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跨過鴨綠江 確定指揮權
不能忘卻的197653 作者:行早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0月19日,美軍攻陷平壤。
南朝鮮部隊負責東線的進攻。麥克阿瑟指示西線的美軍第10軍從仁川登船,從海上繞到朝鮮東海岸的元山登陸,出現在東線北朝鮮軍隊的後方,配合在東線的南朝鮮部隊攻克元山。當美軍抵達時,元山早已被南朝鮮軍隊攻下。
這樣,美軍在幾乎沒有任何有效抵抗的情況下,全線逼向鴨綠江。
根據麥克阿瑟的最新命令,原計劃中第8集團軍從平壤一線北進、第10軍在元山登陸後東西對進合圍的方案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各部隊分散行動,沿不同路線向北推進,穿越朝鮮北部山區,剿滅沿途的北朝鮮殘餘部隊,最終抵達鴨綠江即為勝利。
換句話說,任務的目標就是到達鴨綠江。
10月19日,平壤淪陷的當天夜晚,38軍、39軍、40軍、42軍共四個軍,及配屬的炮兵、高炮、運輸和後勤部隊,總計26萬餘人,分別從三個不同的地段跨越鴨綠江。
此時正值深秋,東北大地寒風刺骨,初雪漫天飄舞。中朝邊境的鴨綠江上,成千上萬的士兵與戰馬匯聚成一道洶湧的洪流,源源不斷地湧向前線。
所有援朝部隊白天隱蔽,夜間出發,過江行動每天從黃昏開始,至拂曉結束。
戰士們頭上戴著用樹枝和樹葉編織的防空圈,手臂上綁著一條白毛巾,以便相互識別。凡是帶有中國字樣的標誌,一律不得佩戴,甚至連帽徽也要摘除。而如今廣為流傳的那張誌願軍渡江的照片,其實並不是第一批跨越鴨綠江的誌願軍。
部隊過江進入朝鮮後,立即潛入山林,在夜色掩護下,按照命令進行隱蔽行動,白天休息夜晚行軍,走山林險路,隱秘地向前推進,直奔向鴨綠江瘋狂推進的美李軍而去。
後來,西方對中國軍隊的隱秘性和突襲能力深感震驚:
“三個師從鴨綠江邊的安東出發,差不多18天的時間,晝伏夜出,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從晚上7點一直走到淩晨3點,淩晨5點,他們要挖掩體,偽裝所有的武器裝備,然後吃飯。
平均每天行軍23公裏,共行軍430公裏,到達了北朝鮮東部的集合地點;
在白天,隻有偵察部隊外出行動,去尋找第二天的宿營地。主力部隊都靜止不動加以偽裝;以航空照片和空中觀察是無法看到的。”
為防止被發現並遭到空襲,當時部隊製定了鐵的紀律——白天隻要有敵機臨空,所有官兵必須原地不動,以個人的犧牲換取全體的安全,即便炸彈落在頭頂也不得移動半步,以避免暴露目標導致更大的損失!
為了防止過早同敵軍接觸,便於我軍殲敵,還要求已過江的部隊避開定州、博川、軍隅裏一線及其以北20公裏不走,讓敵進至上述地區將其殲滅。
誌願軍嚴格遵守保密規定,成功避開了敵軍的空中和地麵偵察。當數十萬誌願軍深入朝鮮北部的崇山峻嶺時,“聯合國軍”竟然毫無察覺。誌願軍要充分利用這一突然性,給予驕傲自負的麥克阿瑟致命一擊。
麥克阿瑟,此時依然樂觀的以為:中國介入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在誌願軍過江時,朝鮮北部鄰近鴨綠江的地段,已經是一片戰火。
10月19日至22日,誌願軍第38軍、第39軍、第40軍和第42軍全部進入朝鮮。與此同時,第50軍和第66軍作為戰役預備隊於10月底也相繼入朝。
到11月初,誌願軍共派遣6個軍,包含18個步兵師和3個炮兵師,總兵力共30萬人。
當時,朝鮮戰場上的“聯合國軍”總人數達到了42萬(包括韓國軍隊在內),然而參與向北推進的前線部隊僅有13萬,其中包括美軍4個師、英軍1個旅以及韓軍6個師。
每當夜幕降臨,誌願軍在秘密行軍中,總會遇到一批批潰退的北朝鮮軍隊。誌願軍中不少是來自東北的士兵,通曉朝鮮語,雙方溝通並不算困難。
這些潰退的士兵神情恍惚,毫無戰鬥意誌。當他們看到誌願軍手中的武器甚至還不如自己的裝備時,紛紛搖頭歎息。有些人拉住誌願軍,焦急地詢問:“有飛機嗎?有坦克嗎?”當得知沒有時,沮喪地轉身離去。
10月21日淩晨四點,溫井西北約30公裏處的一個廢棄金礦——大榆洞,兩軍統帥終於會麵。
先向金日成通報,誌願軍已開始行動。首批入朝參戰的部隊包括四個軍、十二個步兵師和三個炮兵師,人數約為26萬。此外,作為預備隊的兩個軍,大約8萬人也將在近日入朝。
為防止突發情況,中國還計劃抽調二十多個師,作為第二、第三批部隊入朝,總兵力投入將達到60多萬人。
隨後,又對金日成講述了擬定的作戰方案。誌願軍打算在平壤、元山線以北至德川、寧遠線以南打防禦戰,爭取保住一塊根據地,半年內敵軍來攻則依托陣地將進犯之敵分割殲滅。
敵不攻則我不動,半年後利用蘇聯運來的新型武器換裝部隊,空中和地麵均具有壓倒優勢後再打出去。
但這個計劃能否實現讓人擔心,因為美李軍前進速度太快,希望人民軍能盡可能遲滯敵軍前進,為誌願軍進入陣地構築工事爭取時間。
人民軍主力被隔斷在敵後,都在忙著撤退,連聯絡都困難無比,送信得靠人提著腦袋越過戰線用腿跑,出去的人連一個都沒有迴來,全部消失在殘酷的戰爭旋渦裏了,談何遲滯!
金日成手上隻有不到四個師的兵力,還有一個工人團。一個坦克團在長津附近,一個師駐守在德川、寧遠以北,一個師在肅川,另一個師在博川。
而且,這些部隊都是剛剛組建的新編隊,不僅武器匱乏,人員不足,兵員也幾乎沒有經過任何訓練,完全沒有戰鬥力。
在聽取了朝鮮戰況後,再根據敵軍迅速推進、以及我軍難以占領預定防禦陣地的戰場實際,先前“先行防禦、再行反攻”的戰略計劃,已無法實現。原有部署必須調整,要放棄以防禦為主的方針,主動尋找戰機,在機動中殲滅敵軍。
由於之前異常順利的進軍,美軍的第8集團軍、第10軍和韓軍隊都在分頭冒進,完全不顧軍隊的陣型,部分軍隊為了早點到達鴨綠江,完成麥克阿瑟的任務,甚至出現以營、連為單位狂飆突進的現象。兵力縱向十分分散,這已經犯了兵家大忌。
10月21日淩晨至上午8點,電波在大榆洞和北京之間不停穿梭。
中央接連三次指示:“現在不是考慮防守反擊的時候,不是等待部隊集結後再打擊敵人的時候,而是要抓住戰機,力爭在幾天內對敵人展開打擊。誌願軍應立即投入戰鬥,通過運動和穿插將敵人分割包圍。”
10月21日中午12點,13兵團司令員鄧華和副司令員洪學智趕到大榆洞,與大將軍會麵,傳達了中央的指示。
10月24日,韓先楚、解方以及第十三兵團的指揮機關抵達大榆洞,各軍和師的聯絡迅速打通。當晚,在大榆洞一個簡陋的工具棚內,召開了一次至關重要的會議。
會上建議將第13兵團領導機關改為誌願軍領導機關,同時原13兵團的指揮人員也將升任為誌願軍的指揮人員。
這相當於讓第13兵團全體指戰員整體提升了一個級別,後續入朝的其他兵團也將由他們進行指揮。
在抗美援朝期間,共有六個誌願軍兵團入朝作戰,分別是由鄧華指揮的第13兵團、宋時輪率領的第9兵團、陳賡和王近山的第3兵團、楊得誌的第19兵團、楊成武的第20兵團以及董其武的第23兵團。
這六個兵團在戰場上均取得了顯著的戰績,然而從整體戰果來看,第13兵團的表現尤為突出。
第13兵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四野的第13兵團,最初編有第38軍、第47軍和第49軍。隨著國內局勢逐漸穩定,該番號曾於1950年4月短暫撤銷。然而,隨著朝鮮半島局勢的迅速惡化,1950年7月,13兵團再次組建,下轄第38軍、第39軍、第40軍和第42軍四個軍。
這支部隊源自四野,與其他野戰軍相比,四野各軍的規模和裝備優勢明顯。四野剛出關時,每個縱隊的人數至少有五萬,最多可達七萬,規模遠超第一野戰軍的一個兵團。
第四野戰軍的武器裝備也十分精良。在解放東北的戰鬥中,四野擊潰了數十個裝備美式武器的部隊和半美式裝備的師團,其中包括國軍五大主力中的新1軍和新6軍。這些國民黨軍隊不僅火力強大,裝備先進,其被繳獲的裝備極大地增強了四野各部隊的戰鬥力。
此外,四野非常重視戰術研究,提出了許多戰術思想,例如“一點兩麵”、“三三製”、“三猛戰術”、“四快一慢”、“四組一隊”等,這些戰術在基層部隊中廣泛傳播。
另外還經常舉辦訓練班,對基層指揮員進行係統培訓。雖然四野部隊的單兵素質未必比其他野戰軍更強,但其基層指揮員的戰術水平卻無疑非常高。
在誌願軍第13兵團入朝之前,軍委對13兵團和15兵團的領導進行了職務互換,將13兵團司令員黃永勝與15兵團司令員鄧華的職務調換,使兩個兵團的指揮員全部更換。
由此,鄧華擔任13兵團司令員,洪學智和韓先楚分別擔任13兵團副司令,12兵團參謀長解方則調任13兵團擔任參謀長。這一調整顯著優化了誌願軍13兵團的領導班子。
誌願軍第13兵團下轄的四個軍中,有三支堪稱四野頂尖的王牌勁旅,分別是第38軍、第39軍和第40軍。再加上四野的第42軍及炮兵第1師、第2師、第8師等部隊,共同組建了東北邊防軍。
當時,東北邊防軍的設立主要是出於未雨綢繆的考慮,因為美軍與聯合國軍已在釜山地區配合南朝鮮軍隊進行防禦。中央最初判斷,隻要美軍不過38線,這支部隊的任務便僅限於邊境防禦,而不會直接介入朝鮮戰場。
隨著1950年9月美國成功發動仁川登陸,朝鮮人民軍陷入困境,戰況逐漸惡化,朝鮮軍隊節節敗退,中國的立場也隨之發生轉變。
麵對威脅,中國不得不采取應對措施。於是,中國人民誌願軍應勢而起,其中首批進入朝鮮戰場的部隊便是誌願軍的第13兵團。1950年10月19日,這支部隊踏上了朝鮮的土地,正式開啟了他們在異國的戰鬥征程。
為了確保戰鬥的勝利,中央下令調動50軍和66軍也加入13兵團,以增強作戰力量。新加入的50軍是由遼沈戰役和長春起義中的國民革命軍60軍改編而成,而66軍則起源於華北軍區的第1縱隊,這兩支部隊都以善於打硬仗而聞名。
此時的13兵團規模龐大,由六個軍組成,每個軍下轄三個師。此外,它還包括炮兵師、工兵團、高射炮兵團及後勤等多個單位,總人數超過30萬。
10月25日,中共中央軍委批準,並正式任命大將軍為誌願軍總司令兼政委,全麵負責指揮作戰。
鄧華被任命為第一副司令兼副政委,負責幹部和政治工作。
洪學智擔任第二副司令,分管司令部事務、特種兵及後勤工作。
韓先楚則被任命為第三副司令,不具體分管事務,主要負責到部隊督促並檢查作戰情況。
解方擔任參謀長,杜平出任誌願軍政治部主任。
當中國人民誌願軍步伐堅定,浩浩蕩蕩進入到朝鮮半島作戰的時候,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擺在眾人眼前,那就是指揮權的歸屬問題。
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民誌願軍,這一場戰爭是“抗美援朝戰爭”,那中朝兩方的軍隊到底是該聽從中方的指揮,還是由朝方進行調度?
這是戰前的首要問題,因為是中國人民誌願軍和朝鮮軍隊的聯合作戰,在戰爭中難免會有分歧或者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在關鍵時刻,決策的權力顯得至關重要,不然就會停留在無休止的爭論中,貽誤軍機。
首先我們看一下對手,也就是“聯合國軍”。
所謂“聯合國軍”實際上就是美國的盟友組成的一支軍隊,美國軍隊是整個“聯合國軍”的構成支柱,而且美國當時是“資本主義陣營”的主力,也是整個西方世界最強大的國家,這支軍隊由美國全權指揮、麥克阿瑟成為“聯合國軍”的總司令也是順理成章的。
可是我們這一邊,麵對這個問題就非常棘手。
抗美援朝戰爭的起因是美國悍然出兵朝鮮半島,插手朝鮮半島上的統一戰爭,“聯合國軍”入侵朝鮮轟炸我國邊境,我們為了保家衛國,這才抗美援朝的。
而朝鮮這邊,是不願意交出指揮權的,原因有二。
一是,朝鮮戰爭是一場基於民族主義情感而發動的統一戰爭,金日成是一位民族主義情結很濃厚的領導人,實現朝鮮的真正“複國”,是他一直以來的心願,他很想親手實現。
二是,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在朝鮮半島上發生的戰爭。朝鮮半島是戰場,中國人民誌願軍是出國作戰,如果反客為主,在情感上和客觀實際上都不好接受,這是朝方的視角。
可是站在中國的立場來看,幾十萬中國人民誌願軍出國作戰,而且還是和當時世界上實力最強大的美國作戰,一旦指揮出現問題,幾十萬將士們的生命怎麽辦?
當時將士們在朝鮮前線作戰,在後方的國內已經掀起了轟轟烈烈地支持抗美援朝運動,甚至連在功德林接受再教育的國民黨將領們都積極投身於這場運動中。
對於我們來說,抗美援朝戰爭不僅僅是一場戰爭,更是重塑中國人民信心和凝聚力的關鍵轉折點,所以我們也對指揮權非常看重。
因此對於指揮權問題,中朝雙方各有各的考慮,也各有各的難處,雙方對彼此的想法都是心知肚明的,就這麽一來二去之下,在戰爭部署前的磨合階段,產生了不小的分歧,這對於兩國聯合作戰來說可不是一個小問題。
畢竟在決策層麵的分歧是一定會放大反映在戰場上,這點是最嚴重的,誌願軍戰士在朝鮮半島上的第一次戰役就受到了這種分歧的影響。
中國人民誌願軍在朝鮮半島上的第一戰,也是新中國麵對強大的美國軍隊的第一戰,發生在1950年的10月25日,這個時候朝鮮已經進入冬季,天氣比較寒冷,剛剛入朝的中國人民誌願軍撞上了美國軍隊,“聯合國軍”此時未發現誌願軍入朝,仍大膽前進,兵力逐漸分散,第一戰就這麽猝不及防地打響了。
這一打起來,戰術指揮層麵的問題可就反映在了戰場上,因為缺少統一的指揮調度,中國人民誌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無法步調一致協同作戰,沒有相互之間的配合,雙方隻能各自為戰,各打各的,完全發揮不出原有的戰術配合和靈活作戰的優勢,單純的火力比拚根本沒辦法和美國軍隊抗衡。
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兩國軍隊的語言不通,沒有辦法迅速有效地溝通,再加上誌願軍剛剛入朝作戰,雙方軍隊缺少磨合,調度上非常混亂,甚至還出現了互相誤傷的“烏龍事件”。
在第一次交鋒過後的僅僅9天,也就是1950年的11月4號,誌願軍第39軍的戰士們對位於博川東南方向的美國軍隊第24師展開了圍攻。
但是由於中朝兩方之間溝通不暢,信息傳遞速度慢,加上缺少統一的指揮調度,在這一時間正向順川地區進軍的朝鮮坦克師誤以為我軍是韓國軍隊,結果造成了誤傷,被圍攻的美國軍隊也趁機從包圍圈中逃脫。
這次烏龍事件所帶來的積極一麵就是讓誌司認識到統一指揮權的重要性,也意識到解決這個問題是刻不容緩的。這一認識有助於避免在後期造成更大的無謂傷亡。
誌司建議成立一個中朝聯合指揮部,以這個指揮部作為統一調動指揮的大本營,保持在對於戰場指揮上的協調一致。
可是民族情結很重的朝方人員,不太能接受這個提議,他們對於朝鮮人民軍的獨立性是很看重的,畢竟在近代以來的曆史上,朝鮮半島從經曆了日本的殖民統治,到被美國和蘇聯兩大“超級大國”一分為二,已經太久沒有過主動權了。
雙方就這樣在協調調度和統一指揮的問題上僵持住了。
關於統一指揮權的問題,如果單純是我們和朝鮮雙方爭論,實際上是很難解決的,但是如果有一個大國領導人作為調停者的話,整個事情就好辦多了。
那麽對於中朝聯軍的指揮權問題,從目前解密的蘇聯檔案與中國的檔案記載,喬大叔在指揮權歸屬的問題上選擇了中國。
因為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中國共產黨軍隊的戰鬥表現大家是看在眼裏的,無論是從軍事實力,還是作戰經驗上來說,我國都明顯要強於當時的朝鮮人民軍。
11月8日,電告中國駐朝鮮大使代辦,建議金日成在10日前後利用戰役間隙與誌司眾人會麵,以便商討在朝鮮作戰和物資供應事宜,以及朝鮮人民軍和相關機關進入東北後的訓練、安置等其他問題。
眼看著戰爭一天一天的繼續,可是最關鍵的問題還是遲遲沒有解決。誌司隻好再次向中央發電請示。
1950年11月12日,中央迴複電報,首先提示要注意在前線工作的方式方法,然後還指出:“要待打了很多勝仗,中國同誌的意見在事實上多次證明是正確之後,那時才會被朝鮮同誌所讚同和信服。”
11月12日,中央再次向金日成和誌司傳達,對外發布的聲明需更改為中國人民誌願軍,這支部隊是“在朝鮮人民軍總部指揮下參與作戰”。
11月15日,金日成和蘇聯方麵代表什特科夫專程來到了中國人民誌願軍的指揮部,這一次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最重要的中朝聯軍統一指揮權問題。
會議中,我方提綱挈領地指出,朝鮮半島地形非常狹窄,整體上來看是南北方向狹長,而東西方向距離比較短,如果說沒有統一的調度和指揮,很容易就會發生誤擊的烏龍事件。
短短的一段發言,既對朝鮮戰場的具體情況做出了概括,又對上一次的烏龍事件表明了態度,對於我方意見,朝方人員雖然是無法反駁,但是出於民族感情,他們的態度依然很強硬。
我方又提出:中朝雙方,以及蘇聯方麵的代表一起,組成一個協調指揮小組,對朝鮮戰場的作出統一指揮。
聽完了這個建議之後,金日成雖然沒有明確同意,但是也沒有提出反對意見。
11月中旬,中共中央致電喬大叔,提出建議,由金日成、大將軍和蘇聯駐朝鮮大使組成三人小組,統一指揮在朝鮮作戰的三方力量。
喬大叔迴電表示:“完全讚成由中國同誌來統一指揮”,並希望朝鮮執行大將軍的方案。收到電報,金日成迅速迴電:“您關於統一指揮問題的決定,我們認為是正確的和及時的。另外,我們也認為該司令部的最高司令員無疑是應當由中國人來擔任,而其副職則由朝鮮人擔任。”
就這樣,在我國和蘇聯的努力下,以及朝鮮方麵的配合,最終平穩順利地解決了軍隊指揮權歸屬的問題,既照顧到朝鮮人民軍的民族情緒,又兼顧到朝鮮戰場上的現實情況。
12月上旬,中朝雙方同意立即成立聯合司令部,雙方一致同意推舉大將軍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金雄為副司令員,樸一禹為副政治委員。
此舉旨在更加有效地打擊共同敵人,實現統一指揮朝鮮境內的所有作戰及相關事宜,並且有權指揮所有與作戰相關的交通運輸(如公路、鐵路、港口、機場、有線無線電話電報等)、糧秣籌措以及人力物力的動員等事宜。
關於朝鮮後方的動員支援、補充訓練及地方行政恢複等工作,聯合司令部可根據實際情況和戰爭需要向朝鮮政府提出報告和建議。聯合司令部的所有命令將通過朝鮮人民軍總司令部和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部統一下達。
1951年3月中旬和8月上旬,先後成立了中朝空軍聯合司令部、中朝聯合鐵道軍事運輸司令部,以及東海岸和西海岸防禦聯合指揮機構等,隸屬聯合司令部管理。
這一係列機構的設立,有效解決了中朝兩軍在協同作戰中的指揮統一問題,確保了戰略指導和戰役指揮的高效運轉。
南朝鮮部隊負責東線的進攻。麥克阿瑟指示西線的美軍第10軍從仁川登船,從海上繞到朝鮮東海岸的元山登陸,出現在東線北朝鮮軍隊的後方,配合在東線的南朝鮮部隊攻克元山。當美軍抵達時,元山早已被南朝鮮軍隊攻下。
這樣,美軍在幾乎沒有任何有效抵抗的情況下,全線逼向鴨綠江。
根據麥克阿瑟的最新命令,原計劃中第8集團軍從平壤一線北進、第10軍在元山登陸後東西對進合圍的方案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各部隊分散行動,沿不同路線向北推進,穿越朝鮮北部山區,剿滅沿途的北朝鮮殘餘部隊,最終抵達鴨綠江即為勝利。
換句話說,任務的目標就是到達鴨綠江。
10月19日,平壤淪陷的當天夜晚,38軍、39軍、40軍、42軍共四個軍,及配屬的炮兵、高炮、運輸和後勤部隊,總計26萬餘人,分別從三個不同的地段跨越鴨綠江。
此時正值深秋,東北大地寒風刺骨,初雪漫天飄舞。中朝邊境的鴨綠江上,成千上萬的士兵與戰馬匯聚成一道洶湧的洪流,源源不斷地湧向前線。
所有援朝部隊白天隱蔽,夜間出發,過江行動每天從黃昏開始,至拂曉結束。
戰士們頭上戴著用樹枝和樹葉編織的防空圈,手臂上綁著一條白毛巾,以便相互識別。凡是帶有中國字樣的標誌,一律不得佩戴,甚至連帽徽也要摘除。而如今廣為流傳的那張誌願軍渡江的照片,其實並不是第一批跨越鴨綠江的誌願軍。
部隊過江進入朝鮮後,立即潛入山林,在夜色掩護下,按照命令進行隱蔽行動,白天休息夜晚行軍,走山林險路,隱秘地向前推進,直奔向鴨綠江瘋狂推進的美李軍而去。
後來,西方對中國軍隊的隱秘性和突襲能力深感震驚:
“三個師從鴨綠江邊的安東出發,差不多18天的時間,晝伏夜出,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從晚上7點一直走到淩晨3點,淩晨5點,他們要挖掩體,偽裝所有的武器裝備,然後吃飯。
平均每天行軍23公裏,共行軍430公裏,到達了北朝鮮東部的集合地點;
在白天,隻有偵察部隊外出行動,去尋找第二天的宿營地。主力部隊都靜止不動加以偽裝;以航空照片和空中觀察是無法看到的。”
為防止被發現並遭到空襲,當時部隊製定了鐵的紀律——白天隻要有敵機臨空,所有官兵必須原地不動,以個人的犧牲換取全體的安全,即便炸彈落在頭頂也不得移動半步,以避免暴露目標導致更大的損失!
為了防止過早同敵軍接觸,便於我軍殲敵,還要求已過江的部隊避開定州、博川、軍隅裏一線及其以北20公裏不走,讓敵進至上述地區將其殲滅。
誌願軍嚴格遵守保密規定,成功避開了敵軍的空中和地麵偵察。當數十萬誌願軍深入朝鮮北部的崇山峻嶺時,“聯合國軍”竟然毫無察覺。誌願軍要充分利用這一突然性,給予驕傲自負的麥克阿瑟致命一擊。
麥克阿瑟,此時依然樂觀的以為:中國介入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在誌願軍過江時,朝鮮北部鄰近鴨綠江的地段,已經是一片戰火。
10月19日至22日,誌願軍第38軍、第39軍、第40軍和第42軍全部進入朝鮮。與此同時,第50軍和第66軍作為戰役預備隊於10月底也相繼入朝。
到11月初,誌願軍共派遣6個軍,包含18個步兵師和3個炮兵師,總兵力共30萬人。
當時,朝鮮戰場上的“聯合國軍”總人數達到了42萬(包括韓國軍隊在內),然而參與向北推進的前線部隊僅有13萬,其中包括美軍4個師、英軍1個旅以及韓軍6個師。
每當夜幕降臨,誌願軍在秘密行軍中,總會遇到一批批潰退的北朝鮮軍隊。誌願軍中不少是來自東北的士兵,通曉朝鮮語,雙方溝通並不算困難。
這些潰退的士兵神情恍惚,毫無戰鬥意誌。當他們看到誌願軍手中的武器甚至還不如自己的裝備時,紛紛搖頭歎息。有些人拉住誌願軍,焦急地詢問:“有飛機嗎?有坦克嗎?”當得知沒有時,沮喪地轉身離去。
10月21日淩晨四點,溫井西北約30公裏處的一個廢棄金礦——大榆洞,兩軍統帥終於會麵。
先向金日成通報,誌願軍已開始行動。首批入朝參戰的部隊包括四個軍、十二個步兵師和三個炮兵師,人數約為26萬。此外,作為預備隊的兩個軍,大約8萬人也將在近日入朝。
為防止突發情況,中國還計劃抽調二十多個師,作為第二、第三批部隊入朝,總兵力投入將達到60多萬人。
隨後,又對金日成講述了擬定的作戰方案。誌願軍打算在平壤、元山線以北至德川、寧遠線以南打防禦戰,爭取保住一塊根據地,半年內敵軍來攻則依托陣地將進犯之敵分割殲滅。
敵不攻則我不動,半年後利用蘇聯運來的新型武器換裝部隊,空中和地麵均具有壓倒優勢後再打出去。
但這個計劃能否實現讓人擔心,因為美李軍前進速度太快,希望人民軍能盡可能遲滯敵軍前進,為誌願軍進入陣地構築工事爭取時間。
人民軍主力被隔斷在敵後,都在忙著撤退,連聯絡都困難無比,送信得靠人提著腦袋越過戰線用腿跑,出去的人連一個都沒有迴來,全部消失在殘酷的戰爭旋渦裏了,談何遲滯!
金日成手上隻有不到四個師的兵力,還有一個工人團。一個坦克團在長津附近,一個師駐守在德川、寧遠以北,一個師在肅川,另一個師在博川。
而且,這些部隊都是剛剛組建的新編隊,不僅武器匱乏,人員不足,兵員也幾乎沒有經過任何訓練,完全沒有戰鬥力。
在聽取了朝鮮戰況後,再根據敵軍迅速推進、以及我軍難以占領預定防禦陣地的戰場實際,先前“先行防禦、再行反攻”的戰略計劃,已無法實現。原有部署必須調整,要放棄以防禦為主的方針,主動尋找戰機,在機動中殲滅敵軍。
由於之前異常順利的進軍,美軍的第8集團軍、第10軍和韓軍隊都在分頭冒進,完全不顧軍隊的陣型,部分軍隊為了早點到達鴨綠江,完成麥克阿瑟的任務,甚至出現以營、連為單位狂飆突進的現象。兵力縱向十分分散,這已經犯了兵家大忌。
10月21日淩晨至上午8點,電波在大榆洞和北京之間不停穿梭。
中央接連三次指示:“現在不是考慮防守反擊的時候,不是等待部隊集結後再打擊敵人的時候,而是要抓住戰機,力爭在幾天內對敵人展開打擊。誌願軍應立即投入戰鬥,通過運動和穿插將敵人分割包圍。”
10月21日中午12點,13兵團司令員鄧華和副司令員洪學智趕到大榆洞,與大將軍會麵,傳達了中央的指示。
10月24日,韓先楚、解方以及第十三兵團的指揮機關抵達大榆洞,各軍和師的聯絡迅速打通。當晚,在大榆洞一個簡陋的工具棚內,召開了一次至關重要的會議。
會上建議將第13兵團領導機關改為誌願軍領導機關,同時原13兵團的指揮人員也將升任為誌願軍的指揮人員。
這相當於讓第13兵團全體指戰員整體提升了一個級別,後續入朝的其他兵團也將由他們進行指揮。
在抗美援朝期間,共有六個誌願軍兵團入朝作戰,分別是由鄧華指揮的第13兵團、宋時輪率領的第9兵團、陳賡和王近山的第3兵團、楊得誌的第19兵團、楊成武的第20兵團以及董其武的第23兵團。
這六個兵團在戰場上均取得了顯著的戰績,然而從整體戰果來看,第13兵團的表現尤為突出。
第13兵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四野的第13兵團,最初編有第38軍、第47軍和第49軍。隨著國內局勢逐漸穩定,該番號曾於1950年4月短暫撤銷。然而,隨著朝鮮半島局勢的迅速惡化,1950年7月,13兵團再次組建,下轄第38軍、第39軍、第40軍和第42軍四個軍。
這支部隊源自四野,與其他野戰軍相比,四野各軍的規模和裝備優勢明顯。四野剛出關時,每個縱隊的人數至少有五萬,最多可達七萬,規模遠超第一野戰軍的一個兵團。
第四野戰軍的武器裝備也十分精良。在解放東北的戰鬥中,四野擊潰了數十個裝備美式武器的部隊和半美式裝備的師團,其中包括國軍五大主力中的新1軍和新6軍。這些國民黨軍隊不僅火力強大,裝備先進,其被繳獲的裝備極大地增強了四野各部隊的戰鬥力。
此外,四野非常重視戰術研究,提出了許多戰術思想,例如“一點兩麵”、“三三製”、“三猛戰術”、“四快一慢”、“四組一隊”等,這些戰術在基層部隊中廣泛傳播。
另外還經常舉辦訓練班,對基層指揮員進行係統培訓。雖然四野部隊的單兵素質未必比其他野戰軍更強,但其基層指揮員的戰術水平卻無疑非常高。
在誌願軍第13兵團入朝之前,軍委對13兵團和15兵團的領導進行了職務互換,將13兵團司令員黃永勝與15兵團司令員鄧華的職務調換,使兩個兵團的指揮員全部更換。
由此,鄧華擔任13兵團司令員,洪學智和韓先楚分別擔任13兵團副司令,12兵團參謀長解方則調任13兵團擔任參謀長。這一調整顯著優化了誌願軍13兵團的領導班子。
誌願軍第13兵團下轄的四個軍中,有三支堪稱四野頂尖的王牌勁旅,分別是第38軍、第39軍和第40軍。再加上四野的第42軍及炮兵第1師、第2師、第8師等部隊,共同組建了東北邊防軍。
當時,東北邊防軍的設立主要是出於未雨綢繆的考慮,因為美軍與聯合國軍已在釜山地區配合南朝鮮軍隊進行防禦。中央最初判斷,隻要美軍不過38線,這支部隊的任務便僅限於邊境防禦,而不會直接介入朝鮮戰場。
隨著1950年9月美國成功發動仁川登陸,朝鮮人民軍陷入困境,戰況逐漸惡化,朝鮮軍隊節節敗退,中國的立場也隨之發生轉變。
麵對威脅,中國不得不采取應對措施。於是,中國人民誌願軍應勢而起,其中首批進入朝鮮戰場的部隊便是誌願軍的第13兵團。1950年10月19日,這支部隊踏上了朝鮮的土地,正式開啟了他們在異國的戰鬥征程。
為了確保戰鬥的勝利,中央下令調動50軍和66軍也加入13兵團,以增強作戰力量。新加入的50軍是由遼沈戰役和長春起義中的國民革命軍60軍改編而成,而66軍則起源於華北軍區的第1縱隊,這兩支部隊都以善於打硬仗而聞名。
此時的13兵團規模龐大,由六個軍組成,每個軍下轄三個師。此外,它還包括炮兵師、工兵團、高射炮兵團及後勤等多個單位,總人數超過30萬。
10月25日,中共中央軍委批準,並正式任命大將軍為誌願軍總司令兼政委,全麵負責指揮作戰。
鄧華被任命為第一副司令兼副政委,負責幹部和政治工作。
洪學智擔任第二副司令,分管司令部事務、特種兵及後勤工作。
韓先楚則被任命為第三副司令,不具體分管事務,主要負責到部隊督促並檢查作戰情況。
解方擔任參謀長,杜平出任誌願軍政治部主任。
當中國人民誌願軍步伐堅定,浩浩蕩蕩進入到朝鮮半島作戰的時候,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擺在眾人眼前,那就是指揮權的歸屬問題。
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民誌願軍,這一場戰爭是“抗美援朝戰爭”,那中朝兩方的軍隊到底是該聽從中方的指揮,還是由朝方進行調度?
這是戰前的首要問題,因為是中國人民誌願軍和朝鮮軍隊的聯合作戰,在戰爭中難免會有分歧或者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在關鍵時刻,決策的權力顯得至關重要,不然就會停留在無休止的爭論中,貽誤軍機。
首先我們看一下對手,也就是“聯合國軍”。
所謂“聯合國軍”實際上就是美國的盟友組成的一支軍隊,美國軍隊是整個“聯合國軍”的構成支柱,而且美國當時是“資本主義陣營”的主力,也是整個西方世界最強大的國家,這支軍隊由美國全權指揮、麥克阿瑟成為“聯合國軍”的總司令也是順理成章的。
可是我們這一邊,麵對這個問題就非常棘手。
抗美援朝戰爭的起因是美國悍然出兵朝鮮半島,插手朝鮮半島上的統一戰爭,“聯合國軍”入侵朝鮮轟炸我國邊境,我們為了保家衛國,這才抗美援朝的。
而朝鮮這邊,是不願意交出指揮權的,原因有二。
一是,朝鮮戰爭是一場基於民族主義情感而發動的統一戰爭,金日成是一位民族主義情結很濃厚的領導人,實現朝鮮的真正“複國”,是他一直以來的心願,他很想親手實現。
二是,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在朝鮮半島上發生的戰爭。朝鮮半島是戰場,中國人民誌願軍是出國作戰,如果反客為主,在情感上和客觀實際上都不好接受,這是朝方的視角。
可是站在中國的立場來看,幾十萬中國人民誌願軍出國作戰,而且還是和當時世界上實力最強大的美國作戰,一旦指揮出現問題,幾十萬將士們的生命怎麽辦?
當時將士們在朝鮮前線作戰,在後方的國內已經掀起了轟轟烈烈地支持抗美援朝運動,甚至連在功德林接受再教育的國民黨將領們都積極投身於這場運動中。
對於我們來說,抗美援朝戰爭不僅僅是一場戰爭,更是重塑中國人民信心和凝聚力的關鍵轉折點,所以我們也對指揮權非常看重。
因此對於指揮權問題,中朝雙方各有各的考慮,也各有各的難處,雙方對彼此的想法都是心知肚明的,就這麽一來二去之下,在戰爭部署前的磨合階段,產生了不小的分歧,這對於兩國聯合作戰來說可不是一個小問題。
畢竟在決策層麵的分歧是一定會放大反映在戰場上,這點是最嚴重的,誌願軍戰士在朝鮮半島上的第一次戰役就受到了這種分歧的影響。
中國人民誌願軍在朝鮮半島上的第一戰,也是新中國麵對強大的美國軍隊的第一戰,發生在1950年的10月25日,這個時候朝鮮已經進入冬季,天氣比較寒冷,剛剛入朝的中國人民誌願軍撞上了美國軍隊,“聯合國軍”此時未發現誌願軍入朝,仍大膽前進,兵力逐漸分散,第一戰就這麽猝不及防地打響了。
這一打起來,戰術指揮層麵的問題可就反映在了戰場上,因為缺少統一的指揮調度,中國人民誌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無法步調一致協同作戰,沒有相互之間的配合,雙方隻能各自為戰,各打各的,完全發揮不出原有的戰術配合和靈活作戰的優勢,單純的火力比拚根本沒辦法和美國軍隊抗衡。
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兩國軍隊的語言不通,沒有辦法迅速有效地溝通,再加上誌願軍剛剛入朝作戰,雙方軍隊缺少磨合,調度上非常混亂,甚至還出現了互相誤傷的“烏龍事件”。
在第一次交鋒過後的僅僅9天,也就是1950年的11月4號,誌願軍第39軍的戰士們對位於博川東南方向的美國軍隊第24師展開了圍攻。
但是由於中朝兩方之間溝通不暢,信息傳遞速度慢,加上缺少統一的指揮調度,在這一時間正向順川地區進軍的朝鮮坦克師誤以為我軍是韓國軍隊,結果造成了誤傷,被圍攻的美國軍隊也趁機從包圍圈中逃脫。
這次烏龍事件所帶來的積極一麵就是讓誌司認識到統一指揮權的重要性,也意識到解決這個問題是刻不容緩的。這一認識有助於避免在後期造成更大的無謂傷亡。
誌司建議成立一個中朝聯合指揮部,以這個指揮部作為統一調動指揮的大本營,保持在對於戰場指揮上的協調一致。
可是民族情結很重的朝方人員,不太能接受這個提議,他們對於朝鮮人民軍的獨立性是很看重的,畢竟在近代以來的曆史上,朝鮮半島從經曆了日本的殖民統治,到被美國和蘇聯兩大“超級大國”一分為二,已經太久沒有過主動權了。
雙方就這樣在協調調度和統一指揮的問題上僵持住了。
關於統一指揮權的問題,如果單純是我們和朝鮮雙方爭論,實際上是很難解決的,但是如果有一個大國領導人作為調停者的話,整個事情就好辦多了。
那麽對於中朝聯軍的指揮權問題,從目前解密的蘇聯檔案與中國的檔案記載,喬大叔在指揮權歸屬的問題上選擇了中國。
因為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中國共產黨軍隊的戰鬥表現大家是看在眼裏的,無論是從軍事實力,還是作戰經驗上來說,我國都明顯要強於當時的朝鮮人民軍。
11月8日,電告中國駐朝鮮大使代辦,建議金日成在10日前後利用戰役間隙與誌司眾人會麵,以便商討在朝鮮作戰和物資供應事宜,以及朝鮮人民軍和相關機關進入東北後的訓練、安置等其他問題。
眼看著戰爭一天一天的繼續,可是最關鍵的問題還是遲遲沒有解決。誌司隻好再次向中央發電請示。
1950年11月12日,中央迴複電報,首先提示要注意在前線工作的方式方法,然後還指出:“要待打了很多勝仗,中國同誌的意見在事實上多次證明是正確之後,那時才會被朝鮮同誌所讚同和信服。”
11月12日,中央再次向金日成和誌司傳達,對外發布的聲明需更改為中國人民誌願軍,這支部隊是“在朝鮮人民軍總部指揮下參與作戰”。
11月15日,金日成和蘇聯方麵代表什特科夫專程來到了中國人民誌願軍的指揮部,這一次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最重要的中朝聯軍統一指揮權問題。
會議中,我方提綱挈領地指出,朝鮮半島地形非常狹窄,整體上來看是南北方向狹長,而東西方向距離比較短,如果說沒有統一的調度和指揮,很容易就會發生誤擊的烏龍事件。
短短的一段發言,既對朝鮮戰場的具體情況做出了概括,又對上一次的烏龍事件表明了態度,對於我方意見,朝方人員雖然是無法反駁,但是出於民族感情,他們的態度依然很強硬。
我方又提出:中朝雙方,以及蘇聯方麵的代表一起,組成一個協調指揮小組,對朝鮮戰場的作出統一指揮。
聽完了這個建議之後,金日成雖然沒有明確同意,但是也沒有提出反對意見。
11月中旬,中共中央致電喬大叔,提出建議,由金日成、大將軍和蘇聯駐朝鮮大使組成三人小組,統一指揮在朝鮮作戰的三方力量。
喬大叔迴電表示:“完全讚成由中國同誌來統一指揮”,並希望朝鮮執行大將軍的方案。收到電報,金日成迅速迴電:“您關於統一指揮問題的決定,我們認為是正確的和及時的。另外,我們也認為該司令部的最高司令員無疑是應當由中國人來擔任,而其副職則由朝鮮人擔任。”
就這樣,在我國和蘇聯的努力下,以及朝鮮方麵的配合,最終平穩順利地解決了軍隊指揮權歸屬的問題,既照顧到朝鮮人民軍的民族情緒,又兼顧到朝鮮戰場上的現實情況。
12月上旬,中朝雙方同意立即成立聯合司令部,雙方一致同意推舉大將軍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金雄為副司令員,樸一禹為副政治委員。
此舉旨在更加有效地打擊共同敵人,實現統一指揮朝鮮境內的所有作戰及相關事宜,並且有權指揮所有與作戰相關的交通運輸(如公路、鐵路、港口、機場、有線無線電話電報等)、糧秣籌措以及人力物力的動員等事宜。
關於朝鮮後方的動員支援、補充訓練及地方行政恢複等工作,聯合司令部可根據實際情況和戰爭需要向朝鮮政府提出報告和建議。聯合司令部的所有命令將通過朝鮮人民軍總司令部和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部統一下達。
1951年3月中旬和8月上旬,先後成立了中朝空軍聯合司令部、中朝聯合鐵道軍事運輸司令部,以及東海岸和西海岸防禦聯合指揮機構等,隸屬聯合司令部管理。
這一係列機構的設立,有效解決了中朝兩軍在協同作戰中的指揮統一問題,確保了戰略指導和戰役指揮的高效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