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的春天,一個美國曆史學家訪問韓國,他是來收集與朝鮮戰爭相關的史料的。為此,他走訪了三八線附近的許多戰場遺址。在途徑一個名叫砥平裏的小村莊時,他在當地人的指引下,發掘出了19位中國誌願軍士兵的遺骸。


    這批遺骸後來由韓國政府妥善收殮。1989年的5月12日,當時還沒有建交的中韓兩國,在聯合國的協助下,進行了一次烈士遺骸的交接。韓國政府在板門店將19具誌願軍烈士遺骸移交給了中國駐朝鮮大使館,這批遺骨後來被安葬在了位於朝鮮開城的中國人民誌願軍烈士陵園裏。


    然而讓人好奇的是:砥平裏隻是三八線南邊、北緯37度線附近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距離韓國的首都首爾有80公裏。為什麽這麽多誌願軍烈士的遺骸會出現在那裏?7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戰爭中,那裏究竟又發生了什麽呢?


    讓我們迴到橫城反擊作戰取勝後,誌願軍按既定計劃,下一個進攻目標便是砥平裏。


    1951年2月11日18時,橫城反擊戰發起後1個小時,鄧華在命令各部對橫城以北之敵實施圍殲的同時,電示作為預備隊的第39軍主力及第42軍第126師:“向砥平裏之敵逼近,以監視該敵,如發現南逃,即應以勇猛動作截斷該敵”。


    12日8時,誌司發電致鄧華及第39軍軍長吳信泉、政委徐斌洲,指出:


    韓軍偽8師已基本被殲滅,戰役的突破口已經打開,敵軍可能動搖。應考慮如何使用第39軍主力及第42軍126師,最好是以一部分兵力正麵牽製砥平裏之敵,主力則迂迴至敵軍側後,趁其撤退時在運動中加以殲滅。


    在誌司和鄧華看來,砥平裏的戰鬥是橫城反擊作戰結束後順勢而為的行動。


    他們認為,一旦橫城以北的缺口被突破,砥平裏的敵軍必然會動搖並開始撤退;在敵軍撤退過程中殲滅他們,應該並非難事。


    此外,攻打砥平裏的兵力早有部署——第39軍的主力原本承擔著機動作戰任務,此時正好可以派上用場。


    在順勢解決砥平裏問題時,誌司和鄧華更為關注的是從橫城向原州推進擴大戰果的行動,因為相較而言,原州方向對整個戰役的全局影響更為重要。


    12日,誌司分別向鄧華、韓先楚、金雄發出數封電報,內容均涉及向原州及其南部地區的進攻計劃。


    十幾天前,中央在給誌司下達立即發起第四次戰役的電令時,曾提出一個目標:以主力向原州方向突破,成功後直取忠州、榮州、安東。彭德懷當時對此感到十分為難。然而,橫城反擊作戰獲勝後,向南推進以實現毛澤東此前設定的目標,似乎又變得有了希望。


    當然,誌司也深知,盡管橫城反擊作戰取得了勝利,但戰果畢竟有限,尚不足以撼動敵軍的整體攻勢布置。敵軍既可能放棄橫城,也可能在橫城、原州地區重新集結兵力,形成縱深防禦。


    因此,“隻有在消滅美軍兩三個團以及偽軍兩三個師之後,39軍、40軍、42軍才能向原州以南和長院湖地區推進,威脅敵人後方的供應線,這樣才能迫使東西兩線的敵人撤退”。


    於是,迅速利用橫城北部打開的缺口,擴大戰果,成為接下來的主要任務。鄧華依據誌司的指示,迅速製定了“殲滅逃至原州敵軍”的計劃,並將該部署下達給各軍,同時上報誌司,轉交韓先楚和金雄。


    當時的設想是,在解決了砥平裏問題之後,進攻原州的行動將全麵展開。然而,無論是彭德懷還是鄧華,都沒有預料到砥平裏會爆發一場意義重大且深遠的惡戰。


    在他們看來,橫城一旦攻占,砥平裏將變得更加孤立。此時該地的美軍已無處可逃,成為易於攻克的目標。這一看法與橫城反擊發起前將砥平裏視為堅固防線的觀點形成了鮮明對比。


    當時,誌司和鄧華對砥平裏的敵情進行了詳盡的分析,一致認為該地敵軍戰鬥力強,難以攻克。


    誌司在2月8日致鄧華、金雄、韓先楚及各軍軍長的電報中,以及10日致中央的電報中,都明確指出砥平裏的敵人是勁敵,如果強行進攻,一兩天內難以解決問題。因此,他們決定先攻打橫城,而不是砥平裏。


    橫城出擊獲勝後,幾乎在一夜之間,所有人對砥平裏的敵軍判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被視為勁敵的對手,瞬間被認為不堪一擊。


    並且這種看法從上到下普遍存在,竟無人提出異議。這一現象正折射出橫城勝利後指揮官心態的轉變。


    鄧華判斷美軍即將在砥平裏撤退,此時他最為關切的是抓住敵軍,防止其逃跑。他認為,隻需迅速調動幾支部隊,從南方包抄、北方施壓,便能解決問題。


    很遺憾,當鄧華傾向於先攻打橫城時,李奇微的判斷卻與韓先楚一致。他堅定地認為“砥平裏是阻擋中國軍隊推進的關鍵所在”。


    如果誌願軍成功占領砥平裏,美軍第九軍在西線的右翼將完全暴露。一旦誌願軍從砥平裏發起進一步進攻,李奇微的防線就會全麵崩潰,西線美軍將失去進攻據點,迫不得已大幅撤退。


    鄧、韓之爭的核心就在於這一點。韓先楚認為,西線的大量犧牲是為了東線反擊鋪路,而東線反擊的真正目標是打開缺口,繞到西線美軍的側翼,進而迫使李奇微全線後撤,以穩定戰局。基於這一戰役目的,砥平裏才是扭轉局勢的關鍵。


    如果隻是攻下橫城,無論殲敵多少,也隻能算作一次戰術勝利,隻有拿下砥平裏才能真正改變全局。先攻下橫城再打砥平裏,會讓我軍銳氣消耗殆盡,而美軍則能依靠其強大的機械化力量迅速增援砥平裏,堵住缺口,這樣東線的反擊就無法實現迫使李奇微停止進攻的目標。


    果然應驗了韓先楚的不幸預言。在橫城戰敗之後,李奇微全力調兵增援砥平裏。


    根據美軍戰史記載,誌願軍在橫城進行反擊後,美軍曾一度考慮從砥平裏撤退。


    阿爾蒙德推測,橫城之戰結束後,中國軍隊的下一個攻勢目標將會是第10軍的核心防區。為了防止中國軍隊向己方縱深發起突襲,他決定在原州前方構築牢固陣地,並與右翼的韓軍第3軍團相連,形成一道新的防線。


    當橫城以北的韓軍各部在遭受重創後紛紛向南撤退時,砥平裏兩側的美軍部隊也在加速撤迴。在這樣的局勢下,從砥平裏撤離似乎成了順理成章的選擇。


    第23團戰鬥隊的指揮官弗裏曼也打算撤退。


    2月13日中午,阿爾蒙德乘坐直升機抵達砥平裏,弗裏曼親自向他建議:為了避免被包圍,部隊應盡快撤離砥平裏。當天晚上先撤出後勤部隊,次日再撤出主力部隊。


    阿爾蒙德同意了這一安排,計劃將撒下的第23團戰鬥隊部署到約20多公裏外的驪州地區,與西線第9軍的防線接軌,目的在於阻止中國軍隊向驪州至原州一線以南進行機動作戰,或向北發起牽製作戰。


    然而,李奇微堅定地否決了這一方案。


    13日中午,麥克阿瑟再次飛往水原,聽取了李奇微關於作戰方針的匯報後,他指示第8集團軍必須堅守漢江一線。麥克阿瑟認為,中國軍隊目前尚不足以取得決定性勝利,因為他們的“作戰能力與其距離鴨綠江的遠近成平方或立方反比”。他堅信,美軍能夠守住漢江防線,直至“最為關鍵和決定性的一戰到來”。


    他發出警告:“一旦我們撤出這條防線,形勢將失控,何時才能重新穩住局麵將難以預料。”


    李奇微向麥克阿瑟保證,他會命令西線美軍全力固守漢江邊的陣地。同時,他指出中國軍隊在橫城獲勝後,很可能趁勢向漢江以南展開迂迴攻擊,這將對西線美軍的側後造成重大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橫城以西、如今已成為“孤島”的砥平裏,其戰役意義開始凸顯。


    如果撤迴該地美軍,雖然可以讓一個團級戰鬥隊擺脫險境,但其可能帶來的後果將極其嚴重,不僅會使西線美軍側翼暴露,還可能動搖整個第8集團軍的戰線,進而使美軍前期的作戰成果付諸東流,並且未來的反擊行動也將失去支撐。


    因此,當麵對是否撤退砥平裏的方案時,他的迴答隻有一個字:不!


    李奇微不僅下令死守砥平裏,還要求東、西兩線的美軍迅速集結兵力支援砥平裏。他的這一決策對後續戰局的發展,產生了連他自己也未曾預料的影響。


    誌願軍在戰前估計砥平裏的美軍兵力不足4個營,甚至可能隻有一兩個營。然而,實際情況是,駐守砥平裏的美軍以第2師第23團為主,並與法國營組成了一支加強團的戰鬥隊。


    該部隊的總兵力包括4個滿編的步兵營,以及第1突擊連、第37野戰炮兵營、第503野戰炮兵營b連、第42自動高射武器營b連和第2戰鬥工兵營b連。加上炮兵和坦克分隊的力量,美軍兵力合計相當於6個營,總人數在6000到7000人之間。


    炮兵和坦克分隊配備了24門105毫米和155毫米口徑的榴彈炮、51門迫擊炮、21輛坦克,以及6部半履帶式四聯裝自行高射機槍和4門履帶式雙聯裝自行高射炮。正是這些裝備為美軍後來在砥平裏成功固守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當時誌願軍的部署調整中,已顯露出某種輕敵的情緒。原本計劃集中8個團用於攻打砥平裏,其中包括第39軍的115師343團、344團,第40軍的119師356團、357團,120師359團,以及第42軍的125師375團、126師376團、377團。此外,還包括炮兵29團的2個連,炮兵42團的1個連和炮兵45團的1個營。


    在滿編狀態下,誌願軍的8個步兵團加上配屬部隊,兵力總數接近3萬人。然而,必須特別指出的是,經過前三次戰役,誌願軍各部隊的減員極為嚴重。以40軍為例,入朝時該軍有人,而到第四次戰役參戰時,人數已減少至僅人。由此可以推測,每個步兵團的兵力大致在1500到2000人之間。結合加強和配屬的部隊,誌願軍在砥平裏參戰的總兵力大約為1萬5千人。


    由於時間緊迫,無法及時調集部隊,導致砥平裏的兵力瞬間減少了一半。攻擊兵力減少的直接原因在於,原本計劃用於砥平裏的第39軍主力,並未處於預定位置。在準備和執行橫城反擊作戰的過程中,第39軍被拆分使用,第117師歸屬第42軍指揮,承擔橫城西北的穿插迂迴任務;而第115師和第116師作為鄧集團的預備隊,負責機動作戰。


    軍長吳信泉對此部署感到不可理解,特別是對第115師和第116師的使用方式頗為不解。他們先是被命令東進至龍頭裏,還未完成集結,又被轉命南進;橫城戰鬥剛結束,第115師又被要求掉頭向西,參與砥平裏的戰鬥。


    吳信泉埋怨道:部隊在戰場上這樣兜兜轉轉,拖下去也會被拖垮。


    由於第39軍主力暫時無法到達,鄧指決定由119師師長徐國夫負責此次行動的統一指揮。40軍119師的356團和357團,120師359團,以及42軍125師375團共四個團將共同進攻砥平裏。這一安排不僅使攻擊兵力減半,還導致參戰部隊在建製上分散——這四個團分別隸屬於兩個軍、三個師。


    在第三次戰役結束後,鄧華總結了此前幾次戰役的作戰經驗,特別強調“對美軍作戰應以絕對優勢的兵力為基礎”。他還提出了具體的量化標準:在運動戰中,對韓軍的作戰應保持三比一的兵力優勢,某些情況下可以二比一;而對美軍作戰則通常需要五比一的優勢,偶爾可以三比一,“若進行攻堅戰,兵力還需進一步增加”。


    然而,此次進攻砥平裏時,雙方兵力對比遠遠未達到這一標準。


    最初計劃動用8個團,若砥平裏的敵人確有撤退跡象,這樣的兵力或許還算充足,但現實情況是,他們麵對的不是流動的敵軍,而是固守的防禦部隊,且實際參戰兵力還減少了一半,首日投入戰鬥的兵力甚至更少。僅從這一點看,勝算已十分渺茫。


    更糟糕的是,進攻砥平裏不僅兵力不足,而且全然缺乏對攻堅戰和啃硬骨頭的充分準備,為後來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砥平裏是一個坐落於山區的小鎮。這裏有兩條公路分別從驪州通向楊平和洪川,在小鎮的邊緣交匯。此外,一條從原州通往漢城的鐵路也從小鎮的南麵經過。鎮內有一條溪流,自西北方向流向東南。


    小鎮四周被一圈低矮的山丘包圍,北麵是鳳尾山(216高地),南麵是望美山(397高地),西北麵是葛芝山(345高地)。鳳尾山東南側的229高地和望美山北山腳下標高不過百米的馬山,是距砥平裏最近的兩個製高點。


    第23團戰鬥隊於2月3日進駐砥平裏,至誌願軍發起進攻時,已有10天的防禦準備。在此期間,美軍進行了挖掘壕溝、修築地堡、布設地雷和照明汽油桶,並且測定了射擊參數,組織火炮試射,協調步兵、坦克與火炮的協同作戰,同時還儲備了大量的糧食、彈藥和其他物資。


    當誌願軍開始進攻時,砥平裏已經成為一個戒備森嚴的據點堡壘。


    在砥平裏這樣的地形上組織防禦,通常情況下,防禦戰術要求將設防重點放在外圍高地的控製上。然而,這次美軍的防禦部署卻打破了常規。指揮官弗裏曼上校將所有兵力集中在以小鎮為中心的一個較小區域內,形成了一個直徑約1.6公裏的環形防禦圈。這個防禦圈的核心布置了6門155榴彈炮、18門105榴彈炮、12門四管速射自行高炮,以及20輛坦克和51門迫擊炮。


    防禦圈內的大部分陣地並未設置在高地之上,而是位於高地邊緣或靠近小鎮的幾個低矮山丘上,甚至有些陣地設在結冰的稻田中。盡管這樣在某些方向上放棄了外圍製高點的控製,但由於防區範圍的縮小和兵力密度的增加,反而增強了防禦的抗打擊能力和韌性。


    防禦兵力的配置如下:4個步兵營沿著環形防禦圈展開,法國營駐守西側,北、東、南三麵則由3個美軍營分別負責。另有一個突擊連和一個戰鬥工兵連作為預備隊待命。一線各營、連、排的陣地嚴密相連,毫無間隙。前沿陣地及各接合點均鋪設地雷,拉設鐵絲網,並輔以火力覆蓋。坦克以及具備平射功能的雙管高炮和四聯裝高射機槍已進入陣地,既增強了一線防禦火力,又可作為機動火力點靈活運用。


    榴彈炮和迫擊炮被部署在防禦圈的中心,以便對遠處高地上的敵方攻擊部隊進行火力打擊,從而阻止敵人用輕武器對防禦圈內的目標實施有效射擊。


    弗裏曼甚至命令士兵潑水結冰,以阻擋誌願軍戰士們的衝鋒。同時,空運來足夠維持十天的食品和堆積如山的彈藥。這麽一番布置,砥平裏已然變成了一個難以攻克的鋼鐵堡壘。


    在戰後總結中,誌願軍認真迴顧了砥平裏美軍的防禦部署特點,並指出:


    防禦的突出之處,在於精準抓住了誌願軍攻擊火力不足的弱點,因而大膽將兵力集中靠攏於僅約2平方公裏的狹小區域內,這樣既無需顧忌對方火力打擊,又能形成有利的集中防禦態勢。


    具體表現為:兵力密集,具備反擊能力;火力集中,可形成密集火網;防守區域小,指揮靈活,行動統一;不易被分割且便於空投補給,即使被包圍,也能長時間持續作戰。


    誌願軍在砥平裏發動攻擊的部署基於兩個錯誤判斷:首先,低估了正麵敵軍的兵力,將一支完整的美軍加強團級戰鬥隊,誤認為是實力較弱的小股部隊;其次,未能準確預測敵軍的下一步行動,將已決心死守的敵軍誤判為即將撤退、無意抵抗的部隊。結果,一場攻守易勢的激烈血戰在砥平裏展開,誌願軍也為輕視敵情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1951年2月12日,第40軍119師師長徐國夫前往鄧指的駐地放穀,接受任務指令。


    鄧華當麵對他說明:由第119師組成前線指揮部,部署在長海北側,統一指揮本師第356團、第357團,以及第120師第359團、第125師第375團,並在軍炮兵團的配合下,於13日晚開始進攻砥平裏。


    鄧華對徐國夫說道:砥平裏的敵軍不足四個營,必須迅速抓住機會,千萬別讓他們逃脫。對此,徐國夫立刻建議,由於對敵情和地形不熟悉,參戰部隊尚未集結、調整到位,師部與各團之間也缺乏有效的溝通聯絡,未進行實地勘察,難以形成統一的行動,因而請求將攻擊時間推遲一天。


    事實上,徐國夫之所以請求延遲攻擊,還有一個未曾明說的原因,那就是他指揮的這四個團戰鬥力並不強。第119師中最強的第355團已被調配至第118師參戰,尚未歸隊;剩下的兩個團,第356團和第357團,在戰鬥力上隻能算是三等團;而第120師的第359團在此前的戰鬥中傷亡慘重,尚未得到整補;第125師的第375團與敵軍對峙多日,部隊也十分疲憊。


    以這樣一支臨時拚湊的隊伍進攻已經做好防禦準備的敵軍,徐國夫心中沒有太大把握,因此建議推遲一天進攻,這樣,第355團或許能夠歸隊參戰,戰鬥將會更加順利。然而,鄧華以敵人可能趁夜逃遁為由,拒絕了這一請求。


    9月13日上午,徐國夫按照鄧的指示,召集四個團的指揮員開會,安排戰鬥部署。


    13日17時30分,第119師指揮各部隊陸續向砥平裏展開攻勢。


    第一晚的戰鬥進行得跌跌撞撞,頗為不利。


    從接到任務那一刻起,徐國夫就隱隱感到不祥,戰前準備工作都沒有來得及怎麽做,就投入了戰鬥。地形沒實地勘察,地圖和實際情況也存在很大差異;對敵情也不夠了解,東線指揮部說砥平裏隻有一兩個營的敵軍在逃命,但偵察報告卻顯示,敵軍不僅沒有撤退的打算,反而在大規模挖掘工事,準備死守,並且人數遠遠超出一兩個營。


    更難受的是,參與圍攻砥平裏的部隊建製混亂,前後投入了三個軍的八個團,有些團長的名字他甚至都叫不出來。此外,由於通信落後,各團在戰鬥中完全無法協同,隻能各自為戰。


    按照計劃,第119師指揮下的4個團從東麵和北麵進攻砥平裏,然而,當晚與美軍真正交火的隻有第357團和第359團。奉鄧指命令配屬第119師的炮兵第42團,由於白天遭到敵軍空襲,陷入癱瘓,未能進入陣地。第375團通過401高地後與師部失去聯係,未參與戰鬥。


    第376團按照計劃推進至363和319高地,未發現敵人。繼續向前行進至望美山、馬山一線時,天色已亮,於是停止了攻擊行動。實際上,他們並未與砥平裏駐守的美軍發生交火。


    第357團和第359團各投入兩個營,夜以繼日地與砥平裏的敵軍展開激烈戰鬥。然而,兵力未占優勢,炮火支援更是匱乏,增援的炮兵未能帶來任何火力,甚至連部隊自有的迫擊炮也因彈藥不足,無法提供最基本的火力支持,因而無力攻破敵人的堅固防線。


    經過一整夜的激烈血戰,徐國夫的兩個團奮戰至天明,卻未能攻下敵軍的主陣地,反而造成了大量傷亡,遠超預期。


    在這晚,美軍的火力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砥平裏防禦圈內布置了96門各類火炮,包括坦克炮、迫擊炮以及可平射的高射炮,每門火炮平均發射250發炮彈,總共射出了2.4萬發炮彈,給誌願軍的攻擊部隊帶來了嚴重的傷亡。


    這一夜,砥平裏其他幾個方向的誌願軍也遭遇了不小的困難。39軍的團長王扶之,在占領一個山頭後以為打到砥平裏了,然而仔細核對地圖時,卻發現不對:“媽的,怎麽是馬山……”


    這一帶盡是連綿的山嶽和丘陵,地形和高度幾乎沒有什麽區別,到了晚上,更是難清晰的辨認出到底是什麽山。


    42軍的張誌超團長還要離譜。他在擊潰一股美軍後,激動地報告“已經占領了砥平裏!”實際占領的地方,是和砥平裏很像的一個地方,叫田穀,也是一片開闊地帶,還有樣子差不多的房屋、公路和鐵路。除了鐵路的走向有些不同,其他地方簡直和砥平裏一模一樣。田穀和砥平裏隻是朝鮮中部成千上萬個外觀相似的山村中的兩個。等到情況搞清楚時,天已經亮了。


    第377團在占領望美山後繼續向北推進。


    14日淩晨,第39軍第115師派出兩個團參與戰鬥。


    這次攻擊暴露出了兩個在指揮和協同方麵的顯著問題:


    首先,攻擊部隊編製繁多,且彼此缺乏溝通,導致多頭指揮、各自為戰的局麵。盡管戰前明確規定主要攻擊部隊由第119師負責指揮,但由於諸多行動需要軍一級單位之間的協調,實際上第119師無法發揮主導作用,仍然必須依賴鄧指直接下達命令。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當晚鄧指甚至未與第119師保持聯係,各師團之間的通信聯絡問題更加嚴重。結果,各部隊各自為戰,行動毫無統一,打到哪裏算哪裏。


    其次,攻擊發動得非常倉促,部隊行動也顯得急促而混亂。由於擔心敵人會撤退,上下都過於強調“快”字。部隊從接到攻擊命令到實際發起攻擊,僅有一個半小時,根本來不及做充分準備,隻能臨時應對。這導致原本應是攻堅戰的行動變成了零星的襲擊戰,甚至讓美軍誤以為誌願軍隻是進行了試探性的偵察,並未施加實際壓力。


    吳信泉迴憶,當天許多部隊是懷著“發洋財”的心態前往砥平裏的。


    第115師原本計劃采取兩個梯隊的部署方案,但負責擔任第二梯隊的團堅決反對。他們的理由是,砥平裏敵人並不多,甚至聽說敵人有逃跑的跡象,如果安排在第二梯隊,恐怕什麽都撈不到。


    14日拂曉,攻擊部隊未在天亮前疏散掩蔽,而是遵照鄧指的命令,堅守外圍已取得的陣地,準備在次日夜間再度發起進攻。


    這一舉動導致部隊遭受了重大損失。由於砥平裏周圍都是低矮的小山丘,麵積狹小,毫無遮擋,完全暴露在美軍的火炮、坦克、高射機槍以及步兵自動武器的直接打擊範圍內。


    此外,數十架飛機在空中整日不停地輪番轟炸掃射,山丘頃刻間化為火海,人員傷亡極為慘重,第359團3營幾乎全軍覆沒。與此同時,師、團指揮所與前線陣地的聯係中斷,想要撤迴部隊已不可能實現。


    14日淩晨5時,鄧華致電彭德懷,匯報砥平裏戰鬥的最新情況。


    這時候,鄧華重新調整了部署,決定於14日晚間,繼續派遣第119師、第120師、第126師和第115師的6個團發起對砥平裏的進攻。


    而美軍正遵照李奇微的指示,迅速調動兵力,封堵誌願軍在中線第10軍和西線第9軍之間撕開的缺口。同時,美軍正積極增援砥平裏,力圖穩固防守,以牽製誌願軍的行動。


    由於誌願軍阻擋了第10軍派出的援兵,第2師第38團在原州西南的文幕裏附近,導致其無法向西推進,李奇微因此改令第9軍派出強有力的一部隊向砥平裏突進。14日,第9軍將第1騎兵師第5團和第8團調至梨浦裏,韓軍第6師部署在驪州與利川之間,英軍第27旅則布置在驪州與文幕裏之間,以掩護西線翼側,策應第10軍,阻止中朝軍隊向原州方向的進攻擴展,並對砥平裏形成威逼態勢。


    第1騎兵師第5團在增編了2個野戰炮兵營、2個坦克連和1個工兵連後,組建為一個支隊,被稱為“柯羅姆貝茨特遣隊”,直接向砥平裏發起攻擊。戰場局勢逐漸發生轉變。若敵方援軍大量增援,砥平裏攻勢受阻,戰鬥陷入僵局,整個戰局可能會逆轉。


    14日下午5時,彭德懷致電鄧華,強調“攻殲砥平之敵,必須充分準備應對援軍”。至此,彭德懷深刻認識到,砥平裏已成為當前戰略的關鍵,攻守成敗直接關係全局走勢。


    正因為如此,他在電報中特別強調:絕對不能在砥平裏和原州兩地分散力量!敵人既然頑強抵抗,我就必須集中全部火力實施毀滅性打擊!各部隊務必要清醒認識到,如果能徹底、幹淨地殲滅一個美軍團和一個法軍營,同時妥善應對援軍並擊潰其部分力量,敵人的整體防線必將崩潰。


    然而,此時第39軍的領導人卻表達了不同的觀點。


    14日13時,第39軍曾發電命令“殲滅砥平裏之敵”,然而僅僅兩小時後,軍方領導致電鄧指與誌司,建議“停止對砥平裏的進攻”。


    電報內容如下:砥平裏敵軍兵力約八千人,且集中在有利陣地,具備一定的防禦設施(如地堡、鐵絲網)。我方攻擊部隊僅有六個團,準備不夠充分,倉促發動攻擊未能奏效。為穩妥起見,今晚暫不發起進攻,待集中強大炮火和調集新的兵力後,再進行總攻。第39軍的建議未被鄧指和誌司采納。


    讓我們重新迴到14日上午的戰場。圍攻砥平裏的誌願軍,幾乎都是最早入朝的老兵,見過美國人的飛機無數,但從未見過在這麽小的地方竟然集中如此之多!大量敵機從早晨到中午一直進行轟炸。到了中午,砥平裏被包圍的美法聯軍竟然派出坦克突圍!西線的慘烈阻擊戰場景在這裏再次上演,一批又一批的中國士兵倒在了美軍的火力網下。


    終於熬到了天黑,白天出擊的美法聯軍已全部退守到環形防線之內。夜晚是中國人的主場。14日夜間,第119師從北方突襲,一度攻占鳳尾山的主要陣地;第115師則從南方突入,於次日淩晨2點成功打入砥平裏鎮內,給守軍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甚至使美軍指揮官弗裏曼受傷。


    然而,就在這一關鍵時刻,誌願軍火力不足的劣勢再度顯現。雖然他們在多個地點突破了美軍防線,但缺乏足夠的力量擴大戰果。美軍飛機投下大量照明彈,強烈的白光刺破夜空。上萬名誌願軍從四麵八方向著方圓不到兩平方公裏的砥平裏防線發起猛攻,而美軍則利用炮火在誌願軍進攻的路上,織出一道火力屏障,大批誌願軍步兵倒在衝鋒路上。


    誌願軍炮兵焦急萬分,眼看著隻要有足夠的火炮和彈藥,他們完全可以用猛烈的炮火將這片像豬圈一樣大小的陣地夷為平地,把六千美法聯軍炸得灰飛煙滅。然而,現實卻讓他們無能為力。負責提供火力支援的主力部隊,42炮兵團,由於馬匹受驚,再加上慘遭空襲,整個部隊被炸得支離破碎,無法趕到戰場。


    攻擊部隊僅有3個炮兵連,十幾門火炮,總共不過四百發炮彈,彈藥在不到兩分鍾內便消耗殆盡。憑借著無畏的精神,他們奮戰至午夜,步兵在付出巨大犧牲後,終於突破層層炮火封鎖,逼近敵人的環形防線。


    誌願軍以血肉之軀奮力抗擊敵軍的鋼鐵防線,雖付出巨大傷亡,最終卻未能徹底解決問題。激戰到黎明時分,僅在一定程度上壓縮了敵人在砥平裏的防禦範圍,卻未能從根本上動搖其防線,砥平裏仍未攻下。


    戰場局勢陷入僵持,形勢對誌願軍愈加不利。


    15日上午11時,鄧指再次部署加強對砥平裏的攻堅戰以及阻擊援軍的行動。12時,鄧華發布命令:“於十六日黃昏再次進攻砥平裏”。


    直到此時,鄧華仍堅持繼續戰鬥,但考慮到此戰的攻堅特點,決定暫停一天,集中力量進行準備,計劃在次日黃昏再度發起進攻,力爭在一夜之間拿下砥平裏。同時,他決定下一次進攻由第40軍軍長溫玉成和政委袁升平指揮。


    對於這次部署,吳信泉表示難以理解,尤其對交由溫、袁二人指揮感到困惑。在他看來,溫玉成對砥平裏的局勢沒有鄧華了解得透徹,指揮能力也不如鄧華出色,更何況第40軍軍部還位於洪川以北,距離砥平裏太遠。


    他表示,既然鄧提到的電報能夠直接發給承擔攻擊任務的3個師,那麽他完全可以親自指揮,為什麽還要中途授權給第40軍呢?


    當天12時30分,吳信泉致電鄧指,建議由鄧統一指揮和具體部署,集中力量發起攻擊。同時,他還特別強調要加強炮兵的火力支持,並指出如果炮兵準備不足,則不宜貿然發動進攻。


    溫玉成對於承擔砥平裏戰役的指揮任務感到相當為難。


    橫城反擊戰結束時,第40軍的三個師並不在他直接掌控之下,第118師被臨時劃歸第66軍指揮,同時擔任鄧指的預備隊;第120師則配屬給第42軍,南下準備攻打原州;第119師則直接由鄧指指揮參與砥平裏戰鬥。直到砥平裏的進攻兩次失利後,才明確由第40軍統一指揮。


    有戰史研究者因此推測,這實質上是讓溫玉成來“收拾殘局”。


    久經沙場的溫玉成也按捺不住心中的不滿,這到底打得是什麽亂仗?


    事實上,鄧華對指揮關係的調整,原本是為了區分圍繞砥平裏的兩個作戰任務——攻堅和打援,並分別賦予第40軍和第39軍相應的指揮職責。這樣不僅有助於行動的統一,也能使前線指揮員能夠根據戰場形勢靈活應對。然而,由於當時各軍、師的建製多已被打亂,且彼此之間未能建立有效的通信聯絡,這一調整實際上增加了指揮和協同的難度。


    查閱誌司當年的相關文件,發現一封來自第42軍領導的電報,內容表達了對砥平裏之戰前景的極度擔憂。該電報的發報時間為15日11時。


    此時,第42軍與第66軍共同承擔牽製原州敵軍的任務。此前,第42軍曾向鄧指建議,將第39、第40軍的3個師分別調往原州西北和西南方向,“再打一場大仗,以便更好地策應砥平的作戰行動”。然而,由於砥平裏多次攻堅未能奏效,他們逐漸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此向誌司建議,需要考慮下一步的攻防轉換策略。


    根據誌司發出的文件,鄧華和彭德懷直到15日午後才相繼做出決定,認為在砥平裏繼續推進已不再合適。


    15日下午1點,鄧華打電話給彭德懷,請示接下來的行動計劃。這封電報雖然沒有明確表示放棄對砥平裏的攻擊,但鄧華對於能否再度取得勝利顯然已經產生了相當大的疑慮。


    在他看來,解決砥平裏問題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其一,攻擊部隊至少需要兩天的準備時間;其二,阻援部隊必須在3至4天內抵擋住各路援軍。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不利局勢,他提出了一個預案:如果攻克砥平裏的計劃未能實現,主力部隊將撤至橫城以北,待條件成熟後,再伺機在運動戰中消滅敵人。


    由於美軍增援速度的快慢直接影響攻擊準備時間的長短,鄧華命令各軍、師部隊:白天要加強偽裝和隱蔽,阻援部隊必須時刻做好戰鬥準備。同時,派遣小分隊攜帶報話機潛伏在公路附近,偵察敵情並及時匯報。鄧華還指示,所有電台和報話機必須全天24小時保持開機監聽,防止漏接下級的報告。


    不久,一個重大情況上報:美軍第1騎兵師的“柯羅姆貝茨特遣隊”當天清晨推進至砥平裏南約6公裏的曲水裏。隨後,該部隊以23輛坦克組成裝甲縱隊,在航空火力的掩護下,突破了第42軍第116師和第39軍第126師的重重阻擊,並於當日黃昏突入砥平裏,與第23團戰鬥隊成功會合。


    有情報顯示,來自驪州的韓軍第6師和英軍第27旅的先頭部隊正向砥平裏推進。與此同時,西線美軍第9軍的各個部隊已在驪州和長湖院裏一帶構築了防禦縱深,中線的美軍第10軍也在原州和武陵裏一線建立了新的防線。


    砥平裏敵軍實力增強,攻克難度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美軍東西兩線在原州、驪州地區的新防線已然構築,借助橫城反擊戰所打破的缺口向敵方側翼和縱深推進的有利時機也隨之消失。


    15日下午14時30分,鄧華發出停止進攻的密語代號,並立即起草電報發往各軍、師單位,明確指出敵情發生了重大變化,決定停止對砥平裏的進攻。各部隊當夜撤出戰鬥,向北轉移。這一決定同時上報給彭德懷和誌願軍司令部。


    誌司對砥平裏之戰的得失,以及此戰對整個戰役進程的影響進行了全麵分析,指出在美軍完成部署調整的情況下,即使15日夜間能夠解決砥平裏的問題,從全局來看也已經慢了一步,難以迫使敵軍撤退。


    要實現既定的戰役目標,必須從根本上動搖敵方的進攻部署,不僅需要盡早殲滅砥平裏的敵軍,還需擊潰並殲滅相當數量的援敵,使誌願軍主力及時推進至長湖院裏以南區域。然而,在當時的情況下,實現這些目標麵臨諸多困難。


    攻打砥平裏由於增加了準備時間,不得不推遲到16日黃昏才能發起,而阻擊援敵也難以取得預期的殲滅效果,誌願軍主力南下至長湖院裏的行動更是難以達成。因此,在收到鄧華關於撤出砥平裏戰鬥的電報後,誌司於17時30分立即迴複,表示同意他的決定。


    18時30分,鄧華致電彭德懷、洪學智和解方,同時通知金雄和韓先楚,匯報停止對砥平裏攻擊後的部署調整情況。


    根據時任誌司作戰處副處長楊迪的迴憶,鄧華在下達停止進攻和部隊轉移命令時,心情頗為不安。他擔心誌司可能不同意他的決定,並作出其他安排,這樣一來,部隊將不得不再次進行部署調整,勢必增加行動的難度。直到收到彭德懷的複電,鄧華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關於停止對砥平裏的攻擊,戰史研究者的觀點存在分歧。有些人認為,即便美軍的裝甲增援部隊已經成功進入砥平裏,這並不代表原定的殲滅目標無法實現。


    當時,美軍第9軍的其他兩支援軍都被阻擋,原州方向的第10軍也無力進行強有力的反擊。此時,誌願軍已在砥平裏地區部署了充足的兵力,經過充分的準備,完全有信心一舉殲滅砥平裏的敵軍。然而,就在總攻發起前的幾小時,鄧指下令撤出戰鬥,導致砥平裏攻堅未能成功,實在令人惋惜。


    客觀來看,當時的局勢決定了停止攻堅的利大於弊。即便攻下砥平裏,也難以對整體戰局產生顯著影響,何況繼續攻堅無疑會加大傷亡,為一場局部戰鬥付出過高的代價,最終卻無法對全局產生實質性幫助。因此,放棄這樣的戰術成果是合理的選擇。


    2月16日拂曉前,砥平裏進攻部隊陸續撤出戰鬥。與此同時,前出至原州附近的誌願軍也開始轉移,向砥平裏以北的龍頭裏至橫城一線及洪川以南區域集結。


    戰後,357團團長孟灼華哭著向上級報告:斃傷美軍800餘人,自身傷亡1830人。


    砥平裏攻堅戰的失敗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李奇微在其迴憶錄中提到,美軍打過許多硬仗,但沒有一場比砥平裏戰役更具“巧妙、英勇與頑強”。


    在這次戰鬥中,美軍投入步兵第2師第23團、第1遊騎兵連、第37炮兵營(105榴彈炮)、第503炮兵營b連(155榴彈炮)、第82自動高射武器營b連、第2工兵營b連,坦克一個連,第2醫療營1個排,法國營(配屬韓軍1個連),共計約6000人。這樣的陣容,已經算是一個超級團戰鬥隊。


    美軍第2師本來就是朝鮮戰爭中美國陸軍最強的一個師,是美國陸軍第二王牌部隊,僅次於在歐洲的第1師。美軍第2師前幾次作戰後,新補充進去的人員中,大量是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老兵,另外美軍第10軍還給第23團配屬了法國營1020人,全是有經驗的老兵。


    整補後的美軍第23團,其步兵的實際戰鬥力反而比入朝時更強。加上加強、配屬美軍第23團的部隊,在砥平裏的美軍第23團戰鬥隊,實際上已成為當時美軍最強大的團級戰鬥隊之一。


    這也是美國陸軍上將馬修·邦克·李奇微要求第23團戰鬥隊堅守砥平裏的原因之一。如果美軍當時的最強部隊都不敢堅守或者不願意堅守,那這個仗沒辦法打了。


    誌願軍在砥平裏戰役中,先後投入了8個團。在滿編情況下,誌願軍參戰8個步兵團加上配屬部隊總兵力將近3萬人,但必須強調的是,經過前三次戰役,誌願軍各部減員非常嚴重。到第四次戰役時誌願軍參戰的各團兵力僅為第一次戰役前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由此可以推測每團大約在1500到2000人左右。加上加強、配屬的部隊,誌願軍砥平裏參戰總兵力大約在1萬5千人。


    砥平裏戰鬥,誌願軍對美軍兵力對比為:2.5:1,這差不多是整個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誌願軍對美軍進攻作戰的平均水平;但火力對比卻是1:33(綜合重火器數量和火力密度),遠遠低於抗美援朝戰爭運動戰期間平均水平,更不要說與陣地戰期間相比了。


    美軍戰史記載,第23團戰鬥隊在這場戰鬥中給誌願軍造成了4948人的傷亡,此外,柯羅姆貝茨特遣隊則給誌願軍造成了超過500人的傷亡。在砥平裏防禦圈內,共有79名中方戰俘被俘。綜合這些數據,誌願軍在砥平裏戰場的總戰損人數超過了5500人。


    由於美軍在計算敵方戰損時常使用估算數字,並且往往誇大和渲染,數據往往存在較大水分。誌願軍方麵並未對砥平裏之戰進行完整的戰損統計,僅在第40軍的檢討報告中提到,該軍三個團的戰鬥中“擊斃敵人800餘人,我方傷亡失蹤人數達1830餘,敵我傷亡比例大約為一比二”。


    如果參照第40軍3個團的戰損情況推算,誌願軍在此戰中的總傷亡應在3000至4000人之間。而美軍第23團戰鬥群傷亡人數是404人。誌願軍與美軍傷亡比為8比1,縱觀整個抗美援朝戰爭,這個傷亡比確實吃了大虧。


    從這一點來看,這場戰役確實是得不償失的。


    西方的戰史對砥平裏之戰的結果,尤其是它對後續“聯合國軍”作戰的影響,評價頗高。對美軍而言,砥平裏之戰在心理層麵具有某種轉折性的意義。


    美國陸軍第八集團軍簡史對這場戰鬥的評價是:“砥平裏戰鬥是美軍在與中共軍作戰中首次獲得戰術上的成功,這不僅激勵了全軍的信心和希望,還消除了美軍決策層對戰局發展的疑慮。這場勝利的意義堪比英國第八軍在阿拉曼的勝利,也被稱作‘第二個仁川’。”


    《韓國戰爭史》如此誇耀:“第2師在砥平裏的英勇堅守,後來被證明是扭轉共產黨進攻局勢的關鍵轉折點。”


    在此前的戰鬥中,美軍每次遇到誌願軍的迂迴包圍,通常在稍作抵抗後便迅速撤退,以避免被全殲。然而,經過砥平裏戰鬥後,他們對誌願軍在攻堅方麵的弱點有了充分認識。再遇到誌願軍的迂迴包圍時,美軍開始敢於堅守陣地。隻要能夠頂住夜間的攻擊,堅持到天亮,就能在空中力量的掩護下強行突圍,或等待援軍到達,恢複原先的陣地。


    砥平裏之戰表明,誌願軍由於火力不足以及“月夜攻勢”的局限性,難以在一次戰役中徹底殲滅美軍一個整編團。誌願軍不得不以規模更大、數量更多的建製單位,去對抗美軍較小、較少的建製部隊,並在相對狹小的區域內保持過高的兵力密度。


    一旦遭遇敵方火力的覆蓋,往往會造成嚴重的傷亡。與此同時,美軍團級部隊的自信心逐漸增強,甚至在很多情況下敢於與誌願軍師級甚至軍級部隊抗衡,這無疑增加了誌願軍在攻防作戰中的難度。


    在解放戰爭時期,粟裕曾對戰場上的這種局麵進行過相關分析。


    他指出,如果你無法消滅敵人的一個營,他們就會以營為單位展開行動,一個整編師能夠分成二三十股來圍追堵截你,導致敵人無處不在,使你時時不得安寧,處處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麵,日夜疲於轉移。最終,部隊無法得到休整,疲憊不堪,士氣低落,局勢愈發艱難。


    相反,如果你能殲滅敵人的一個營,它便不敢再單獨以營行動,而是改為團的規模,這樣就變成了七八路。如果你能消滅敵人的一個團,它也不敢再以團獨立活動,而是以旅為單位行動,結果就成了兩三路。如果你能擊潰敵人的一個旅,它便不敢再以旅為單位單獨行動,最終隻能以師為單位,變成一路了。


    這一分析,完全可以用來解釋誌願軍在朝鮮戰場上與美軍的作戰。


    在砥平裏戰役之後,著名將領鄧華在誌司進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


    鄧華的檢討不僅上報了中央軍委和誌願軍司令部,還直接送達各軍以及韓指、金指,向上級、同級和下級同時承認自己的過失,承擔應有的責任。


    據當事人透露,有些軍長之前對鄧指有不滿,但在閱讀電報後深受感動,因此改變了看法。對於砥平裏之戰,誌司並未過多指責。後來,誌司在召開總結會時提到砥平裏攻堅失利的情況時,隻是提到鄧華同誌發了個電報給各軍,並沒有再進行批評。


    鄧華的摯友韓先楚至死都認為還是應該先打砥平裏,且在以後的日子裏多次提及不能忘了砥平裏的教訓,即使在鄧華落難之後,也沒有顧及鄧華的麵子。


    砥平裏的失利使彭德懷穩定戰局的希望破滅,東線的反擊未能實現打破敵軍戰役布防的目標,西線的阻擊因此也變得毫無意義。1951年2月16日,38軍全線撤迴漢江,標誌著慘烈的第四次戰役第一階段的結束。


    砥平裏之戰後,中朝軍隊開始進入了全線防禦態勢,這一仗也就此成為了抗美援朝戰爭中,許多老將心中永遠的痛。


    坊間有個說法是,原誌願軍39軍軍長吳信泉中將,聽說了砥平裏發現了19具誌願軍遺骸的事後,白發蒼蒼的他淚流滿麵。這其中或許有對戰鬥失利的不甘,但更多的應該是對自己麾下那些犧牲於此地的將士們的深切思念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能忘卻的197653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行早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行早的魚並收藏不能忘卻的197653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