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江以南阻擊作戰中,與第50軍並肩抗敵的是第38軍。


    38軍建軍史上最嚴峻的考驗到了!


    當友鄰部隊相繼撤往漢江北岸時,唯獨38軍不能撤退。他們的陣地正好位於東西線敵軍的結合部,為了確保東線鄧華集團能夠順利反擊,他們必須在漢江南岸以背水一戰的方式頑強抵抗,牢牢遏製西線敵軍主力的進攻,同時切斷東西線敵軍的聯係。


    此刻,西線幾乎所有敵軍的攻擊重心都集中在38軍身上。


    騎兵第一師、美軍第24師、英國第27旅、希臘營以及南朝鮮偽6師……一支支敵軍部隊正蜂擁而至,向38軍那狹小的防禦陣地發起猛烈攻擊。


    第三次戰役結束後,第38軍主力於1951年1月8日至12日到達指定地區進行休整。軍部和第113、第114師分別駐紮在漢江以北、清平川以西、抱川以南、仁倉裏以東的區域。隻有第112師留在漢江南岸,負責在第50軍防區以東的京安裏南北一線防禦,防線從東邊的價軍山延伸至西邊的泰華山,麵對驪州、利川和金良場裏一帶,防禦正麵寬達40公裏。


    從1月15日到26日,美軍第9軍不斷派出部隊,規模從數十人到一個營,最多可達一個團,頻繁向第112師前沿陣地進行偵察或試探性攻擊,多次進出,其中三次進入利川,又兩度撤迴。


    第112師派出小股部隊與敵人周旋。25日晚,師偵察隊派出一個班襲擊駐守在楊村裏北山的敵軍,俘獲了美軍第1騎兵師第7團的10名士兵。由於周圍局勢複雜,無法將俘虜帶走,便留下其中一人作為聯絡員,其餘全部擊斃。


    26日,第38軍根據誌司的指示製定了作戰計劃,確定由第112師負責執行,采取“寬正麵六十公裏,選重點配置二線防禦”的方針。第一道防線從堂穀裏(金良場裏以北約7公裏)開始,依次經泰華山、廣峴直至天德峰。第二道防線則由旺穀出發,經過577.2高地、陶雄裏、新垡裏、中嶽美,直至南昭洞,作為預備陣地。


    第一線部署5個營,依托高地構築防禦要點,每個要點布置1個連或1個排。師部保留4個營作為機動預備力量,隨時準備打擊利川、楊村裏、陽智裏和金良場裏的敵軍。


    第112師作為第38軍的主力部隊,素以擅長進攻而聞名。


    在入朝前,第13兵團在一份報告中對第38軍下屬的3個師分別作出了以下評價:


    第112師“擅長攻堅和野戰,但防禦經驗較少,民主精神不足,略顯驕傲”;


    第113師“具備突擊能力,追擊戰鬥猛烈,但比不上112師穩重,防禦經驗不足,縱深作戰不夠熟練”;


    第114師“在攻堅和野戰方麵不及112、113師,但防禦戰表現突出,能在防禦中沉著應對、堅守陣地,即使遭受炮火轟擊也不輕易退卻”。


    很顯然,防禦戰並非第112師的傳統優勢。然而,自從入朝以來,這個“防禦經驗不足”的部隊卻屢次承擔起防禦的重任。在第二次戰役中,第112師先後在清川江的飛虎山和龍源裏西北的鬆骨峰進行阻擊戰,並取得了出色的戰績。此次,他們肩負起漢江以南的防禦任務,再次麵臨新的挑戰。


    自1月27日起,美軍第24師、第1騎兵師以及韓軍第6師共約5個團,在飛機、坦克的協同作戰及強大炮火的掩護下,接連對鼎蓋山、泰華山、天德峰等陣地發起了猛烈進攻。


    第334團在與敵軍首次交鋒時,采用了“拖延”戰術:


    一個連隊兵力駐守山頭,山腳下僅布置一個班。敵軍在上午發起進攻時,這個班便在前方進行阻擊,邊戰鬥邊向主峰後撤。當敵人接近主峰準備進攻主陣地時,天色已晚,迫使其停止攻擊。到了夜間,這個連隊便組織力量,奪迴白天失去的山腳陣地。第二天,循環再次開始。


    自1月28日以來,38軍112師的戰士們徹夜難眠,隨著不斷的爭奪,雙方的攻防戰鬥日益激烈。敵機在空中肆虐,向陣地傾瀉了數以千計的高爆彈、燃燒彈和照明彈,炸彈如雨般落下。大地之上,成千上萬的各式炮管,日夜不停地發射著裝滿烈性炸藥的炮彈。炮火將高地上的每一寸土地都犁得鬆軟,防禦陣地的山頭幾乎被削去了一米。


    炮擊結束後,大批坦克和無數敵軍紛紛發動衝鋒,雖被擊退,但又一次次重複著轟炸、炮擊與衝鋒的輪迴,這正是李奇微的“火海戰術”。而此時,台灣的國民黨高興不已,稱之為:“火海洗人海。”


    曾與日本人拚刺刀、把蔣介石從東北逼退至南海、又挺進朝鮮的無數英雄,最終倒在了那些默默無聞的高地上。第112師前線陣地因正麵過於寬廣、兵力配置薄弱的不足逐漸暴露。隨著傷亡人數的增加、彈藥的耗盡,多個陣地相繼失守。


    1月31日,泰華山陣地、鼎蓋山陣地和天德峰陣地相繼失守。同日,第112師的一線防線全麵被敵軍突破。


    當日14時,第112師發來電報:“經過連續幾日的激烈戰鬥,損失慘重。目前,334團2營、335團2營、336團2營和3營各連步槍兵人數最多的僅餘30餘人,最少的不足20人,彈藥平均消耗達七成,二線陣地已無法形成有效防禦。”


    在此之前,第38軍指揮部已預見到第112師難以在前線長時間堅守,遂決定將其後撤至發利峰一帶,構築縱深防線。同時,命令第113師第337團前往京安裏地區,歸第112師指揮,以增強縱深防禦力量。


    31日淩晨2時,誌司電令第38軍政委劉西元和參謀長管鬆濤,從部隊中抽調一至兩個團控製外杜陵裏東西兩側陣地,協助第112師確保漢江南岸橋頭陣地安全;並命令軍主力部隊進駐玉泉裏、楊平、元德裏一帶,做好與第42軍協同作戰,向驪州及其南部地區發動進攻的準備。


    這個電報之所以僅提到“劉、管”,而沒有提到軍長梁興初和副軍長江擁輝,是因為梁興初當時還在誌司開會,而江擁輝則迴國參加諸兵種合同戰術集訓。因此,漢江阻擊戰爆發時,軍的兩個主要軍事指揮員都不在指揮崗位上。


    第38軍在投入漢江以南的阻擊戰時,起初便有尋找機會對敵軍側後發起進攻的意圖。隨著第112師前沿陣地的失守,誌司決定將該軍的主要力量全部調至漢江兩側,同時也考慮與左翼的第42軍協同作戰,對敵軍的側後進行打擊。盡管這一計劃最終未能實現,但通過側後攻擊來穩固正麵防禦的想法,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未被放棄。


    自2月1日起,隨著第112師調至二線陣地,第38軍全體部隊也相繼投入漢江以南的戰場,阻擊作戰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2月2日夜晚,美軍第24師動用兩個營的兵力,輕裝快速推進,借助夜色從洗月裏沿南漢江間隙潛入第38軍的防禦縱深。借著濃霧的掩護,美軍實施了側翼迂迴,於拂曉時分占領了山中裏。美國軍隊首次嚐試夜間穿插迂迴作戰!


    他們一路推進至第113師側後的山中裏及洗月裏地區。剛剛投入江南戰場的第113師第338團和第339團部分兵力,加上軍偵察隊,總計約五個營,迅速對這一批敵人展開了包圍。經過兩天兩夜的激烈戰鬥,洗月裏和山中裏的槍聲逐漸平息,美軍兩個營基本被全殲,338團的戰士遺體也布滿了山穀丘陵。


    中國軍隊通過電台與美軍溝通,確保他們安全運走了死者和傷員。美軍確實按約而來,直升機往返了一個上午運送屍體,而美國空軍也罕見地未對中國軍隊的收屍人員展開攻擊。此次戰鬥共擊斃、擊傷和俘獲敵人280餘人。


    許多堅決執行命令的幹部和戰士,在麵對嚴重的傷亡和彈藥、糧食極度短缺時,憤怒地咆哮起來:“還要不要38軍了?是要讓我們和敵人同歸於盡嗎?為什麽把38軍這樣用,骨幹都快打光了!”


    2月4日13時30分,誌願軍司令部向第38軍發出電報指示:“你軍務必迅速在漢江南北兩岸的樊川裏、觀音裏、楊家山、金壽裏、中山、楊平、白雲峰、陵內裏以及禮峰山等地布設縱深防線,修築工事,確保穩固這些陣地。”


    2月5日晚,第114師從楊平渡過南漢江,加入防禦戰。這一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九,由於當年臘月沒有三十,按照傳統習俗,這已經是陰曆年的除夕。


    至此,第38軍所屬的3個師已全部抵達漢江以南的戰場。


    除夕這一天,中朝聯司(誌司)決定將第50軍和人民軍第1軍團主力撤迴至漢江北岸。這一漢江防禦部署的調整,主要是基於以下考慮:漢江南岸的防禦區域逐漸縮小,冰封的江麵隨時可能解凍,若在南岸部署過多兵力將麵臨巨大危險。然而,為了掩護東線的反擊準備,西線仍需堅守,以吸引美軍主力至西線正麵。因此,當第50軍和人民軍第1軍團逐步向江北收縮時,第38軍則采取了相反的行動,將所有兵力壓向漢江南岸。


    這種反複的進退,使得第38軍陣地在敵軍進攻麵前愈發突出,陷入了背水而戰、三麵受敵的險境。


    2月6日,第38軍再次進行了部署調整:


    第112師負責防守白馬山、龍頭裏、中悅美、長深洞至建業裏(不含)一線,前線部署兩個團,後線一個團;第113師配屬第341團,負責防守建業裏(含)、南沿峴、外杜陵裏、大石裏、洗月裏及楊平至介軍山一線,前後線各部署兩個團;第114師(不含第341團)駐紮在京安裏和上樊川裏。


    此次調整縮小了防禦的正麵範圍,同時加深了防禦的縱深。


    12月7日,梁興初等軍師團領導終於從沈陽返迴三十八軍軍部,當晚立即召開了軍師首長作戰會議。梁興初掃視著在座的眾將,他明白這一切才剛剛開始。今晚,50軍和人民軍第一軍團將陸續撤過漢江,南岸隻會留下孤軍奮戰的38軍。之前的防禦作戰中,還有其他兄弟部隊共同分擔壓力,而現在所有的重擔將完全落在38軍的肩上。


    “……我已經命令工兵連修複漢江大橋,將糧食和彈藥搶運過來。”梁興初首先向幹部們傳達,軍長了解大家的困難,正在全力解決問題。


    “我現在沒有兵員,誌司那邊也暫時沒有,但不久在安東集訓的戰士們就會補充到部隊。師團指揮員必須保留一部分骨幹,在陣地上的兵員沒有全部打光之前,盡量從排長、副排長、連長、指導員和營長、教導員中調出一個人,務必要保留一部分骨幹。否則新兵補充進來後,沒有人指揮怎麽打仗!”梁興初的這番話深刻地說明了老兵對一支部隊的重要性。


    梁興初在安撫部隊後,毫不猶豫地下達命令:“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陣地必須堅守!如果我們的阻擊線被突破,別說東線的反擊,整個戰線都會崩潰!大家要牢記38軍的光榮傳統!上級賦予的任務必須完成,絕不允許有任何借口!為了確保東線部隊能夠順利發起進攻,38軍必須拚死守住漢江南岸!誰都不準再提撤退,誰也不許發出任何帶有山頭主義的抱怨!”


    梁興初非常清楚,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唯有把部隊逼到絕境,才能激發出反擊的力量,絕不能讓山頭主義和撤退的僥幸心理動搖軍心。


    自8日起,美軍第9軍加緊向漢江方向推進,第38軍正麵臨的戰鬥形勢愈發緊迫。38軍為阻擋西線美軍主力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繼續這樣作戰下去,即便是號稱“萬歲軍”的部隊,也無法承受如此大的消耗!


    大將軍電告鄧華,務必在2月11日對東線的敵軍發起反擊。


    心裏清楚這是勉為其難,因為東線各部隊已撤離戰線一百多公裏,準備休整。剛抵達休整地點又接到反擊命令,隻得匆忙撤迴。此時,前線僅有人民軍金雄集團的二軍團和五軍團逐步抵抗北進的敵軍,為鄧華集團的前進提供掩護。


    2月13日,中朝聯合司令部與政治部發布通報予以嘉獎:


    我38軍堅守漢江南岸陣地,已經曆了整整十七晝夜。盡管美軍憑借大量飛機、坦克和大炮的支援,晝夜不停輪番進攻,但都被我軍英勇頑強的防守和持續反擊所擊退,給敵人造成了沉重打擊。


    截至目前,漢江南岸的主要陣地依然巍然屹立,成功分割並孤立了敵軍東西兩線,為我軍主力對敵反攻創造了有利條件。特此通報表揚,並希望該軍指戰員繼續奮勇拚搏,爭取戰役的最終勝利。


    經過17個晝夜的激烈戰鬥,第38軍傷亡慘重。盡管各師已經將教導隊和機關勤雜人員充實到前線,但兵力依然不足。每處陣地僅有3至5人,或十餘人把守。在這極端艱難的環境中,第38軍在陣地上又頑強堅守了整整五晝夜。


    根據副軍長江擁輝的記述,當時他從國內匆忙趕迴前線,途中遇見運送傷員的車輛,幾乎全是第38軍的受傷士兵,其中大多數都是被炮火所傷。有些傷員抱怨道:“彭總不太了解我們38軍的特點,偏偏讓我們死守陣地。敵人用的是火海戰術,山頭被炸得平平的,連草木都燒光了,守在山上真是憋屈!”


    這些牢騷話,實際上真實地反映了阻擊戰的艱辛。將第38軍部署在漢江以南,進行如此高代價的阻擊,其目的是為了給東線的反擊爭取時間,創造有利條件。當時,掩護鄧集團主力向預定反擊方向集結、展開並發起進攻,是一切考量中的重中之重。


    不僅如此,在江南阻擊戰最為艱難的時刻,西線部隊肩負起了牢牢牽製麵前敵軍,並做好準備通過出擊行動支援東線作戰的任務。


    在東線反攻展開前,韓先楚要求第38軍“不惜一切代價,采取積極行動,堅守現有陣地”;與此同時,還需準備派出1個團向梨浦裏東北方向進攻,切斷梨浦裏至曲水裏的公路,阻止敵軍向東增援;另派2個團沿梨浦裏至利川的公路向南發動攻擊,並組建小規模破路部隊,利用美軍第1騎兵師與第24師之間的空隙滲透敵後,破壞金良場裏至利川、長湖院裏至安州的公路交通。


    12日,橫城和砥平裏地區的戰鬥正在激烈進行中,韓先楚又製定了“追擊殲敵方案”:命令第38軍主力向利川發動攻擊,得手後從金堂裏進攻至長院湖裏,截擊長湖院裏的敵軍;同時,命第50軍尚能作戰的部隊再度渡過漢江,向京安裏和白岩裏方向進攻;此外,命令人民軍第1軍團進駐金良場裏,隨後繼續向南推進,威脅安城和平澤的敵軍。


    此時,第38軍正麵防線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2月14日上午9點30分,韓先楚向第38軍發來電報:


    “你軍在江南三麵受敵,堅守陣地,作戰頑強英勇,對東西兩線戰局起到了重要作用。你們部隊的困難和疲勞可想而知。然而,50軍及1軍團經過半個月的阻敵作戰,傷亡慘重,消耗巨大,加之部隊新組建,士氣低落,難以積極配合你軍作戰。


    盡管如此,我們正全力動員和組織50軍及1軍團的一切可能力量,視情況配合你軍及全局作戰,但估計對緩解你們正麵壓力的效果有限。現在,鄧集團已開始對砥平裏東南地區的敵軍進行攻殲,我預計今明兩天你軍的壓力會有所減輕。望你勉勵全軍,繼續與全局作戰相配合。”


    由於砥平裏攻堅戰的失利,中東線的反擊部隊不得不撤退,並轉入機動防禦狀態,韓指和第38軍原本計劃的出擊與追擊方案因此未能實施。


    2月15日,誌司致電韓先楚,調整西線集團的作戰部署,指示第38軍“盡可能減少前線兵力,每個陣地隻保留一到幾個戰鬥小組,如遇敵軍猛烈進攻則逐步收縮,主力轉移到南漢江以北,並在南漢江以南的黃穀裏、三日穀、退村一帶構築較為堅固的野戰工事”。


    16日下午3時,韓先楚發布了新的江防部署。當天,漢江兩岸紛紛揚起了雪花。


    梁興初與劉西元發布了向江北轉移的指令:


    第113師在當天傍晚移至江北,第112師則於當晚過江,第114師則在次日黃昏跟進。同時,第113師與第114師各留1個團(第338團、第341團)繼續在江南岸防守,\"以多個戰鬥小組分散布置在現有陣地,逐步抵抗,拖延敵軍前進速度\"。


    此時漢江的冰層正發出陣陣啪啪聲響,江麵即將解凍。


    第112師師長楊大易乘坐吉普車渡江時,由於冰層無法承受車輛的重量,行駛至江心時,忽然隻聽見一聲脆響,“啪”的一聲,車頭陷入了冰窟窿,險些引發一場嚴重事故。


    或許由於此前頑強的抵抗給進攻的敵軍帶來了心理上的衝擊,當第38軍部隊撤向江北時,正麵的敵軍並未輕舉妄動,除了頻繁派出飛機進行偵察外,也沒有像往常那樣以團、營規模對誌願軍陣地發起猛烈攻擊。


    2月17日晚,駐守江南的部隊主動展開進攻。到18日下午2點,所有駐守部隊已全部轉移至江北。隨著漢江冰麵逐漸融化,最後過江的部隊成員之間保持了將近百米的距離,小心翼翼地踏上了對岸。


    次日,漢江的冰雪徹底融化。當地的群眾說道:“誌願軍真是命大,南下時,原本多年不凍的江水忽然結冰;北撤時,剛過江冰便融化,仿佛有神靈相助。”


    第38軍在漢江以南的阻擊戰至此圓滿結束。


    在漢江以南的阻擊戰中,中朝方麵參戰的部隊包括中國人民誌願軍第38軍、第50軍以及朝鮮人民軍第1軍團,美軍則動用了第1軍和第9軍兩支部隊。自1月25日美軍發動“霹靂行動”起,至2月18日第38軍全部撤至漢江以北,戰鬥持續了23天。


    這場戰鬥是誌願軍進入朝鮮後規模最大的野戰陣地防禦戰役,發揮了牽製敵軍主攻集團和配合東線主力反擊的重要作用。在作戰過程中,中朝聯軍共消滅敵人超過1萬人,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第38軍陣亡3359人,負傷8279人,減員超過一半,第50軍則僅剩下3個建製團單位。


    在誌願軍西線部隊(韓集團)於漢江南岸頑強阻擊敵軍的同時,鄧華指揮的中線部隊(鄧集團)各部隊按照既定計劃,迅速推進、集結並展開行動,籌備發起一場旨在扭轉整個戰場攻防態勢的戰役行動。


    誌願軍的中線集團由第39、第40、第42和第66軍組成,其兵力占整個一線總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彭德懷將這支主力部隊部署在正麵戰場的中央,旨在形成一支強大的攻擊力量。他還命令東線金雄指揮的人民軍三個軍團協同作戰,計劃通過一次猛烈的打擊,衝擊並打亂李奇微的整個進攻部署,從而扭轉自美軍發起“霹靂行動”以來,誌願軍在戰場上陷入的被動局勢。


    西線第38軍和第50軍不惜付出巨大代價,將美軍主力牽製在漢江前線,正是為了為此次出擊贏得時間、創造有利條件。這一戰略安排,再次體現了偉人一貫強調的“抓住戰略樞紐部署戰役,抓住戰役樞紐部署戰鬥”的原則。


    鄧集團的行動正是這場戰役的核心所在。原本鮮為人知的橫城和砥平裏,由於其位於戰場的樞紐位置,迅速成為了戰役的焦點。以這兩個地方命名的兩次重要作戰行動——橫城反擊戰和砥平裏攻堅戰,成為決定戰役進程走向的關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能忘卻的197653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行早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行早的魚並收藏不能忘卻的197653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