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想玩什麽把戲?」


    洛襄反問了一句:


    「公主此行是否想要為父兄昭雪?」


    李氏如同看待天真癡兒一般睨他一眼,哼笑道:


    「若非兵諫,狗皇帝是根本不會答應的。若是他翻出當年的舊帳昭雪,他的皇位名不正則言不順,無法再坐穩了。」


    洛襄望著眼前高聳的城牆,眼眸微微闔了一半,道:


    「我會為公主達成所願。」


    語罷,未等眾人反應過來,洛襄已一蹬馬腹,朝著為他打開的城門策馬而去。


    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魄,在駘蕩的風塵中,隱去了蹤跡。


    城門開了一道縫,剛夠洛襄馳馬躋身而入。內裏兩側都是重重的甲兵,黑壓壓地在城門後湧動,竟顯得長安天俾萬國,以寬闊著稱的城門口都逼仄起來。


    人人抽出了尖刀,目光警惕瞭望著來人仿佛隨時準備紛湧而上,將人截下。


    洛襄視若無睹,縱馬朝禁中的宮門走去。


    宮城前,皇帝的禁軍嚴陣以待,一排排簇新的甲冑,在日光底下泛著刺眼的明芒。


    洛襄下了馬,步入宮門。


    他一人在前,身後無數禁軍跟在他身後,鋥鋥的兵甲聲不斷迴蕩在幽深的門洞。


    洛襄走在這熟悉的朱紅宮牆,九重宮闕之間,無悲無喜,更無懼色。


    同一條路,前世他日夜走了千迴萬迴,閉著眼都不會錯失一步。


    禁中空曠,毫無人跡。


    唯有他背後大批源源不斷的甲兵,隔著一段距離跟緊他,如同漆黑的潮水一般像是要將前麵一個孤獨的墨點吞沒。


    白玉階麵,洛襄一手撩起衣袍,提步踏上勤政殿前的丹陛。形容舉止,一如當年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師。


    洛襄立在禦案十步之外,直視前方。


    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皇帝微微後仰,靠在蟠龍雕紋的太師椅背上,打量著步入殿內的青年,眉頭微挑,額心皺起。


    一個人的氣勢便壓過了這成千上萬的禁軍。


    如此樣貌,這般氣度,讓他想起了一個人。


    可此時,並非憶及前塵往事的時候。皇帝雙手交疊,虛握在案上,開口道:


    「你就是他的兒子?不怕朕,將你騙入宮中,就地將你斬殺?」


    聞言,禦前帶刀侍衛圍了上來,逼近的寒刃,明光晃晃。


    洛襄不避不退,立在原地不動,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


    「從宮門口到勤政殿,這一路都埋伏了弓箭手,陛下若想要殺,你早殺了。」


    皇帝五指收攏,微微一揚,洛襄身後的侍衛立馬收刀,躬身退了下去,守在後側。


    洛襄繼續道:


    「我可以是在攻城中戰死,可以在兩軍交戰之時被暗殺,就唯獨不能是陛下麵前,被你殺死的。」


    「我死在宮中,叛軍更有緣由可以一舉攻城,奪下陛下的帝位。」


    見他將自己看得如此之透,皇帝微微眯起了眼,一道細小的皺紋延至泛白的鬢邊,手指摩挲著虎口的老繭,幽聲道:


    「那你是來問朕要什麽?」


    洛襄唇角微微勾起。


    圍城不攻,是他的投名狀。皇帝身經百戰,看出了他無聲表示的誠意。當下降旨,請他入宮,便是接了他的第一招。


    洛襄利落的下頷揚起,一字一字吐出此行的目的:


    「一封吳王案的罪己詔。」


    皇帝沉默,神色驟然冷峻下來。他薄如玉片的唇微微一動,似是在冷笑。


    就算不懼他的兵,此人到底是初生牛犢,如此不知輕重,膽大妄為。


    皇帝冷聲反問道:


    「朕何罪之有,為何要罪己?你又憑何命令朕寫下罪己詔?」


    寫下罪己詔,不就承認自己當年有錯,得位不正。古往今來,帝王之失,罄竹難書,又有哪些帝王肯寫下罪己詔?鳳毛麟角耳。


    天子威儀,直壓在洛襄身上。他仍是無甚表情,隻平淡地道一句:


    「因為皇城無兵可戰,而且,陛下的皇位也等不起。」


    一語驚雷,落入心懷。


    皇帝麵上的怔忪隻一閃而過,心底的震驚久久不散。


    方才他已動用了城中所有禁軍跟著他入城,還有大批的內侍偽裝在後,他不可能一一掃過看得出來。


    那麽他何以知曉,皇城並無抵禦城外叛軍之力?


    皇帝垂下褶皺遍布的眼眸,瞬時明白了自己露出的破綻。


    此人圍城不攻,是計中計,還有第二重的試探。


    若是皇帝對戰局十拿九穩,就不會邀他入宮,徒增口舌。


    皇帝願意讓他入宮,隻能說皇城的兵力比之不足,願意和談。


    他這一番巧妙試探,已摸清了皇城的底細,看穿了皇帝的偽裝。


    這一刻,皇帝從太師椅上坐直了身,麵容森然,如陰雲籠罩。


    無聲的較量,如同開弓的弦,一寸一寸緊繃,隻待一個契機,就會崩裂。


    皇帝盤算和威懾的神色沒有逃過洛襄的眼,他袍袖緩緩垂下,逕自道:


    「陛下,我不是來談判的。罪己詔一出,叛軍便可退兵。罪己詔不出,陛下皇位不保。」


    「史書本就是勝者所寫。到時天下改弦更張,新皇也會變出一封陛下所寫的罪己退位詔書。屆時,陛下在本朝的一切功績會被抹殺,當年之事也會被改寫。」


    「橫豎如此,這一筆帳,如何算,陛下比我清楚。」<="<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後嫁給渣過的佛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何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何適並收藏重生後嫁給渣過的佛子最新章節