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由於各種原因,卻沒考上高中,就定型成了一名農民工。


    時間在不經意間就過去了若幹年,舅佬一直幫扶著我,迴鄉創業幫忙借貸。前些年因投資失誤,欠了不少債務,又需要外出務工償還,舅佬又幫忙照料家事。


    父母已近八十高齡,外出務工很是念牽,而舅佬說凡事有他呢,放心出去闖吧。我同你父母年輕時都是幫扶著一路走過的。


    每次深表感謝之時,舅佬總是一句話:“我看著你長大的,不能讓你混得沒出息。想幹什麽事,我支持你!”


    我知道他此行的目的,潘武給其打電話催賬了。如實給舅佬講了我的現在狀況,還有我對此事的想法。舅佬也沒再多問什麽,急著要離開。當我盛情挽留舅佬吃飯時,他拒絕了,說上午家裏要招待客人。


    西山上的喬木林,蔚藍的天空下仍是碧青色。我站在小潢河邊,看著葳蕤多姿的盛夏風光,懷著縷縷惆悵的愁緒,騎車又送舅佬往返其家中。


    148


    歐陽妹從英國務工迴來了。


    給我打電話之後,我心裏猛然一沉。


    “該還的,總是要還的。”雖然歐陽妹沒有提及借錢的事,但我仍需準備這筆錢。畢竟當初她那麽幫我。


    借錢傷感情,還錢更傷感情。問題是手頭緊呀,況且她從前對我,還有那麽一份執著的感情。


    我撥通了李姐的電話,上次借裝修材料款,一萬八千元還沒還,又向她借餞了。


    我給李姐打了電話,說明了情況,李姐毫不猶豫地同意了。


    華燈初上,在李姐飯店的二樓,我帶著兒子,等著歐陽妹來吃晚飯。


    記得那年認識了歐陽妹,從浙江務工過春節迴來,歐陽妹打電話,邀我到縣城玩,我帶著五歲的兒子,去教育賓館見她,她很是訝然我已結婚。吃過飯,我們一起從吊橋,穿過英雄山到博物館。那時的英雄山,還沒有正式修路,也沒有建起山頂的紅旗飄飄。一條不為多少人行走的路,被山竹掩映,荊棘遍布。牽我孩子走路時,還掛傷了歐陽姝的手。


    物是人非,如今孩子十五歲了。


    看著滿臉微笑的歐陽妹,走上二樓,我趕忙起身讓坐。


    歐陽妹清瘦了許多,可能是在英國,長期熬夜的原因造成的。她講了一些有趣的異國風情,然而卻沒了從前的那份從容,顯得很是拘謹。飯也吃得很少,隻喝了小半碗魚湯,半個玉米饃。


    歐陽妹與楊姓小夥離婚了。她現在嫁的廣東老公,仍在英國辦廠做服裝加工。


    吃完飯,我叫兒子先乘出租車迴去,掏出了李姐借我的三萬元錢。歐陽妹很利索地收下了。


    我剛準備向她告別要離開時,歐陽妹卻平靜地說:“牛牛,我是胃癌晚期。我原本將這三萬元錢,是給你創業用的,不曾想這病花了三十多萬,做了手術,歸國前檢查癌細胞又在擴散。我不想死在英國,所以迴來了。耽擱了小楊的婚姻六年,我賠了他我所有積蓄,算是對他的補償……”


    再一次,我被驚呆了。劉小禾告別了這個世界,難道歐陽妹也留不住麽?


    我叫了出租車,把歐陽妹送迴去之後,我步行從金水路迴到了東明路的家。


    “牛牛,你究竟有幾個好妹妹?為何每個妹妹都輸給了眼淚?為何每一個妹妹都傷痕累累?”


    那一夜……我又一次失眠了。


    7月26號,孩子中考的成績下來了。最後的通知,被新縣第一高級中學第二批次錄取。那幾天沉重的心情,又開始緩和過來。


    歐陽妹更消瘦了。聽說田鋪的荷花開得很漂亮。由李姐開車,帶著歐陽妹、我及孩子,下午去了田鋪大灣看荷。心中默默祝願,為歐陽妹添些好心情,出現奇跡再次好起來。


    蓮花代表聖潔、美好。


    在佛教傳奇故事中,釋迦牟尼的母親,長著一雙蓮花般美麗清亮的大眼睛。悉達多太子降生時,皇宮禦苑中出現了八種瑞相,其中之一,便是池中長出大如車輪的白蓮花。


    佛教中,以蓮為喻的詞語數不勝數。佛座稱為“蓮座”或“蓮台”。西方極樂世界,比作清淨不染的蓮花境界,稱“蓮邦”。又稱佛國為“蓮花國”;佛教廟宇稱為“蓮刹”。“刹”為梵語,即淨土之意,以蓮花為往生之所托,故稱“蓮刹”。念佛之人稱結“蓮胎”,比喻住在蓮花之內,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稱為“蓮眼”,以青蓮花比喻佛眼之神妙。胸中蓮花稱為“蓮宮”,即心中的蓮花般的境界。佛祖手稱為“蓮花手”。僧尼受戒稱“蓮花戒”。僧尼的袈裟稱“蓮花衣,謂清淨無雜之義。五智中的妙觀察智稱為”“蓮花智”。稱善尊說法者為“舌上生蓮”。謂苦行而得樂僧為 “歸宅生蓮”。佛經《妙法蓮花經》都是以蓮花為喻,象征教義的純潔高雅。東晉時我國最早的佛教結社稱為“蓮社”。佛教蓮花淨土又稱“蓮宗”。


    荷花盛開於夏,給人們帶來涼爽和美的享受。蓮花是美好、善良、聖潔、寬容、大度的象征。喻比道德高尚、善良、正直。


    《鹿母蓮花夫人故事》說鹿母蓮花夫人每走一步,腳後立即現出一朵美麗的蓮花,她一胎生下五百個童男,個個都是俊美的大力士、保衛國家的英雄,因此鹿母蓮花夫人成了能多生美男的象征。


    蓮花的品格和特性與佛教教義相吻合。佛教是著重尋求解脫人生苦難的宗教,將人生視作苦海,希望人們能從苦海中擺脫出來,其解脫的途徑是:苦海——修行——彼岸。即從塵世到淨界,從諸惡到盡善,從凡俗到成佛。這和蓮花生長在汙泥濁水中而超凡脫俗,不為汙泥所染,最後開出無比鮮美的花朵一樣。


    佛教教義之一,是慈悲眾生。修行到菩薩境界,會自然生出對眾生的慈悲。慈悲,是指“無緣之慈,同體之悲”。慈心是希望、幫助他人得到快樂。悲行是希望、幫助他人拔除痛苦。對眾生,不計善惡、不分人畜,都慈悲善待。對種種惡行,都容忍和寬宥,用慈悲心去幫助、感化作惡之人,使之向善,結出善果;還要身處汙濁的塵世而不為其汙染。用以表達這種美好思想情操的就是蓮花。


    蓮生於汙泥之中,猶如人生在濁塵的世界,會受到許多邪惡汙穢的侵擾。佛教要求人們不要受世間邪惡汙穢的侵擾和影響。像蓮花一樣“出汙泥而不染”,開出潔美的鮮花,是最美好的象征。


    佛經常將蓮性比佛性——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戶羅波羅蜜下》——比如蓮花,出自汙泥,色雖鮮好,出處不淨。


    《從四十二章經》——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花,不為汙染。


    拯救世界的大梵天王也是坐在千葉金色妙寶蓮花上出生。佛、菩薩也都端坐蓮台上,或手執蓮花,表達佛出自塵世而潔淨不染的境界。


    人要修到出自塵濁而不為汙染的境界,不是易事,需要很高的覺悟和定力,這就需要不斷修持去充實佛性,修去魔性。


    蓮花,也代表一種智慧的境界,即所謂“開悟”。《無量壽軌》說:“菩薩思維,一切有情身中,覺悟如蓮花,清淨世界不染煩惱。”《大藏經圖像·白寶口抄》雲:“論凡夫心合蓮花,聖人心開蓮花。


    何故眾生心性比蓮花乎?《秘藏記》雲——


    蓮花悟自身中,有著淨菩提心、清淨之理,此理雖經六道生界死冥中流轉輪迴,而不染不垢,乃源自蓮花。


    觀蓮花不觀餘花耶?此亦有意,如世蓮花處汙泥之中,生處雖說惡汙,而蓮花喜清淨,妙色無比,不為諸垢所染。凡夫亦如此,種種無量無邊的佛性,皆比蓮花三昧更深。


    佛教說“花開見佛性”。這花即指蓮花,花開即指修者達到一定智慧的境界。比喻人有了蓮的心境,就會顯現佛性。


    真正修行人,當達到很高的境界就意識到——祥瑞之花。同時修出意念裏得重生,佛體端坐在蓮台上。隨著修行境界的提高,意識(佛法)越來越強大,蓮台也隨之長大。最後修成為天人合一。這就是佛教用蓮花來象征修佛和比喻修佛的人達到聖境。


    哪吒以蓮花涅盤重生,亦也與道家相融。


    蓮者,與佛通性,與佛惜惜交緣。荷與佛交善緣,與社會交廉政,與心靈交靜美。常喜於去看荷。


    與朋邀約,時值盛夏,到了傍晚時分,依然是炙風拂麵,火辣辣的燙臉。在停車場停了車,步行穿過橋,便看到了村前數不清亭亭玉立的荷苞,粉粉的紅,綠綠的葉,在金陽下搖曳飄漾,如一群小學生在翩翩起舞。


    荷裙蕩起的刹那,荷塘裏的水返影霞光驚照,如霓虹閃爍,一晃就被遮掩了,一蕩開又耀花了眼 ,反複交替地鬧著。


    視線中遠處的青山也迷茫了,在金色的霞霧裏,把土紅色的村居牆體也掩映了,如果不是黛黑色的房瓦清晰可見,被迷花的雙目看到的——隻是那水天一線金紅金紅的霞與霧了。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急忙閉了雙目小憩,不再敢對著夕陽看荷花了。荷塘邊的長亭裏,我尋了木椅坐下,看著休閑的老人們玩撲克。那爽朗的憨笑聲,讓我忘了我是一名遊客。


    夕陽西下,霞光掩映了灰黛的青山,也織染了那一片荷塘上的天空。紅色的蜻蜓多了起來,在暮色來臨之前盤旋遨遊。那青綠的荷葉邊角,偶爾也成為它們的秋千,那含苞欲放的粉紅花尖,偶爾也小憩片刻。炊煙在青黛的瓦房上空嫋嫋嫋嫋,隨微風飄散,在霞光的籠罩下,猶如剛剛升起不久的明月裏麵的嫦娥,開始了遊舞奔月的征途,甚為漂渺。


    繁星在閃爍時,西邊天空的邊際上還殘留著一抹淡微的金紅。在旁邊的農家餐廳,我們點的菜已做好,分不清是淡淡的荷香,還是紅燒肉的淳香,還是藕片的清香。


    窗口外的荷塘,蛙聲片片,蟲喃啾鳴。石板路旁在太陽能路燈的映耀下,引來了一團團昆蟲,亭亭的蓮花也格外的清悠,在綠衣的裙蕩間隨風舞動。我們一行人,喝著飯前沏的甘苦隱澀的山茶,什麽也不想,空靈於這農家窗台之下,靜靜地品茶,呆視著荷塘的這片風景……


    當我們沿著石板路往迴走的時候,月光泛亂的荷塘下,也是鱗光點點。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便浮於腦際,我便開始背誦了起來。


    “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麵,長著許多樹,蓊蓊鬱鬱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隻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裏。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麽都可以想,什麽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麵,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些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的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往事莫迴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古道刀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古道刀客並收藏往事莫迴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