉海所轄的一營要承受來自美國軍隊的幾萬發炮彈和幾百枚炸彈的轟擊。在“鋼鐵營長”陣地前,美國軍隊不知道丟棄了多少屍體。然而,英勇的一營最終也消耗殆盡。
曹玉海上陣時,將營指揮部設在主峰的三連陣地,表明他決心與陣地共存亡。拂曉時分,他站在主峰上,雙眼血紅地凝視著山下,那裏是利川、水原和龍江三城通往漢城的三條公路交匯處,必須死守的關鍵要地。
曹玉海深吸了一口彌漫著硝煙和血腥味的晨霧。
曹玉海心中暗想,自己大概撐不過今天了。昨日,2連隻剩下了四名戰士,今天輪到堅守主峰的3連了。身為一名從人民軍隊中成長起來的孤兒,曹玉海早已決意將自己的一切獻給這支英雄的部隊。
對於這樣的真正軍人來說,死亡根本不值一提。或許唯一讓他牽掛的,便是那位將他撫養長大的嫂子。炮彈的唿嘯聲傳來,預示著騎一師的進攻再次拉開帷幕。與此同時,教導員方新與戰士們的誓言聲響徹主峰上空:
“為了保衛新中國,為了保衛朝鮮人民,為了維護1營的光榮,誓與陣地共存亡!誓與陣地共存亡!誓與陣地共存亡!”敵人的七次進攻再次被擊退。下午3點,團長孫洪道來電詢問戰況,曹玉海冷靜地迴答:“人越來越少了,但請團長放心,有我曹玉海在,陣地就還在。”
盡管曹玉海手下隻剩下30多人,他依然沒有請求增援,因為他明白,全團也不過剩下一百多人了。孫洪道被曹玉海的鎮定打動,心中稍感寬慰,然而就在此時,電話裏曹玉海的聲音突然變得急促:“團長,敵人包圍了營部!我跟您告別了,團長!”
“曹玉海,如果情況真的無法挽迴,就立即撤下來。天黑後再伺機反擊,不要盲目硬拚!”孫洪道焦急地跺著腳喊道。他寧願放棄陣地,也絕不願意失去這樣難得一見的營長。
“來不及了,團長。”
曹玉海放下電話,奮力迎戰敵人。
兩顆子彈瞬間射向他的頭部和胸膛,但他依然強撐著睜開眼睛,對班長徐金說出最後的話:“一定要守住陣地,要是有機會,替我告訴俺嫂子,我沒有給她丟臉!”
話音未落,他壯烈犧牲,年僅28歲。
戰士們看到營長犧牲,紛紛大喊為營長報仇,再次擊退敵人的進攻。
1951年6月25日,誌願軍總部追認曹玉海烈士為“一級戰鬥英雄”和“特等功臣”。
教導員方新拿起電話,將營長曹玉海犧牲的沉痛消息報告給團裏,悲慟至極,淚水奪眶而出,話語哽咽。過了一會兒,他才艱難地說道:“我們還有20多人。”孫洪道團長一邊放聲痛哭,一邊拚命想衝向陣地,為部下和戰友報仇,政委王丕禮則緊緊抱住他。
曹玉海犧牲後,他的好友和搭檔、教導員方新繼續拚命地衝鋒殺敵。這位曾經的政工模範幹部,再也不喊任何鼓動的口號了,心中隻有一個念頭:殺!為曹玉海報仇!連番打退敵人的反攻後,連長趙連山幾次催促方新撤下陣地。
根據部隊規定,營長犧牲,教導員必須下去。如果兩個主要指揮官都陣亡,英雄營未來由誰來帶?太傷部隊的元氣了,隻要保住一個主要幹部,營的光榮傳統就能延續。
方新冷靜地坐在戰壕裏,專注地將駁殼槍裏的子彈一顆顆壓滿。就在他不停地裝填彈藥時,激烈的槍聲再次響起。趙連長抓起兩顆手榴彈,衝著方新大喊了一句:“教導員,再見了!”隨即便衝進了彌漫的硝煙中……
戰鬥愈發激烈,敵人如狼群般從四麵八方猛撲而至,方新被重重包圍。子彈耗盡後,他迅速撿起一枚已經拔掉引信的迫擊炮彈,奮不顧身地衝向敵群,將炮彈狠狠砸下。隨著天崩地裂般的巨響,大地為英雄的壯舉而顫抖,群山迴蕩。
炮手傅國良60炮筒被炸飛了,炮盤被炸碎了,他也負了傷。但他找迴炮筒,手扶炮筒繼續戰鬥直至壯烈犧牲。戰後,傅國良被誌願軍司令部追記一等功,追授“二級戰鬥英雄”稱號。
18歲的戰士王啟春端起槍衝向敵群,一連消滅20多個美國強盜,最後與敵人同歸於盡!戰後,王啟春被誌願軍司令部追記一等功,並追授“二級戰鬥英雄”稱號。
當夜,1營完成了阻擊任務,114師340團7連和師警衛連上來接替了350.3高地陣地。
7天6夜,1營用生命和鮮血打退了敵人對350.3高地的十幾次進攻,殲滅美軍685人,創造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戰績。
1951年6月25日,誌願軍總部追授方新烈士為“二級戰鬥英雄”和“一等功臣”的光榮稱號。
當晚,114師340團7連和師警衛連上來接替350.3高地的防守,1營成功完成了阻擊任務。在撤離時,超過200名戰士英勇犧牲,永遠長眠於高地之上。陣地上隻剩下兩位戰士堅守,一個是3連連長趙連山,另一個是1班副班長劉占清。此時,趙連山的槍中僅剩4發子彈,而劉占清的槍裏也隻剩3發。戰後,趙連山和劉占清都榮獲了一等功。
曹玉海和方新以生命踐行了與陣地共存亡的誓言。在持續七晝夜的激烈戰鬥中,他們所率領的營隊成功殲滅了685名美軍士兵,創造了誌願軍營級單位殲敵數量的最高紀錄。
戰後統計顯示,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盡管1營連續作戰且缺乏補充,仍成功殲滅美軍、南朝鮮軍和土耳其軍共2034人,其中包括1451名美軍。1營不僅在誌願軍38軍中殲敵數量最多、戰果最為輝煌,甚至在全軍營級單位中也位居前列。
誌司為此授予該營“抗美援朝英雄營”的光榮稱號。以這場戰爭的名稱命名一個步兵營,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榮譽。同時,一營三連還被記特等功,榮獲“二級戰鬥英雄連”稱號。
1954年1月,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誌願軍司令部和政治部再次根據38軍的推薦,授予1營“攻守兼備”榮譽稱號,並頒發錦旗,以表彰其在戰爭期間表現出的攻勢如猛虎、守勢如泰山的戰鬥作風和卓越戰績。曹玉海、方新、潘學仕等英烈若有知,必能含笑於九泉。
2000年4月,重情重義的38軍在幾十年的不懈追尋後,終於在山東省莒南縣,找到了曹玉海的嫂子王月花,此時,王月花已年逾八十四。直到這一刻,她才第一次得知,自己掛念了幾十年的小叔子,竟是特等功臣、一級戰鬥英雄,是與黃繼光、楊根思齊名的英雄人物。
萬歲軍中英雄營!
38軍竭盡全力頂住了西線那條岌岌可危的防線。
“誌願軍第38軍114師342團1營,從抗美援朝戰爭的朝北反擊戰到漢江南岸守備戰,次次戰鬥都承擔了主要突擊任務,以善打硬仗、惡仗而聞名。”
“1951年2月,在漢江南岸的守備戰中,1營奉命堅守350.3高地,營長曹玉海、政治教導員方新連續7天未眠,帶領全營官兵頑強堅守陣地6個晝夜。盡管兵力不足百人,他們仍與敵軍展開激烈對抗,堅持奮戰1天,擊退了美軍騎1師1個團在24架飛機、52輛坦克和50門火炮配合下的7次猛烈進攻。曹玉海、方新在戰鬥中壯烈犧牲,全營殲滅美軍680餘人,圓滿完成了堅守任務。”
在東線戰役的時候,西線隻剩下三十八軍這一道薄弱的防線阻擊敵軍。一旦38軍的防線被敵人突破,西線的敵軍將從這個缺口直插中國軍隊後方,圍困東線的鄧華部隊!
即便東線的部隊能成功撤退,整個戰線也將全麵崩潰。政委、教導員和指導員不斷向堅守的戰士們講述形勢的嚴峻性。事實上,戰鬥打到這個階段,連曾經的懦夫也都已成為勇士。
犧牲極為沉重。
曹玉海駐守的350.3高地是38軍防禦陣地的關鍵所在,極其重要,卻又極其難守。這個小高地位於前線最突出的位置,三麵受敵,局勢險峻。當38軍副軍長江擁輝得知114師342團將堅守350.3高地的任務交給了1營時,他內心五味雜陳。
他深知,誰被派往350.3高地,誰就必須做好犧牲的準備。江擁輝對1營營長曹玉海,這位全軍聞名的戰鬥英雄,了解至深。對於這樣一位出色的幹部和如此優秀的營,他心中充滿不舍,但為了全局,不得不做出這個決定。江擁輝親自召見曹玉海,當麵交代任務。
這次任務重要又危險,江擁輝也不說虛的,上來就說:“敵人一定會傾盡全力進攻,你們能守住嗎?”曹玉海知道這必然是九死一生的局麵,但依然毫不畏懼地看著江擁輝的眼睛,堅定地迴答:“我們營從未打過敗仗,請首長放心,我們一定會完成任務!”
曹玉海是38軍公認的最強營長。
1945年6月,日寇看到盟軍發起諾曼底登陸,擔心盟軍在亞洲戰場也來一次登陸,於是對可能登陸的青島、煙台一帶發起大掃蕩。其中有近千名日偽軍隊對青島重羅山一帶掃蕩,曹玉海在堅守龍古山和重羅山阻擊戰中,因作戰勇敢,被當時的濱海軍區直接授予戰鬥英雄稱號。
在著名的四平血戰中,曹玉海在消滅敵偽武裝“鐵石”部隊五千餘人的戰鬥中,負傷不下火線。在保衛四平戰鬥中,他冒著敵人飛機、大炮猛烈轟擊,打退敵人無數次進攻,曹玉海幾次負傷,送下陣地包紮後,又立即重返前線。戰後,曹玉海被軍部評為戰鬥英雄、保衛四平十勇士之一。
曹玉海所在的1縱隊3師9團還參加了1947年夏、秋、冬季的三大攻勢,又參加了三打四平和最後攻占四平惡戰,還參加了遼沈戰役的黑山阻擊戰、遼西會戰,直至解放沈陽。
在東北解放後,曹玉海又跟著四野入關,又打了天津戰役;平津戰役打完又參加了渡江戰役,這麽幾年時間下來,曹玉海先後在戰鬥中立功7次,其中立大功3次,獲獎章5枚,並數次被評為戰鬥英雄或戰鬥模範。
1949年,曹玉海追擊殘敵到江西境內時再次負重傷。在養傷期間,1950年9月,曹玉海還出席了新中國第一次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並且出訪蘇聯。
因曹玉海多次負傷,組織決定讓這位戰鬥英雄轉業到湖北武漢監獄擔任監獄長,別打仗了。
曹玉海也同意了,在曹玉海養傷期間,還和照顧他的護士戀愛了,現在一轉業也剛好可以在新中國幸福生活。
但是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此後美軍迅速把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38軍114師接到緊急命令北上,曹玉海知道消息後,馬上聯係老部隊,想再次入伍。
曹玉海先找到了342團政治處副主任孫永章,要求歸隊。政治處副主任決定不了,114師也決定不了,最終上報到了時任中南軍區組織部部長梁必業那裏。
梁必業說:“別人的事都好辦,你這個事不好辦,因為你已經轉業了。”
曹玉海說:“老首長,我是在114師342團長大的,你想一切辦法,讓我迴去吧。”
在曹玉海的懇求下,終於迴到老部隊38軍擔任114師342團一營營長。
進入半島後,1950年11月1日,曹玉海所在342團,首仗就把韓偽六師19聯隊的一個營全殲,還順手俘虜了5名美軍顧問,這也是我軍首次俘虜美軍軍官顧問。
在二次戰役時,曹玉海帶領兩個連一舉占領了陽站,消滅了土耳其旅一個加強營600餘人。
三次戰役時,曹玉海帶隊突破敵人“鋼鐵防線”,突入敵人縱深40餘公裏,殲滅美軍330餘人,獲各種火炮40餘門,輕重機槍20餘挺,汽車36輛。
江擁輝從師長翟仲禹那裏聽了許多關於他的傳奇故事,對這個高瘦的山東漢子十分敬佩。目送曹玉海離開時,江擁輝心中萬分難過,和美軍硬碰硬地去消耗這樣一位“鋼鐵營長”和他的英雄營,實在不值得啊!
自入朝以來,曹玉海率領的1營在三次戰役中戰無不勝,屢次建功。在一次戰役中,他們俘虜了南朝鮮軍400餘人;二次戰役的陽站戰鬥中,曹玉海的部隊成功迂迴穿插,殲滅了土耳其旅的一個營,人數達550餘人;
而在第三次戰役中,他們突破了美軍嚴密的防線,穿插推進40公裏,沿途消滅美軍330多人,繳獲各類火炮40餘門、輕重機槍20多挺以及36輛汽車。如此一支“鋼鐵營”和“鋼鐵營長”,哪個指揮員會不珍惜?
曹玉海從軍部返迴後,立刻展開了戰鬥部署:為1連配備了一挺重機槍和一具90火箭筒,負責堅守350.3高地的正麵陣地;將2連的1、2排布置在350.3高地左側的276.8高地,作為警戒陣地,監視左翼來敵,同時支援1連的戰鬥;3連則部署在350.3高地主峰。三個連隊呈品字形分布,形成犄角之勢。
抵達陣地後,1營立即著手修築野戰工事。每名士兵負責建造2至3個立射掩體;班排構築帶有1米厚頂蓋的防炮洞掩體和機槍掩體,並配備備用掩體;連隊修建戰鬥小組之間用兩道交通壕連接的通聯工事,在高地反斜麵上修建可容納三四十人的防炮洞和野戰工事;營部構築出一個由交通壕與射擊工事相連接的完整防禦體係。此外,陣地上還布置了用於分散美軍火力的假掩體。
2月7日清晨7時,美騎1師向1營的前沿陣地發動了猛烈攻勢,開戰之初便展示了所謂的“範佛裏特彈藥量”威力。密集的航彈與炸彈如同傾盆大雨般從空中傾瀉而下,瞬間將1營陣地化作一片火海,造成人員與工事的重大損失。
在進行了地毯式轟炸後,美軍第1騎兵師的步兵自信滿滿地認為山頂的誌願軍已經被徹底消滅,他們吹著口哨,得意洋洋地向276.8高地攀登,沒想到卻遭到了誌願軍戰士的猛烈反擊。美軍連續4天反複發起衝鋒、實施轟炸,再次衝鋒和轟炸,盡管戰術不斷調整,卻始終未能取得任何進展,情緒逐漸變得焦慮不安。
在這四天中,第一營官兵齊心協力,麵對敵人毫不退縮。饑餓時就抓一把炒麵充饑,口渴時便捧一把雪解渴。敵人炮火襲來,他們迅速鑽入防炮洞避險,敵軍衝鋒時則立刻衝出陣地迎戰。在彼此的鼓舞和支持下,他們一次又一次地擊退了敵人的進攻。
2月11日淩晨6時,美騎1師在受到上級訓斥後失去了理智,為了奪取一個不起眼的警戒陣地,竟持續炮擊了整整4小時。大約在10時,2個美軍步兵連在坦克的掩護下發起了進攻。由於2連1排僅配備步兵武器,他們隻能在敵人逼近前沿時才進行突然開火。經過40分鍾的激烈戰鬥,1排連續擊退了敵人的兩次攻擊,殲滅敵人60餘人,但自身也付出了嚴重的代價。
下午14時,2連1排已經成功遲滯美軍進攻長達4天,但僅剩5人生還,傷亡慘重。1營因此命令1排殘存人員向後撤退。此時,1排的班長潘學仕,雙腿已被炸斷,作為陣地上唯一的指揮員,依然堅守。接到撤退指令後,這位彝族青年奮力坐起,對剩下的4名戰士果斷下達命令:“你們撤,我來掩護!”
然而,戰士們卻遲遲不願行動,舍不得將班長獨自留在陣地上。正當此時,敵軍炮火驟然響起,局勢愈發危急。眼見無法說服大家,潘學仕神色凝重,嚴肅地下令:“把傷員帶走,把手榴彈留下,立即執行命令,不準違抗!”望著失去雙腿、目光如炬的班長,劉福等4人滿懷無奈,隻能遵從。他們臨行前將機槍子彈壓滿,並將最後一枚反坦克手雷放在班長身旁,含淚告別。
劉福等人剛剛撤離陣地,便聽見潘學仕的機槍聲驟然響起,美軍的進攻隨之展開。沒過多久,一聲反坦克手雷的巨大爆炸聲傳來,機槍聲戛然而止,警戒陣地上的槍炮聲逐漸歸於寂靜……眾人不約而同地朝276.8高地望去,沉重地摘下了帽子。
2月12日,終於迎來了最後的時刻。
麵對美國精銳王牌騎一師的進攻,曹玉海與他的好友、營教導員方新七連續七晝夜不眠不休,成功擊退了敵軍上百次的攻擊。每天,曹玉海所轄的一營要承受來自美國軍隊的幾萬發炮彈和幾百枚炸彈的轟擊。在“鋼鐵營長”陣地前,美國軍隊不知道丟棄了多少屍體。然而,英勇的一營最終也消耗殆盡。
曹玉海上陣時,將營指揮部設在主峰的三連陣地,表明他決心與陣地共存亡。拂曉時分,他站在主峰上,雙眼血紅地凝視著山下,那裏是利川、水原和龍江三城通往漢城的三條公路交匯處,必須死守的關鍵要地。
曹玉海深吸了一口彌漫著硝煙和血腥味的晨霧。
曹玉海心中暗想,自己大概撐不過今天了。昨日,2連隻剩下了四名戰士,今天輪到堅守主峰的3連了。身為一名從人民軍隊中成長起來的孤兒,曹玉海早已決意將自己的一切獻給這支英雄的部隊。
對於這樣的真正軍人來說,死亡根本不值一提。或許唯一讓他牽掛的,便是那位將他撫養長大的嫂子。炮彈的唿嘯聲傳來,預示著騎一師的進攻再次拉開帷幕。與此同時,教導員方新與戰士們的誓言聲響徹主峰上空:
“為了保衛新中國,為了保衛朝鮮人民,為了維護1營的光榮,誓與陣地共存亡!誓與陣地共存亡!誓與陣地共存亡!”敵人的七次進攻再次被擊退。下午3點,團長孫洪道來電詢問戰況,曹玉海冷靜地迴答:“人越來越少了,但請團長放心,有我曹玉海在,陣地就還在。”
盡管曹玉海手下隻剩下30多人,他依然沒有請求增援,因為他明白,全團也不過剩下一百多人了。孫洪道被曹玉海的鎮定打動,心中稍感寬慰,然而就在此時,電話裏曹玉海的聲音突然變得急促:“團長,敵人包圍了營部!我跟您告別了,團長!”
“曹玉海,如果情況真的無法挽迴,就立即撤下來。天黑後再伺機反擊,不要盲目硬拚!”孫洪道焦急地跺著腳喊道。他寧願放棄陣地,也絕不願意失去這樣難得一見的營長。
“來不及了,團長。”
曹玉海放下電話,奮力迎戰敵人。
兩顆子彈瞬間射向他的頭部和胸膛,但他依然強撐著睜開眼睛,對班長徐金說出最後的話:“一定要守住陣地,要是有機會,替我告訴俺嫂子,我沒有給她丟臉!”
話音未落,他壯烈犧牲,年僅28歲。
戰士們看到營長犧牲,紛紛大喊為營長報仇,再次擊退敵人的進攻。
1951年6月25日,誌願軍總部追認曹玉海烈士為“一級戰鬥英雄”和“特等功臣”。
教導員方新拿起電話,將營長曹玉海犧牲的沉痛消息報告給團裏,悲慟至極,淚水奪眶而出,話語哽咽。過了一會兒,他才艱難地說道:“我們還有20多人。”孫洪道團長一邊放聲痛哭,一邊拚命想衝向陣地,為部下和戰友報仇,政委王丕禮則緊緊抱住他。
曹玉海犧牲後,他的好友和搭檔、教導員方新繼續拚命地衝鋒殺敵。這位曾經的政工模範幹部,再也不喊任何鼓動的口號了,心中隻有一個念頭:殺!為曹玉海報仇!連番打退敵人的反攻後,連長趙連山幾次催促方新撤下陣地。
根據部隊規定,營長犧牲,教導員必須下去。如果兩個主要指揮官都陣亡,英雄營未來由誰來帶?太傷部隊的元氣了,隻要保住一個主要幹部,營的光榮傳統就能延續。
方新冷靜地坐在戰壕裏,專注地將駁殼槍裏的子彈一顆顆壓滿。就在他不停地裝填彈藥時,激烈的槍聲再次響起。趙連長抓起兩顆手榴彈,衝著方新大喊了一句:“教導員,再見了!”隨即便衝進了彌漫的硝煙中……
戰鬥愈發激烈,敵人如狼群般從四麵八方猛撲而至,方新被重重包圍。子彈耗盡後,他迅速撿起一枚已經拔掉引信的迫擊炮彈,奮不顧身地衝向敵群,將炮彈狠狠砸下。隨著天崩地裂般的巨響,大地為英雄的壯舉而顫抖,群山迴蕩。
炮手傅國良60炮筒被炸飛了,炮盤被炸碎了,他也負了傷。但他找迴炮筒,手扶炮筒繼續戰鬥直至壯烈犧牲。戰後,傅國良被誌願軍司令部追記一等功,追授“二級戰鬥英雄”稱號。
18歲的戰士王啟春端起槍衝向敵群,一連消滅20多個美國強盜,最後與敵人同歸於盡!戰後,王啟春被誌願軍司令部追記一等功,並追授“二級戰鬥英雄”稱號。
當夜,1營完成了阻擊任務,114師340團7連和師警衛連上來接替了350.3高地陣地。
7天6夜,1營用生命和鮮血打退了敵人對350.3高地的十幾次進攻,殲滅美軍685人,創造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戰績。
1951年6月25日,誌願軍總部追授方新烈士為“二級戰鬥英雄”和“一等功臣”的光榮稱號。
當晚,114師340團7連和師警衛連上來接替350.3高地的防守,1營成功完成了阻擊任務。在撤離時,超過200名戰士英勇犧牲,永遠長眠於高地之上。陣地上隻剩下兩位戰士堅守,一個是3連連長趙連山,另一個是1班副班長劉占清。此時,趙連山的槍中僅剩4發子彈,而劉占清的槍裏也隻剩3發。戰後,趙連山和劉占清都榮獲了一等功。
曹玉海和方新以生命踐行了與陣地共存亡的誓言。在持續七晝夜的激烈戰鬥中,他們所率領的營隊成功殲滅了685名美軍士兵,創造了誌願軍營級單位殲敵數量的最高紀錄。
戰後統計顯示,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盡管1營連續作戰且缺乏補充,仍成功殲滅美軍、南朝鮮軍和土耳其軍共2034人,其中包括1451名美軍。1營不僅在誌願軍38軍中殲敵數量最多、戰果最為輝煌,甚至在全軍營級單位中也位居前列。
誌司為此授予該營“抗美援朝英雄營”的光榮稱號。以這場戰爭的名稱命名一個步兵營,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榮譽。同時,一營三連還被記特等功,榮獲“二級戰鬥英雄連”稱號。
1954年1月,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誌願軍司令部和政治部再次根據38軍的推薦,授予1營“攻守兼備”榮譽稱號,並頒發錦旗,以表彰其在戰爭期間表現出的攻勢如猛虎、守勢如泰山的戰鬥作風和卓越戰績。曹玉海、方新、潘學仕等英烈若有知,必能含笑於九泉。
2000年4月,重情重義的38軍在幾十年的不懈追尋後,終於在山東省莒南縣,找到了曹玉海的嫂子王月花,此時,王月花已年逾八十四。直到這一刻,她才第一次得知,自己掛念了幾十年的小叔子,竟是特等功臣、一級戰鬥英雄,是與黃繼光、楊根思齊名的英雄人物。
萬歲軍中英雄營!
38軍竭盡全力頂住了西線那條岌岌可危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