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恰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麵,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隻在小路一旁,露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風姿,便在煙霧裏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座遠山,隻有些大意罷了。樹縫裏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但熱鬧的是它們的,我什麽也沒有。……”
歐陽妹、李姐、與我的孩子靜靜地聽我背誦著朱自清的文章。我們後來坐在村口的長亭裏,也不說話,享受著山中澗溪送來清涼的微風。
蓮也,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出汙泥而不染,示清廉也!人清生於世兮,赤裸裸而降臨,清悠於荷塘之風景,以喻世人之德操。故蓮與佛交善緣。
我也想起了采蓮,在那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露下,過些時日,便可以帶上孩子,臥立於溪頭青石之上采剝蓮蓬。
布穀鳥的幾聲暢喚後,空寂的山村愈顯恬靜。
哦,這個月朗星稀的夜嗬!綠衣舞女,在朱自清的筆下,依然隨風漾舞。
無數次夢中的影子。在多少孤寂的午夜,那婀娜的舞姿,那淡淡的清香,一抹粉紅色的記憶,璀璨閃爍的星光之下,伴著起伏的蛙鳴、呢蟲的小曲、潺汨的河水,在青石板上,恬靜的荷塘邊,隨風踏歌……
迴到縣城,已是午夜時分,拿起筆又塗鴉了起來。
留詩雲——
乘風菡萏村前舞,約賞青妝映夕虹。黛瓦悠悠池醉影,蜻蜓點點立苞蓬。
149
那個夏天,隻要是晴好的早晨,便從縣醫院帶出逐漸消瘦的歐陽妹,到九龍潭河邊的馬路上、或者小潢河岸邊走走。談一些在海寧的日常故事,或談一些她在英國勤苦掙錢的日子。但在我麵前,她從未提及與她相伴六年的廣東大叔。
孩子開學了,軍訓之後,步入了枯燥而乏味的高考前、三年的學習準備戰之中。
那年的秋天,我沒有外出,而是居家監督孩子的學習。
有空的時侯,便去看歐陽妹,她的日子不多了。已經不吃流食了,依靠輸液維持體能消耗。人已經瘦得變成了皮包骨,歐陽妹的母親與姐姐以淚洗麵地相伴著。
她已經說不動話了,示意她姐姐幫助之下,搖起床頭靠,在病床上躺臥起來。費力地拿起手機,用顫抖的手,許久才給我發了一條信息——
“牛哥,請保持我最好的形象留給你,謝謝你這段時間的陪伴,我走的很幸福。以後請你不要再來了。”
……
我默然。輕輕握了握她的手,側身淚已充盈了雙眼,我咬了咬牙,扭頭迅速走出了病房。
第二天淩晨,歐陽妹離開了這個世界。依照她的遺囑,骨灰撒進了小潢河裏。
從那之後,當我拿起魚具,便想起了撒向小潢河裏歐陽妹的骨灰。便折毀了魚杆,扔進了垃圾桶,決定今生從此不再釣魚。
那天黃昏,我填了一首詞《天淨沙 秋》——朦朦日色沉沉。落花寒露殤吟。片片愁雲錯參。雁群凜凜,北風飛葉愔愔。
秋,是蕭瑟的季節,是蒼涼的季節,更是收獲的季節——
立秋,部分植物便進入了果實期,江淮老家的白天仍暑意未消,炙風陣陣。而入夜,便是涼風習習,稻花香裏品豐年,荷花塘邊賞月色,蛙聲片片,燈火闌珊,心境也逐漸清爽。
處暑之後,夜便長了許多,而且江淮的夜也靜了許多。蟬聲不再那麽鬧心,蛙聲也少了,偶爾躲在蓮蓬之下孤鳴幾聲。這時的呢蟲,還在山林野地裏盡情歡唱,跌宕起伏地對著情歌。
似乎每年的中元節,皆是處暑前後,而中元節的月色,更是不一般的靚麗,而且還透著神秘,再聽上幾句老輩們詮釋的讖語,更是不一般的幽冥。
陽台上,泡一壺淮南茶,賞著星月,聽著蟲曲,沐著璣露,拂著涼風,更是不一般的寂寞。時間在靜謐中一秒一秒地溜走,而我在一口一口的茶香中迷失,許多的陳年往事便湧上心頭。不知何故,不免茶香悲畫扇,筆端描素顏,午夜也悄悄地襲來……
都說春華秋實,而秋的華,春天是無法比擬的。秋分至白露時期,也是中秋時節,柿子的橙,如精致的燈籠,高高地挑在枝頭。金桂的黃,與日光的芒交相輝映,風拂著濃鬱的清香。滿山的紅葉,夾雜著未凋的翠綠。也是惹人愛的,而油茶園的青紅果,綴滿了枝頭。還有那山楂。油栗子的紅,獼猴桃的黃……那一片片秋色的山林,纏繞著華麗的醉人心肺。
江淮秋天的夜是紛繁的,夜空顯添邃遠,月色更顯清明,星光的芒更澈。而菊花,是秋的身魄。人比黃花瘦,是秋的靜思,更是秋的眼睛。而八月金桂,是秋的神。《八月桂花遍地開》,是江淮的魂,是江淮的韻,更是中國紅色革命曆史上的魂與韻。
而江南的秋,夜色仍是渾濁的,在蘇浙幾年時間,秋是火熱的,紛繁的上下班人車流,讓你無暇顧及季節的更遷。而在蘇杭的風景區裏,太湖岸邊、寒山寺外,西湖孤山、葛嶺流霞之中,才能感覺到秋的韻美。而塞北的秋,隻在一瞬間,一陣北風唿嘯之後,被漫天漫野的白霜覆蓋。一夜之間,夏盡秋去冬來中預約的雪花,隨時會讓天空與大地一片蒼白。
而中原的秋,相比南北,時間最長,也最蒼涼。
150
到了2014年春節前,我與妻購買的商品房終於裝修好了,裝修費花了近二十萬,但九成是欠著的。這樣,買房之後,疊加的債務,包括利息,四十萬也相差無幾了。
妻務工迴來,幫我付了急需用錢的工人兩萬多元工資,已是囊中羞澀。家裏的電視機、客廳的沙發、餐廳的餐桌等日用品,還沒有錢去買。
妻說認識一個人,去年在她廠子裏上班,說有困難可以尋他幫忙。上午午飯後,妻便試著打了電話,聯係上人說過來看看。傍晚且到了我家,那男人五十歲年齡,高且黑,一雙三角眼睛溜溜轉,一臉賊樣。妻泡茶遞煙,說了好一會兒,與海寧廠子無關聯的話,這男人正在不停地閑訴著,妻電話響了,說其二嫂從浙江迴來,要我去汽車站接她來我的新家。出門的時侯,我借故叫妻出門,偷偷跟她講這男人就是一張嘴好,不可靠,像做賊的。二十分鍾之後,我帶了妻二嫂迴屋時,那男人走了,說我們裝修這麽好的房子,還像沒錢的人麽?那人後來果然如我所料,第二年春天,在海寧妻所務工的工廠裏,偷東西被抓,送到了派出所處理。
當夜,我向弢爺借了兩萬元,趕在春節前兩天,把房裏的日用品辦齊了。
孩子讀縣高一中,每天投入到緊張而又繁忙的學習之中,為了讓孩子增加一些休息的時間,我早送晚接,家與學校兩點之間,五公裏的距離,上學的日子,施行了“快遞”傳送的模式。
? 這期間,李姐叫我去做餐飲業,而對服務型餐飲業來說,細致而繁瑣的程序,對我這樣急燥、直爽的性格,再去學習接觸,無疑乎又麵對一種焦頭亂額的生活方式。最後還是選擇了放棄。
那年正月初八,妻又坐上了去海寧務工的車。
元宵節前,下了一場小雪,雪後初晴。我坐車迴熊河時,去了一趟土門村子,同學小乾的家。
那天中午,我在小乾處剛喝了幾杯白酒,父親打電話,家中來了王春與劉和秀夫妻,便急著趕迴去了。路過山水關時,又遇上了多年沒見的同學小劉。亦想起了劉小禾、歐陽妹……
忽發感歎,填了一首詞——《臨江仙 與友別山水關》
尋蹤墨客彤雲眺,風雪已過關山。緬東坡古道塵湮。訴歸人掩淚憑瀾。千古興亡多少事,酒香交迫腸寒。殤痕拋去淠河潸。徒留山水指尖憐。
迴到熊河家中的時候,父親正陪著王春夫妻喝茶,午飯已經吃過了。見我迴來,父親便拿著鋤頭,說去河對岸的菜地挖些蒜苗迴來,準備夜晚的菜。
王春這幾年在鄭州租了門店,做起了賣家具的生意,在龍湖畔買了房。因缺少適當的身體鍛煉,已經發胖的很厲害,不足1米65的身高,現在差不多190斤體重,又經常起早貪黑地開車送貨。人沒休息好,黑眼圈很明顯。上午還喝了二兩小酒,這會兒昏昏欲睡,便由劉和秀扶著,蓋上被子,和衣躺在我的床上。
那天晴的很好,向陽的地方雪早已融化。我與母親陪著劉和秀閑聊。我們談起了在東莞務工,那段難忘的歲月,想起了林芹、李剛、吳友奎、劉小禾、赫霞等人。
“二十多年過去了,不知道王春的表嫂怎麽樣了?”我問道。
“她呀,現在在深圳定居,她兒子現在是一家軟件公司的老總,月收入聽說好幾百萬。”劉和秀又開始笑著調侃我了,“那年在公司喝醉了,聽吳友奎事後說,你一手抱著表嫂大腿,頭枕在劉小禾的肚子上,睡了一個晚上,現在去傍我表嫂的大腿,你肯定飛黃騰達。”
在東莞時,從王春的口中得知,他的表哥得了尿毒症,過早地離開了人世,一雙兒女由王春的表嫂打工撫養長大。現在這麽有出息了,直替她高興。我並沒有說出,劉和秀與王春趁我睡的正香,鑽我被窩的事,而是無比沉重地告訴她另外一件事。
“那你表嫂該享福了。劉小禾雖與你不是一個鄉鎮的,但同宗吧,她病逝三年了。”我惋惜地說,“別拿已經走了多年的朋友開玩笑了,她走的時候,我去看過她,是肝癌晚期,死的時候,身體四肢隻剩下皮包骨了,腹部卻脹得像懷孕要生孩子似的,很痛苦的。”
……
那一個下午,我們都沉默了許久。劉和秀並不知道,去年秋天歐陽妹的死,在我心中,同樣的痛心不已。
150
那一年的春天,過的特別漫長。我除了接送孩子,偶爾去一趟菜市場,很少出去爬山,也很少與人聯係。一天上午,族人打電話邀我迴熊河祭祖,才知清明到了。我看了看鏡子,胡子、頭發紊亂,人顯得很清瘦。突然發現自己怎麽這樣邋遢。去小區外臨街的理發店理了頭發,刮了胡子,人雖顯得精神些,但眼睛裏仍有那麽些頹靡、消沉。
黃昏後,我喝了自己采的靈芝久泡的烈酒,醉醺醺地去了小潢河岸邊,在歐陽妹撒骨灰的地方,向河裏撒了一些食物,又在水裏放了用塑料紙折成的船,點上蠟燭,祝福天堂裏的歐陽妹。
遂作祭詞——《浪淘沙令 清明 》
節至月難求。對飲瓊樓。東風致意花癡休。離合奈何音已斷,移步添惆。
天地任蜉蝣。燈彩幽幽。一生誰歎不風流。道上春花春夢老,春雨悠悠。
那個清明節的前夜,我從四橋東岸步行到二橋,然後過二橋步行到西岸折返至四橋。一路上櫻花飄落,春雨纏綿,雨逐漸濕透了我的衣服,夾雜著我的淚水。
當年,若不是在海寧皮衣廠遇上歐陽妹……
當年,若不是歐陽妹喜歡上我……
荷塘的四麵,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隻在小路一旁,露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風姿,便在煙霧裏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座遠山,隻有些大意罷了。樹縫裏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但熱鬧的是它們的,我什麽也沒有。……”
歐陽妹、李姐、與我的孩子靜靜地聽我背誦著朱自清的文章。我們後來坐在村口的長亭裏,也不說話,享受著山中澗溪送來清涼的微風。
蓮也,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出汙泥而不染,示清廉也!人清生於世兮,赤裸裸而降臨,清悠於荷塘之風景,以喻世人之德操。故蓮與佛交善緣。
我也想起了采蓮,在那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露下,過些時日,便可以帶上孩子,臥立於溪頭青石之上采剝蓮蓬。
布穀鳥的幾聲暢喚後,空寂的山村愈顯恬靜。
哦,這個月朗星稀的夜嗬!綠衣舞女,在朱自清的筆下,依然隨風漾舞。
無數次夢中的影子。在多少孤寂的午夜,那婀娜的舞姿,那淡淡的清香,一抹粉紅色的記憶,璀璨閃爍的星光之下,伴著起伏的蛙鳴、呢蟲的小曲、潺汨的河水,在青石板上,恬靜的荷塘邊,隨風踏歌……
迴到縣城,已是午夜時分,拿起筆又塗鴉了起來。
留詩雲——
乘風菡萏村前舞,約賞青妝映夕虹。黛瓦悠悠池醉影,蜻蜓點點立苞蓬。
149
那個夏天,隻要是晴好的早晨,便從縣醫院帶出逐漸消瘦的歐陽妹,到九龍潭河邊的馬路上、或者小潢河岸邊走走。談一些在海寧的日常故事,或談一些她在英國勤苦掙錢的日子。但在我麵前,她從未提及與她相伴六年的廣東大叔。
孩子開學了,軍訓之後,步入了枯燥而乏味的高考前、三年的學習準備戰之中。
那年的秋天,我沒有外出,而是居家監督孩子的學習。
有空的時侯,便去看歐陽妹,她的日子不多了。已經不吃流食了,依靠輸液維持體能消耗。人已經瘦得變成了皮包骨,歐陽妹的母親與姐姐以淚洗麵地相伴著。
她已經說不動話了,示意她姐姐幫助之下,搖起床頭靠,在病床上躺臥起來。費力地拿起手機,用顫抖的手,許久才給我發了一條信息——
“牛哥,請保持我最好的形象留給你,謝謝你這段時間的陪伴,我走的很幸福。以後請你不要再來了。”
……
我默然。輕輕握了握她的手,側身淚已充盈了雙眼,我咬了咬牙,扭頭迅速走出了病房。
第二天淩晨,歐陽妹離開了這個世界。依照她的遺囑,骨灰撒進了小潢河裏。
從那之後,當我拿起魚具,便想起了撒向小潢河裏歐陽妹的骨灰。便折毀了魚杆,扔進了垃圾桶,決定今生從此不再釣魚。
那天黃昏,我填了一首詞《天淨沙 秋》——朦朦日色沉沉。落花寒露殤吟。片片愁雲錯參。雁群凜凜,北風飛葉愔愔。
秋,是蕭瑟的季節,是蒼涼的季節,更是收獲的季節——
立秋,部分植物便進入了果實期,江淮老家的白天仍暑意未消,炙風陣陣。而入夜,便是涼風習習,稻花香裏品豐年,荷花塘邊賞月色,蛙聲片片,燈火闌珊,心境也逐漸清爽。
處暑之後,夜便長了許多,而且江淮的夜也靜了許多。蟬聲不再那麽鬧心,蛙聲也少了,偶爾躲在蓮蓬之下孤鳴幾聲。這時的呢蟲,還在山林野地裏盡情歡唱,跌宕起伏地對著情歌。
似乎每年的中元節,皆是處暑前後,而中元節的月色,更是不一般的靚麗,而且還透著神秘,再聽上幾句老輩們詮釋的讖語,更是不一般的幽冥。
陽台上,泡一壺淮南茶,賞著星月,聽著蟲曲,沐著璣露,拂著涼風,更是不一般的寂寞。時間在靜謐中一秒一秒地溜走,而我在一口一口的茶香中迷失,許多的陳年往事便湧上心頭。不知何故,不免茶香悲畫扇,筆端描素顏,午夜也悄悄地襲來……
都說春華秋實,而秋的華,春天是無法比擬的。秋分至白露時期,也是中秋時節,柿子的橙,如精致的燈籠,高高地挑在枝頭。金桂的黃,與日光的芒交相輝映,風拂著濃鬱的清香。滿山的紅葉,夾雜著未凋的翠綠。也是惹人愛的,而油茶園的青紅果,綴滿了枝頭。還有那山楂。油栗子的紅,獼猴桃的黃……那一片片秋色的山林,纏繞著華麗的醉人心肺。
江淮秋天的夜是紛繁的,夜空顯添邃遠,月色更顯清明,星光的芒更澈。而菊花,是秋的身魄。人比黃花瘦,是秋的靜思,更是秋的眼睛。而八月金桂,是秋的神。《八月桂花遍地開》,是江淮的魂,是江淮的韻,更是中國紅色革命曆史上的魂與韻。
而江南的秋,夜色仍是渾濁的,在蘇浙幾年時間,秋是火熱的,紛繁的上下班人車流,讓你無暇顧及季節的更遷。而在蘇杭的風景區裏,太湖岸邊、寒山寺外,西湖孤山、葛嶺流霞之中,才能感覺到秋的韻美。而塞北的秋,隻在一瞬間,一陣北風唿嘯之後,被漫天漫野的白霜覆蓋。一夜之間,夏盡秋去冬來中預約的雪花,隨時會讓天空與大地一片蒼白。
而中原的秋,相比南北,時間最長,也最蒼涼。
150
到了2014年春節前,我與妻購買的商品房終於裝修好了,裝修費花了近二十萬,但九成是欠著的。這樣,買房之後,疊加的債務,包括利息,四十萬也相差無幾了。
妻務工迴來,幫我付了急需用錢的工人兩萬多元工資,已是囊中羞澀。家裏的電視機、客廳的沙發、餐廳的餐桌等日用品,還沒有錢去買。
妻說認識一個人,去年在她廠子裏上班,說有困難可以尋他幫忙。上午午飯後,妻便試著打了電話,聯係上人說過來看看。傍晚且到了我家,那男人五十歲年齡,高且黑,一雙三角眼睛溜溜轉,一臉賊樣。妻泡茶遞煙,說了好一會兒,與海寧廠子無關聯的話,這男人正在不停地閑訴著,妻電話響了,說其二嫂從浙江迴來,要我去汽車站接她來我的新家。出門的時侯,我借故叫妻出門,偷偷跟她講這男人就是一張嘴好,不可靠,像做賊的。二十分鍾之後,我帶了妻二嫂迴屋時,那男人走了,說我們裝修這麽好的房子,還像沒錢的人麽?那人後來果然如我所料,第二年春天,在海寧妻所務工的工廠裏,偷東西被抓,送到了派出所處理。
當夜,我向弢爺借了兩萬元,趕在春節前兩天,把房裏的日用品辦齊了。
孩子讀縣高一中,每天投入到緊張而又繁忙的學習之中,為了讓孩子增加一些休息的時間,我早送晚接,家與學校兩點之間,五公裏的距離,上學的日子,施行了“快遞”傳送的模式。
? 這期間,李姐叫我去做餐飲業,而對服務型餐飲業來說,細致而繁瑣的程序,對我這樣急燥、直爽的性格,再去學習接觸,無疑乎又麵對一種焦頭亂額的生活方式。最後還是選擇了放棄。
那年正月初八,妻又坐上了去海寧務工的車。
元宵節前,下了一場小雪,雪後初晴。我坐車迴熊河時,去了一趟土門村子,同學小乾的家。
那天中午,我在小乾處剛喝了幾杯白酒,父親打電話,家中來了王春與劉和秀夫妻,便急著趕迴去了。路過山水關時,又遇上了多年沒見的同學小劉。亦想起了劉小禾、歐陽妹……
忽發感歎,填了一首詞——《臨江仙 與友別山水關》
尋蹤墨客彤雲眺,風雪已過關山。緬東坡古道塵湮。訴歸人掩淚憑瀾。千古興亡多少事,酒香交迫腸寒。殤痕拋去淠河潸。徒留山水指尖憐。
迴到熊河家中的時候,父親正陪著王春夫妻喝茶,午飯已經吃過了。見我迴來,父親便拿著鋤頭,說去河對岸的菜地挖些蒜苗迴來,準備夜晚的菜。
王春這幾年在鄭州租了門店,做起了賣家具的生意,在龍湖畔買了房。因缺少適當的身體鍛煉,已經發胖的很厲害,不足1米65的身高,現在差不多190斤體重,又經常起早貪黑地開車送貨。人沒休息好,黑眼圈很明顯。上午還喝了二兩小酒,這會兒昏昏欲睡,便由劉和秀扶著,蓋上被子,和衣躺在我的床上。
那天晴的很好,向陽的地方雪早已融化。我與母親陪著劉和秀閑聊。我們談起了在東莞務工,那段難忘的歲月,想起了林芹、李剛、吳友奎、劉小禾、赫霞等人。
“二十多年過去了,不知道王春的表嫂怎麽樣了?”我問道。
“她呀,現在在深圳定居,她兒子現在是一家軟件公司的老總,月收入聽說好幾百萬。”劉和秀又開始笑著調侃我了,“那年在公司喝醉了,聽吳友奎事後說,你一手抱著表嫂大腿,頭枕在劉小禾的肚子上,睡了一個晚上,現在去傍我表嫂的大腿,你肯定飛黃騰達。”
在東莞時,從王春的口中得知,他的表哥得了尿毒症,過早地離開了人世,一雙兒女由王春的表嫂打工撫養長大。現在這麽有出息了,直替她高興。我並沒有說出,劉和秀與王春趁我睡的正香,鑽我被窩的事,而是無比沉重地告訴她另外一件事。
“那你表嫂該享福了。劉小禾雖與你不是一個鄉鎮的,但同宗吧,她病逝三年了。”我惋惜地說,“別拿已經走了多年的朋友開玩笑了,她走的時候,我去看過她,是肝癌晚期,死的時候,身體四肢隻剩下皮包骨了,腹部卻脹得像懷孕要生孩子似的,很痛苦的。”
……
那一個下午,我們都沉默了許久。劉和秀並不知道,去年秋天歐陽妹的死,在我心中,同樣的痛心不已。
150
那一年的春天,過的特別漫長。我除了接送孩子,偶爾去一趟菜市場,很少出去爬山,也很少與人聯係。一天上午,族人打電話邀我迴熊河祭祖,才知清明到了。我看了看鏡子,胡子、頭發紊亂,人顯得很清瘦。突然發現自己怎麽這樣邋遢。去小區外臨街的理發店理了頭發,刮了胡子,人雖顯得精神些,但眼睛裏仍有那麽些頹靡、消沉。
黃昏後,我喝了自己采的靈芝久泡的烈酒,醉醺醺地去了小潢河岸邊,在歐陽妹撒骨灰的地方,向河裏撒了一些食物,又在水裏放了用塑料紙折成的船,點上蠟燭,祝福天堂裏的歐陽妹。
遂作祭詞——《浪淘沙令 清明 》
節至月難求。對飲瓊樓。東風致意花癡休。離合奈何音已斷,移步添惆。
天地任蜉蝣。燈彩幽幽。一生誰歎不風流。道上春花春夢老,春雨悠悠。
那個清明節的前夜,我從四橋東岸步行到二橋,然後過二橋步行到西岸折返至四橋。一路上櫻花飄落,春雨纏綿,雨逐漸濕透了我的衣服,夾雜著我的淚水。
當年,若不是在海寧皮衣廠遇上歐陽妹……
當年,若不是歐陽妹喜歡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