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元宵過後,又開始南下廣東。村前青山依舊,小河潺潺流。母親默默地注視著我背著行囊離去的背影,我豁然轉身,心中無形的失落感又一次湧上心頭……
坐著私人承包的客車,從上午七點一直等到下午五點,車子才離開新縣。
承包客車的是我同學小劉,與沙窩街道上的七名待業青年,產生了矛盾。
車子是從沙窩車站承包的,街道上的待業青年,說是幫忙維持在車站的秩序,去廣東的路費不願意給,承包車輛的所得要求與小劉分紅。說白了就是城鎮那個年代,社會上潛規則存在典型的車匪路霸——坐地分成。
後來,我在去往浙江務工途中,安徽省合肥通向南京的路上,一個叫“王老五客運飯店”的地方,當年是臭名昭著,過往打工路過必須停車,沒能漏掉一個人,上交飯錢、上廁所交小費。這項坑人的“規矩”,社會上存在的這種潛規則現象,直至2002年,國家下硬力度才得到根除。
小劉是退伍軍人,脾氣硬,不去理會這幫人。這幫待業青年,一路找茬理論。
大巴車跑了一日後,次日夜半行至湖南與廣東交界的南嶺梅山,車子停下讓我們方便、休息片刻。眾人上車後,這批待業青年因與小劉又相商無結果,便大打出手。
見事情不妙,我便喝聲製止。有兩個熟悉些(因那時我在街道上過學,常在街上行走,與幾個街道同學家中常有來往),便不再動手,另外有三個人仍用拳頭砸向小劉,我坐在小劉旁,又執仗自己身體壯實,眼見小劉要吃虧,便站起替他擋了下來。並舉起手掌,把其中兩個人,向大巴車中間的走道向後推去,倒退了一米多。
“你們如果把人打壞了,誰也走不了,我們出外打工是求財的,不是打架傷人的”。我大聲喝斥著,“傷人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出了事,都是一個地方人,誰也跑不掉。”
與我同村一起出行的,還有兩三個人也一起站起來相勸。車上的人因都是沙窩人,便都出麵相勸,把車上突如其來的衝突,總算壓了下去。事後我活動了一下胸肌,深吸了兩口氣,發現擋了那三個人的拳頭,雖然有些紅腫,幸好無事,才心安地坐下。
後來雖沒動武,還是一路走一路有爭執,兩天後總算平安到達了東莞企石鎮,我的心總算放了下來。
這群同鄉鎮上的待業青年,唉,一群欺軟怕硬的貨色。
十幾年後,再遇見小劉時,已變成了劉總。我在縣城創業時,他幫了我的忙,創業失敗的我,至今仍未能還上他當年借我的錢。雖常有聯係,但這顆石頭沉甸甸的一直壓在我的心頭……
49
迴到公司後,蘋便來尋,我便把老家的特產毛粟子、粉炸臘肉、油糍粑、香辣魚給了蘋,以報答她一年多、在夥食上的優待。夜晚她又相邀去了公司俱樂部看鐳射投影。
第二天見了徐主管,又把家鄉味的美食,分享與他。但當日下午,徐主管出了麻煩事,有人在公司意見箱把他給告了。
投訴信公司領導直接給了他,聽說並要扣發他這個季度的獎金(1千元香港幣)。徐主管把投訴信遞給我看時,才知道了真相——原來在辦公室泡妞被人發現了。
徐主管結婚十餘年,老婆又在老家,利用工作的便利,在同車間養了一位相好的情人,差不多有一年多了。
最值得懷疑的人,是被他趕走的組長小周,小劉、阿波與我也知道此事,不可能去投訴他。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我想起了在家開縫紉鋪那年,無中生有、遠交近攻、又借刀傷人的閑事……
小支離我家不遠,無意中發現他挺喜歡鑽研無線電,學習修理收音機、錄音機、電視機等日常家電用品。
我們村有個祥叔,是這方麵的師傅,我也常去他家玩,在他那裏,學到一些基本的安裝、修理的常識。祥叔已帶了一個徒弟,是我同學,因是在農村,業務偏少些,所以不用再多帶徒弟幫忙。
見了小支的那股學習勁頭,我便幫他在祥叔處借了兩本入門的書,一來兩往,便親近了些,夜裏常在一起喝茶聊天。
小支經人介紹,認識了西邊劉灣的小雲,兩人情投意合,我去小支家,便也認識了小雲。但小支家有些貧困,一天與小支爭起來,而暫時分開。事後才知道,爭吵的時侯,小雲拿我與小支作比較,說事事不如我。
小支到家後,心中不安,又害怕失去小雲,在門口處的石墩上悶然坐著,剛巧遇上平安。平安那時在家,還在修養與我衝突後受傷的頭部。平安與小支是發小,小支便屬於平安。
“那牛牛也許相中了小雲……”平安說,“你去問問他?”
一石激起千層浪!
那時我正與琳在店裏聊天,小支闖入我的裁縫鋪,不問原由,掄拳砸向我。
我慌忙躲閃,並抓住他的雙手,扛其胸抱其腰,防止小支再次出手,並問其原由。
“有啥事這麽蠻不講理?我出手你可不是我對手。”我吼道。
見小支不再動手,我便勸走了琳,並鎖了店門往家走。
小支便火冒三丈似的,講了與小雲吵架的事。
“你腦子有毛病呀,沒見到我女朋友琳坐在店裏麽?懶得理你,不知道我與平安上個月有衝突麽?真是榆木腦袋被驢踢了,家裏條件不好,不能去外麵謀生麽?還不趕緊找你的小雲!”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平安這種人,報複心可真強。”
看著小支離去的背影,我不禁歎了口氣……
徐主管這種事,更是少說為好。去年有天午後,我從圖書室迴到車間,離上班時間還有半小時,用徐主管給的鑰匙,提前打開了車間辦公室的門(因辦公室有隔音效果),赫霞裸露著那對高聳的圓球,穿著大擺裙,正坐在徐主管的腿上,仰著頭輕吟著。我呆滯了兩秒,慌忙關上了門。下午下班前,趕忙交還了辦公室的鑰匙。
“這一個多月我迴家沒在公司,不知道情況老大。”
把徐主管的投訴信遞了迴去,不再多言。我清楚地知道,這種勾心鬥角的恩怨,還是不參與為妙,省得以後工作上不好相處。
50
那時距香港迴歸祖國的懷抱,還不足五個月的時間,公司是港資企業,在一切以資本與利益的環境之中,徐主管的業績在公司是驕者,其生活上的行為、方式,公司隻是約談了一次,並沒有作出本質上的處分。西方“開放式”的思想,一直影響著赫霞,作為情人身份的赫霞,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可激怒了徐主管的妻子。
沒有不透風的牆,其妻從迴鄉的鄉鄰口中得知此事,把孩子交給家中公婆,千裏迢迢趕至企石,在公司外,由老鄉的指認之下,守株待兔、抓住機會,第二日上午下班時,堵住了出公司買零食的赫霞。
一場惡心的對罵開始上演,接著又是一場散打式摔跤。彪悍的農村少婦,把二十歲“花枝招展”的赫霞,頭發扯的滿頭飄舞、滿地飄飛,京劇版的紅花臉譜上條條抓痕,衣服撕破,人被踢倒在馬路邊,啕啕大哭。過往上下班的人流,擰鬥現場無一人上前,圍觀的圍觀,避讓的避讓。
“騷婊子!以後再勾搭我家男人,打斷你的腿。”
徐主管的老婆罵著,不依不饒又向赫霞的屁股踹了兩腳,罵罵咧咧一步三迴頭地走開了。
剛好我出公司大門,在不遠處見到了這一幕,趕緊跑上前,扶起了赫霞,並走進旁邊的一間飯店,訂了一間包廂,又轉身跑迴了公司醫務室,向醫師簽字,拿了一瓶酒精棉球,又叫了一個熟識的小姑娘,趕到包廂,替赫霞清理傷口,這段空檔時間,我便去尋找徐主管。
徐主管從錢包掏了五百元錢,叫我吃過午飯,幫忙領著赫霞去醫院檢查一下。他自己則躲在公司。
赫霞因是臉部是抓傷,身上軟組織受傷,不是很嚴重,出了醫院,商議著還是呆在公司合適些,便租了輛摩托車,趕了迴去。在公司大門不遠處的樹蔭下,徐主管的妻子又守在那兒,我與赫霞直接在門口下車,迅速進入了公司。
公司憑廠證進入,來訪人員,一律要求公司員工擔責並辦理出入證。徐主管的妻子無證,進不了公司,隻能呆在那兒幹瞪眼。
那時又無手機聯係,直到下午下班,徐主管帶著我,去見其夫人。並解釋撒謊,說赫霞是我女朋友,都在一個車間上班,沒那捕風捉影的事,並叫其夫人向我道歉,請求我的原諒。
赫霞的傷上下班時是徐主管安排我照看的。下午又是徐主管親自帶著我,到外麵買單吃飯、並向我賠禮——
看,戲演的真像!
但事情還真就這麽糊弄過去了,其妻又迴河南老家了。
這叫什麽事?
哈哈哈!我不禁搖頭歎息,還沒結婚呢,這頂莫須有“綠帽子”就已經戴上了。
51
所有說不出的苦都是自己造成的,“背鍋俠”當了一迴,事實是為領導解圍,實則把自己陷入不倫不類之中。 蘋知道了此事,便誤解了,不再搭理我。過了不久,她辭去了公司的工作,悄悄地去了深圳,臨走時並沒與我告別。
時間悄然過去了月餘,清明節放假,在東江畔晨跑,在江邊的榕樹叢中,無意遇上了蘋的弟弟吳龍成,他告訴我,她姐走時哭了一個晚上,以後再也不想見到我了。
此時才知道,與蘋相識一場,把我當作她的男朋友了,然而我內心一直把她當做妹妹。
在榕樹叢下的長椅上,我向蘋的弟弟解釋了赫霞發生的事,並表明了對蘋的觀點。
也許吧,這樣的結局,當時對蘋與我來說,是一種更好的解脫。這其間,與赫霞仍在同車間上班,又與領導頂了“雷”,就很少與異性朋友交往了,業餘時間,把自己窩在圖書室中,盡心地欣賞文字帶來的愉悅。
然而吳友奎邀我,騎自行車帶著幫他買日用品,送到一個工廠的宿舍時,卻是為林芹買的。
“林芹什麽時候來的?”我問道。
“過春節過來的。”她迴答之後,叫吳友奎幫她清理宿舍與安置生活日用,我便要迴去了,正在這時,林芹的一個老鄉帶著五個同鄉,進屋就扇了吳友奎兩個長耳光。
“罵的,誰叫你泡我女朋友?”
“誰泡了?是林芹叫我幫忙。”吳友奎看著林芹,“你有男朋友為啥叫我幫你?”
“他是家裏訂的,我不願意。”林芹又對王浩喝斥著,“你幹嘛打我朋友?”
“大家誤會了。”我推開王浩與吳友奎,“我們是林芹叫來幫忙的。”
“給我打!”王浩大喝一聲,後麵幾個便一擁而上。
不對,要出事了!
我把王浩的胳膊,用左手往我麵前使力一拉,提右腳抵其小腿,右手抓起脖子,一下便將其摁在地上,左腳接著踩上其脖子。
“我看誰敢動手。”我大聲喝斥一聲,“今天是我們誠心幫林芹的,從前是工友,認識有兩年多了。但你們的私事我們不管。”
這一下便震住了王浩幾個,林芹便讓我放了王浩,並拉起他的手, “誤會了,友奎你倆先走吧。買東西的錢,工資發了再送還給你。今天多謝了。”
這時工廠的保安也趕過來了,我便與吳友奎離開了。
這事做的,本是幫忙,卻橫插出這樣一曲。
前年還是通過與我接觸,吳友奎才認識林芹的,現在?
當晚就明白了,吳友奎喜歡上林芹,但林芹家裏父母幫其訂親的男朋友也來了。
吳友奎的一些事,還真有些費腦筋。過不多久,王浩又叫一個光山黃毛的人,找上了吳友奎的晦氣。
那時社會上常有一批閑得蛋疼的待業青年,常向各個公司、工廠的打工人員“借”錢花,如果不借,在空閑處如被瞄上,就免不了一頓揍。那時鎮上雖有派出所、治安隊,但人員有限,通信又不發達,流動人口又多,便給予了這些無所事事的“無賴、閑人”施展空間。對於這種事,那個年代,這種事報警也是沒有多大實質性作用。
吳友奎躲了半個月沒出公司大門,但仍然忍不住出門了,被黃毛一幫人抓住,摁地上一頓好揍。並還叫“借”一千元人民幣,這個數,那時可是吳友奎省吃儉用三個月的工資。
那天晚上,吳友奎請我去俱樂部舞廳,愁眉苦臉地的傾訴了此事。
怒發衝冠。一腔熱血惹惱了我,欺負人怎麽欺負到了我朋友頭上。叫吳友奎準備好錢,按約定地點見機行事。
元宵過後,又開始南下廣東。村前青山依舊,小河潺潺流。母親默默地注視著我背著行囊離去的背影,我豁然轉身,心中無形的失落感又一次湧上心頭……
坐著私人承包的客車,從上午七點一直等到下午五點,車子才離開新縣。
承包客車的是我同學小劉,與沙窩街道上的七名待業青年,產生了矛盾。
車子是從沙窩車站承包的,街道上的待業青年,說是幫忙維持在車站的秩序,去廣東的路費不願意給,承包車輛的所得要求與小劉分紅。說白了就是城鎮那個年代,社會上潛規則存在典型的車匪路霸——坐地分成。
後來,我在去往浙江務工途中,安徽省合肥通向南京的路上,一個叫“王老五客運飯店”的地方,當年是臭名昭著,過往打工路過必須停車,沒能漏掉一個人,上交飯錢、上廁所交小費。這項坑人的“規矩”,社會上存在的這種潛規則現象,直至2002年,國家下硬力度才得到根除。
小劉是退伍軍人,脾氣硬,不去理會這幫人。這幫待業青年,一路找茬理論。
大巴車跑了一日後,次日夜半行至湖南與廣東交界的南嶺梅山,車子停下讓我們方便、休息片刻。眾人上車後,這批待業青年因與小劉又相商無結果,便大打出手。
見事情不妙,我便喝聲製止。有兩個熟悉些(因那時我在街道上過學,常在街上行走,與幾個街道同學家中常有來往),便不再動手,另外有三個人仍用拳頭砸向小劉,我坐在小劉旁,又執仗自己身體壯實,眼見小劉要吃虧,便站起替他擋了下來。並舉起手掌,把其中兩個人,向大巴車中間的走道向後推去,倒退了一米多。
“你們如果把人打壞了,誰也走不了,我們出外打工是求財的,不是打架傷人的”。我大聲喝斥著,“傷人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出了事,都是一個地方人,誰也跑不掉。”
與我同村一起出行的,還有兩三個人也一起站起來相勸。車上的人因都是沙窩人,便都出麵相勸,把車上突如其來的衝突,總算壓了下去。事後我活動了一下胸肌,深吸了兩口氣,發現擋了那三個人的拳頭,雖然有些紅腫,幸好無事,才心安地坐下。
後來雖沒動武,還是一路走一路有爭執,兩天後總算平安到達了東莞企石鎮,我的心總算放了下來。
這群同鄉鎮上的待業青年,唉,一群欺軟怕硬的貨色。
十幾年後,再遇見小劉時,已變成了劉總。我在縣城創業時,他幫了我的忙,創業失敗的我,至今仍未能還上他當年借我的錢。雖常有聯係,但這顆石頭沉甸甸的一直壓在我的心頭……
49
迴到公司後,蘋便來尋,我便把老家的特產毛粟子、粉炸臘肉、油糍粑、香辣魚給了蘋,以報答她一年多、在夥食上的優待。夜晚她又相邀去了公司俱樂部看鐳射投影。
第二天見了徐主管,又把家鄉味的美食,分享與他。但當日下午,徐主管出了麻煩事,有人在公司意見箱把他給告了。
投訴信公司領導直接給了他,聽說並要扣發他這個季度的獎金(1千元香港幣)。徐主管把投訴信遞給我看時,才知道了真相——原來在辦公室泡妞被人發現了。
徐主管結婚十餘年,老婆又在老家,利用工作的便利,在同車間養了一位相好的情人,差不多有一年多了。
最值得懷疑的人,是被他趕走的組長小周,小劉、阿波與我也知道此事,不可能去投訴他。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我想起了在家開縫紉鋪那年,無中生有、遠交近攻、又借刀傷人的閑事……
小支離我家不遠,無意中發現他挺喜歡鑽研無線電,學習修理收音機、錄音機、電視機等日常家電用品。
我們村有個祥叔,是這方麵的師傅,我也常去他家玩,在他那裏,學到一些基本的安裝、修理的常識。祥叔已帶了一個徒弟,是我同學,因是在農村,業務偏少些,所以不用再多帶徒弟幫忙。
見了小支的那股學習勁頭,我便幫他在祥叔處借了兩本入門的書,一來兩往,便親近了些,夜裏常在一起喝茶聊天。
小支經人介紹,認識了西邊劉灣的小雲,兩人情投意合,我去小支家,便也認識了小雲。但小支家有些貧困,一天與小支爭起來,而暫時分開。事後才知道,爭吵的時侯,小雲拿我與小支作比較,說事事不如我。
小支到家後,心中不安,又害怕失去小雲,在門口處的石墩上悶然坐著,剛巧遇上平安。平安那時在家,還在修養與我衝突後受傷的頭部。平安與小支是發小,小支便屬於平安。
“那牛牛也許相中了小雲……”平安說,“你去問問他?”
一石激起千層浪!
那時我正與琳在店裏聊天,小支闖入我的裁縫鋪,不問原由,掄拳砸向我。
我慌忙躲閃,並抓住他的雙手,扛其胸抱其腰,防止小支再次出手,並問其原由。
“有啥事這麽蠻不講理?我出手你可不是我對手。”我吼道。
見小支不再動手,我便勸走了琳,並鎖了店門往家走。
小支便火冒三丈似的,講了與小雲吵架的事。
“你腦子有毛病呀,沒見到我女朋友琳坐在店裏麽?懶得理你,不知道我與平安上個月有衝突麽?真是榆木腦袋被驢踢了,家裏條件不好,不能去外麵謀生麽?還不趕緊找你的小雲!”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平安這種人,報複心可真強。”
看著小支離去的背影,我不禁歎了口氣……
徐主管這種事,更是少說為好。去年有天午後,我從圖書室迴到車間,離上班時間還有半小時,用徐主管給的鑰匙,提前打開了車間辦公室的門(因辦公室有隔音效果),赫霞裸露著那對高聳的圓球,穿著大擺裙,正坐在徐主管的腿上,仰著頭輕吟著。我呆滯了兩秒,慌忙關上了門。下午下班前,趕忙交還了辦公室的鑰匙。
“這一個多月我迴家沒在公司,不知道情況老大。”
把徐主管的投訴信遞了迴去,不再多言。我清楚地知道,這種勾心鬥角的恩怨,還是不參與為妙,省得以後工作上不好相處。
50
那時距香港迴歸祖國的懷抱,還不足五個月的時間,公司是港資企業,在一切以資本與利益的環境之中,徐主管的業績在公司是驕者,其生活上的行為、方式,公司隻是約談了一次,並沒有作出本質上的處分。西方“開放式”的思想,一直影響著赫霞,作為情人身份的赫霞,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可激怒了徐主管的妻子。
沒有不透風的牆,其妻從迴鄉的鄉鄰口中得知此事,把孩子交給家中公婆,千裏迢迢趕至企石,在公司外,由老鄉的指認之下,守株待兔、抓住機會,第二日上午下班時,堵住了出公司買零食的赫霞。
一場惡心的對罵開始上演,接著又是一場散打式摔跤。彪悍的農村少婦,把二十歲“花枝招展”的赫霞,頭發扯的滿頭飄舞、滿地飄飛,京劇版的紅花臉譜上條條抓痕,衣服撕破,人被踢倒在馬路邊,啕啕大哭。過往上下班的人流,擰鬥現場無一人上前,圍觀的圍觀,避讓的避讓。
“騷婊子!以後再勾搭我家男人,打斷你的腿。”
徐主管的老婆罵著,不依不饒又向赫霞的屁股踹了兩腳,罵罵咧咧一步三迴頭地走開了。
剛好我出公司大門,在不遠處見到了這一幕,趕緊跑上前,扶起了赫霞,並走進旁邊的一間飯店,訂了一間包廂,又轉身跑迴了公司醫務室,向醫師簽字,拿了一瓶酒精棉球,又叫了一個熟識的小姑娘,趕到包廂,替赫霞清理傷口,這段空檔時間,我便去尋找徐主管。
徐主管從錢包掏了五百元錢,叫我吃過午飯,幫忙領著赫霞去醫院檢查一下。他自己則躲在公司。
赫霞因是臉部是抓傷,身上軟組織受傷,不是很嚴重,出了醫院,商議著還是呆在公司合適些,便租了輛摩托車,趕了迴去。在公司大門不遠處的樹蔭下,徐主管的妻子又守在那兒,我與赫霞直接在門口下車,迅速進入了公司。
公司憑廠證進入,來訪人員,一律要求公司員工擔責並辦理出入證。徐主管的妻子無證,進不了公司,隻能呆在那兒幹瞪眼。
那時又無手機聯係,直到下午下班,徐主管帶著我,去見其夫人。並解釋撒謊,說赫霞是我女朋友,都在一個車間上班,沒那捕風捉影的事,並叫其夫人向我道歉,請求我的原諒。
赫霞的傷上下班時是徐主管安排我照看的。下午又是徐主管親自帶著我,到外麵買單吃飯、並向我賠禮——
看,戲演的真像!
但事情還真就這麽糊弄過去了,其妻又迴河南老家了。
這叫什麽事?
哈哈哈!我不禁搖頭歎息,還沒結婚呢,這頂莫須有“綠帽子”就已經戴上了。
51
所有說不出的苦都是自己造成的,“背鍋俠”當了一迴,事實是為領導解圍,實則把自己陷入不倫不類之中。 蘋知道了此事,便誤解了,不再搭理我。過了不久,她辭去了公司的工作,悄悄地去了深圳,臨走時並沒與我告別。
時間悄然過去了月餘,清明節放假,在東江畔晨跑,在江邊的榕樹叢中,無意遇上了蘋的弟弟吳龍成,他告訴我,她姐走時哭了一個晚上,以後再也不想見到我了。
此時才知道,與蘋相識一場,把我當作她的男朋友了,然而我內心一直把她當做妹妹。
在榕樹叢下的長椅上,我向蘋的弟弟解釋了赫霞發生的事,並表明了對蘋的觀點。
也許吧,這樣的結局,當時對蘋與我來說,是一種更好的解脫。這其間,與赫霞仍在同車間上班,又與領導頂了“雷”,就很少與異性朋友交往了,業餘時間,把自己窩在圖書室中,盡心地欣賞文字帶來的愉悅。
然而吳友奎邀我,騎自行車帶著幫他買日用品,送到一個工廠的宿舍時,卻是為林芹買的。
“林芹什麽時候來的?”我問道。
“過春節過來的。”她迴答之後,叫吳友奎幫她清理宿舍與安置生活日用,我便要迴去了,正在這時,林芹的一個老鄉帶著五個同鄉,進屋就扇了吳友奎兩個長耳光。
“罵的,誰叫你泡我女朋友?”
“誰泡了?是林芹叫我幫忙。”吳友奎看著林芹,“你有男朋友為啥叫我幫你?”
“他是家裏訂的,我不願意。”林芹又對王浩喝斥著,“你幹嘛打我朋友?”
“大家誤會了。”我推開王浩與吳友奎,“我們是林芹叫來幫忙的。”
“給我打!”王浩大喝一聲,後麵幾個便一擁而上。
不對,要出事了!
我把王浩的胳膊,用左手往我麵前使力一拉,提右腳抵其小腿,右手抓起脖子,一下便將其摁在地上,左腳接著踩上其脖子。
“我看誰敢動手。”我大聲喝斥一聲,“今天是我們誠心幫林芹的,從前是工友,認識有兩年多了。但你們的私事我們不管。”
這一下便震住了王浩幾個,林芹便讓我放了王浩,並拉起他的手, “誤會了,友奎你倆先走吧。買東西的錢,工資發了再送還給你。今天多謝了。”
這時工廠的保安也趕過來了,我便與吳友奎離開了。
這事做的,本是幫忙,卻橫插出這樣一曲。
前年還是通過與我接觸,吳友奎才認識林芹的,現在?
當晚就明白了,吳友奎喜歡上林芹,但林芹家裏父母幫其訂親的男朋友也來了。
吳友奎的一些事,還真有些費腦筋。過不多久,王浩又叫一個光山黃毛的人,找上了吳友奎的晦氣。
那時社會上常有一批閑得蛋疼的待業青年,常向各個公司、工廠的打工人員“借”錢花,如果不借,在空閑處如被瞄上,就免不了一頓揍。那時鎮上雖有派出所、治安隊,但人員有限,通信又不發達,流動人口又多,便給予了這些無所事事的“無賴、閑人”施展空間。對於這種事,那個年代,這種事報警也是沒有多大實質性作用。
吳友奎躲了半個月沒出公司大門,但仍然忍不住出門了,被黃毛一幫人抓住,摁地上一頓好揍。並還叫“借”一千元人民幣,這個數,那時可是吳友奎省吃儉用三個月的工資。
那天晚上,吳友奎請我去俱樂部舞廳,愁眉苦臉地的傾訴了此事。
怒發衝冠。一腔熱血惹惱了我,欺負人怎麽欺負到了我朋友頭上。叫吳友奎準備好錢,按約定地點見機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