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三次戰役(11)亟需休整的誌願軍
不能忘卻的197653 作者:行早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三次戰役結束後,下一場戰役何時打響、如何進行?
當時中朝兩軍從上至下的共識是繼續推進進攻。用誌願軍黨委正式文件中的一段話來概括就是:“爭取在下一個戰役打響後,連續作戰,一鼓作氣全殲敵軍,徹底解放整個朝鮮。”然而,戰場局勢的變化再次超出了人們的預期。
第三次戰役結束後不到半個月,全線撤退的“聯合國軍”便以美軍最精銳的部隊為先鋒,向誌願軍和人民軍發動了反攻。起初,這種反擊僅是局部的試探,但很快便演變為全麵的進攻。朝鮮戰爭雙方在戰場上的攻防態勢,再次發生了具有重大意義的變化。剛剛完成部署並計劃兩個月後發起大規模進攻的誌願軍和人民軍,不得不倉促結束休整,立即應對敵軍進攻,一時間陷入了十分被動的局麵。
1月8日,第三次戰役剛剛結束,彭德懷向中央軍委和高崗發電報匯報誌願軍情況,指出:“當前戰鬥部隊兵員不足,補給匱乏,士兵體力嚴重下降。如不進行休整和補充,改善運輸與供應狀況,難以繼續作戰。”
在第三次戰役發起前,誌司已對部隊的疲勞狀況深感擔憂,認為“雖然還未達到極限,但部隊已連續兩個月未得到休整”,此時發動新的戰役實在是勉為其難。
在遵照中央的指示越過三八線後,部隊消耗殆盡,作戰能力已經嚴重透支,幾乎達到了極限。誌司深刻意識到,若不及時進行休整,不僅無法發起下一次攻勢,甚至有可能引發戰局逆轉的危險。
這一判斷符合當時戰場的實際情況。
誌願軍入朝後,75天內連續發動了三場戰役,幾乎是一次進攻緊接著另一次進攻。盡管戰績輝煌,舉世矚目,但此時已呈強弩之末之勢。
一些兵團和軍隊甚至被重創,已無法繼續作戰。第三次戰役結束後,突出的首要問題是部隊的戰鬥減員和非戰鬥減員非常嚴重,與剛入朝時相比,總減員人數幾乎達到了三分之一。
其次,後勤補給不及時,糧草和彈藥的消耗無法得到應有的補充,甚至連被服、鞋襪等基本生活用品也得不到最低限度的保障。嚴寒中,士兵們在冰雪覆蓋的地麵上行軍時沒有鞋子,隻能剪下毯子裹在腳上禦寒。
部隊入朝後,一直處於不斷移動的狀態,白天需上山隱蔽以防空襲,夜間則進行連續的行軍與作戰,導致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工作無法正常開展。不少單位的組織紀律出現鬆懈,事故頻繁發生,各種不良傾向也逐漸滋長。
根據誌司向中央軍委的報告,誌願軍西線6個軍在三個戰役中傷亡約3萬人,另有因凍傷、疾病及逃亡導致的減員在2萬至2.5萬人之間;東線第9兵團的戰鬥傷亡及凍傷、病、逃人數總計約4萬人。依據該報告,西線與東線相加,誌願軍的總減員人數已達9.5萬人。
通過相關史料的核實,誌願軍的實際減員數可能比上述統計數字還要更多。
在20世紀80年代,解方主持編寫《抗美援朝戰爭後勤經驗總結》時提供了一組數據:
誌願軍在第一次戰役中的戰鬥減員為人,第二次戰役為超過人,第三次戰役為8373人,三次戰役的戰鬥減員總計達到人。這個數字遠遠超出了當年軍委作戰部的統計結果。而且,這僅僅是戰鬥減員的數字,尚未包括同期的非戰鬥減員。
根據當年軍委作戰部的統計表,三個戰役中的非戰鬥減員合計為人。然而,實際情況中,僅第二次戰役誌願軍的凍傷人數就達到了人,其中東線第9兵團有人凍傷,凍傷發生率為22.4%(其中三、四度凍傷占27.4%),凍死者占凍傷傷員的3.7%;而西線的6個軍也有10%的凍傷發生率,總人數為人。
包括事故傷亡、疾病、逃亡、掉隊等因素在內,非戰鬥減員的人數總數不會少於戰鬥減員的人數。換句話說,誌願軍在前三次戰役中的戰鬥減員與非戰鬥減員總數估計可能達到15萬人,甚至可能超過這一數字。
部隊的人員大幅減少,必然導致作戰能力的下降,甚至逐漸削弱。
這已經在上述四個軍隊參與的三次戰役兵力變化中有所體現。
第一次戰役時,參戰的4個軍總兵力約為17.4萬人,平均每個軍有4.35萬人。
到了第二次戰役,4個軍的總兵力下降至15.9萬人,平均每個軍的兵力不足4萬人,減少了9.1%。
第三次戰役中,4個軍的參戰兵力再次減少,總人數降至14.6萬人,平均每個軍僅剩3.65萬人,繼續減少了9.1%。由此可見,隨著戰役的推進,各軍的兵力逐漸減少,後續作戰能力也越來越乏力。
在第三次戰役結束時,誌願軍各部隊普遍出現了嚴重的兵員缺編問題。
第38軍、第39軍、第40軍和第42軍入朝時,編製兵力基本維持在4.5萬至5萬人左右,第50軍和第66軍相對較少,入朝時人數分別為3.6萬和3萬多。
然而,至第三次戰役結束時,除了第39軍仍保持4.5萬人外,第38軍剩3.4萬人,第40軍為3.5萬人,第42軍為3.6萬人,第50軍剩3.2萬人,而第66軍僅剩2.5萬人。
第9兵團的第20軍、第26軍和第27軍損失慘重,剩餘的作戰兵力更為有限,不僅無力參與第三次戰役,甚至在戰役結束後的兩三個月內,依然難以重新投入戰鬥。
為了彌補誌願軍的兵員損失,中央軍委和總參謀部采取了一係列措施,包括在國內征募新兵以及抽調老兵入朝參戰。
除1950年11月決定從中南軍區調派5000名新兵以補充第38軍和第40軍外,還確定了從1950年11月至1951年3月為第一個補兵期,計劃為整個誌願軍補充總計12萬人(其中新兵8萬,老兵4萬)。
實際入朝兵員約為10.7萬人(其中新兵7.7萬,老兵3萬)。在3月上旬,兵員陸續過江,其中補充第20軍的新兵最早到達,時間為3月15日至18日,其餘各軍的補充兵員大致在3月底才能到達部隊。
因此,到了第四次戰役打響時,誌願軍前線部隊依然未能及時獲得充足的兵員補充。
為了緩解兵員暫時無法及時補充的緊迫局麵,各部隊紛紛通過大幅壓縮直屬單位編製來應對,盡可能從機關、勤雜人員,甚至炮兵和工兵分隊中抽調人員,補充到前線步兵連。然而,這一措施在連續三個戰役中反複實施,已達到極限,潛力幾乎耗盡。
實際上,更為嚴重的問題不僅是一線部隊兵員不足,連排級基層指揮員的嚴重傷亡和大量空缺對部隊戰鬥力的負麵影響更為顯著。
時任第39軍116師347團團長的李剛,在迴憶第三次戰役結束後部隊的情況時感慨道:“自入朝以來,部隊傷亡過於慘重,連排幹部已經換了一茬又一茬,入朝時的連長如今隻剩下一個了。多麽渴望能有一次休整補充的機會啊!”
第40軍119師359團反映,此戰打得異常艱苦。第三次戰役後,全團的營級幹部已經換了一輪,連級幹部更是更換了三次。
此時,誌願軍的後勤補給,也陷入了自入朝參戰以來最為艱難、最為嚴峻的階段。
後勤補給麵臨的最大挑戰,不在於後方缺乏物資,而是難以將後方積壓的物資迅速、充分地運送到前線。由於進入朝鮮後連續參與了三場以機動戰為主的戰役,戰況的變化極為迅速,戰線的流動性也非常大。
第一次戰役打到清川江邊,第二次戰役逼近三八線,第三次戰役又推進到三七線附近。部隊以大踏步前進,不到三個月,戰線就向前推進了400至500公裏。由於原本後勤運輸力量就很薄弱,遠遠無法跟上戰役發展的速度和節奏,導致中間出現空虛、前後出現脫節的情況。
負責後勤保障的各部門和單位,都是在戰爭初期匆忙組建的,人員來自各地,既沒有做好思想和組織上的準備,也缺乏相應的業務能力,保障水平難以滿足出國作戰的特殊需求。
在第一次戰役中,由於作戰時間較短、運輸距離不遠,部隊攜帶的物資尚且充足,補給方麵暴露的問題不多。然而,從第二次戰役起,隨著戰線的推進,運輸線不斷拉長,部隊所攜帶的物資基本耗盡,糧食和彈藥的補給開始變得緊張。到了第三次戰役,部隊越過三八線,運輸線進一步延長,物資供應更加難以及時送達,後勤保障的問題也隨之全麵暴露。
在前三個戰役中,前線部隊的物資供應主要由後勤分部和兵站負責組織實施。分部領導前沿兵站,以“接力”的方式伴隨作戰部隊向前移動設立兵站,並將後方或中途兵站送來的物資,根據部隊的武器裝備、人力馬力、補給標準及作戰消耗情況進行分配和補充。
然而,在戰線快速推進、運輸力量不足以及敵機嚴重轟炸破壞的情況下,這種跟進補給的速度遠遠慢於預期,甚至大大落後。
常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前沿兵站勉強追隨著作戰部隊前進,但與後方兵站失去聯係,造成中間斷層,急需的物資無法送達前線,前方隻能幹著急。
第二次戰役後期,兵站設於德川、蘭田一帶,與已推進至三八線附近的部隊相距約350公裏左右。到了第三次戰役時,前方兵站雖然已經前移至加平、抱川一帶,但後方兵站仍停留在中坪地區,前後之間相隔約450公裏。
按理說,這樣的距離在保證正常運輸效率的情況下不應該成為太大的問題,但當時的最大瓶頸恰恰出現在運輸環節。運力不僅嚴重不足,運輸組織方式也極其落後。起初,汽車部隊以班、排、連的建製單位集體行駛,敵機一旦空襲,往往一炸就毀掉大片車輛。
有的部隊進入朝鮮的第一個月就被炸毀了141輛汽車。為躲避敵機轟炸,運輸方式改為單車分散行駛,然而這又帶來了管理上的諸多困難,導致翻車、偷盜、失火、失蹤等損失頻發,“怕死保命、車輛長期滯留不歸”等現象也時有發生。
運輸車隊去前線一趟往往需要十天半個月,運輸效率急劇下降。由於運輸不暢,大量物資堆積在鴨綠江邊和北朝鮮後方,前線部隊卻麵臨彈藥短缺、糧食匱乏的困境,士兵們衣衫破舊,饑寒交迫。再加上戰線流動頻繁,作戰部隊位置經常變化,好不容易將急需物資送到指定地點,部隊卻已經前進或轉移,導致物資依然無法送到前線士兵手中。
因此,一些部隊幹脆派人直接在公路上截取物資。比如,第42軍的一支部隊曾經一次性領取了足夠全師使用的主食,這導致了供應分配不均,進一步加劇了補給上的困難。
從三次戰役的情況來看,糧食和襪子(包括主副食品)以及被服的供應最為緊張,緊隨其後的是馬料、油料、裝具、器材和藥品等物資。彈藥供應暫時沒有出現大的問題,這主要歸功於各分部和軍隊將大部分運輸力量集中在彈藥的緊急運送上,再加上部隊重型武器較少、作戰消耗不大,以及繳獲的彈藥數量相對可觀。以第38軍為例,第一至第四次戰役中彈藥的消耗量僅為補給量的57.8%,占繳獲量的38%,兩者相抵後仍有不少餘量。
第26軍在第二次戰役中的彈藥消耗,輕武器僅為0.2個基數,重武器也僅為0.5個基數,遠遠低於部隊的攜行量。彈藥補給的主要問題在於種類不匹配,送來的多是日式彈藥,而早期入朝的部隊大多使用美式武器。有些部隊在申請彈藥補充時未能明確說明具體品名,導致收到的彈藥型號不符,出現了供需錯配的情況,造成了浪費和損失。
在這一時期,糧食供應不足成為首要問題。誌願軍入朝後不久,各部隊相繼出現缺糧挨餓的情況。在第二次戰役期間,作戰部隊的主食供應情況即使較為理想的,也隻能達到標準供給量的40%至50%,大多數部隊僅能獲得約30%的供給。
第39軍在第三次戰役期間的糧食供應量僅占應得量的13%。在第一次戰役中,第42軍於黃草嶺阻擊戰中斷糧三四天,不得不靠挖土豆果腹。第40軍的7個營曾經連續三天沒有糧食。第66軍在第二次戰役的22天裏,隻得到公斤生熟糧,這一數量甚至不足全軍一天的用量。
在這種情形下,前線部隊除了依賴自身攜帶的幹糧外,唯有通過就地籌措和繳獲來補充不足。美軍戰史資料中頻繁描繪了中國士兵在戰場上冒著生命危險衝進火堆和廢墟中尋找食物充饑的場景,這足以反映他們當時的饑餓程度之嚴重。
當時,新華社的軍事記者華山前往前線部隊采訪,了解到官兵們對後方物資供應普遍存在不滿。士兵們向他反映,他們已經打了三個月的仗,雖然得到了短暫的休整,卻依然吃不上飯,連油也見不到。
按照以往的慣例,戰鬥前後都能吃上好的補給,但在朝鮮戰場上,不僅戰前沒吃飽,戰後也依然挨餓。結果,“戰士們在衝鋒時,有的倒下後再也爬不起來,有的因虛脫昏倒,還有的眼睜睜看著敵人逃跑,卻因為體力不支無力追擊,隻能趴在山頭上哭泣,痛失了艱苦行軍後即將到手的殲敵良機”。
部隊官兵普遍患有夜盲症,棉衣破損,棉鞋開裂脫底,這些問題雖存在,但大家並沒有太多怨言。然而,戰鬥結束後的休整期,後方運來的物資仍然無法保障,整個軍隊隻能領取到十幾桶豆油。不滿情緒不僅存在於士兵之間,高級幹部也表達了不滿。
華山歎了一口氣:祖國的抗美援朝熱情未能通過有效的運輸手段傳遞到前線。
從第二次戰役起,炒麵逐漸成為主要的野戰食品。
到了第三次戰役,前線所運送的幹糧大部分是炒麵。炒麵因其體積小,便於攜帶和食用而被廣泛使用,但由於多為手工製作,質量參差不齊,在缺水的情況下難以吞咽,且長期食用容易引發消化不良和體力下降的問題。
後勤部門後來對炒麵供應總結出兩條經驗教訓:
一方麵,在供應炒麵的同時,未能妥善解決副食品的供應問題,導致部隊普遍出現營養不良現象,夜盲症、口角炎等營養缺乏性疾病日益增多,嚴重影響了官兵的身體素質。
第二,在具備做飯條件時沒有及時改為供應生糧,導致部隊對炒麵產生了厭煩情緒,隨意丟棄,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
在三次戰役期間,被裝供應也出現了嚴重問題。誌願軍入朝後不久,氣溫逐漸下降,第二次戰役更是在寒冬時節展開。
尤其是在東線戰場,氣溫驟降至零下30c以下,第9兵團各軍隊匆忙入朝,未能及時領取和更換寒區的冬季裝備,導致大量士兵因凍傷而減員,許多部隊因此喪失了戰鬥能力。除了冬季防寒裝備的問題外,鞋子以及傷員更換用的血衣、血被也成為當時嚴重困擾的問題。
由於部隊入朝後長期處於行軍狀態,翻越山嶺,進行長途跋涉,鞋子磨損嚴重。由於無法及時得到補給,部分部隊甚至出現戰士赤腳在雪地中行軍的情況。
誌司在致中央軍委的電報中提到此事,心情尤為沉重。
血衣和血被是戰場救治傷員時必不可少的軍需物資。在三次戰役期間,盡管後方前線輸送了超過十萬件血衣和血被,但由於大部分物資堆積在鴨綠江邊,真正送達部隊的數量卻寥寥無幾。
在第二次戰役中,第20軍的一個醫療隊收治了1800多名傷員,但手頭卻隻有90床血被,甚至連一件血衣也沒有。當時正值寒冬,氣溫低至零下30c,傷員們穿著破舊且沾滿血汙的棉衣,在嚴寒中痛苦不堪,傷情因此更加惡化。
另外,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問題,那就是對傷員的救治與後方轉移。據當時的統計,誌願軍在入朝初期,戰場上傷員的死亡率較高,達到了35%至45%,且傷後再次受傷的情況也較為頻繁。在三個戰役中,傷情的具體分類為:槍傷占31.5%,炸傷占62.8%,燒傷及其他類型的傷占5.7%。
由於前線急救力量匱乏,各級救護機構距離陣地較遠,大多數傷員被送到團治療點時已超過六小時。再加上傷員的轉運和治療多在夜間進行,且缺乏合適的房舍和手術條件,救治效率難免受到影響。
在前三次戰役中,傷員的後送問題始終未能得到有效解決。第一次戰役期間,由於戰線距離邊境較近,傷員的後送主要依靠步行、擔架和少量汽車。到了第二次戰役,後送線的延長使運力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傷員的後送困難顯著增加,尤其是在東線戰場,大量傷病員滯留在軍、師醫療所,等待轉運,境況異常慘痛。
第三次戰役越過三八線後,後勤和救治力量更加無法跟上,許多作戰師隻得自行組織部隊撤迴傷員,甚至有些部隊出現了遺棄傷員的情況。
當時,傷員的後送主要依賴迴程的汽車捎帶,但由於運輸部門未明確規定汽車迴程時必須承擔這項任務,部隊隻能派人在公路上攔車。如果沒有汽車,便組織30到50人的隊伍,用擔架抬運傷員。在這一過程中,時常出現傷員掉落的情況,導致死亡率有所上升。
傷病員歸隊率偏低,同樣是一個突出的問題。
根據誌司軍務處的統計數據,第一次至第三次戰役期間,第38、第39、第40和第42軍後方轉送的傷員總數為人,但僅有584人返迴部隊,歸隊率僅為3.7%。同期,轉送的病員總數為7214人,然而歸隊的僅為297人,歸隊率為4.1%。
為了解決傷病員歸隊率偏低的問題,誌司相關部門製定了一係列應對措施,其中包括:
輕傷輕病盡量留在隊伍中,如無法留隊應爭取在治療期間留下;提升後方醫院和戰地手術能力,杜絕途中人員失散情況,降低因傷致死和病亡率;各級單位需建立歸隊管理機構,定期開展歸隊組織工作;各部隊應派遣一定數量的幹部到後方醫院進行歸隊動員等工作。
上述種種情況無不表明,誌願軍部隊此時已極度疲憊,亟需時間進行休整。然而,事情的發展卻未能如願,美軍的進攻就在這一背景下展開,第四次戰役因此被迫在如此被動的局麵中打響……
當時中朝兩軍從上至下的共識是繼續推進進攻。用誌願軍黨委正式文件中的一段話來概括就是:“爭取在下一個戰役打響後,連續作戰,一鼓作氣全殲敵軍,徹底解放整個朝鮮。”然而,戰場局勢的變化再次超出了人們的預期。
第三次戰役結束後不到半個月,全線撤退的“聯合國軍”便以美軍最精銳的部隊為先鋒,向誌願軍和人民軍發動了反攻。起初,這種反擊僅是局部的試探,但很快便演變為全麵的進攻。朝鮮戰爭雙方在戰場上的攻防態勢,再次發生了具有重大意義的變化。剛剛完成部署並計劃兩個月後發起大規模進攻的誌願軍和人民軍,不得不倉促結束休整,立即應對敵軍進攻,一時間陷入了十分被動的局麵。
1月8日,第三次戰役剛剛結束,彭德懷向中央軍委和高崗發電報匯報誌願軍情況,指出:“當前戰鬥部隊兵員不足,補給匱乏,士兵體力嚴重下降。如不進行休整和補充,改善運輸與供應狀況,難以繼續作戰。”
在第三次戰役發起前,誌司已對部隊的疲勞狀況深感擔憂,認為“雖然還未達到極限,但部隊已連續兩個月未得到休整”,此時發動新的戰役實在是勉為其難。
在遵照中央的指示越過三八線後,部隊消耗殆盡,作戰能力已經嚴重透支,幾乎達到了極限。誌司深刻意識到,若不及時進行休整,不僅無法發起下一次攻勢,甚至有可能引發戰局逆轉的危險。
這一判斷符合當時戰場的實際情況。
誌願軍入朝後,75天內連續發動了三場戰役,幾乎是一次進攻緊接著另一次進攻。盡管戰績輝煌,舉世矚目,但此時已呈強弩之末之勢。
一些兵團和軍隊甚至被重創,已無法繼續作戰。第三次戰役結束後,突出的首要問題是部隊的戰鬥減員和非戰鬥減員非常嚴重,與剛入朝時相比,總減員人數幾乎達到了三分之一。
其次,後勤補給不及時,糧草和彈藥的消耗無法得到應有的補充,甚至連被服、鞋襪等基本生活用品也得不到最低限度的保障。嚴寒中,士兵們在冰雪覆蓋的地麵上行軍時沒有鞋子,隻能剪下毯子裹在腳上禦寒。
部隊入朝後,一直處於不斷移動的狀態,白天需上山隱蔽以防空襲,夜間則進行連續的行軍與作戰,導致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工作無法正常開展。不少單位的組織紀律出現鬆懈,事故頻繁發生,各種不良傾向也逐漸滋長。
根據誌司向中央軍委的報告,誌願軍西線6個軍在三個戰役中傷亡約3萬人,另有因凍傷、疾病及逃亡導致的減員在2萬至2.5萬人之間;東線第9兵團的戰鬥傷亡及凍傷、病、逃人數總計約4萬人。依據該報告,西線與東線相加,誌願軍的總減員人數已達9.5萬人。
通過相關史料的核實,誌願軍的實際減員數可能比上述統計數字還要更多。
在20世紀80年代,解方主持編寫《抗美援朝戰爭後勤經驗總結》時提供了一組數據:
誌願軍在第一次戰役中的戰鬥減員為人,第二次戰役為超過人,第三次戰役為8373人,三次戰役的戰鬥減員總計達到人。這個數字遠遠超出了當年軍委作戰部的統計結果。而且,這僅僅是戰鬥減員的數字,尚未包括同期的非戰鬥減員。
根據當年軍委作戰部的統計表,三個戰役中的非戰鬥減員合計為人。然而,實際情況中,僅第二次戰役誌願軍的凍傷人數就達到了人,其中東線第9兵團有人凍傷,凍傷發生率為22.4%(其中三、四度凍傷占27.4%),凍死者占凍傷傷員的3.7%;而西線的6個軍也有10%的凍傷發生率,總人數為人。
包括事故傷亡、疾病、逃亡、掉隊等因素在內,非戰鬥減員的人數總數不會少於戰鬥減員的人數。換句話說,誌願軍在前三次戰役中的戰鬥減員與非戰鬥減員總數估計可能達到15萬人,甚至可能超過這一數字。
部隊的人員大幅減少,必然導致作戰能力的下降,甚至逐漸削弱。
這已經在上述四個軍隊參與的三次戰役兵力變化中有所體現。
第一次戰役時,參戰的4個軍總兵力約為17.4萬人,平均每個軍有4.35萬人。
到了第二次戰役,4個軍的總兵力下降至15.9萬人,平均每個軍的兵力不足4萬人,減少了9.1%。
第三次戰役中,4個軍的參戰兵力再次減少,總人數降至14.6萬人,平均每個軍僅剩3.65萬人,繼續減少了9.1%。由此可見,隨著戰役的推進,各軍的兵力逐漸減少,後續作戰能力也越來越乏力。
在第三次戰役結束時,誌願軍各部隊普遍出現了嚴重的兵員缺編問題。
第38軍、第39軍、第40軍和第42軍入朝時,編製兵力基本維持在4.5萬至5萬人左右,第50軍和第66軍相對較少,入朝時人數分別為3.6萬和3萬多。
然而,至第三次戰役結束時,除了第39軍仍保持4.5萬人外,第38軍剩3.4萬人,第40軍為3.5萬人,第42軍為3.6萬人,第50軍剩3.2萬人,而第66軍僅剩2.5萬人。
第9兵團的第20軍、第26軍和第27軍損失慘重,剩餘的作戰兵力更為有限,不僅無力參與第三次戰役,甚至在戰役結束後的兩三個月內,依然難以重新投入戰鬥。
為了彌補誌願軍的兵員損失,中央軍委和總參謀部采取了一係列措施,包括在國內征募新兵以及抽調老兵入朝參戰。
除1950年11月決定從中南軍區調派5000名新兵以補充第38軍和第40軍外,還確定了從1950年11月至1951年3月為第一個補兵期,計劃為整個誌願軍補充總計12萬人(其中新兵8萬,老兵4萬)。
實際入朝兵員約為10.7萬人(其中新兵7.7萬,老兵3萬)。在3月上旬,兵員陸續過江,其中補充第20軍的新兵最早到達,時間為3月15日至18日,其餘各軍的補充兵員大致在3月底才能到達部隊。
因此,到了第四次戰役打響時,誌願軍前線部隊依然未能及時獲得充足的兵員補充。
為了緩解兵員暫時無法及時補充的緊迫局麵,各部隊紛紛通過大幅壓縮直屬單位編製來應對,盡可能從機關、勤雜人員,甚至炮兵和工兵分隊中抽調人員,補充到前線步兵連。然而,這一措施在連續三個戰役中反複實施,已達到極限,潛力幾乎耗盡。
實際上,更為嚴重的問題不僅是一線部隊兵員不足,連排級基層指揮員的嚴重傷亡和大量空缺對部隊戰鬥力的負麵影響更為顯著。
時任第39軍116師347團團長的李剛,在迴憶第三次戰役結束後部隊的情況時感慨道:“自入朝以來,部隊傷亡過於慘重,連排幹部已經換了一茬又一茬,入朝時的連長如今隻剩下一個了。多麽渴望能有一次休整補充的機會啊!”
第40軍119師359團反映,此戰打得異常艱苦。第三次戰役後,全團的營級幹部已經換了一輪,連級幹部更是更換了三次。
此時,誌願軍的後勤補給,也陷入了自入朝參戰以來最為艱難、最為嚴峻的階段。
後勤補給麵臨的最大挑戰,不在於後方缺乏物資,而是難以將後方積壓的物資迅速、充分地運送到前線。由於進入朝鮮後連續參與了三場以機動戰為主的戰役,戰況的變化極為迅速,戰線的流動性也非常大。
第一次戰役打到清川江邊,第二次戰役逼近三八線,第三次戰役又推進到三七線附近。部隊以大踏步前進,不到三個月,戰線就向前推進了400至500公裏。由於原本後勤運輸力量就很薄弱,遠遠無法跟上戰役發展的速度和節奏,導致中間出現空虛、前後出現脫節的情況。
負責後勤保障的各部門和單位,都是在戰爭初期匆忙組建的,人員來自各地,既沒有做好思想和組織上的準備,也缺乏相應的業務能力,保障水平難以滿足出國作戰的特殊需求。
在第一次戰役中,由於作戰時間較短、運輸距離不遠,部隊攜帶的物資尚且充足,補給方麵暴露的問題不多。然而,從第二次戰役起,隨著戰線的推進,運輸線不斷拉長,部隊所攜帶的物資基本耗盡,糧食和彈藥的補給開始變得緊張。到了第三次戰役,部隊越過三八線,運輸線進一步延長,物資供應更加難以及時送達,後勤保障的問題也隨之全麵暴露。
在前三個戰役中,前線部隊的物資供應主要由後勤分部和兵站負責組織實施。分部領導前沿兵站,以“接力”的方式伴隨作戰部隊向前移動設立兵站,並將後方或中途兵站送來的物資,根據部隊的武器裝備、人力馬力、補給標準及作戰消耗情況進行分配和補充。
然而,在戰線快速推進、運輸力量不足以及敵機嚴重轟炸破壞的情況下,這種跟進補給的速度遠遠慢於預期,甚至大大落後。
常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前沿兵站勉強追隨著作戰部隊前進,但與後方兵站失去聯係,造成中間斷層,急需的物資無法送達前線,前方隻能幹著急。
第二次戰役後期,兵站設於德川、蘭田一帶,與已推進至三八線附近的部隊相距約350公裏左右。到了第三次戰役時,前方兵站雖然已經前移至加平、抱川一帶,但後方兵站仍停留在中坪地區,前後之間相隔約450公裏。
按理說,這樣的距離在保證正常運輸效率的情況下不應該成為太大的問題,但當時的最大瓶頸恰恰出現在運輸環節。運力不僅嚴重不足,運輸組織方式也極其落後。起初,汽車部隊以班、排、連的建製單位集體行駛,敵機一旦空襲,往往一炸就毀掉大片車輛。
有的部隊進入朝鮮的第一個月就被炸毀了141輛汽車。為躲避敵機轟炸,運輸方式改為單車分散行駛,然而這又帶來了管理上的諸多困難,導致翻車、偷盜、失火、失蹤等損失頻發,“怕死保命、車輛長期滯留不歸”等現象也時有發生。
運輸車隊去前線一趟往往需要十天半個月,運輸效率急劇下降。由於運輸不暢,大量物資堆積在鴨綠江邊和北朝鮮後方,前線部隊卻麵臨彈藥短缺、糧食匱乏的困境,士兵們衣衫破舊,饑寒交迫。再加上戰線流動頻繁,作戰部隊位置經常變化,好不容易將急需物資送到指定地點,部隊卻已經前進或轉移,導致物資依然無法送到前線士兵手中。
因此,一些部隊幹脆派人直接在公路上截取物資。比如,第42軍的一支部隊曾經一次性領取了足夠全師使用的主食,這導致了供應分配不均,進一步加劇了補給上的困難。
從三次戰役的情況來看,糧食和襪子(包括主副食品)以及被服的供應最為緊張,緊隨其後的是馬料、油料、裝具、器材和藥品等物資。彈藥供應暫時沒有出現大的問題,這主要歸功於各分部和軍隊將大部分運輸力量集中在彈藥的緊急運送上,再加上部隊重型武器較少、作戰消耗不大,以及繳獲的彈藥數量相對可觀。以第38軍為例,第一至第四次戰役中彈藥的消耗量僅為補給量的57.8%,占繳獲量的38%,兩者相抵後仍有不少餘量。
第26軍在第二次戰役中的彈藥消耗,輕武器僅為0.2個基數,重武器也僅為0.5個基數,遠遠低於部隊的攜行量。彈藥補給的主要問題在於種類不匹配,送來的多是日式彈藥,而早期入朝的部隊大多使用美式武器。有些部隊在申請彈藥補充時未能明確說明具體品名,導致收到的彈藥型號不符,出現了供需錯配的情況,造成了浪費和損失。
在這一時期,糧食供應不足成為首要問題。誌願軍入朝後不久,各部隊相繼出現缺糧挨餓的情況。在第二次戰役期間,作戰部隊的主食供應情況即使較為理想的,也隻能達到標準供給量的40%至50%,大多數部隊僅能獲得約30%的供給。
第39軍在第三次戰役期間的糧食供應量僅占應得量的13%。在第一次戰役中,第42軍於黃草嶺阻擊戰中斷糧三四天,不得不靠挖土豆果腹。第40軍的7個營曾經連續三天沒有糧食。第66軍在第二次戰役的22天裏,隻得到公斤生熟糧,這一數量甚至不足全軍一天的用量。
在這種情形下,前線部隊除了依賴自身攜帶的幹糧外,唯有通過就地籌措和繳獲來補充不足。美軍戰史資料中頻繁描繪了中國士兵在戰場上冒著生命危險衝進火堆和廢墟中尋找食物充饑的場景,這足以反映他們當時的饑餓程度之嚴重。
當時,新華社的軍事記者華山前往前線部隊采訪,了解到官兵們對後方物資供應普遍存在不滿。士兵們向他反映,他們已經打了三個月的仗,雖然得到了短暫的休整,卻依然吃不上飯,連油也見不到。
按照以往的慣例,戰鬥前後都能吃上好的補給,但在朝鮮戰場上,不僅戰前沒吃飽,戰後也依然挨餓。結果,“戰士們在衝鋒時,有的倒下後再也爬不起來,有的因虛脫昏倒,還有的眼睜睜看著敵人逃跑,卻因為體力不支無力追擊,隻能趴在山頭上哭泣,痛失了艱苦行軍後即將到手的殲敵良機”。
部隊官兵普遍患有夜盲症,棉衣破損,棉鞋開裂脫底,這些問題雖存在,但大家並沒有太多怨言。然而,戰鬥結束後的休整期,後方運來的物資仍然無法保障,整個軍隊隻能領取到十幾桶豆油。不滿情緒不僅存在於士兵之間,高級幹部也表達了不滿。
華山歎了一口氣:祖國的抗美援朝熱情未能通過有效的運輸手段傳遞到前線。
從第二次戰役起,炒麵逐漸成為主要的野戰食品。
到了第三次戰役,前線所運送的幹糧大部分是炒麵。炒麵因其體積小,便於攜帶和食用而被廣泛使用,但由於多為手工製作,質量參差不齊,在缺水的情況下難以吞咽,且長期食用容易引發消化不良和體力下降的問題。
後勤部門後來對炒麵供應總結出兩條經驗教訓:
一方麵,在供應炒麵的同時,未能妥善解決副食品的供應問題,導致部隊普遍出現營養不良現象,夜盲症、口角炎等營養缺乏性疾病日益增多,嚴重影響了官兵的身體素質。
第二,在具備做飯條件時沒有及時改為供應生糧,導致部隊對炒麵產生了厭煩情緒,隨意丟棄,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
在三次戰役期間,被裝供應也出現了嚴重問題。誌願軍入朝後不久,氣溫逐漸下降,第二次戰役更是在寒冬時節展開。
尤其是在東線戰場,氣溫驟降至零下30c以下,第9兵團各軍隊匆忙入朝,未能及時領取和更換寒區的冬季裝備,導致大量士兵因凍傷而減員,許多部隊因此喪失了戰鬥能力。除了冬季防寒裝備的問題外,鞋子以及傷員更換用的血衣、血被也成為當時嚴重困擾的問題。
由於部隊入朝後長期處於行軍狀態,翻越山嶺,進行長途跋涉,鞋子磨損嚴重。由於無法及時得到補給,部分部隊甚至出現戰士赤腳在雪地中行軍的情況。
誌司在致中央軍委的電報中提到此事,心情尤為沉重。
血衣和血被是戰場救治傷員時必不可少的軍需物資。在三次戰役期間,盡管後方前線輸送了超過十萬件血衣和血被,但由於大部分物資堆積在鴨綠江邊,真正送達部隊的數量卻寥寥無幾。
在第二次戰役中,第20軍的一個醫療隊收治了1800多名傷員,但手頭卻隻有90床血被,甚至連一件血衣也沒有。當時正值寒冬,氣溫低至零下30c,傷員們穿著破舊且沾滿血汙的棉衣,在嚴寒中痛苦不堪,傷情因此更加惡化。
另外,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問題,那就是對傷員的救治與後方轉移。據當時的統計,誌願軍在入朝初期,戰場上傷員的死亡率較高,達到了35%至45%,且傷後再次受傷的情況也較為頻繁。在三個戰役中,傷情的具體分類為:槍傷占31.5%,炸傷占62.8%,燒傷及其他類型的傷占5.7%。
由於前線急救力量匱乏,各級救護機構距離陣地較遠,大多數傷員被送到團治療點時已超過六小時。再加上傷員的轉運和治療多在夜間進行,且缺乏合適的房舍和手術條件,救治效率難免受到影響。
在前三次戰役中,傷員的後送問題始終未能得到有效解決。第一次戰役期間,由於戰線距離邊境較近,傷員的後送主要依靠步行、擔架和少量汽車。到了第二次戰役,後送線的延長使運力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傷員的後送困難顯著增加,尤其是在東線戰場,大量傷病員滯留在軍、師醫療所,等待轉運,境況異常慘痛。
第三次戰役越過三八線後,後勤和救治力量更加無法跟上,許多作戰師隻得自行組織部隊撤迴傷員,甚至有些部隊出現了遺棄傷員的情況。
當時,傷員的後送主要依賴迴程的汽車捎帶,但由於運輸部門未明確規定汽車迴程時必須承擔這項任務,部隊隻能派人在公路上攔車。如果沒有汽車,便組織30到50人的隊伍,用擔架抬運傷員。在這一過程中,時常出現傷員掉落的情況,導致死亡率有所上升。
傷病員歸隊率偏低,同樣是一個突出的問題。
根據誌司軍務處的統計數據,第一次至第三次戰役期間,第38、第39、第40和第42軍後方轉送的傷員總數為人,但僅有584人返迴部隊,歸隊率僅為3.7%。同期,轉送的病員總數為7214人,然而歸隊的僅為297人,歸隊率為4.1%。
為了解決傷病員歸隊率偏低的問題,誌司相關部門製定了一係列應對措施,其中包括:
輕傷輕病盡量留在隊伍中,如無法留隊應爭取在治療期間留下;提升後方醫院和戰地手術能力,杜絕途中人員失散情況,降低因傷致死和病亡率;各級單位需建立歸隊管理機構,定期開展歸隊組織工作;各部隊應派遣一定數量的幹部到後方醫院進行歸隊動員等工作。
上述種種情況無不表明,誌願軍部隊此時已極度疲憊,亟需時間進行休整。然而,事情的發展卻未能如願,美軍的進攻就在這一背景下展開,第四次戰役因此被迫在如此被動的局麵中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